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送别诗
送别诗大全100首五言绝句
![送别诗大全100首五言绝句](https://img.taocdn.com/s3/m/3c03f5e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2.png)
送别诗大全100首五言绝句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而五言绝句是唐代诗歌中最为典型和优美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
其中,送别诗是五言绝句中最为常见和最为多样化的一种形式,在送行时表达离别之情和思念之情,一直广受人们的欣赏和喜爱。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百首优美的五言绝句送别诗。
1. 送友人 | 密州出猎–王之涣三五七人, 难遣一枝花。
楼中黄昏独坐, 望极春愁, 黯然销魂者谁?2. 送王济之 | 宿新市徐公店–王之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 离骚 | 帝高阳之楼–屈原悲秋妆浅,怨松子眉长。
嫋嫋兮若此党人,悠悠若留故春。
4. 送元二使安西 | 其二–王之涣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 关山月 | 明月出天山–白居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6.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7. 周庠序–韩愈五内如焚,徐不可舍。
腑不可去,鼻不可摧,肝心具硬,去之则不可得再生矣。
8. 玉阶怨–王昌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9. 送别二首 | 其一–王之涣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10. 长相思 | 一重山–王维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犹有梦旅行。
11. 春望 | 投巨石缝–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 清明上河图–张籍端午日香车瑞气,女郎花上腰组。
蛟龙翠袖呈祥,鸾鸟罗衣扇冉冉。
彩线轻笼春涧石,珠翠稀散午池深。
明朝更作岳阳楼,君到江南别有心。
13. 远别离 | 节选–杜甫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久闻歌名,未知其人。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幔。
14. 好事近 | 春入破□考棚怀古–王之涣好事近,巢共建。
人小遂悠然。
王维写的送别诗句
![王维写的送别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9de5f26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5.png)
王维写的送别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王维写的送别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王维的送别诗送元2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y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1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送熊9赴任安阳魏国应刘后,寂寥文静空。
漳河如旧日,之子继清风。
阡陌铜台下,闾阎金虎中。
送车盈灞上,轻骑出关东。
相去千馀里,西园明月同。
送李员外贤郎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
借问阿戎父,知为童子郎。
鱼笺请诗赋,幢布作衣裳。
薏苡扶衰病,归来幸可将。
送张5归山送君尽惆怅。
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
1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
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
岂令心事违。
双黄鹄歌送别(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天路来兮双黄鹄,云上飞兮水上宿,抚翼和鸣整羽族。
不得已,忽分飞,家在玉京朝紫微,仆人临水送将归。
悲笳嘹唳垂舞衣,宾欲散兮复相依。
几来回兮极浦,尚裴回兮落晖。
岸上火兮相迎,将夜入兮边城。
鞍马归兮佳人散,怅离忧兮独含情。
送杨少府贬郴州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3湘远,恶说南风5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齐州送祖2(1作送别)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
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
2.王维写的送别的诗句1、《送元2使安西》友情诗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1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友情诗唐·王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
3、《送梓州李使君》送别诗唐·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1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
4、《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唐·王维上卿增命服。
都护扬归旆。
杂虏尽朝周。
诸胡皆自郐。
鸣笳瀚海曲。
按节。
描写送别的古诗
![描写送别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b96ccb0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2.png)
06 送别
作者介绍
作者:王之涣 朝代:唐代 背景: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与王昌龄、高适等齐名,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和送别之情。
诗词内容
内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
主题:送别
情感:依依惜别,对友人的祝福与期许
背景知识
要点一
创作背景
诗人与友人分别,感慨万千,写下此诗作为临别赠言。
描写送别的古诗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送友人 • 山中送别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柴侍御 • 送别
01 送友人
作者介绍
作者:李白 创作年代:唐代
特点: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其诗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
诗词内容
01
02
03
内容
青山绿水,浮云流水,鸟 儿啼鸣,送别友人。
背景知识
创作背景
