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型糖原累积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糖原累积症有哪些症状?
糖原累积症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糖原累积症症状,尤其是糖原累积症的早期症状,糖原累积症有什么表现?得了糖原累积症会怎样?以及糖原累积症有哪些并发病症,糖原累积症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糖原累积症常见症状:静脉曲张、腹水、肌肉萎缩、肝功能不全、心脏增大、无力、肝肿大*一、症状:糖原累积症Ⅲ型诊断靠酶学分析,并可根据酶学分析结果将GSD-Ⅲ分成不同亚型。
1.糖原累积症Ⅲ型体检检查本身难与GSD-Ⅰ型区别。
婴儿期肝肿大、发育障碍较突出,部分患儿在4~6岁时可出现脾肿大,此患儿可有肝纤维化的证据,但不一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除肝病变外,大部分患者有肌无力,尤其疾走和爬山时,但不会发生肌肉痉挛。
部分患者有肌肉萎缩。
糖原可累积在心脏,出现心脏增大。
心电图有非特异性变化,但不发生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肾脏不大。
低血糖较GSD-Ⅰ轻,青春期时肝脏有缩小趋势,只有伴有磷酸酶或磷酸酶缺乏者才会走向肝硬化。
2.糖原累积症Ⅳ型婴儿出生后几个月多无症状,一岁内症状隐匿,但最早出现症状可在3个月时,最晚是15个月。
可有一些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肝、脾肿大,肝功能不全生长迟缓等症状和体征,肌肉张力低、萎缩。
随病情发展可有腹壁静脉曲张、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和食道静脉曲张,该病诊断后存活期多为2~37个月,偶3~4年,最后多死于慢性肝功能不全、上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感染。
*二、诊断:1.Ⅰ型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肝大、空腹低血糖、身材矮小、肥胖等。
(2)血液生化检查:空腹血糖低血三酰甘油及胆固醇升高,血乳酸、尿酸升高。
(3)胰高糖素试验:胰高糖素0.5mg肌内注射,每15分钟测血糖持续2h,正常人10~20min后空腹血糖可上升3~4mmol/L,本病患者上升0.1mmol/L2h内血糖仍不升高,乳酸上升3~6mmol/L,并加重已有的乳酸性酸中毒鶒,血pH值降低(4)肝穿刺活检:是本病确诊依据测定患者肝糖原常超过正常值6%火罐网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降低以至缺失,细胞核内有大量糖原沉积。
糖原累积病Ia型
鉴别诊断: 抓住GSD-Ia型的三大临床特点(低血糖、肝脏大和谢代性酸中毒),需要鉴别的疾病如下。
思路1:肝糖原累积病的其他类型也多存在低血糖、肝大等症状,如I型、IX型等。但此型患儿多伴有 肌无力、血肌酸激酶升高(随年龄增大而明显)、血乳酸、尿酸多正常,餐后肾上腺素刺激试验可以显著升高 血糖;IX型常见男性患儿且临床症状普遍偏轻。对小婴儿的肝糖原累积病很难从临床症状确切区分亚型, 有时需要进行基因突变检测予以确诊分型。
临床表现 GSDIa患者病情轻重不同,发病形式可能是急性、慢性进行性或间歇性发病。多数患者在3~6月龄出现 肝肿大、生长迟缓、低血糖及排便次数增多,低血糖的症状和体征可不明显,少数患者在新生儿期出现低血 糖,也有患者首发症状仅表现为严重的乳酸酸中毒。 1 急性期 长时间空腹、发热、呕吐、腹泻、感染、药物、疲劳等多种因素可能诱发急性代谢危象, 引起严重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症等代谢紊乱,发生急性脑病、肝病、肾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 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2 慢性期 (1)生长发育落后:面容幼稚,娃娃脸,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身材矮小,腹部膨隆,婴幼儿期运动发 育常落后,年长儿体力或运动能力较差,多数患者智力正常,但严重低血糖反复发作可导致继发性癫痫和智 力障碍。 (2)低血糖表现:GSDIa 患者多在空腹 3~4h 后或应激状态下发生低血糖。不同年龄患者低血糖症状
(2)高脂血症 选择富含中链甘油三酯的无乳糖配方奶粉喂养,低脂饮食,综合管理,控制血糖、乳酸和尿酸 水平,最大程度使血脂接近正常,欧洲相关指南建议将血甘油三酯水平控制在不超过6.0mmol/L。不建议10岁以 下的患儿服用降脂药物。为防止胰腺炎和动脉粥样硬化,可应用贝特类或他汀类药物; 肝移植。
《中国肌病型糖原累积病诊治指南》要点
《中国肌病型糖原累积病诊治指南》要点糖原累积病(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是一组遗传性糖原代谢异常性疾病,肝脏和肌肉最易受累。
根据酶缺陷或转运体的不同可分为十几个类型。
GSD I型(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症)和Ⅵ型(肝磷酸化酶缺乏症)不累及肌肉;其他类型均可有肌肉受累,包括:Ⅱ型(酸性麦芽糖酶缺乏症)、Ⅲ型(脱支酶缺乏症)、Ⅳ型(分支酶缺乏症)、Ⅴ型(肌磷酸化酶缺乏症)、Ⅶ型(肌磷酸果糖激酶缺乏症)、Ⅷ型(磷酸化酶b激酶缺乏症)、Ⅸ型(磷酸甘油酸激酶缺乏症)、Ⅹ型(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缺乏症)、Ⅺ型(肌乳酸脱氢酶缺乏)、Ⅻ型(醛缩酶A缺乏症)、(十三)型(3-烯醇化酶缺乏症)。
GSD的骨骼肌受累在临床上常表现为两组症状:一组是运动相关症状,表现为运动不耐受,运动相关的肌痛、肌痉挛、反复发作运动诱发的急性肌球蛋白尿/横纹肌溶解,常见于Ⅴ、Ⅶ~Ⅻ型GSD;另一组是持续的进行性肌无力,常见于Ⅱ、Ⅲ、Ⅳ型GSD。
