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述题(正规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

目录:

1.“蝴蝶效应”的方法论启示

2.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的哲学意义

5.分析模型方法的认识论意义

27.阐述古希腊三个自然哲学家关于万物本原的基本思想

39.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体会

40.为什么自然辩证发的创立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51.怎样理解只要“自然科学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53.有人说科学认识起始于问题,有人说科学认识起源于观察,试评述这两种说法。

54.分析爱因斯坦说过的一段话:“光有知识与科技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理由把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置于对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

60.海森堡“微观粒子服从测不准关系”

57.人造单细胞生物

59.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科学家并没有学习唯物辩证法却在科学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61.波普尔证伪主义与库恩历史主义模式的异同

62.如何理解汉森提出的“一切观察都渗透着理论”的观点?

6.“李约瑟难题”的看法

19.论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征

33.论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65.四元素说与五行说的区别

7.结合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谈谈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11.阐述自然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12.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重大意义

29.阐述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局限性

15.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63.天人和谐生态自然观历史依据及现实意义

9.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

30.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基本原则与特性

47.“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天人合一”,三个环境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50.论“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两型社会”

55.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52.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什么说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

18.如何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43.谈一谈科学发现中机遇的认识

44.谈谈对灵感的认识

48.什么是技术创新?什么是自主创新?我国强调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和对策?当前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49.概述创造性思维4阶段

8.谈谈科技应用中的“两重性”及如何消除其负面作用

10.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13.试述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

14.试述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的新特点

32.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6.谈谈你对科学划界标准的认识

17.谈谈你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20.比较第一次技术革命与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不同特征

21.简要论述现代科学发展的特征

22.论述一位著名科学家的科学成就与科学方法论思想

23.阐述近代科学传统的主要内容

25.论述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31.阐述科学的本质属性

34.论述近代科学革命对于近代经典科学的冲击

35.比较近代自然科学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科学发展的特征

56.自然界演化方向的矛盾?如何化解?

36.论述科学知识与技术的不同构成要素以及其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8.论述与比较科学与技术的不同价值

41.你认为如何才能通过技术进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2.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社会运行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45.论述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思想

46.论述并比较古代、近代、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同特点

58.结合默顿科学规范思想和当前中国科研活动的突出问题阐释如何加强学术规范建设

1.“蝴蝶效应”的方法论启示

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

2.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的哲学意义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在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缺口,就其基本点而言,它是科学的、革命的、唯物主义的,而且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打破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首先坚持了世界的物质性,他用物质的观点解释了宇宙的起源;其次坚持了以物质的运动来说明可观宇宙的变化和发展,运动史物质不可分离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最根本的形式;最后康德认为运动着的物质构成了宇宙,生生不息,永无止境。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5.分析模型方法的认识论意义

1、模型方法是对现实问题的模拟,是客体的数学形式表现;

2、S≒I≒O,S为主体,I为仪器,O为客体,当客体不宜直接研究时,建立一个相似的模型进行研究,S≒I≒M∽O,M为模型;

3、M充当客体,又充当了中介物。

模型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某种本质特征(如结构特性、功能、关系、过程等)的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的类似物。作为一种现代科学认识手段和思维方法,模型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抽象化,二是具体化。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原型出发,根据某一特定目的,抓住原型的本质特征,对原型进行抽象、简化和纯化,建构一个能反映原型本质联系的模型,并进而通过对模型的研究获取原型的信息,为形成理论建立基础。另一方面,高度抽象化的科学概念、假说和理论要正确体现其认识功能,又必须具体化为某个特定的模型,才能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所以,模型作为一种认识手段和思维方式,是科学认识过程中抽象化与具体化的辩证统一。建立模型的过程,是一个思维与行为相统一的过程。通过对科学模型的研究来推知客体的某种性能和规律,借助模型来获取、拓展和深化对于客体的认识的方法,就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型方法。

6.“李约瑟难题”的看法

1、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人没有注重科技创新精神,历代王朝的科举考试都是以文章、书法、武术等内容为主导,没有注重数学、物理、天文的应用或开发、创造,使莘莘学子没能向科技创新方面发展;

2、由于封建等级制度的明显,近代中国人存在以“官”为上的观念,也使得国人轻视了科技创新精神;

3、社会原因也造成了中国最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明末清初,由于满清入关残酷的战争中断了科学发展的进程,落后的奴隶制游牧民族入关建立了清王朝,由于康熙一系列错误的科学政策,把我们本可以与欧洲“同步起跑”的机会失去了。如:康熙在用人上,对汉人采取防范措施,致使一些科学家得不到重用;在培养人才和集体研究问题上,在有众多传教士的条件下,没有兴办外语学校,没有组织中国学者翻译外国科技书籍;在制造仪器和观测时,只是把所制成的仪器视为皇家礼器,只供皇帝本人使用,而没有用来进行观测;对于中国传统科学的弱点——系统性、理论性不强,康熙未予以重视,他只关心一些普通常识问题,对从欧洲传进来的一些理论问题,不管是托勒密体系、第谷体系还是哥白尼体系,都未重视去研究。康熙时期的科学政策是我们同欧洲科技发展拉大差距的起点,在之后的统治政策中也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如乾隆后的“复古”运动就崇尚一切都可以从古书中找到原因,包括科技。

4、中国科技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在建国初期,由于种种的社会原因,使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没有条件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以后的“文革”时期,更谈不上社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怎样的条件。而当时欧美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条件就比国内好得多,在他们研究钻研时不会受到任何外界打扰。这种社会条件的差异,也是现在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中国人,但都是外籍华人的一个原因。

7.结合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谈谈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人类与自然关系,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因为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可怕的命题:要么唇齿相依相得益彰,要么唇亡齿寒同归于尽。而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的精髓,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的统一,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体现了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