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配制化疗药物中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护士配置化疗药、锐器处理、为隔离患者实施治疗及护理时防护措施
![护士配置化疗药、锐器处理、为隔离患者实施治疗及护理时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7b8cbf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f.png)
护士配置化疗药、锐器处理、为隔离患者实施治疗及护理时防护措施护士在配制化疗药物时需要注意防护措施,主要是针对以下几个危害因素:首先是锐器伤,这是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之一。
为了避免锐器伤,护士需要注意使用锐器时的自我防护,不要回套针冒,将锐器盒放置在有效距离内。
其次是化疗药物的暴露,如果护士未能按照规程执行化疗药物的配置操作,就会造成药物的挥发与弥漫。
化疗药物过期后未按规定处理,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化疗科室需要强化化疗药物的管理,定期检查过期药物,包装完好但已过期的或已不再需要的药物可以返还给供应商进行处理。
第三是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不规范,这是由于工作忙、个人惯和观念上的因素造成的。
为了规范手卫生,医护人员需要接受相关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定期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四是化疗废物处理不当,由于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处理知识缺乏,对化疗废物处理不当,造成职业危害。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需要对化疗废物进行管理,做到分类正确,不与其他医疗垃圾混放,化疗垃圾随时封闭,包装外贴有警示标志。
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转运,并根据情况进行高温焚烧处置细胞毒性废物,或应用化学降解法进行处理。
针对锐器处理防护措施,需要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的教育,掌握预防医疗锐器刺伤的措施。
同时,在正确处理医疗锐器时,需要将用过的针头与注射器分离,将针头、安瓿等锐器放入固定的锐器盒内,禁止将针头遗弃在不耐刺的中。
在为隔离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时,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患者的健康。
首先,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避免职业暴露。
此外,他们需要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口罩和帽子,并经常洗手。
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护理人员应该戴手套,并在脱去手套之后认真洗手。
对于那些可能会喷溅的液体,护理人员需要穿隔离衣、戴眼罩、面罩和鞋套等防护措施以防感染。
同时,他们需要及时清理被污染的被服和物品,并正确处理医用垃圾,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及防范策略
![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及防范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ad1ec4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b.png)
多采用文献综述、实验研究等,涉 及不同方面的内容
02
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
化疗药物对护士的生理危害
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可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护士容易感染病毒、 细菌等疾病。
消化道反应
化疗药物会刺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影 响护士的营养吸收和身体健康。
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心理危害
个人防护
为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提供专 门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 、防护服等,减少化疗药物对
皮肤和呼吸道的接触。
操作规范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操作规程, 确保护士在配制、储存、使用 化疗药物过程中遵循正确的操
作步骤。
针对心理危害的应对措施
01
02
03
心理疏导
为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提 供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 帮助其缓解工作压力和心 理负担。
加强护士的职业安全培训和教育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
对医院的建议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化疗药物管理制度,规范药物的储存、使用和废弃处 理流程。
