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信的传播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
摘要
微信是2011年出现的,它的出现打破了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电信通信,把沟通更深一步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从2012年起微信的应用已经传播到旅游服务、文化、传媒等等方面,在当今的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微信起初作为一种简单的语音聊天工具,逐渐的变成了一种具有多元化功能的沟通传播平台,其版本在逐步的升级,内容也不断的更新,它的沟通社交作用逐渐的成为了人们社会生活中新的生活方式。
在微信的传播者中占取比例最大的是网络聊天用户,而网络聊天主要在青年人中比较盛行,这也就使得微信的使用人群以年轻人为主。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微信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传播的主体也逐渐的精确化,传播双方的关系更加的密切。
本文从微信的基础介绍入手,对微信的传播者、传播特征、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以及微信的受众等方面做分析,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希望人们能够在生活中更好的运用微信。
关键词:微信传播;传播效果;聊天工具;沟通平台
目录
一、微信概述 (2)
1.微信的简介 (2)
2.微信的产生背景 (2)
3.微信的传播模式概述 (2)
二、微信的传播者 (3)
三、微信的传播特征 (4)
1、传播主体逐渐的精确化 (4)
2、双方信息的传送关系越来越加亲密 (4)
3、传播平台更加集中 (4)
4、内容传播与时间具有同步性 (4)
四、微信的内容分析 (4)
五、微信的受众 (5)
六、微信的传播效果 (6)
1、微信个人账号的传播效果 (6)
2、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效果 (6)
七、结语 (6)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一、微信概述
1.微信的简介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进行推出的,是一款新型的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图片传送、视频传送以及文字的输送等等。
微信软件的本身是免费的,其任何功能的使用都是完全的免费,在其上网时所产生的流量是由网络的运营商进行费用的收取。
微信正式的推出时间是2011年1月份,它具有很多相当实用的功能,满足了年轻人免费发送图片、即时通讯、零资费等等的爱好。
微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支持语音短信的发送,支持图片和视频的发送,也包括表情的发送和文字的发送;可以通过微信查看周围再使用微信的人;可以支持多人的共同聊天;支持邮箱、语音记事本、微博、QQ同步助手、漂流瓶等插件功能。
微信可以使用手机号码进行注册,也可以用QQ号进行直接的登录,在用QQ号登录时会要求设置成为昵称或者是微信号。
另一方面微信和QQ是相互的独立的,即便是我们用QQ号进行登录,在运用微信的时候,我们的QQ号不会被泄露给任何人。
2.微信的产生背景
微信在其刚开始的时候名称并不是微信,其被称作是微型邮件,在其策划的过程中,基于无线的数字网络的IM工具是应用的热点,也就是这样的热点促使国内的很多创业的团队开始纷纷的跟随创新。
要想跟深入的了解微信就要首先从Kik下手,它是一个即时的通讯软件,最早的类似于Kik的软件被称为米聊,其在我国内部受到了很大的应用,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众多用户的青睐。
随着Kik 软件的热烈运用,腾讯公司就其基本模式对其进行足够的创新,后来推出了基于QQ用户的微信,它具有十分多的功能,支持短信朗读、传输视频、传输图片、以及传输文字等等,很多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聊天,节省了电话费又方便了自己的生活,使用户可以在原来形式的短信上加入丰富的图片,类似彩信等等。
从本质上来说,微信是介于微博和QQ中间的另外一种社交关系。