在累及肌肉的GSD中,以Ⅱ型、Ⅲ型、V型病例较多,国内文献报道多为Ⅱ型和Ⅲ型病例,Ⅳ型和V型仅有个例报道。
Ⅶ~十三型的临床表现与V型相似,国内罕有报道,鉴别主要依据酶活性检测和相关基因检测。
Ⅱ型糖原累积病(GSD II)GSD Ⅱ型又称酸性麦芽糖酶缺乏症,也称为蓬佩病。
蓬佩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位于染色体17q25.3上的溶酶体酸性仅α-1,4-葡萄糖苷酶(GAA)基因突变,所编码的GAA活性降低或缺失,导致糖原不能在溶酶体内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溶酶体内糖原储积,多组织器官损害,以心、肝、骨骼肌损害为著。
一、临床表现国内已有数十例报道。
鉴于发病年龄不同,疾病累及的组织范围和严重程度存在差异,经典分型可分为婴儿型、儿童型和成人型,目前常用分型为婴儿型和晚发型(包括儿童型和成人型)。
婴儿型:儿童型:成人型:10~60岁均可发病,多在青年期发病。
起病隐袭,早期乏力和易疲劳症状常被忽视,逐渐出现四肢近端和躯干肌为主的无力,运动能力下降,少数伴有运动相关的肌肉痉挛和肌痛,个别伴有球部肌群无力,对称或非对称性眼睑下垂,眼外肌活动多不受累。
糖原累积症
糖原累积症糖原累积症是指组织中糖原过多的一组疾病,有多种类型,由遗传性酶的缺陷或糖原结构异常所致。
【诊断】糖原累积症Ⅲ型诊断靠酶学分析,并可根据酶学分析结果将GSD-Ⅲ分成不同亚型。
【治疗措施】1.糖原累积症Ⅲ型高蛋白饮食可改善生长发育状态和肌力,但最近研究认为高淀粉、标准蛋白饮食效果更好。
2.糖原累积症Ⅳ型无特效疗法,高蛋白低糖饮食,加食玉米油未能阻止肝硬化进程。
用纯化的葡萄糖素未能取得肯定效果。
曲霉菌属提取物可使肝糖原急剧减少,因而是一个有研究前途的治疗方法。
此外,可施行肝移植。
【病因学】1.糖原累积症Ⅲ型病因为肝和肌肉内淀粉-1,6-葡萄糖苷酶(脱支酶)缺陷,糖原由磷酸化酶分解后,不能进一步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2.糖原累积症Ⅳ型由于淀粉-(1,4-1,6)-转葡萄糖苷酶(分支酶)缺陷所致。
所积贮的糖原结构异常,外链长、分支减少,结构似支链淀粉,故又称支链淀粉病。
所积贮的异常糖原溶解度远低于正常糖原。
糖原累积症罕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杂合子的成纤维细胞内有分子酶缺陷。
【发病机理】糖原累积症至少分成12种类型之多,其中0型(糖原合成障碍)和Ⅳ型(淀粉-1-4,1-6转葡萄糖苷酶缺乏),都会导致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Ⅰ型(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可发展为良性肝腺瘤和腺癌,Ⅲ型(淀粉-1,6-葡萄糖苷酶缺乏、脱支酶缺乏)可发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病理改变】1.糖原累积症Ⅲ型本型有①肝内纤维隔;②无脂肪沉积,此两点与G SD-Ⅰ不同。
GSD-Ⅲ型,肝硬化往往发生在两个酶以上同时缺陷,即除脱支酶缺陷外,还有磷酸酶和/或磷酸激酶的缺陷。
与GSD-Ⅰ比较,GSD-Ⅲ超微结构示脂肪滴小且少。
除肝脏病变外,肌肉也有糖原累积。
2.糖原累积症Ⅳ型本型肝脏呈小结节性肝硬化伴有宽纤维束围绕或插入肝小叶。
门脉区胆管轻度增生。
白色的两染性物质或嗜碱性染色物质沉积在肝细胞、心肌、骨骼肌和脑细胞。
肝小叶周边细胞内可发现嗜酸性或无色包涵体沉积在细胞浆,把肝细胞核推向一侧,构成了G SD-Ⅳ的特征性病变。
糖原累积症的科普知识PPT
通常包括定期进餐和摄入复杂碳水化合物。
糖原累积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药物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药物来帮助管理症 状或补充缺乏的酶。
但并非所有类型的糖原累积症都有药物治疗 选择。
糖原累积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定期监测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医学监测,以评估病情进 展和调整治疗方案。
这意味着两个携带者有25%的几率生出受影响的 孩子。
糖原累积症的症状有哪些?
糖原累积症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低血糖、肌肉无力、疲劳、肝 脏肿大等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在儿童期或婴儿期显现。
糖原累积症的症状有哪些?
并发症
长期未治疗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如心脏病、 肝硬化和肌肉萎缩。
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减轻症状并改善生活质 量。
科研进展
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治疗方法和管理策略也在 不断改进。
新兴的基因疗法和疗法正在研发中,有望为患者 带来新的希望。
谢谢观看
糖原累积症的症状有哪些?
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的症状表现可能差异很大,部分患 者可能症状轻微,而另一些则可能严重影响 生活。
这与具体的糖原累积症类型和个体的遗传背 景有关。
如何诊断糖原累积症?
如何诊断糖原累积症? 临床评估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评估 。
通常涉及家族历史和症状出现的时间。
密切的随访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并发症。
糖原累积症的预后如何?
