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 对比论证。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 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六国与北宋对比。作者通过运用对比论证,说明 北宋如果赂敌而求安,实在是下策。这样对比,孰舍孰取,非常鲜明。
六国论
素养目标
1. 了解苏洵及“论”的文体特点,积累、梳理并归纳本课文言知识。 2. 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3. 学习本文运用的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了解本文论证严密和借古 讽今的写作特点。 4. 探究本文的现实意义,加深对历史事件的思考深度,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 位。
2.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
① 举例论证。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通过列 举具体史实,充分论述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道理,从而论证了“不赂者 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用铁的事实说话,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② 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如“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 火不灭’”,作者用这一形象的比喻,雄辩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这一分论点。
然后用“然则”一转,由摆事实过渡到讲道理。用“有限”与“无 厌”、“弥繁”与“愈急”,道尽暴秦无厌之欲、诸侯赂秦之失,并明 确提出赂秦的最终结果是亡国。
最后引用古人的话,用比喻准确形象地表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 本错误。既对上文的论证进行了补充说明,又能很好地收束上文,通俗 易懂,增强了说服力。
3.第三段怎样用假设推理的方法论证“弊在赂秦”这一观点的?
题目解说
“六国”指战国时代除秦国以外的燕、赵、韩、魏、齐、楚六个 诸侯国。
“论”是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 就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的意思。
wenku.baidu.com
文学常识 论
“论”是古代论说文体中的一种,以议论为主,析理透辟。“论” 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用于发表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一 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治国 之鉴。本文即史论。
作者简介
苏洵(1009 — 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27岁始发奋读书,考进士、茂才等,皆不中。宋仁宗嘉祐 元年(1056),苏洵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深得翰林学士欧阳修 赏识,欧阳修把他的文章献给了宋仁宗,名声大噪。参与修纂礼书 《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练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 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犀 利,言必中时之过,对北宋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毫不留情的 揭露和鞭挞;但在剖析问题严重性的过程中又会巧妙地折 转笔锋,淡化笔势,改变文章节奏,缓和文章语气,使人 得以接受他的犀利与委婉,多体现于针砭时弊的文章中。 主要作品有《嘉祐集》。
写作背景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辽、西夏的威胁与袭扰, 北宋朝廷不敢正面抵抗,而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逐年向契丹和 西夏缴纳绢匹银两,换取暂时的安宁喘息。以贿求和,对内加重了人民负担, 损伤了自己的力量;对外则不断刺激敌人的胃口,使得他们贪得无厌。这同 六国的“赂秦”而亡,本质上是一样的。苏洵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 蹈覆辙,举贤任能,团结一致,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国家的安全,于是 写下了这篇《六国论》。
多许多,六国行贿所失的土地比战败所失的要多许多,可见赂秦带来 的损失之大,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又为下文的进一步 论证打下基础。
接下来以先人“暴霜露,斩荆棘”辟疆土之艰辛和后人“如弃草 芥”割地之轻率相对比,用传统的孝道来谴责这些国君。以“今日割 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出赂者是怎样“奉之弥繁”;“秦兵又至 矣”,写出秦步步紧逼、必欲亡之而后快的状态。
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的 实力,加上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
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 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也。”然而作者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劝 谏北宋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辽、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
文中作了以下假设:韩、魏、楚三国不割地赂秦,齐不亲附于秦, 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王的计策,赵国良将还活着。用假设推理的方式, 将“弊在赂秦”的道理说得更加透彻,说明只有用武力抵抗才能救亡 图存。 4.谈谈结尾段在全文论述中的作用。
本段将北宋与六国相比,劝告北宋统治者应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可 一味乞求苟安,资敌自亡。从文章的结构来看,这是在中心论点的基础上 引申出来的结论;从写作目的来看,这恰恰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
课文探究
1.文章第一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第一段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并从“赂”与 “不赂”两方面加以简要论证,提出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正面 申说赂秦必亡。第二个分论点以问答的形式加以申说,指出“不赂者” 因“赂者”而亡。为全篇论述举纲张目。
2.第2段是如何论证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 先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指出秦受贿所得的土地比战胜所得的要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但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古论今。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 是因为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 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以“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主题归纳
本文着重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 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 宋对契丹、西夏的袭扰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苏洵希望北 宋统治者以六国为鉴,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 “不赂而胜之”之道。
深入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吗?试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六国论
素养目标
1. 了解苏洵及“论”的文体特点,积累、梳理并归纳本课文言知识。 2. 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3. 学习本文运用的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了解本文论证严密和借古 讽今的写作特点。 4. 探究本文的现实意义,加深对历史事件的思考深度,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 位。
2.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
① 举例论证。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通过列 举具体史实,充分论述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道理,从而论证了“不赂者 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用铁的事实说话,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② 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如“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 火不灭’”,作者用这一形象的比喻,雄辩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这一分论点。
然后用“然则”一转,由摆事实过渡到讲道理。用“有限”与“无 厌”、“弥繁”与“愈急”,道尽暴秦无厌之欲、诸侯赂秦之失,并明 确提出赂秦的最终结果是亡国。
最后引用古人的话,用比喻准确形象地表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 本错误。既对上文的论证进行了补充说明,又能很好地收束上文,通俗 易懂,增强了说服力。
3.第三段怎样用假设推理的方法论证“弊在赂秦”这一观点的?
