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心得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b08aa91228ea81c758f578d0.png)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心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
病变分布呈连续性,由远端向近端发展。
主要症状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
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
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
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一护理评估(一)评估病人的健康史询问病人既往病史、身体状况、家族史、饮食不洁史及最近情绪变化情况。
UC的病因不明,但其发病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尤其是痢疾杆菌或溶血组织阿米巴感染)、精神神经因素有关。
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UC的发病既有自身免疫机制参与,也有遗传因素为背景,感染和精神因素为诱发因素。
(二)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1.评估病人腹泻的症状黏液脓血便是本病活动期的重要表现。
轻者每日排便2~4次,便血轻或无;重者每日10~30次,脓血明显,甚至大量便血。
粪质与病情轻重有关,多数为糊状,重者可至血水样。
2.评估病人腹痛的症状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的阵发性痉挛性绞痛,可涉及全腹。
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常有里急后重。
如并发中毒性巨结肠或炎症波及腹膜,有持续性剧烈腹痛。
3.评估病人有无消化道其他症状病人还可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症状。
4.评估病人有无发热的症状急性期多出现发热。
5.评估病人营养状况,有无营养障碍及电解质失衡慢性腹泻、便血、纳差可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重症者可有毒血症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低蛋白血症、贫血等。
6.评估病人有无肠外表现UC可伴有多种肠外表现,以关节疼为多,还有虹膜炎、口腔溃疡、皮下结节及红斑等。
(三)辅助检查评估1.血液检查血红蛋白下降,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
血沉加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是活动期的标志。
电解质紊乱,血清蛋白下降。
2.粪便检查肉眼见血、脓和黏液。
但需排除感染性结肠炎,故需反复多次(至少连续3次)进行便培养、便找阿米巴、粪便集卵的检查。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e6cd0f9a300a6c30c229fef.png)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标签: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护理;体会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病变主要在结肠的黏膜,且以溃疡为主,常呈弥漫性,偶呈节段性分布,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可向近段扩展,严重者遍及整个结肠。
以腹痛、腹泻、解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慢性复发性型最多见。
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祖国传统医学虽无与其完全对等的病名,本病的临床表现当属中医的“泄泻”、“痢疾”等范畴,下面谈谈对本病的中医护理。
1病因病机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遗传、免疫、精神、感染因素及过敏有关,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因素具有重要的致病作用,精神因素和感染因素可能为诱因。
多数学者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肠,与肝、脾、胃等脏腑有关,病因多由于感受外邪,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脾胃虚所致,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水液聚而为湿,日久蕴结化热,湿热与血气相搏结,使肠道传导失可,肠经结梗阻而发病。
2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21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解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患者常伴有乏力、纳呆、消瘦。
22中医辨证分为湿热阻滞型、气滞血瘀型。
虚证:脾胃虚寒型、阴血亏虚型。
虚实夹杂的有寒热夹杂型,肝郁脾虚型。
23辨证要点实证表现为发病急骤、病程短、黏液脓血便,腹病拒按,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虚证表现为:发液缓慢,病程迁延、腹痛隐隐、喜暖喜按、大便稀溏夹有黏冻,滑脱不禁,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24中医治疗原则湿则利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虚则补之,食则消之。
采用中药内服,中药保留灌肠,针灸、食疗、气功等。
3治疗方法31中药口服中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毒性等性能,用法有配伍禁忌等特点,常用剂型有汤剂、冲剂、口服等,中药汤剂是临床常用的口服剂型,其煎法和服法对保证药效有重要影响,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为宜,选用自来水、先冷水浸泡30min,煎煮2~3次,混合后分2~3次饮用,服法应根据症状和药物性质,以尽量发挥药物治疗作用,减轻不良反应来决定服药时间、温度和剂量,服药期间少食生冷不易消化食品,溃疡性结肠炎常用药物有清热解毒类,如:黄连、秦皮、黄柏、葛根、白花蛇舌草等,止血类:茜草、侧叶、槐花等;收敛止泻类:乌梅、石榴皮等,补气益气类:薏苡仁、莲子、芡实、黄芪、白术等,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指导患者煎药、服药,并密切观察服药前后腹痛、腹泻性质改变情况。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f611b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a.png)
03
治疗配合与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配合
遵医嘱给予患者抗炎、免疫抑制 剂等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 时处理药物副作用和并发症。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包括药物的 服用方法、剂量、时间等,确保
治疗效果。
营养支持护理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偏好,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鼓励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
其他并发症
如肠道大出血、急性肠穿 孔、肠梗阻等。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01
02
03
04
血液检查
可有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计 数增高等表现。
粪便检查
可见红细胞、脓细胞,粪便培 养无痢疾杆菌和阿米巴原虫。
