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与席勒美学思想之比较

合集下载

德国古典美学

德国古典美学

德国古典美学德国古典美学(转)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美学在德国得到蓬勃发展,从康德开始,经过歌德、席勒、费希特、谢林,直到黑格尔,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唯心主义的美学流派,美学史上一般称之为德国古典美学。

;康德的美学思想康德(Immanud Kant , 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也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

大学汀爬蛣M科学,哲学和神学;1770年起正式成为哥尼斯堡大学教授,主讲形而上学、逻辑学和数学,康德对待美学的态度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起初,他受英国经验主义的影响,主要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考察有关美学的问题。

但是康德哲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使他重新评价了美学的地位和作用,转到了承认美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必要性。

康德对美的分析是从分析鉴赏判断(Geschmachsureil)即审美的判断入手的。

康德认为,判断力是把特殊包涵在普遍之中来思维的能力。

有两种判断,一种是先有普遍,再找特殊,这就是规定判断或科学判断,另一种是先有特殊,再找普遍,这才是审美判断或反思判断。

从形式逻辑判断的质、量、关系和方式四个方面对审美判断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审美判断四契机学说。

(1)审美判断的第一契机:康德说,我们判别某一对象美或不美,并不是对某个对象作出逻辑判断,而是藉助想象力作出情感上的判断,看它是否引起主体的快感或不快感。

康德对审美判断的第一契机做出如下总结:”审美趣味是一种不凭任何利害计较而单凭快感或不快感来对一个对象或一种形象显现方式进行判断的能力。

这样一种快感的对象就是美的”。

(2)审美判断的第二契机康德认为,从量的方面看,审美判断是无概念而又有普遍性的。

关于审美判断的第二契机,康德下结论说:”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地使人愉快的”。

(3)审美判断的第三契机从关系上看,审美判断没有目的又有合目的性。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就无客观的也无主观的目的”。

论歌德席勒美学思想1012537

论歌德席勒美学思想1012537

论歌德席勒美学思想姓名:刘蕙质学号:1012553德国古典美学-----歌德、席勒的美学思想中文摘要:通过对歌德思想和席勒美学思想的阐述及对比,折射出德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地位,及对现实美学的影响以至对西方美学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德国古典美学的解释又衬托出歌德、席勒的经典美学,必然的内在联系成为美学上的一篇美丽的旋律。

关键词:歌德,席勒,美学思想,德国古典美学,西方美学英文摘要:Goethe and Schiller by ideological and aesthetic ideas expounded co ntrast, reflect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German classical aesthe tics and aesthetic impact as well as the reality of Western aesthetic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German classical ae sthetics and bring out the Goethe, Schiller…s classic aesthetic,the aesthetic is bound to become the inherent beauty of a melody. 关键词:Goethe,Schiller,aesthetic,German classical aesthetic,the Western aestheti c德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又系统的过程。

德国古典美学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由康德为始,到黑格尔之间形成的一股强大的唯心主义美学。

它全面地总结以往的美学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以前规模最大、最有严谨科学形态的美学思想体系。

将辩证法和历史观全面引引用到实践中。

当时的德国政经落后,但社会上依然是上升的资产阶级和没落的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

第六讲 歌德美学思想

第六讲 歌德美学思想

• 所谓“为一般而找特殊“就是从一般概念 出发,诗人心里先有一种待表现的普遍性 的概念,然后找个别具体形象来作为它的 例证和说明;至于”在特殊中显出一般“ 则是从特殊事例出发,诗人先抓住现实中 生动的个别具体形象,由于表现真实而完 整,其中必然要显出一般或普遍的真理。
• 歌德还把这种分别看作“寓意”和“象征 ”的分别:
• 寓意把现象转化为一个概念,把概念转化 为一个形象,但是结果是这样:概念总是局 限在形象里,完全拘守在形象里,凭形象 就可以表现出来。
• 象征把现象转化为一个观念(感性的形象 ),把观念转化为一个形象,结果是这样: 观念在形象里总是永无止境地发挥作用而 又不可捉摸
• 民族文学: • 一个古典性的民族作家是在什么时候和什么
地方成长起来的呢?是在这种情况下: • 他在他的民族历史中碰上了伟大事件及其后
果的幸运的有意义的统一;他在他的同胞们的 思想中抓住了伟大处,在他们的情感中抓住 了深刻处,在他们的行动中抓住了坚强和融 贯一致处;
• 他自己被民族精神完全渗透了,由于内在 的天才、自觉对过去和现在都能共鸣;他
• 在歌德以前,人们往往从形式的角度看整体 概念,但歌德所强调的整体是与内容联为一 体的。
• “如果形式特别是天才的事,它就须是经过 认识和思考的;这就要求灵心妙运,使形式 、材料和意蕴互相适合,互相结合,互相渗 透。”
• 综上所述
• 歌德的“显出特征的整体”说,着重从客观 现实和具体事物出发,要求理性与感性的统 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 统一,艺术与自然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 一,以及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统一,所以 他的文艺思想含有辩证的因素。
• 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的关系:他既是自然 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他是自然的奴隶 ,因为他必须用人世的材料来工作,才能使 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 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并 且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艺术要通过一种完 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 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息的心智的果实, 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 的结果。

