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错题集及分析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重点易错题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重点易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472258f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2.png)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
B.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
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
C.家园——这个饱含深情的温暖词汇,其基础全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D.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答案:C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名著,应使用书名号。
B.第一个句号应放入后引号内。
D.“等”与省略号不能同时使用,应去其一。
故答案为C【点睛】逗号是句子之间的停顿;句号是句子结束;问号是有疑问的句子;冒号有提示下文和总结上文的作用;说的话要用引号。
一般来说,顿号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
分隔用汉字作为序号的序号和内文。
2、下列整理有误的一项是( )A.一词多义: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军.中不得驱驰B.通假字:改容式.车/军士吏被.甲C.文学常识:《史记》——司马迁——编年体通史D.文化常识:弱冠——指男子二十岁答案:C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BD:正确;C:有误,《史记》——司马迁——纪传体通史。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尽心上》,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C.《周亚夫军细柳》运用对比手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着重刻画了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D.《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洛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易错题集锦
![洛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易错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9620933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c.png)
洛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下列填到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正确的一项是 ( )当然,国家公祭鼎并非对文物楚大鼎的简单仿制,更多的是“借其神韵”。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而国家公祭鼎正面则铸有160字的铭文。
②而国家公祭鼎高165厘米,鼎上外口径126 .6厘米,铜质的鼎身和铜质的底座重2014公斤,石质的底座重1213公斤,象征2014年12月13 日。
③用魏碑简体字,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表达了对遇难同胞的祭奠之意。
④据悉,楚大鼎是同时期出土的圆鼎中最大的,通高113厘米,口径93厘米,重达400公斤。
⑤此外,楚大鼎口沿刻有12字铭文。
A.②①④⑤③B.④②⑤①③C.④②③①⑤D.②①③⑤④答案:B结合这几句话的内容,第一句应该是先总说楚大鼎的情况,应为④;接着描述“国家公祭鼎”的情况,为②句;然后是⑤,进一步说明楚大鼎的文字情况。
接下来是①,阐述国家公祭鼎的文字情况。
最后是③,阐述国家公祭鼎的文字的描述内容是南京大屠杀,表达痛悼、祭奠之意。
综合排序为:④②⑤①③。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
解答句子的排序问题时,一定细读文段,注意选项中的关键性字词,理清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
整体感知语句,分析语句内容,注意前后语句中的标志性词语以及语句间的照应、搭配,根据这些加以选择。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的标题除了有主标外,还必须有引标和副标。
B.新闻既然要求报道客观事实,那么语言中就不应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C.“西起九江(不含)”。
如果去掉“不含”两字,意思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
D.“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中“不料”指汤恩伯那一天到达芜湖是人们没有料到的。
答案:CA.新闻的标题除了有主标外,不一定非得有有引标和副标;B.新闻语言中可以带有作者的感情;D.“不料”是指汤恩伯到达芜湖那一天防线被突破是汤恩伯没有料到的,由此分析,应该选C项。
八年级语文高频错题集
![八年级语文高频错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06a3736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d.png)
八年级语文高频错题集1.【题文】2.【题文】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马鬃.(zhōng)一缕.(lǚ)拽.起(zhuài)B.盘桓.(huán)蓦.地(mù)角框.(kuàng)C.呕.吐(ǒu)脖.颈(bó)黏.汗(nián)D.浇.地(jiāo)铃.铛(lín)滇.西(diān)3.【题文】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拜谒.(yè)鄙.贱(bǐ)半响.(shǎng)顿开茅塞.(sài)B.吴会.(huì)存恤.(xù)豫.州(yù)箪.食壶浆(dān)C.愧赧.(nǎn)沃.野(wò)傲.慢(ào)如雷贯.耳(guàn)D.纶.巾(lún)鹤氅.(chǎng)侥.幸(jiǎo)思贤.如渴(xián)4.【题文】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殷.红(yān)嘱.咐(zhǔ)鞠.躬尽瘁(jū)锋芒毕露B.行.列(xíng)草率.(shuài)沥.尽心血(lì)家喻户晓C.游说.(shuō)竭.力(jié)慷慨.淋漓(kǎi)马革果尸D.瑕.疵(xiá)躲藏.(cáng)兀兀.穷年(wū)炯乎不同5.【题文】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行.辈(xíng)絮.叨(xù)船橹.(lǔ)蹉.跎(cuō)B.怠.慢(dài)烙.印(lào)家眷.(juàn)伛偻.(lǒu)C.凫.水(fú)旺相.(xiāng)屹.立(yì)潺.潺.(chán)D.竹篙.(gāo)晌.午(shǎng)松懈.(xiè)舀.水(yǎo)6.【题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你太好.了,世上所有的人你最聪明..!”小燕愤愤地说。
