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经典战役PPT课件
67三大战役PPT课件

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 1948 年 11 月 29 日 开 始 ,
12个步兵纵队 、1个炮 1949年1月31日结束,
兵纵队和1个铁道纵队共 共64天。林彪、罗荣桓、
84万人,除以第4、第 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
11纵队等部组成先遣兵 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
团于1948年10月底向河 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进攻,
三大战役演讲
工业1班 黄铭杰
1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
↘
↙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
2
辽沈战役
林彪(中)罗荣桓(右)刘亚楼(左)在作战前线
辽沈战役中,解解放放军军攻进克攻锦锦州州 塔山阻击战
辽沈战役是 1948年9 月12日至11月2日,中 国人民解放军东北 野战军在辽宁西部 和沈阳、长春地区 对国民党军进行的 战略性决战,是中 国人民解放战争中 具有决定意义的三 大战役之一。辽沈 战 役 历 时 52 天 , 共 歼 灭 国 民 党 军 47 万 余 人3, 东 北 全 境 获
解放
平津战役(中国大陆 称作平津战役,台湾 称作平津会战)是国 共内战“三大战役” 之一,1948年11月29日 开始,1949年1月31日 结束,共64天。林彪、 罗荣桓、聂荣臻、刘 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 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 北军区部队进攻,以 伤 亡 3.9 万 人 的 代 价 , 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 国民革命军3个兵团, 13个军50个师52.1万人, 控制北平、天津及华 北大片地11区。
北省遵化、蓟县地区开 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
进外,主力分别在锦州、 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
【初中历史】战略大决战PPT课件5

国统区人民挤兑黄金
国民政府法币崩溃,天津市民争着兑换“金圆券”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万元的纸币(1947年)
1948年,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二十五万元的关金券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百万元的纸币(1949年)
解放战争第一年主要战场在哪里? 解放区 我军是处于战略进攻还是战略防御? 战略防御 我军的作战方法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目标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结果如何? 先后打破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并使我军于1947年6 月开始转入反攻,挺进大别山。
逆民意 失民心
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
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
顺民意 得民心
民众支持
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
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
得 民 心 者 得 天 下 !
1、通过背景、过程的了解,感受到解放战争势如破竹的气势 2、多多花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解放战争胜利 的原因及启示。 3、充分利用数据、图片、示意图等媒体来呈现历史情境。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一、三大战役——主力大决战
1、辽沈战役 2、淮海战役 3、平津战役
示意图
示意图
示பைடு நூலகம்图
二、渡江作战——最后胜利
1、渡江战役
2、解放南京
三大战役全图 请你来指挥
1949、4、21
1949、4、23
三大战役视频
渡江视频
示意图
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思考
论一论:国民党为什么会走向覆灭?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从国民党来看: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13 岳麓版优秀课件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开始于哪一年? 什么时候我军转入反攻作 战?其标志是什么?
人 民 解 放 军 战 略 反 攻 示 意 图
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战略决战时机的选择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 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这 一决定是否正确?为什么?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 棒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 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
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2.经过
想一想?
为什么战略决战首先在东北 战场展开?
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2.经过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的 作战有什么特点?
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2.经过
解放军为什么能用和 平的方式解放北平呢?这种 和平解放的方式有什么好 处?
84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PPT课件

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
天津 塘沽
人 民 解 放 军 举 行 入 城 仪 式
24
前排右起: 林彪、罗荣桓、 聂荣臻
26
张家口 新保安
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北平
天津
1949年1月,国民党军司令傅塘作沽 义
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27
塔山阻击战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 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8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锦 州
塔山
长 春
黑山、 大虎山
沈阳
长春
歼敌47万 沈阳
张家口新保安锦州
黑山
营口
北平
天津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300 290 万人万人
10
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 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
11
沈阳市民欢庆东北全境解放
12
辽沈战役胜利的意义
① 实现了全东北的解放,同时对于加速华北的解 放乃至全中国的解放,都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② 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国民党军已降 至290万人,解放军已增至300余万人,首次在 数量上占了优势,从而根本上改变了双方总兵 力长期存在的优劣态势,使军事形势进入一个 新的转折点。
家口战役 • 第二阶段:天津战役
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 军区部队进攻,以伤亡 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
• 第三阶段:北平和平解
改编中华民国国民革命
放
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
师52.1万人,控制北平、
淮海战役ppt

