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电信号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要证明,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是单 极肢体导联RA-C(φRA)、LA-C(φLA)、 LL-C(φLL)的电压的1.5倍。由图12-4可知, φC3 = (φLA +φLL )/2 (124) φC2 = (φRA +φLL )/2 (125) φC1 = (φRA +φLA )/2 (126) 由偶极子电势分布理论可以证明,在偶极子场中, 与中心等距的相差2π/3的三点的电势之和为0,即
为了尽可能保持同时性,都采用采样保持技术。 但是采样保持电路有有限的时间常数(时间常数 过大,不利于信号清除)因而采样保持信号也会 随时间而衰减,因此难于达到真正的12导联的同 时性。可考虑的提高同时性的措施是采用更高的 采样频率(如20KHz),然后以500Hz的采样率 二次抽取(40抽1)。
φRA +φLA +φLLຫໍສະໝຸດ Baidu= 0 (12-7) 所以 φaVR = φRA -φC3 = φRA-(φLA +φLL)/2 = 1.5φRA (12-8) 同理可证得 φaVL = 1.5φLA (12-9) φaVF = 1.5φLL (12-10) 上面的关系也可由第5章的(5-13)~(5-15)式 得到证明。
距起点的点数,或根据采样频率换算成的时间, 见第5章(5-21)式。也可根据一定的操作而显示 间期或时限或幅度。人工核查的例子如图12-5
图形顶部示出了光标(空心箭头)所在位置的参 数(距起点的点数和幅度)。图形底部是操作说 明。光标可上、下、左、右移动。在左右移动时 还可分为快速移动(Ctrl加左右移动键)。 12导心电的纸记有各种格式,如3×4的格式, 6×2的格式,12×1的格式。图12-6为12×1格式 的例子。
2.体表电极位置
12导联常规(标准临床)心电信号处理系统的电极 位置如图12-3。图中,V1为胸骨右缘第4肋间,V2 为胸骨左缘第4肋间,V3为V2与V4联线的中点,V4 为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V5为左腋前线V4水平, V6 为左腋中线V4水平,V7为左后腋线V4水平, V8为左 肩胛角线V4水平, V9为脊椎左缘V4水平, V3R为V1 与V4R联线的中点,V4R为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 V5R为右前腋线V4水平。所有这些导联都是单极胸 导联。前6个为常规导联,后6个为扩展导联,根据 临床需要选作。由RA-LA、RA-LL、LA-LL构成三个 标准肢体导联(standard limb lead),分别称为I、 II、III导联。RA称为参考电极,
本章将分别介绍常规心电信号数字处理、心电监 测(electrocardiosignal monitoring)、高频心电 信号处理(high frequency eletrocardiosignal processiing)、运动心电信号处理(exercise eletrocardiosignal processiing)、心房和心室晚电 位(atrial and 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检测、 房颤波分析(atrial fibrillation wave analysis )和多 点电位标测(multiple electrocardiac potential mapping)等技术。
心血管系统电信号简称心电信号(ECS: electrocardiosignal)。ECS处理的目的是根据心电 信号的特征推断心血管系统的状态(正常或异常), 并据之作出医学决策:药物治疗,还是外科治疗, 还是介入治疗(如射频消融、起搏、除颤等)。
从1901年荷兰莱顿大学的Einthoven用弦线式电 流计(string galvanometer)记录心电信号,并 将正常心电波的主要波形命名为P、Q、R、S、T 算起,对心电信号的记录和处理的历史已跨过了 100年。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对心电信号中 所含信息的挖掘是最为深入的,并使用了种类繁 多的信号处理技术。最近出版的专著《临床心电 信息学》对所涉及的技术范围,从临床的角度, 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收集。现在心血管疾病是发病 和死亡率最高,对人类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因 此在临床工作中,县级以上的医院都普遍利用心 电信号中所含的信息,普遍使用记录心电信号的 心电图机。
对心电信号的显示和记录技术也是多种多样的。 目前对于普通系统(以常规诊断为目的的短时记 录),临床上最常用的是纸记录。模拟心电记录 设备(一般称为心电图机)用的是模拟方式进行 纸记录。数字心电图机可以数字打印输出,也可 经过数模转换技术用模拟方式进行纸记录。对于 动态心电系统(常称为Holter系统),先用特制 慢速磁带(早期)或半导体(近期)记录系统, 然后(一天)读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对于监护设 备一般用电子显示(波形和数字)+报警技术。 对心电信号的获取技术分为无创(体表)技术、 微创技术(经由心导管记录心内心电信号)、有 创技术(心脏手术时体内记录)。
三、参数测量
用描出的心电信号图形进行诊断(评价心脏状态) 已有100多年历史。以往都凭人工测量,然后凭 积累的经验作出结论。这些经验形成了一门学问 称为“心电图学”。直到现在,计算机自动诊断 系统(专家系统)仍然不如有经验的专科医生, 还不能代替有经验的专科医生。 心电信号的参数测量可分为时间测量、幅度的测 量和波形分析三个方面。如第5章图5-6所示的各 种间期和时限等时间参数测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 义,它是诊断各类心律失常的基础。如P波时限 过长表示心房内传导阻滞,QRS时限过长表示室 内传导阻滞。RR间期过长表示心动过缓,RR间 期过短表示心动过速。
要强调的是,在模拟部分须采用隔离浮置技术以保证病人的安全。预 处理部分主要有50Hz(国外应是60Hz)滤波等。
二、导联系统 1.电极(electrodes)
