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之一《咏雪》课件
合集下载
《咏雪》ppt课件

特殊句式
倒装句: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
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例: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然,籍何以至此?
四海之大
马之千里者
苟全性命于乱世
告之于帝
省略句:指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有意省略某一词语或 某种成分的句子。 例: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相比
比不上 趁着,承
就是
指谢奕, 字无奕
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 将军、会计内史等
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 ,与 儿 女 讲 论 文 义。 俄 而 雪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到一起,跟子侄辈谈诗论文。 忽然,雪
骤 , 公 欣 然 曰 :“ 白 雪 纷 纷 何 所 似?”兄 子 胡 儿
军 王 凝 之 妻 也。
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知识归纳
古今异义: 1、儿女 古义:子侄辈,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包含侄儿、侄女。 今义:指子女。 2、文义 古义:诗文,文章的义理。 今义:文章的意思。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因: (趁着,乘)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为)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依靠,凭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随着,顺着)因其固然 (缘故,缘由)愿见相君,无因 (于是,就)虎因喜
知识归纳
特殊句式 1.省略句: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在“寒雪日”之前省略了介词“于”,即“(在)一个寒冷 的雪天”之意。) 2.倒装句: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所似何”(像什么东西)。) 3.判断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即”表示“这就是”,“也”在这里表“是”的意思,译 为“这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 的妻子”。)
第8课《咏雪》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言约旨丰”,在结尾交待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补充交代谢道韫身份,其实也是有力暗示,表明作者赞赏谢道韫才气。
宴会后
“君以为胡儿与道韫之句,何者为佳?"作为一个高情商的客人,你该如何回答谢安的问题?胡儿撒盐空中,写实,形似;道韫柳絮因风起,写意,神似,咏絮之才!各有千秋,不愧是人才辈出的谢家。
(即兴发挥填比喻或自己积累的诗句)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赴宴
“公大笑乐”是为何?(1)对两个答案都满意,不简单地评价孰优孰劣,而是笑着对子侄辈鼓励和赞许,民主自由氛围; (2)“笑”,是慈爱地笑胡儿的回答;乐是对谢道韫的回答感到满意,为“柳絮”一喻而“乐”,欣慰、赞赏。
①“撒盐空中”组讨论分析1、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这两个比喻,哪个更好?为何?
①“柳絮因风起”更好;②“柳絮”轻盈,如雪飞扬;“盐”是沉重颗粒,缺乏美感。③“柳絮”给人春天将到之感,意蕴丰富。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小组讨论分析1、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这两个比喻,哪个更好?为何?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明句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窗外大雪纷纷,家人围坐,灯火可亲,通过“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 等词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融洽、欢快、轻松为何咏雪?——诗礼传家 富有生活雅趣
补充交代谢道韫身份,其实也是有力暗示,表明作者赞赏谢道韫才气。
宴会后
“君以为胡儿与道韫之句,何者为佳?"作为一个高情商的客人,你该如何回答谢安的问题?胡儿撒盐空中,写实,形似;道韫柳絮因风起,写意,神似,咏絮之才!各有千秋,不愧是人才辈出的谢家。
(即兴发挥填比喻或自己积累的诗句)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赴宴
“公大笑乐”是为何?(1)对两个答案都满意,不简单地评价孰优孰劣,而是笑着对子侄辈鼓励和赞许,民主自由氛围; (2)“笑”,是慈爱地笑胡儿的回答;乐是对谢道韫的回答感到满意,为“柳絮”一喻而“乐”,欣慰、赞赏。
①“撒盐空中”组讨论分析1、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这两个比喻,哪个更好?为何?