医院应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和设备,保障护士的身体健康和职业安全。
医院应定期对护士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 危害因素。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长期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容易出现疲劳、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抑郁、焦 虑等心理问题。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本研究仅针对化疗药物的危害进行了初步探讨,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化疗药物对护士健 康的影响机制。
在研究内容上,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从管理 和技术层面制定更加有效的防范策略,降低化疗 药物对护士健康的危害。
制定化疗药物危害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和报告化疗药 物危害事件。
化疗药物对职业护士的危害与防护对策
![化疗药物对职业护士的危害与防护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551e02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c.png)
化疗药物对职业护士的危害与防护对策摘要:职业护士因为必须长时间接触化疗药品,其在护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较多不安定因素。
上述各种安全原因对患者的身体都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如果防护方法不好,其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
本篇重点针对化疗方法产生的各种影响,给出了主要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化疗药物;职业护士;危害;防护对策1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1.1骨髓抑制骨髓抑制也是传统化疗方法对患者产生的最主要影响。
它主要是引起体内血小板下降,白细胞减少,削弱机体的抵抗力而引起感染。
长时间的化疗药品会使人感觉疲劳,引起机体症状。
1.2脱发脱发的另一个毒性反应。
长时间接触化疗药品的病人,其多有脱发的表现。
由于化疗药品能迅速杀伤和分裂细胞和抗癌,所以对它还是有很大的毒副效应的。
头上毛发脏器比较身体其余部分头发的活力更高,它们接触化疗药剂的时间也更长。
所以,头上毛发脏器比另外部分头发细菌更容易遭受破坏。
化疗药剂如果侵入人类的头发表面,它可以阻止头发根部的有丝分裂,造成头发破坏,以至脱落。
但是,如果停止接触这种药剂,头发可以重新再生长。
1.3月经异常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物质,都能导致卵巢功能的衰退。
研究数据表明,在抗肿瘤药对护士的影响变化中,较大剂量的接触的护士会比较低剂量接触的护士,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要显著的多。
1.4致畸性、致癌性由于恶性肿瘤细胞与新生儿细胞之间存在着迅速分化、无法识别的共同特性,所以直接接触化疗药物的孕期妇女流产和畸胎的风险大大增加。
而有关研究也指出,一旦女性已经流过产,在继续妊娠时,前期触及抗肿瘤药物将更有机会使新生儿唇裂、腭裂、大脑问题;在妊娠中或后期接触抗肿瘤药品,则会直接影响胎儿的成长、破坏胎儿的中枢神经等,又或者是直接引起流产。
而长时间接触化疗药品则可以引起与化疗药品直接相关的恶性肿瘤,当中又以急性白血病居多。
1.5局部皮肤粘膜反应药液喷落可产生局部的刺激性病症,如红、肿、烫、疼、起水泡,还有咳嗽、眼部和黏膜的不适等,同时也可产生皮下色素沉着,在手背和脸上产生棕色斑块。
化疗药物的配置与防护
![化疗药物的配置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3b79671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68.png)
护理人员配置化疗药物的自我防护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延长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由于抗肿瘤药物具有相当的近期和远期毒性,直接接触这类药物的医护人员必须了解有关的防护知识;在配置化疗药物的过程中,抗肿瘤药物可以从以下途径暴露或污染:1、玻璃瓶在操作时不慎打破,药液溢出;2、药液拔出针头时,形成微粒气雾;3、药瓶内压力增强,以致药液喷出;4、注射器排气时,药液散发到空气中;5、药液瓶被敞致在操作台上;6、操作过程中有时不慎将针栓脱落,药物渗出;所以护理人员必须采取了一系列防护措施,在现有条件下把对护理人员的损害降至最低;一、化疗药物配置操作规范1、化疗药物的配制:应在专用的配药室,由专人配药;静脉化疗药物配置中心主要工作区域由缓冲区域、药品储备区、办公区、排药区、更衣区包括一更和二更、配置区、成品区组成; 