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谚语中隐喻的认知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 以无形 释有形 。隐喻 以其 特有 的形象 性 、简 洁性成 为各个 功 能语 体不 可或缺 的认 知 一 义手 段 。 语
谚语是 各 民族从 生产 、生 活经验 中总结概 括 出来 的对 客观 事物 的认 知 、判 断 和实践 的真理 ,它通过 以 固 定短 句 的形 式在 民间广泛 地流传 ,持久 地沿用 。 日语 谚语 是 日本 人 民经 验与智 慧 的结 晶 ,与世 界各 民族谚 语
体 验另一 种事 物 ” ,触发联 想 ,从 而在 话者 和听者 之 间建立 一种 联 系机制 ,达到 心有 灵 犀 的意 会 效果 。这里 的 “ 一种 事物 ”就是 “ 域” 源 ,即具体 的 、人 们 熟悉 的东 西 ,而 “ 另一 种事 物 ”就 是 “ 目标 域 ” 即抽象 的 、 , 人们 陌生 的东 西[I 1 。隐喻 就是 利用事 物 的相 似性 ,在源 域和 目标 域之 间建 立 映像 的基 础 ,或 以有 形 释无 形 ,
第 3 卷第 3 o 期
Vo .0 N . 13 o 3
长春师 范学 院学报 ( 人文社 会科 学版 )
Junl f hncu om l n e i ( u aie adSc l c ne) ora o C aghnN r aU i rt H m n i n oi i cs v sy ts aS e
2 1 年 5月 01
Ma 2 1 y. 01
日语谚 语 中隐喻 的认 知解 读
彭新 勇
( 江师 范学 院外 国语 学院 ,广东湛 江 湛
[ 摘
544 ) 208
要】创造谚语 的目的在于用简单 易解 的映像传 达深 刻的道理 ,这就要求谚语 必须升华 为具有 隐
喻性特征的成型短句。谚语 的喻义通常有赖于隐喻性思维 的参与得 以具象化 ;环境 感知是谚语 中隐喻
。 o 鸣 <猫 招 取 岛 / 叫的猫不 抓老 鼠,光说不 练 。 擅
o猫 e 虎 心 啻知
/ 猫是 无法理解 老 虎的 内心 的 ,燕雀 安知鸿 鹄之 志 。
o猿 c木 登 I/ 二 ) 教猴爬 树 ,多此一举 。 o女 心 f 猫 目/ 人心如 猫 眼一样 善变 。 女
[ 作者简介 ]彭新 勇(92 , , 1 一)男 湖南平江人 , 7 湛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 -, 事 日  ̄- 从 Z - 语与 日 本文化研究。

l9 ・ 1
方 式 以及 对世界 的 不 同认 知 。


日语谚语 中的 隐喻性 思维
隐喻 思维是 通过类 比与联想用 已知 事物 来 理解 未 知事 物 的一 种 思 维方 式 ,它 是 以 事物 的相 似性 为基 础 的 ,否则 就无从 谈起 。人类 在认 知世界 的过程 中 ,由于缺乏清 晰的类别 概念 和抽象 的概 念语 言 ,只 能用 已知 的事物 的具体 意象来 表达新 事物 、新经验 。人们 可 以通过 自己已经具 备的生 活经验 ,通 过 比较 、想象 和语境 来 释义 ,毫不 费力 地完成 隐喻 的思维过程 [ 。隐喻思 维使 得谚语 富有新 意 ,显得不 落俗套 ,例 如 :
的在于用简单的、易于理解的映像来传达更为深刻的道理和生活经验 ,这就要求谚语必须升华到一定高度, 成为具 有 隐喻性特 征 的成型 短旬 。研 究谚语 中的隐喻 ,有利 于揭示 生活在 不 同文化背景 下 的人们 独特 的思 维
[ 收稿 日期 ]21 — 1 1 01 0 — 3
[ 基金项 目]湛 江师 范学院人 文社会科学研 究项 目 ( W11) Q 02 。

样 ,用 简洁 的形式 和精练 的语 言来表 达一个 深刻 的事理 ,并用 于指导 人们 的社会 实践 。谚语 的本 质在 于映
射 ,用简单 的 、直观 的映像 或情形 来 理解 和 经历 更 为 复杂 的 、抽 象 的 映像 或 情形 。大 多数 谚 语 都 是 隐喻 性 的 ,隐喻使 得谚 语更 加具体 、简 洁和委婉 。但并 非所 有谚语 都是通 过某 种映像 或情形 来 映射其 他 的映像 或情
形 的 ,例如 :
o秋刀 焦 I大根 挡 L/ 二 秋刀 鱼浇 萝 卜 ,味道鲜 无 比。 泥
o烧 墨焦 c强火 速火 / 耋 强火外 焰烧 鱼香 ,烤 出来 的鱼外 焦里 嫩 ,水 分和鲜 度恰 到好 处 。

o魍 t 食 扎f乳 出弓/ 二< 鲤鱼酱汤营养丰富 ,被民间认为是催乳食品。 o宵越 L 挡茶 c 欲 / , 耋 隔夜 之茶 伤 胃。
按 照传 统观念 ,隐喻是一 种常见 的修辞 手段 ,它为 人类描 述事物 提供 了全新 的方法 ,其 功能 在 于为苍 白 的语言装 点一 些亮 色 ,使 之更加 生动形 象 。随着对 隐 喻研究 的不 断深入 ,人们 发 现 隐 喻不 仅仅 是 修 辞 手段 ,
更 是人类 赖 以学 习和生存 的一 种思维 方式 与认 知工 具 。认 知语 言学认 为隐 喻的本 质是 “ 通过 一种 事物 理解 和
生发机制形 成的重要 因素 ;同时 ,相当多的 日语谚语 隐喻是源 自汉文化的间接受容过程 ,这种隐喻 的 趋同使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容易 。
[ 关键 词] 日 语谚语 ;隐喻 ; 认知 ; 环境 ;典故 [ 中图分类号 】H 6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7X21) — 1 — 4 08 18 (010 01 0 3 9
o茶 f 水力 诠/ 茶配好 水 。 耋 好
这 一类 往往是 根据 字面 意义理解 的谚语 ,就事论 事 ,前 三例都 是投 身寄命 于海洋 的 日本 人在 和鱼 的交 际 当 中总结 出的食 鱼之道 和尽 可能保 持 自然 风味 的烹鱼 方法 。后 两例则 传承 日本人 的饮茶 之道 ,弘扬茶 文化 的 魅 力 ,揭示 茶与保 健密 不可 分的养 生哲学 。可 见 ,并 非所有 的 日语谚 语都 具有 隐喻性 。但人 们创 造谚 语 ,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