①“柳絮因风起”更好;②“柳絮”轻盈,如雪飞扬;“盐”是沉重颗粒,缺乏美感。③“柳絮”给人春天将到之感,意蕴丰富。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小组讨论分析1、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这两个比喻,哪个更好?为何?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明句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窗外大雪纷纷,家人围坐,灯火可亲,通过“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 等词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融洽、欢快、轻松为何咏雪?——诗礼传家 富有生活雅趣
88 《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课件(共34张PPT)

兄子⑨胡儿⑩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⑪。”
⑨兄子:他哥哥的儿子 ⑩胡儿: 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 兄谢据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⑪状差差语可:大后拟置体:句;差:空不拟中多:相撒可比盐以。差相可比拟。 省略句:(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翻译: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在空 中撒盐大体上可以相比。”
兄女⑫曰:“ 未若⑬柳絮因⑭风起。” “ 为是其智弗若与?” “ 因风飞过蔷薇” ⑫兄女: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 ⑬未若:不如,不及。 ⑭因: 乘着。 古今异义词 翻译:他哥哥的女儿说:“倒不如 比作柳絮乘着风满天飞舞。”
于门下。 ➢ 成就:主持编纂了《世说新语》,著有志
怪小说《幽明录》。
编者简介
年少有为
15岁入仕,被授京兆尹,17岁官至尚 书左仆射(yè)
后台强硬
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
文艺青年
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 代表作:《世说新语》《幽明录》
英年早逝
2、《世说新语》
基本信息:我上国中最下早三的卷一、部三文十言六志类人、小一说千集二百多则 艺术特色:涉性及格气15韵00跃+人然物纸上
(“寒雪”前省略介词“于”) (缺少主语“谢道韫”) (缺少“之”)
叁
内容梳理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短 短一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
①时间:寒雪日 ②地点:内集(家里) ③人物:谢太傅与家中小辈 ④事件:讲论文义
2、课文营造了怎样的一种家庭气氛?从文中哪几个词语可以看出?
4、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有什么用意?
这是一个极有力的暗示,使谢 道韫这个人物形象和她的才华 展现得尤其突出,也表明作者 非常赞赏她的聪明才智,写出 了谢道韫是“咏絮之才” 。
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 课件(19张PPT)

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翻译,结合注释及参考书,翻译课文内容。 2.小组互译,圈画重点词语。 3.小组代表翻译展示。
文言文翻译方法提示:
一增: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句中的省略成分。 二删: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 节的助词等虚词,可删去。 三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现代汉语句式。 四留: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 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五扩:扩展,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六替: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轻盈,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
形相似
未若柳絮因风起
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 景相同
给人以轻盈、飘逸、优雅的感受。
意无穷
首先,柳絮可以表现出雪花飘舞的轻盈之态。
其次,柳絮是春景,将雪比作柳絮使人联想到春天,春天象征着美 好和新事物,这样写更有意蕴。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
跟把盐洒在空中差不多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即谢安(320—385),字 安石,陈郡阳夏(jiǎ) (今河南太康)人,东晋 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咏雪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文章的义理。
译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
文 谈论文章的义理。
就近取譬,才思敏捷
撒盐空中差可拟
晋阳秋》称他“文义艳发”, 《文学》篇引《中兴书》说他 “博涉有逸才”。
“俄而雪骤” 表明当时大雪猛烈密集,白雪片片直落,从 雪的颜色和下落姿态看,“撒盐空中”更符合当时的景致。
8《世说新语》咏雪 课件(共25张ppt)

识
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
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
还派人将她们送Leabharlann 会稽。无论是“公大笑乐”还是“安大悦”,谢安在《咏雪》 这个故事里对家族子女的评价并非通过“言语”,而 是通过神情意态来表达,这体现了怎样的家庭教育智 慧?除此之外,你还从《咏雪》的故事中获得了哪些 家庭教育的启发?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 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 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
作者介绍:
刘义庆(403年-444年2月26日),字季伯, 徐州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宋宗室、 宰相、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王刘道 怜之子。 为人恬淡寡欲,爱好文史,受封为南郡公。过 继叔父刘道规,袭封临川王。历任尚书左仆射, 出为荆州、江州、南兖州刺史,加位开府仪同 三司,在各地清正有绩。身患疾病,返回京师。 元嘉二十一年,去世,时年四十一,获赠荆州 都督,谥号为康。 礼贤下士,汇集门客著有《徐州先贤传》,编 有《幽明录》、《宣验记》《世说新语》。
下文”咏雪“做铺垫。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相 体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不及。 趁、乘。 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 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谢无奕)的女儿。无 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三、联系全文,讨论探究 1.依据文章,你觉得谢家的家庭氛围怎么样? 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你认为哪个回答更好? 3.为何谢太傅会“公大笑乐”? 4.为何作者要在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呢? 5.你如何评价故事中的三位主人公呢?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共30张PPT)

2.分析人物形象并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 人的美德。
背景简介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 时期(420-581年)一部主要 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 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 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 编Βιβλιοθήκη 的,是志人小说代表作者介绍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 家。他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 纳文士,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世 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曰:“撒盐空中 曰:“未若柳絮因
差可拟。”
风起。”
研读课文
“未若柳絮因风
起”的妙处。
将飘飞的雪花比 作随风飞舞的柳絮, 既写出雪的轻盈、柔 美,也给人以春天即 将到来的感觉,极具 美感。
研读课文
“撒盐”一喻好, 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 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 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 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 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 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 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 似是基础
融洽、欢快、轻松、温馨
研读课文
4.“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
最好?