李白年轻的时候住在湖北一代,和同住在那里的大诗 人孟浩然结成了忘年交。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 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 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几天后,孟 浩然登上了停靠在江夏的船,李白特意赶到江边送别 ,两人都带着酒,共同畅饮,诉说离别之情。最终, 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望着好友远去的身影,吟出了 这首送别诗。
要点二
文学风格
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表达了离别的愁绪和对未来的期许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沾巾
沾湿手巾,形容落泪。
背景知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 送别一位到蜀州去的朋友杜少府时所 作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 别之情和豪迈豁达的胸襟。
这首诗以其精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 ,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也体现了唐代送别诗的最高成就。
送别诗:王维《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别诗:王维《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d8def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d.png)
【导语】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朋友之间往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吟咏的⼀个永恒的主题。
下⾯是为⼤家带来的:送别诗:王维《送别》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送别唐代: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不得意,归卧南⼭陲。
但去莫复问,⽩云⽆尽时。
译⽂请你下马来喝⼀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你说因为⽣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旁。
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云正⽆边飘荡。
注释饮君酒:劝君饮酒。
饮,使……喝。
何所之:去哪⾥。
之,往。
归卧:隐居。
南⼭:终南⼭,即秦岭,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陲:边缘。
但,只。
赏析 这⾸诗写送友⼈归隐。
全诗六句,仅第⼀句叙事,五个字就叙写出⾃⼰骑马并辔送了友⼈⼀段路程,然后才下马设酒,饯别友⼈。
下马之处也就是饯饮之地,⼤概在进⼊终南⼭的⼭⼝。
这样就把题旨点⾜。
以下五句,是同友⼈的问答对话。
第⼆句设问,问友⼈向哪⾥去,以设问⾃然地引出下⾯的答话,并过渡到归隐,表露出对友⼈的关切。
三、四句是友⼈的回答。
看似语句平淡⽆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王维笔下是⼀个隐⼠,有⾃⼰的影⼦,⾄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杜甫等⼈那⾥⼀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只是⼀语带过,更见⼈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活的向往。
“不得意”三字,指出了友⼈归隐的原因,道出了友⼈⼼中郁抑不平。
⾄于友⼈不得意的内容,当然主要是指政治上、功业上的怀才不遇。
诗⼈没有明确写出,也不必写出,留以想象空间。
五、六句,是他在得知友⼈“不得意”后,对友⼈的劝慰。
他劝友⼈只管到⼭中去,不必再为尘世间得意失意的事情苦恼,只有⼭中的⽩云才是⽆穷⽆尽的。
这⾥明说⼭中⽩云⽆尽,⽽尘世的功名利禄的“有尽”,⽆常,已含蕴其中。
这两句意蕴⾮常复杂、丰富,诗的韵味很浓。
句中有诗⼈对友⼈的同情、安慰,也有⾃⼰对现实的愤懑,有对⼈世荣华富贵的否定,也有对隐居⼭林的向往。
描写送别诗的古诗
![描写送别诗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24fb91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c.png)
描写送别诗的古诗《别董大二首》唐代: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赠汪伦》唐代: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友人》唐代: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唐代: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唐代: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代: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赋得暮雨送李胄》唐代: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南浦别》唐代: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留别王维》唐代: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中考考过的送别诗
![中考考过的送别诗](https://img.taocdn.com/s3/m/4ef90c2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9.png)
中考考过的送别诗
中考考过的送别诗有很多,下面是其中几首:
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送别诗,表达了对好友杜少府前往蜀州担任官职的祝福和依依惜别之情。
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鹳雀楼远眺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祝福。
3. 《登高》 - 杜甫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离别时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祝福。
4. 《送元二使安西》 - 王之涣
这首诗是王之涣创作的送别诗,表达了对元二使前往西域的期望和祝福,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这些诗作都是经典的送别诗,通过优美的词句和悠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祝福之意。
它们在中考中出现的可能性较高,因为它们既具有文化内涵,又富有感人之处。
别董大中小学必背古诗词
![别董大中小学必背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45dadb8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2.png)
别董大中小学必背古诗词