结肠镜检查
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 溃疡等病变,可确定病变范围
及严重程度。
X线钡剂灌肠检查
可见黏膜皱襞粗乱、多发性溃 疡及多发性假息肉形成等征象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饮食计划,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01
02
03
04
关心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心 理支持和安慰,减轻患者的焦
虑和恐惧情绪。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溃疡性结 肠炎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 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指导患者掌握缓解疼痛、改善 肠道功能的方法,如热敷、按
避免刺激性食物
如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 及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品。
增加蛋白质摄入
选择瘦肉、家禽、鱼类、蛋类 等优质蛋白质来源。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或根据 需要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和矿物
质制剂。
生活方式改善措施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8187f0052ea551810a68711.png)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李丽华寿光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东寿光262700)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
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
病程长,多反复发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我科于2009-2011年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2例,经治疗和护理后,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治的4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男17例,女25例,发病年龄在17-62岁,病程2年-12年。
患者均有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或黏液便,并经电子肠镜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确诊。
1.2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没有特效方法,但是可通过药物促使结肠病变愈合,也可缓解腹泻、直肠便血和腹痛等症状。
治疗的两个基本目标就是消除症状和维持无症状的状态。
主要应用的药物有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重症者给予以上药物联合灌肠治疗,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治疗。
2 护理2.1 严密观察粪便的量、性状、排便次数,做好记录。
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每日测量生命体征两次,观察病人皮肤弹性有无脱水表现,及时通知责任医生以防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及时发现大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2.2 心理护理由于溃疡性结肠炎易复发难治愈,需长期治疗,病人经济负担重,易产生抑郁和消极心理,从而加重病情发展。
我们应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主动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本病的主要表现、特征及诱发因素等,多鼓励、安慰患者,适当举一些治疗明显的病例,让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疾病,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2.3 营养护理病人常常因腹泻、脓血便等导致营养不良、消瘦、贫血,所以病人的营养与饮食是治疗中的重要部分。
患者饮食要节制,少量多餐。
急性期我们可以给于易消化、高热能、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无渣流质饮食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过渡到少渣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同时采用少油的烹调方法,避免生、冷、硬、辛辣食物。
30例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体会
![30例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de3d472f5335a8102d220e5.png)
[ 2 】 李 生娇 ,沈 燕. 口腔科 门诊 的特 点及对护 士的要求[ J ] . 解放军 护理杂 志,
2 0 0 1 ;1 8(1 ) :3 3 . 3 4 .
【 3 ] 郝亚杰 7 5 0例 阻生智齿拔牙术 的配合及护理 [ J ] . 中国现代 药物应用 2 0 0 8 ,
患者表达 自身感受。 教会患者 自我放松的方法。 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 护理。
3 讨 论
拔牙术中护士严格遵守和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 准确传递器械 , 配合 医生手术, 协助劈牙和保护颞颌骨关节 ,并及时抽吸唾液、血液。密切 观察 患者病情变化 , 如患者的意识、呼吸、面色等 , 如果发现异常 , 及 时报告 医生 ,并配合处理。病 情拔牙 区有无出血 、 患者有无不适等症状。 做好 心理 护理和健康宣教 ,向患者介 绍拔牙后的注意事项 、饮食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 理方 法等。 参 考 文 献 [ 1 】 邱蔚 六, 张震康 口腔颌面外科学【 M】 , 第5 版. 北 京: 人 民卫 生出版社 , 2 0 0 3 ,
屏上 ,以备 医生观察 阻生齿 的位置及与邻牙 的关系 。 器械准备同一般拔牙术。如 采用 涡轮机拔牙 , 应准备好手机或骨钻 。因需要切开翻瓣 , 护士及手术者必须严 格执行无 菌技术操作 。 如使用骨钻或涡轮机 , 应协助医生注射生理盐水于骨钻或 在针 上 , 以降低温度 , 避免高温而引起组织坏死 , 同时注意牵拉 口角 , 用骨膜分 离器隔档软组织 , 以防被车针损伤 ; 吸唾器吸去 口腔中的液体。 切 开翻瓣拔 除时, 应准备缝合的针线 , 协助医生缝 合、剪线。术后嘱病人按医嘱应用抗生素 , 预防 感染 ;切开拔牙术 后 ,有 2 3 天 的局部水肿反应 ,张 口受限等不适 ,可逐渐恢 复 ;其余护理同一般拔牙术 。 2 . 7心理护理 热情接待患者 , 解释拔牙手术 的手术方式 、注意事项。鼓励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cb8c126453610661ed9f4a6.png)
溃疡性结肠 炎是 消化 内科 常见病 , 以腹泻 、 粘液脓 血便 、 腹
痛伴不 同程度 的全 身表现 为主要 临床症 状。该 病具有 反复 发
的吸入和物质的交换 达到治疗 的 目的。其 优势 在于 药物直 接
到达肠 腔 , 避免 口服 给药引起 胃肠道 的不适 提 高病 变部 位 2; 的血药浓度 , 保护肠黏膜溃疡 面 , 改善局部 血运 , 速促进结 肠 快 炎症及溃疡面的愈合 L , 而使 病情 得到 明显改 善 , 无任 何 3从 ] 且 不 良反应。因此 , 在操作药物保 留灌肠 前应 向患 者做好解 释工 作 , 紧张情绪 , 缓解 以取得密切配合 。 42 灌肠液的温度 : . 一般患者灌肠液 温度 为 3 —3 ℃ , 7 9 但应根
[] 3先升萍, 贺葵 , . 患者疼痛的治疗及 护理 []护理研 胡芳 癌症 J.