围歼黄维兵团
• 第12兵团原本隶属于国民党武汉华中剿总,是奉蒋介石的命令驰援徐州战场的,第12兵团是蒋
介石的嫡系部队,号称“国军精锐”, 辖4个军和1个快速纵队共12万人,其中就有号称“五大 主力”之一的全美械装备的第18军。那么实力强大的第12兵团驰援徐州战场,为何会被解放军 团团包围,而最终全军覆没了呢?这与第12兵团的司令官黄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他的失 误,才导致了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解放军俘虏的结局。黄维第12兵团的覆灭,一方面是由于 蒋介石的胡乱指挥,战场地形不利以及后来的85军110师廖运周部的临阵起义等因素所造成,但 是另一方面作为战地指挥官的黄维骄横轻敌、当断不断,不根据实际情况一味机械执行命令, 这才是第12兵团最后全军覆没的关键原因。
• 黄维兵团孤军被围,连续突围不成,内缺粮草,外无援兵,12万人被困在不到15华里的狭窄地
区,我中原野战军提出了“四面包围敌人,紧缩包围圈,层层剥皮”的战法,消灭黄维兵团。 纵队根据中野首长指示,采取“以地堡对地堡,以战壕对战壕”的战术,开展了工程浩大的近 迫作业。全纵完成堑壕、交通壕5万多米,地堡3000余个,为总攻创造了条件。
黄百韬(1900—1948),又名黄伯韬,字 焕然,号寒玉,祖籍广东梅县,汉族,客 家人。国民革命军将领。国军陆军中将-追 赠二级上将,兵团司令官。
他参加的重要战役和取得的胜利有:1、苏 北系列攻坚战;2、孟良崮增援战;3、南 麻临朐增援战;4、胶东扫荡战;5、大别 山战斗;6、盐南战役;7、豫东战役。其 战功及作用仅次于第5军和18军。
黄维(1904年-1989年),字悟我,出生于 江西贵溪一农户家庭。黄埔军校一期毕业 生,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缅甸反 攻等,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功勋。在淞 沪会战号称“血肉磨坊”的罗店战役中表 现神勇。曾任十二兵团司令长官,俗称 “黄维兵团”,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被俘。 1975年,作为最后一批战犯被赦,后任全 国政协委员致力于军史研究。1989年3月20 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终年85 岁。
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 精品公开课课件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为什么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 解放区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因为淮海战役中所需要的粮食、弹 药都是解放区的人民手拿肩扛用小车推 到前线的,是老百姓舍生忘死送来的。 暗示了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仿照这个句子再写两句话。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解放区人民用 小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解放区人民用 血汗换来的。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解放区人民用 生命换来的。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看着支前大军赤着脚,穿着破衣,忍 饥挨饿地将粮食运送到前线,战士们会 说些什么? 谢谢大哥,大叔,老爷爷们,要是 没有你们的辛苦,我们哪有一顿饱饭吃 啊!......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你从文中一连串的数字中读懂了什么?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一连串的数字记录了支前大军为军 队所做的一切,为了支前,他们义无反 顾、舍生忘死。 列举的数字清楚直观、真实可信, 有非常强的说服力。
拓展提升
淮海战役中,解放区人民组成一支 庞大的支前大军,他们是淮海战役胜利 的保证。静下心来说一说你对他们的感 谢!
心灵感悟
军民一家亲,军民鱼水情......只有 军民一条心,军民团结,才能战胜一 切困难,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人民 的力量是伟大的。
随堂练习
跋( 跋涉) 涉( 跋涉) 输( 运输 ) 超( 超过) 昼(昼夜 ) 胶(胶水 ) 肿( 浮肿) 疮(黄水疮 ) 拄(拄拐) 誉( 名誉)
枪林弹雨: 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 形容战斗激烈。
课文详解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我们抗战胜利 的大军中有这样一支支前大军,今 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他们 的事迹。
三大战役.ppt.