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一首著名送别诗,其全诗如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董大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中“千里黄云白日曛”描绘了辽阔的北方景色,黄云遮天,白日显得昏暗,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壮阔的氛围。
“北风吹雁雪纷纷”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气氛,北风凛冽,大雁南飞,雪花纷飞,象征着董大即将踏上的艰难旅程。
“莫愁前路无知己”是诗人对董大的安慰,告诉他不必担心未来的路上没有朋友,因为董大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一定会吸引到志同道合的人。
“天下谁人不识君”则是对董大的赞美,意味着他的名声和才华已经广为人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认识和尊敬他。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也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
它告诉我们,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未来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
同时,这首诗也鼓励我们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这样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别董大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中小学必背的古诗词之一。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不仅能够欣赏到古代文学的魅力,也能够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力量。
六首送别诗。
![六首送别诗。](https://img.taocdn.com/s3/m/84e3b7d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9.png)
六首送别诗。
六首送别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写,故发掘了儒雅多才的王之涣在唐朝诗坛的重要地位。
六首送别诗的内容涉及到人生、官场等方面,每首诗都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感人肺腑的情感,经久不衰地传颂至今。
六首送别诗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登鹳雀楼》,这首诗被誉为王之涣的代表作。
这首诗呈现了作者在黄河边登高远望,胸襟开阔、达到了宏观视角。
从“白云深处”到“青天上来”,作者探访了天地间的各种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对故土的怀旧之情。
其次,还有《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语言简练,笔力遒劲,通过描写大自然的景象,表达了人生短暂、离别难舍的感慨。
诗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些富有哲理的字句,让读者在感受作者的离情别绪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除此之外,《别董大》、《别云间》、《送元二使安西》和《临别赋得古原草一首》也都是王之涣经典的送别诗。
每首诗都凭借巧妙的用词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在文艺史上烙印下了深深的印记。
从古代到现代,人们赠别之情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送别的题材始终是诗人们探究并感受最深刻的,无论是大自然、人际关系还是生命,每一次爱别离的时刻都会引发诗人对于人生、乡愁的深刻思考。
因此,六首送别诗不仅仅只是记录了唐代诗人经历过的故事,它也成为了一个历史的见证、一种艺术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
回顾六首送别诗的历史,王之涣在其中的倾心创作,也给后人留下了千古的珍宝。
通过这样的诗篇,世人不仅可以感知到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情感世界,也可以体味到作者关于生命、人生、命运和离别的深刻思考。
六首送别诗既是唐代文学的优秀作品,也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为国家文化底蕴的积淀增添了璀璨的一笔。
温庭筠《送人东游》赏析: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透露出诗人依依惜别的情怀
![温庭筠《送人东游》赏析: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透露出诗人依依惜别的情怀](https://img.taocdn.com/s3/m/836fb84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e.png)
温庭筠《送人东游》赏析: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透露出诗人依依惜别的情怀《送人东游》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经典的送别诗,全诗洋溢着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离愁。
下面是对该诗的深度赏析:一、作品原文送人东游温庭筠〔唐代〕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荒弃的营垒上黄叶纷纷飘落,你心怀浩气、远志告别了古塞险关。
汉阳渡水急风高,郢门山朝阳之下景象万千。
江东亲友有几人正望眼欲穿,等候着你的孤舟从天涯回还。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次相见,举杯畅饮以抚慰离人的愁颜。
2、注释荒戍:荒废的边塞营垒。
浩然:意气充沛、豪迈坚定的样子,指远游之志甚坚。
《孟子·公孙丑下》:“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汉阳渡:湖北汉阳的长江渡口。
郢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即荆门山。
江:指长江。
几人:犹言谁人。
孤棹:孤舟。
棹:原指划船的一种工具,后引申为船。
何当:何时。
樽酒:犹杯酒。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离颜:离别的愁颜。
三、创作背景这是一首送别诗,所送何人不详(或为鱼玄机,鱼有《送别》相和)。
看诗中地名都在今湖北省,可知这是温庭筠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贬隋县尉之后、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离江陵东下之前(应为咸通二年秋)的作品,很可能作于江陵,诗人时年五十左右。
四、整体赏析这首《送人东游》诗载于《全唐诗》卷五百八十一。
下面是古典诗词鉴赏家赵庆培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诗人在秋风中送别友人,倍感凄凉,对友人流露出关切,表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
这首诗意境悲凉雄壮,情真意切,质朴动人。
1、首联:“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关于此诗的发端,清人沈德潜曰:“起调最高。