卢梭、康德、席勒、马克思审美教育思想综述

卢梭、康德、席勒、马克思审美教育思想综述

卢梭、康德、席勒、马克思审美教育思想综述一、卢梭的思想浅析1、卢梭的教育思想产生背景文化背景:自然法学派作为西方国家学说的一个重要流派,对近现代欧美许多国家的政治、法律、经济的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自然法学的产生很早,但它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思想被广泛地传播并且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派,却只有到了启蒙运动时才实现。

资产阶级思想家在此情况下,举起了天赋人权的旗帜,他们系统论述了人的自然权利,近代自然法学派兴起。

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初期有一个自然状态,人们的权利是与生俱来的。

一派以格老秀斯和霍布斯为代表,他们坚持君主专制论,另一派则以洛克为首,他坚持民主共和说。

这两派都对打破中世纪神学独霸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也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

社会背景:十八世纪法国的封建制度日益腐朽, 资产阶级、广大人民和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者相互配合, 实行严酷的思想钳制, 对人民灌输宗教迷信思想, 以维护其封建统治。

在教育领域, 则极力压制儿童的天性和自然成长, 鼓吹“原罪”谬论, 教育成为束缚儿童自然、自由成长的枷锁。

2、卢梭审美教育思想3个要点(1)审美感受:感性的理解卢梭认为人的理解有两种,即“感性的理解”和“理性的理解”,或者说是“孩子的理解”和“成人的理解”。

“感性的理解”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组合起来,形成“知觉”或简单的观念,卢梭称这种组合的能力为“第六感觉”,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中,“能通过事物的种种外形的综合而使我们知道事物的性质”;“理性的理解”则建立在感性的理解之上,它“把几个简单的观念组合成复杂的观念”。

感性的理解并不局限于感性。

卢梭指出,在简单的感觉以及复合的感觉(即知觉)中包含着判断:简单的感觉所产生的判断要感受具体的事物,是被动的;而从知觉(即复合的感觉)或观念中产生的判断要确定事。

(2)审美兴趣:游戏与学习的统一审美包含着现实功利但又具有超越性,卢梭的美育思想深刻地触及了这一内容。

歌德与席勒美学思想比较

歌德与席勒美学思想比较
一、《画像》中的人物及其象征意义所反映的唯美主义观点 就人物而言, 这部小说似乎是关于三个男主角和一幅画 像 的 故 事— ——美 少 年 道 林·格 雷 , 画 家 贝 西 尔 , 花 花 公 子 亨 利 以及贝西尔所作的道林·格雷画像。如王尔德自己所说: “贝西 尔 是 自 己 眼 中 的 我 , 亨 利 是 世 人 眼 中 的 我 , 道 林·格 雷 则 是 梦 想 中 的 我 。 ”书 中 的 这 三 个 人 物 均 象 征 了 王 尔 德 的 一 个 侧 面 : 道林的放纵, 贝西尔的真挚和亨利的玩世。
席勒关于 “美是现象中的自由”的定义是黑格尔的论断 “美 是 理 念 的 感 性 显 现 ”的 雏 形 。
雷的画像》( 以下简称《画像》) 最具代表性。《画像》的内容极为 广泛, 寓意也深奥多变。本文试图从文学与艺术的角度, 对其 中所蕴涵的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的意象进行解读, 试图剖 析其中的唯美主义观点。
席 勒 的 美 学 思 想 则 很 系 统 。他 认 为 美 是 “现 象 中 的 自 由 ”。 第一, 它是纯粹意志的形式对感性世界的要求。纯粹意志的本 质是自由, 而感性世界则无所谓自由, 它只是在纯粹意志的作 用下, 显得是自由的, 所以是一种现象中的自由, 或者说是现 象世界的感性形式上的自由。第二, 它是事物的“自我它是一个由 于自身而存在的东西, 而不是由于物质的原因或外在目的而 存在的东西。这说明美是一种超越物质功利和理性目的的东 西。第三, 规定美的本质的“自由”是既符合法则而又摆脱法则 的。所谓法则是指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第四, 与美的本质相 关的自由是显示在直观中的自由。第五, 与美相关的自由, 又 是纯形式的自由。席勒认为, 美是感性的, 是在直观中显示出 来的自由; 美是超功利的, 与认识活动和道德目的无关; 美是 纯形式的, 与内容和材质无关。

浪漫主义背景下歌德美学思想探蠡

浪漫主义背景下歌德美学思想探蠡

浪漫主义背景下歌德美学思想探蠡作者:郑美鑫孙紫依丁紫薇闫梦晓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07期摘要:歌德作为德国古典艺术的领军者,其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为德国文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立足于歌德身处的语境,对其美学思想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展开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歌德;席勒;现实主义;艺术与自然歌德处在浪漫主义转向古典主义的时期,为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歌德所处时代的基本精神是浪漫主义所提倡的一种精神,但是歌德的许多言论却表现出一种反对浪漫主义的倾向。

浪漫主义发生过有积极转向消极乃至反动的转变,消极的浪漫主义与歌德所主张的“诗要从客观现实出发”的主张背道而驰,因此,歌德认为消极的浪漫主义对德国文艺的发展不利,所以,歌德并非反对一切浪漫主义,他只是反对那些具有消积影响的浪漫主义。

