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思考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思考与实践

光泽县鸾凤中心小学李金国

在生活中,我是一个很爱玩笑的人,记得有一天,一个女老师手抱一摞作文本,与我在楼梯相遇,对我说:“李老师,我太郁闷了”我说:“郁闷,找你老公呀,找我干嘛”她说:“不是,是这学生作文太差呀!受不了哟。”当时,我让同年级的老师做三件事:1、认真研读课标教材,明白课标倡导的习作教学理念是什么?对中年级习作教学有什么要求?教材是怎样安排学生习作训练的?2、认真阅读学生的作文,找学生及家长交流,看看学生作文差在哪里?3、让他们相互听一听习作课,找一找习作教学有什么问题?过了几个星期,他们把各自找到想到的问题都汇总到学校教导处,其中,有一个问题引起我的关注,一个老师提出“我们的作文教学太死了,能否进一步开放?我找这位老师交流,她告诉我:学校教学管理方面太“死”了,常规检查只看老师作文批改情况,如果谁改得红红一片,体无完肤,学校在反馈会上就表扬她工作负责,学生自改互改习作没人关注,老师被“绑死”了,同时,学校考虑到安全等因素,一些活动也少了,学生被“困死”,老师作文教学形式单一,能不能开放一点。我把问题集中进行思考后,和老师一起选了一个问题:如何开放习作教学?大家围绕这个问题,从如何开放批改习作入手,学校重新审视修改常规检查规则,更新检查理念,改变检查方式,注重导向,老师改变习作批改方式,边教学边学习理论和研讨,边改进教学,从批改的开放到内容的开放,从习作内容的开放到习作形式的开放,在这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并把平时的体验想法写下来,期末写经验总结,最后,我把这些总结汇编成册,再分发给老师,经过努力,这个年段学生的习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以上是我给大家讲的第一个发生的我身边的真实的案例。下面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案例。

张某是一所教育学院的科研人员,几年来,冥思苦想,就是没发表一篇有档次的学术论文,一天晚上,他带着妻子和孩子去散步,望着满天的星星,闪闪烁烁,大脑里忽然闪现一个念头,“童话孩子很喜欢,那么童话引路是否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呢?”于是,制定实验内容,计划:以童话为先导,以童话为基础,以童话为纽带,以写童话为起步。以统编教材和补充教材结合为主轴。他和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始查找儿童文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及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著作,并推理与论证,最后,张某写出了一篇题为:“童话引路,激发学习兴趣”的论文,并在CN刊物上发表。

这两个案例都是反映教学研究的,第一个是我们称它为校本教研,第二个是类似学院式研究。我今天要和大家共同交流学习的问题就是有关校本教研的问题,我讲的题目是: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思考与实践。

第一个案例和第二个案例的教学研究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我们从研究基地、问题来源、研究主体、研究目的、研究方式五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什么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涵义

所谓“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

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在课改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从例1我们可以看出,学校习作教学面临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学生习作水平太差了,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归纳和汇集,问题聚焦在习作教学不够开放上,那么如何开放习作教学这个问题学校没有上交给专业研究人员研究,预设和推演后,再按理论一、二、三点去实验,成功后再推广,而是就在本校展开教学研究,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在研究中,我们可以请专业研究人员指导,这样对研究更为有利。这意味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下移到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境中,学校成了教学研究的基地,教育者就是研究者,教育活动就是研究的对象,教室就是研究的“实验室”和“研究所”,我不知道,各位是否与我有同感,上一节精彩的语文课,那有可能,天天都在上课,天天每一节课都精彩,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真实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理论解决不了所有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的老师有时甚至觉得理论离实际是那么遥远,我们的教学实践需要的理论的指导,我们的老师需要学习理论,但我们一线的老师从事理论到理论的推理,那对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是没有意义的,许多教学问题只有置于学校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才有可能寻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这就是校本教研的第一个涵义。在校本教研中,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而不是研究学院,更不是什么支玉恒教学研究室,也不是福州有一个什么林平工作室,当然,并不是排斥学院研究或研究室研究,而是说,学院研究的问题适合某校的实际,但不一定适合你校的实际,名师窦桂梅、王松舟的课上得好,你把她们的课一层不变地搬到你班上去上,有可能是一节最无效的课,因为各个学校及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过去,我们的研究基地在哪里呢?我想过去的基地更多的是在“学院”,在“房间里”,从理论到理论,为研究而研究,不是以校为本,而是以“官为本”,上传下达,老师被动接受完成任务。现在,我们强调教学研究的基地是学校,意味着教学研究的方式将发生很大变化。一方面,学校内部的教学研究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真实的教学问题,做到“以校为本”,而不是上面分配下来的问题。另一方面,校外教学研究机构更多的要由原来采用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倾听和反映学生、教师和校长的教学要求,发现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习和鼓励他们的实践智慧和创新精神。教学研究既要研究教材、教法,更要重视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课程、研究学校。如果学校只是传达和分配上级的任务,即使天天在学校,也不能说教研的基地在学校了。

过去,我们一提到教研,老师有三种心理反映,一是认为教研高深莫测,很神秘,不敢摸,不敢碰。二是认为教研那是专业人员的事,与我无关。三是你让我做,不做面子上过意不去,东抄西下载,应付了事,被动接受。进入课改以后,一些老师逐步意识到教学研究不应是少数专职人员的专利,而应是所有教师的权利和责任。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教学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这就是校本教研的第二个涵义。

1、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主要强调四点:

⑴老师个人主动参与研究。例1中的同年段老师发现习作教学存在问题,感受到需要研究,尝到甜头后,他们想研究,从“要我研究”的被动状态,进入到“我要研究”的主动参与,同伴互助,带动了整个学校的教研氛围。

⑵老师在教学中研究。从案例中我们看到,老师不是放下课不上,专门来搞研究,而是边教边研,常教常新。

⑶同伴互助是一种重要形式。个体的研究很重要,但在曲折前进的课改道路上,团队合作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⑷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要防止在教学研究中步入误区。例如,教育科研项目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