糖原累积症的预后如何? 生活质量
许多患者在遵循适当治疗后,可以享有相对正常 的生活质量。
早期诊断和干预是关键。
糖原累积症的预后如何? 潜在风险
糖原贮积病Ⅸ型疾病详解
疾病名:糖原贮积病Ⅸ型英文名: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 Ⅸ缩写:GSD-Ⅸ别名:糖原累积病Ⅸ型疾病代码:ICD:E74.0概述:糖原贮积病(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是一类先天性酶缺陷所造成的糖原代谢障碍疾病。
这类疾病的共同生化特征是糖原储存异常,多数病种是糖原在肝脏、肌肉、肾脏等组织中储积量增加。
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的特征,可以分为 12 种类型。
糖原贮积病Ⅸ型(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 Ⅸ,GSD-Ⅸ)是由于缺乏磷酸化酶激酶所致的一组不同的疾病,包括X 连锁遗传性肝磷酸化酶激酶缺乏症、常染色体遗传性肝和肌磷酸化酶激酶缺乏症、特定性肌磷酸化酶激酶缺乏症和心脏磷酸化酶激酶缺乏。
流行病学:糖原贮积病的发病率较低,有报道为 1/6 万。
最常见的是糖原贮积病Ⅰ型。
GSD-Ⅸ发病率不详。
病因:本型糖原贮积病是由于缺乏磷酸化酶激酶所致。
磷酸化酶激酶是由 4 个亚单位(α、β、γ、δ)组成的一个蛋白激酶,来自神经中枢的冲动或激素的调控可通过它激活磷酸化酶,从而促进糖原的分解过程。
磷酸化酶激酶本身的激活是经由 Ca2+ 、腺苷酸环化酶、环腺苷酸(cAMP)依赖性蛋白激素等一系列的作用进行的,这一过程主要由胰高糖素调控。
组成磷酸化酶激酶的 4 个亚单位都各自有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编码基因,在各种组织中的表达亦各不相同。
从理论上讲,上述过程中任一酶的缺陷都可以造成糖原分解受阻而累积,而实际上仅磷酸化酶激酶缺乏是最主要的病因,依据其病变累及的器官和遗传特征加以区分:1.X 连锁遗传性肝磷酸化酶激酶缺乏症是因位于Xp22 的α亚单位编码基因突变所致。
2.常染色体遗传性肝和肌磷酸化酶激酶缺乏症这是由于位于常染色体上编码α、β亚单位的基因突变所造成的(目前仅β亚单位已定位于16q12-q13)。
3.特定性肌磷酸化酶激酶缺乏症这是由于在肌组织中编码α 亚单位的结构基因(位于Xql2)突变所造成的。
糖原累积病性心肌病
高蛋白饮食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如鱼、瘦肉、 豆类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免疫力。
多吃蔬菜水果
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心肌修复和 代谢。
控制饮食总热量
避免过度肥胖加重心脏负担。
心理干预和家庭支持
01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 郁等情绪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和干预。
究进展。
06
的遗传性疾病,由于体内糖原代谢途径中某些酶的缺乏导致糖原在肝脏、肌肉 等组织中过多累积。
深入了解糖原累积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原累积病性心肌病具有重要 意义。
通过研究糖原累积症,可以进一步了解糖原代谢途径及相关酶的功能,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提供 理论基础。
心力衰竭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的 症状和体征,如呼吸困难、水肿等。
心肌病理改变
糖原沉积
心肌细胞内可见大量糖原 沉积,导致心肌细胞肥大
、变性。
心肌纤维化
心肌间质纤维化明显,可 影响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
能。
心肌细胞坏死
严重病例可见心肌细胞坏 死,进一步加重心功能不
全。
心功能受损程度评估
无症状期
糖原累积症是一种涉及多个学科 的罕见病,需要多学科专家共同
协作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整合优势 资源,提高诊疗水平和效率,为
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加强与国际罕见病组织的合作与 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推 动我国罕见病诊疗事业的发展。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诊断标准
糖原累积症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 基因检测发现相关基因突变等。同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 致类似症状的疾病。
糖原累积病诊断及治疗
糖原累积病诊断及治疗*导读:糖原累积病是一类由于先天性酶缺陷所造成的糖原代谢障碍疾病,多数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因种族而异。
……概述糖原累积病是一类由于先天性酶缺陷所造成的糖原代谢障碍疾病,多数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因种族而异。
根据欧洲资料,其发病率为 1/(2万~2.5万)。
糖原合成和分解代谢中所必需的各种酶至少有8种,由于这些酶缺陷所造成的临床疾病有12型,其中Ⅰ、Ⅲ、Ⅳ、Ⅵ、Ⅸ型以肝脏病变为主;Ⅱ、Ⅴ、Ⅶ型以肌肉组织受损为主。
这类疾病有一个共同的生化特征,即是糖原贮存异常,绝大多数是糖原在肝脏、肌肉、肾脏等组织中贮积量增加。
仅少数病种的糖原贮积量正常,而糖原的分子结构异常。
症状诊断本病系遗传性疾病,患儿出生时就有肝脏肿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明显低血糖症状,如软弱无力、出汗、呕吐、惊厥和昏迷,并可以出现酮症酸中毒。
患儿生长发育迟缓,智力无障碍,体型矮小、肥胖,皮肤颜色淡黄,腹部膨隆,肝脏显著增大,质地坚硬,肌肉发育差,无力,尤其以下肢最为显著。
多数患此病症者不能存活至成年,往往死于酸中毒昏迷。
轻症病例在成年后可以获得好转。
目前本病可区分为十多个亚型,其中以Ⅰ型最为常见。