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垂直层流应全天24h运转,如无法保证,则必须在开机后半小时方可进行配置;操作台面上铺1块一面吸湿一面防水的垫布,消毒用物,1个小污桶以及1个锁口器;为了保证生物安全柜内的洁净度,要求操作台上的物品摆放要少;如没有专用配药室,必须在空气流通、人流较少的室内进行;2、物品准备:⑴操作人员防护用品:无粉乳胶手套及聚氯乙烯手套各1副、一次性防渗透防护衣1件、一次性口罩、帽子,有条件者备N95口罩、防护镜等;⑵治疗盘:常规消毒用物1套、无菌纱布、棉球;⑶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防渗透防护垫、防渗透专用污物袋;⑷根据医嘱备化疗药物、输液袋等;3、人员准备:洗手,佩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更鞋,换工作服、外套一次性防渗透防护衣;配药时带双层手套,即:聚氯乙烯手套外戴1副无粉乳胶手套;1手套要求使用无粉乳胶手套,在乳胶手套内戴1副PVC手套;手套的透过性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通常每60 min手套破损或被药物污染则需要更换手套;在戴手套之前和脱手套之后都必须洗手;2防护服的要求防护服应由非透过性、无絮状物材料制成,并且前部完全封闭袖口须加长并能卷入手套之中;配置化疗药物时应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口罩最好带鼻夹,有条件佩戴N95口罩;3佩戴防护眼镜,普通眼镜不能提供足够的保护;4穿防护服,戴双层手套;5护士在药物配置区域不得化妆、戴饰物;6按要求进入一更、二更两次更衣后,进入药物配置区域;4、所有化疗药物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配置,配药前启动紫外线灯进行生物安全柜内操作空气消毒40分钟,柜内操作台面铺一次性防渗防护垫,减少药液污染;每天在操作前后,分别用蒸馏水和75%的酒精仔细擦拭工作区域的顶部、两侧及台面,顺序为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里到外;保持洁净的备药环境;配置过程中,每完成1例病人的加药配置后,应用75%的酒精消毒台面;5、取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针并检查;再次查对医嘱及治疗卡;6、抽吸液体药物时先备好一次性注射器后再掰安瓿,以减少化疗药物在空气中的挥发;1割据安剖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粉降至瓶底,打开安剖时应垫一纱布,以防划破手套;2溶解药物时,溶媒应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以防止粉末逸出;3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造成污染;拔针时应用无菌棉球或纱布裹盖住针孔,防止药液外漏;4使用较大注射器抽吸药液时,药液不能超过针筒长度的3/4,防止针栓从针筒中意外滑落;5自小瓶抽取药液时,应先注入少量空气,再行抽取药液,以防压力过大,造成药液外漏;并且要求在抽取药液后,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液后再拔针,不可使药液排于空气中;6加药时将化疗药加入瓶装液体后应抽尽瓶内空气,避免瓶内压力过大导致更换液体时药液外溢;7抽取药液后放以垫有聚乙烯薄膜的无菌盘内备用;每次用后按污物处理;7、再次查对8、操作结束后,需用75%酒精擦拭操作柜内部和操作台表面;9、整理用物,操作中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输液袋、敷料及放置化疗药物的安瓿等物品应放在专用的塑料袋内集中封闭处理,以免药液蒸发污染室内空气;10、护士将生物安全柜内清洁消毒后,将手套、防护服、口罩、帽子脱在配置区域,依次进入一更、二更换鞋、进入清洁间沐浴更换洁净服;没有配置中心的则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及防护用具,流动水洗手;注意事项1、化疗药物的配制人员应严格培训,护理人员应了解常用化疗药物的剂量及途径,不良反应以及外渗处理措施;2、在操作过程中一旦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3、配制化疗药物时应在通风宽敞处,戴好口帽及乳胶手套;严格无菌技术操作;4、在给予化疗药物前护理人员应严格三查七对确保用药无误;5、配制药物时,如护理人员的皮肤及眼睛不慎被污染时应用流动的清水冲洗15分钟;配制用物应与其它用物分开放置;二、护士在化疗药物职业防护中存在的问题1 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不强,对职业安全认识不够,自我保护意识差;2 对有关职业危害及化疗药物知识学习不够,了解不足,不系统,不全面;3 化疗药物在领取、摆放、保管及操作时不慎,将玻璃瓶、安瓶打破,药液溢出;4 护士在配药过程中,带口罩不规范,不戴手套或只戴单层手套配置化疗药;5 操作过程中针栓脱落,化疗药外溢;6 配置化疗药时注射器与针头衔接不紧,瓶内压力大时药外溅护士脸、颈及手部皮肤;7 化疗用过的针头回套针头帽或拔点滴后,针头随手携带,裸露的针头刺伤手;8 徒手分离和毁型化疗用过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输液管等;9 安瓶中未被使用的药液敞置在操作台上;10 徒手扎针,输化疗药;11 无专门配置化疗药的配药室及生物安全柜;12 配药时不能认真执行规范性操作规程,使用橡胶皮塞小瓶时注入瓶内压力过大又未排气至使拔针时药液喷出;13 把注射器里的空气排出时,药物散发到空气中;14 用过的安瓶或瓶盖通常剩有药液无意中投入生活垃圾桶;15 