究 ,05 1 :64 65 20 ,9 10 —10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体会
何 素梅
关键词 : 溃疡性结肠炎 ; 医护理 中
中图分 类号 :435 17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0 0r (o 10 07 1 6— 99 2 l)3— 10—0 0 7 2
3 药疗 护理
部位 , 当调节插管 深度 , 变在 乙状结肠 中段 , 入深度 不 适 如病 插 能低于 1e 这样 既能避 免药物 直接进入直 肠 , 8m, 又能使 灌肠 液 速度减慢 , 对肛门括约 肌的刺 激强度减 少 , 从而使 灌肠 液在 肠 道 内保留时间相应增加 , 达到较好 的治疗效果 。 45 灌肠用具指 导 : . 目前使用 一次 性导 尿管 ( 腔 细 , 管 前端 圆 滑) 代替肛管 , 次性输 液器代替 胶管 和玻璃管 进行 灌肠 。灌 一 肠 的速度 : 因灌肠速度不宜过快 , 故采用一 次性插管 , 这样不 仅 可 以控制速度 , 保证 10 l 0m 药液在 2 —3mi灌 入 , 0 0 n 而且还不 会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8e553e3a32d7375a517809f.png)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1例患者中有30例痊愈,11例好转。
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重点在于心理、饮食、生活、用药、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才能有助于患者康复。
标签: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图分类号R57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7—0076—02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
主要症状有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预后差[1—2]。
笔者所在医院于2007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了4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41例患者,其中男30例,女11例,发病年龄17~64岁,平均36.8岁。
所有患者均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等表现。
1.2 方法均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行心理、饮食、生活、用药、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
2 结果41例患者中30例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正常,肠黏膜恢复;11例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大便常规轻度异常,肠黏膜肿胀减轻、溃疡减少,继续进一步治疗。
3 护理体会3.1 心理护理溃疡性结肠炎由于病程长,呈慢性过程,反复发作,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加上有些患者对该病认识不足,常有恐惧、忧虑、失望、自卑等不良情绪。
有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刺激可通过改变胃肠动力、内脏敏感性而加重胃肠道症状,长期处于持续性负性情绪中会使溃疡活动和症状加重[3],因而情绪的调整是本病恢复的关键,也是防止复发的关键所在,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尤其重要。
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介绍情绪与疾病的关系,调整患者心态,调动患者主动性。
同时也要热情、态度和蔼,同情理解患者,与之建立平等、信任的人际关系;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声,尊重患者人格,鼓励患者叙述自己的心理活动与想法,并给予心理支持,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对患者病情给予符合实际的分析,最大限度的给予安全感和信任感[4]。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826300158f5f61fb6366696.png)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
病变主要位于直肠和结肠,可延伸到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
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
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
我国发病率较国外低,但近年有增高趋势。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近2年来收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中,男55例,女42例。
发病年龄在18~59岁,平均34岁,病程2~10年。
住院治疗2个月~5个月,平均3个月。
腹泻次数>6~10次/d,中量便血68例,腹泻次数>11次/d,大量便血,高热32例。
症状中里急后重46例,大便常规化验检查可见视野中红白细胞均有。
1.2 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少数急性起病。
病程较长,常有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
腹泻为最主要的症状,典型者呈黏液或黏液脓血便。
患者还可出现腹痛、腹胀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重型患者发作期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如出现高热则提示有感染或急性暴发型。
本病可出现口腔黏膜溃疡、结节性红斑、外周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虹膜睫状体炎等一系列肠外表现。
1.3 治疗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如常用药物柳氮磺吡啶等。
糖皮质激素治疗,一般给予泼尼松,重症者可给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按医嘱应用免疫抑制药和手术治疗。
2 护理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心率、血压变化。
观察病人的皮肤弹性有无脱水的表现,配合医师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腹痛、腹泻明显者,经医师同意可给用阿托品,应注意观察腹泻、腹部压痛及肠鸣音情况,如出现肠鸣音消失、腹痛加剧等情况,要考虑中毒性巨结肠的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采取抢救措施。
对重症或暴发型病人如出现鼓肠,肠鸣音消失,腹部有压痛,应考虑中毒性巨结肠并发症。
其他并发症如大出血、肠穿孔等发生均应及时发现并报告医师,同时主动采取抢救措施。
2.2 休息急性发作期和重症病人需卧床休息。
溃疡性结肠炎86例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86例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b705662011ca300a6c39048.png)