本病需与糖尿病相鉴别:糖尿病患者也有酸中毒,低血糖的症状,但糖尿病患者有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根据次症状可鉴别。
治疗用高蛋白、高葡萄糖饮食,多次喂养,以维持血糖正常水平,尤应于午夜加餐1次,以避免次晨低血糖。
其他治疗包括防止感染,纠正酸中毒(可用NaHCO3,禁用乳酸钠)。
纠正低血糖后如果血脂仍继续升高,可用安妥明50mg/(kg·d)。
高尿酸血症如采用饮食疗法不能控制时,可用别嘌呤醇5~10mg/(kg·d)。
激素治疗有益于维持正常血糖水平、提高食欲。
胰高血糖素、各种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对改善症状皆可有暂时的疗效。
外科方法如作门-腔静脉吻合术,使肠吸收的葡萄糖越过肝,直接进入血循环,可能术后肝缩小,生长加速,但长期效果并不肯定。
糖原累积病Ⅰ型Ⅱ型诊疗指南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糖原累积病Ⅰ型Ⅱ型诊疗指南(总9页)糖原累积病Ⅰ型Ⅱ型诊疗指南概述糖原累积病(Ⅰ型、Ⅱ型)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GSDⅠa型是由于G6PC突变使肝脏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所致。
典型表现为婴幼儿期起病的肝脏肿大、生长发育落后、空腹低血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高乳酸血症等。
GSDⅠb型是由于SLC37A4基因突变使葡萄糖-6-磷酸转移酶缺乏所致。
患者除了有Ⅰa型表现之外,还可有粒细胞减少和功能缺陷的表现。
GSDⅡ型是由GAA突变导致α-1,4-葡萄糖苷酶缺陷,造成糖原堆积在溶酶体和胞质中,使心肌、骨骼肌等脏器损害。
根据发病年龄、受累器官、严重程度和病情进展情况可分为婴儿型(infantile-onset pompe disease,IOPD)和晚发型(late-onset pompe disease,LOPD)。
病因和流行病学GSDⅠa型致病基因G6PC位于17q21,含5个外显子,基因突变导致糖原降解或异生过程不能释放葡萄糖,使6-磷酸葡萄糖堆积,通过糖酵解途径产生过多乳酸,通过磷酸戊糖途径致血尿酸升高,同时生成大量乙酰辅酶A,致血脂升高。
至今已报道的G6PC突变达116种,中国人最常见突变是>T (%~57%)和>A(%~14%)。
GSDⅠb型致病基因SLC37A4位于11q23,含9个外显子,基因产物为跨膜蛋白葡萄糖-6-磷酸转移酶,其作用是将葡萄糖-6-磷酸从细胞浆和内质网膜间隙转运到内质网腔内。
当基因突变导致葡萄糖-6-磷酸转移酶缺乏时,葡萄糖-6-磷酸不能被转运到微粒体膜而进一步水解产生葡萄糖,造成与糖原累积症Ⅰa型相同的表现。
另外,GSDⅠb型患者还有因粒细胞减少和功能障碍而出现的反复感染和炎症性肠病等表现,其确切机制尚不清。
有研究表明,葡萄糖-6-磷酸转移酶对中性粒细胞内质网腔具有抗氧化保护作用,当酶缺陷时中性粒细胞出现功能障碍和凋亡。
已报道的SLC37A4突变111种,中国人最常见的突变是>T,和>A。
Ⅲ型糖原累积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dt o hlrndansda g cgns r edsaetp If m Jn a 9 0t Jn ay 00w r t s c vl aa zd a f 0c i e igoe yoe oa i s eI r au r 19 aur 1 eer r p t ey nl e . a 5 d sl t g e y I o y o 2 e oe i y R sl Al 0ci rn3 ae n ma ,gd( . ± . )er,hw dhpg cm ah pt ea ,vr yfnt na dn e t l5 hl e ,6m d1 f l ae 5 1 4 1 yasso e yol e i,ea m g y le s c o , o us d l a 4e e y o l i d u i n r o ea ,n pnp r esm lt nt t o s t t i S Ⅲ. f 0c i rn4 ( 0 O e m gl a de i hi t ua o s cnie t G D n y e n i i e snwh O hl e ,5 9 . %)so e peo ea ,6 7 . % ) 5 d h w dslnm g y3 (2 0 l f i oo i,9 3 .% )fr oeae a ,5 5 . % )f ys ei,6 3 . % )f ad chpr oh ,4 6 .% )fr t o m c sma 1 ( 80 r r o n g g 2 ( 0 0 b l o m at na 1 (2 0 r h o cri y etp y3 ( 80 r a r o ・ me
症状平均年龄为 ( . 0 9 岁 , 1 2± . ) 就诊平均年龄 为( . ±4 1 岁 。5 ( 0 % ) S l 51 .) 0例 10 G D n型患儿 均有低血糖 、 脏肿大 、 肝 肝功 异 常和 肾上腺素刺激试验符合 G DⅢ ,5例 (0 0 ) S 4 9 .% 出现脾脏肿 大 ,6例 (2 0 出现身材矮小 ,9例 ( 80 出现骨 龄落 3 7 . %) l 3 . %) 后 ,5例 (0 0 ) 2 5 .% 出现肌无 力 ,6例 (2 0 ) 1 3 . % 出现心脏肥大 ,O例( 0 % ) 5 10 肾脏均不肿大 ,4例( 8 0 出现代谢性 酸 中毒 , 3 6 . %) 3 (0 0 ) 0例 6 . % 出现高血脂 ,5例( 0 O 出现心肌酶高。4 3 7 . %) 2例患J ( 4 O 肝穿病理 提示肝脏 内有大量糖原堆 积 , 见肝 L 8 . %) 未
儿童糖原累积病Ⅱ型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THANKS
糖原累积病Ⅱ型患者常有 低血糖及血酮体升高。
酶活性测定
可检测患者肌肉或肝脏中 酸性麦芽糖酶的活性,酶 活性降低是糖原累积病Ⅱ 型的特征。
基因检测
通过基因突变筛查可明确 诊断,并有助于分型及遗 传咨询。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辅 助检查结果,符合糖原累积病Ⅱ 型的特征性表现即可诊断。
专家共识意义
通过专家共识的制定和推广,可以规范我国Pompe病的诊断 和治疗流程,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 量和预后。
报告范围及目的
报告范围