题目解说
“六国”指战国时代除秦国以外的燕、赵、韩、魏、齐、楚六个 诸侯国。
“论”是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 就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的意思。
wenku.baidu.com
文学常识 论
“论”是古代论说文体中的一种,以议论为主,析理透辟。“论” 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用于发表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一 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治国 之鉴。本文即史论。
作者简介
苏洵(1009 — 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27岁始发奋读书,考进士、茂才等,皆不中。宋仁宗嘉祐 元年(1056),苏洵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深得翰林学士欧阳修 赏识,欧阳修把他的文章献给了宋仁宗,名声大噪。参与修纂礼书 《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练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 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犀 利,言必中时之过,对北宋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毫不留情的 揭露和鞭挞;但在剖析问题严重性的过程中又会巧妙地折 转笔锋,淡化笔势,改变文章节奏,缓和文章语气,使人 得以接受他的犀利与委婉,多体现于针砭时弊的文章中。 主要作品有《嘉祐集》。
写作背景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辽、西夏的威胁与袭扰, 北宋朝廷不敢正面抵抗,而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逐年向契丹和 西夏缴纳绢匹银两,换取暂时的安宁喘息。以贿求和,对内加重了人民负担, 损伤了自己的力量;对外则不断刺激敌人的胃口,使得他们贪得无厌。这同 六国的“赂秦”而亡,本质上是一样的。苏洵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 蹈覆辙,举贤任能,团结一致,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国家的安全,于是 写下了这篇《六国论》。
多许多,六国行贿所失的土地比战败所失的要多许多,可见赂秦带来 的损失之大,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又为下文的进一步 论证打下基础。
接下来以先人“暴霜露,斩荆棘”辟疆土之艰辛和后人“如弃草 芥”割地之轻率相对比,用传统的孝道来谴责这些国君。以“今日割 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出赂者是怎样“奉之弥繁”;“秦兵又至 矣”,写出秦步步紧逼、必欲亡之而后快的状态。
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的 实力,加上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
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 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也。”然而作者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劝 谏北宋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辽、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
文中作了以下假设:韩、魏、楚三国不割地赂秦,齐不亲附于秦, 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王的计策,赵国良将还活着。用假设推理的方式, 将“弊在赂秦”的道理说得更加透彻,说明只有用武力抵抗才能救亡 图存。 4.谈谈结尾段在全文论述中的作用。
本段将北宋与六国相比,劝告北宋统治者应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可 一味乞求苟安,资敌自亡。从文章的结构来看,这是在中心论点的基础上 引申出来的结论;从写作目的来看,这恰恰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
课文探究
1.文章第一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第一段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并从“赂”与 “不赂”两方面加以简要论证,提出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正面 申说赂秦必亡。第二个分论点以问答的形式加以申说,指出“不赂者” 因“赂者”而亡。为全篇论述举纲张目。
2.第2段是如何论证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 先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指出秦受贿所得的土地比战胜所得的要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但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古论今。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 是因为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 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以“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主题归纳
本文着重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 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 宋对契丹、西夏的袭扰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苏洵希望北 宋统治者以六国为鉴,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 “不赂而胜之”之道。
深入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吗?试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