除此之外,歌德主张浪漫主义要与古典主义相结合,像莎士比亚所做到的那样。

在这一点上,歌德和席勒的主张是一致的。

歌德把古典艺术与浪漫艺术的分别看作是表现理想与表现现实之分,这一点与席勒也是一致的。

歌德与席勒可以被看作是当时文艺创作上的两位美学先锋,二者的美学思想有一致的地方,但总的来说二者的分歧更为突出。

歌德与席勒的分歧主要集中在诗是要客观现实出发还是要从创作主体的主观出发。

即歌德本人所说的“诗人究竟是为了一般而找特殊,还是在特殊中显现一般”,而这一问题也正好是歌德美学思想的中心所在。

首先来看为“一般而找特殊”的创作理念。

所谓的“为一般而找特殊”就是从一般的概念出发,先有一个普遍的概念,然后在找到个别的形象来说明它,相反,“在特殊中显现一般”则是从具体的事例出发,先有一个具体的形象,通过有限的形象从中显现出普遍的道理与一般的真理。

前者是“用完全主观的方式写作”,而后者是从客观世界出发,前者是“寓意”的而后者是“象征”的。

歌德主张“在特殊中显现一般”,从有限见到无限,寓无限于有限之中,也就是中国美学中所提倡的“言有尽而意无穷”。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奇幻世界歌德与席勒的创作探索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奇幻世界歌德与席勒的创作探索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奇幻世界歌德与席勒的创作探索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奇幻世界:歌德与席勒的创作探索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文学运动之一,它以强调感情、个人情感和自然之美为特征。

在这个文学时期,歌德和席勒作为两位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创作。

本文将探讨歌德与席勒的创作思想和作品,揭示浪漫主义文学中奇幻世界的魅力。

一、歌德:浪漫的多面手歌德是德国文学史上的巨擘,他既是一位作家、剧作家和诗人,又是一位科学家、学者和政治家。

他的作品涉及各个方面,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浮士德》。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被誉为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通过描绘浮士德的奇幻世界,展现了人类欲望与罪恶的较量。

歌德刻画了浮士德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又通过浮士德与魔鬼梅菲斯特费勒之间的对话,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与魔鬼诱惑的力量。

二、席勒: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席勒是歌德的好友和同事,他的作品着重探索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他的剧作《威廉·退尔》成为浪漫主义文学中标志性的作品之一。

《威廉·退尔》讲述了一个“二重人格”的故事,主人公威廉是一个天才,但他在传统社会中受到各种限制与压迫。

席勒通过威廉的内心独白,展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对立,以及一个英雄如何被社会消磨的悲剧。

三、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奇幻世界在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奇幻世界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作家们通过超自然的元素,打破了现实与理性的框架,创造出一个新的文学空间。

首先,奇幻世界给予了作家表达情感和想象力的自由。

在浪漫主义文学中,感情被视为人类最高尚的力量,而奇幻世界则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媒介来表达这些情感。

通过描绘幻想的景象和人物,作家能够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其次,奇幻世界为作家提供了对社会和现实的批判。

浪漫主义作家对社会秩序和权威有着独特的观察和理解,他们通过奇幻世界中的形象和情节,探讨社会不平等、人性的黑暗面以及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歌德与席勒美学思想之比较

歌德与席勒美学思想之比较

歌德与席勒美学思想之比较作为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家,歌德和席勒在美学领域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们对美的理解和表现方式有着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点。

下面将从美学方法、审美观点、美学意义三个方面来比较歌德和席勒的美学思想。

一、美学方法歌德和席勒的美学方法各有不同。

歌德强调对事物的观察、描绘和记录,认为艺术家应该主动参与到自然界中,并以绘画、诗歌、戏剧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理解。

他认为艺术家应该具有严谨的思考能力和审美品味,才能准确地将外部世界转化为艺术作品。

歌德的美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他的《法斯图》和《挑战》两部作品中。

席勒则主张直接参与到艺术作品中,通过情感和想象来体验艺术的美。

他的美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他的《诗论》中,认为艺术作品应该是情感和意志的表达,而不是客观描述和记录。

二、审美观点歌德和席勒对待艺术的审美观点也有所不同。

歌德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其对大自然的再现和表现,在自然界中寻找美的表现方式。

他强调艺术作品应该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艺术作品的最高价值在于它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再现。

而席勒则主张艺术应该是具有情感和想象力的表达,追求独创性和主观性,超越现实的界限,去创造一个美的理想境界。

三、美学意义歌德和席勒的美学意义也存在差异。

歌德认为艺术应该是与生活相连的,要求艺术家要从生活和自然中获取灵感和素材,倡导以生活为内容、以艺术为形式的文化精神,追求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

而席勒则将艺术抽离于现实生活之外,认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来自于想象和感性的表达,艺术家可以创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美学世界,追求精神性的美学意义。

综上所述,歌德和席勒在美学思想上的异同之处主要在于美学方法、审美观点和美学意义这三方面。

虽然他们对于美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都为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影响了后世的艺术审美观念和艺术创作风格。