八年级上册期中语文易错题
![八年级上册期中语文易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1630865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d.png)
八年级上册期中语文易错题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练习一下八年级上册期中语文易错题。
一支金色的钢笔(14分)⑴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愤然留言:“请用钢笔写字!”⑵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我布置的作业。
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捉摸的倔强。
⑶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
于是,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便有了这样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默默流泪的她。
⑷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狠狈,像春花躲着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
我并未从她的躲藏中找到一种老师该有的威严。
相反,我内心有了一股悲戚的洪流。
⑸下午放学后的校园,多了几分静谧与冷清。
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廓上散步,猜想到底该如何化解她心中的惊恐与不安。
⑹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在喃喃地说些什么。
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十分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施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
⑺我心怀期待地看着他们在空旷的教室里窃窃私语。
真怕他们的嬉笑里,有我的名字。
正当我准备推门而入时,一幅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⑻她满目感激地收起手中的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
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到里面,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
临行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⑼夕阳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窗帘缝隙,丝丝缕缕地照射在他们脸上。
在那一场充满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介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离。
第二天,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本。
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
⑽市里举行长跑比赛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地报了名。
接着,他毫无悬念成了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
⑾5000米的距离,对于台下这帮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场艰苦的耐力战。
八年级上学期错题集语文
![八年级上学期错题集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305c031fc5da50e2524d7f0e.png)
17.奇妙的克隆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
(作比较)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举例子,作诠释)本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归纳一下小标题在文中的作用。
1,高度概括文章内容;2,是文章条理清晰,层次鲜明。
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α-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
这种羊奶的售价是6000美元一升。
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
用什么办法能最有效、最方便地使这种羊扩大繁殖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克隆”。
同样,荷兰PHP 公司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铁蛋白的牛,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
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
母马配公驴可以得到杂种优势特别强的动物——骡,然而骡不能繁殖后代,那么,优良的骡如何扩大繁殖?最好的办法也是“克隆”。
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
如何挽救这类珍稀动物?“克隆”为人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除此之外,克隆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不可否认,“克隆绵羊”的问世也引起了许多人对“克隆人”的兴趣。
例如,有人在考虑,是否可用自己的细胞克隆成一个胚胎,在其成形前就冰冻起来。