化疗废弃物末按流程处理;防护对策1加强化疗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加强专业意识和学科建设,对肿瘤科护士进行专门的从业教育和培训;利用岗前、岗中及日常的每日一题、每周一课,学习化疗基础知识,化疗的副作用及预防处理,化疗潜在的职业危害和防护措施,化疗废弃物规范处理流程管理等,提高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潜在危险的认识和防护能力,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人员自觉遵守,护士长督促检查;2肿瘤科护士应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3工作环境抗肿瘤药物的配置应在专门的配药室,层流操作台上进行,以减少护士被动吸收化疗药物的机会;化疗药物配药室应设在人流较少处,室内要安装排风装置设备,保证空气的流通;4规范化疗防护操作程序,强化职业危害防护意识,使人员在操作中自觉遵守防护制度,避免发生过失行为,保证护理安全防护措施的执行;5操作中严格执行化疗药物配置操作规范;如有抗肿瘤药物外溅后,应立即标明污染范围,避免他人接触;6加强化疗后医用垃圾的安全处理;接触化疗药物的用具,污物及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废药瓶等用后一律放置在防渗漏专用黄色袋双层中封闭处理,并注明标记;一次性锐器物品如针头,头皮针等,用后装入锐器盒里封闭再装入专用黄色袋中与其他化疗废弃物一起集中转运,高温焚烧处理;非一次性物品如隔离衣、裤等应与其他物品分开放置,经高温处理;。
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及防范策略
![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及防范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a01525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2.png)
心理危害的预防措施
增强心理素质
对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和减压,提高 护士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提供心理支持
医院应建立心理支持系统,为护士 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定期轮岗
减少护士因长期接触化疗药物而产 生的心理压力,可定期进行岗位轮 换。
加强沟通与交流
鼓励护士之间进行交流与分享,让 护士了解彼此的感受和经验,减轻 心理压力。
慢性危害
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可能增加患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对护士的身 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心理危害
情绪波动
化疗药物的有毒气味和毒性反应可能导致护士情绪低落、焦 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精神压力
化疗药物的配制和用药过程中,护士需要承担较大的精神压 力和心理负担。
职业危害
防护不足
一些医院可能存在防护设备不足、防护意识不强等问题,导致护士在配制和使用 化疗药物时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
职业危害的防范策略
强化职业安全培训
对护士进行职业安全培训 ,提高其职业防护意识和 技能。
减少职业暴露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化疗药 物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职 业暴露的风险。
建立紧急处理流程
建立紧急处理流程,对接 触化疗药物后出现不适的 护士进行及时处理和治疗 。
03
化疗药物对护士危害的预 防措施
生理危害的预防措施
意外伤害
化疗药物的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护士可能会遭受意外伤害,如针刺伤、药物泄漏 等。
02
化疗药物对护士危害的防 范策略
生理危害的防范策略
强化健康宣教
对护士进行健康宣教,提高对 化疗药物对生理危害的认识,
了解防护的基本知识。
佩戴防护用品
在接触化疗药物时,必须佩戴好 防护手套、口罩、眼镜等防护用 品,以减少化疗药物对皮肤和呼 吸道的损伤。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e4be84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b.png)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化疗药物是治疗肿瘤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但同时也是肿瘤科护士工作中最危险的因素之一。
化疗药物会给护士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危害,因此,有效的职业防护至关重要。
一、化疗药物的危害1. 身体上的危害(1) 皮肤问题:与化疗药物接触会引起皮肤过敏、瘙痒、干燥、脱屑等问题。
如果不加注意,护士可能会出现过敏性皮炎。
(2) 呼吸问题:液状、粉末状或气溶胶状态的化疗药物可能会吸入肺部,导致呼吸问题、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3) 消化系统问题:化疗药物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口干、食欲不振等问题。
(4) 血液和免疫系统问题:一些化疗药物可能会影响血液的生成和免疫系统,使护士感到疲劳、体力不足、头晕等。
2. 心理上的危害(1) 恐惧与焦虑:长期接触化疗药物,护士可能感到恐惧、不安、焦虑等情绪。
(2) 防御机制:护士可能会产生防御机制,如拒绝和避免与患者和药物接触,影响工作职责的履行。
(3) 精神障碍:几乎所有的肿瘤科护士都经历过与患者死亡有关的事件。
这些经历可能会导致护士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或其他精神障碍。
二、职业防护方法1. 培训和教育公司和医院应该为肿瘤科护士提供必要的化疗药物知识培训和教育,包括不同类型的化疗药物的特点和应用、药物剂量计算、不同剂型的药物的处理和安全管理等内容。