论歌德与席勒的思维特征--从1794年8月23日席勒致歌德的一封信谈起

论歌德与席勒的思维特征--从1794年8月23日席勒致歌德的一封信谈起

伟大的、 真 实 的英 雄 观 显 示 了您 的精 神 是 怎样 完美合 成 的— — 它统 一在 一个 丰富 、 完整、 美 妙 的 自然概念 中。 您 可 能 从来 没 有 希 望过 , 您 的
人 生会完 成这 样 一个 完 美 的 计划 , 您是 不 留心 扎进 去 的 , 但这 比任 何 其他 的 目标 都更 有价值 :
面来理解事物 , 可以使他轻易把握住事物的本质 . 从 而避 免单从 哲 学观 念 出发而 造成 的理解 事物 的 主观
任意 及 片面性 的危 险 。席勒 高度 赞扬 歌德 是直觉 的
天才 . 但 就观 念对认 识 事物 的重要 性方 面 . 席 勒也 隐 含指 出 , 歌德 在经 验 直 观 中也 有 观念 融 入 其 中。席
物计 划在 1 7 9 5年 由图宾根 的科 塔 书店 出版 . 席 勒 为
此做 了大 量筹 备工 作 . 邀 请 德 国当 时 的一 些 文 化 名 人作 为 刊物 的顾 问及 撰稿 者 。接着 , 以席勒 、 沃尔 特 曼、 费希 特和 威廉 ・ 冯 ・ 洪堡 联名 的形 式 , 由席勒 主
人性 。 而这正是席 勒追 求 的。 ( 2 ) 席勒 全 面分 析 了歌
为 了建 造 出 自然 界 所 有 织 体 中最 复 杂 的 材
料— — 人 。您创 造 的 方 式 . 可 以说 是 , 道法 自
然, 您寻找 到 进 入 自然 构 造 的神 秘之 地 。 一个
德能 够完成将德 国精神与希 腊精神融 为一体 的使命 。
作 者简介 : 王静 , 女, 江 苏南京人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 系讲 师 , 南京师 范大学 文学 院博 士后研 究人 员。
2 0 1 4年第 6期

论席勒《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的美学思想的矛盾

论席勒《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的美学思想的矛盾

3神州文学论席勒《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的美学思想的矛盾黄筠然西华师范大学摘要:席勒是德国著名的诗人和文艺理论家。

《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是他在歌德的影响下写作的一部作品,被后世认为是其最成熟的美学著作。

本文主要通过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阐述出席勒在这部作品中美学思想的前后矛盾,分析其成因,并进一步探讨作品的意义。

关键词:席勒;美学思想;矛盾;成因前言席勒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美学和文艺理论家,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

歌德曾说过:“贯穿席勒全部作品的是自由这个思想。

”[1]《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是康德在歌德的影响下,对文艺的发展进行历史考察的结果。

在这篇文章中,席勒从不同的角度对诗歌进行了分类,指出不同类型的诗歌的特征和理想,并揭示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统一的可能性。

一、诗的分类与根据席勒认为:“诗的概念不过是意味着给予人性以最完美的表现而已。

”[2]因为古代和现代的人性差异,诗的类型不同。

古代人的感觉思想与自然和谐统一,摹仿自然就是表现人性,诗歌是对现实的再洗,给人的印象平静而纯洁。

这种诗就是素朴的诗,诗人是旁观者。

现代人的思想感觉与理智发生偏差,回不到当初的和谐统一状态。

诗人要表现“完整的人性”只能用感伤的情怀来描绘主观的感受理想,严肃而紧张。

因此现代的诗是感伤的诗。

通过从古代素朴的诗到现代感伤的诗的演变,可以看到人性从最初的和谐到分裂的演变。

二、感伤的诗的类型席勒认为“诗人所侧重的是现实还是理想?他是把现实写成引起反感的对象,还是把理想写成令人向往的对象?所以他的表现不是讽刺的,就是哀婉的,在这两种感受之中,每个感伤的诗人必居其一。

”[3]席勒将感伤的诗分为讽刺的诗和哀婉的诗。

前者是诗人对现实不满,只能将心中的理想描绘成现实,惋惜歌唱或者抒发理想,这便是哀婉的诗。

哀婉的诗又可分为狭义的哀婉的诗和牧歌,牧歌是感伤的诗的最高类型,因为牧歌中“一切现实与理想的对立都已完全消除”[4]随后,他又把讽刺诗分为惩罚和嘲笑两种风格,前者注重题材和崇高的人格,冷酷而严峻,是悲剧。

歌德与席勒美学思想比较论文

歌德与席勒美学思想比较论文

论歌德、席勒美学思想10级艺术设计姓名:史路路学号:1012553歌德与席勒美学思想比较——论艺术与自然关系、论典型问题摘要:歌德和席勒是同一时期、不同风格的文学家。

他们的文艺实践折射出迥异的美学思想, 而这种美学思想的对立和联系正是西方美学数千年来各种思想相互冲突和融合的一个缩影。

他们创作审美观的不同导致了他们早期创作方法的不同, 而这种不同在文学史和美学史上都是带有典型意义的。

关键字:歌德席勒自然现实理想艺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歌德和席勒虽然同为法国同一时期的剧作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都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

但是,由于他们哲学倾向观点的不同, 他们走上了不同的创作道路, 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创作方发。

歌德受卢梭、狄德罗,特别是斯宾诺莎的影响,哲学上是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而席勒则信奉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是唯心主义二元论者,歌德和席勒分别走上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创作道路。

主要表现在他们创作方法中对艺术与自然、典型问题上的认识上。

一、论自然和艺术关系自然和艺术的关系,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

自然要通过一种完整向世界说话,但是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

不同时代、不同美学家对这个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

一般来说,艺术和自然的关系就是作家的作品和他要反映的现实生活的关系,也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所以,理解歌德与席勒早期创作方法的美学思想应由此人手。

文学是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作家只有从生活出发,通过感官和思维去观察、体验、分析和认识生活,才能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好的作品。

并且,他的作品也只有这时才显得真实感人, 给人以美感。

如果作家依据不同的理论,就会出现不同的创作方法,而他们的作品也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以唯心主义为基础,反对自然, 从主观出发,就会倾向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相反,以唯物主义为基础, 看重自然,就会主张从客观出发的创作方法。

