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2015年版一.中华文化能形成统一文化的三个原因
(1)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个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
(2)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3)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二.简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任务。
(1)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
(2)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
(3)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4)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作出积极的努力。
3、简述中国文化时尚的山西居“天下形势”。
(1)山西高原的北部与蒙古高原相接,故而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
(2)太行山脉中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故而历来有山西
居“天下形势”之说。
4、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特征。
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其次是存在地理通道的优势。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吗险峻的地势,大自然总留给人以交通的便利。
5、简述中国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
(2)广大地域影响了“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3)地缘特征影响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6.形成中国区域文化的因素是什么?
形成中国区域文化主要有四个因素:
(1)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因为人得向提供物质的自然讨生计,这是自然环境决定地域人群文化样式的第一个层次,越是人类生活的早期,这一层次的内容起的作用越大。(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关于地理条件的特殊,可以举古代神仙崇拜浓郁的燕齐地区为例。何以在那里兴起那样一种信仰?这是因为他们的海洋环境。有人认为所谓的神仙知说,可能与东海偶然出现的海市蜃楼有关。关于得天独厚,可以明清晋商鼎盛一时的原因为例。
(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在这样情况下产生的区域文化最具有历史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典型的例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文化的异彩纷呈。
(4)典型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我们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乡土意识由此而来。一个地区典范人物的业绩,能持久地感动他的乡亲,中间其重要作用的就是这种乡土意识。以明清以来安徽桐城为例,那是一个以文章出名的县,即使在今天,那个地方中学生作文水平,也普遍不错。原因就在那里出现过这方面的著名人物方苞、姚鼐。所以,这里的文人都以“桐城派”自诩。桐城人以文章扬名,方苞、姚鼐等人物的典范作用不可低估。以此类推,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浙东一带重史学,那是因为黄宗羲的影响;徽州一带尚经术,那是由于戴震的影响。
7.简述中国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
(1)土地的过当开垦,虽收到一时之效,但造成了土地的沙化。(2)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给北方造成了水土流失等灾难性的严重后果。
8.试述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
(1)土地的开垦:古代相当重视对土地的深度利用。先秦魏国“尽地利之教”;汉武帝时期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
(2)水利的兴修:既关系农业的兴衰,又关系环境的美恶。先秦两汉时期曾兴修郑国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
(3)运河的开凿:春秋战国至清朝后期的运河的开凿历史。
9.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原因。
主要原因就是中上游地区森林被大量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
植被破坏严重,这样就加重了黄河的泥沙含量越来越大,抑制在下游平原地带形成了地上悬河,使得黄河流域的水灾从总体上看,是呈逐渐加深加重的历史趋势。另外,与黄河的迁徙互为因果的是北方原有的大量湖泊的淤塞以至于消失。
没有这些湖泊的吞吐作用,黄河的危害更加严重。到了明清以后,黄河夺淮入海,又造成了淮河流域的大灾难;而淮河在此以前,一直是一条河床很深便于航运的“利河”。明清统治者片面地保护大运河交通,不从根本上对黄、淮加以治理,最终酿成了更大的灾害。总之,黄河、淮河由利河变成害河,固然与自然方面气候变冷、植被不易恢复有关,但无视自然规律“自作孽”的人为因素还是更主要的。如片面的重农思想、治国思想的落后及政治腐败。
10.简述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
(1)战争。据《史记》及相关文献记载,黄帝与蚩尤曾经大战而黄帝获胜,有效实现聚族。
(2)高级宗教确立。此前宗教混乱,“家为巫史”,而颛顼zhuanxu 时代宗教祭祀行为专业化也起到了聚族作用。
1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仁政“,他们提倡积极入世的观点。
12、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齐物”,他们提倡追求个体精神解放的观点。
13、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治理国家。后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韩非子,他主张“法”、“术”、“势”结合在一起使用,成为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14、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墨子的“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2)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墨子学派的出现本身,是那个时代私有生产大发展的结果,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思想的代言人。
15、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邹衍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德终始”说。他以此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
16、春秋战国时期名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名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邓析的“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和公孙龙、惠施的“离坚白”、“合同异”的争辩,都具有很强烈的思辨色彩。它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即“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17、简述“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