进柔软、 易消化、 高热 量、 高 蛋白, 低 脂肪 饮食。 宜少 食多 餐, 注意食品卫生, 避 免肠 道感 染加 重病 情。避免 冷饮、 水 果、 油 腻、 高纤维的蔬菜 及其 他刺 激性 食物。忌 食乳 制品 , 忌烟 酒。 在进行健康指导的同时, 注意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 活方式。 /+ /- 灌肠护理- 保留灌肠对本病 的治疗起 关键作 用, 如 何使 药物深达病变处并持续一定的时间 对治疗非 常重要。灌 肠前 患者易紧张, 造成肛门括约肌痉 挛, 导致 插管困难 或插管 时疼 痛, 护士应向患者说明灌肠的目 的、 方 法、 效 果及注 意事项, 解 除患者心理负担, 使其愉快地配 合治疗。排 便时嘱 患者, 放松 腹部, 告知患者灌 肠过 程中如 有便 意时 做深 呼吸。 患者 先取 左侧卧位, 抬高床尾 &(:) , 肛 管选取 &" . &, 号一次 性导 尿管 代替肛管, 根据病 变部 位选择 插管 深度。直 肠病 变 插管 深度
溃 疡 性 结 肠 岛市中心医院 - 山东 青岛 !,,("& )
- - ! (( " 年 & 月 . !((, 年 & 月, 我们共收 治溃疡性 结肠炎患 者 7, 例, 经积极治疗 与精 心护 理, 效 果满 意。现将 护理 体会 报告如下。 &- 临床资料 本组 7, 例, 男 /6 例, 女 "9 例, !1 . ", 岁, 平 均 /9 岁。病 程 " 个月 . , 年。临 床症 状为腹 泻、 黏液 脓血便、 腹 痛。病变 部位: 乙状结肠 ,! 例, 降结肠 !( 例, 直肠 " 例。均经大便培养 和结肠镜检 查并 结合 活 检确 诊, 结 肠镜 见 结肠 黏 膜溃 疡、 充 血、 水肿, 粗 糙 呈颗 粒状, 血管 模糊、 脆易 出血, 结肠 袋消 失。 黏膜活检: 组 织学检 查呈慢 性非 特异 性炎 症。所有 病例 均排 除其他严重器质 性疾 病。以药 物保留 灌肠 及对 症治 疗 为主, 并行抗炎、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能量支持等治疗。 !- 结果 本组治愈 /" 例, 有效 "7 例, 无 效 " 例。出院 & 周后随访, , 例因饮食不当再次出现 轻度临 床症状; 出 院 " 周 后随 访, 无 新增复发病例。 /- 护理 /+ &- 心理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 病程长且 病情反 复, 患者往往 表现为自卑、 精神不振, 对 治疗效 果普 遍缺 乏信 心, 而焦 虑所 产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可通过中 枢神经系统 影响内 分泌和免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e61991da6c30c2259019e9f.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h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性疾病,表现为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多发性溃疡形成,临床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为主要特征。
严重者可出现肠穿孔、大出血、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
本病有终生复发倾向,可能与感染、免疫、遗传、精神因素及饮食等有关。
中医认为本病多是由于患者平素情志不畅、肝气不疏,饮食起居失于调摄,肝脾失和则易诱发和加重本病。
故在临床护理应注重采用中西医方法从心理、饮食和用药等多方面综合护理,现分述如下:1 心理疏导众多研究表明,UC患者存在着不良的人格特征,表现为:个性内倾、敏感、固执、情绪稳定性差。
同时存在着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悲观失望、焦虑、心神不安等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不良的人格特征和心理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促发本病的发生和恶化。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意志的强弱、精神情志的正常与否和健康有很大关系。
医护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变化,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同情,耐心地安慰、开导,做好解释工作,介绍同类治愈病例,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解除忧虑,消除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鼓励患者家属多探视、关心患者,使其心情舒畅,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2 饮食护理本病病位在大肠,初起和发作期主要病机在于湿热阻滞,肝脾失调,为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乃脾胃亏虚,脾胃虚弱,过食油腻之品,脾胃失于运化,易运生湿热,下迫大肠,搏结气血,酿为脓血,而见下痢赤白;肠道气机受湿热阻滞则腹痛、里急后重。
因此应指导患者进食刺激性小、纤维素少、高热量食品,提倡少量多餐;大出血时禁食,以后根据病情过渡到流质和无渣饮食,慎用牛奶和乳制品等。
急性发作时可给予无蛋白质的要素膳,禁忌乳制品、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及谷类,不可饮酒及食用过多的调味品。
严重者应禁食,用全胃肠外营养,遵医嘱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血制品,以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施护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施护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d4d52df02020740bf1e9b48.png)
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施护体会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必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护理计划。
其中,辨证施护是关键,基础护理是前提,健康教育巩固疗效。
标签:溃疡性结肠炎;辨证施护;中医护理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临床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1]。
属于中医学“肠癖”、“泄泻”、“肠风”、“脏毒”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该病多因情志刺激、饮食失调、湿热内蕴等导致大肠气机阻滞,脉络受损,传导失常所致。
笔者根据2008年出版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2]中关于本病的论述,结合临床实际,总结了一点经验——辨证施护是关键,基础护理是前提,健康教育巩固疗效。
1 辨证施护各具特色1.1 大肠湿热证症见: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护理要点: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或以绿豆、薏仁、粳米等煮粥食疗。
节制饮食,不暴饮暴食,忌辛辣、肥甘厚味及酒。
予以中药汤剂芍药汤加减方温服(或灌肠)以清热化湿、调气行血,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辛热、滋补性质的中药或药膳,以免湿热缠绵,留滞肠腑。
1.2 脾胃气虚证症见:腹泻便溏,有粘液或少量脓血,食少纳差,食后腹胀,腹部隐痛喜按,肢倦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或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或濡缓。
