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理论发展的两大线索

合集下载

从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到市场主导型制度创新——对东亚现代化路径的考察

从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到市场主导型制度创新——对东亚现代化路径的考察

作者: 马宏伟[1]
作者机构: [1]人民日报理论部北京100733
出版物刊名: 经济评论
页码: 41-49页
主题词: 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市场主导型制度创新;东亚;现代化;制度文化;资源配置;制度变迁;金融危机
摘要:导致东亚金融危机的原因与带来东亚战后几十年的繁荣的原因是一致的,那就是经济与制度的创新能力。

战后东亚的政府主导型创新是沿着两条线索展开的:一是政府对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二是政府对市场取向的制度变迁的推动。

这两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在发展的早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主要的,它们共同促成了“东亚奇迹”。

然而,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日益复杂,政府主导型制度内在的冲突和矛盾日益激烈;这种制度虽然在特定发展阶段有利于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但本质上是压抑创新的;政府对制度创新的包办又导致微观经济主体创新能力和激励不足。

因而,不仅资源配置失误的风险越来越大,而且制度创新失误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比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东亚续写经济奇迹的根本在于,扬弃政府主导型制度,尽快完成向既能激励创新、又具有自我创新能力的市场主导型制度的转型。

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完全解读(全国乙卷)01

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完全解读(全国乙卷)01

2022年全国高考乙卷·历史命题特点
1、回归立德树人的教育本真,强调“五育”并举。试题彰显了 政治自信、文化自信,将党史学习融入历史教育和考察,推动育 人价值落地,使学生在培育知识、追求理想、塑造价值观等方面 得到启迪,进而关照现实。 2、从双减政策出发,聚焦基础,凝炼思维。着重考察基础,通 过对学科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察,引导学生将基 础知识内化,深入掌握方法。引导教师把重点放在讲透教材和学 法指导上,回应双减政策“减量增效”的要求。 3、史料实证为主线,综合考察核心素养。史料研读和证据意识 是历史学习的根本思路,从史料的探究、论证和分析过程中强化 基础训练,构建“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历史思维逻辑,启发 其获得更立体、灵活和批判式的思维品质 4、重视课程关联,学科多元渗透。《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020年修订版)》对高中历史课程关联提出了新的要求,试 卷命题结合高中实际学情和学科特点,融合多种学科、社会热点, 起到有效整合历史课程资源,拓宽学习途径的作用。
2、深化基础性考查,促进课堂教学提高质量
试题通过对学科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 深入考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 点和基本方法,引导教师把精力放在讲透教材重点内容 和练习题减量提质上,而不是提前结课备考、把教学重 点放在解题技巧上。全国乙卷第26题,围绕宋代官职 “通判”的概念展开,通过对通判的建制员额、职责权 限等进行阐述,从规范地方行政的角度考查通判设置的 目的,学生只有深入理解“通判”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 延,方能准确作答。
(1)充分体现论从史出的特点,适度引用图表或原材料。如 选择题第24题、第31题选用了图表格式呈现题干材料,第25、27、 28题以及第42、45题,都引用了原文加引号的方式表达,需要学 生具有良好的文言文字阅读功底,以及一定情境下的思辩能力。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根源与形成线索张显飞(08油研,学号010)【摘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始于19世纪德国的马恩原理,经列宁主义的发展后来到了中国,在她的感召下旧中国变成了新中国,且形成中国人自己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经过数十年的茁壮成长,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科学社会主义最新成果的探索,在江泽民、胡锦涛等共产党人的努力之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发展给中国经济、社会等方面带来了蓬勃发展,也给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注入了新的血液。

【关键词】:中国化根源形成线索时代指南科学社会主义从诞生之始,就注定应该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沿着“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不断前进。

每一个时代都有她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新的时代她也都必定要在特定环境中转变为另一个高一层次的新理论,即发生着内在贯通的、总体上体现为一元性本质的质变。

科学社会主义从马恩原理,历经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为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引领时代前进方向并代表时代根本要求的理论体系,作为召唤时代前进的时代旗帜,既孕育时代又催生时代,始终走在自己时代的前列并引导它胜利前进,发挥其行动指南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一次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当代实践相结合,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它的引领和召唤之下,我国的经济、社会、科学等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如此强大,因为她有着深厚的理论根源及形成过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根源(A) 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开创阶段,马恩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矛盾及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提出共产主义等学说后,便成为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精神旗帜。

科学社会主义孕育并成熟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大传播并大发展于世界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它先后经历了产生的阵痛、开拓的艰辛、革命的洗礼、建设的磨练、改革的创新等几个主要的历史阶段,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形成了作为时代旗帜的核心性的理论体系,如马恩原创时期的“原理体系”、列宁拓展时期的“主义体系”、毛泽东革命时期的“思想体系”和当代建设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领导学基础课后答案 2

领导学基础课后答案 2

《领导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一、选择1、真正意义上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出现在19世纪,首先发生于(军事领域)。

2、领导学的产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3、从长远来看,在综合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领导力)。

