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阐释学视角看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思想

合集下载

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

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

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原创实用版2篇】目录(篇1)1.施莱尔马赫及其翻译理论2.施莱尔马赫的两种翻译方法3.两种翻译方法的应用4.两种翻译方法的优缺点正文(篇1)一、施莱尔马赫及其翻译理论施莱尔马赫是德国文学翻译家、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他的翻译理论对20世纪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翻译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意义和风格,同时也要考虑到目标语言的特性和文化背景。

二、施莱尔马赫的两种翻译方法1.逐字翻译法:施莱尔马赫主张,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词汇和语法结构,通过逐字逐句地翻译,使读者能够理解原文的意思。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保持原文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但缺点在于可能会造成目标语言的混乱和误解。

2.意译法:施莱尔马赫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结构和文化背景,对原文进行适当的改写和调整,以使读者能够理解原文的意思。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使目标语言更加流畅和自然,但缺点在于可能会失去原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两种翻译方法的应用1.逐字翻译法在文学翻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翻译一些诗歌或散文时,为了保持原文的美感和意境,通常会采用逐字翻译法。

通过这种方式,读者能够更好地体验到原文的韵味和风格。

2.意译法在科技翻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翻译一些科学公式或化学方程式时,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通常会采用意译法。

通过这种方式,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式或方程式的意义和原理。

四、两种翻译方法的优缺点1.逐字翻译法的优点在于能够保持原文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目录(篇2)I.引言A.施莱尔马赫及其翻译方法简介B.施莱尔马赫翻译方法的重要性和意义II.施莱尔马赫的两种翻译方法A.直译法1.直译法的定义2.直译法的优点和缺点B.意译法1.意译法的定义2.意译法的优点和缺点C.两种翻译方法的比较1.优缺点对比2.在翻译中的应用III.施莱尔马赫翻译方法的应用案例A.英文原文1.《红楼梦》英文译本简介2.施莱尔马赫在《红楼梦》英译中的应用B.中文原文1.《红楼梦》原文片段2.施莱尔马赫的直译和意译应用C.英文译文1.施莱尔马赫的直译和意译应用效果2.《红楼梦》英文译本的对比分析正文(篇2)一、引言施莱尔马赫是德国文学翻译家、批评家和翻译理论家,他的翻译方法被认为是一种独特而具有启发性的翻译理论。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1)理解即是翻译:领悟一种意义便是翻译 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就其实际过程来看,任何一个交流 行为都隐含着翻译活动,他的“理解即翻译”论断的阐释 学意义在于指出了阐释是翻译的普遍特征,理解和阐释问 题即是译者最关注的根本问题。 (2)翻译的四个步骤 乔治·斯坦纳指出,翻译并不是“意义”简单复制的 过程,而是有“人”这一主体参与的过程,即译者的主体 性。
2.海德格尔阐释学翻译观
1)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反对一字一译,对号入座的 译法,认为翻译的关键在于表达词语后的“道说”,而“道说” 是无法通过字面的直译传达的。 2)区分了“翻译translation”和“转渡transfer”。 3)他认为每种翻译都是解释,而所有的解释是翻译。他把 “解释”与“翻译”等同起来。 4)他认为,理解受到历史和语言的双重影响。 5)准确的翻译还受缚于母语的前结构。 6)他倡导在翻译中以本意在先、审视词语的源流、重视被遮 蔽的思想。
二、理论特点
1、将阐释概念扩大,认为翻译,乃至语言研究都是阐 释过程。强调原文理解的普遍性与历史性。 2、广阔的研究视野,翻译研究涉及功能学、文化学、 比较文学、哲学、社会学;研究对象涉及口译与笔译、 文学翻译与机械翻译。 3、将翻译视为一门艺术,而非科学。
三、代表人物、作品及其理论内容提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1)中世纪的古典阐释学:用于逻辑学和辩论术,以及一些 宗教、文学经典著作的解释。 2)认识论和方法论阐释学(18世纪):阐释所有文本,以 语法阐释、心理阐释为方法,强调阐释的客观性、能动性 和辩证法的一门特殊学科。
3)本体论(现代)阐释学:人类自身的历史的哲学阐释, 揭示了理解的相对性与历史性,批评了传统的阐释存在的 非历史性主义倾向,提高了人们对理解的自觉地反思水平。

翻译的阐释学派及其启示

翻译的阐释学派及其启示
m 了巨大贡献 。


施莱 尔马赫 的 阐释学 理论
施莱尔马赫的《 论翻译 的方法》 论文从理论上
阐述 了翻译 的原则 和 方法 问题 , 阐释 学 的角 度 阐 从 述 了翻译 和理 解之 问 密不 可分 的关 系 , 提 出 了两 并 种不 同的 翻译途 径 。一是译 者 可 以“ 打 扰原 作者 不

教育理论探讨 ・
翻译 的I 阑释学派及其 启示
田 琼
( 山两 财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山西 太 原 0 0 0 ) 3 0 6