在将来的某一天,自身的某个器官出了问题时,就可从胚胎中取出这个器官进行培养,然后替换自己病变的器官。
这也就是用克隆法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
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八年级语文高频错题集(二)
![八年级语文高频错题集(二)](https://img.taocdn.com/s3/m/8f96a85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3.png)
八年级语文高频错题集(二)1.【题文】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回答问题。
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材料提到的这本小说的主人公叫_________;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是________;主人公最后的著作是__________;(2)小说写到了他身上的哪些缺点或毛病?请列举出两点,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题文】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A)第二天,母亲到学校去恳求瓦西里神甫开恩,让她儿子回班学习。
从那时起,保尔恨透了神甫。
他又恨又怕。
他不容许任何人对他稍加侮辱,当然也不会忘掉神甫那顿无端的毒打。
他把仇恨埋在心底,不露声色。
保尔以后又受到瓦西里神甫多次小的侮辱:往往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把他赶出教室,一连几个星期,天天罚他站墙角,而且从来不问他功课。
因此,他不得不在复活节前,和几个不及格的同学一起,到神甫家里去补考。
就在神甫家的厨房里,他把一把烟末撒到过复活节用的发面里了。
(B)他们征求保尔的意见,保尔表示,只要医生认为是必要的,他都同意。
当保尔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颈部,切除一侧甲状旁腺的时候,死神的黑翅膀曾经先后三次触到他身上。
然而,保尔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达雅在外面提心吊胆地守候,手术过后,她看见丈夫虽然像死人一样惨白,但是仍然很有生气,并且像平常一样,温柔而安详。
“你放心好了,小姑娘。
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
我还要活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场,偏要跟那些医学权威的结论捣捣乱。
他们对我的病情做的诊断都正确,但是硬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力,那是完全错误的。
洛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易错题集锦
![洛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易错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c404ecd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d.png)
洛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下列关于《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朝词人范仲淹在这首词中融梦幻与真实、历史与现实为一体,构成了气度恢弘、格调雄奇的意境。
B.“九万里……”一句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既展示了词人的理想与抱负,传达出与命运抗争的心愿,又表现了词人对人间秩序的不满。
C.在这首词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众的天帝形象,这是在词人幻想的境界中。
D.这首词大半以人神对话组成,同时结尾“三山”与起句“云涛”暗接,“蓬舟”与“千帆”相应,“我报”与“问我”结合,章法缜密。
答案:AA表述不正确,这首词的作者是李清照而非范仲淹。
BCD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对诗歌总体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①是要熟读并了解整首诗歌内容,②是要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表达的意思,③是要能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④是要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⑤是要识记有关的文学常识等。
答题时需在对这首词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选项逐一比对。
2、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B.其如土石何C.帝感其诚D.惧其不已也答案:B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
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
B项“其”是语气词,其它三项“其”都是代词。
故答案为:B【点睛】识记文言虚词,要在理解句子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去判断。
尤其要注意积累。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答案:CABD朗读节奏划分正确,C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我报”和“路长”是一个意义单位,中间不应该停顿,这句诗的朗读节奏正确划法是: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八年级语文错题集
![八年级语文错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8e97fbc204a1b0717fd5ddbd.png)
八年级语文错题集
八年级语文错题集
八年级语文错题集的,他们只能把文章中的内容原封不动的抄上去,对主要内容提炼的能力比较差,不能抓住关键点进行相关的概括,因此,对一些关于文章中心的客观题的失分是很严重的。
在于没有概括具体,事故地点的环境怎样,当时行车的情况具体怎样,以上答案均没有提到,那么答题是要注意:这一段主要是环境描写,概括这段的环境如何即可,概括时要具体。
标准答案是:环境的恶劣或行车的艰难(意思对即可)
这类题型要求学生能在词语中选择正确的读音,所出现的都是课中学生比较容易读错的多音字,在进行了反复训练的基础上,大部分多音字学生都能根据具体的词语环境进行正确朗读,正确注音,但是,上面这几个多音字是在反复强调以后还是出错比较严重的,每次完成都有学生会读错。