4、领导活动的归宿是(领导目标)。

5、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社会属性)。

6、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擅长领导与管理的专家)。

7、道家的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

8、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人本思想)。

9、权变理论的研究重点在(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

10、领导的缓冲器、替代品与放大器理论是由以史蒂文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的具有(权变理论色彩)领导理论。

11、我国领导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

12、在伯恩斯编制的测量超越型领导的问卷MLQ中,超越型领导包括三个子维度,分别是领导魅力、个性化关怀和(智能激发)。

二、多选1、社会分工主要是在两个方向上展开的,它们是(横向分工、纵向分工)。

2、决策与执行的纵向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而产生的(领导与管理、决策专门化与执行专门化)的分离,对领导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3、领导学的学科特点包括(综合性、社会性、应用性和交叉性)。

4、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信民、富民、教民)。

5、“领导”包含了五个基本要素,分别是领导主体、领导客体、领导环境和(领导手段、领导目标)。

6、与其他社会活动相比,领导的特点主要有(系统性与互动性、战略性与前瞻性、强制性与权威性)。

7、以领导工作的性质和对象为标准,我们可以把领导划分为四种基本型,分别是政治领导、行政领导和(业务领导、学术领导)。

8、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管理体系、技术体系、知识与技能、价值观念与组织文化)。

9、下面是有关西方领导理论研究方向的几种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从研究领导者入手和从研究领导活动人手是西万领导理论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B、比较而言,研究领导者的时间长、学者多、成果多、影响大;C、对领导活动的研究要晚于对领导者的研究。

新制度的来源、要素和形成

新制度的来源、要素和形成

新制度的来源、要素和形成作者:秦宇来源:《旅游学刊》2019年第03期Doi:10.19765/ki.1002-5006.2019.03.001制度是有组织的、得到确立的做事程序,是社会的构成规则,是理解社会运转的钥匙。

制度不仅约束着组织和个体的行动,而且也被拥有能动性和变革能力的个体和组织创造和改变。

换言之,制度创新不能仅用个体主义的理性选择理论解释——即个体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选择合适的制度类型,也不能仅用宏观结构主义理论解释——即个体只能是制度的接受者。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旅游企业一直是服务业中制度创新的先锋。

对于那些做出了制度创新的企业而言,它们是在哪些情境下、如何打破原有的制度均衡,以新的方式行事的?为什么成功了?有何影响?对于那些未能实现制度创新的企业来说,为何无法脱离其惯有的方式行事?这些在现实中引入入胜的问题也是制度创新的核心理论问题。

一、新制度的来源任何一个现代社会,都不可能只有一套制度体系,而是有多套并行的、相对宏观的制度体系。

美国社会学家Friedland和Alford(1991)将这些制度体系称为制度秩序,并指出西方国家主要的制度秩序包括家庭、宗教、国家、市场等。

每一个制度秩序都有独特的组织原则、实践和符号体系。

处于多重制度秩序之中的组织和个人能够意识到不同制度秩序中文化性规范、实践和符号的差异,并将这些多样性融入它们的信念、思维和决策行动之中。

从而,制度创新所需要的能动性和使得能动性可行的知识,都来自不同的制度秩序,这影响着个体和组织的制度创新行为。

简言之,新制度来源于个体和组织——有意识地或潜移默化地——对宏观制度秩序的解读、类比、借用和组合。

Thomton、Ocasio和Lounsbury(2012)在《制度逻辑观点》一书中将前述宏观制度秩序扩展为7种,包括家庭、社区、宗教、国家、市场、职业和公司,还综合、比较了不同制度秩序在合法性来源、权威来源、身份来源、规范的基础、注意力的基础以及战略制定出发点等维度上的主要差异。

领导科学简答题

领导科学简答题

第一篇1、简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思想与领导实践方面的主要贡献。

2、简述西方领导理论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两个研究方向。

3、领导权利与权威是截然不同的。

4、简述行使领导权利需要遵循的原则。

5.简述领导授权需要遵循的原则。

6、简述我国领导体制的本质特征。

7.与其他社会活动相比,领导活动有哪些特点?8、简述领导群体的基本功能。

9.简述领导体制的特征。

10、简述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思想。

11、简述人力资源的特征。

12、简述现代思维方法的三个主要特征。

13.领导环境发展的原则有哪些?14、列举思维创新的两个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15、良好的沟通有那些作用。

16、简述领导发展与培训的原则17、简述电子政务的作用。

18.简述领导体制的类型。

19.简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影响与作用。

20.简述领导环境发展的过程。

21.简述领导角色的主要特性。

22.简述领导智能结构与领导的知识结构的区别。

简答题:1、简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思想与领导实践方面的主要贡献。

答:(1)决策与执行分工的领导观念;(2)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3)注重领导作风与素质的领导思想。

2、简述西方领导理论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两个研究方向。

答:(1)一条基本线索:即由价值中立理论向非价值中立理论发展。

(2)两个研究方向:一是从研究者(leader)入手来研究领导理论;二是从研究领导活动(lead)入手来研究领导理论。

3、领导权利与权威是截然不同的。

(辨析)答: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权威:是指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或是在某种范围内最有地位的人或事务。