本报告主要围绕Pompe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临 床医生提供全面、实用的指导建议。
报告目的
通过解读中国专家共识,提高临床医生对Pompe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促进多 学科协作和综合治疗模式的建立,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通过医院内的健康讲座、一对一咨询、患者互助 小组等多种形式,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教育支持。
心理干预策略选择和实践效果评价
心理干预策略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特点和心理需求,选择合适的心理干预策略,如认知行为 疗法、家庭治疗、艺术治疗等,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实践效果评价
定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心理干预策略的实践效果,并根据评估结 果及时调整干预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心理健康。
深入研究糖原代谢通路
进一步揭示糖原合成、分解及调控机制,为开发新的治疗手段提 供理论支持。
拓展遗传学研究
探索糖原累积病Ⅱ型的遗传背景及基因突变与疾病表型的关系,为 基因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发掘新的生物标志物
寻找能够反映糖原累积病Ⅱ型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 为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新的工具。
糖原累积病
临床表现:少见,典型为空腹出现低血糖,酮血症。进食或补充葡萄糖后长时间高血糖。反复低血糖抽搐可导致智能落后。饥饿时肾上腺素或胰高血糖素试验无反应。
受累组织:肝糖原缺乏,肝糖原合成酶活性小于2%,肌糖原正常。
2.I型(VonGierke病)
[病程观察]
本组病例多数随年龄增大而病情加重,严重者在婴儿期死亡。由于病因未能根治,对感染和低血糖的治疗效果只能是缓解。应重在预防,尽量改善病儿的生活质量。
住院小结]
(一)确定诊断
疾病的最后诊断依靠酶的活性测定,可取肝细胞、肌细胞等材料进行。
(二)预后评估
受累组织:经典Ⅱa型在全身所有器管都有糖原累积。
5.Ⅲ型(Cori病)
酶缺陷:淀粉-1,6-葡萄糖苷酶。
临床表现:中度至重度肝大,可有程度不等的肌张力低下,心脏增大、ECG异常少见,肝脏、心脏功能衰竭少见,智力发育正常。无酮血症、低血糖和高脂血症,进食后肾上腺素或胰高血糖素试验阳性,尿儿茶酚胺正常,预后好。
糖原合成从葡萄糖磷酸化开始,在肝脏由葡萄糖激酶催化,在肌肉则由己糖激酶催化,激酶的活性在饥饿时降低,进食时增高。磷酸化产生了6-磷酸葡萄糖,后者通过葡萄糖磷酸变位酶的作用转变成1-磷酸葡萄糖。1-磷酸葡萄糖再通过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转变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后者中的葡萄糖残基通过糖原合成酶及淀粉-1,4→1,6转葡萄糖苷酶的作用,加入原有的糖原分子中,从而形成新的糖原。其中糖原合成酶使糖原直链增长,而淀粉-1,4→1,6转葡萄糖苷酶使糖原产生分支。
糖原的分解由两个酶系统完成。糖原分解成1-磷酸葡萄糖由磷酸化酶催
化,1-磷酸葡萄糖经过葡萄糖磷酸变位酶的作用转变成6-磷酸葡萄糖,后者在葡萄糖—各磷酸酶催化下,水解成葡萄糖。上述磷酸化酶只能分解到糖原分支点的前四个葡萄糖残基,剩余的葡萄糖残基通过脱支酶的作用,才能分解出葡萄糖。
糖原累积症-Ⅰ型的临床和基因研究新进展
catalytic,G6PC)。本 文 旨在 提 高 对 GSD—I型 的 临 酸核糖 ,从 而促进 嘌呤 代谢 ,使 其 终产 物 尿 酸增 多 ,
床和基 因研 究新进 展 的认 识 ,为 临 床 诊 断本 病 提 供 同时 由于乳酸 竞争 肾脏 的 阴离子通 道使 尿酸 排泄减
帮助 。
I型患 者仅 能 获 得 由糖 原 脱 支 酶 分 解 糖 链 分 支 处 道 葡 萄糖 一6一磷 酸酶 除在肝 脏 分布外 ,随着 年龄 的
(糖原 1,6一糖 苷键 )所 产生 的少量 葡 萄糖 (仅 8% ), 增 长也 会逐 渐分 布 于除 肝 脏 外 的其 他 脏 器 ,所 以 随
所 以本病会 造成 严重 的空腹 低血 糖 。低血 糖促进 胰 年 龄增 长 ,葡 萄糖 一6一磷 酸水 解酶 会在 肝脏 以外 的
高血 糖素 和 肾上 腺皮 质 激 素 等 升糖 激 素 分 泌 ,但 却 其他 脏器 生成 ,而 GSD.I型患 者 的低血 糖发 作 次数
不能 升高 血糖 ,因为这 些 升糖激 素刺 激蛋 白分解 ,加 也 会 随 年 龄 的增 长 而 逐 渐 减 少 。GSD.I型 患 者
床表 现 和病 理 改 变 ,1952年 Cori提 出 GSD-I型 的 时 乙酰 CoA堆 积 ,导 致 高 血脂 酶 (glucose-6一phosphatase 葡萄 糖堆 积促 进 戊 糖 旁路 代 谢 ,生 成 过 量 的 5一磷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J sh
iv) 生 旦 丝 (
· 91 ·
糖 原 累积 症 一 I型 的 临床 和 基 因研 究 新 进 展
庄 太 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儿科 NICU, 北京 100026)
糖原累积症(共5张PPT)
酰辅酶A,为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合成提供了原料; 患儿时有低血糖发作和腹泻发生。
移酶和分支酶作用,将a-1,6糖苷键水解生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糖代谢异常同时还造成了脂肪代谢紊乱,亢进的葡糖异生和糖酵解过程不仅使血中丙酮酸和乳酸含量增高导致酸中毒,还生成了大量乙
成游离的葡萄糖。 酰辅酶A,为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合成提供了原料;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重症在新生儿期即可出现严重低血糖、酸中毒、呼吸困难和肝肿大等症状; 由于患者缺乏糖原代谢有关的酶,使糖原合成或分解发生障碍,导致糖原沉积于组织中而致病。