席勒主张前者,歌德主张后者。

歌德与席勒的自然美论对现实的意义

歌德与席勒的自然美论对现实的意义

歌德与席勒的自然美论对现实的意义摘要:游山赏水,总会使人想到自然美的问题,但自然美是美的难题。

歌德和席勒对待自然美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承认美的客观性。

歌德认为“美是有自由的完善境界”,他更关注自然的本身,“美者自美”,他的自然美更接近今天的生态美;席勒认为“美是现象中的自由”,而且人只有成为有教养的文明人时才会审美,他更看重自然中人性的彰显,“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他的自然美更类似当今的景观美和环境美。

二者的自然美论对当代人类社会有极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歌德;席勒;自然美;客观性近年来,美学界关于自然美的研究如雨后春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就美的本质说,自然美是美的难题”[1]。

所以研究自然美,很容易让人陷入传统的美学问题的争论之中。

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有关自然美的问题,不是争论美是什么,什么是美,而是更多的从环境保护和人类可持續发展的角度,从人们精神匮乏道德缺失的角度来谈,这样“自然美”这一经典范畴在当代就成为一个更具包容性和超越性的范畴。

在西方,对自然美的感悟和欣赏相对较晚,一般认为:自文艺复兴开始,自然美才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自然美的光辉冲破了神学的笼罩,照亮了西方社会中久已失落的人性、人情。

在以卢梭﹑狄德罗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者回归自然思潮的引领下,歌德、拜伦等一大批作家纷纷走向自然、欣赏自然、赞美自然。

席勒与歌德齐名,同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德国古典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也许受恩格斯对席勒“时代传声筒”评价的影响,席勒在中国美学史上一直没得到应有的崇高地位,但是随着新世纪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强烈呼声,随着当代人类面临严重的道德缺失、环境污染,席勒的美学思想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以往一些美学研究者在谈论歌德、席勒的自然观时,有的认为他们“一个看重自然,一个反对自然”“席勒用唯心主义的观点去考察自然,不相信客观自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2]。

对这样的观点,我们还有待于商榷。

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席勒与歌德的自然美观点作一番梳理,以为解当代美学对于自然美问题之困惑助一臂之力。

歌德席勒的美学思想

歌德席勒的美学思想

《少年维特的烦恼》(1744)
小说受英国感伤小说的影响,采用 第一人称的书信体形式。
主人公维特是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 的典型,深刻反映了德国知识分子 的精神苦闷 。
表现出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 。 产生重要影响,使歌德一跃成为世 界知名的青年作家。⑤

作品表现了对封建的等级偏见、 小市民的自私与守旧等观念作 了揭露和批评,热情地宣扬了 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勇敢地 喊出了那个时代的青年要求摆 脱封建束缚,建立平等的人际 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 生动地反映了青年们的感情, 憧憬和痛苦,表现出一种抨击 陋习、摒弃恶俗的叛逆精神, 因而更具有进步的时代意义。⑦
保持人格不变,扬弃时间和变化, 追求真理和正义。
10
把人置于时间的限制之中, 使人变为物质 。
• 席勒认为只有游戏冲动才能把这两种冲动的作用 结合起来,排除一切强制,使人在物质方面和精 神方面都达到自由。这也正是游戏冲动能使人性 归于完整的根本原因 • 所以,美戒活的形象是感性与型式(理性),主观 与客观在审美主体(人)的意识中的统一,戒者说 是对象与主体的统一,美对我们是一种对象,同 时又是我们主体的一种状态。
Thanks · -·
生平
席勒(1759—1805),德国诗人、剧作家、
狂飙突进运动的主要人物之一。 1759年11月10日生于内卡河畔的马尔巴赫。 父亲是军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 1766年,举家迁往路德维希堡。幼年曾进 拉丁语学校。 13岁时,被公爵强迫选入军事学校,接触 到莎士比亚剧作、狂飙运动文学和启蒙思 想家卢梭的作品,深受影响。
物的“自我觃定”。这说明美是一种超越物质功利和理性目的的东西。 他觃定美的本质的“自由”是既符合法则而又摆脱法则的。
席勒认为,美是感性的,是在直观中显示出来的自由;美是超功利的, 与认识活动和道德目的无关;美是纯形式的,与内容和材质无关。