两种理解: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 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文章没有具 体的交代,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 分明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研读课文
5.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字音字形
柳絮 xù 谢太傅 fù
无奕 yì 差可拟 chā nǐ
谢道韫 yùn 雪骤 zhòu
字词释义
(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河南太 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 为太傅。 (2)内集:家庭聚会。 (3)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讲:讲解。 论:讨论。
背景简介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 时期(420-581年)一部主要 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 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 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 编Βιβλιοθήκη 的,是志人小说代表作者介绍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 家。他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 纳文士,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世 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曰:“撒盐空中 曰:“未若柳絮因
差可拟。”
风起。”
研读课文
“未若柳絮因风
起”的妙处。
将飘飞的雪花比 作随风飞舞的柳絮, 既写出雪的轻盈、柔 美,也给人以春天即 将到来的感觉,极具 美感。
研读课文
“撒盐”一喻好, 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 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 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 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 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 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 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 似是基础
融洽、欢快、轻松、温馨
研读课文
4.“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
最好?
两种理解: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 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文章没有具 体的交代,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 分明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研读课文
5.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字音字形
柳絮 xù 谢太傅 fù
无奕 yì 差可拟 chā nǐ
谢道韫 yùn 雪骤 zhòu
字词释义
(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河南太 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 为太傅。 (2)内集:家庭聚会。 (3)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讲:讲解。 论:讨论。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①从人物的表情上“公大笑乐”,侧面表现作者的褒贬; ②从对谢道韫的出生和家庭背景的详细介绍正面表现作者 的褒贬。
小组讨论: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 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
从课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 看法示例一:我认为“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 态,“柳絮”是轻盈的,“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看法示例二:我认为 “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见大雪片片 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撒盐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 当时的场景。
作业布置
1.搜集几则写雪的诗句,感受“诗中雪”的美妙。 2.读几则《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写一则读书笔记。(二选 一)
再见
志人 小说
初读感知
朗读课文
读
准 字
意读
音
的
,
过
注
程
意
体
语
会
气 、 停 顿
文 章 。大
。
圈 点 勾 画 词不 懂 的 生 字
朗读课文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 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判断句 的标志
公大法家王羲之的次 子,曾任左将军。
译文: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谢太傅大 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叁 整体感知
结构梳理
交代背景: 时间、人物、事件、环境
小组讨论: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 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
从课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 看法示例一:我认为“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 态,“柳絮”是轻盈的,“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看法示例二:我认为 “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见大雪片片 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撒盐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 当时的场景。
作业布置
1.搜集几则写雪的诗句,感受“诗中雪”的美妙。 2.读几则《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写一则读书笔记。(二选 一)
再见
志人 小说
初读感知
朗读课文
读
准 字
意读
音
的
,
过
注
程
意
体
语
会
气 、 停 顿
文 章 。大
。
圈 点 勾 画 词不 懂 的 生 字
朗读课文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 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判断句 的标志
公大法家王羲之的次 子,曾任左将军。
译文: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谢太傅大 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叁 整体感知
结构梳理
交代背景: 时间、人物、事件、环境
《咏雪》ppt课件

“笑”前喻,“乐”后喻;
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重点突破
ZHONGDIANTUPO
➢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答: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谢太傅更 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 寻味。
理解性默写。
ZLIJIEXINGMOXIE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 俄而雪骤。 3、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4、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 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理清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古人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 3.赏析两个比喻句的妙用,理解文章的写作安排。
作者简介
ZUOZHEJIANJIE
刘义庆(403年~444年)
字季伯,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 人,南朝宋宗室、文学家。宋武帝刘裕 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 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 封南郡公。
内集:家人一同聚集在屋内。 儿女:子侄辈们。 讲论文义:讲解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骤:急,紧。 欣然:高兴的样子。然:……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未若:倒不如。 因:趁、乘。 即:是。
译文
YIWEN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给小辈们讲 解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很大很急,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 “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 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 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重点突破
ZHONGDIANTUPO
➢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答: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谢太傅更 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 寻味。
理解性默写。
ZLIJIEXINGMOXIE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 俄而雪骤。 3、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4、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 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理清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古人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 3.赏析两个比喻句的妙用,理解文章的写作安排。
作者简介
ZUOZHEJIANJIE
刘义庆(403年~444年)
字季伯,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 人,南朝宋宗室、文学家。宋武帝刘裕 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 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 封南郡公。
内集:家人一同聚集在屋内。 儿女:子侄辈们。 讲论文义:讲解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骤:急,紧。 欣然:高兴的样子。然:……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未若:倒不如。 因:趁、乘。 即:是。
译文
YIWEN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给小辈们讲 解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很大很急,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 “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 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 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共19张PPT)

第一句
译文注释
1.谢太傅⑴寒雪日内集⑵,与儿女⑶讲论文义⑷。
:谢安(320一385),字安石,陈郡阳 夏(jiǎ)(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 为太傅。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章的义理。
第二句
译文注释
2.俄而⑸雪骤⑹,公欣然⑺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⑻?”