糖原累积症
第1页,共5页。
storage, GSD)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病因为先 天性糖代谢酶缺陷所造成的糖原代谢障碍。重症在新生儿期即可出现严重低 血糖、酸中毒、呼吸困难和肝肿大等症状;轻症病例则常在婴幼儿期因生长 迟缓、腹部膨胀等就诊。由于慢性乳酸酸中毒和长期胰岛素/胰高糖素例失 常,患儿身材明显矮小,骨龄落后,骨质疏松。腹部因肝持续增大而膨隆显 著。肌肉松弛,四肢伸侧皮下常有黄色瘤可见。但身体各部比例和智能等都 正常。患儿时有低血糖发作和腹泻发生。少数幼婴在重症低血糖时尚可伴发 惊厥.但亦有血糖降至0.56mmol/L(10mg/dl)以下而无明显症状者。随 着年龄的增长,低血糖发作次数可减少。由于血小板功能不良,患儿常有流 鼻血等出血倾向。
(4)a-1,得6糖苷的键。90%葡萄糖,在维持血糖稳定方面起主导作用。
• 糖酵解时发生在细胞质中,在无氧条件下.有10步反应: 由同磷重葡葡少由果糖酰(3糖酰同这患由(糖酰糖糖酰少 糖成同磷(由这患 糖酰果-磷于时酸症萄萄数于糖代辅2代辅时些儿于2代辅酵代辅数原游时酸3于些儿代辅糖) ) )酸患 还 , 在 糖 糖 幼 慢 -谢 酶 谢 酶 , 异 时 慢 谢 酶 解 谢 酶 幼分 离 还 , 患 异 时谢 酶 -11•••••••••••尿尿a,,甘者产N新--婴性异A异A由常有性异A时异A婴 解的产N者常有 异A-66--1苷苷--,,,,,AA--油--缺生生在乳常常于代低乳常发常在 是葡生缺代低 常,二二葡葡DD二二为 为 为 为 为葡果甘132磷 生酸乏了儿重酸同同6谢血酸同生同重 糖萄了乏谢血 同4磷磷PP葡果二萄萄-,-磷-磷糖脂脂脂脂脂HH磷油-3萄糖磷糖合期症酸时时都糖酸时在时症 原糖合糖都糖 时酸酸酸化-糖糖萄糖羟))-酸酸磷苷-肪肪肪肪肪醛-酸原成即低中还还加发中还细还低 在。成原加发 还二糖----烯酸----6;;糖葡葡酸书键66酸酸酸酸酸---丙2-代脂可血毒造造速作毒造胞造血 磷脂代速作 造甘---1---3磷---醇磷甘-磷磷萄萄葡;和和和和和--磷--,-本酮谢肪出糖和成成了和和成质成糖 酸肪谢了和 成二二6磷油6-酸酸酸糖 糖酸萄式葡胆胆胆胆胆酸油--有的现时长了了肝腹长了中了时化的有肝腹了羟羟酸磷酸磷P二生生糖-固固固固固甘萄丙<<甘-关和严尚期脂脂糖泻期脂脂尚 酶和关糖泻 脂,丙丙酸-8在--酸己己-酸成成的磷醇醇醇醇醇-油-糖-酮9的胆重可胰肪肪原发胰肪肪可 作胆的原发 肪酮酮--油-无-糖糖---;;累-的的的的的酸----酸1--酶固低伴岛代代的生岛代代伴 用固酶的生 代磷磷-酸--氧6-酸激激,2-积--合合合合合3----,醇血发素谢谢合。素谢谢发 下醇,合。 谢酸酸----果条磷--酶酶-磷---,二 -成成成成成-----使所糖惊/紊紊成/紊紊惊 ,所使成紊--磷件-++果糖酸-催催--酸大磷提提提提提---甘甘-糖必、厥胰乱乱。胰乱乱厥 将必糖。乱--下3-化化-酸糖部甘甘供供供供供酸二丙<1油油原需酸.高,,高,,. 需原,a-.反反己磷,-分了了了了了甘-6油烯油1醛醛酮羟合的中但糖亢亢糖亢亢但 的合亢6-应应,糖1原原原原原油酸二-酸--成还毒亦素进进素进进亦 还成进醇酸-醛磷丙33>>4激料料料料料酸--磷甘或原、有例的的例的的有 原或的糖磷磷磷式酸-酮;;;;;酶3酸分型呼血失葡葡失葡葡血 型分葡苷酸酸酸油-丙磷催磷解辅吸糖常糖糖常糖糖糖 辅解糖键<葡酸磷酮化发酶困降,异异,异异降 酶发异分酸萄酸酸生难至患生生患生生至 生生ⅠⅠ解反糖酸+果障和儿和和儿和和障和(00(生又应甘.. 碍肝身糖糖身糖糖碍糖烟烟成糖重>油,肿材酵酵材酵酵,酵酰酰葡激新醛导大明解解明解解导解胺胺萄再酶致等显过过显过过致过腺腺糖合-..3>糖症矮程程矮程程糖程瞟瞟1成--磷磷原状小不不小不不原不吟吟糖酸沉;,仅仅,仅仅沉仅二二酸原,积骨使使骨使使积使核核;再于龄血血龄血血于血苷苷由组落中中落中中组中酸酸葡织后丙丙后丙丙织丙,,萄中,酮酮,酮酮中酮NNAA糖而骨酸酸骨酸酸而酸DD转致质和和质和和致和HH))移病疏乳乳疏乳乳病乳和和酶。松酸酸松酸酸。酸还 还和。 含 含 。 含 含 含原原分量量量量量型型支增增增增增辅辅酶高高高高高酶酶作导导导导导ⅡⅡ用致致致致致((,酸酸酸酸酸烟烟将中中中中中酰酰a毒毒毒毒毒-1胺胺,,,,,,腺腺还还还还还6瞟瞟糖生生生生生吟吟苷成成成成成二二键了了了了了核核水大大大大大苷苷解量量量量量酸酸生乙乙乙乙乙
糖原累积病(Ⅰ型、Ⅱ型)诊断
诊断
糖原累积病(Ⅰ型、Ⅱ型)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检测综合判断。
1.GSDⅠ型对于所有身高增长缓慢伴肝脏明显增大的患者均应考虑GSD Ⅰ型的可能。
典型生化改变包括空腹低血糖、高乳酸血症、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等。
GSDⅠb型患者还可有反复或持续性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发现G6PC 或SLC37A4基因2个等位基因致病突变有确诊意义。
2.GSDⅡ型对于1岁前起病、肌无力、心脏扩大、心肌肥厚、血清CK升高的患者,应怀疑婴儿型GSDⅡ型。
所有缓慢进展的肌无力患者均应考虑晚发型GSDⅡ型的可能。
肌肉活检病理检查可见胞浆内大量空泡,PAS染色糖原聚集,SBB染色脂滴成分正常,酸性磷酸酶活性增高。
外周血白细胞或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GAA酶活性明显降低有确诊意义。
发现GAA基因2个等位基因致病突变也有确诊意义。
鉴别诊断
1.GSDⅠ型主要与肝脏增大伴低血糖的疾病相鉴别(表1)。
表1常见肝大伴低血糖的疾病特点
2.GSDⅡ型婴儿型GSDⅡ型应注意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GSDⅢ型、
Ⅳ型、脊髓性肌萎缩Ⅰ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等鉴别。
晚发型患者应注意与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线粒体肌病、Danon病、强直性肌营养不良、GSD(Ⅲ型、Ⅳ型、Ⅴ型)等鉴别。
糖原累积病临床表现
加重病情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
03
等。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04 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注意药物