要 : 莱 尔 马 赫 在题 为 《 翻译 的方 法 》 文 中从 阐 释学 的 角 度 阐述 了 翻译 和理 解 之 问密 不 可 分 的关 系 , 施 论 一 并
施 氏 的语 法 释 义必 须 以 对 文本 的共 时 的共 识
来 达 意 ” 它本 身 就具 有 动态 意识 , , 即用 清 晰 的话 语 表 达 尚不 清 晰 的意 义 。它 的 词根 H re— — “ en s 赫尔 墨 斯 ” 古 希 腊 神 话 中奥林 波 斯 诸 神 的使 者 , 斯 是 宙 的 传 旨者 , 因此 他 又是 使 节 和传令 官 的庇 护者 。他 主 管商业 、 通 、 牧 、 技 、 交 畜 竞 演说 等 , 为众 神 传 递 在
译 : e B in , raO y i( N w e igG et l c 金惠康 ,0 4P3 j mp . 2 0 ,. )
长城 t ra Wa 。 h G et l e l
龙井
施 莱尔 马赫 提 出 了检 验语 义 的 阐释学 主张 , 其
释 义理 论包 括 两个 方 面 : 语法 释 义 和心 理 释 义 。施 莱 尔 马赫 在 解 释理 解 过 程 时 讲 到 : 话 语 如 果 不 被 “ 理 解为 一种 语 言 的关 系 , 么它 就不 被 理解 为精 神 那

浅较鲁迅和韦努蒂异化翻译观

浅较鲁迅和韦努蒂异化翻译观

浅较鲁迅和韦努蒂异化翻译观归化/异化这一术语直接来源于德国学者施莱尔马赫。

施莱尔马赫基于德国的阐释学之上,指出:“有两种翻译方法:译者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而让读者向作者靠拢;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

”前一种方法即是“异化”,后一种即“归化”。

异化的翻译,目的是尽量保留源出语的语言与文化特点,通过异化的译文让读者了解异国风情、异国的先进文化和异国语言的特点,以丰富本民族语言的表达法,补充本民族文化之不足。

鲁迅和韦努蒂是中西方译界提倡异化翻译观的重要人物。

本文将对他们的异化翻译观作个梳理比较。

一、鲁迅“宁信而不顺”的异化翻译观鲁迅是中国异化翻译观的先驱。

他的异化观本质上是语言上的异化,“宁信而不顺”是其集中的体现。

在鲁迅翻译活动的初期可以看出其翻译思想还深受晚清译风的影响,没有异化的影子。

晚清时期,统治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策略的提出,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于是开始了大规模翻译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知识。

林纾虽然不懂外文,但与人合作共翻译了外国文学作品180多种。

他文笔优美、流畅,落笔如飞。

而且他翻译中的随意删增与改写也成为当时翻译的潮流。

鲁迅早期对林纾的翻译非常着迷,一有林纾的译本,鲁迅必将其买下。

但后来在翻译了《域外小说集》后鲁迅的翻译思想有了转变。

他说,“当时中国流行林琴南用古文翻译的外国小说,文章确实很好,但误译很多。

我们对此感到不满,想加以纠正,才干起来的”。

实际上,就林纾的译文而言, 他用文言文进行翻译,但严格地看,他的译文又并不是纯粹的“古文”,而是“他心目中认为较通俗、较随便、富于弹性的文言。

它虽然保留若干‘古文’成分,但比‘古文’自由得多;在词汇和句法上,规矩不严密,收容量很宽大。

”显然因为汉语表达方式的不够用,林纾“译文里有相当的‘欧化’成分。

好些字法、句法简直不像不懂外文的古文家的‘笔达’,倒很像懂得外文而不甚通中文的人的狠翻猛译”。

因此林纾的翻译已开始有“异化”的痕迹。

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与译者主体性的开题报告

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与译者主体性的开题报告

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与译者主体性的开题报告引言:施莱尔马赫是德国浪漫主义思想家,其阐释学主要关注人类对于文本的理解和解释过程,被视为现代阐释学的先驱。

作为翻译工作者,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和文化背景也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理论以及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欧阳江河翻译的王小波作品为实例进行分析。

一、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理论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理论重点关注文本的意义构建和理解过程。

他认为文本不是孤立的,而是与阅读者的背景、经验、价值观等因素相互交织,文本的意义也随之发生变化。

在施莱尔马赫看来,阅读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读者需要通过不断地思考与推理去理解文本。

他提出了“致密性”和“洞穴性”两个原则,指出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两个方面。

致密性是指文本中的某些部分可能会被多重解释或者隐藏在别的部分中,读者需要通过不断揣测、分析等方式来揭示其中的意义。

而洞穴性则是指文本中可能存在“空缺”或者不完整的部分,读者需要通过想象等方式来填补这些缺失的部分,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

施莱尔马赫还提出了“圆周性阐释”这一概念,强调阐释过程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读者需要不断地回到文本中去寻找新的线索和信息,以不断丰富和修正自己的理解。

这种理解方式可以理解为一种“螺旋式”阐释,不断地向内推进和向外延伸。

二、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过程,译者身处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能否准确地理解源语言中的文化元素并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往往要受到其自身文化背景的影响。

因此,译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敏感度和学科素养。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充分考虑源语言文本作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及当时的历史、政治、社会环境,以及目标语言读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心理需求等,充分尊重文本的原貌和作者想表达的含义。

同时,译者也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充分体现自己的主体性。

译者可以通过适当的译文解释、转换和创造,使得目标语言的文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翻译理解和创造性思维。