手机即时信息的兴起,为语音短信的运用提供良好的平台,随着米聊的发展,也使语音短信开启了新的一幕,它以自身独特的方式,迅速的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自从腾讯公司推出微信,它不仅仅突破了米聊的功能局限,对语音短信也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新的网络领域,也为电子商务的运行发展提供了更新的渠道和方向。
微信的出现对移动社区的发展有了更深的完善,使用户的语音功能运用的更加方便,随着其自身功能的不断提高也成为了很多用户的一种贴身的服务软件,用户随时都可以对其进行运用,通过它的视频发送、漂流瓶分享、语音聊天等等功能的发展,可以将其作为一种传播的媒介,使用户通过其定位功能明确具体的位置等等,同时也为电子商务业的发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
3.微信的传播模式概述
微信不仅可以对通过其本身自带的功能进行人与人的沟通交流,而且还具有插件功能,这些功能都使微信更好的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其功能主要有邮箱、语音记事本、微博、QQ同步助手、漂流瓶等。
漂流瓶的“扔一个”是指,用户可以在自己的微信中选择一个漂流瓶并进行文字输入或者语音的发布等等仍入大海,当其他的用户捞到瓶子是可以进行语音的对话恢复或者文字恢复等等。
“捡一个”是指,我们可以对海中的瓶子进行
打捞,当我们捞到之后可以和仍瓶子的人进行对话或者文字的恢复。
目前的微信功能规定每一个用户一天只能有二十次捡取漂流瓶的机会。
利用微信的这种功能我们可以快速的进行信息的传播,目前很多的人利用微信的漂流瓶功能找朋友等等。
当然利用微信的这种功能进行营销的也有不少的案例,例如在Campaign期间,很多的微信用户运用其功能进行“摇一摇”或者漂流瓶的找朋友功能,看到了招商银行点亮蓝灯的信号,而只要用户进行活动的参与,招商银行就可以通过微慈善小积分的平台为需要捐赠的儿童进行积分。
这也就是通过用户简单的一个小行动便可以贡献自己的爱心,帮助需要救助的人。
招商银行的这种做法就是利用微信的功能进行信息的传输,使用户不费摧毁之力就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这种做法既简单又方便。
微信还有很多的其他插件功能,利用邮箱发送邮件可以把企业内部的促销消息等等发送给周围的人,增加他们的购买欲望,促进企业的发展。
还可以利用微博等等进行消息的传输,都是既方便又免费的运营手段。
另外可以利用微信中二维码的功能进行扫描识别,企业可以对自己的营销优势设置自己的二维码,并用优惠或者折扣来引诱用户,使周围的人对企业产生信任的心理,促进营销系统的发展。
二、微信的传播者
微信是一种传播的工具,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利用微信进行信息的传送。
随着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购买智能手机,不仅可以进行快速的下载也可以进行方便的移动,越来越多的人购买智能手机就促使微信的发展逐渐的从高收入人群向大众化的人群迈进。
智能手机是微信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促进更多的人们购买智能手机,这就在无形中促进了微信的发展。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微信已经有了庞大的用户基础。
其传播主体也更加的明确,它依托手机的移动平台进行信息的传输,所以其用户的主力军不外乎手机QQ的用户。
目前据调查,手机QQ用户很大一部分是在校的学生,很多的学生利用微信进行交友,传播信息等等,所以微信的传播者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在校学生。
当然吸引在校学生使用微信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微信几乎没有通讯成本,其通话的成本也基本上可以被忽略。
微信的这个特征也是其最大的优势。
微信的传播者不单单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群体的人,我们只能说微信的传播大多数是QQ用户,对于QQ用户以外的人也会利用微信进行信息的传播。
对于学生运用微信,我们身边有很多的例子,例如同学运用微信进行朋友的寻找,还有一些同学在校期间自己为了赚取生活费,开网店买衣服,并通过微信进行信息的传输,对学校内的同学用微信发送优惠资料,或者网址等等。
微信附近人的查找功能很大的促进了学生网店的发展,同学们可以通过微信接收到的地址进行网购等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微信的传播者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其传播的主体逐渐的向年轻化的趋势发展,因为在目前信息化的社会中,很多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对于支持很多功能的智能手机逐渐的受到白领阶层的欢迎。