2)歌德与席勒的文艺思想

2)歌德与席勒的文艺思想

(六)艺术的本质与起源
艺术是以一种特殊的“活的形象”为对象的游戏。 游戏:超功利的、超目的的精神性自由活动。 席勒提出艺术起源的“游戏说”,“剩余”: 不满足安于自然和他所欲求的事物,人要求有所 盈余。起初当然还只是一种物质的盈余,这是为 了免使欲望受到限制,保证不仅限于目前需要的 享受。但后来就要求在物质的盈余上有审美的补 充,以便能同时满足他的形式冲动,以便使他的 享受超出各种欲求。
(四)两类诗各具价值
“素朴的诗”在现实性上超过“感伤的诗”,但 如果“素朴的诗”一味纠缠于感性表面,则可能 变成虚假的自然主义; “感伤的诗”在对现实生活的厌恶、在对理想的 追求中显示出心灵绝对自由的力量,而‚所有的 现实都要低于理想,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有种种限 制,而思想却是无限的‛ ,在这一点上,“感 伤的诗”胜过了“素朴的诗”。但“感伤的诗” 如果一味沉溺于主观世界则易流于空想和妄诞。
(五)世界文学
民族文学 “民族文学”是各个民族自身特有的社会生活、 文化心理、道德风尚等因素在文学上的反映。它 是每个民族珍贵的文学财富,也是每个民族在文 学上立足于世界的根本。 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 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
席勒 (1759-1805)
(一)人性的历史发展
近代社会,人性分裂 一方面人试图凭借理性的无限扩张奴役自 然,支配自然,自然与人处于紧张的矛盾 对立之中;另一方面人的内在自然发生感 性与理性的分离。
(二)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在人性统一的古代,人通过表现自然就能表现自 身的人性。因此,文学就是诗人按其天性“尽可 能完善地摹仿现实”,成为“素朴的诗”。 但在近代,‚在文明的状态中,由于人的天性这 种和谐的竞争只不过是一个观念,诗人的任务就 必然是把现实提高到理想,或者是表现理想。‛ 也就是说,文学要去表现在现实中已经不存在的 完美人性,就只能依赖人们在头脑中对它的追求 了。而对失落的东西的向往,则无不充满感伤的小结

歌德席勒简析

歌德席勒简析

十八世纪,一个动荡的年代,各种思想的火花在碰撞,各式的革新在火热进行。

乾隆十四年,一个标志性的人物降生在了德国一个中产家庭中。

此君名唤约翰,从父姓歌德。

鉴于当时的医学条件有限,家中的兄弟姐妹都先后离世唯独剩下他与一年幼的妹妹。

身为议员的父亲自是对这独子期望很高,希望他继承自己的衣钵进政界。

也不知是遵循父亲的意思还是自己的意愿,歌德终究还是前往了法兰克福攻读法律。

但是他若是沿着这路就此发展下去,这世间只是多了个政客,最为流传的也不过是百姓家常饭后津津乐道的轶事或是绯闻吧。

(背景知识:歌德当时所处的时代称为狂飙突进时期,歌德二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以写一些洛可可风格的诗歌和剧作小有名气。

不过在这个时代到来之前或者说歌德成名之前,德国总是落后于欧洲文坛,不是学习法国就是学习英国,从未有过属于自己的时代。

)这世间的事情就是那么说不清,但却是巧。

许是母亲的循循诱导,许是少年本身挡不住的文学造诣。

25岁的年纪,一本《少年维特之烦恼》使得少年名满天下。

由此也一扫德国文坛无人之景,站在了欧洲文坛之峰。

而少年因此却到了魏玛,得了官职,接着还入了贵族(姓名间加了von,在德国此为贵族标志)。

十年的宫廷生活使得歌德觉得疲惫不堪,虽是在这十年间亦有作品。

但也已经不是那泉思如涌的时候了。

此时的歌德,选择了休假。

(背景知识再现:一般人都觉得歌德好像就是个文学家,其实不止如此。

他在各自然学科上的造诣亦是可圈可点。

他用我们文学女王的话来说,就是什么都想插一脚。

什么都能做特别好。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细细看一遍维基百科英语版本或者德语版本就发现这人什么都挺牛的,当然也不至于到达芬奇那地步)歌德游历意大利,希腊,罗马。

这期间他主要是进行自然科目的学习研究,也遇见了一些人。

也是在这时,歌德遇上了毕生挚友,席勒。

欧根公爵席勒较歌德年幼十岁,与歌德的出身不同,家境较为清贫。

本是入拉丁语学校学习,但却被掠入他所创办的军事学校,这是一所被诗人戏称为“奴隶养成所”的存在。

浪漫主义的奠基人 席勒 歌德

浪漫主义的奠基人 席勒 歌德

浪漫主义的奠基人席勒歌德浪漫主义的文学运动,不管是创作还是批评,都最先兴起于德国的启蒙运动后期,算是直接发展了莱辛为首的观点。

在德国短暂的启蒙运动以后,则是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这一运动在哲学上主要表现为德国古典哲学,而在文学上则是席勒和歌德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存疑,一般文学史把18世纪后期的德国文学归于启蒙文学,我个人觉得这段时间的德国文学没有浪漫主义之名,却有其实)。

浪漫主义这个类型概念即出自于德国这时候文坛的领头羊,也就是席勒和歌德,这篇笔记就介绍他们的观点。

另外,狂飙突进运动似乎也有其社会根源,那就是文人身份的职业化。

上次说到莱辛是德国第一个职业文人,是第一个能用写文章养活自己的人,这是公共文化领域职业化发展的一个表征,而我之前学习黑格尔的时候,也顺便关注了一下黑格尔所参与的德国现代教育体制建立的进程,我想这两点可能是德国当时掀起文化运动的组织基础吧——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要吃饭的,带薪岗位对于他们来说也很重要(未经证实和研究,也未看过持类似观点的文章,只是猜想)。

|席勒诗的类型分类、文学的起源解读以及美育概念席勒是德国狂飙突进时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兼剧作家),而且对理论研究和批评很有兴趣。

从1791年开始研究康德哲学以后,他先后写作了一系列美学和文艺理论的著作,代表作有《论美》《美育书简》和《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席勒这时在创作上已经有转向古典主义的倾向(歌德和席勒的古典主义比较特殊),在思想上受到康德判断力批判的直接影响,这是其美学的背景。

他的美学和文艺理论均立足于他的承接自康德的人性理论,其特点是追求人格的圆满,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人格已经分裂而不再圆满理想,而通过审美,我们可以重新获得人格的圆满。