洛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易错题集锦
![洛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易错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9411f51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6a.png)
洛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下列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天下独绝。
译文:世上独一无二。
B.直视无碍。
译文:可直接看到,毫无障碍。
C.猛浪若奔。
译文:凶猛的波浪好像奔跑一样。
D.负势竞上。
译文:山峦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答案:CC“猛浪若奔”应翻译为“凶猛的巨浪像奔马一样”。
奔:动词作名词用,这里指飞奔的马。
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尤其要注意一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夏水襄.陵(xiāng)沿溯.(shù)绝巘.(yǎn)B.素湍.绿潭(chun) 御.风(yù)不见曦.月(xī)C.略无阙.处(quē)属.引凄异(zhǔ)长啸.(xiào)D.飞漱.其间(shù)叠嶂.(zhāng)峻.茂(jùn)答案:CA.“溯”应读sù;B.“湍”应读tuān;C无误;D.“嶂”应读zhàng。
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3、下列加横线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自:自富阳至桐庐;自非亭午夜分B.从:从流飘荡;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C.绝:猿则百叫无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日:有时见日;日光下澈答案:CA项自:从、由,如果;B项从:顺着,跟随;D项日:太阳,阳光;C项绝都是消失的意思。
故选C。
【点睛】对于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学习要要注意归纳记忆。
4、下面对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郑州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易错题集锦
![郑州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易错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5ec11ec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4.png)
郑州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答案:BACD:正确;B:错误,“异常欣喜的心情”无中生有。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
故答案为: B。
【点睛】本题考查句子内涵理解。
首先要熟读课文,找到句子所在的位置,然后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其内涵。
2、下列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清荣峻茂(茂盛)晓雾将歇(消散)B.欣然起行(出行)东皋薄暮(将近)C.幽绝久远(极远)任意东西(向东向西)D.互相轩邈(高)良多趣味(很,甚)答案:D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
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D项中“轩”应是“向高处伸展”的意思。
故答案为:D【点睛】考查一般文言实词的用法。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3、下列加横线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自:自富阳至桐庐;自非亭午夜分B.从:从流飘荡;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C.绝:猿则百叫无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日:有时见日;日光下澈答案:CA项自:从、由,如果;B项从:顺着,跟随;D项日:太阳,阳光;C项绝都是消失的意思。
故选C。
【点睛】对于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学习要要注意归纳记忆。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皆缥.碧(piǎo)直视无碍.(ài)B.泠.泠作响(Iíng)互相轩邈.(mào)C.嘤.嘤成韵(yīng)窥.谷忘反(kuī)D.鸢飞戾.天(lì)横柯.上蔽(kē)答案:BACD.正确。
八上语文期末考试卷易错题
![八上语文期末考试卷易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d5440f7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5.png)
一、文言文阅读【易错题】《小石潭记》中,“皆若空其中,涵虚混泊”一句中,“涵虚混泊”的意思是什么?【答案】“涵虚混泊”的意思是“水波荡漾,波光粼粼”。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翻译能力,易错点在于对“涵虚”和“混泊”的理解。
部分学生可能会将“涵虚”理解为“充满”,将“混泊”理解为“混合”,导致翻译不准确。
二、现代文阅读【易错题】《背影》中,作者对父亲的形象描写主要通过哪些手法?【答案】作者对父亲的形象描写主要通过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和对比手法。
易错点在于对对比手法的理解,部分学生可能会忽略对比手法在描写父亲形象中的作用。
三、诗歌鉴赏【易错题】《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
易错点在于对诗人情感的理解,部分学生可能会将这句诗理解为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而忽略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四、文学常识【易错题】《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谁?【答案】孙悟空的师傅是唐僧。
易错点在于对《西游记》中人物关系的记忆,部分学生可能会将孙悟空的师傅误认为是观音菩萨或玉皇大帝。
五、作文【易错题】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答案】(略)易错点分析:1. 文言文阅读:学生易错点在于对文言词语的翻译和理解,需要加强对文言文词汇的积累和阅读训练。
