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4节 力的合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 《3.4力的合成》课件(10张PPT)

•
8、 横 向 立 意 :就是 在思考 问题的 过程中 ,思维 顺着原 材料所 告诉读 者的指 向去考 虑。我 们无论 做什么 事,都 不能脱 离实际 。这种 立意的 好处是 能紧扣 材料的 基本倾 向、主 要观点 ,因而 不会出 现偏题 、走题 的现象 。
11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9
实验结论: 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
则F2
F
O F1
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 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 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 方向,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
10
谢谢各位!
•
1. 一个情商较高的人,不仅能够妥善 管理自 己的情 绪,还 能够准 确地解 读他人 的情绪 表征, 诸如面 部表情 、肢体 语言等 ,进而 做出恰 当的反 映。
•
2. 肖邦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 如此有 意识地 自成一 体,因 此,可 以毫无 愧色地 说,他 的艺术 是世界 文化的 不容质 疑的组 成部分 。
•
3. 每年的诺奖季,村上春树都会被预 测为热 门得主 ,曾几 何时, 连声称“ 喜欢的 日本作 家只有 村上春 树”的 石黑一 雄都已 获奖, 而村上 仍与诺 奖擦肩 而过。
方向:与力大的同 向
2.互成夹角的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5
F1
F2
T=G 两根绳的F合=
?
? F合 F1 F2
问题 这是目录内容
6
F1
F合= ?
F2
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时遵 循什么规律?
猜想
根据演示实验记录的数据进行猜想 。
7
交流
如何制定实验方案
思考: 1.用两根绳拉橡皮条和单独用一根绳拉橡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3章第4节力的合成(共36张PPT)

二、力的合成
• 1、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 同作用在物体上时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 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这个 力的分力。 •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 • 2、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方法,叫做力的 合成。
三、力的合成规律
1.一条直线上的力的合成
F1=4N
0
[针对训练]
1、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最大值 为14N,最小值为2N,则这两个共点 的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当 这两个共点力的夹角为90o时,它们的 合力大小为_________。
2.F 1 与F 2 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F1=10N,F2=8N,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 是( CD ) A.19N B.1N C.10N D.2N
3.多个力的合成
F合 F3 F2 F1 F4
0
先求F1和F2的合力F4,再求F4与F3的合力F合。
多力合成的方法:
F123
F1234
F12
F2 F3 F1 逐次合成法 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 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 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 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 些力的合力
F4
四、力的合成规律应用
【例】质量为m的木块在推力F作用下,在水 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µ,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 力为下列各值的哪个? • A.µmg B.µ(mg+Fsinθ) • C.µ(mg+Fsinθ) D.Fcosθ
• 解析:木块匀速运动时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 mg、推力F、支持力FN、摩擦力Fµ.沿水平方向 建立x轴,将F进行正交分解如图(这样建立坐标 系只需分解F),由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在x轴上,向左的力等于向右的力(水平方向二 力平衡);在y轴上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力(竖 直方向二力平衡).即 • Fcosθ=Fµ ① • FN=mg+Fsinθ ② • 又由于Fµ=µFN ③ • ∴Fµ=µ(mg+Fsinθ) 故B、D答案是正确 的.
【最新】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三章 相互作用+第4节 力的合成.ppt

【思考判断】 1.若F为F1和F2的合力,当F1或F2增大时,合力一定增大.( × ) 2.若F为F1和F2的合力,则F一定等于F1和F2的大小之和.( × ) 3.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意一个分力.( × )
知识点三 共点力 【情境导学】 图1物体受到的力作用在同一个点上,这些力称之为共点力,那么图2物体受 到的力是否算共点力呢?
【知识梳理】
1.定义:求几个力的 合力 的过程. 2.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 平行 .
四边形 ,这两个邻边之间的 对角线 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这个法则叫平行四边形定则. 3.合力的大小:两个力合成时,两个分力间的夹角越大,合力就越小,合力的 大小范围是|F1-F2|≤F≤F1+F2.
是|F1-F2|≤F≤F1+F2.
【 例 1】 ( 2 0 1 7 ·宁 夏 中 卫 高 一 期 末 ) 关 于 合 力 与 分 力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C)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个分力的大小 B.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其中的一个分力 C.合力的大小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大,也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小 D.合力的大小不可能与其中的一个分力相等
学生2:合力F的大小范围为|F1-F2|≤F≤F1+F2. 【探究与体验】 准备好质量约30 kg的一桶水,要求两个同学每人一只手,共同把
这一桶水提到高为40 cm的大座椅上,提出问题:怎样才最省力?亲身体验感觉一下
你的想法正确吗?
结论:二力方向基本平行时最省力.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际生活实例,体会等效替代物理思想. 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求合力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 3.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 4.运用力的合成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培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 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力的合成》(25张)-PPT优秀课件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必 修1 第 三 章 第 4 节《 力的合 成》课 件(共2 5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猜想方案二:
A F1
F
o
E
F2 B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必 修1 第 三 章 第 4 节《 力的合 成》课 件(共2 5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必 修1 第 三 章 第 4 节《 力的合 成》课 件(共2 5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必 修1 第 三 章 第 4 节《 力的合 成》课 件(共2 5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必 修1 第 三 章 第 4 节《 力的合 成》课 件(共2 5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A
O O’
F1
F2
F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必 修1 第 三 章 第 4 节《 力的合 成》课 件(共2 5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猜想方案一:
A F1
F
o
C
D
E
F2 B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必 修1 第 三 章 第 4 节《 力的合 成》课 件(共2 5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 的合成(composition of forces)。
探究合力的方法
【实验目的】: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共 点力合成时的方法。
【实验器材】: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器、 钩码、三角板、方木板、白纸、弹簧秤 (两个)、橡皮条、细绳两条、刻度尺、 图钉(几个)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必 修1 第 三 章 第 4 节《 力的合 成》课 件(共2 5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4节《力的合成》课件(共21张PPT)(优质版)