不过在不同著作中,席勒所言的分裂是不同的。

在完成于1793年《论美》中,人格的分裂被解读为感性和理性的对立。

而在之后93到95年写成的《美育书简》中,分裂指的是康德式的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的分裂。

马克思恩格斯论歌德和席勒

马克思恩格斯论歌德和席勒

切 伟 大 的 历 史 浪 潮 所 产 生 的 庸 人 的 恐惧 心 理 而 牺
牲 了 自己有时从心底 出现 的较正确 的 美感 ; 们并 不 我 是 责备他做过 宫 臣, 而是嫌他在 拿破 仑清扫德 国这个 庞 大的奥吉亚斯的牛 圈的 时候 , 竞能 郑重其 事地替德
意 志 的 一 个微 不 足 道 的 小 宫廷 做 毫 无 意 义 的 事 情 和 寻找 meu l s s ( 腊 神 话 中奥 吉 亚 斯 王 的 巨 大 ns a i。 希 p ir 的极 其 肮 脏 的 牛 圈 。 意 思是 指极 端 肮 脏 的 地 方 )
的、 政治的 、 ‘ 的 ’ 或 人 尺度来 衡量 。 15 ” 8 9年 , 恩格
的两 重 性
歌德是 1 世纪后半期和 l 世 纪初期德 国的伟大 8 9 作家 , 马克思 、 格斯所 热爱 的诗人 之一 。马克思 是 恩 在“ 自白” , “ 中 对 您所热 爱 的诗 人 ” 这一 问题 的 回答 是 : 莎士比亚 、 “ 埃斯 库罗斯 、 歌德 ” …恩格斯 曾坚 持 。 用“ 美学 的观点和历史 的观点 ” 学地 论述歌 德世界 科 观和创作 的两重性 , 批驳 了卡尔 ・ 格律 恩在 《 从人 的
思想表现 出来 。 这里 , 诗情 画意的镜子 ” 最朴 ” “ 和“
提出的文艺批评的标准。当时 , 国的激进的小资产 德 阶级评论家 白尔尼 和“ 真正 的社会 主义者” 尔 ・ 卡 格 律恩 , 他们或从 道德 的 、 党派 的观点 攻击 歌德 不是 自 由主义者 , 或从抽象的人的观点 出发 , 说歌德是 “ 的 人
关 键词 : 德 ; 界 观 的两 重 性 ; 席 勒 式” 歌 世 “ 的创 作倾 向 中 图 分 类 号 :19 9 I0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1 1 (0 0 0 0 7 0 17 0 2 2 1 ) 2— 0 2— 6

歌德与席勒

歌德与席勒

“玛甘泪悲剧”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是当时阶级斗争在爱情中的反映:在不同阶级的男女之间的爱情中,小市民出身的女子常常陷入孤苦无援的悲惨境地,这是狂飙突进文学中常常出现的一个主题;另一方面是浮士德本人的问题,他不得不抛弃甘泪卿,因为他若是和她结婚,就必得一生过着庸俗的小市民生活。

抛弃是悲剧,不抛弃也是悲剧,这悲剧是不能避免的。

但是后来作者为了减轻甘泪卿悲剧给读者留下的悲惨印象,在第二部最后一场中,使死后的玛甘泪成为“赎罪女子中之一人”,是她把浮士德的灵魂引向圣母,充当了像《神曲》中贝阿特丽采那样的角色。

政治悲剧说明为封建王朝服务,除了供奉统治者消遣取乐外,不会做出什么有意义的事,这里也触及了歌德本人在魏玛宫廷中的一些切身体验。

美的幻灭告诉读者,“古典”主义的美的王国也不能是人生最后的目标。

“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够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

”所以在这儿要有环绕着的危险,以便幼者壮者都过活着有为之年。

我愿意看见这样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自由的土地上住着自由的国民。

我要呼唤对于这样的刹那:“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在艺术结构方面,第一部紧凑而自然,第二部由于内容过于丰富广泛,有的地方显得庞杂,有的地方艰深不易理解。

悲剧的每个阶段,在时间和地点上往往相隔很远,作者运用了与之相适应的各种不同的诗体。

语言风格也是变化多端,严肃和诙谐、壮丽和轻松、明朗和隐晦,互相轮替,和内容同样丰富多采。

这部悲剧既不是“古典”主义的,也不是浪漫主义的,而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

歌德与席勒,就像拜伦与雪莱,普希金与莱蒙托夫,兰波与魏尔伦,李白与杜甫,白居易与元稹……他们通过诗歌而缔结了伟大的友谊。

后人也经常将这一对对联袂而出的诗人相比并论。

席勒取材于中世纪传说的《潜士歌》,和歌德的《迷娘歌》一起,被誉为德国诗歌的珍品——这是分别镶嵌在王冠上的两颗相映成趣的明珠。

歌德与席勒谁更伟大,谁更重要,或许是个没有意义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德与席勒美学思想之比较
在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狂飚突进”运动中一大批青年文学家在德国涌现,文学进入繁荣时期。

歌德与席勒正是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所产生的杰出的领袖,他们将德国民族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共同奠定了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他们“各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