2. 现代文阅读:学生易错点在于对文章主旨和人物形象的理解,需要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诗歌鉴赏:学生易错点在于对诗人情感和诗歌意象的理解,需要加强对诗歌的鉴赏和分析。
4. 文学常识:学生易错点在于对人物关系的记忆,需要加强对文学名著的人物关系的掌握。
5. 作文:学生易错点在于对写作技巧和主题的把握,需要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针对以上易错点,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学生也要加强自主学习,努力克服易错点,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易错题集锦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易错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9b13d75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2.png)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D.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答案:BB项正确的朗读节奏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此题主要考查句子间的停顿,首先要掌握文言断句的一般方法:从特殊标志词切入(1)句首标志词①发语词或叹词:夫、盖、若夫、嗟夫等。
②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等。
③谦词:下官、窃、寡人等。
④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吾、余、予、尔等。
⑤疑问词:何、孰、安、胡等。
⑥复音虚词:然则、是故等。
(2)句中标志词:以、于、为、而、则等连词。
(3)句尾标志词①语气词:者、也、矣、哉、耳、乎等。
②复音虚词:而已、奈何、也夫、矣哉等。
(4)对话标志词:曰、云、语等。
其次根据文句意思。
据此分析,B项正确。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女子之嫁也A.此之谓大丈夫B.妾妇之道也C.与民由之D.舜发于畎亩之中答案:A例句与A项中的“之”都是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B项,助词,的;C项,代词,指正道;D项,助词,的。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表现一词多义。
答题时应注意,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
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
3、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A.人恒过过:过失,过错。
B.而后作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C.而后喻喻:明白,了解。
D.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e01473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9.png)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写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其中“看电影”事件对作者的影响极大,是作者选择“弃医从文”的救国救民道路的直接原因。
B.本文在描写人物时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如对藤野先生第一次出场时的外貌描写,抓住人物特点,几笔就勾勒出一位相貌平平的学者形象。
C.本文以作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作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既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这篇回忆性散文注重对典型事例的描述,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作者的彷徨心理。
答案:D本文写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主要写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影响——使作者“良心发现”,“增加勇气”,继续战斗,并无“彷徨”之情。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词属文学常识类题。
解答此题,要调动平时的积累。
对相关的作家及其作品和作品风格有所记记忆。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B.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C.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
D.母亲沉痛的滔滔不绝....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答案:DABC使用正确。
D项,“滔滔不绝”形容说话连续不断,多指话多,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应改成“三言两语”。
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3、下列文学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语文试卷分析反思初二上册(含答案)
![语文试卷分析反思初二上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61995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3.png)
语文试卷分析反思初二上册(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修辞手法?()A. 拟人B. 对偶C. 比喻D. 排比2.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句子成分?()A. 主语B. 谓语C. 宾语D. 定语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文章结构?()A. 引言B. 主体C. 结尾D. 开头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标点符号用法?()A. 逗号B. 句号C. 问号D. 冒号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汉字笔画顺序?()A. 横、竖、撇、捺B. 竖、横、撇、捺C. 撇、捺、横、竖D. 捺、撇、横、竖二、判断题1. 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核心内容。
