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语言的特点和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课堂语言的特点

和意义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浅谈数学课堂语言的特点和意义

昆山市第三中心小学张玲 215341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数学课堂语言应是科学的。同时,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又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运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数学课堂语言也是一门艺术。数学语言以严谨清晰,精练准确而着称。数学语言能力既是数学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其它各种数学能力的基础,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特色语言意义

一、数学课堂语言讲究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即符合课堂教学用语的规律性,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是指教师口头语言内容的科学性,是科学性最重要的体现,要求教师表述的内容观点鲜明正确。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还体现在逻辑性和系统性方面,要注意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读音要准确。作为教师要坚持并且要用尽可能准确的普通话教学,避免在传递教学信息时因使用方言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发生误解。在教学中多音字也要读准,方言和习惯读音要改用标准音去读。如,长、正方体特征之一的“棱”,多数人都习惯把它读成“lèng”或“líng”,标准读音应是“léng”。又如,“量的计量”前一个“量”应读“liàng”,后一个“量”应读“liáng”。

(2)用词要准确。在教学时,尤其是概念教学,少说或多说一个关键性的词语,就有可能把原意改变,给学生学习带来麻烦,造成错觉。如,“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如果把又字丢掉了,会给学生造成概念上的混淆,因为“除法”是一种运算,而“比”是一种关系;再如,把梯形说成“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就使概念的外延扩大了……

(3)语言要精确。就是说语言要简明扼要,恰如其分。无论是思维过程的表达,解题思路的归纳,还是教学内容的总结,都要力求精炼,输出的信息无重复。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归纳为:先确定单位“1”的量,再看问题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列出算式,求出问题。再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以后,怎样判断两种相关量成正比例,可以这样小结:“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商一定,这两种量就成正比例”。这样的总结简单明了,学生易于掌握。2、规范,教师在叙述问题或者提问时要规范,问题要明确。

从语法、语义、语言的角度看,教学语言必须规范,才能达到准确清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时刻注意用数学术语去讲课,教师的语言必须符合语法规范和数学用语规范。即使读一道算式也要规范:“(3+2)×5”不能读作括号“3加2”括号乘5,而应该读作“3与2的和”乘5。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本中的运算定律和法规,也有利于学生解文字题。

3、简洁,是指口头语言的经济性。教师的语言应当以尽量少的语句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力求要言不烦,努力达到“片言可以明百意”的境界。口头语言尽

量避免拖泥带水,故弄玄虚,不讲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废话,不说学生听不懂的玄话,杜绝华而不实的“巧”话,力戒陈词滥调、千篇一律的套话。

例如:某教师执教“认识分数”,从分物体的活动得到蛋糕的一半,接着问:“‘一半’该用什么数来表示”一个学生说:“用分数。”教师板书1/2。接着问:1/2是什么数学生哑然。教师一连催问,学生就是不能说出教师期待的答案“分数”。

教师教学语言啰唆重复,容易使学生茫然,不能确定重点、难点;教师语言啰唆重复,抢夺了本应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容易使学生思维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语言啰唆重复,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消极厌学。上述例题中“1/2”的名称是一种规定性的知识,教师反复催问“1/2是什么数”,显然是啰唆重复的废话,招致的结果是宝贵的教学时间在师生的焦虑中无情地流逝,倒不如教师直接揭示它的名称。

二、语言要有逻辑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的内容虽然多数比较简单,其中不少内容是描述性的,但内容的编排上仍体现着前后的连贯性和很强的逻辑性。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符合逻辑。如,有学生学完正方体后问老师,正方体是长方体吗老师是这样回答的: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正方体具有长方体的全部特征,所以正方体是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这种回答有根有据,理由充足,逻辑性强。又如,在教“圆的认识”时,有的教师阐述道:“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这句结论性的话忽略了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个前提条件,这就是理由不充足,语言不严密,缺乏逻辑性。

三、数学语言耍形象生动、风趣幽默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面对的大部分中学生都比较好动,对于每天一堂接一堂的45分钟的课而言,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科学证明人在一种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效率是最高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只有正确驾驭好课堂语言,尽量用生动有趣、幽默的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但是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教师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应与无聊的耍贫嘴区分开,不能人为的穿插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笑料,更不能滥用幽默去讽刺、挖苦学生,这样就起到极大的负面影响,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运用中要讲究一个“度”,这样才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以及获得知识的愉悦。

例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几何”时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这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教师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45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45×2=90只。”“少了多少足”“26只”这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有26÷2=13只兔子,32只鸡”。

再如:如教师讲解相遇问题时,一边讲解一边做演示,如图:这是一个活动组合投影片: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边说边演示,通过演示,不言而喻,学生便懂了“相向”、“相遇”,问题也便于解决。这样讲解既形象又直观,学生理解也快。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表情、手势、动作来激发学生的想像,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达到较快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