此外,还应该提供心理咨询、压力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2. 个人防护装备护士应该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长袖衣服等,以保护自己免受化疗药物的污染和吸入。
在与化疗药物接触时,护士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皮肤、眼睛和口腔等敏感组织。
3. 工作环境控制公司和医院应该在肿瘤科诊疗室、药房等处提供通风系统,以控制化疗药物的扩散和吸入。
该机构还应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约束护士的工作行为,加强对药品管理,以减少污染。
4. 团队协作在肿瘤科护理工作中,医生、护士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要增强协作,共同制定规章制度,确保药品管理的有效性。
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及防范策略
![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及防范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a3ce14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4.png)
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及防范策略化疗药物是目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模式之一,而护士在癌症患者治疗的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常年接触化疗药物对护士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本文将从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预防措施和个人防范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1.职业暴露风险护士在处理化疗药物的过程中,易受到化疗药物的沾染,从而成为职业暴露的风险人群,长期暴露可能会导致肝、肾、骨髓等器官功能受损,进而出现恶心、呕吐、贫血等不适症状。
2.眼部刺激及过敏反应化疗药物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化学气味、粉尘等刺激性物质,对护士的眼睛、嗅觉等感觉器官产生危害。
此外,某些护士还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鼻塞、流涕、皮疹等。
3.生殖系统影响女性护士在暴露于化疗药物后,极易引发生殖器官不适,例如月经紊乱、宫颈炎等。
男性护士则容易出现生殖器官肿大、精液异常等症状。
二、预防措施1.建立健全的防护措施医院应建立健全的防护制度,明确化疗药物的处理流程、护士的职责及防护措施,提供相应的防护设施,例如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2.合理规划操作流程护士在处理化疗药物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规划好药物的分装、输液、清洁等流程,严防药物泄漏或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
3.定期健康检查医院应定期对从事负责处理化疗药物的护士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健康问题。
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对身体各项功能的检测,例如肝肾功能、血液生化、身体成分等。
三、个人防范策略1.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护士在操作过程中,需密切关注个人的防护措施,严格遵守工作规范,避免出现随意泼洒药品的情况,同时保持手部卫生。
2.定期检查自身健康状况工作人员需定期检查身体各项指标,保持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治疗,防止患上化疗药物暴露引发的感染和其他疾病。
3.避免与药品直接接触平时需避免与药品直接接触,避免自身对药物的直接接触,减少药品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本文从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预防措施和个人防范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配置化疗药物的防护措施
![配置化疗药物的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1b8fdd7ed630b1c58eeb54b.png)
配置化疗药物的防护措施1.在思想上重视
加强护士对化疗药物防护意识的专业知识培训,包括化疗药物的基本毒副作用及预防处理、化疗潜在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应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体检。
2.改善配制化疗药物的环境
有条件的情况下设专门的化疗配药间,如条件不允许可使用通风柜.化疗药物配置应该在生物安全柜上进行,以减少医护人员被动吸收化疗药物的机会。
配药室应设在人流较少处,室内应安装排风设备,保证空气的流通.生物安全柜有一种特制的垂直流装置和HEPA过滤网,特有的负压操作环境,可有效防止有毒气体的溢出,防止气体再循环,更有效地保护操作者.