洛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题集锦
![洛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c8ccf06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f.png)
洛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我喜欢妈妈用和颜悦色的态度跟我说话。
B.我小心翼翼地走进屋里,结果还是被妈妈发现了。
C.上次的登山路线非常难走,把大家弄得筋疲力尽。
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D项中的成语使用有误,“洗心革面”意思是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
比喻坏人彻底悔改。
用在这里显然成语的感情色彩不恰当。
故答案为:D。
【点睛】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日,韩国物流巨头韩进集团总裁赵亮镐的夫人李明姬长期以来为富不仁....,仗势欺人的恶劣行径遭到了曝光。
B.福彩站主们的生活早已超越了“996”,但他们任劳任怨....,真诚用心,把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成就自己的彩票人生。
C.每次一提起自己的祖父,他就热泪盈眶....,对这位宽厚仁慈的长辈心怀感激。
D.每次同学遇到困难,我都会鼎力相助....,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答案:DA.为富不仁:意思是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使用正确;B.任劳任怨:意思是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使用正确;C.热泪盈眶:为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
使用正确;D.鼎力相助:是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用在这里属于敬谦不分;故答案为:D【点睛】成语的正确使用,除了准确理解成语的原始意义和引申义之外,还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灵活使用。
郑州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易错题集锦
![郑州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易错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ab7bb3f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e.png)
郑州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下面对《春望》一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联明为写景,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定下了高昂的爱国基调。
B.“家书抵万金”一句出自肺腑,情真意切,能很自然地引起读者共鸣,故千古流传。
C.诗的前四句写景,饱含感叹;后四句写思念亲人的境况,充溢离情。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答案:A本题考查对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把握。
忧国,伤时,念家,悲己,忧国忧民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首联写出了诗人无比沉痛的思想感情。
故A表述有误。
答案为A【点睛】要结合诗的感情色彩、主题、内容加以分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其如土石何B.且焉置土石有子存焉C.以残年余力以君之力D.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答案:CA:①句意为:他的妻子(主动)提出疑问说。
其:他的。
②句意为:其:其如:把------怎么样。
B:①句意为: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
焉:哪里;②句意为:还有儿子在呀。
焉:表示陈述的语气词。
C:①句意为:就凭你残余的岁月。
以:凭借;②句意为:凭你的力气。
以:凭借。
D: ①句意为:年纪快到90岁了,且:将近;②句意: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
且:况且。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积累和识记。
在回答此类题时要注意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词类活用词,通假字词的解释。
还要注意联系句子意思,具体语句具体分析。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B.角.(jiǎo)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
C.折戟.(q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mó)洗认前朝。
D.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答案:CC.折戟(qǐ)——(jǐ)。
故答案为:C。
【点睛】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
实践证明,学生读错音节或读不出音节,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不会拼,而是他们忘了声母或韵母,或是读错了声母、韵母或声调。
洛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
![洛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c3837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4.png)
洛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奶奶刚才还有说有笑,此刻却突然收敛..起笑容,我们一脸茫然,不知哪儿冒犯了她。