权利与权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的。

4、简述行使领导权利需要遵循的原则。

答:(1)正当性原则;(2)可行性原则;(3)民主性原则;(4)效益性原则;(5)权变性原则。

5.简述领导授权需要遵循的原则。

答:(1)适当原则,即为达到某一目标,而通过一定程序进行的一定限度内的授权;(2)责任原则,即授权的同时要明确下属的责任,也就是带责授权;(3)可控原则,即授权不仅要适当,还要可控;(4)信任原则,即“疑人不用,用人不疑”;(5)考绩原则,即领导者授权后,就要定期对下属进行考核,对下属的用权情况给予客观的评价,并与下属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

2018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答案(创新)

2018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答案(创新)

2018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答案(创新)1.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途径,也是企业走向辉煌的动力资源,同时也是人生存质量的核心载体。

人类社会的一切进步都维系于不断的创新。

2.创新能力使人类得以发明劳动工具,脱离了动物界。

第一把石斧的诞生表明,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具备创新能力。

3.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

人类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活动是导致社会和经济时代演变的根本动力。

4.创造与创新两者都具有首创性特征,但两者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创造的首创性是指“无中生有”;创新的首创性则是指对现有的东西进行变革,使其更新,成为新的东西,可称为“推陈出新”和“有中生新”。

5.创新注重应用,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6.每一次重大的创新都会产生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创新强力地推动着科技进步。

7.在文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

没有创新的文艺家,就不会有自己的地位。

所以,从社会进步上分析,创新促进着文化繁荣和人类文明。

8.在工业经济时代,提高引进和吸收消化新技术的能力是头等大事,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却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在未来社会只有创新才能跟上高科技发展的变化趋势。

9.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唯有创新。

10.建设创新型国家,迫切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1.作为21世纪知识经济下的专业技术人才,我们不仅需要具备高尚的情操、卓识的远见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与创造能力和意识。

因为这是高素质人才的本质特征,也是新时代人才的价值所在。

12.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只有依托创新与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开拓进取,充分展示个人才华,有效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取得工作成绩,并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

13.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

2024年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专项练习附答案解析(9)

2024年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专项练习附答案解析(9)

2024年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专项练习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计40题,每题1分)1.除了探矿队员,很多矿石收藏家也对铀矿石感兴趣,因为它们实在太漂亮了。

然而学过物理.化学的人都知道,不管化学上结合成什么物质,铀元素的放射性都是不会变的。

那么把含铀的“毒花”放在博物馆甚至家里,真的没事吗?实际上,只要隔着一层玻璃,这些铀矿石就算放在卧室里都伤不了人,因为它们所含的铀,几乎全是放射性较弱的铀-238(),只有极少量是用于制造核弹头的同位素铀-235。

不过千万不要吸入它的粉尘,因为哪怕它所放出的最弱的α射线,也会造成辐射伤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铀矿石为什么应该保存在玻璃柜中B.铀矿石作为矿石收藏是比较安全的C.铀-238与同位素铀-235有本质不同D.粉尘态铀矿石的放射性会大大增强2.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不断创新.完善。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加速创新,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

数字技术不仅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撑,而且是辅助经济治理的基础。

宏观经济是一个不可中断的连续进程,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据也是动态的.系统化的,以不间断的“流”的形式存在。

发挥数字技术在宏观经济治理中的作用,是创新和完善调控的重要任务,是提高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接下去作者最可能讲述的是:A.如何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完善宏观调控C.D三项,均未提及文段核心话题“数字技术”,与前文无法衔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善用数字技术创新宏观调控》考点接语选择题2022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网友回忆版)第58题D.如何让数字文明助力新发展格局3.传统戏曲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以及的表演节奏,很难与当代青年人的生活节奏与审美趣味相合拍。

因而,关于戏曲衰亡的声音。

事实上,戏曲相对于互联网时代知识文化的.快餐式传播,其可重复欣赏和耐咀嚼的品格显得更为可贵,其特有的艺术价值决定了它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更不会走向消亡。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模块一专题一专题提能与主观题增分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模块一专题一专题提能与主观题增分

2.加强思想控制 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 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分化事权,使其相互节制 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唐代实行三省六部 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
4.注重官吏选拔和任免 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的 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 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的 东厂、西厂、锦衣卫等。
①先秦秦汉政治制度与 古希腊民主政治、罗马 法律的横向比较 ②明清君主专制与西方 横向 近代代议制横向比较 考查 ③明清时期中西文明的 交流和碰撞 ④秦汉制度创新和唐宋 社会变革在政治、经济 和文化中的体现
必备哪些知识
()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监察制度的削弱
D.防范官员的腐败
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西汉设置内外朝制度,明朝时期设 置内阁,主要体现了专制皇权的加强,故A项正确;材料中 涉及的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不是中央和地方,故B项错 误;材料未涉及监察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中主要体现了 君主对相权的控制,不是防范官员的腐败,故D项错误。
二、古代中国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方式
1.削弱相权 在古代中国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 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 以下两种: (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 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 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 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同时,行使相权的 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