文章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们 讲解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 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 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 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 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作品 赏析
叁
作品赏析 1.第一句体现了怎样的家庭氛围?
“寒雪日”写屋外天寒雪骤,“讲论文义” 写室内谈笑风生,营造义理。了一种温馨、 融洽、欢快且文化气息浓郁的家庭氛围
作品赏析 2.请赏析“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比喻句 的妙处。
将飘飞的雪花比作乘风起舞的柳絮,突出了雪 花飘飞的轻盈姿态,同时引发人们对春天即将来 临的联想,极具美感。
刘 义 庆
作者简介
题目解读
《咏雪》出自《言语》篇,题目是编者加的。咏雪” 即歌咏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样式。志人,指记 录人物言行和奇闻逸事。志人小说盛行于魏晋南 北朝时期,按其内容主要分为
三大类。
译文 注释
贰
原文阅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 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 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 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

《世说新语》创作背 景
《世说新语》的创作背景是在南 朝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 墨客通过品评前人言行,表达自 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反映 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和文人的 生活态度。
《咏雪》选材来源
《咏雪》作为《世说新语》中的 一篇,选取了东晋名士谢安与侄 子谢朗等人在大雪纷飞时即兴赋 诗的故事,展现了他们超凡脱俗 的才华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雪落无声之境
《咏雪》诗中,雪被描绘成一种纯 净无瑕、洁白如玉的存在。它不仅 代表了自然界中的一种美丽景象, 也象征着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 向往。
雪映万物之美
在《咏雪》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 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雪落无声的画面。 这种静谧的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 宁静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 超脱。
03
家族间的情感交流
在《咏雪》的故事中,谢安与其 子侄们共同赏雪,不仅是一次简 单的家庭活动,更是一次深刻的 情感交流。他们通过共同的活动 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感情, 展现了家族成员间的和谐与亲密 。
谢安在诗歌中表现
01 谢安的咏雪情怀
谢安在诗歌中以咏雪为题材,表达了他对 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深刻领悟。通过描 绘雪花飘落、山川银装等景象,展现了他 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诗歌中的家庭教育观 念
《咏雪》不仅描绘了家庭的生活 场景,还反映了古代家庭教育的 观念。诗中通过对孩子的教育引 导,体现了尊老爱幼、勤奋好学 等传统美德,对后代产生深远影 响。
诗歌所展现的生活智 慧
《咏雪》在描写家庭文化生活的 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生活智慧 。诗中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 思考,传达了顺应自然、珍惜时 光等哲理,启迪人们在生活中不 断学习和成长。
03
《咏雪》人物分析
《咏雪》文言文ppt课件

审美教育
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 能力和艺术修养。
文化传承
文章采用文言文形式,有助于激发人们对传统文 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05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与历 史背景
古代咏雪诗词欣赏
“大雪压青松,青松 挺且直。”——陈毅 《青松》
“柴门闻犬吠,风雪 夜归人。”——刘长 卿《逢雪宿芙蓉山主 人》
达强烈的情感。
03
审美标准
东方文化在审美上追求和谐、平衡和自然之美,注重表现雪的纯净、高
雅和清新;而西方文化则更强调个性、创新和自由之美,喜欢表现雪的
独特、奇异和变幻莫测。
跨文化交流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拓展创作视野
通过跨文化对比,可以拓宽作者的创作视野,借鉴不同文 化的审美元素和表现手法,丰富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价值观体现及现实意义
尊重自然
文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价
值观。
热爱生活
通过对雪景的赞美,表达了作者 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
求。
传承文化
文章采用文言文形式,有助于传 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 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作用
环保意识
文章所体现的尊重自然的观念,有助于引导人们 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06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咏雪 作品比较
东西方咏雪作品概述
东方咏雪作品
以中国的《咏雪》为代表,通过细腻 入微的笔触,描绘出雪的形态、神韵 和意境,表达了作者对雪的独特感受 和审美追求。
西方咏雪作品
以英美等国家的诗歌和散文为代表, 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描 绘出雪的壮丽、神秘和浪漫,展现出 西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审美趣味。
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 能力和艺术修养。