B.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C.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让同学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答案:C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
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A:使用正确,收敛:1(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2.减轻放纵的程度(指言行)3.引起机体组织收缩,减少腺体分泌。
B:使用正确,建树:1.建立;树立2.成就;功绩。
C:使用有误,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句中是指老师的讲课,所以该成语不合语境。
D:使用正确,鹤立鸡群: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
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2、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比喻)B.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比喻、夸张)C.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比拟、反语)D.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反语)答案:C因为要选出错误的一项,也就是有一项是错误的,先把所有的选项都读一遍逐个排除。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而C项“宛如”是比喻的标志,并且此句话有夸张的用法,因此选C【点睛】关于修辞的选择,多注意句中语言,从所学的修辞中找到对应句子,进而得出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错题1.(语文作业本)划线句中“占领”“控制”“封锁”三个词能互换使用吗?为什么?答案:不能。
因为扬中等广大地区已解放,所以用“占领”一词;而江阴要塞还没攻下来,不过敌军不能任意活动,所以用“控制”一词;江阴已被我军控制,敌军想从长江逃走已无办法,所以用“封锁”一词。
错误原因:表述不清,词不达意。
改进措施:增加相关题型的练习次数。
2.(语文作业本)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Cuān()升答案:蹿错误原因:与第一课所学的窜字混淆。
改进措施:区分两个字的不同读音和字义。
3.(语文作业本)第3课第一段中加点的“摸出”能否换成“拿出”或“取出”?为什么?答案:不能。
“摸出”说明了老妇人十分珍惜这只蜡烛,把它藏得很深,只能用手摸索着把它拿出来。
而“拿出”或“取出”则表达不出。
错误原因:知道不能替换,但不能正确的表述原因。
改进措施:引导学生从全文的角度把握个别字词的特殊含义。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
推重推荐推让推崇(1)这部著作受到学术界的________。
(2)在荣誉面前大家互相________。
(3)他的高尚品德为人们所________。
(4)这本书很好,应该向学生________。
答案:推重推让推崇推荐错误原因:推崇和推重两个词语混淆。
改进措施:先看词义:推崇:尊崇,十分推重。
推重:对某人的思想、行为、成就等给予很高的评价,表示十分重视。
据此可以看出,推重侧重于对某人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重视,而推崇则倾向于对整个人的认可;即便指向于相同的一个侧面,推崇的语气明显强于推重。
也可以说,推重是有所保留的认可,而推崇是毫无保留的认可。
5.课文中表现桃花源中人安居乐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错误原因:将描写桃源景色的句子也写入其中。
改进措施:学会审题,把握问题中的关键字词。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错误原因:将同来理解成同来的人。
改进措施:根据文意正确把握被省略的人称词,相关练习可参考课后练习三。
7.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这里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答案: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天地亦与人同哀”。
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
读者的阅读速度自然放慢,读两个字,停顿一下,想像一个画面。
这样开头让读者一上来就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氛围。
错误原因:理解不到位。
改进措施:理解环境描写在文章中的不同作用。
8.改病句:李明同学很勤奋,也很智慧,他的语文成绩在班里遥遥领先。
答案:把智慧改为聪明。
错误原因:没有找到错误原因,很多学生给该句加上了关联词。
改进措施:分析关键词语的词性,从而找出语病。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⑴张教授把祖辈__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⑵望着那__的夜空,他又回想起那__的童年,因为每一颗星都闪烁着小时候妈妈讲给他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⑶新上任的检察长衣着__,其貌不扬,但脸上刚毅的神色似乎在告诉人们些什么。
A流传悠远幽远俭朴B留传幽远悠远简朴C留传悠远幽远俭朴D流传幽远悠远简朴答案:B解析⑴“流传”是“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的意思,“留传”是“遗留给后代”的意思。
⑵“悠远”指“离现在时间长或距离大”,“幽远”是“幽深”的意思。
⑶“简朴”侧重“简单”,“俭朴”侧重“俭省”错误原因:实词着重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尤其是同音近义词的辨析难度大。
改进措施:要从静态层面(词义轻重、范围大小、词性和语法功能)和动态层面(适用对象、搭配习惯、氛围情调)和情感层面(褒贬色彩、语体色彩、表达色彩)去辨析。
考生不必依次选填,可以先填容易的,排除相关选项后再仔细斟酌其余选项。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随着南昌朝阳地区的开发,如何活化朝阳水系备受。
(2)2008年下半年以来,江西省农副产品价格继续呈现稳中略跌的。
(3)在台湾,陈水扁被送进台北看守所,成为首位被收押的当局领导人。
A.关心态势下野B.关注形势下野C.关心形势卸任D.关注态势卸任例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银杏,又名公孙树,它不仅是很好的雕刻材料,还_____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②店庆期间,凡购物满100元者,本店将______价值30元的礼品券一张。