创新理论的演进和发展

创新理论的演进和发展

熊彼特大企业创新模式
内生旳科学 和技术(指 企业R&D)
创新投资 旳管理
新旳 生产模式
变更了 旳市场构造
来自创新旳 利润或亏损
外生旳 科学技术
熊彼特旳上述看法被菲利普斯在《技术与 市场构造》一书中概括为第二个技术创新 模型,或称为熊彼特大企业创新模式。其 表述如下:
技术来自企业内部旳创新部门。
自熊彼特提出了创新旳概念及创新理论后,技术创新旳研究拉开 了序幕。但是技术创新活动本身却有着更早旳渊源。回忆经济思 想史,我们不难发觉,古典经济学家就已经开始对技术创新做进 一步研究了。
亚当·斯密旳思索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旳《国民财富旳性质和原因旳研究》中, 指出:国家旳富裕在于分工,而分工之所以有利于经济增长,一 种主要旳原因是它有利于某些机械旳发明,“分工旳成果,各个 人旳全部注意力自然会倾注在一种简朴物上,所以只要工作性质 是还有改良旳余地,各个劳动部门所雇旳劳动者中,不久自会有 人发觉某些比较轻易而便利旳措施,来完毕各自旳工作。惟其如 此,用在今日分工最细密旳多种制造业上旳机械,有很大部分, 原是不同个人旳发明”。这里,斯密对技术创新旳起源进行了初 步旳探讨;提出了18世纪科学研究上旳专业分工增长旳趋势以 及机械制造业创新与科学家之间旳联络;谈到了技术变革和经济 增长,探讨了科学在技术变迁中旳作用和从“干中学”旳问题。 能够说,在斯密那里,已经开始认识和亲密关注技术变革与市场 之间旳关系了。
熊彼特旳创新理论
这里,熊彼特有关创新旳五个方面旳概括实际上初步揭示了创新涉及两种基 本类型,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旳思想。因为,熊彼特揭示旳创新旳前四个 方面属于技术创新,而第五个方面属于制度创新。
熊彼特对经济学旳发展和创新理论旳形成做出了巨大旳贡献,熊彼特旳分析成 果相对于他所研究问题旳层次和内容而言是合理旳,但依然存在一定旳不足,例 如没有摆脱对均衡状态旳依赖;撇开了生产关系;未能以大量实证经验为基础, 没有统计分析;将技术创新作为一种新旳独立变量来考察其对经济增长以至社 会变迁旳影响作用,但是却把与企业紧密有关旳制度视为给定旳外部条件,使创 新游离在制度层面之外;忽视了创新在扩散过程中旳改善和发展,也忽视了渐进 和组织创新旳主要性等等。尽管存在诸多不足,但它毕竟为技术创新理论体系 旳建立奠定了坚实旳基础,为其后旳经济学家提供了主要旳研究线索。

领导简答题

领导简答题

一、简答题(含辨析题)1.简述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

答:(1)儒家。

儒家反对一味以刑杀治国,主张以德治和仁政维护政治统治。

(2)道家。

道家的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主张齐物论和道法自然,认为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一体,无事无非。

(3)法家。

法家主张法治、刑治、霸道。

其核心是依靠严刑峻法以力服人。

(4)兵家。

兵家以谋略著称。

2. 简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思想与领导实践方面的主要贡献。

答:(1)决策与执行分工的领导观念。

(2)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

(3)注重领导作风与素质的领导思想。

3. 简述西方领导理论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两个研究方向。

答:(1)一条基本线索:即由价值中立理论向非价值中立理论发展。

(2)两个研究方向:一是从研究领导者入手来研究领导理论;二是从研究领导活动入手来研究领导理论。

4.领导权力与权威是截然不同的。

答: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按照《现代汉语字典》的解释,权威是指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或是在某种范围内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

权力与权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的。

(1)权力与权威的共同性在于能够指导、影响他人的意识和行动。

在权力与权威的指示与感召之下,人们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并按照权力与权威占有者的意志行事。

(2)权力与权威的的区别主要表现为:a、权力与权威的来源不同;b权力与权威的表现形式不同;c权力与权威的影响时限不同;d权力与权威的作用效果不同。

综上所述,领导者只有同时具备法定的权力与个性化的权威,才能实行最佳领导,并取得最好的绩效。

5.简述行使领导权力需要遵循的原则。

答:(1)正当性原则;(2)可行性原则;(3)民主性原则;(4)效益型原则;(5)权变性原则。

6.简述领导授权需要遵循的原则。

答:(1)适当原则;(2)责任原则(3)可控原则;(4)信任原则;(5)考绩原则。

7. 简述领导权力腐败的危害。

答:(1)权力腐败直接损害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并可能造成危及根本的合法性危机;(2)权力腐败直接消除了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朝着民主化方面发展的积极力量;(3)权力腐败阻碍了行政与经济体制的变革;(4)权力腐败造成了社会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5)权力腐败已经并将继续对经济收入的分配产生极其严重的不利影响;(6)权力腐败完全可能造成优秀人才的外流和埋没;(7)权力腐败会导致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下降。

论文:文明史观与高中新课程教学

论文:文明史观与高中新课程教学

文明史观贯穿高中历史教学文明史观是一种全新的史学范式,反映了我国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和新进展。