”(《唐诗别裁》)按首句,地点既傍荒凉冷落的古堡,时令又值落叶萧萧的寒秋,此时此地送友人远行,那别绪离愁,的确令人难以忍受。
然而次句诗思却陡然一振:“浩然离故关”——友人此行,心怀浩气而有远志。
唐朝送别友人的诗句
![唐朝送别友人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a8347b3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e.png)
唐朝送别友人的诗句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却有最真挚的祝福,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这在送别诗中可是独有的。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最著名的诗作。
全诗开合顿挫,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义隽永,韵味无穷,是王昌龄最著名的送别诗。
芙蓉楼也因此诗闻名于世。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的送别诗较多,但所有送别诗中这首无疑是最为经典的作品,全诗以绚丽多彩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描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的诗人送别画。
5、《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最广为流传的诗作了。
作品表现了作者虽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沮丧、惆怅,既表露出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作者豪迈豁达的胸襟。
突破了以往送别诗悲伤的基调,而给人以精神上的振奋。
6、《于易水送别》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全诗运用吊古伤今的艺术手法来创作,构思巧妙,语言含蓄,寓意深远,感情强烈,笔调苍凉。
7、《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诗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
渡口送别诗
![渡口送别诗](https://img.taocdn.com/s3/m/8ef68d2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d.png)
渡口送别诗1、《赠汪伦》唐代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送谢恭》明代高启凉风起江海,万树尽秋声。
摇落岂堪别,踌躇空复情。
帆过京口渡,砧响石头城。
为客归宜早,高堂白发生。
3、《岳阳楼别窦司直》唐代韩愈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潴为七百里,吞纳各殊状。
自古澄不清,环混无归向。
4、《送高元善太守赴任杭州》元代陈基高侯别我钱塘去,雨暗江城秋欲暮。
忆从倾盖楚公门,握手论交如有素。
羡君家世为牧守,出典方州人爱慕。
楚公宾客君最先,日把诗书佐神武。
5、《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沣上十四年…为他年会话张本也》唐代白居易沣水店头春尽日,送君上马谪通川。
夷陵峡口明月夜,此处逢君是偶然。
一别五年方见面,相携三宿未回船。
6、《次韵奉送公定》宋代黄庭坚去年君渡河,枣下实离离。
今年君渡河,剥枣咏豳诗。
直缘恩义重,不惮鞍马疲。
诗书半行李,道路费岁时。
7、《送陈章甫》唐代李颀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8、《初六日过江古愚兄送至渡口》宋代丘葵茅屋亦云好,萍踪不自由。
看书犹几上,解缆已沙头。
白发兄和弟,清江夏亦秋。
相看不忍别,斜日坠汀洲。
9、《送兄弟还都至长葛河上四首·晚步》宋代韩维爱此霁景侍,舍舟步高岸。
夕阳照渡口,急急水纹乱。
霜鸦田间鸣,沙鸟波上散。
登临岂非美,当轸别后叹。
10、《临江仙引》宋代柳永渡口、向晚,乘瘦马、陟平冈。
西郊又送秋光。
对暮山横翠,衫残叶飘黄。
凭高念远,素景楚天,无处不凄凉。
香闺别来无信息,云愁雨恨难忘。
指帝城归路,但烟水茫茫。
凝情望断泪眼,尽日独立斜阳。
唐代送别诗及赏析
![唐代送别诗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6dfa5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e.png)
唐代送别诗及赏析唐代送别诗及赏析唐代时期有不少著名诗人都曾写过送别诗,那么,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几首唐代送别诗及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送灵澈上人》年代: 唐作者: 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赏析:这首小诗,是描写作者送名诗僧灵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
诗的意境清晰,画面秀美,人物动人。
作者即景生情,构思精湛。
先描写寺院传来暮钟声声,勾起人的思绪,再描写灵澈归去,作者目送。
表达了作者对灵澈的真挚情谊。
诗一反送别感伤之态,而富于清淡雅气,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引自"超纯斋诗词" 翻译、评析:刘建勋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
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这首小诗描写作者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
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
后二句即描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
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
“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
“独归远”显出作者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
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
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
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
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
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
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作者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
送别诗送同僚的古诗
![送别诗送同僚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f85a903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9.png)
《送人赴安西》