护理要点:病室宜保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调畅情志,劳逸适度,避免忧虑,消除紧张。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且富有营养,多食补中益气之品,如莲子、山药、红枣等,忌酸冷、辛辣之物。
可予以中药汤剂参苓白术散加减方温服(或灌肠)以健脾益气、除湿升阳,服药期间避受风寒,注意腹部保暖。
配合腹部中频脉冲、足三里温针等理疗健运中焦、调理脾胃。
1.3 脾肾阳虚证症见:久泻不愈,大便清稀或伴有完谷不化,或有黎明前泻,脐中腹痛,喜温喜按,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食少神疲,面色恍白,舌质淡,舌体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或尺脉弱。
27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体会
![27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bda7de258fb770bf68a555e.png)
27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体会摘要:目的:观察思密达保留灌肠配合口服水杨酸类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方法:选用经电子结肠镜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7例给予水杨酸类药物口服加思密达保留灌肠。
结果:27例显效20例,占总数74%,有效7例,占总数26%。
结论:口服水杨酸类药物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可靠。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药物口服;保留灌肠;护理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
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和粘膜下层。
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
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性发作的慢性过程。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亦可见于儿童或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病变部位多数在直肠、乙状结肠,可扩展至降结肠、横结肠、甚至全结肠。
情绪激动、劳累、饮食失调、继发感染等为发作的诱因。
溃疡性结肠炎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缺乏根治性措施,临床常用1、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口服,但疗程长(维持1—2年),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另一类是5—氨基水杨酸的特殊制剂美沙拉嗪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但价格昂贵。
3、近来,临床应用思密达灌肠配合口服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消化科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共收治溃疡性结。
肠炎病人27例,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26—70岁,病程8个月至6年,其中慢性复发性26例,慢性持续性1例。
对2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上述其中一种药物口服加思密达保留灌肠。
1.2 临床表现患者均有轻重不一的腹泻,轻者每日3—4次,重者每日10次以上。
大便潜+—+++,粪便呈糊状,粘液便10例,血性粘液便9例,粘液脓血便8例,3例患者自诉无腹痛,24例患者自诉有左下腹或下腹部疼痛,具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
1.3 实验室检查为粘液脓血便,大便潜血实验均为阳性,无致病菌及阿米巴原虫检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9716fa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f.png)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症性的疾病,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部位主要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临床特点主要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起病缓慢,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发作与缓解交替。
一、护理评估(一)发病因素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免疫因素(最主要的病因)2.感染因素3.遗传因素(二)身体状况1.症状:(1)腹泻:最主要症状,典型的粘液或黏液胀血便。
轻型者排便2~4次/日,重型者达10次/日以上。
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
伴有里急后重感。
可伴恶心、呕吐等表现。
(2)腹痛:轻者或缓解期病人可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活动期有腹痛,呈阵发性痉挛性绞痛,在左下腹,可有疼痛一便意一便后缓解的规律。
(3)全身表现:轻型者不明显。
中、重型病人活动期有低热或中度发热,重症者出现高热、脉速、低蛋白血症、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等表现。
(4)肠外表现:常见口腔黏膜溃疡、结节性红斑、关节炎、眼脉络膜炎等表现。
部分病人有悄绪不稳、抑郁、焦虑、失眠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精神神经症状。
2.体征:轻型者有左下腹轻度压痛,重型者有明显鼓肠、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等,警惕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的发生。
3.并发症:中毒性巨结肠(最严重的并发症)、出血、癌变、急性肠穿孔、肠梗阻等。
(三)心理社会状况病程漫长,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需要长期用药,需要控制饮食,病人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甚至产生悲观、绝望,对治疗容易丧失信心。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粪便检查:肉眼检查可见黏液、脓血;显微镜检可见红细胞、白细胞或脓细胞;2.纤维结肠镜和黏膜活组织检查。
是诊断重要手段,可确定病变部位。
3.x线餐灌肠检查:黏膜皱粗乱或有细颗粒变化;也呈多发性小倉影或充盈缺损;结肠袋消失,肠管缩短、变细呈管状。
重者不易检查,防止病情加重或诱发中毒性巨结肠。
二、治疗要点目的:控制急性发作、缓解病情、减少复发、防止并发症。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30ef3b5c77da26925c5b0d1.png)
1 68 ・
Q 生
箜 鲞筮 翅
C i J o r ; plM r 00 V1 . o6 h M dDu A p, a21 .o 4 N. n g .