黑格尔评价他们说,“席勒和歌德都不仅是他们时代的歌手,而且是范围更广泛、意义更深刻的诗人。

”朱光潜也说,“由于两人合作,有意识地走古典主义的道路,不但把各自的文艺创作推进到高度的成熟,而且也替德国建立了一种辉煌的民族文学。

”由于受德国现实阶级关系、社会政治状况以及哲学观点等方面的影响,歌德与席勒的创作和理论上则是既有联系又相区别。

歌德(1749—1832)深受德国启蒙主义者赫尔德的影响,他积极参加狂飚突进运动,并培养起对民间文学、荷马史诗和莎比亚作品的强烈兴趣。

由于具有资产阶级的革命与妥协双重矛盾,歌德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脱离了狂飚运动,走向了追求古典文化、宁静和谐的道路。

在文艺美学思想上,他接受了狄德罗、莱辛的影响,继承并发展了他们的唯物主义、现实主义观点。

从总的方面来说,歌德的思想倾向是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并表现在他的许多文艺理论主张上。

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上,歌德认为艺术既服从自然,又超越自然。

艺术家“应该遵循自然,研究自然,摹仿自然,并且应该创造出一种毕肖自然的作品。

”但是,“摹仿自然”并不同于完全的再现自然,而
应有所超越,对自然进行艺术加工、改造,发挥作家的主动性。

所以,他提出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

”可见,歌德在处理文艺与现实关系的问题上,是持辩证的、现实主义的态度。

关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古典主义”实际上指的是现实主义。

对于歌德本人的创作实践来说,很难讲是现实主义的,还是浪漫主义的。

在创作上,他从浪漫主义到古典主义,追求的是二者的结合,但他的主要思想倾向还是现实主义的。

在《歌德谈话录》中,他谈到古典和浪漫的问题,并明确说明“我主张诗应采取从客观世界出发的原则,认为只有这种创作方法才可取。

”歌德认为如果过分迷恋浪漫,会使这种文学坚强、壮实、精干的那一面被误解或受到损害。

因此,他大力提倡古典主义,反对病态感伤的浪漫主义。

在文艺理想方面,歌德崇尚“显出特征的整体”,在创作方法上主张从特殊到一般。

歌德把显出特征作为衡量艺术美的重要尺度。

“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

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来对周围事物起作用,对不相干的东西毫不关心,甚至意识不到,那么,不管它是出于粗犷的野蛮人之手也好,还是出于有修养的敏感的人之手也好,它都是完整的,有生命的。

”恩格斯认识到他“时常发出一些浪漫的怨言”但是,“歌德过于博学,天性过于活跃,过于富有血肉,因此不能像席勒那样逃向康德的理想来摆脱鄙俗气;他过于敏锐,因此不能不看到这种逃跑归根到底不过是以夸张的庸俗气来代替平凡的鄙俗气。

他的气质、他的经历、他的全部精神意向都把他推行实际生活。

”恩格斯比较了席勒的重理想和歌德
的重现实,说明歌德的主要倾向是现实主义的。

席勒(1759—1805)青年时期也受法国启蒙主义的影响,向往自由和平等。

他常读莎士比亚、莱辛、狄德罗的作品。

对于希腊文艺精神的认识,他全盘接受了温克尔曼的“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思想,把它看作德国民族文学所应追求的理想。

1791年以后,席勒开始研究康德哲学,这使他的作品带有哲理化、抽象化色彩。

虽然席勒在后期走向了古典主义,但作为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他的许多作品仍表现出理想化色彩,显现出他渴望实现美好人性、自由平等的愿望。

席勒重视人的价值,重视审美教育,将感性与理性统一起来,这是一种进步,使美从康德的理性王国、神秘王国中摆脱出来。

但是,他又常常深陷于“完美人性”、“善良意志”中不能自拔,沉湎于根本不能实现的浪漫理想中。

在作方法上,虽然他对客观性也有所认识,但他仍提倡从主观、抽象的一般出发的路线,这和歌德的观点恰恰是相反的。

和歌德一样,席勒为建立新的德国民族文化而不断努力着,这使他将古代与近代相互比较,为新的文学寻求道路。

席勒根据古代和近代人性的差异,从历史的角度将诗分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从质的规定性上说,所谓“素朴的诗”就是指“古典主义”即现实主义的作品;而“感伤的诗”就是近代的浪漫主义的作品。

不过,不论古代还是近代,都既有素朴的诗,也有感伤的诗,还有交融着素朴与感伤的诗。


说:“现实总是落后于理想,凡是存在的东西总足有界限的,只有思想才是没有界限的。

素朴诗人要遭受一切感性东西所必须受到的限制,
相反地,观念的自由力量必然要帮助感伤诗人。

诚然,素朴诗人可以彻底完成他的任务,但是这个任务是有限的,感伤诗人固然不能彻底完成他的任务,但是他的任务却是无限的。

”可见,浪漫主义在席勒那里占了很大的成分。

歌德与席勒创作的具体道路是不同的。

基本区别在于歌德偏重于客观性、具体性,而席勒偏重于主观性、抽象性。

不过,由于歌德和席勒两人是十分要好的朋友,接触密切,思想上也往往受到对方的影响。

比如,席勒对希腊古典文化的追求,使歌德也向往这种古典的美;席勒对美学理论的研究,使歌德也认识到理论的重要。

同时,歌德对现实的重视,也使席勒逐渐从主观走向客观,注重客观自然的美,并试将主观与客观结合起来。

总之,歌德与席勒都是在德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做出过最大贡献的人,他们堪称德国民族文学的两大旗帜,是他们时代的伟大歌手。

他们的文艺美学理论和文艺创作实践都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