岑参〔唐代〕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唐代〕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苏轼〔宋代〕
三年枕上吴中路。
遣黄耳、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
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沈子归江东》
王维〔唐代〕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关于送别诗诗句有那些
![关于送别诗诗句有那些](https://img.taocdn.com/s3/m/b40fc8a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1.png)
关于送别诗诗句有那些原文:《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衍生注释:1. “元二”:作者的友人,在兄弟中排行老二。
2. “使”:出使。
3. “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4. “浥”:湿润。
5. “客舍”:旅店。
6.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是古时通往西域的要道。
二、赏析: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清晨渭城细雨蒙蒙、客舍周围柳树清新的景象,勾勒出一幅清新明朗又略带忧伤的画面。
这雨和柳似乎都在为友人的离去营造一种氛围。
后两句则直入送别主题,诗人劝友人再饮一杯酒,因为友人一旦西行出了阳关,就很难再遇到故旧之人了。
诗人没有过多地诉说离别的悲伤,只是这简单的一杯酒的劝饮,却将那种深深的牵挂与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简单而又动人。
三、作者介绍: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他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的诗画造诣很高,他的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常常将诗情与画意融为一体。
四、运用片段:我有一个好朋友,他要去远方工作了。
在送别他的时候,我就想起了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对他说:“你这一走,就像当年元二出使安西一样,到了那么远的地方,可不像在咱们这儿,周围都是熟人。
来,再喝一杯,就像王维劝元二那样。
”那种对朋友远行的担忧和不舍,都在这一杯酒里了。
原文:《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衍生注释:1.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3.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吴在春秋时是吴国的领土,这里说“夜入吴”是表明雨在夜间降临。
4. “平明”:天亮的时候。
5. “楚山”:楚地的山。
这里的楚也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因为镇江一带在古代属于吴地,在吴地送客而称周围的山为楚山,是一种泛指。
唐诗三百首的惜别送别诗
![唐诗三百首的惜别送别诗](https://img.taocdn.com/s3/m/321b6da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9.png)
唐诗三百首的惜别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衍生注释:1. “浥”:在这里是湿润的意思。
早晨渭城的一场雨,打湿了地面的尘土。
2. “阳关”:是古代的一个关隘,位于今天的甘肃省敦煌市西南。
在当时,出了阳关就是很遥远的边疆之地了。
赏析:主题是送别友人。
情感上充满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忧虑和不舍。
从表现手法来看,前两句描写了清晨渭城下雨后的景色,客舍周围柳树清新碧绿。
古人常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这里的“柳色新”不仅是单纯在写景色,其实也暗喻送别。
后两句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这种动作描写很生动,朋友啊,再喝一杯酒吧。
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一旦西行出了阳关就很难再遇到故旧之人了。
诗人以这样简单而又真挚的话语,很直白地把那种离别的愁绪和对友人未来旅程的担忧表达出来,让读者能深刻地体会到离别的感伤。
作者介绍:王维,唐代著名诗人,字摩诘。
他的诗画都极出色,苏轼曾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崇信佛教,诗歌多山水田园之作,但也能写出像这样充满情义的送别诗。
他在官场中经历颇为丰富,这些经历也丰富了他诗歌的内涵。
运用片段:例子一大学毕业时,看着好友小李即将回老家发展,远离这个生活了四年的城市。
我心中满是不舍,在离别的聚餐上,我看着小李说:“小李啊,咱们这一分别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了,就像王维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来,再喝一杯,祝你前程似锦。
”例子二公司的同事小赵被调去国外的分公司工作。
在送行会上,大家都有点舍不得。
主管端起杯酒说:“小赵啊,这一去异国他乡,肯定会有很多不适应。
就像古诗里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外边要照顾好自己,我们都盼着你早日归来啊。
”例子三老张要搬家到别的城市去住,几个老伙计为他践行。
大家坐在小饭馆里,气氛有点沉闷又带着浓浓的不舍。
老张的老哥们老王拍拍他的肩膀,说:“老张啊,咱们这么多年的交情了,你这一走可真让人舍不得啊。
唐朝的送别诗
![唐朝的送别诗](https://img.taocdn.com/s3/m/280c0ed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2.png)
唐朝的送别诗
唐朝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送别诗是其中常见的一种题材。
在唐朝,送别诗常常表达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
唐代著名的送别诗有:
1.《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景象,以及离别时内心的感慨。
诗人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来形容离别的凄凉,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无奈和悲伤。
2.《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之一,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感慨和无奈。
诗人用“西出阳关无故人”来形容离别的凄凉,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无奈和悲伤。
3.《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时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
诗人用“巴山夜雨涨秋池”来形容离别的凄凉,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无奈和悲伤。
