浅谈校本教研有效性和实用性的发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校本教研有效性和实用性的发挥
校本教研是立足于学校,依托学校自身资源,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价值,促进教师、学生、学校三者共同发展的实践性教育教学研究。

它植根于学校,依赖于一线教师,存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服务于教育教学。

那如何使校本教研真正的开展起来,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发挥有效性和实用性呢?笔者结合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放低着眼点,立足教学实际,解决具体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达到新课程标准,灵活驾驭新教材,采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的教学实际问题。

诸如:新课程三维目标如何凸显;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大班额下如何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新课程与现代技术如何整合;面对层层选拔考试如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等,这些教学问题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犹如新课程推进的绊脚石,困扰着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这些问题又因各校、各班以及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差异而
不同。

切合实际的校本教研则是最佳的解决途径。

因此,校本教研应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教学过程为依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研究,去实践。

如担任低年级语文教学,可选择如何让学生巧妙识字;担任高段数学教学可探究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担任科学教学可探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等等。

选择的问题要从小处着眼,有什么问题就选什么问题,不能面面俱到。

脱离了教学实际的校本教研无异于纸上谈兵、隔靴搔痒。

教师要树立“问题即研究课题,教学即研究”的意识,努力做到教师人人有研究课题,个个有研究目标,形成“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良好研究氛围。

校本教研的开展,改变了以往教师所认为的教学研究是教研室的事情、是专家学者的专利,改变了教师隔岸观火、袖手旁观的被动局面。

教师成了研究的主体,自己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目标,规划研究思路,总结研究结果,推广研究成效。

二、聚焦课堂教学,注重观摩研讨,做到示范引领
课堂是教学基本功,基本理念、教学方法手段集中展现的场所,是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培养的切入点,是实施校本教研的主阵地。

课堂是教师活动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渠道,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

培养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去上好每节课是校本教研的又一重任。

一是立好样板课。

如在每学期初,我就组织全校各年级、各学科教
师围绕各自教学目标,研究确定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与方向,选出一位教师执教“样板课”,全教研组教师跟班听课。

随后,组织教师评课、座谈,认真分析课堂教学的收获得失,让教师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认识到新课改的课应该怎样上,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

二是抓好家常课。

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借鉴“样板课”的教学模式,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以“样板课”的标准上好每节课,不能是听课新模样,不听课又回到老样子。

三是上好汇报课。

学期末,我都要安排全校每位教师在教研组内上汇报课,展示交流一学期来课堂教学成果,全组教师进行听课,并依据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打出分值,纳入教师业务考核。

四是抓好观摩课。

教无定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尤为重要。

每学期我都组织观摩研讨课,既安排校内教师互相观摩,又注意请进来、走出去。

从外校聘请优秀教师上示范课,供教师学习借鉴,也把校内优秀教师推出去,将取得的教学成果推广普及。

三、紧扣课题研究,提升理论水平,促进专业成长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地要求,要求教师从一个“教书匠”转变为学者、研究者。

教师不仅要能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承担起国家、省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这也是校本教研的又一目标。

课题研究要与课改相结合,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结合,与提高质量务求实效相结合。

课题研究的选题要结合实际,符合学校的校情、教情、学情。

如在新课程实施的初始阶段,我们选择了省级十一五重点课题“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总结梳理自己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摸索探究有效地解决策略,促使了新课程在我校的推进。

在新课程推进阶段,我们又确立了市级重点课题“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快乐教育创新能力”,使教师对新课程的驾驭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去创新。

在新课程推进几年之后,新的理念与教学方法已深入人心,评价体系的改革成了当务之急。

我们又选择省级重点课题“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多元化研究”,该项课题的研究,改变了教师以往的单纯分数评价的终结性评价,而是更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形式也由原来的教师一人评价变为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方参与的综合性评价。

各项课题的研究,使教师从平时教学中零散问题点的研究,上升到系统性的普遍问题面的研究,历经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成效推广的实践过程,亲身体验了“学――做――思――评――写”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研究历程,深层次的提升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大幅度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坚持教学反思,搭建互动平台,推进校本教研纵深
发展
《论语》中有论述“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其过而自讼者也”等,这些格言都强调了反思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也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不断的进步完善提高。

有专家认为:经验+反思=成长。

教师上完一堂课或搞完一次活动都要进行反思,反思其中的成功之处、失误之笔、创新之点、点滴体会或者心灵感悟,只有通过对自己所做出的教育教学行为、决策及结果进行不断审视分析,才能发现问题,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弥补不足,才能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所以说,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发展与进步的过程,是教师蜕变与超越的过程。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经常安排教学反思论坛会,教学反思交流会、教学随笔展示会等等,促使教师的教学反思能持之以恒。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扬长避短、去粗取精,才能为我们的今后教学积累经验,为教学研究奠定基础,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校本教研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

校本教研将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基于学校的发展,便于教师操作,促进了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化,更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推进新课程纵深发展。

这块沃土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以发挥其更大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