3.个人防护
执行化疗者应穿低渗透的隔离衣;戴有双层的手套,帽子能有效覆盖全部头发;戴护目镜,戴有十层纱布的口罩,外戴一层一次性口罩,配置完毕药物后丢弃外层口罩。
操作者最好先戴聚氯乙烯手套,再戴乳胶手套,不允许只戴乳胶手套。
这样,操作起来更安全。
在配置药物过程中,要防止手套破损,发现破损要及时更换。
操作台可铺一次性纸巾,脚下踏一次性纸巾。
操作完毕后把纸巾按正规方法处理,如深埋等。
化疗药物配置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化疗药物配置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及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c3541bac01f69e3142329434.png)
化疗药物配置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及防护目的通过探讨化疗药物的危害、配置方法和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自我防护措施,从而规范化疗药物的配置,减少对护士的伤害方法调查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化疗药物的配置,建立健全化疗药物配置的过程,规范操作,减少危害结果总结出可行的配置方案。
结论规范护士配置化疗药物的操作,培养防护意识,有效的减少了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
标签:化疗药物配置;危害及防护化疗药物在配置过程中可能对操作者皮肤和细胞产生不良影响,长期接触可产生巨大危害。
了解药物的主要危害,加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建立一套规范科学的操作流程和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于减少化疗药物的危害有重要意义。
1 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1.1 化疗药物的危害途径:护士在化疗药物配制过程中,当打开粉剂安瓶抽取药液时,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具有毒性微粒的气体、溶胶体或气雾逸出,配置、注射、静脉滴注操作过程中手直接接触或操作不当溶液溅到皮肤上,污染化疗药物的手未彻底清洗,残留的药物污染食物和水以及针刺等会使化疗药物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侵入人体造成危害。
化疗药物在使用過程中,静脉注射前排气、排气时针头衔接不紧、输液时输液管衔接处药液外溢等均可造成危害。
化疗药物使用后的处理过程、药物空瓶或剩余药物的处理不当,可污染工作环境和仪器设备。
患者的呕吐物、汗液、尿液中含有低浓度的化疗药物,被其污染的衣物、被服处理不当,直接接触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或其他污染物,也会危害护士健康。
1.2 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1)化疗药物对人体最严重的危害是骨髓抑制,静脉输注时有骨髓抑制的危险。
(2)对皮肤的损害:过敏体质者皮肤接触后可发生过敏反应。
(3)对内脏的损害:长期接触有导致内脏器官恶性肿瘤的危险。
2 防护措施2.1 注射器针头避免垂直刺入,与瓶塞保持30°斜角,可明显减少瓶塞微粒的污染。
2.2 减少穿刺次数。
2.3 配制人员穿戴专门的手套、净化服、护目镜和口罩,只将双手伸入生物安全柜内进行配制,避免在洁净的空间内作剧烈动作,避免在配制时咳嗽,打喷嚏或说话,应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规则。
护士配制化疗药物中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护士配制化疗药物中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4d501f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d.png)
护士配制化疗药物中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化疗是肿瘤治疗有效手段之一,静脉用药为主要途径,化学药物的配置及管理具其特殊性,在化疗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一些危害因素,严重危害着工作人员安全与健康,因此,对化疗药物配制护士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极其重要。
一、危害因素1、锐器伤: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
2、化疗药物的暴露:护士在配药过程中,未能按化疗药物配置操作规程执行,造成药物的挥发与弥漫。
化疗药物过期后未按规定处理,造成一定的危害。
3、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医护人员因为工作忙、个人习惯和观念上的因素,造成手卫生不规范。
4、化疗废物处理不当: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或称抗肿瘤药物属细胞毒性药物,其废弃物的主要物质为细胞毒性药物,细胞毒性废物危险性很大,可能有致畸、致突变、致癌性,由于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处理知识缺乏,对化疗废物处理不当,造成职业危害。
二、防护措施1、锐器的使用管理:使用锐器时,注意自我防护,使用过的注射器、静脉针不要回套针冒,锐器盒放置在有效距离内。
2、规范手卫生:为医护人员提供相关手卫生知识培训,是改善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采取定期手卫生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正确处理化疗过期药:化疗科室强化化疗药物管理,定期检查过期药物,包装完好但已过期的或已不再需要的药物可以返还给供应商,由供应商进行处理。
4、注意自身防护:用于化疗药物的用具具有相当的近期及远期的毒性,接触化疗药的护士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首先要加强使用化疗药物的学习,及时学习新药物的作用机制,同时在进行化疗操作时,戴好口罩、帽子、护目镜,穿防护衣,以免直接接触化疗药,化疗药物配制的护士要定期进行体检。