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的发生。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其他类型及特殊表现
以心脏受累为主要表现者
心力衰竭
婴儿型糖原累积病患者可 能会出现心脏增大和心力 衰竭的症状,表现为活动 耐力低、呼吸急促、心率
加快等。
心律失常
糖原累积病可能导致心脏 电生理异常,从而引发各 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
过速、心室颤动等。
心肌肥厚
部分糖原累积病患者可能 会出现心肌肥厚,导致心 脏舒张和收缩功能受限。
分型
根据酶缺陷和受累组织的不同,糖原累积病可分为12型。其中Ⅰ、Ⅲ、Ⅳ、Ⅵ、 Ⅸ型以肝脏病变为主,表现为肝大、低血糖等;Ⅱ、Ⅴ、Ⅶ型以肌肉组织受损为 主,表现为肌无力、运动不耐受等。其他类型则可能涉及心脏、肾脏等多个器官 。
02
肝脏病变为主型临床表现
Ⅰ型糖原累积病特点
肝大:肝脏进行性肿大,腹 部膨隆,质地坚硬。
磁共振成像(MRI)
02
对肝脏、肌肉等组织进行高分辨率成像,有助于发现糖原累积
导致的组织改变。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03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葡萄糖类似物进行显像,可反映糖原代
谢情况。
基因检测与遗传咨询服务
基因检测
通过对特定基因的突变分 析,确定糖原累积病的类 型和严重程度。
遗传咨询
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有关 糖原累积病的遗传信息、 治疗建议及预防措施等。
低血糖
与Ⅰ型相似,但症状较轻。
高血脂和蛋白质缺乏
常并发高血脂和蛋白质缺乏等营养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inical analysis of 50 cases of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 Ⅲ ZHUANG Tai-feng1 ,WEI Min2* ( 1 Dept of Pediatrics,Beij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26,China; 2 Dept of Pediatrics,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wm_@ 163. com. cn)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 Ⅲ( GSD Ⅲ) .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0 children diagnosed as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 Ⅲ from January 1990 to January 201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ll 50 children,36 male and 14 female,aged ( 5. 1 ± 4. 1) years,showed hypoglycemia,hepatomegaly,liver dysfunction,and no renomegaly,and epinephrine stimulation test consistent with GSD Ⅲ. Of 50 children,45( 90. 0% ) showed splenomegaly,36( 72. 0% ) for microsomia,19( 38. 0% ) for bone age lag,25( 50. 0% ) for myasthenia,16( 32. 0% ) for cardiac hypertrophy,34( 68. 0% ) for metabolic acidosis,30( 60. 0% ) for hyperlipemia,35 ( 70. 0% ) for raised creatin kinase. Liver puncture biopsy showed obvious glyogen storage in the liver of 42 chilren,but no fibrosis. Conclusion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 Ⅲ is one of the common pediatric metabolic diseases,and has obviously different clinical manifestation. Promp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ill improve the prognosis and the life quality. Key words: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 Ⅲ; hypoglycemia; hepatomegaly; epinephrine stimulation test
中男 36 例,女 14 例; 出现症状平均年龄为( 1. 2 ± 0. 9) 岁,就 诊 平 均 年 龄 为 ( 5. 1 ± 4. 1 ) 岁。均 符 合 GSDⅢ型临床入选标准,即具备: ①临床表现: 自幼 发现肝肿大; 自幼出现复发性低血糖。②空腹肾上 腺素刺激 1 h 后血糖上升 < 35 mg / dl; 餐后 2 h 肾上 腺素刺激 1 h 后血糖上升≥35 mg / dl。③除外其他 因素引起的肝肿大。 1. 2 检查项目 1. 2. 1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每例患者常规查 身高、体重; 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心肌酶、空 腹血糖、血气分析; 拍骨龄片,肝脾双肾 B 超,肌力 检查,心脏彩超,腹部 CT; 做肾上腺素刺激实验等。
·132·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J Shanxi Med Univ) 2011 年 2 月,42 ( 2)