文化传承
文章采用文言文形式,有助于激发人们对传统文 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05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与历 史背景
古代咏雪诗词欣赏
“大雪压青松,青松 挺且直。”——陈毅 《青松》
“柴门闻犬吠,风雪 夜归人。”——刘长 卿《逢雪宿芙蓉山主 人》
达强烈的情感。
03
审美标准
东方文化在审美上追求和谐、平衡和自然之美,注重表现雪的纯净、高
雅和清新;而西方文化则更强调个性、创新和自由之美,喜欢表现雪的
独特、奇异和变幻莫测。
跨文化交流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拓展创作视野
通过跨文化对比,可以拓宽作者的创作视野,借鉴不同文 化的审美元素和表现手法,丰富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价值观体现及现实意义
尊重自然
文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价
值观。
热爱生活
通过对雪景的赞美,表达了作者 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
求。
传承文化
文章采用文言文形式,有助于传 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 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作用
环保意识
文章所体现的尊重自然的观念,有助于引导人们 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06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咏雪 作品比较
东西方咏雪作品概述
东方咏雪作品
以中国的《咏雪》为代表,通过细腻 入微的笔触,描绘出雪的形态、神韵 和意境,表达了作者对雪的独特感受 和审美追求。
西方咏雪作品
以英美等国家的诗歌和散文为代表, 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描 绘出雪的壮丽、神秘和浪漫,展现出 西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审美趣味。
2024年度第8课《咏雪》课件(共28张ppt)

此外,文章还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
10
2024/2/3
03
CHAPTER
文学价值与影响
11
2024/2/3
1
2
3
《咏雪》以其深邃的思想、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代表了古代文学的高峰
《咏雪》通过对雪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为古代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和内涵。
过程与方法
体会古代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和古代儿童的聪颖机智;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
2024/2/3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
6
2024/2/3
02
CHAPTER
文本解读与赏析
7
2024/2/3
《咏雪》是一篇以描写雪景为主题的散文,通过对雪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18
2024/2/3
05
CHAPTER
知识拓展与延伸
19
2024/2/3
《江雪》- 柳宗元
《夜雪》- 白居易
《对雪》- 高骈
《雪梅·其一》- 卢梅坡
01
02
03
04
20
2024/2/3
中国古代雪景描绘的特点
西方雪景描绘的代表作品
日本雪景描绘的独特之处
21
2024/2/3
《林海雪原》- 曲波
《边城》- 沈从文
24
2024/2/3
学生分享自己所在地区的雪景特色,如降雪量、雪质、雪景等,并谈谈自己在雪景中的感受。
10
2024/2/3
03
CHAPTER
文学价值与影响
11
2024/2/3
1
2
3
《咏雪》以其深邃的思想、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代表了古代文学的高峰
《咏雪》通过对雪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为古代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和内涵。
过程与方法
体会古代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和古代儿童的聪颖机智;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
2024/2/3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
6
2024/2/3
02
CHAPTER
文本解读与赏析
7
2024/2/3
《咏雪》是一篇以描写雪景为主题的散文,通过对雪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18
2024/2/3
05
CHAPTER
知识拓展与延伸
19
2024/2/3
《江雪》- 柳宗元
《夜雪》- 白居易
《对雪》- 高骈
《雪梅·其一》- 卢梅坡
01
02
03
04
20
2024/2/3
中国古代雪景描绘的特点
西方雪景描绘的代表作品
日本雪景描绘的独特之处
21
2024/2/3
《林海雪原》- 曲波
《边城》- 沈从文
24
2024/2/3
学生分享自己所在地区的雪景特色,如降雪量、雪质、雪景等,并谈谈自己在雪景中的感受。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一宴会雅景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宴会上的景况。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韫
谢道韫,名韬元,字令姜,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东晋政治家谢安的侄女,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中国东晋诗人。谢道韫自幼才智过人,深受叔父谢安赏识。她知识渊博,能言善辩。
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谢据的长子。父亲早逝,由叔叔谢安培养。 做过东阳太守。谢朗少有文名,《世说新语·言语》篇引《续晋阳秋》称他“文义艳发”,《文学》篇引《中兴书》说他“博涉有逸才”。
三宴会雅人
谢道韫
刘孝标注《世说新语·言语》引《妇人集》说: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余嘉锡赞叹道:“道韫以一女子而有林下风气,足见其为女中名士。”
从“未若柳絮因风起”一句可以看出,谢道韫才华横溢、自信大方。
为什么文章结尾才交代人物身份?为什么不直接交代她的身份,而是交代她的父亲和丈夫的身份?