根据调查,很多微信的用户群体年龄在20岁到30岁之间,这一阶段的人群成为最主流的微信群体,所以上班族的时尚人员和学校的学生更容易对微信进行使用和推广。
相比较来说他们的时间比较多,用微信和朋友交流不仅可以节省话费、流量费、还可以传输图片,传播的夜较及时,相对来说方便性较大。
基础这些方面的影响他们也更容易的成为了微信的传播者。
三、微信的传播特征
微信的传播具有互动性和双向性。
在传播的模式中不断的对其自身的功能进行深化,有最初的语音对讲发展为图片视频的传输,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实用性。
微信的传播具有自身的特征。
1、传播主体逐渐的精确化。
微信的产生主要是依托着手机的移动平台,其传播的主体也主要是对手机移动平台运用较多的人群。
据调查,到2012年年底为止,我国手机网民用户基本达到了三亿多,比同时期增长了将近百分之二十,而智能手机的网民基本占了两亿,并且在不同的品牌中手机QQ运用量占了很大的比例。
微信的运用也呈现出趋势的增加,大部分的人运用微信进行进行各种信息的传输,以学生居多。
传播的主体相对来说更加精确,基本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下。
同时微信的交际圈比较精确,这就吸引了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利用其进行交流。
着得益于微信的传播模式,其对于其他的传播方式来说更为便捷,有利于促进适用人群的信息推广。
2、双方信息的传送关系越来越加亲密。
在社交的模式中,很多的用户喜欢和陌生人说话,一般都是借助于QQ平台,当时间过久失去了当初的新鲜感之后再对熟人进行扩展。
但是微信却是截然的不同,它使人们从一开始对熟人说话,之后逐渐的向陌生人的方向扩展,通过对陌生人的交流可以对其寻找共同点,从而拉伸关系,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的交流。
微信的语音对话功能拉近了双方的关系,从古用户的习惯和心理方面来说,在固定精确的交际圈中,使用双方的关系更加的亲密。
3、传播平台更加集中。
微信对手机功能进行了最大化的利用,并且在传播的同时对传播渠道进行了拓展,使其传播的平台更加集中。
具有个人账号还可以设置公众平台的微信账号。
微信的二维码扫描系统、定位系统等等都是其传播的平台更加集中,二维码主要是对用户身份的验证,通过摄像头的扫描可以很明确的辨别用户的身份和信息,定位系统主要是用来找朋友。
同时,微信也有其插件功能,例如QQ邮箱、QQ通讯录、手机通讯录、QQ微博等等,其传播的平台更加集中并明确,平台的聚集和共享,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通讯工具都包括在内,所以说微信使人们的传播平台更加的集中,是通讯和传播工具的“集大成者”。
4、内容传播与时间具有同步性。
微信主要是运用对话或者是聊天的方式进行沟通,它是属于一对一的即时消息推送,到达率基本为百分之百。
而相比较微博而言,微信更加的方便,微博主要是通过发布消息,然后等待粉丝的评价在进行刷新恢复等等一系列的程序进行沟通,而且每一个人往往会关注很多的人,其信息量相对来说就比较大,很多的信息遭到石沉大海的可能性很大。
相对来说微信的传播具有即时性,它在逐渐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并且以语音、视频、文字、图片、专题推送等等对自己的好友进行沟通。
相对于短信来说其语音通讯即时性不可以代替,相对于微博来说更加的私密化、门槛更低、更加方便,相对于电子邮件来说它传播的时间更加迅速。
四、微信的内容分析
微信对信息的传播具有及时性、准确性、私密性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大众账号可以对图片、文字、语音进行群发。
而经过认证的账号则具有更高的功能,不仅仅可以对图片、视频、文字进行推送还可以对专题信息进行推送。
传播的其传播交流与微博不同,微博中的动态,粉丝可以随时的进行关注,并且随时进行评
论,而微信的信息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其信息的传输只是在传播者和受众者的移动终端上,也就是说只有受众的人才可以通过微信看到传播者的所传播的内容,而其它的用户却无法获知。
例如,当你的朋友在使用微信时,刚好你也在使用,而且你们距离的位置不远。
当朋友自己正在获得某一项优惠时,可以通过微信对你进行传播信息,告诉你某一个地方正在进行优惠或者某一个地方的饭菜比较好吃,你就可以通过微信到达朋友说的地方,享受这些优惠。