Ⅲ型糖原累积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庄太凤1 , 魏 珉2* (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儿科, 北京 100026; 2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 * 通讯作者,
E-mail: wm_@ 163. com. cn)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900803)
Hale Waihona Puke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J Shanxi Med Univ) 2011 年 2 月,42 ( 2)
·133·
1. 2. 2 肝脏病理检查 其中 42 例患儿在征得家长 同意,并签肝穿刺同意书的前提下,常规检查外周血 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在 B 超引导 下,快 速 针 刺 式 穿 刺 活 检,取 肝 组 织 1 - 2 cm,固定,脱水,包埋,切片,脱蜡,染色,观察肝组织 内糖原沉积( PAS 法) 情况和肝纤维化程度( Masson 结缔组织三色染色法) 。其中 6 例患儿在征得家长 同意,并签基因检查同意书后,做 AGL 基因突变分 析。 2 结果 2. 1 临床表现 50 例 GSDⅢ型患儿均有低血糖症 状、肝脏肿大[触诊肋下( 10. 0 ± 2. 0) cm]、肝功异常 和肾上腺素刺激试验符合 GSD Ⅲ。低血糖症状表 现包括 20 例( 40. 0%) 易饥饿症状,14 例( 28. 0%) 低血糖抽搐,11 例( 22. 0%) 无症状性低血糖,3 例 ( 6. 0%) 鼻衄,2 例( 4. 0%) 低血糖晕厥; 50 例 GSDⅢ 型患儿肝脏 B 超均未发现肝纤维化样改变; 42 例患 儿肝穿病理提示肝脏内有大量糖原堆积,均未见肝 纤维化。50 例( 100%) GSDⅢ型患儿肾脏 B 超发现 肾 脏 均 不 肿 大。50 例 GSD Ⅲ 型 患 儿 中 45 例 ( 90. 0% ) 脾脏肿大,B 超下脾厚大约 3. 4 cm 左右; 30 例( 72. 0% ) 身材矮小; 14 例( 28. 0% ) 患者体重 低于同龄同性别儿童体重的第 10 百分位以下; 10 例骨龄落后( 38. 0% ) ; 25 例出现肌无力( 50. 0% ) ; 16 例心脏肥大( 32. 0% ) 。50 例 GSDⅢ型患儿的空 腹肾上腺素刺激试验 1 h 后血糖上升均 < 35 mg / dl, [血糖值平均升高( 18. 7 ± 11.2) mg / dl]; 餐后 2 h 肾 上腺素刺激试验 1 h 后血糖上升均≥35 mg / dl[血 糖值平均升高( 75. 5 ± 33.9) mg / dl]; 均除外其他因 素引起的 肝 脏 肿 大,符 合 GSD Ⅲ 型 的 临 床 入 选 标 准。 2. 2 实验室检查 50 例 GSDⅢ型患儿的谷丙转氨 酶均 升 高,平 均 值 为 ( 420. 6 ± 585. 5 ) U / L; 34 例 ( 68. 0%) 代谢性酸中毒,剩余碱平均值为( - 5. 5 ± 4. 3) mmol / L; 34 例( 68. 0%) 空腹血糖低于正常,血 糖平均值为( 43. 2 ± 15. 6) mg / dl,16 例( 32. 0% ) 空 腹血糖偏低值,血糖平均值为 ( 58. 5 ± 10. 25 ) mg / dl; 30 例 ( 60. 0%) 高 血 脂,甘 油 三 酯 平 均 值 为 ( 287. 1 ± 257. 5 ) mg / dl,胆固醇平均值为( 226. 9 ± 118. 3) mg / dl; 35 例( 75. 0% ) 心肌酶高,肌酸激酶平 均值为( 730. 5 ± 870. 7) U / L,乳酸脱氢酶平均值为 ( 414. 1 ± 151. 9 ) U / L,谷 草 转 氨 酶 平 均 值 为 ( 534. 1 ± 512. 8) U / L,α - 羟丁酸脱氢酶平均值为
在糖原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中,某些催化酶先天 性缺陷会导致糖原代谢障碍,这样一组遗传代谢性 疾病称为糖原累积症。糖原累积症Ⅲ型又称 Cori’s、 Forbe’s 病和界限糊精病,据报道,在美国 GSDⅢ型 的发病率是 1∶ 100 000; 在以色列的北非犹太人中发 病率为 1∶ 5 400; 突变基因携带率 1∶ 35; 法罗群岛的 GSDⅢa 型发病率达 1 ∶ 3600; 在非洲人、亚洲人、高 加索人和西班牙人等人种中均有 GSDⅢ型散发报 道[1]。1952 年,美国学者 Forbe 发现 1 例患者的肝 脏和肌 肉 中 有 大 量 短 侧 链 糖 原,即 界 限 糊 精 累 积[2],1956 年美国学者 Cori 等报道该病为 AGL 活 性缺乏[3],即 患 者 的 糖 原 在 糖 原 分 支 部 位 分 解 障 碍,但患者的糖异生正常。患者通常出现空腹低血 糖症,给予升糖激素,也无法刺激血糖升高,餐后血 糖可以正常,给予升糖激素,可以刺激血糖升高,因 为患者糖 异 生 正 常,通 常 不 会 出 现 严 重 的 低 血 糖。 肝脏和肌肉含有丰富的糖原,是本病最易累及的器 官,肝脏肿大和肝功能损害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和 体征。糖原累积症Ⅲ型的起病年龄、病情进展的速 度、多脏器累及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均有较大的差异。 本研究的 GSDⅢ型患儿地区分布广泛,男性多于女 性。平均发病年龄较小( 约 1.20 岁左右) ,就诊年龄 偏大( 约 5 岁左右) 。婴儿期出现的反复发作的低 血糖仍是 GSDⅢ型的主要表现,本次研究的患儿均 出现低血糖相关表现,如易饥饿、低血糖抽搐、无症 状性低 血 糖、鼻 衄 和 低 血 糖 晕 厥 等。本 研 究 提 示 GSDⅢ型患儿在婴儿期均出现肝脏增大; 大部分患 儿出现脾脏增大。据文献报道,在 1992 - 2000 年 间,大部分学者认为 GSDⅢ型患者仅出现轻度自限 性肝脏病变[4]; 2000 年后学者们渐渐意识到 GSDⅢ 型患儿在儿童期即会出现进行性肝脏损伤,少部分 患者在成年期会出现进行性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 胞癌和肝功能衰竭[5,6]; 在肝脏病后期可以进行肝 移植治疗,肝移植后肝脏 AGL 活性正常,但白细胞 AGL 活性仍缺乏; 所以 GSDⅢ型患者需要密切随访 肝脏的病理变化。GSDⅢ型患者肝脏中积聚的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