瘫 7例 , 身瘫痪 1例 , 全 其他 5例 。1 患 者共 有 2 6例 0处 压
疮 。面 积 2c × m 8处 , m X m 5处 , m ×8c m 4c 5c 7c 6c m 4 处 , m ×1 m 1处 ,0 c 5 c 8c 0c 1 m X1 m 1处 ,2 c ×2 m 1 m 0c 1 。 处
2 结 果
33 饮食 护理 .
营养不 足可延迟创面愈合 , 降低免疫力 、 肌
张力 等 , 根据 患者 情况 给 予合 理 的饮食 指 导 , 保证 蛋 白质 、 糖、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合理供给 。
4 讨 论
伤 口愈合 的影 响 因素是多 方面 的 , 患者 的全 身情况 、 如 局部伤 口的状况等 , 但无 容 置疑 , 口敷料 的选用是 最为 关 伤 键的 因素 。康惠尔溃疡贴能有效 吸收伤 口渗 出液 , 为伤 口愈 合创造一个湿润 的环境 , 有利 于坏 死组织 的溶解 , 降低感 染
机会 。从而加速 肉芽组织 的形成 , 使愈合 时间缩短 。使用 方
面, 无不 良反应 , 患者易于接受 。值得临床推广 。
本组 8例 Ⅱ度压疮患者治疗 3 0d后创 面愈合 ; Ⅲ度 理 体 会
孙 杰
【 摘要】 目的 了解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及 心理状态 , 因为 溃疡性结肠 炎患者 的心理压力较
1 心 理 护 理
血循环 。亦可 根 据 医嘱针 刺穴 位 或 给镇 静剂 如地 西 泮 等。
腹 泻 系炎 症 刺 激 所 致 , 者 每 日排 便 3~ 轻 4次 , 重者 1 2h即 —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2a68bc1fad6195f302ba62b.png)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护理的理想方法。
方法:回顾1年间对12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例采取相应护理的资料。
结果:120例患者中有55例痊愈,65例取得好的治疗效果,继续进行治疗。
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重点在于心理、饮食、预防感染、合理用药等方面,这样会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溃疡性结肠炎;护理溃疡性结肠炎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简称,为一种原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且以溃疡为主,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生或长期迁延,呈慢性过程。
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科共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经过合理治疗后均取得良好效果,为降低其反复发作率,现将其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患者中,男50例,女70例,年龄25~70岁,病程1~15年。
1.2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均做电子纤维结肠镜检查加活检,肠道狭窄或进镜困难者加钡灌肠检查,实验室检查,进行粪便常规检查。
1.3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间歇疗法,每次住院时间为7~10d为1个有效疗程,一般共需3~6个有效疗程,经过几个有效疗程后,轻度、中度的患者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重度的患者亦可获得有效的缓解。
治疗主要应用中西药保留灌肠加口服,病情急、重者,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
西药主要用免疫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蒙脱石散剂、肠道益生菌等;保留灌肠主要用甲硝唑或环丙沙星、锡类散、山莨菪碱、云南白药、蒙脱石散剂、肠道益生菌等。
2结果55例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检查正常,肠黏膜恢复正常,65例取得好的效果,临床症状减轻,大便常规正常或轻度异常,肠镜检查黏膜肿胀减轻、溃疡减少,继续接受治疗。
3护理3.1心理护理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患者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多数具有内向、离群、保守、严谨、悲观、抑郁、焦虑紧张、情绪不稳定、易怒、对各种刺激反应强烈,而激动之后又难以平复的个性特点,因此,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同情心,给予其关心、安慰、耐心的指导,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经常进行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的变化,介绍成功病例,使患者从精神和心理上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安慰,增加治愈的信心。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3411ec7bcd126fff6050bb6.png)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针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采取心理护理、饮食调护、中药保留灌肠、针灸等护理措施,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我护理、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之早日恢复健康。
标签:溃疡性结膜炎;中西医结合;护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乙状结肠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腹痛、慢性腹泻及黏液便,特点是反复发作、病程长、见效慢,所以对此病的护理显得非常重要。
药物治疗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最佳的心理状态、适当的休息、良好的饮食调护、精湛的护理技术。
2005~2007年我科共收治50余例患者,均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情志护理该病的特点是病程长,易复发,很多患者紧张、忧郁或焦虑,对治疗缺乏信心,不进行认真系统的治疗。
根据以往的经验,凡是这样患者住院,我们将特别注意患者的情志护理。
因为“心脾为母之脏,心火之热可温脾土”,心理负担会加重病情。
作为护士要有和蔼的语言,耐心向患者解释他们的疑问,安慰、开导患者,从生活上给予关心体贴,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介绍同类患者治愈的经验,使之消除恐惧、忧虑心理。
让患者看到希望,使其配合治疗,注意生活中的自我调节,可使疾病得到较好的控制和长期缓解。
