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汽车外形设计与空气动力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尾流区内各点压力几乎相等,与 分离点处压力相同。
• 压差阻力(pressure drag )
在物体背流面,流束的扩展受到尾流区的限制,使流束截面较比迎流面 小,其压力较迎流面低。而尾流区的压力与相邻流体压力接近。这就使物体 在主气流方向上受到一个称为“压差阻力”的作用。 • 影响气流分离的因素 • 压力梯度
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第五章—汽车造型与空气动力学
1.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
如果我们把空气想象成薄层的话,当气流经过车身时保持流线状态, 说明空气阻力对车身的影响较小。一旦这种流线气流被打破并与车 身轮廓分离便会产生乱流,从而产生空气阻力。其实最理想的低风 阻形状是类似泪滴的圆滑造型,头部圆滑而尾部尖细。理论上,这 种泪滴造型的Cd风阻系数只有0.05。
)
V 2
2
A

CL X C Cd ZC lCMY

MY
CMY
V 2 2
Al
一般取汽车的轴距作为特征长度l 。
类似地,侧倾力矩MX、横摆力矩MZ也表示为
V 2
M X CMX
Al 2
MZ
CMZ
V 2 2
Al
汽车空气动力学
3.空气阻力
3.1 空气阻力的分类
• 形状阻力(Form Drag) • 干扰阻力(Interference Drag) • 内部阻力(Internal Flow Drag) • 诱导阻力(Induced Drag) • 摩擦阻力(Skin Friction)
压力系数定义: CP =
P-P∞
ρV ∞2/2

可整理为: CP
=
1-
(
V V∞
)2
CP≤1。CP=1处,V=0,是驻点。
表示方法
矢量法
坐标法
汽车空气动力学
2.汽车空气动力与空气动力矩
• 空气静压力的合力为空气动力,其三个分力分别为:
空气阻力(Drag)D、空气升力(Lift)L、空气侧向力(Side Force)S。
P 在物面法向速度梯度为零( Y Y=0=0 )时,气流开始分离。靠近物面 的气流先停止流动,进而反向流动,形成涡流区,将继续流动的气流与 物面隔开。
e e
1.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节
• 尾流区
在分离点后,是一不规则流动的 涡流区,总体上是静止不动的“死水 区”。物体向前运动时,它随之运动, 故称“尾流”。
• 顺压梯度:顺流动方向压力降低。(流速↑,压力↓) 逆压梯度:顺流动方向压力升高。(流速↓,压力↑)
• 轿车的横截面积分布和气流压力梯度
1.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节
气流分离现象(flow separation)
当气流越过物面的最高点后,气流流束扩大、流速减小,具有逆压 梯度。气体是顶着压力的增高流动。在因粘滞损失而使能量较低的附面 层内,流动尤为困难。
• 将空气动力平移至汽车质心Cg,就有一附加力矩,其三个分力矩分别为: 侧倾力矩(Rolling Moment) MX、俯仰力矩(Pitching Moment) MY、横
摆力矩(Yow Moment) MZ。
空气动力的表达式
空气阻力D与气流速度的平方V2成正比,与汽车迎风面积A成正比。常 表示为与动压力、迎风面积成正比的形式:
干扰阻力是由于车身表面的凸起物、凹坑和车轮等局部地影响着气流 流动而引起的空气阻力。
车外小物件产生的干扰阻力
气流流经物体时流速增加,另一物体置于这被加速了的气流中时, 就会受到更大的空气阻力作用。两物体距离越小,干扰阻力越大。
3.空气阻力
车身表面凸起物对气流影响
V 2 D Cd • 2 • A
式中,空气阻力系数Cd是表征汽车空气动力特 性的重要指标,它主要取决于汽车外形,也与 流速有关。
空气升力L、空气侧向力S表示为
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L

V 2
2

A
S
CY

V 2
2

A
2. 汽车空气动力与空气动力矩
空气动力矩的表达式
俯仰力矩
MY
LX C
DZC
(CL X C
Cd
ZC
• 气流在后背的流程越长,诱导阻力越大。 分离点前移,气流在后背的流程减小。
• 后背倾角的变化,对形状阻力和诱导阻力都有影响。 随倾角增大,诱导阻力增大,并随分离点前移,增大速度减缓,
最终减小,至消失; 随后背倾角增大,形状阻力先减小,再增大,分离点前移至后背
顶端时,不再增大。
3.空气阻力
3.4 干扰阻力
只有在逆压梯度条件下才会产生分离。 逆压梯度越大,越易分离。 • 流态
紊流可使主气流中的能量更多地传递到附面层,比层流更不易分离。
1.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节
• 减小形状阻力的措施 • 降低逆压梯度 减缓物体背流面的截面变化,使分离 点(分离线)向后移,减小尾流区。 • 增大紊流度 增大物面的粗糙度。
• 增大风窗与发动机罩间的夹角; • 风窗横向弯曲。
3.空气阻力
3.3 诱导阻力(induced drag)
在侧面由下向上的气流形成的涡流(vortice)的作用下,车顶上面 的气流在后背向下偏转,使产生的实际升力有一向后的水平分力,这个 分力就是诱导阻力。
洗流不易分离。
3.空气阻力
• 气流在后背的偏转角越大,诱导阻力越大; 后背倾角越大,气流在后背的偏转角越大。
• 分离是产生在附面层 • 流体没有粘度,就没有附面层。 • 没有附面层,就不会产生气流分离现象。
• 汽车上的分离区 气流在前风窗下部、车顶前端、行李前部
等处分离后,又重新附着,形成分离区(亦称 为“气泡”( bubble))。
1.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节
1.3 压力系数
定义
常用压力系数来表示物体在气流流场中表面各点压力的大小。
前四种为压力阻力。
Cd总值:0.45 A—形状阻力(Cd=0.262); B—干扰阻力(Cd=0.064); C—内部阻力(Cd=0.053); D—诱导阻力(Cd=0.031); E—摩擦阻力(Cd=0.040)。
3.空气阻力
3.2 形状阻力
形状阻力主要是压差阻力,是由车身的外部形状决定的。
前风窗对空气阻力的影响 • 前风窗对气流的影响 • 减小前风窗处空气阻力的措施
1.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节
1.2 空气的粘滞性和气流分离现象
附面层(boundary layer)
由于流体的粘性,靠近物面处的流体有粘附在物面的趋势,于是有一流 速较低的区域,即为附面层。
• 附面层随流程的增加而增厚。 • 附面层的流态由层流转换为紊流。
1.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节
顺压梯度和逆压梯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