六朝以后,世间多以“王谢”并称,该称呼成为中国古代世家大族代名词。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课堂小练
太傅( ) 俄而( ) 雪骤( )差( ) 可拟( ) 无奕( )尊君在不( ) 撒( ) 柳絮( )
谢安
谢太傅为什么“大笑乐”?
晚辈抢着回答问题的率真可爱
谢家书香浓郁,家庭氛围其乐融融,谢家子弟学有所成,尤其是侄女谢道韫,聪慧机敏
七上8《世说新语》-咏雪 课件(共30张PPT).ppt

“公欣然曰”和“大笑乐”,可看出谢安 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
谢安“大笑乐”,并没有让胡儿难堪,可 以看出他在讲论文义时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室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
精读研析
谢安的提问时对诸人想象能力 的考验,想象力的活泼表现出创造 力的活泼。对白雪的比喻重要的 不在于比拟的相似性,而在于给人 在心理感受上所带来的的快乐和 美感。
整体感知
②汉字“页”的写法。
甲 骨 文
金 文
页,头。由“页”构形的字都与头有
关。如颠(头顶)、题(额头)、颜(眉 目之间)、领(脖子)、颈(脖子前部)、 顾(回头看)等。
成语“瞻前顾后”,文 中“入门不顾”中的“顾” 都是回头看的意思。
整体感知
(2)联系成语 联系熟悉的成语,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文言词汇。
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尊君在不
君与家君
令尊(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您(有礼 我的父亲(对人 貌地称呼 谦称自己的父亲) 对方)
敬辞类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谦辞类
课外拓展
《世说新语》分“德行”“言语”“文学”“方 正”“雅量”等36门,记述汉末至晋宋间士族 阶层人物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 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 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第一,他懂得“信”的重 第二,他懂得“礼”的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 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谢安“大笑乐”,并没有让胡儿难堪,可 以看出他在讲论文义时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室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
精读研析
谢安的提问时对诸人想象能力 的考验,想象力的活泼表现出创造 力的活泼。对白雪的比喻重要的 不在于比拟的相似性,而在于给人 在心理感受上所带来的的快乐和 美感。
整体感知
②汉字“页”的写法。
甲 骨 文
金 文
页,头。由“页”构形的字都与头有
关。如颠(头顶)、题(额头)、颜(眉 目之间)、领(脖子)、颈(脖子前部)、 顾(回头看)等。
成语“瞻前顾后”,文 中“入门不顾”中的“顾” 都是回头看的意思。
整体感知
(2)联系成语 联系熟悉的成语,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文言词汇。
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尊君在不
君与家君
令尊(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您(有礼 我的父亲(对人 貌地称呼 谦称自己的父亲) 对方)
敬辞类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谦辞类
课外拓展
《世说新语》分“德行”“言语”“文学”“方 正”“雅量”等36门,记述汉末至晋宋间士族 阶层人物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 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 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第一,他懂得“信”的重 第二,他懂得“礼”的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 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共29张PPT).ppt

友人听了元方的回答后有怎 样的表现?
友人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 而怒责陈太丘。一个“怒” 字,使友人不守信用而又无礼 的形象毕现;“非人哉”更表 现了友人的粗野
面对父友责骂自己的 父亲,元方是如何回 答的?这表现出他怎 样的特点?