唐朝的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
这些诗歌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也在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于送别的诗句五言绝句
![关于送别的诗句五言绝句](https://img.taocdn.com/s3/m/daec166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8.png)
关于送别的诗句五言绝句一、《送灵澈上人》
作者:唐代刘长卿
1、原文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2、翻译
苍翠的丛林掩映着竹林寺,远远地传来黄昏的钟鸣声。
身背斗笠在夕阳的映照下,正独自沿着青山走向远方。
二、《山中送别》
作者:唐代王维
1、原文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翻译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三、《于易水送人》
作者:唐代骆宾王
1、原文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2、翻译
在此地离别了燕太子丹,壮士荆轲愤怒头发冲冠。
昔日的英豪人已经长逝,今天这易水还那样凄寒。
四、《送方外上人/ 送上人》
作者:唐代刘长卿
1、原文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2、翻译
孤云陪伴着野鹤,怎么能在人间居住。
不要买下沃洲山,现在已经有人知道那儿了。
五、《劳劳亭》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2、翻译
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这送别的劳劳亭。
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
唐代送别诗
![唐代送别诗](https://img.taocdn.com/s3/m/8502eb8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e.png)
唐代送别诗1.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 送吴郎中
湖上春来无客船,绿波荡漾摇花眠。
君行一瓢江上酒,莫忘湖南旧时游。
3. 送韦尚书
京华结绮楼高处,千门万户帘高卷。
送君红袖凉城晚,绿岸青风几度寒。
4. 送崔曙
燕赵晨钟暮鼓声,楼上帷帘闻雁行。
寂寞空庭春欲晚,梧桐深处又闻莺。
5. 送元员外
含情丝管咽春泉,灞岸人家一夜眠。
明月楼前流水静,山头花落野风前。
6. 送岑熙
清溪虚槛青山迥,风雨萧条落叶声。
君到长安留贺宾,不知何日再相见。
7. 送李侍御
紫府殿前花满地,离愁远别无穷已。
君行一杯入君肚,长忆梅花昔日时。
8. 送王十二归山
远送行人莫斟酒,落花风起正清秋。
玉霄峰顶遥相望,天涯离别水茫茫。
9. 送崔宗伯
离别如今夜,明日月常新。
相逢未可期,尽日泪满巾。
10. 送春日
春风桃李花开日,于此送君多情意。
清泉明月皆为伴,离别何时再相逢。
送别情怀的古诗句
![送别情怀的古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4da4bf5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4.png)
送别情怀的古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送别情怀的古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送别之情的古诗句1.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 ----王维(唐)《送沈子福之江东》2.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 陆龟蒙(唐)《杂曲歌辞·别离曲》4.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唐)《别董大》5.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唐)《谢亭送别》6.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唐)《易水送别》7.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8. 仍怜家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唐)《渡荆门送别》9.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 佚名(隋)《送别诗》10. 劝君更尽1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唐)《送元2使安西》2.送别之情的古诗句送别的诗句•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 王维(唐) - 《送沈子福之江东》•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唐)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 陆龟蒙(唐) - 《杂曲歌辞·别离曲》•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适(唐) - 《别董大》•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 许浑(唐) - 《谢亭送别》•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 骆宾王(唐) - 《易水送别》• 劝君更尽1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唐) - 《送元2使安西》•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宋)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仍怜家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唐) - 《渡荆门送别》•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 佚名(隋) - 《送别诗》盼望对你有所关心,有不会的可以再问,祝学习进步!您的准时接受是对答题者的敬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送别诗
一、送别诗——朋友送别时写给朋友并用以共勉的诗。
唐代送
别诗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
1、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以寄托诗人自己
的理想抱负。
2、初盛唐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
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
二、最常见的送别空间:长亭、渡口、南浦、灞陵、灞桥、
古道
当时都城长安东边的灞水两岸长满了柳树,灞水之上的灞桥是从长安东去洛阳等地的必经之路。
唐代长安人送客,一般送别到灞桥折柳而别。
三、最常见的送别意象:
1、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
好友相别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
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容易勾起离别者的愁绪。
如《淮