再例如:当你朋友有一些当面不好说出口的话要对你说,并且不能被其它人看见时,就可以通过微信进行语言文字的传播,把受众者设置为你自己,这些内容就只有你自己可以看的见,而其它人都看不见。
这些例子都是对微信传播的私密性体现。
微信的传播有很多的功能,多元化的传播是微信最方便的传播模式。
通过文字进行聊天,总是缺乏语言表情的真切表达,这会给传播者带来一定的障碍,但是微信自身具有的对话功能避免了这个障碍的存在,只需要按抓语音对讲功能,就可以和好友进行语音的对讲。
通过声音能够更好的传播对方的心理,像现场直播一样把表达的细节完整的表达给好友。
微信的语音对讲功能相比较来说更方便,表达内容更真切。
另外微信通过图片和视频的传输也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当我们在生活看到好看的视频或者是搞笑的图片时,可以通过微信发给好友使在繁忙中开心一笑。
微信传输图片、视频、文字、语音的功能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其内容更加的丰富。
五、微信的受众
人们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很多的方式将自己的朋友进行远近亲疏关系的划分,而微信的社交模式中可以按照实际的距离将好友分为近距离、远距离和中距离。
通过距离的划分可以对微信的受众有很大的确定性,通过三个距离交际圈形成具有全方位的社交模式,可以促进人们对朋友圈的划分。
我们可以把近距离圈概述为熟人随时交际圈。
对于微信来说,其最初的受众者往往是自己的好朋友或者是自己的熟人。
对于我们自己的好朋友或者是熟人,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稳定的社交圈,双方通过微信的传播可以更深的沟通感情,使关系更深一步,由好朋友或者是熟人所形成的社交圈,也就是最为经常性交流的熟人交际圈。
熟人交际圈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微信中的熟人交际圈,为朋友解答问题、进行工作问题的倾诉等等。
同时微信的广告也是通过熟人交际圈进行信息的传输,利用用户的语音传输的得到了很大的推广。
可以把中距离的交际圈称之为千米的交际圈。
微信中具有“查看附近人”的一项功能,也就是在距离自己所在位置一千米以内的用户,我们都可以通过微信的这个功能进行查看。
通过查看我们可以得知附近人的昵称、准确距离、签名状态、头像等等,这种功能为我们认识身边人增加了机会,方便我们与自己身边的人产生进一步的联系。
当我们迷路时我们可以通过微信的这个功能进行问路,并寻求帮助。
同时微信运用微信的这些功能也可以拓展业务。
例如:有一些相亲人的聚集地,运用微信进行拓展业务,在自己的房间只把微信打开,并且将自己的资料和备注做清楚的说明,需要服务的话就能够通过“查看附近的人”来相亲。
可以把远距离的交际圈设置为陌生人的交际圈。
通过远距离的交际圈,我们可以结交远距离的朋友,微信中的漂流瓶功能、摇一摇功能都可以实现找朋友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微信与微博的对接登录微博的平台,并且可以与微博用户享受同等重要的权利。
总之,微信的交际圈可以分为三大类,微信的受众也是非常显著的。
作为传播者我们可以在将来的沟通中更有效的分配自己的社交精力,并把传播的内容作明确的确定。
六、微信的传播效果
1、微信个人账号的传播效果。
作为个人账号的微信很显然是个人进行微信的账号建立。
很多的同学朋友以微信为媒介进行有利资料的传输,实现了个人追求。
我们可以通过微信为需要帮助的人奉献自己的力量,例如微信可以进行找人,发表寻人启事,有关电视频道报道说一个家庭的孩子丢失,家人进行了几天几夜没有找到,倍感的痛苦,之后通过微信进行消息的发送,在偶然的一天孩子终于找到回家。
微信的传播效果不言而喻,但是在传播的途中我们也要对信息进行分工筛选,传接好的信息摒弃不好的信息。
利用个人账号进行信息传播不单单是这些方面,例如还有在校的同学利用微信进行进行疑难问题的解答,把难题的题目写到微信的漂流瓶上然后仍出去等待回答,之后将收到的一连串的答案进行筛选,得出最适合自己的或者是最符合题目的答案。
微信的插件功能也具有很大的传播性能,利用漂流瓶不仅仅能够解答难题,更多人利用其找朋友,促进了社交交际圈的发展。
这微信的这些功能促进了资料的传播,促进了社会传播媒体的发展。
个人微信账号的传播效果相当的显著。
2、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效果。
微信的公众平台进行传播是主要是为了让阅读到的人感受到信息的价值性,并将内容其进行逐步的分享和扩散,最好的是做出有效的互动。
公众平台的账号对目标客户和受众者都有一定的规定,因为很多的情况下,利用公众平台进行传播的主要是商业有关的产品信息,而每一个商业产品基本都有自己的人群使用范围,例如篮球一般情况下比较适合男性,所以在对这个产品运用公众平台账号尽心推广时主要是目标客户和受众是男性。