5、规范化疗废物的管理: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化疗废物进行管理,做到分类正确,不得与其他医疗垃圾混放,化疗垃圾随时封闭,包装外贴有警示标志。
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转运,并根据情况进行高温焚烧处置细胞毒性废物,所有细胞毒性废物的完全降解要求达到1200℃高温,以及应用化学降解法进行处理,化学降解法可将细胞毒性化合物转化为非毒性化合物,适用于情理药品残余物,清洁被污染的便器、溢出物、防护服。
化疗药物对血液科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化疗药物对血液科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79665a5767f5acfa0c7cd69.png)
化疗药物对血液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范措施【大纲】血液科化疗药物(抗肿瘤药)的展开应用,使好多肿瘤病人及血液病病人的生命得以延伸,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但是对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有很大危害性,做好正确、合适的预防措施是保证护士健康的重要门路。
【重点词】化疗药物;职业危害;防范措施最近几年来我国肿瘤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趋向,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接触的化疗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也呈增加趋向。
相关资料表示,护士在配制化疗药物过程中,其四周空气中可以检测出致癌物质原型,护士的尿液中也能检出致突变物质,甚至是药物原型,且持续5d才能消逝,对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的伤害。
本文主要从平常工作中医护人员常有的职业裸露门路及化疗药物对医护人员的危害等方面下手,商讨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
1化疗药物对护士的职业危害职业危害的门路化疗药物在配制的过程中可以经过皮肤汲取、呼吸道吸入和消化道汲取3个门路而受低剂量药物的影响,职业危害的主要门路从以下4个方面:化疗药物的准备过程:针剂安瓿破裂,稀释振荡瓶内压力大,排气时药液喷洒,以致药物外溢造成危害。
化疗药物使用过程中:静脉注射前排气,排气时针头连接不紧,输液时药液从连接处外溢造成危害。
化疗药物使用后办理过程中,化疗药物空瓶或节余药物办理不妥,可污染工作环境和仪器设备。
直接接触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如呕吐物、汗液、尿液等含有低浓度化疗药物,污染被服床单办理不妥也可使护士接触到而危害健康。
职业危害的主要表现白细胞降落、化疗药物对人体最严重毒性作用是骨髓克制,如氮芥、阿霉素、环磷酰胺、铂类等。
脱发是化疗药物对皮肤的毒性反应,可惹起脱发的化疗药物作用靶标是包含肿瘤细胞在内的迅速分裂的细胞,而人体的毛囊细胞老是在不断地分裂。
抗肿瘤药物(化疗药物)侵入人体后使毛发根部细胞群的有丝分裂遇到克制,细胞不可以更新发生萎缩而脱发。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国内外流行病学的调查表示,护士孕前和孕期接触化疗药物对胚胎和胎儿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
化疗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和安全防护
![化疗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和安全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a8a7bc7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f.png)
化疗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和安全防护化疗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和安全防护随着癌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化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化疗对护士的职业危害也逐渐凸显。
化疗药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和副作用,对人体的影响较大,护士在化疗过程中接触这些药物,易受到各种职业危害。
那么,如何对护士进行安全防护以减少这些危害呢?一、化疗药物对护士的职业危害1. 接触污染物护士在化疗过程中与病人接触,接触到患者身上的污染物,如大小便、呕吐物等,这些污染物中可能含有化疗药物,护士接触后易受染。
2. 吸入毒物化疗药物可能通过气溶胶、粉尘的形式进入空气,护士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易受到吸入这些药物的危害。
3. 皮肤接触护士在化疗过程中与病人密切接触,药液可能会溅到护士的皮肤上,甚至可能会进入皮肤里面,导致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和伤口感染。
4. 摄入毒素护士在工作时,可能会不经意地用手触摸口鼻或吃东西,由于接触化疗药物而导致摄入毒素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如何进行安全防护1. 加强个人防护护士要认真学习化疗药物的使用方法,了解其危害性,必须在使用药物前,佩戴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在工作后,一定要淋浴更衣,防止残留物附着身体上,导致皮肤刺痛、痒等过敏反应。
2. 建立废弃物处置流程将废弃物物统一封装扔弃所在病房内设立一个专门的处置桶,以便病房保洁员安全收集废弃物物并进行统一处理,护士在清洁时亦应戴好手套,防止不小心接触到毒物。