高中历史新课标和各版本教科书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史观,正确理解文明史观的内涵,认识文明史观在新课标和教科书中的体现,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明”在中国古籍中早已有之,《周易》、《尚书》等典籍中已有“文明”一词,诸如有“天下文明”、“浚哲文明”等说法,其本义是指文才、光明或文德、文教,与现在的“文明”含义相差甚远。

当今所说的文明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明史也是世界史,但另一方面,文明史又不同于通常的世界史,它是以各种文明作为自己的研究单位并着力反映各种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变迁和磨合的过程。

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可以说,文明史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我们以往通史所涉及的内容,并且还包涵了宗教、语言文字、群体心理、风俗习惯等多领域。

文明史观依据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来构建学科体系,对其把握应注意一下几点:首先,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把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又分为初级农业文明阶段和发达农业文明阶段,青铜器和铁器成为划分的标志;工业文明分为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两大阶段,工业文明的生产力主要是蒸汽机和电力,18世纪下半期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在此前,还有一个长达数百年的酝酿阶段。

我们应以此掌握文明史的基本线索、基本史实,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过程和成果。

其次,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将历史与现实予以结合。

比如要理解中国传统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历史上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形成的民主的运作方式和法律的现实意义,等等,从而感悟历史的时代特征,运用各种方法,比较、概括主要文明的重要特征和现实意义。

英国的制度创新

英国的制度创新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一)过程 1、“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 首 2、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3、内阁承担实际的行政职责,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4、19世纪中期,两党制发展,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执政 (二)特点 1、核心:责任内阁制 2、国王:国家元首,统而不治,扮演仪式性角色 3、首相:最高行政首长,有行政权和立法创始权 4、内阁:对议会负责 5、基础:以代议制为基础
探究二(材料略)
(1)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具体原因及其政治根源。 ①具体原因:a乔治三世指使下院剥夺威尔克斯议员资格;b北美独立战争中英 国的惨败;c国王个人干预造成英国在处理北美问题上的重大失策。 ②根源:乔治三世试图突破《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的限制。
(2)据材料三 英国激进分子所面临的政治使命是什么? 由此,19世纪30年代前 期兴起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 ①使命:扩大选举权;进行议会改革。 ②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 ③影响:使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 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导学案反馈
8班
9班
10班
11班
12班
13班
8班导学案反馈
优秀个人:王崇阳、商天元、曾佳慧、杜瑶、王凡、崔 玉龙、王洁、张倩文、王凯、李雪、韩婕婷、张静、王 诺、
优秀小组:1组、10组 优秀之处:1、书写认真,答题规范。 2、能认真预习课本,导学案正确率高。 3、审题仔细,材料题能运用方法作答。
9班导学案反馈
12班导学案反馈
优秀个人:董戈、魏凯、陈谷馨、曹星、南城琛、桑晴、彭欢、 陶玉蕾、梁寒、黄帅、孙浩、田杨璇、 优秀小组:9组、

中外历史上的制度创新 演示文稿

中外历史上的制度创新 演示文稿

感悟
1、要与时俱进,不断制度创新; 2、政治制度的创新、改革和完善为社会进 步、生产力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制度创新能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 3、要结合国情,从实际出发; 4、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政治文 明的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固步自 封只会停滞不前,反致落后。
4. 新经济政策: 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 的实施有重大意义,把社会主义与市场、 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5. 罗斯福新政: “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在 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 的意义,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线索三:世界历史上的制度创新
1. 雅典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 治的最高峰。公民享有比较广泛的权力,开创了民主政 治的典范,创造了希腊文明中的辉煌。 2. 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王权受到限制,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 国确立,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3. 民主共和制: 为了加强中央的权力,以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1787年 美国制宪会议制定了联邦宪法。确立了立法、司法、行 政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民主共和制。 返回目录


5. 科举制:隋文帝时,改革选拔官吏的办法,通过分科 考试选拔人才,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又创设进士科 ,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 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 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 拓宽了道路。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唐太宗时期,设明经和进士科 。武则天时期,开创武举和殿试。科举制继续得到完善 。 ①形成:隋朝②完善:唐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③没落:明清(八股取士)④废除:清末(1905年)

改革与制度创新课件

改革与制度创新课件
先进生产技术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和发展。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
改革与制度创新
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改革
概况
戊戌变法
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掀起的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但触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变法 最终失败。
俄国农奴 制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 革
1985~1991年,戈尔巴乔夫首先把经济改 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效果,80年代后 期,又把改革重点转移到政治方面。使苏 联政治、经济、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社会 危机加剧。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匈牙利改革
1956年,卡达尔对经济体制进行了局部改 革和调整,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没有 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后期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
改革与制度创新
改革
概况
罗斯福新政
1933年,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在维护 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 局部调整,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
到改善,稳定了社会秩序。
改革与制度创新
四、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1921年,列宁面对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
新经济改革 不满,开展的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改革促进了
伯利克 公元前5世纪后期,伯利克里在雅典进行民主改革,雅典民主 里改革 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二、封建性质的改革
改革
商鞅 变法
概况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变法,使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改革与制度创新
改革
概况
Hale Waihona Puke 北魏孝文 帝改革公元4世纪前后,北魏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进行改革,加速 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第7课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知识点总结