元方针锋相对地反驳父 友,指出对方的无信、 无礼,有理有据。表现 了元方年纪虽小,但明 白事理、聪慧过人的特 点。
作者介绍
YONG XUE
刘义庆(403年 - 444年),彭城郡彭城县 (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宋宗室、文学 家。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南郡公,永初 元年(420年)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 元嘉时,历仕秘书监、丹阳尹、尚书左仆射、 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著有《徐州先贤传》 《江左名士传》《世说新语》。
谢太傅韩雪日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 撒盐空中 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俄而雪骤
YONG XUE
家庭聚会 讲解 大致 相比 不如 凭借 不久,一会儿
YONG XUE
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 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 的事件。
YONG XUE
“公大笑乐”该如 何理解?乐什么?
➢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 都表示满意
➢ 有人认为“笑”前喻,“乐” 后喻
➢ 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 一喻而“笑乐”
➢ 一乐,感家庭雅趣之乐; ➢ 二乐,赏后辈才智之乐; ➢ 三乐,赞兄女聪慧之乐
《咏雪》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 身份,有什么用意?
志人小说有以 下几方面的艺 术特点
YONG XUE
01
第8课《咏雪》课件(共30张PPT)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难点:
分析“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妙处。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雅好文学,招纳 贤士,并组织文人编著我国古代的笔记小说《世 说新语》。全书分德行、言语、文学、方正等共 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 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 气。被鲁迅评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记言 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
你从课文中还读到了什么信息?对你有什么启示? 示例:“公大笑乐”,暗示谢太傅更喜欢谢道韫的比喻;最后一
句补充说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作者也赞赏谢道韫的才华;“寒 雪日內集”体现了谢太傅是个有闲情逸致的人等。
启示:长辈善于抓住时机来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良好的家庭环 境对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等
这篇文章记叙一个白雪纷飞的冬日, 一次普通的家庭聚会,勾勒出一家人谈诗 论文的其乐融融,成就一段咏雪的千古佳 话,窥见了魏晋时期士大夫风雅生活的一 个侧影。
1.刚刚我们解决了文章的翻译,究竟同学们掌握的怎 样呢?我们来看几个句子。请翻译下列句子: 谢太傅寒雪日內集: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2.我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次齐读全文。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
总述了谢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
时间 地点 人物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课文所选两则 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为编者所加。《世说新语》, 主要记载汉末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 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 议论政事,起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 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杀害,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 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的“清谈” 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 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新语》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作一部名 士的教科书。”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咏雪刘义庆
芒
疏通字词解决翻译理解大意
二 读 咏 雪 掌 握 故 事 走 向 。
翻译原则 留 换 补 删 调留 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谢太 傅、左将军、王凝之换 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俄而雪骤(急)补 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寒(寒冷)雪日删 删去无实义的词,不译调 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 何所似(“所何 似”“像什么”)
汉末晋魏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 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 于热情的时代。 一宗白华
庆组织文人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 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是我国最早 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笔记体小说代表作。《咏雪》被编入书中《 言 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被编入书中《 方 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 乎道义。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 谈放诞的作风。有不少故事成为后世戏曲小说 的素材和诗文典故。如:曹植七步成诗、望梅 止渴等
西晋王朝南渡,司马氏建立东晋,离不开王 谢两大士族的支持。“ 王 与马,共天下。 ”琅琊王 氏,战功赫赫。陈留谢家, 位高权重。尤其是淝水之 战的总指挥谢安和北府兵 的创立者谢玄,在东晋王 朝立足于江东这件事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读咏雪探究盐絮之争。
初读咏雪把握节奏与文义。
三读咏雪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
样子
高兴
义理
文章
括侄几侄女
这里泛指小
辈
子
起
人
集在
把家
不久,
古义 小辈,指家中子侄辈今义。 子女古义。 文章的义理今义。文字的意义古义·趁,乘今义。因为
字词文言积累句式
芒
疏通字词解决翻译理解大意
二 读 咏 雪 掌 握 故 事 走 向 。
翻译原则 留 换 补 删 调留 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谢太 傅、左将军、王凝之换 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俄而雪骤(急)补 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寒(寒冷)雪日删 删去无实义的词,不译调 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 何所似(“所何 似”“像什么”)
汉末晋魏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 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 于热情的时代。 一宗白华