其传播的效果也一定会比没有规定目标客户和受众使更明显。
微信不仅仅具有这样的功能,它具有开放性的作用,利用自身的多功能性也可以为很多的企业进行宣传做平台。
微信是具有多功能的一个项目软件,利用其自身的多功能以及开放的平台,可以接入第三方的应用,同时也可以把在应用中的LOGO放入微信的附件项目栏中,使很多的微信用户可以通过会话中对第三方的应用的内容进行分享与选择。
例如目前很多女性都爱关注的“美丽说”,它就是利用微信的开放性以及多功能性平台进行登录,使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分享自己在“美丽说”中看到的内容,当很多的用户都在关注时,也就是一件“美丽说”上的商品得到迅速传播的时候,商品进行迅速的传播可以增加其知名度,促进其商品的流通和对其的购买力。
“美丽说”也就是通过微信的多平台进行口碑的营销,促进了其很好的发展。
七、结语
微信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法,其产生对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着很大度的改变,特别对其最大用户群体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便捷性。
微信的传播模式是未来社会中社交方式多元化发展的趋向,其产生不仅促进了社会传播模式的发展,还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了人们交际便捷性的需要。
微信的运用是建立在智能手机的基础上的,随着目前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人购买智能手机。
它是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其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
从微信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其具有很大的使用率,人们通过微信进行信息的传播,进行找朋友,甚至利用微信的传
播功能进行企业的营销,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微信的这种传播模式促进了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道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微信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程度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传播者也逐渐的年轻化,大部分是工作中的白领或者是在校的学生。
其特征也很明显,传播的内容与传播的时间具有同步性,并且传播平台更加的集中,以及双方信息的传送关系越来越加亲密,这些特点都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微信的发展。
本文主要是以身边朋友运用微信的经验和案例为例证,对微信的传播者、微信的受众、微信传播的内容、传播特征以及传播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使人们对微信有更好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申星.微信时代,腾讯争霸之路[J].辽海出版社,2006.
[2] 朱海松.手机媒介化的商业应用思维与原理[J].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
[3] 冯海超.解析微信营销的物种模式[J].互联网周刊,2012.
[4] 期刊论文.微信,超越短信和IM的存在[J].软件工程师,2012.
[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 期刊论文.微信开启后微博时代[J].知识经济,2012.
[7] 期刊论文.巧用微信传递酷盘文件[J].知识经济,2012.
[8] 程德安.传播学中的商标[J].中华商标,2006.
[9] 期刊论文.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的兴起[J].科教导刊,2012.
[10] 李晓明.腾讯借力QQ发展微信错在哪里[J].人民科学出版社,2006.
[11] 黄金萍.微信是如何飞起来的[N].南方周末,2012.
[12] 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