第7课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知识点总结

第7课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第7课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内容提要】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在传承中创新。

南北朝时期在察举制基础上创建了九品中正制,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奠定了基础;中枢政务机构在三公九卿的框架内逐渐形成了三省制的雏形,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奠定了基础;北魏创立的租调制则为隋唐所直接继承,但唐中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租庸调制难以为继,逐渐被两税法所取代。

【框架线索】【知识提纲】一、选官制度(一)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1.背景:汉代察举制弊端逐渐显露;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察举制无法推行。

2.内容: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并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和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3.影响:(1)积极:初行时期将评品人物之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消极: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是门阀士族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科举制(隋朝至清末)1.背景:社会阶层分化,九品中正制不能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2.特点:自由报名,通过考试差额录取。

3.评价(1)积极方面①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②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③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④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⑤后被西方国家借鉴,发展为现代文官制度。

(2)消极方面①考试科目及内容以儒学经义为范畴,使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②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③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文化专制加强,束缚人们个性与才能的发展。

二、中枢政务机构——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1.沿革: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握有实权,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成为三省制的雏形;隋唐时期定型。

大概念视域下高中思政跨学科单元融合

大概念视域下高中思政跨学科单元融合

大概念视域下高中思政跨学科单元融合作者:陈姝管华荣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23年第11期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其中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思政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可以通过探究学科大概念教学统领下的思政跨学科单元融合路径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一、思政学科大概念教学探究(一)分清学科大概念与学科大单元关系大单元教学指的是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运用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有逻辑联系的整合和组织,设计相应的情境任务,整合相关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经历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和技能。

其中,学科大概念是建构学科大单元的“锚点”与工具,学科大单元是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学科课程结构化建构的结果与载体。

大概念视域下思政跨学科单元建构要求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运用整体性思维建构跨学科单元融合体系。

可见,大单元需要坚持以大概念为统领,大概念需要以大单元为载体。

大主题或大任务为大单元教学的中心,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必须在大概念统领下统筹规划,有合理的情境、明确的目标、任务和主题,有科学的评价要素等。

大单元教学设计要求确立一个总目标,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都围绕着这个总目标设计,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成为大单元教学总目标的一部分。

所以,教师在设计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放在大单元总目标之下进行具体设计,统筹整体与部分,以实现教学最优。

(二)思政必修教材的“大单元”设计思政课统编教材在编写内容方面呈现出“大单元”设计思路。

以高中思政课必修教材为例,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总:提出总论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分别讲述新时代应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专题解读)-1.4--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公开课

(专题解读)-1.4--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公开课

1.4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一、课标内容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二、专题解读纵观中国古代史部分两条并行发展的线索:一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二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本阶段在这两条线索中,都处于重要演变和发展时期:其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处于从民族分裂、冲突中逐渐走向秦汉以来第一次民族大融合;隋唐时期是民族交融中带来“制度变化与创新、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的封建社会发展繁荣阶段。

从本专题内容看,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政权更迭是基本的时空线索,梳理时空的顺序,是本专题解读的基础。

基于本阶段时空演进的线索,围绕本专题主题“民族交融”和“大一统”也有两条线索的发展。

从民族交融线索看,各民族从分裂、冲突中加强相互交流、双向的学习,逐渐实现“共性增多”的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

本阶段的分裂、冲突线有:如三国至南北朝期间,唐后期至五代十国期间的各民族政权的长年割据混战,典型如淝水之战、安史之乱等代表史实。

本阶段民族关系缓和并在交流学习中实现民族交融的有:西晋末年以来战乱中的西、北少数民族内迁,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南方民族在学习吸收北方新进生产技术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体现了南北民族在经济上“共性增多”的民族交融。

北魏孝文帝改革则掀起北方民族的汉化运动,北方民族向中原汉族学习相对先进、成熟的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习俗,体现了南北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多元深入的“共性增多”的民族交融。

从封建社会的大一统发展看,隋唐时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实现“大一统”的发展,在相互借鉴实现了制度的发展创新,文化的融合繁荣,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隋唐大一统的发展体现于隋朝在结束分裂后,通过“广设仓库、兴建洛阳、修大运河”等实现经济上的南北交流和国家统一;唐朝前期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的盛世繁荣局面,既是大一统的发展推动也是长期民族交融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创新理论发展的两大线索摘要:本文立足制度创新理论的基本线索,提出制度创新理论发展的思路。

已有的制度创新理论大致沿着需求线索与供给线索平行发展,而需求与供给二者综合的线索可以说是该理论进一步发展的一种思路。

关键词:制度创新;交易成本;制度变迁;有界理性正文:“创新”的概念和创新理论是由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和阐述的,美国经济学家戴维斯和诺斯在1971年出版的《制度变革和美国经济增长》一书中,继承并创造了制度创新理论。

研究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是为了改善经济绩效,相对节约交易成本,即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益。