施莱尔马赫《翻译的方法论》

施莱尔马赫《翻译的方法论》

施莱尔马赫《翻译的方法论》
施莱尔马赫在《中文翻译的方法论》一书中提出了他对中文翻译的看
法和方法论。

他认为,中文翻译应该是一种艺术,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
因为它需要翻译者对语言和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对目标语言读者的理解。

他还提出了一个翻译过程的模型:“输入-理解-再现”。

在这个模型中,翻译者首先要理解原文的意思,然后再根据目标语言和目标读者的语
言和文化背景来重新表达这个意思。

在进行翻译时,翻译者不仅要考虑语言的表达,还要考虑语言的文化
内涵和语境。

他强调翻译不仅是词汇和语法的转换,更是思想和文化的转换。

施莱尔马赫还提出了一些翻译的具体建议,如注重原文的情感和语境,注重语言的连贯性和时效性,注重文化的本土化等等。

总之,施莱尔马赫提出的翻译方法论强调翻译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的转换,需要翻译者具备深入了解两种语言和文化的能力,并在翻译过程中注
重细节和多方面考虑,以达到最好的翻译效果。

施莱尔马赫翻译思想

施莱尔马赫翻译思想
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论建立在二元论的基础上在两分法里作者或读者得到了重视译者作为中间人丧失了翻译主体性地从语言的角度看施莱尔马赫突出的是言说者与听众之间的对话关系强调理解和解释的过程就是要还原这样一种原始的关系而不是按照现代方法去解读过去的文本
施莱尔马赫翻译思想
参考文献
[1]王晨光. 从语境学走出经学危机——施莱尔马赫释经学方法的启 示[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04):16-20.
[4]张会永. 康德与施莱尔马赫至善学说评析[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13,(03):131-137.
[5]陈晓茹. 从语言哲学维度看施莱尔马赫的语言解释学[J]. 外语学刊 ,2008,(05):9-11.
01
施莱尔马赫异化翻译策略之历史文化成因探 究
刘军 平
CONTENTS
语言解释学思想
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解释学的真正建立者是施莱尔马赫。他的解释 学思想是在1811— 1833年之间的二十余年中逐步发展成熟起来。
早期,他把解释学视为语言文献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解释的 艺术。他认为,理解过程同所理解的事物无关,它独立于被理解的 历史内容。
。他通过文本解释去理解人的理解活动本身。
译者才能掌握解释学的艺术,才能打开文学艺术经典的迷宫。
如何重建作者意图?
• 重建作者意图的最佳方法是保存原语中的异质特点。提出著名的异化和归化 两种翻译方法,“即译者要么尽可能地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将读者引向作者 ;要么尽可能地让作者安居不动,将作者引向读者”。
• 施莱尔马赫所主张的是将读者带向作者,让目的语读者接受充满异国情调的 洗礼,他主张异化翻译策略是出于对他者语言文化的尊重。
语言解释学对语言哲学的启迪

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

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

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摘要:一、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论背景1.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念来源2.我国对施莱尔马赫翻译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二、施莱尔马赫的两种翻译方法1.直译法2.意译法三、两种翻译方法的具体应用1.直译法的优势和局限2.意译法的优势和局限3.直译法和意译法在实际翻译中的结合四、施莱尔马赫翻译理论对我国翻译工作的启示1.深入理解原文内涵2.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程度3.注重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正文:施莱尔马赫是德国的一位翻译家和语言学家,他的翻译理论对我国翻译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论中,主要涉及两种翻译方法:直译法和意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持原文的形式和意义,力求将原文的每个词汇、句子和篇章结构都准确地传达给译文读者。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有助于原文信息的准确传递。

然而,直译法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它可能会导致译文表达生硬、不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甚至可能产生误解。

与直译法相对应的是意译法,这种方法在翻译过程中更注重传达原文的意义,而非完全保留原文的形式。

通过意译法,译者可以对原文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写和调整,使译文更符合译文读者的接受程度和阅读习惯。

意译法的优势在于能够使译文在保持原文意义的同时,更易于被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

然而,意译法的局限性在于,过度追求译文的可读性可能导致原文信息的丢失或扭曲。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论启示我们,译者应综合运用直译法和意译法,力求在保证翻译准确性的同时,兼顾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程度。

首先,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的内涵,确保翻译过程中不丢失或扭曲原文信息。

其次,译者要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程度,使译文更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最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注重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的平衡,避免过分追求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总之,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论为我国翻译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翻译的阐释学派

翻译的阐释学派

翻译的阐释学派一、阐释学派翻译观:1、译者不是消极地接受文本,而是积极地创造文本的过程2、强调翻译和理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对理解的作用及方式进行不同的阐述;二、施莱尔马赫:1、翻译的两个途径译者可以“不打扰原作者而将读者移近作者〃--以作者为中心。

尽量不打扰读者而将作者移近读者“--以译文读者为中心。

2、首次提出翻译应区别口译与笔译。

区分了真正的翻译和机械的翻译。

前者是指文学作品和自然科学的翻译,后者指的是实用性的翻译;三、阐释学翻译模式与斯坦纳1、代表作《通天塔:语言与翻译面面观》2、主要观点:理解即是翻译3、阐释学的翻译步骤:信任、攻占、吸纳、补偿「即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将个人的生活经验,文化和历史背景渗入了原文,使翻译变成了对原文的再创造。

