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介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问题的设置能够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和历史思维能力,培 养学生的学以致用的 能力。
打造高效课堂,我们要…
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 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会去从事各 种活动。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 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有了学习兴趣,学 生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育,我们更多地认为应该是 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护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并通过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学习,初步 了解并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为学生的进一步深入学习 打下基础。
老子的朴素的辩证思想。
打造高效课堂,我们要…
有效组织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 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 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教师要把主要精力 放在为学生有效地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上,充分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 与和发展的机会。
设计人物名片:为本课中提及的思想家(老子、 孔子等)设计人物名片。
角色扮演: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秦王嬴政的
●课文后设:
知识拓展: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拓展 学生的知识面,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示例:《百家争鸣》的“知识拓展”
这些课文辅助部分的栏目设计,是新教材作 为“教本”与“学本”相结合的体现,拓展 了教材的信息,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可学 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与思考, 为师生提供了开展教学活动的契机。教师在 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如何运用这些栏目 来引导学生的学习,以发挥出各类栏目在教 学实际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
案例: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孔子。
1.请简要介绍孔子的相关情况。 2.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说说孔子有哪些教育思想?
这些问题学生大都能在课 本上找到,起不到引导学 生有效思考的目的。
你知道人们为什么尊称孔子为“圣人”,他 有哪些主要的历史贡献? 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贡献?哪些教育思想 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指导意义? 孔子倡导的“仁”在当时社会适用吗?
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学生是活动课的主人,在活动课
中尽可以发挥学生的作用,教师应是活动的倡导者、 指导者; 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活动课应面向全体学生,一方面 应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发现、 培养学科的“尖子”;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形式必须服从内容,必须按客观 条件许可开展一定形式的活动 ; 校内与校外的关系 :活动课应加强社会性、实践性, 走出学校、到社会去 ,仍应以校内为主,校外活动为 辅。
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其功能主要是 呈现一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涵盖了课 标所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有一些相应的 必要内容。新教材的课文,一般是根据 课题分为相关的三个子目,分别叙述基 本的史事。每课的课文大约在1000字内, 全以大字形式呈现,以使课文更为通畅。
课文辅助部分是指配合课文学习所设计 的有关栏目,有激发兴趣、拓展知识、 提供材料、促进思考、展开活动、巩固 提高等多方面的功能。新教材围绕课文 的教学,设计了多样的栏目,为教师的 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课文旁设:
材料研读:列出简要的文献材料,并提出问 题,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思考问题。 示例:《百家争鸣》的一则“材料研读”
●课文旁设:
问题思考:结合课文内容提出思考题,引导 学生讨论。 示例:《百家争鸣》的一则“问题思考”
●课文后设:
课后活动:作为课后作业,以形式灵活的题型, 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 示例:《百家争鸣》的“课后活动”
打造高效课堂,我们要…
抓住每一课的中心,即课魂。
历史课有历史课之“魂”,所有的教学活动及材料 准备都应围绕这个“魂”并为它服务。那么历史课 的“魂”究竟是什么?是一堂课的核心目标,或是 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历史课的“魂”是由教学内容 与教学目标来确定,当然也要结合班情实际。
打造高效课堂,我们要…
用精彩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
●课文前设:
导言:结合本课内容要点,以问题设置为主, 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示例:《百家争鸣》的导言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 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这一时期的学术 思想领域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出现了怎样的繁荣 景象?
●课文旁设:
相关史事: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史事,作为 知识的补充,如名词解释、事件说明、现象描 述、历史小故事、文物赏析等。 示例:《百家争鸣》的一则“相关史事”
高效课堂的内涵描述
高效课堂的灵魂
相信学生 解放学生 依靠学生 发展学生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这十六个字代表着一 切的方法和出路。
相信学生才是“师德”。
解放学生是教育的使命。
依靠学生是一切教育的智慧源头。要利用好学生的前提是“研究” 学生,研究学情和学法。
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发展什么?课堂的目标六个字:兴趣、能 力、知识。
——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介绍
关键词一:新教材
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 点线结合,呈现历史面貌
图文并茂,培养学科感情
精心谋划,构建教Biblioteka 平台历史教科书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 写。“点”是指重要的历史史实,“线” 是指历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 以“点”连“线”,使教材内容依据人类 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
《百家争鸣》一课的导入
打造高效课堂,我们要…
设置有效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有内涵(有思维含量) 问题有梯度(符合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
问题有引领
问题有开放(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
核心是:问题引导思考
研读课标---提出核心问题的关键和起点
我们必须严肃地研读课标, 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的期望。 但是,只有高于课标, 才可能准确地领悟课标。 ——华东师大聂幼犁教授的忠告
从原有教材的五节活动课到新教材的一节活动课…
1.有利于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
2.有利于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活动课。
3.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 动课。
关键词二:新挑战
新教材体现“教本”与“学本”的有机结合, 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可学性和可操作性,有 助于学生的阅读与思考,为师生提供了开展教 学活动的契机和更广阔的空间。
“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秦王嬴政出谋划策,
看看 应该采用哪个学派的思想来治国,来强国?
道家
儒家
墨家 法家
具体的呈现 方式,是在 单元框架下 设课,在每 课中设子目。
每一单元的前面设有单元导语,概述本单元的内容。
如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建立于公元前21 世纪。夏朝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 随后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代表的早期文 明。到了西周时期,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 维系国家的统治。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 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 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 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新教材设有大量的插图,平 均每页都有两三幅图,达到 了图文并茂。这些插图的主 要功能,一是配合课文的内 容叙述,相互印证,活化内 容;二是可使学生拓展视野, 获取更多的信息;三是为学 生提供更多的历史信息,以 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能力。
这些课文中的插图,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 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研究这些 插图的功能和所含的信息,考虑如何运用这 些图像材料,如何引导学生从图像中提取有 效信息,如何指导学生掌握识图、用图的方 法,如何通过插图的教学提升学生的观察能 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设计插图的运 用时,要考虑与插图内容有关的问题设置和 学生活动,调动学生更好地对插图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