新制度经济学家围绕交易成本,悉心探讨了企业起源、产业组织和外部性等问题,目的在于“建立一种能使我们对生产的制度结构之决定性因素进行分析的理论”。

[1]其基本分析框架如下: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或节约某些交易成本,人们进行制度创新;当新制度所能提供的边际收益等于旧制度进行所需付出的边际成本时,制度创新就会暂时停止,制度结构就达到了某种“均衡”;分析自然环境、技术水平、人口结构、产权、道德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如何向人们提供新的获利机会,从而提供变革旧制度、创造新制度的动力;只有当环境改变时,才会又发生对更新制度的需求或供给。

每一种理论都有其发展规律,制度创新理论的发展大致遵循两大线索,即需求线索与供给线索。

具体情况如下:一、制度创新理论的需求线索:(一)科斯的制度创新观。

科斯对制度创新的论述是开拓性的。

此后许多关于制度创新需求方面的论著基本上是遵循科斯的观点,即认为制度创新只有在预期收益超过变迁所需成本时才会发生。

科斯提醒我们,制度创新的效果在结构上并非全部都是帕累托效率的,因为导致某些决策改善的现行制度也会导致其它决策的恶化。

具有重要意义的是,科斯确认了交易成本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与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着对制度创新的需求强度,决定着制度创新能否发生以及如何发生。

[2](二)安德森、舒尔茨和希尔等人对制度创新的需求分析。

安德森、舒尔茨和希尔等人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需求诱致变迁的观点。

他们认为,特定的制度至关重要,并且经常处于变化中,人们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正试图对不同的制度安排作出社会选择。

舒尔茨还把制度视为经济领域里一个变量,而且这些变量是对经济增长的反应。

他引入了两个关键的概念,即一种制度所执行的功能的经济价值以及经济均衡的概念。

建立起分析框架:假设制度是某些服务的供给者,这些特殊服务可能是一种便利,如货币,也可能是一种用以降低交易成本的契约,如租赁、抵押及商品期货市场,还可能是一些信息,随着人的经济价值提高,人们不断对各种制度作出选择,这种对于效率更高的制度的需求,推动着制度不断变迁。

[3]、[4](三)诺思等的需求引致制度创新观。

诺思继承和扩展了科斯对制度创新的需求分析,尤其是通过对西方世界兴起的历史考察,为其理论提供了实证资料。

其分析框架是:当在现有的制度结构下,由外部性、规模经济、风险和交易费用所引起的收入的潜在增加不能内在化时,一种新制度的创新可能允许获取这些潜在收入的增加。

这意味着,如果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成本,一项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

只有当这一条件得到满足时,才可望在一个社会中发现改变现有制度和产权结构的企图。

在他们看来,制度创新还是由人口以稀缺资源构成的压力增加所引致的。

在现代,人口对土地的持续压力进一步导致了土地的废除和从以使用奴隶劳动为基础的耕作制度转向由农民所有的生产制度,或者转向由资产者所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制度。

他们还分析了当工资相对于土地的价值提高时,当给予农民和土地所有者更大的土地控制权时,社会就发生制度创新。

[5]二、制度创新理论的供给线索:这种观点认为:制度创新的供给不可忽视,因为需求的变动趋势虽为必要条件,但不是了解变迁路径的充分条件。

政治经济分析的要素是决定性的,决策者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成本和利益,才是对变迁的性质和范围作出解释的关键。

(一)诺思对制度创新的供给分析诺思对国家的分析是基于对国家特征的如下认识:国家凭借其规模经济优势,以一组服务(如,提供公正、安全的社会环境)换取收入,以使其财富或效用极大化。

因此,国家就要区别对待各种成员并对立设计不同的产权,促使国家收入极大化。

同时,国家也受其它国家或国内个人、集团等潜在竞争者制约,各国都想使自己的成员有更好的境遇,在各国,法律、公正和防务等服务供应上的规模经济都被认为是文明的基本源泉。

诺思强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收入最大化之间存在根本冲突。

国家(统治者)总想使他由财产权制度得到的租金愈多愈好,在这个目标限度内,统治者又想节约交易成本,以便社会产出极大化,从而扩大征税的基础。

因为存在潜在竞争者的威胁和征税的交易成本,为此,统治者往往只得容忍非效率的产权的普遍存在。

同时,由于“搭便车”问题阻碍着改变制度安排所需的组织的发展,非效率产权也就始终存在。

按照一逻辑,诺思还认为,制度创新“将出自统治者,而不是出自国家成员,因为后者总面临搭便车的问题。

”[6]这表明,一旦统治者的私人收益超过其私人成本,某种变迁势必会发生。

诺思指出,为了解决制度结构的稳定与变迁,某种超越个人主义的成本—收益计算的东西是必需的。

个人在试图变迁结构时可能忽视这种计算,因为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即该制度不公正;相反,个人也可能遵从惯例、规则和法律,基于一个相似根深蒂固的观念,即它们是合法的。

因此,历史上的稳定与变迁需要意识形态理论来解释新古典理论中对个人主义理性计算的偏离。

进一步,诺思认为,组织(包括国家)总会对意识形态作大量投资,以提高现存制度的合法性,减少维护现存制度秩序的成本。

因此,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足够的灵活,使它不仅能获得新集团成员的忠诚,而且也能保持老集团成员的忠诚。