翻译的结构学派♦解构主义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全幵放式的批判理论,它以解释哲学作为哲学基础,主张多元性地看问题,旨在打破结构的封闭性,颠覆二元对立的西方哲学传统♦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强调消除传统的翻译忠实观,突出译者的中心地位♦比较著名的学者有德里达、本雅明、韦努蒂等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1、翻译的性质、作用1)德里达认为,翻译应该重新定义。

即翻译不仅仅只定义为掌握某种内容的跨越活动,同时更主要的是为“播散”和“逃遁” (escape)等跨越时间场所提供论坛(forum)。

2)他的翻译思想是假设不存在共核和深层结构,将自己的解构理论建立在非等同、非对等和不可传达的基础之上。

3)他认为,翻译是不断修改或推迟原文的过程以置换原文c他对翻译的定义是:翻译是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一种文本对另一种文本有调节的转换。

(翻译的性质)4)德里达认为,各种语言在语义、句法和语音的差异上造成各不相同的表意方式,通过翻译我们对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和各语言的特定表达方式可以达到更深刻和更准确的认识。

(翻译的作用)5)因此,翻译的目的,不是“求同”,而是“存异”。

施莱尔马赫的异化翻译观述评

施莱尔马赫的异化翻译观述评

施莱尔马赫的异化翻译观述评
海斯莱尔马赫是二十世纪关于翻译学的新兴学者之一,
他研究思想深刻,对翻译学的内涵有很深的理解。

海斯莱尔马赫提出的“异化翻译”观由此诞生。

异化翻译也被称为“文学翻译”或“后翻译”,是海斯
莱尔马赫提出的一种独特的观点。

他提出,翻译是一种本地化的创作形式,而不是原文的直译。

翻译家需要将文学创造力用于翻译,而不是专注于绝对的文字精准性。

所以海斯莱尔马赫认为,翻译是一种艺术,而不是研究。

实践证明,异化翻译观提供了一个及致的视角来理解翻
译的独特功能,并使翻译成为一种复杂的过程。

异化翻译为翻译家更多的创造空间,也突破了传统的翻译方法,使翻译家可以把翻译一部作品看作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不是一件技能性任务。

总而言之,海斯莱尔马赫提出的“异化翻译”观颠覆了
完整性翻译观,改变了翻译任务的内容和客观性,使翻译更具人文关怀。

海斯莱尔马赫的这一理论对翻译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其中心思想对当今翻译理论和实践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是翻译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阐释学与翻译

阐释学与翻译

1.2阐释学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 1.2.1前阐释学阶段(阐释学起源的希腊-19C初) • 1.2.2经典阐释学阶段(主要19C) • 1.2.3现代阐释学阶段(狄尔泰开始到整个二十世纪)
1.2.1前阐释学阶段
• 阐释活动发轫于希腊时期人们对《荷马史诗》的阅读,形成 于对《圣经》的阐释。 • “寓意阐释”就是以象征的方式、从先在的意蕴(精神)出发去解 释文本的内容。 • “语法阐释”则坚持根据史诗文字自身,从对文本的内在结构分 析中去发现文本的意义。 • 结论(局限) • 阐释方法和规则:零散 不够系统化和理论化 不是真正意义上 的阐释学。
1.2.2经典阐释学阶段
1.2.2经典阐释学阶段 (一)阿斯特 • (1)三种阐释方式 • 语法的阐释、历史的阐释和精神的阐释 • (2)“阐释循环” • 个别只有通过整体才能被理解,反之,整体只有通过个别 才能被理解。
1.2.2经典阐释学阶段 • (二)阐释学的奠基人:施莱尔马赫 • 1.奠定了阐释学的学科地位:“避免误解的艺术” • 2.确立了心理阐释的方法:“必须自觉地脱离自己的意识而 进入作者的意识。” • 3.把心理阐释方法与“阐释学循环” 联系起来:“我们为了理解 话语,必须认识人,而我们是从人们的话语中了解人的。”
1.2.3现代阐释学阶段 • • • • (一)现代阐释学开创者:狄尔泰 阐释学天然地与精神科学相关,是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我们说明自然,我们理解精神。 我们把这种我们由外在感官所给予的符号而去认识内在思想 的过程称之为理解。 • 理解就是“我”在“你”中的重新发现。 • 狄尔泰与经典阐释学最大的不同是他认为阐释学不应该仅仅 停留在对语言文本的阐释上,而应该关注历史。历史即文本。 狄尔泰被看作阐释哲学的第一个经典作家。

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

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

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摘要: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I.引言- 介绍施莱尔马赫及翻译理论背景II.施莱尔马赫翻译方法一: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 定义:让原文文本在译文中保持原有的结构和含义- 实例:通过保持原文的句子结构、词汇和语法,使译文读者能够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III.施莱尔马赫翻译方法二:尽可能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 定义:将原文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以译文读者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实例:通过合理调整原文的句子结构、词汇和语法,使译文读者能够感受到原文作者的意图IV.两种翻译方法的比较- 相同点:两种方法都旨在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 不同点:方法一强调保持原文的结构和含义,方法二则强调传达原文作者的思想和情感V.结论- 总结施莱尔马赫的两种翻译方法- 指出在实际翻译中,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十分重要正文: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施莱尔马赫是翻译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两种翻译方法,分别是以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的方法和尽可能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各有侧重,在实际翻译中往往需要综合运用。