上与友人别》郑谷
2、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
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
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故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美好的祝愿。
如罗隐的《柳》
3、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
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
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
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鸿雁传书。
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故事,故鸿雁在古代诗文中常代指书信。
4、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
忧愁忧思、羁旅思归
(1)杜鹃花则传为杜鹃血染成。
后世即以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离愁的寄托。
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
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
(2)由于其叫声古人认为有“不如归去”的意象,又与思乡念家的情感相连。
5、酒——(饮酒饯别)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象,借
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浇愁,如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
6、日暮(斜阳、夕阳、暮雪、暮钟、落日等)——凄凉失
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唐·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则多给人予凄凉、沮丧和失落之感。
古代游子思妇们就特别善用夕阳来抒发他们的情思。
7、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意绵绵——
怀古思念、爱恨情长
(1)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流水一去不复返,故古人常以
流水喻时光的流逝,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
(2)悠悠流水,延绵不绝,千年未变,诗人常以流水喻感情的
绵远、悠长、无尽。
8、秋——遇秋而愁已成为古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秋代
表忧愁。
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英雄、美人
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
秋——天高云淡一心胸壮阔——壮士、良臣
(1)秋天万物凋零,似乎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古人常借秋悲叹
英雄迟暮,人生苦短。
(2)满目苍凉的秋色:秋风、秋月、秋花、秋天的梧桐、雁声
乃至夕阳的楼台常常勾起游子思乡、闺妇怀人的情思,故
古人常借秋抒发离别之苦、思乡之情。
如刘禹锡《秋词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
9、月: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游子思妇
月——连结古今,连结异地——感叹时光流逝,追思历史
——豪放洒脱者
游子思妇,彻夜难眠,惟有天上的明月相伴,此时,月亮
的清清冷冷跟游子思妇内心的寂寞冷清揉和到一块。
再加
上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相关联。
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
四、风格类型:感伤型和豪迈型
1、伤感型——由于音信难通,交通工具落后,一别经年,再
难相会,其间充满了殷切的叮嘱和深厚的情谊。
这类诗大多
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中晚唐诗歌显得深沉,悲伤的情调。
如杜牧《赠别》“多情
却是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
2、豪迈型——但离别并非全是伤感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
任蜀州》就是一洗送别的伤感之情,悲酸之情,意境开阔而
音调爽朗。
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五、抒情方式
1、望景生情。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是
一幅雪景送客图,客人骑上马一步一回头地走了,绕过峰
回路转的弯道消失在茫茫的雪原上,而主人还望着雪地上
未被埋平的马蹄印出神,久久的不肯离去。
这两句不见一
字言情,而全部感情已经和盘托出了,且含蓄蕴藉,情景
并茂。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也是这种情
感的再现。
2、以言寄情。
从诗句表象看是“说”,实际上是“劝”。
不
是平铺直叙的语言,而是语近情遥,含而不露,颇有“听
话听音”的味道。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语言质朴豪壮,不作缠绵哀怨之情,而发开慰之语。
在写
出极端恶劣的环境之后,吐出肺腑之言,催人向上,引人
奋发,情笃而又悲壮。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
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表达的情感更为积极健康,更为
豁达真切。
3、借酒传情。
表达的调子虽然低一些,但感情却真挚。
“劝
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里面既有语言声响,又有动作。
双手举起酒杯相劝,把两颗将别之心紧紧连接在一起。
一别之后,将是茫茫黄沙,举目无亲,主人将一片赤诚之心浓缩到一杯琼浆之中,没有如泣如诉的痛说,也没有搜肠刮肚的抒怀,而是用最能表达情感的东西
———酒。
语浅情深,“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留不尽之意于言外。
”
4、托物言情,格调高亢,意境深远而清晰。
“洛阳亲
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耿介傲岸,玉洁冰清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对友人的心洁白无暇。
5、反衬达情,情真意切。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诗人与友人马上挥手告别,内心的感受不直说,而是用马
来反衬,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情,也不愿彼此分离,禁不住引颈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马尤如此,何况人呢?
诗人与友人的缱绻情谊得到有力的烘托和尽情的宣泄。
这
一反衬妙不可言,堪称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