至为重要的是,任何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克服搭便车问题,其基本目的是给予各种集团的活力,使它们能采取与简单的、享乐主义的、个人主义的成本收益计算相反的行为。

这就是意识形态的主要推动力,因为无论是维持现有秩序还是推翻现有秩序,没有这样一种行为都是不可能的。

(二)V.W.拉坦对制度创新的供给分析拉坦观察到制度创新的“供给”依赖于两个因素:知识基础和创新成本(与收益相关)。

他断言,我们拥有的社会科学知识越多,则设计与实施制度创新就会越来越好。

拉坦还指出,制度创新的成本可能是巨大的。

在某些政治环境下,成本简直可能是死亡,并且即使没有严厉的政治制裁,创新的成本也可能由于立法改变上的成本、法庭立案的成本、克服既得利益集团政治权力所付出的成本而高得令人望而却步。

具体地,拉坦考察了宪法秩序对制度创新四个方面的影响:(1)宪法秩序可能有助于自由的调查和社会实验,或者可能起根本性的压制作用,在后一种情形,制度创新所依赖的知识基础将受到削弱,变化将受到扭曲或阻碍。

(2)宪法秩序直接影响进入政治体系的成本和建立新制度的立法基础的难易程度。

(3)宪法秩序影响到公共权力运用的方式,因而影响到由公共政策引入经济的扭曲形式,如果这些扭曲很大,则市场会显示出引入的制度创新将发生方向性错误。

(4)一种稳定而有力的宪法秩序会给政治经济引入一种文明秩序的意识,亦即一种关于解决冲突的基本价值的程序上的一致性,这种意识会大大降低创新的成本或风险。

[7]更进一步地,拉坦认为上层决策者净得益在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重要的制度创新的供给,必然包含政界企业家和创新者诸多政治手段的动用;制度创新的供给表是由面对政界企业家的边际成本表决定的,政界企业家试图设计新的制度并解决各种既得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

在他们看来,如果政界企业家由制度创新得到的预期收益超过动用这种创新所需资源的边际成本,则制度创新的供给将有保障。

但是,鉴于政界企业家的私人收益不同于社会收益,制度创新的供给是不会达到社会最佳水平的,由此可见,制度创新的供给主要取决于一个社会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或力量对化。

[8](三)林毅夫的强制性制度创新理论在制度创新的供给分析方面,林毅夫把理论往前推进了一步,提出了强制性制度创新理论。

强制性制度创新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并实施的。

因为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品,而搭便车问题又是创新过程所固有的,所以,如果把诱致性制度创新作为新制度安排的唯一来源,则一个社会中制度安排的供给将少于社会最优。

为此,国家干预的强制性变迁就可以持续的制度供给不足提供补救,当然,国家干预同时引起国家的成本与收益,故此国家是否具有采取适当行为的激励,也构成经济分析中要碰到的问题。

具体而言,当出现制度不均衡时,假若制度创新会降低统治者获得的效用或威胁到统治者的生存,那么国家可能仍然会维持某种非效率的不均衡。

换言之,统治者只有在下面的情形下才会采取行为来弥补制度创新的供给不足:即按税收净收入、政治支持以及其它进入统治者效用函数的商品来衡量,强制推行一种新制度安排的预期边际收益要等于预期边际成本。

没有人可以保证效用最大化的统治者会有动力去执行那些增进制度安排供给的政策,以达到社会财富最大化。

进一步讲,维持一种非效率的制度安排与国家未能采取行动去消除制度非均衡,此二者同属于政策失败。

政策失败成因在于:统治者的偏好和有界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集团利益冲突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

[9]三、制度创新理论发展:制度创新理论沿着需求与供给两条主线不断完善与发展,形成了一个对历史和现实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分析框架,但是在建立制度创新的实施模型方面的努力却十分不够。

国际经济增长中心[10]一些经济学家试图将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结合起来,把明确模型与经验检验两相对应,为使制度创新理论进一步精确化作出了一定贡献。

这个框架假设,制度安排是制度创新中的内生变量,而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被视为外生变量。

许多学者假设现行制度无法获致潜在利益,并且只要改变现行制度的收益大于成本,就会发生制度创新。

他们忽视了从开始变革到变革见效并最终得到补偿之间的时间因素,它会影响人们对变革的支持态度,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或成本,可称作“变革的绝对成本”。

[11]一般地,对于有效率的制度创新,人们在变革初付出的成本最终会得到某种形式的直接或间接补偿。

但问题是,就象生产过程,尤其是技术创新过程存在投入产出“时滞”一样,制度变革从开始支付改革成本到改革初见成效直到成本得到最终补偿,也存在一定的“时滞”。

就那些较重大较复杂、涉及面广、程度深的制度创新而言,时滞可能相当长。

在这个长时期内,假如人们只投入不产出,只付成本不得收益,则丧失了旧制度原有的东西,又在新制度中一无所获,这就很难维持人们对变革的支持。

进一步地,假如人们对于所蒙受的损失能否得到补偿丧失信心,就会转而抵制变革,结果变革过程在巨大的摩擦与阻力下面临失败的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