首先,施莱尔马赫的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的翻译方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句子结构、词汇和语法,使译文读者能够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保留原文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缺点是可能会导致译文过于生硬或难以理解。

其次,施莱尔马赫的尽可能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的翻译方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将原文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以译文读者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缺点是可能会导致原文的结构和含义发生改变。

在实际翻译中,施莱尔马赫的两种翻译方法都有其重要的作用。

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两种方法,力求在保留原文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同时,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
主要观点:
他认为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就是一个翻译的过程,翻译是 语言的属性之一;不论语内还是语际,人类的交流都等同 于翻译。
在该书中,斯坦纳以海德格尔的阐释思想作为基础,提出了 “理解也是翻译”的观点,将翻译的过程看作是阐释的运 作,并把翻译分为四个步骤,即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
施莱尔马赫的四点创新之处
(1)他是西方第一个把笔译和口译活动明确区分并加以阐 述的人; (2)他区分了真正的翻译和机械的翻译。前者是指文学 作品和自然科学的翻译,后者指的是实用性的翻译; (3)他看到了人类在语言自由和语言制约之间的辨证关 系:一方面,每个人的思想概念的形成、说话人的智能和 想象等都受到所说语言的制约,另一方面,凡是思想自由、 智能独立的人都能创造语言; (4)他从阐释学的观点切入了翻译和翻译中的诸多问题。
理解的历史性、效果历史和视阈融合观在带来理论积极面 的同时也潜藏了很多问题,如过分提倡译者主体性导致翻 译实践的乱译之风;相对主义盛行导致以行为目的来衡量 手段的正当性,而这些翻译实践如女性主义翻译实践就存 在相互之间怎样交流的问题,偏离了翻译实践的正轨。
四、意义及影响
创造性地将理解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反思了主题 对客体的认识的理解过程,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 此外,阐释学派通过探讨理解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 阐明了翻译的文化内涵,开创了翻译学向文化转向的 先河。
2.海德格尔阐释学翻译观
1)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反对一字一译,对号入座的 译法,认为翻译的关键在于表达词语后的“道说”,而“道说” 是无法通过字面的直译传达的。
2)区分了“翻译translation”和“转渡transfer”。 3)他认为每种翻译都是解释,而所有的解释是翻译。他把 “解释”与“翻译”等同起来。 4)他认为,理解受到历史和语言的双重影响。 5)准确的翻译还受缚于母语的前结构。 6)他倡导在翻译中以本意在先、审视词语的源流、重视被遮 蔽的思想。

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

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

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论概述
2.施莱尔马赫的两种翻译方法:直译与意译
3.直译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4.意译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5.施莱尔马赫翻译方法的启示与影响
正文
施莱尔马赫是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的翻译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论中,有两种主要的翻译方法,即直译和意译。

直译,顾名思义,就是将原文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过来,不加改变或者修饰。

这种翻译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文的语义和形式,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然而,直译也有其缺点,那就是可能会导致译文的不通顺,甚至出现语病。

因此,直译比较适用于语言结构相似,词汇含义明确的情况。

与直译相对的是意译,意译的核心在于将原文的含义表达出来,而不是简单地翻译原文。

意译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改变原文的表达方式,使译文更加通顺易懂。

但是,意译也有其缺点,那就是可能会改变原文的含义,甚至导致误解。

因此,意译比较适用于语言结构差异大,或者原文含义深刻需要进一步阐释的情况。

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方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最重要的是要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

第1页共1页。

施莱尔马赫和本雅明的翻译理论

施莱尔马赫和本雅明的翻译理论

施莱尔马赫和本雅明的翻译理论"译者或者尽量尊重原著,让读者适应作者;或者尽量尊重读者,让译文贴近读者。

"施莱尔马赫倡导第一种方式,即让读者适应作者。

这要求译文不能像原作者用德语写出来的,而要"让读者有德国人阅读原文的感觉"。

为此,译者必须采用"异化"译法(与"顺化"译法相对),让自己适应原著的语言和内容。

他必须提炼异域情调并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译者的任务瓦尔特·本雅明从某个受众的认知角度来评价一件艺术品或一种艺术形式从来都不见得有效果。

不仅如此,任何依赖于特定大众或者其代表的评价都偏离了方向,甚至连一切艺术理论表述中的"理想"受众的概念都是有害的,因为这些理论得以成立的前提恰恰是人的存在和本质。

同样,艺术自身以人的肉体的和精神的本质为前提-而人的注意力从不在他的作品当中,因为诗不是为读者而赋,画不是为观者而绘,交响乐也不是为听众而谱。

翻译是为了不懂原文的读者吗?这个命题似乎可充分解释艺术领域的读者之间的层次差别。

此外,这也似乎是重复讲"同一件事"的唯一可能的原因。

一部诗作"在说"什么?它在传达什么?对理解它的人而言是很少的。

它的本质性的东西不是告知,不是口头陈述。

但是那些意在转达的翻译所转达的却没有别的:只有告知-也即无关紧要的东西。

这也是识别劣等翻译的标志。

但是,一部诗作除告知之外的本质的东西--这也是劣等译者所放弃的--通常不是那些不可捉摸的、神秘的,"诗人性的"吗?译者只有在自己也做诗的前提下才能复制吗?这在事实上涉及到了劣等翻译的第二个特征,对此人们可以定义为:对非本质内容的不准确转达。