让患者认识到不良的心理状态不利于疾病的治愈,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饮食护理脾胃为水谷生化气血源泉,“病者虚也”。
脾胃功能失职,运化疏泄失常,常有纳呆,不欲饮食等,所以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饮食气味调和,冷热的配伍,五味的安排都是至关重要的。
饮食上应给予清淡、温热富含营养的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忌刺激性食物及燥热、荤腥油腻之品,如腹泻严重,可服用一些理肠止泻品,如山药、大枣、乌梅等,必要时禁食,静脉点滴营养物质,如有便血,可进食一些藕片、莲子等具有收敛止血的食物,严重者服用止血剂或采取输血等方法。
我们还要给患者发放健康手册,详细指导患者的饮食为治疗提供帮助。
一例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头面部脓疱疮的护理体会
![一例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头面部脓疱疮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91dec273968011ca3009147.png)
一例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头面部脓疱疮的护理体会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脓疱疮;护理溃疡性结肠炎(UC)是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多以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可有关节炎、皮肤、眼、肝胆损害等肠外表现,但并发脓疱疮并不多见,现将一名并发头面部脓疱疮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入院情况患者,男,26岁,因“反复腰痛血便发热5年,再发1周”入院。
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痛,并出现腹泻,大便为黄色稀便,伴有黏液脓血,伴发热(体温不详),伴有腹胀,便后缓解,无头晕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曾于我院行肠镜检查提示“溃疡性结肠炎”,病理提示“粘膜慢性非特异性炎”,一直服用“颇得斯安、美卓乐”等治疗,后曾多次复发在我院住院治疗,1周前再次出现血便,为暗红色糊状便,量不多,每天1-2次,脸部出现皮疹,红肿疼痛明显,伴发热,体温最高38.9℃,无畏寒寒战,无明显腹痛腰痛,稍有恶心,无呕吐,自行将“颇得斯安、美卓乐”加量后病情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治疗,入住我院。
入院体检:T:37.1℃,R:19次/min,P:80次/min,BP:105/64mmHg,一般情况可,脸部可见多个脓疱,右耳后红肿压痛明显,浅表淋巴结未及,皮肤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罗音,心律齐,未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未及明显包块,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1.2诊治经过入院后患者体温升高,面部疼痛、血便反复,查血常规:WBC13.1×109/L,N73.7%,ESR63mm/小时,右耳脓肿切排,定期换药,改甲强龙针剂40mg,继续颇得斯安治疗,并予先锋美他醇、灭滴灵抗炎,洛赛克护胃,米雅调整肠道菌群。
血常规:WBC15.8×109/L,N82.6%,ESR43mm/小时,予颜面部脓肿再切排,甲强龙加量至60mg,抗生素改为特治星,并予白蛋白支持治疗。
现患者情况好转,激素逐渐减量,改为美卓乐48mg口服。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6cdf7d3b90d6c85ed3ac6ba.png)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慢性结肠炎在现代医学中被认为是一种结肠的炎性疾病,在中医中属于泄泻和久痢范畴,病程比较长且难治愈,因此治疗比较困难。
中药灌肠是将中药汤剂灌注到人体结肠腔内,然后运用结肠自身潜在的吸收以及排泄功能来清除结肠内和肠黏膜上的有害代谢产物和毒素,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是中医治疗疾病常见的手段之一。
本文结合临床病例,探讨运用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中的护理体会。
标签:慢性结肠炎;中药治疗;护理体会1 前言溃疡性结肠炎(UC)或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不明原因的慢性结肠炎。
炎症分布在黏膜以及黏膜下层,早期症状是出现水肿和充血,还会伴有小溃疡,若继续发展则可能会变成大溃疡,会波及到直肠和乙状结肠,更严重的会波及到全结肠。
1.1 病因与症状经总结,导致慢性结肠炎的病因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肠道感染了细菌、霉菌等病毒,导致肠道一直处于炎症的状态;二是,当人的身体处于过度疲劳或者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并且有情绪容易激动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引发慢性结肠炎的发生。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结肠炎是直肠和结肠的一种原因未明的炎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以及里急后重。
中药灌肠是通过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渗湿利水等方法来修复已经受损的结肠组织。
1.2 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治疗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所以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没有特效的药物,在西医中,主要是运用抗生素进行消炎止痛与抗感染治疗。
而根据中医的整体观念,可以对症下药进行多角度的治疗,因此疗效显著。
根据中医,本病具有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特点,所以调理患者的肝肾脾胃,并且增强人的体质,用来打到机体抗病毒的目的。
1.3 临床资料例一,周某,女,53岁,于2013年8月6日初诊,患者一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伴粘液脓血便,腹痛以左下腹隐痛为主,大便次数平均2-3次每日,无恶寒发热,无里急后重,症状持续不缓解,患者曾至我院就诊,因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入院治疗,好转后出院,后反复发作,平素服用“美沙拉嗪”治疗,效果欠佳,经进一步诊治,查肠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结果80例患者中61例治愈,治愈率为76.25%,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肠黏膜恢复,大便常规正常;19例好转,好转率为23.75%,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肠黏膜肿胀减轻、溃疡减少,大便常规轻度异常。