庆组织文人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 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是我国最早 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笔记体小说代表作。《咏雪》被编入书中《 言 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被编入书中《 方 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 乎道义。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 谈放诞的作风。有不少故事成为后世戏曲小说 的素材和诗文典故。如:曹植七步成诗、望梅 止渴等
西晋王朝南渡,司马氏建立东晋,离不开王 谢两大士族的支持。“ 王 与马,共天下。 ”琅琊王 氏,战功赫赫。陈留谢家, 位高权重。尤其是淝水之 战的总指挥谢安和北府兵 的创立者谢玄,在东晋王 朝立足于江东这件事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读咏雪探究盐絮之争。
初读咏雪把握节奏与文义。
三读咏雪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
样子
高兴
义理
文章
括侄几侄女
这里泛指小
辈
子
起
人
集在
把家
不久,
古义 小辈,指家中子侄辈今义。 子女古义。 文章的义理今义。文字的意义古义·趁,乘今义。因为
字词文言积累句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世说新语》内容主要描写
从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 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 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 言行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 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相当 多的篇幅系杂采重书而成。
听范读,给生字词注音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fù )与 儿女讲论文义( yì)俄而雪骤 zhòu ( )公欣然曰(xīn )白雪纷 纷何所似( sì )兄子胡儿曰 (h ú )撒盐空中差可拟(nǐ ) 兄女曰(yuē )未若柳絮因风起 ( xù )公大笑乐( lè )即公 大兄无奕女( yì)左将军王凝 之妻也( ) ní ng 一读,标注拼音:
作者简介: 刘义庆(公元403--444年), 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 苏苏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任 南兖川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
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说” 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由南朝 宋刘义庆编著。 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 文学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 故事,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 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 语。
二读课文
解释词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
家庭聚会),儿女 女 \讲论文义。俄而 \雪骤,公\欣 内集( 然曰:“白雪纷纷 \何所似?”兄 ( 子侄辈,指年轻一代 )俄而 子胡儿 \曰:“撒盐空中 \差可拟。” 不久,一会儿 高兴) ( )欣然( 即“所似何”,像什么东西。 兄女 \曰:“未若 \柳絮因风起。” 何所似( ) 大致、差不多。 公\大笑 \乐。即\公大兄 \无奕女, 相比 ) 差( )拟( 左将军 \妻也。 ) 比不上、不如。 未若(\王凝之
三读课文,
结合课文注释,翻
译全文。
指下着寒雪的季节
咏 雪
家庭聚会
家中的子侄辈
谢太傅寒雪日 论文义。
内集,与儿女讲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 天家庭聚会,跟他的子侄辈 们谈论诗文。
不久,一会儿
急速
高兴的样子
像
俄而雪 骤, 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一会儿,大雪下得急了, 谢安十分高兴地说:“纷 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谢安哥哥的长子, 即谢朗
大致,差不多
比作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 拟。”
他哥哥的儿 子胡儿说:“把 盐撒在空中差不 多可以相比。”
凭借,依靠。 不如、比不上 飘起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女儿说: “比不上白色的柳絮随 风飞散。
谢道韫,东晋有名的 高兴 就是 才女,聪明有才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
③“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 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 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 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 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 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 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 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无弈女,
无弈, 指谢奕
谢安大笑,非常高兴。 (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 谢无弈的女儿,
字叔平,大书法家 王羲之是第二个儿子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表判断
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 四读课文,研讨问题:
①“寒雪”“内集”“欣 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 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融洽欢快轻松
②用“撒盐空中”、“柳絮因 风起” 来比拟“大雪纷纷”, 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 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 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因为雪的颜 色和形态跟盐相似;(形似)“柳絮” 一喻好,是因为雪的飘飞和柳絮的飘飞 接近(神似)。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 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好的
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 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 象。 Nhomakorabea拓展
你还能说出一两个 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 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 送武判官归京》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 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片段练笔
• 根据窗外的景色,写一小段景 物描写的文段,字数100字左右。
• 背诵课文
布置作业:
1.阅读《世说新语》, 选择你读懂的一篇给予鉴 赏、评点。
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我们都 听了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像 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 没枝没叶没人栽,一6 很多,如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王勃, 岁善文辞,李贺 7岁能辞章,白居易5、 夜北风银花开,花儿随风 6岁能作诗,李白5岁诵六甲等。今天 满天舞,天地山河全变白。 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 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 和他们交个朋友。
2、背诵全文。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