只要翻译(自作多情地)为读者服务,这个特征就是成立的。

倘若翻译是为读者而存在的,那么原作也必定是这样的。

倘若原作(都)不是为此而存在,那么基于这种关系的译作如何被理解呢?翻译是一种模式。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1)理解即是翻译:领悟一种意义便是翻译 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就其实际过程来看,任何一个交流 行为都隐含着翻译活动,他的“理解即翻译”论断的阐释 学意义在于指出了阐释是翻译的普遍特征,理解和阐释问 题即是译者最关注的根本问题。 (2)翻译的四个步骤 乔治·斯坦纳指出,翻译并不是“意义”简单复制的 过程,而是有“人”这一主体参与的过程,即译者的主体 性。
阐释学的四个翻译步骤: ①信赖trust: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读者相信原文是严肃的作品, 言之有物,有翻译的价值。 ②侵入aggression:就是侵占与发掘,可理解为译者知觉中两 种语言之间,两种思想形式之间的冲突。 ③吸收incorporation:是指译者对原文意思进行吸收,给译 文注入新的活力。 ④补偿restitution:是指对翻译过程中的走失进行补偿,即把 原有的东西归还到原来的地方。 斯坦纳的四个翻译步骤,具有深奥的哲理性,贯穿着这样 的观点: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将个人的生活经 验,文化和历史背景渗入了原文,使翻译变成了对原文的再创 造。并且重视通过词源的研究来解释作品,同时将历时与共时 的概念引入语言研究中,这样翻译便始终贯穿于历时与共时的 语言现象中,而语言交流正是通过翻译来实现的,人类的交流 都等同于翻译。

施莱尔马赫的四点创新之处 (1)他是西方第一个把笔译和口译活动明确区分并加以 阐述的人; (2)他区分了真正的翻译和机械的翻译。前者是指文学 作品和自然科学的翻译,后者指的是实用性的翻译; (3)他看到了人类在语言自由和语言制约之间的辨证关 系:一方面,每个人的思想概念的形成、说话人的智能和 想象等都受到所说语言的制约,另一方面,凡是思想自由、 智能独立的人都能创造语言; (4)他从阐释学的观点切入了翻译和翻译中的诸多问题。

翻译的阐释学派

翻译的阐释学派

阐释学理解观 与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
一、西方现代阐释学代表任务海德格尔和伽达 默尔的哲学解释学
1、翻译是对原文本的阐释与理解,阐释的过程极 富主观性。 2、翻译研究必须寻回译者这一主体,赋予译者对 理解和阐释文本一定的主观能动性。
二、海德格尔从哲学和阐释学的角度阐述的翻 译思想
1、他这种注意翻译的普遍性与将理解视为人的存 在的本质特点的观点联系起来,体现了阐释学的 广泛适用性。
2、反对一字一译,对号入座的译法,认为翻译的 关键在于表达词语后的“道说”,而“道说”是 无法通过字面的直译传达的。
3、区分了“翻译”和“转渡” 1)认为“转渡”一词与“翻译”一词是“同一 者”,但不是“相同者”; 2)他推崇“意义转渡”代替“字面翻译”; 3)明确指出了翻译的困难——时间的迁移,语言 的畸变,理解的误差以及原意的消隐; 4)语言的本质不是“在场”,在于“缺席”。
新之处); 最后一章讨论有关文化的各种类型学。
2、主要目的:
阐明翻译乃是语言的基本因素,翻译和语言理 解不可分割的观点。
3、主要观点:
1)理解即是翻译
①翻译包括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
②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实际上乃是翻译过程;
③在传统框架中,语言文学或话语行为造成的理解 困难有三个:作品的“节奏”,词汇,“个人语 汇”;
3)“完美”的翻译就是与原文完全平衡的译作, 即既无不及,又不超越,这应是译者自始自至终追 求的目标。
4)斯坦纳的四个翻译步骤,具有深奥的哲理性, 贯穿着这样的观点: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 避免地将个人的生活经验,文化和历史背景渗入了 原文,使翻译变成了对原文的再创造。
4、斯坦纳的贡献:
斯坦纳对翻译与理解的关系,造成理解的困难, 译者应追求的目标以及四个翻译模式的论述不乏新 意,对于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

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

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翻译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德国翻译家施莱尔马赫提出了两种翻译方法,即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

这两种方法在翻译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文将对这两种翻译方法进行概述和分析,以期为我国翻译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施莱尔马赫的两种翻译方法概述1.异化翻译异化翻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语言和风格,使译文读者能够感受到原文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翻译方法强调尊重原文的异质性,使译文读者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观念。

2.归化翻译归化翻译则是以译入语为基准,使译文在语言、文化和风格上与译入语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相一致。