电极的作用是将体内的离子电流转换为金属导体 中的电子电流。早期所用的获取心电信号的电极 是金属电极,一般是在金属铜或不锈钢片上镀以 贵金属银或铬。金属电极的缺点是会产生极化电 位,在变化的心电信号上附加一个直流偏移 (offset)信号,产生“基线”(0电势线)的直 流漂移。现代获取心电信号的电极是电生理学家 研究出的可消除极化电位的银-卤化银电极,称为 乏极化电极(nonpolarizable electrode),如图12-2。 它是在银片上沉积(镀)上一薄层氯化银。再在 上面涂上一层含氯离子的凝胶
在心电信号的电压测量中,参考点是“基线”,因此消除 基线漂移的精确程度确定了幅度测量的精确程度。R波电 压幅度过高可能提示心室肥厚。ST段电压过低提示心肌 缺血。所有这些判断都有凭大量统计数据加上既往的经验 制定的标准。 在心电信号的计算机自动分析中,最难的是波形分析,如 顿挫、双相、倒置、rS(小R波大S波)等。如果心电专 家对于计算机自动分析有怀疑,可以通过人机对话的方法 进行核查。一般使用移动光标来完成核查。每当移动到一 个点,计算机自动显示位置和幅度。位置可显示为
配合500Hz的采样率,心电信号放大系统应有最 高250Hz的高端截止频率。时间常数3s(相当于 0.05Hz的低端截止频率)。对于描笔式心电图机, 由于描笔的响应频率80~100Hz,因此,更高的频 率成分会被描笔这种机械滤波器滤掉,所以对于 这种系统,采用的采样频率为100Hz。当放大系 统的通带为.0.05~250Hz时,这样的采样率获得 的数字信号不宜做频域分析。 计算机化心电信号数字处理系统,又称为心电工 作站(electrocardiac work station),其框图如 图12-1。它有模拟和数字部分。
图12-5 人机会话参数测量示意图
四、QT间期测量 这里以心电信号的Q-T间期测量来进一步说明时 域参量的测量。应该说,Q-T间期测量是诊断 LQTS(long Q-T syndrome:长QT间期综合症) 的金标准(gold standard 或gold criteria)。 LQTS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事件,现已证实 LQTS是由于Na+、K+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造成 的,典型地证实了基因型(genotype)与电生理 表现型(phenotype)的关系。各导联间的心电 信号Q-T间期的不一致,称为Q-T离散度(Q- T dispersion:QTd)。近来研究发现,QTd是由 于心室肌的复极时间不一致造成的。QTd的测量 可用以预测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 统疾病。
与第五章所述的中心电端C 相连。所有单极导联皆参考 此点电压。所有输入端皆采 用高输入阻抗电路。
图12-3 标准12导联及扩展导联电极位置
图12-4 输入电阻网络
常规ECS处理系统都设计了一个特殊的电阻输入 网络。电阻输入网络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造就等 效0电势点的中心电端C,二是形成加压(肢体) 导联(augmented limb lead)。同时12导心电系 统的电阻网络如图12-4。图中,RA、LA、LL分 别接至图12-3的对应位置。 在图12-4中,RA-LA、RA-LL、LA-LL分别形 成标准肢体I 、II、 III导联,RA-C3、LA-C2、 LL-C1分别形成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 标准肢体I 、II、 III导联的电势差分别为 φI = φLA -φRA (12-1) φII = φLL -φRA (12-2) φIII = φLL-φLA (12-3) 极性如图12-4所示。
记录在纸上的心电信号称为“心电图”,因此临 床上有“时域心电图”,“频域心电图”,“高 频心电图”,“平静心电图”,“运动心电图” (如活动平板心电图),“普通心电图”,“向 量心电图”,“立体心电图”等术语。对记录在 纸上的各种各样的心电信息而论,这是比较准确 的。在大量文献中,常把用计算机技术对心电信 号的处理称为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处理, 本书则称为对心电信号 (ECS:electrocardiosignal)的处理,如心电信 号的傅立叶变换( the Fourier transformation of ECS),因为这里处理的是数字化的心电信号, 而不是处理描在记录纸上的“图”。
第一节 常规心电信号数字处理 (Routine Digital Processing for ECS)
一、概述 常规心电信号处理系统有分时12导联单道记录式、 分时12导联三道记录式、同时12导联3道记录式、6 道记录式、12道记录式。同时(临床上多称为同步) 12导联系统(12 lead simultaneous electrocardiograph)又分为真实12导联和计算12 导联(实际8导联:2个双极标准导联,6个单极胸 导联)。现代心电图机,几乎都是计算机化的数字 系统,国际标准推荐500Hz采样频率,因此,所谓 同时(或同步)也是相对的,因为AD转换器是单道 的,道间时差2ms。如果采用真实12导联技术,则 第一道与最后1道间相差24ms。
第三部分 生物医学信号数字处理 技术的应用 (Applications of Biomedical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电信号处理 (Processing Electro-signal from Cardiaovascular System)
QTd的计算以QT间期的测量 为基础 QTd = QTmax-QTmin (12-11) 设Q波起点为N1,T波终点 为N2,则 QT =(N2-N1)Δt (12-12)
图12-6 常规临床12导心电信号的12×1格式记录
人机会话测量可参见图12-5的方法。计算机自动 测量可参见第5章。不管用哪种方法,都会由于确 定Q波起点,特别是T波终点的困难而产生重复性 差、准确性差等问题。一个可以准确测量的方法, 是确定Q、T波的极值点。已有研究表明,用同一 组样本集合,两种测量间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 不管用人工测量还是计算机自动测量(见参考文献 [5])。如 R(自动峰值测量与人工测量)= 0.998353 R(自动峰值测量与自动始末点测量)= 0.997849 R(自动始末点测量与人工测量) = 0.9975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