③66年前,他勇敢地投身于“五四”爱国运动,______经历了火烧赵家楼的场面。
A. 具备惠赠亲身B. 具有赠送亲身C. 具有惠赠亲自D. 具备赠送亲自答案B错误原因:具有:有(多用于抽象事物);具备:具有,齐备;赠送:无代价地把东西送给别人;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亲身:亲自;亲自:自己(做)。
改进措施:近义词的辨析要看词义的轻重,搭配的习惯,范围的大小,语体色彩和语感色彩等方面分析。
造句法、扩词法是其常见的方法。
第一空“具有/具备”,从搭配上看,“¬的价值”最好用“具有”,排除A、C两项;“惠赠”是敬辞,用在对方身上,故第二空排除A、C两项。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长期以来,社会上都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以及教师的硬性指标,尽管中央一直反对这样做。
B.先辈既然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典范,那么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日益推进的今天,领导干部应如何去做呢?C.奥运安保部门指出:对于安全保卫工作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负责人的责任。
D.我们只要认真思考才会发现,既然血管堵塞了,如果通过单纯的吃药方式治疗股骨头坏死,是不太现实的。
答案:A错误原因:B句中关联词的位置不对,“既然”应该放在“先辈”的前面;C句中错用“和”造成逻辑错误,“存在安全隐患”无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负责人的责任”,“和”应该改为“而”;D“只要”搭配“就”改进措施:要防止虚词的误用、混用、滥用、错用、错位等,语感审读法是最佳的方法,考生平时一定要重视积累;还要注意从搭配习惯、句间关系、语气、词性等方面通过“语感审读”进行。
12.下列句中横线处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国气象专家在说到暖冬定义时提到,目前我国尚未暖冬的明确标准。
定义中“比多年平均值明显偏高”只是一个的标准,而究竟高出多少,还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尽管各地的“豆腐渣”工程情况各异,但其共性都是有关责任人的腐败使然,人们又叫“豆腐渣”工程为“腐败”工程,根治“豆腐渣”工程,要严格质量管理,要在反腐败上下功夫。
A.①制定定量②因此既/又B.①制订定性②所以不仅/还C.①制定定性②因此不仅/还D.①制订定量②所以既/又答案:C错误原因:①“制订”是创制拟定的意思,如制订下一步工作计划;而“制定”则是定出法规、计划等,依据文意应选“制定”。
“定性”是指对犯有错误或罪行的人确定其问题的性质或测定物质包含哪些成分及性质;“定量”则是测定物质所包含成分的数量,据文意应选“定性”。
②“因此”是因为这个,表解说原因,“所以”是直接表结果,且最好与“因为”呼应。
故选“因此”。
“不仅……还”表递进,“既……又”表并列,本句表意重心在后半句,故用“不仅/还”。
改进措施:第一空为同音近义词“制定/制订”,可据字形不同的那个汉字区别:“定”是“确定”的意思,“订”是“预订”的意思,可排除B、D;最后一空是递进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可排除A、D两项。
13.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第一问“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失分的典型例子:(1)写了我们的车子到达塌方地点时的所见所想,塌方的状况;(表述不具体)(2)我们在天黑时到达了事故地点;(没有交代到达事故地点的具体情况)(3)写出前面的车在缓慢行驶,我们的车向事故发生处行驶。
(同上)第二问:“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失分的典型例题:(1)设置玄念;(关键字写错)(2)点明主题,引出下文,让我们知道困难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文章刚开始叙述,还没有点主题)(3)让我们紧张、害怕。
(不够全面具体,没有提到结构方面的作用)(4)过渡作用。
突出事故周围的自然环境,写出了事故发生地段道路及其危险。
(没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句话接近答案)(5)遭遇塌方后,车子移动慢,环境、天气恶劣,情形紧张可怕,这样写突出人物心理活动和烘托人物心情,引起读者注意。
(答题不完整)错误原因:在于没有概括具体,事故地点的环境怎样,当时行车的情况具体怎样,以上答案均没有提到,那么答题是要注意:这一段主要是环境描写,概括这段的环境如何即可,概括时要具体。
标准答案是:环境的恶劣或行车的艰难(意思对即可)改进措施:一般关于回答关于“作用”一类的试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如果考生知道这一段是环境描写,那么就明白第二问实际上就是问环境描写的作用,就不会出现以上答非所问的情况。
标准答案是: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内容方面的作用),为下文展开情节(描写人物)作铺垫(结构作用)。
14.第6段中“…”省略了“我”的心理描写,请根据上下文补写出来。
(考察对文章的理解,上下文的连贯)失分的典型例题:(1)如果不下车,可能就表示我面临死亡,如果我下车,还有生存的余地;(不结合上下文)(2)我想了又想,又想下又不想下,心里矛盾极了,我想了想那个眉清目秀的成都小伙子的司机,我决定了,我不能下,我必须要相信他,我必须给他信心,有了信念才能迸发出无限的力量,我最终还是不下车,与司机一起共度难关;(语言啰嗦,缺乏逻辑)(3)紧张、害怕、担心,害怕因山道窄怕一不小心掉下江中,担心因为司机一个疏忽掉下山,紧张是因为山道太窄过去难度太大;(不是心理描写)(4)坚信司机一定能穿过艰难险阻,获得胜利,也让司机充满了信心(不是心理描写)。
错误原因:这道考题就是送分题,但是仍然有些考生不能得到满分,主要原因是不审题,没有结合上下文,语言表述缺乏逻辑条理,如例1、2。
有的学生表述不用心理描写,只是对当时人物心理进行简述,如例3、4。
改进措施:不下吧,情况确实很危险;下去吧,就剩司机一个人了,多不仗义啊。
还是留下给他作个伴儿吧,起码能给他壮壮胆。
要写出犹豫的心理;语句通顺。
14.第9段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考察赏析能力)。
第一问常见的错误是修辞方法写成对比、比喻、似人、心理描写。
这些失分的原因是修辞方法的辨析不够清楚。
第二问常见失分的典型例子如下:(1)更加写出了当时情况特别危险;使读者更好的读清内容;(表述不全面)(2)心理描写,写作者在车上看到的情景非常紧张,说明当时情况危险,只要稍一晃动,随时可能把人带车揽尽他可怕的怀中;(修辞方法辨析错误,造成表达效果表述错误)(3)对比的修辞,突出在危险时刻性格越发的关键,体现了司机的沉稳、果断、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