这种翻译方法注重让译文读者感受到译文的自然流畅,易于理解。

三、两种翻译方法的优缺点分析1.异化翻译的优缺点优点:a.保留原文的特色和风格,有助于传播不同文化b.有利于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和技术缺点:a.可能导致译文读者理解困难b.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容易造成误导2.归化翻译的优缺点优点:a.译文通顺易懂,易于接受b.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实用性缺点:a.可能丧失原文的文化特色和风格b.对译者的翻译技巧要求较高四、实例分析1.异化翻译在实例中的应用以我国古代诗歌翻译为例,异化翻译能够保留原文的诗意和韵味,如将李白的《将进酒》翻译成英文:"A flagon of wine, let us drink to the sky,We"ll pour libations to the moon and the sun."2.归化翻译在实例中的应用以同样的诗歌为例,归化翻译则将诗歌翻译成英文诗的形式,如:"Drink up, my friends, let"s raise our glasses high,We"ll sing and dance, and let the good times roll."五、我国翻译现状及启示目前,我国翻译界在实践中更倾向于采用归化翻译,这有利于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理论文章:阐释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

理论文章:阐释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

阐释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翻译,古代称之为“象寄”或“通事”。

长期以来,人们为译者设置了种种栓桔,向他们提出了种种限制条件和苛刻要求,或者要求译者与原作者融为一体,即朴素、准确地复述原作,丝毫没有译者的痕迹,或者要求译者像玻璃一样,透明得让读者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甚至忘记他的存在。

对于译者的评价古往今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两千多年来,译者被冠以多种称号,如“下流的职业媒人”、“译匠”、“叛逆者”(意大利谚语:“译者就是叛逆者”)、“舌人”、“施暴者”(韦怒蒂称:翻译就是施暴—不是对原作,就是对译人语读者)、“翻译机器”、“文化搬运工”、“二主一奴”中的奴隶(美国的乔治·斯坦纳说,译者是“活生生的创作和幻影般的翻译这两个不可调和的主人的奴隶”、“戴着镣铐的舞者”等,不一而足。

这既指出了翻译的特点和难点,也体现了对翻译,特别是译者价值地批判。

在原文作者—译者—-读者的链条中,作为主体的译者不但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相反译者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界提出了翻译理论的“文化转向”问题,尤其以Susan Bassinet的《文化,构建,翻译》为代表。

自此翻译研究开始从单纯的语言学角度进人到语境、历史、文化的宏观大环境中。

随着对翻译理论中阐释学研究的深人,人们也加深了对翻译活动本质的认识和对译者主体性的肯定。

1阐释学理论与译者主体性阐释学(Hermeneutics)是20世纪60年代后盛行于西方的哲学和文化思潮,是一种探求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理论。

它已成为当代最具生命力的哲学思潮之一,其理论影响几乎渗透到所有的人文学科,甚至是自然科学。

阐释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从词源学的角度讲,HERMENEUTICS这个词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HERMES赫尔墨斯。

他是古希腊神话中传达信息的信使之神,他主要传达主神宙斯的旨意,把神旨传达到人间或把神界语言翻译转换为人间语言,他在其间做些解释工作,使神谕变得意义明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思想与其阐释学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想深入理解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思想,就必须把握施莱尔马赫翻译思想形成的哲学溯源。

关键词:施莱尔马赫阐释学翻译思想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作为一名颇有影响力的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在翻译领域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

他的论文《论翻译的方法》被誉为西方翻译史上最重要的一篇论文之一,对德国翻译理论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理论
施莱尔马赫是一位以哲学方法来思考语言问题的学者。

在当代哲学中,他被誉为现代解释学之父,他的阐释学理论深刻影响了其翻译理论,为其翻译理论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施氏提出阐释学是一门理解文本意义的艺术,也是一门避免误解的艺术。

他认为误解是阐释学的出发点,而且,这种误解是普遍存在的,误解的普遍性决定了阐释学的普遍性。

误解使阐释学成为了必要,而阐释学就是要消除在理解过程中产生的误解。

那么要如何消除这种误解呢?施氏认为误解最深层的原因就是“语言”和“思维”的差别。

,要想避免误解就要从两个方面来解释文本,即客观的重构(语言层面的重构)和主观的重构(作者精神状态的重构),并且认为主观的重构更为重要,解释者只有重建作者的精神世界和历史情境,才能更为准确地阐释文本。

与之相对应地,施氏提出了语法解释和心理解释。

早期的阐释学侧重于语法解释,及对文本进行语义学的分析。

这一部分是客观的,不以作者和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

但是由于语言是在不断发展的,每个人的历史经验也千差万别,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仅从语义层面来诠释文本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施莱尔马赫创造性地提出了心理解释这一概念。

心理解释是一种主观的方法,旨在揭示文本的深层意义和作者的精神状态。

施莱尔马赫提出,要想把握作者的精神状态,必须通过“心理移情”的方法,在心理上进入作者创作文本时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重建文本与该社会历史语境之间的联系。

二、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思想
1813年,施莱尔马赫发表了题为《论翻译的方法》的论文,文章从理论上阐释了翻译的原则和方法问题。

施莱尔马赫认为翻译不仅存在于不同语言之间,同种语言也需要翻译,比如说方言,抑或是不同历史阶段的语言或方言,都需要翻译。

施莱尔马赫是西方第一个将笔译和口译明确区分并加以阐述的人。

他认为,口译主要是
(谭载喜,2006:106-107)。

指商业方面的翻译,而笔译主要是指从事科学艺术领域方面的翻译。

此外,施莱尔马赫还对翻译进行了分类,认为翻译分为真正的翻译和机械的翻译。

真正的翻译是指文学作品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翻译,这类翻译相对较复杂,要求译者有较高的理解和阐释能力。