三大战役指挥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
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
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指挥员战役国民党共产党辽沈战役卫立煌、廖耀湘、范汉杰、郑洞国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淮海役战杜聿明、黄百韬、邱清泉、黄维、李弥共: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邓平津战役傅作义、陈长捷邓宝珊林彪、罗荣桓、聂荣臻:李宗仁李宗仁(1891-1969),字德邻,抗日英雄。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人。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内“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1948年5月20日-1954年3月10日)、代总统(1949年1月21日-1949年11月20日)。
抗日战争爆发。
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对日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首次于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1948年国民党行宪,当选副总统。
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未果。
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偕夫人郭德洁于1965年7月经瑞士、中东回到北京,受到毛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热烈欢迎,于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三大战役结束三大战役结束后,蒋军主力已被歼灭。
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我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我南进。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
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
近代史三大战役PPT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430 万人 130 万人
373 万人
195 万人
280 万人
365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1948年秋
敌我力量对比表(1948年8月)
部别
总 兵力 280 万
365 万
机动 兵力 优于 敌军
不足
装备
后方
士气
人民 解放军
国民党 军队
大为 改善
略占 优势
巩固
危机 四伏
高昂
低落
三大战役概况
战役 参战部队 结 果 指挥者 作战方针 名称 辽沈 林、罗 东北 关门打狗 解放东北全境 战役 解放军
基本解放长江 刘、陈 中原、华 中间突破 淮海 邓、粟 以北的华东和 东解放军 分割歼灭 战役 谭 中原地区
平津 林、罗 东北、华 先打两头 华北全境基本 战役 聂 北解放军 后取中间 解放
人 民 解 放 军 举 行 入 城 仪 式
北平国民党守军出城 接受人民解放军改编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
傅作义部出城接受解放军改编
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人民解 放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 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 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 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一胜利, 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前排右起: 林彪、罗荣桓、 聂荣臻
人 民 永 远 不 会 毛 忘 记 泽
傅作义
东
—
傅作义简介:
傅作义(1895—1974)字宜生,山西荣河 (今山西省万荣县)人,中国现代军事家,国 民革命军将领,一位抗日名将、追求进步的国 民党员。1949年1月,他响应中国共产党“停 止内战,和平统一”的主张,毅然率部起义, 促成北京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及 其全部珍贵历史建筑完好地得到保存,200万 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兵燹。解放后,傅 作义担任水利部(后来的水利电力部)部长长 达22年之久,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 了重要贡献。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队PPT新课件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队
学习目标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1.会认10个生字;读写“规模、不辞劳苦”等词。
2.形近字组词。 耗( 消耗 ) 耗( 耗油 ) 誉( 荣誉 ) 誊( 誊写 ) 拄( 拄着 ) 柱( 柱子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提高 )效率
( 掩护 )伤员 ( 脱离 )火线
( 忍受 )饥饿
( 克服 )困难 ( 指挥 )战役
4.将词语填入合适的位置。 【顽强 刚强 坚强】
(1)后方广大人民,具有( 顽强 )的革命精神。 (2)共产党员一定要有( 坚强 )的革命意志。 刚强 )的性格。 保障】
(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会认
bá
shè
shū
chāo zhòu
跋 胶
涉 肿
输 疮
超 拄
昼
yù
jiāo zhǒng chuāng zhǔ
誉
易读错字
jǔ yí
chuāng
莒沂县
疮疤
多音字
载
zǎi(记载)
zài(载歌载舞)
理解词语
消耗:(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 超载:超过运输工具规定的载重量。 翻山越岭:翻过这座山峰,越过那座山岭。形容长途跋 涉的艰辛。
例子的方法以及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肯定了
支前大军在淮海战役中的作用,赞扬了他们不
怕困难,舍生忘死的顽强的革命精神。
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 精品公开课课件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事业、工程、运动、机构等所包 规模: 含的范围。 物资: 物质资料。 消耗: 消散损耗。今多指因使用或 受损而逐渐减少。 翻山越岭: 翻过重重山岭,形容野外生 活或旅途的艰辛。亦比喻克 服了种种困难。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形容旅途艰苦。 跋涉: 蓑衣: 用棕榈皮编成的雨衣。
泥泞: 烂泥淤积, 不好走。 超载: 车船等装载超过规定限度。
枪林弹雨: 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 形容战斗激烈。
课文详解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我们抗战胜利 的大军中有这样一支支前大军,今 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他们 的事迹。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他们冒风雪,战严寒,翻山 越岭,长途跋涉,将粮食、弹药及 时运送到前线。”你读懂了什么? 我们知道了支前大军的任务是 “送粮食”和“送弹药”,他们工作 的意义非同一般。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冒”“战”“翻”“跋 涉”“运送”这些词语说明什么? 说明了支前大军克服重重困难, 舍生忘死支援前线的英勇行为和顽 强精神。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他们在支前过程中提到的 困难有哪些?
“冒风雪”、“路难 走”、“粮袋破”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山东泗水县运输团,„运粮9万 斤„3天就运粮11万斤。”,通过这些数 字,你看到了什么呢? 他们运粮的效率之高,做出了巨 大的牺牲。
图解结构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 总述:保证前线的需求 分述 运送物资弹药 抢救转送伤员
英舍 勇生 顽忘 强死
总结:战役胜利的保证
概括主题
本文讲述了淮海战役中支前大军 克服重重困难支援前线的事,肯定了 支前大军的历史作用,赞扬了支前大 军不怕困难、舍生忘死的顽强的革命 精神。
淮海战役-经典战役

