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见病护理常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护理评估
1)流行病学史及预防接种史。
2)咳嗽性质,伴随症状,神志及意识等。
3)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4)患儿心理状况。
5)辩证:初咳期,痉咳期,恢复期(脾气亏虚证,肺阴亏虚证)
2 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
1)按中医儿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执行呼吸道隔离
3)避免接触异味,煎炒,辛辣,烟熏等刺激物,以免加重咳嗽。
4)避免直接吹风。
5)对幼小患儿在阵咳时要轻轻抱起,轻拍背部。
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咳嗽的时间,性质及痰的色,质,量以及呼吸,神志,面色等情况。
2)出现高热不退,气急鼻煽,紫绀,烦躁不安,喉间痰鸣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出现痰中带血,目睛及鼻腔出血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咳时两眼凝视,屏气或抽搐不停者,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 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或成药均在饭前服,药丸或药片药碾成粉末,温开水调服。
4 饮食护理
1)饮食易消化,富于营养,以少食多餐为原则。
2)忌油腻,海腥发物或过甜过咸之品。
5 情志护理
1)组织轻症儿童游戏娱乐,以分散注意力,保持心情愉快,减少发作。
2)做好烦躁哭闹患儿的情绪调护,可采用患儿喜欢的方式,如讲故事,听儿歌等。
6 临证(症)施护
1)初轻咳时,可将患儿坐起或站立,或侧卧位,必要时吸痰。
2)服药,哺乳,以防呛入气管引起窒息。
3)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时,及时给氧。
3 健康指导
1)合理计划免疫接种,预防传染病。
2)让患儿家属了解本病知识,将患儿及时隔离。
3)掌握缓解咳嗽的简单方法。
4)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5)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十九瘾疹
多由禀性不耐或对某些物质敏感所致。以皮肤瘙痒,搔之出现红斑隆起,形如豆瓣,堆累成汁,发无定处,忽隐忽现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皮肤。荨麻疹可参照本病。
1 护理评估
1)感受外邪史。
2)既往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
3)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风热犯表证,风寒束表证,血虚风燥证。
2 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
1)按中医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毛织品,化纤衣服不要贴身穿。经常剪指甲,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密切观察发疹的时间,部位,性质,瘙痒的程度,舌脉的变化。
2)若见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有明显窒息感时,立即报告医师,做好抢救准备。
3 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风寒束表者,服药后以微微出汗为佳,注意避风保暖。
2)血虚风燥者,要坚持服药至痊愈。
4 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为宜,不宜过饱,流质或半流质,多饮水。禁辛辣刺激,鱼腥等食物。
2)风热犯表者,多食清咽利喉之品。
3)风寒束表者,忌食生冷,宜热食。
4)血虚风燥者,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宜进清补,平补之品。
3 情志护理
本病较顽固,易反复,应劝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疹发时避免精神紧张,配合治疗。
6 临证(症)施护
1)风热犯表高热汗出者,多喝温开水,遵医嘱针刺降温。
2)皮疹剧痒者,遵医嘱可搽外用止痒水。
3)风寒束表者,接触冷水,冷风,多喝热茶,注意保暖防寒。
4)血虚风燥者,午后或夜间瘙痒加剧不能入睡时,遵医嘱针刺或给予镇静剂。
5)喉头水肿者,做好喉部护理,如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变化时,立即报告医师,及时配合抢救。
6)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遵医嘱针刺或给予缓泻剂。
3 健康指导
1)宣传本病知识,帮助患者寻找诱发因素,一经确认立即避免接触。
2)指导患者起居有常,加强体育锻炼,预防本病复发。
二十湿疮
因禀性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所致。以皮疹呈多种形态,发无定处,易于湿烂流津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皮肤。湿疹可参照本病护理。
1 护理评估
1)皮损表现,瘙痒程度。
2)生活方式,排便状况。
3)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湿热浸淫证,脾虚湿藴证,血虚风燥证。
2 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
1)按中医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湿热浸淫者,室内宜干燥;脾虚湿藴者,室温略高。
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密切观察皮疹性状大小,渗出,糜烂程度,瘙痒及全身情况。
2)若发现患者皮肤反复滋水,淋漓,浸润成片,痒甚时,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 保持皮肤清洁,皮损处忌用热水,肥皂水清洗。避免搔抓,防止感染。
3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遵医嘱服用清热利湿,健脾止痒药时,注意观察药后反应。
4 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和水果,忌食辛辣及发物之品。
2)若发现某种食物能加重或诱发本病时,应禁忌食。
5 情志护理
由于病情反复发作,患者易产生急躁,忧虑心情,多劝慰使之情绪稳定,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6 临证(症)施护
1)湿热浸淫者,保持皮损部位干燥,剧痒难以入寐时遵医嘱针刺。
2)脾虚湿藴,糜烂渗出时,遵医嘱中药药液湿敷。
3)血虚风燥,剧痒时,遵医嘱用耳针或艾灸止痒。
3 健康指导
1)向患者讲解本病的预防知识。
2)注意饮食调理,避免疾病反复。
3)患病期间,暂缓预防注射。
4)保持情绪稳定,增强治疗信心。
二十一白庀
因情志内伤,饮食失调所致。以皮肤上起红色斑片,上覆多层皮屑,抓去皮屑可见点状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皮肤。银屑病可参照本病护理。
1 护理评估
1)皮损表现。
2)病程,饮食习惯,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3)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风热血燥证,血虚风燥证,瘀滞肌肤证。
2 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
1)按中医皮肤科护理常规进行。
2)重症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如出现大量脱屑,皮肤潮红等症状时,宜安排单人房间,严格床边隔离,做好生活护理。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皮疹分布的部位,颜色,大小,鳞屑多少,瘙痒程度,有无出血点及同形反应。
2)患者突然出现全身弥漫性潮红,大量脱屑,伴有高热或痛痒剧烈,烦躁不安者,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护理。
3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一般温服为宜。
2)血热血燥患者宜偏凉服。
3)血虚风燥患者可饭后服。
4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少食油腻食物,忌鱼腥,辛辣刺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