笔头翻译属于真正翻译的范畴。

机械的翻译,是指实用性的翻译,如商业翻译,此类翻译相对容易,而且是一种机械的活动,口头的翻译就属于机械翻译的范畴(谭载喜,2006: 107)。

他认为,任何能熟练掌握两种语言,并且能够避免犯明显错误的人,都可以胜任机械翻译的工作。

然而,不同于商业翻译的是,科学和艺术著作的翻译来说,会产生两种可能性:一方面,假如两种语言完全对应,词对词,概念对概念,词尾变化对词尾变化以及其他所有相应的因素都有着相同的涵义和关系,而唯一不同的只是两种语言的发音,那么科学艺术著作的翻译就同商业翻译一样,是纯粹的机械翻译。

但是事实上,真正的语言却并非如此。

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在年代上和谱系上差距越大,就越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词,而且学术性或艺术性类文本跟其文化紧密联系,因此译文语言找不到完全的对等语。

另一方面,如果说话人在独立思考,所表达出来的东西是这种独立思考的结果,那么说话人和他的言语
之间就有一种复杂的双重关系。

只有当这种双重关系被正确领悟了,说话人的言语才能被正确的理解。

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解和阐释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

施氏认为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不单是一个语言的过程,还是一个创作性的心理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应是被动地接受文本,而是要积极地创造发挥。

在论及翻译方法的时候,施氏提出了两种途径:一是尽可能地不打扰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异化);二是尽可能不打扰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顺化)。

第一种途径――让读者接近作者,译者在翻译中要保留一些异质,向原文的语言靠拢,把读者带到原作的氛围中去,让读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理解原作的真正含义,第二种途径――让作者接近读者,就是说译者要像本土作者那样说话,使译文的语言向本国语言靠拢。

这两种翻译途径的提出对后来翻译的研究影响深远。

两种翻译途径中,施氏倾向于第一种途径,认为理想的翻译要保留原文之异,以此证明另一种文化的存在。

三、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理论对其翻译思想的影响
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理论对其翻译思想影响深刻,它不仅对其翻译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也深化了其翻译理论的研究。

施氏将心理阐释引入了阐释学,认为理想的阐释应包括语法阐释和心理阐释。

这一观点是建立在语言哲学和心理学之上的,直接影响到了施氏的翻译思想。

他强调文本的理解不单是一个语言的过程,还是一个创作性的心理过程。

译者应当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前提下,积极地创造发挥,对作者的心理进行重建,再现作者创作原文时的心境和情感。

此外,施氏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要尊重文化的差异,保留原文中的异质,把握作者的思想和语言风格,也正体现了施氏关于语法阐释和心理阐释的观点。

阐释学是一门理解文本意义的艺术,那么研究阐释学就必然会涉及到作者,文本以及读者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施莱尔马赫主张“作者中心论”的观点。

他指出,作者在创作中有着自己的意图,作者的意图即是整个理解活动的核心,而文本则是读者解读作者意图的媒介。

在作者,文本和读者三者之间,作者起着主导作用。

施氏认为,普遍诠释学的理解任务就是主观重建客观的过程,通过文本在心理上重新体验作者的精神状态。

因此,虽然施氏指出,摆在译者眼前的有两条道路,但他更主张第一条途径,即尽可能地不打扰原作者的安宁,并且指出,原作者往往与解释者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应按照现代的思想来理解古代文本,而是要重新认识作者和读者之间原始的关系,即实现对作者历史性的把握。

语言在施氏的阐释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他十分强调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认为没有思维,就没有谈话,没有语词,人就无法思想,语言是思想的媒介。

可以说,人的思维是内在的语言,而语言则是外在的思维。

因此原作语言中必然蕴含着作者的精神和思维方式。

那么要想使读者理解作者,译者在翻译时就要把握两点:一是语言内容的翻译,二是作者的精神和风格。

而要抓住原作的精神和风格,就要准确把握语言内容的意义,因为语言来源于作者的感觉,其表达方式及内容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性格,因此译者可以通过语言来把握作者的精神和风格。

由此可见,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理论对其翻译思想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他的阐释学理论对其翻译理论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而其翻译理论反过来又丰富和完善了他的阐释学理论。

四、结论
通过对施莱尔马赫阐释学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施氏的翻译思想与其阐释学理论紧密联系,一脉相承。

施氏的阐释学理论是其翻译思想的形成和完善的理论基础,为其提供了强大的哲学支持。

施氏在阐释学学科中取得的重大突破,也进一步深化了德国翻译理论的发展,使得人们通过阐释学来重新审视翻译活动,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段宗社. 解释学浅释[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12).
[2]范登伟. 西方文学诠释学的转向[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 25(1).
[3]杰里米.芒迪.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43.
[4]鲁滨逊. 西方翻译理论:从希罗多德到尼采[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25-238.
[5]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07.
[6]王雪, 胡叶涵, 谷婷婷. 施莱尔马赫翻译思想的哲学溯源[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2(3).
作者简介:林琳(1988―),女,河北沧州人,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