2
经典战例故事会——淮海战役
刘峙
福将 常胜将军 长跑将军
3
经典战例故事会——淮海战役
V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刘峙
粟裕
4
经典战例故事会——淮海战役
冈村宁次:
此人打仗经常是出
奇招、破常规,在你想
不到的地方、想不到的
时间狠狠地要你一口,
毫无规律可循。
粟裕
5
经典战例故事会——淮海战役
张灵甫:
当今军界唯一可与 之匹敌的人。
粟裕
6
经典战例故事会——淮海战役
战前态势
7
经典战例故事会——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 至1949年1月10日, 历经66天。
8
经典战例故事会——淮海战役
第一阶段
9
二兵团
十三兵团 七 兵 团
十六兵团
10
七兵团
11
四十四军 七兵团
12
共产党
国民党
13
共产党
国民党
14
共产党
国民党
15
共产党
国民党
16
共产党
国民党
17
经典战例故事会——淮海战役
第二阶段
18
共产党
国民党
二、十三、 十六兵团
十二兵团
19
经典战例故事会——淮海战役
第三阶段
20
共产党
国民党
21
我的启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2
23
八年级历史三大战役PPT优秀课件

军队数量 武器装备 拥有人口 拥有地区 外援
国民党 430万正 接收100万日军 3亿多
规军
的装备,有飞机、
坦克等先进武器
大城市、绝 美国 大部分铁路 交通线
共产党 120万正 基本上是步枪 1亿多 规军
小城镇、乡 无 村、偏远地 区
思考:1、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外国记者,你将如何 预测中国内战的结果?为什么?
军事原则: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 标,而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 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补充材料(二):
经过两年时间,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 变化:
1948年,人民解放军已增到280万人,实力有很大的 提高;建立了相当强大的炮兵和工兵,并掌握了攻坚技术; 不仅能打运用战,而且能打阵地战。解放区土改的基本完 成,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后方更加巩固,参军支前更踊跃。 各主要解放区相继连成一片,可作战略上的直接支援。
国内意义: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中国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 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C、中 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 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 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战役名称
战役时间
歼敌和改 解放地区 编敌人数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1月 47万 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55万 52万
长江以北的 华东和中原 地区
华北全境
思考:这个材料从一个侧面告诉们, 三大战役取得 胜利的依靠力 量是谁?为什 么这么说?
八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历史同步课件: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20张PPT)