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以及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标签: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G)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该病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现在大多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感染、遗传、环境以及免疫等众多原因有关[1]。
溃疡性结肠炎病灶主要出现在黏膜以及黏膜下层,主要表现为广泛的充血以及出血,并伴随糜烂和溃疡,有时病变部位会融合成大面积溃疡,严重情况下肌层也会出现溃疡或出现穿孔[2]。
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长期以来主要采用水杨酸类药物进行治疗,该类药物疗效确切。
选择合适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对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消散和愈合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肛肠科门诊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符合最新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排除了患有严重的浓便血患者,伴有心、肝等器官疾病患者,水杨酸药物过敏患者等。
患者发病部位为:直肠15例,降结肠部位者12例,结肠脾曲部位者18例,乙状结肠者20例,左半结肠8例,右半结肠7例。
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45例,患者年龄为23~76岁,平均年龄为58.7岁。
1.2方法患者疾病急性发作期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心情放松,保证患者睡眠充足,情绪良好。
上述两组患者均给与富含蛋白质和热量的食物,注意食物要易消化且纤维含量低,所有患者禁食刺激性食物。
两组患者均给与糖皮质激素、氨基水杨酸以及常规抗菌药进行治疗[3]。
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进行治疗,口服剂量为1.0g/次,服药4次/d。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监视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4]。
1.3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由于此病病期较长,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患者心理压力很大,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的恐惧与紧张情绪,增强其坚持治疗的信心。
②饮食护理:治疗期间,指导患者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生冷、油腻、坚硬食物,注意戒烟酒,饮食要节制。
③遵医嘱给予柳氮磺吡啶(SASP)、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以控制病情,缓解腹痛。
注意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如应用SASP时,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粒细胞减少及再障性贫血等,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SASP的作用及坚持用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SASP的维持治疗。
④健康教育:为了有效的根治溃疡性结肠炎,并预防或减少复发,护理人员还要向患者介绍该病的诱发因子及其预防措施。
除了调节情志,戒烟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外,还要注意正确用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1.4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最新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的疗效评价标准对本次研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消失,患者大便检查结果为阴性,大便次数少于等于2次/d,结肠镜检查显示溃疡部位愈合,黏膜恢复正常,糜烂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消失,患者大便检查结果为阴性,大便次数为2~4次/d,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黏膜部位形成假息肉或者出现轻度的炎症反应;无效:患者临床表现及体征无改善,结肠镜检查结果未见改变。
以显效和有效总例数计算总有效率。
2结果
80例患者中61例治愈,治愈率为76.25%,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肠黏膜恢复,大便常规正常;19例好转,好转率为23.75%,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肠黏膜肿胀减轻、溃疡减少,大便常规轻度异常。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尚未明确的慢性肠道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多累及直肠及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整个结肠。
在治疗过程中,护士根据该疾病特点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进行卫生宣教,强调饮食管理的重要性,正确的心理、饮食、出院指导能降低疾病复发率。
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中61例治愈,治愈率为76.25%;19例好转,好转率为23.75%。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以及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孙杰.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6):168-169.
[2]朱振燕.龙血竭联合左氧氟沙星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8):47-49.
[3]万阿娟,张渝.美沙拉嗪片口服联合蒙脱石散灌肠治疗老年溃疡性結肠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0(7):1234-1235.
[4]李丽英,罗秀娟.复方丹参针保留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