3. 建立有毒物品清单病房内应设立有毒物品清单,让护士明确掌握每种化疗药物的毒性、应急处置方法以及接触后的反应、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
4. 行为准则制定作为医护人员,护士应严格按照化疗药物处理的规程进行操作。
每次使用化疗药物前,应认真检查容器是否完好。
在接触到化疗药物时,要尽量避免药液的溅洒,对于任何不符合操作要求的事件,应及时停止处理。
总结起来,护士在化疗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职业责任,但同时也必须面对化疗药物可能带来的危害性。
要保证自身的安全,护士应学习化疗药物相关知识,加强防护意识,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顺利完成化疗任务,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化疗职业暴露和防护
![化疗职业暴露和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8c04ba4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6.png)
化疗职业暴露的危害
急性影响 风疹、过敏反应,恶心、呕吐、头痛、 头昏、脱发
慢性影响 致癌、功能性障碍、病理性肥胖、月经 周期紊乱、早产、异位怀孕、肝脏损伤
化疗职业暴露的危害
➢ 加拿大的Hirst等在7位正在稀释或给予细胞毒药物的 护士的尿液中检测出环磷酰胺的代谢物; ➢ 美国的Neal等在护士配制化疗药物区域,经過320小 时的监控,检测出空气当中存在5-FU(0.12-82.6ng/m3), 环磷酰胺(370ng/m3)80小时; ➢ Me-Devitt等在肿瘤病房和门诊患者治疗区的工作台面 上检测出环磷酰胺。
– 保证配药环境无微粒物质(包括生物性颗粒);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
防护操作规程
– 配药前洗手,穿防水性防护衣、佩戴口罩帽 子、戴聚氯乙烯手套再加乳胶手套;
– 操作台铺一次性防护垫,操作完毕后更换;
– 打开安剖时轻敲将药粉降于瓶底,垫纱布后 打开;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
– 溶解药物时,应将溶酶沿瓶璧缓缓注入瓶底, 待药粉浸湿后再搅动;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
化疗职业防护的两个基本原则
– 工作人员尽量减少与抗癌药物的 不必要接触;
– 尽量减少抗癌药物污染环境。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
操作人员防护要求
– 戴圆帽 – 穿防水隔离衣或防水围裙 – 戴十二层纱以上口罩 – 护目镜 – 双层手套(只戴乳胶手套效果不佳)
手套
➢建议使用双层手套(内层PVC、外层 无粉乳胶)
化疗职业暴露的污染来源
•与化疗药物存放、溶解、配制、给药方式等 有关
配药时:打开安瓿,注入药剂时粉末散出; 注药时:加压过大,拔针时瓶内为正压药液喷出; 操作时:污染手或操作台; 给药时:药液漏到手上或污染工作服甚至地面; 患者化疗后排泄物污染:呕吐物、大小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配制化疗药物中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化疗是肿瘤治疗有效手段之一,静脉用药为主要途径,化学药物的配置及管理具其特殊性,在化疗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一些危害因素,严重危害着工作人员安全与健康,因此,对化疗药物配制护士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极其重要。
一、危害因素
1、锐器伤: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
2、化疗药物的暴露:护士在配药过程中,未能按化疗药物配置操作规程执行,造成药物的挥发与弥漫。
化疗药物过期后未按规定处理,造成一定的危害。
3、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医护人员因为工作忙、个人习惯和观念上的因素,造成手卫生不规范。
4、化疗废物处理不当: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或称抗肿瘤药物属细胞毒性药物,其废弃物的主要物质为细胞毒性药物,细胞毒性废物危险性很大,可能有致畸、致突变、致癌性,由于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处理知识缺乏,对化疗废物处理不当,造成职业危害。
二、防护措施
1、锐器的使用管理:使用锐器时,注意自我防护,使用过的注射器、静脉针不要回套针冒,锐器盒放置在有效距离内。
2、规范手卫生:为医护人员提供相关手卫生知识培训,是改善
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采取定期手卫生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正确处理化疗过期药:化疗科室强化化疗药物管理,定期检查过期药物,包装完好但已过期的或已不再需要的药物可以返还给供应商,由供应商进行处理。
4、注意自身防护:用于化疗药物的用具具有相当的近期及远期的毒性,接触化疗药的护士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首先要加强使用化疗药物的学习,及时学习新药物的作用机制,同时在进行化疗操作时,戴好口罩、帽子、护目镜,穿防护衣,以免直接接触化疗药,化疗药物配制的护士要定期进行体检。
5、规范化疗废物的管理: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化疗废物进行管理,做到分类正确,不得与其他医疗垃圾混放,化疗垃圾随时封闭,包装外贴有警示标志。
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转运,并根据情况进行高温焚烧处置细胞毒性废物,所有细胞毒性废物的完全降解要求达到1200℃高温,以及应用化学降解法进行处理,化学降解法可将细胞毒性化合物转化为非毒性化合物,适用于情理药品残余物,清洁被污染的便器、溢出物、防护服。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