1、“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真正实施是在( B ) A . 1945年 B.1947年 C.1956年 D.1949年
2、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C ) A.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B.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 D.发动了三大战役
3、下列对南京解放的意义的总结,正确的是( B ) A.标志着解放战争已在全中国取得了胜利 B.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 C.标志着全新的统一民主政权诞生 D.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4、采用和平方式解放的大城市是( ) A.天津 B.北平 C.沈阳 D.徐州
373 万人
195 万人
365 280 万人 万人
310 290 万人 万人
孟良崮战役后 挺进大别山后 辽沈战役后 1947年5月 1947年8月 1948年11 月
辽沈战役后,国共实力对比开始扭转
(2)淮海战役
时 间 地 点 部 队 将 领 意 黑虎掏心 义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解放区为什么要实行土地改革? ①是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 的主要矛盾是 中国人民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②革命形势的要求。即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满足解放区广大农 民的土地要求,调动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支援解放战争。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淮海战役解放军战时准备
1948年9月下旬,济南战役获胜三天后,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 向中共中央军委提议,希望乘胜攻歼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战役、海州国军 之战役,称为淮海战役,主要目标为歼灭距离徐州较远的黄百韬第7兵团、李 延年第9绥靖区,为夺取徐州做好准备。这一计划符合中共“歼敌于长江以北” 之指导思想,随即得到批准 。这就是中共原来预定进行较小规模之淮海战役, 中共占据主动决战权。 此后,关于战役部署的讨论一直在进行,1948年10月11日,毛泽东电告华 野,提出了淮海战役分三个阶段的设想,第一歼灭黄百韬兵团,占领新安镇, 枣庄,临沂等地,同时,中原野战军应攻击郑徐线,牵制孙元良兵团,以减轻 华野阻援的压力 。 中野以极小代价占领郑州,开封后,对战役的部署产生重大影响,同时, 刘伯承李达等牵制张淦三兵团、黄维十二兵团,迟滞了华中国军向徐州战场的 东调。1948年10月27日,中野主力四个纵队由郑州东进进入徐蚌战场,相机行 事,此时,原来设想的淮海战役已经发展为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共同配合的战 役,小淮海发展为大淮海。故此,粟裕提出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 次日,毛泽东回电称“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PPT课件

家口战役 • 第二阶段:天津战役
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 军区部队进攻,以伤亡 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
• 第三阶段:北平和平解
改编中华民国国民革命
放
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
师52.1万人,控制北平、
天津及华北大片地区。
21
平
张家口 新保安
津 战
北平
役 示
天津塘 沽
意 图
22
张家口
新保安
北平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
天津 塘沽
人 民 解 放 军 举 行 入 城 仪 式
24
前排右起: 林彪、罗荣桓、 聂荣臻
26
张家口 新保安
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北平
天津
1949年1月,国民党军司令傅塘作沽 义
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27
三大战役
• 辽沈战役 • 淮海战役
1
十大元帅
• 毛泽东授予: 朱德,彭德怀, 林彪,刘伯承 贺龙,陈毅, 罗荣桓,徐向前 聂荣臻,叶剑 英
2
国共实力的更迭
➢ 中国共产党提出 “保护工商业”和 “发展生产,繁荣 经济公私兼顾,劳资 两利”主张。
➢ 战争中共产党节节胜利。他们
掌握着主动权,保持着攻势作 战的全部优势。
15
淮
海
战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役 示 意 图
双堆集
16
长春
歼敌47万
张家口
锦州 新保安
北平
天津
黑山沈阳 营口
在平津战役
【初中历史】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13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产党
国民党
.
15
共产党
国民党
.
16
共产党
国民党
.
17
经典战例故事会——淮海战役
第二阶段
.
18
共产党
国民党
二、十三、 十六兵团
十二兵团
.
19
经典战例故事会——淮海战役
第三阶段
.
20
共产党
国民党
.
21
我的启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22
.
23
.
1
.
2
经典战例故事会——淮海战役
刘峙
福将 常胜将军 长跑将军
.
3
经典战例故事会——淮海战役
VS
刘峙
.
粟裕
4
经典战例故事会——淮海战役
冈村宁次:
此人打仗经常是出
奇招、破常规,在你想
不到的地方、想不到的
时间狠狠地要你一口,
毫无规律可循。
粟裕
.
5Hale Waihona Puke 经典战例故事会——淮海战役
张灵甫:
当今军界唯一可与 之匹敌的人。
粟裕
.
6
经典战例故事会——淮海战役
战前态势
.
7
经典战例故事会——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 至1949年1月10日, 历经66天。
.
8
经典战例故事会——淮海战役
第一阶段
.
9
二兵团
十三兵团
七兵团
十六兵团
.
10
七兵团
.
11
四十四军 七兵团
.
12
共产党
国民党
.
13
共产党
国民党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