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术规范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术规范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所谓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进行学术活动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它涉及学术研究的全过程,学术活动的各方面: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学术评审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管理规范;也有学者对学术规范作出了横向概括,认为包括它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学术研究中的具体规则,如文献的合理使用规则,引证标注规则,立论阐述的逻辑规则等;二是高层次的规范,如学术制度规范、学风规范等。
学术规范问题的提出、讨论与建设,主要是基于当今教育界和学术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违背学术道德等学术失范问题、学术不端行为和学术腐败现象。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科研人员应正确认识学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尊重他人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遵守学术规范,切实扭转无引文、无视前人研究基础、无新鲜经验和事实材料的空谈之风。”(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纲要》)就此意义而言,学术规范首先是为了亡羊补牢,有效防范学术流弊;与此同时,也是为了学术积累、学术建设与学术创新。
(一)学术规范与学术教育
在当代社会,对学术的研究、对学问的追求已成为学者的志业。而在现代学术体制下,作为学术研究者,也只有受过严格的相应的学术规范教育、专业培养和学术训练,有章可循,方能入其门、得其道。就是说,如果想以学术为业,那就理应依据学界的成文法则或约定俗成的规则行事。在这种情况下,要保障健全的知识生产和学术传播体系,维护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环境,就离不开学术规范。
首先,学术规范有助于使学术活动制度化、学术研究标准化,从而使学术成其为学术。“对于初入学门者,规范是参照与矫正标准。对于有志于从事学问之道者,规范是敲门砖、入场券。对于学养缺欠、学风轻浮者,规范是警钟。可见,学术规范化的功能主要是防范、引导“纯洁学术人,净化学术场”(王振海《学术研究规范化探讨》),有助于培植学术文明。
其次,学术规范是学者自律精神与他律原则的体现,有助于理顺学者个体与学术共同体之间的正常关系。学术共同体以大致认同的价值、大致相似的学术取向和机制为基础。一方面,学术共同体以学术规范来要求个体,另一方面,个体也应遵从学术规范。学术规范不是“霸权”,也不是“学术法庭”,而是出于对学术公益的追求,它所彰显的是学术界的公共意志。规范他人,同时也自我规范,恰恰是现代学术理性的体现。在学术规范面前,每一个学
人的学术权利、学术责任和学术义务都是统一的,因此,不应有例外者,不应有旁观者,也不应作被动者。
再次,学术规范是高校诚信教育、学术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之一。对于以学术为志业的人,学术规范可谓名副其实的入门之学。尊重学术规范,而且遵守学术规范,是一个现代学者的学术起点。鉴于“预防是比治疗更佳的上策”(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阎凤桥等译),作为对学术研究的有效引导与评判,学术规范教育是全面培养现代学术人才的重要前提。
最后,高等学校特别是名牌大学是国家人才培养、知识传承、学术研究与文化创新体系的主要载体之一,因此学术规范的教育与训练尤其必要和重要。在当前,大学教育特别是研究生与学位教育应补上学术规范教育这一入门课,以培养其学术伦理、学术纪律、学术素养和学术能力。除了有条件的高校开设“学术规范导论”等主干课程外,“所有老师在指导自己学生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懂得必要的学术规范,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使学生在从事学术研究之初期树立起学者应有的道德意识和责任心。”(杨奎松《遵守学术规范:既要教,也要管》)只有加强学术规范教育,强化现代学术训练,识大体,守正道,才能培养出训练有素的学术人才。
(二)学术规范与学术积累
学术如积薪,学术研究是一个接力赛式的艰难而曲折的探索历程。无论是知识的生产还是传承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学术之薪火相传、不绝如缕,使学术文明得以一代代延续,是学术积累的产儿。古人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学术研究也是如此。没有学术积累,就谈不上学术进步。
现在之所以提出要重视学术积累问题,并把学术规范与学术积累联系起来,是因为目前学术界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粗制滥造的现象:这种令人忧虑的现象,犹如黑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往往是从“零起点”开始,因而无从谈起学术的积累和继承。可是,离开了学术的有效积累与批判中的继承,所谓的学术进步、学术创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要改变这一局面,就应首先从强化学术规范意识做起,以建立学术积累的保障机制。
首先,学术的体系、理论、方法与知识是积累性的、连续性的,“如果某一著名的发现在各个高等学术机构都有追随者,他们系统地发展他的发现并把这些系统化的教义向他们的皈依者传播,这也许是最理想的。”(弗·兹纳涅茨基著《知识人的社会角色》,颊斌祥译)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专家们提出:学术史的训练与学术传统的养成,即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主要途径之一。因为只有立足于学术史的传统与脉络,学术才能有效地传承、准确
地定位,学者才能在学科规训中继往开来。从学术规范的要求来说,真正的学术研究都是在对学术问题的研究史加以系统回顾、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在别人研究的终点开始新的探索。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找出新的问题以及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向。
其次,学术规范有助于学术积累,从而也裨益于学科建设。要进行学术积累,首先要有积累意识,这包括学者个人应把积累作为自己学术品格形成的基础,也包括学术界应把积累纳入学科建设的内容。只有这样高度重视学术积累,才能保障学术在连续性基础上的有序进步、良性发展。学术规范与学术交流
不论是对学者个人还是学术界的整体而言,学术交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必然的。因为只有在经常的学术交流和正常的学术对话中,学者才有可能追踪和把握学术的脉搏与最新动向。然而,就像缺乏学术积累意识一样,由于没有学术规范的训练与导引,现今也很难说有正常的学术交流机制。因此,要想形成有效的学术交流机制,一方面要认识到学术交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从学术规范的角度为学术交流创造条件,其中规范学科术语和基本概念、建立权威性的学术文献体系都是必要的基础性工作。学术规范主导下的学术交流,不仅能建立起本学科学术交流的基础与管道,而且还有助于不同学科、交叉学科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概念、方法等学术资源的借鉴和吸收,从而成为推动科际之间学术对话、沟通与合作的桥梁。
(三)学术规范与学术自由
在某些学者看来,学术规范往往是承担一种好管闲事的角色,由此而以为它和学术自由势如水火。那么,提倡学术规范,是否必然和追求学术自由相矛盾呢?一般而言,这两者可能存在某种紧张关系,但除了紧张之外,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有可化解的一面。
首先,就对学术进步和学术发展的保障机制而言,学术规范与学术自由都是不可或缺的。有学者指出,学术自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思考和学术创造:学术自由不是为自由而自由,而是为了创造知识和为社会创造价值;只讲学术自由而不讲学术规范是有偏颇的;就像一个人尽管有挥拳头的自由,但不能打着他人的鼻子。其次,学术规范为学术自主创造了条件,从而为学术自由提供了可能的秩序与空间。最后,对于学术研究而言,学术规范固然是一种约束机制,但同时也是一种预警与引导机制。因此,它与自由探索的学术实践与精神追求的正常关系应是互动的、能动的、协作的。在当今时期,应看到学术规范对学术建设的特殊意义之所在。
(四)学术规范与学术责任
就中国高等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具体情况来说,学术责任基本上是一个不为人所知、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