F
同向
F2 F1 F
四、同一直线二力合成
F2 F1
反向
F2 F
F1
F
F2
F1
F
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 如何得到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发现物理规律的常用手段是什么?
利用桌上的器 材怎样得到互 成角度的两个 力?
进行实验,得到两个互成角 度的力,并作出力的图示
注意事项: 1. 弹簧测力计先调零,需估读 2. 拉力与桌面平行,大小适当 3. 作力的图示先取标度
利用等效替代 通过实验得到合力 作出力的图示(用刻度尺) 备注:作出合力图示即可
二力合成的规律
以表示两个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 作平行四边形,
则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
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平行四边形定则
F2
F
大小:长度
o
方向:沿对角线方向
F1
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3N、4N, 夹角为90°,合力为多大?
必修I
§2.5 力 的 合 成
挑战极限
步骤一:同桌各拿细绳两端 轻轻提起可乐
步骤二:使两根细绳夹角增大
挑 战:能否使两根细绳夹角达到180°
做引体向上选用哪种姿势?
斜拉桥设计的力学原理是什么呢?
一、了解共点力
F2
F1
F1
F2
G
作用于同一点, 或作用线交于同一点的几个力
称之为共点力
二、体会物理思想
计算法
F
F2=4N
F F12F22 5N
cos0.6 , = 530
F1=3N
合力与F1夹角53° 或合力与F2夹角37°
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课件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共46张PPT)

F2
F 大小:F = 15X5N= 75N
15N
方向:与F1成530斜向
530
F1
右上方
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2、计算法求合力 :(精确)
【例题】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 直向上。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下图:
F2
F合 由直角三角形可得
F合 F12 F22 75N
θ
F1
方向:与F1成 tanθ=4/3斜向右上方
练习:
1、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F1、F2与其合力F的关系,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BD )
A、分力与合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B、分力同时作用于物体时产生的效果与合力单独作用于物体时产生的 效果相同
C、F的大小随F1、F2间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D、F的大小随F1、F2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E、F的大小一定大于F1、F2中的最大者 F、F的大小不能小于F1、F2中的最小者
不是物体又多受了一个合力
二、力的合成
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F1=4N
(1)同向相加
0 F2=3N
F = F1+F2= 7N
大小F =F1+F2,方向与两力方向相同
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F2=3N
(2)反向相减
0
F1=4N
F = F1-F2= 1N
F3
F4
F123
F1234 F12
F2
F1
先求出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 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 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4力的合成和分解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甲
(2)计算法. 先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乙所示.
乙 由于 OC=OD,所以得到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连接 CD、 OE,两对角线垂直且平分,∠COO'=30°,在△OCO'中,OO'=
OC·cos 30°.在力的平行四边形中,各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 小,OC 表示 300 N,则有 =F1cos 30°,所以合力 F=2F1cos 30° =2×300× N=520 N,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520 N,方向竖直向下
2.在图乙中,两个人共同用力将一个牌匾拉上墙头.第三 个人也可以单独将该牌匾拉上墙头.第三个人的力与两个人 共同作用的力有什么关系?该牌匾是不是同时受这三个人的 力的作用?
答案:第三个人的力与前面两个人共同作用的力的效果 相同;两个人共同作用的力可以看成第三个人的力的分力, 第三个人的力等于前面两个人共同作用的力的合力.不是.
3.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 × ) 4.平行四边形定则也适用于多个共点力求合力. ( √ ) 5.一个力只能分解为两个分力. ( × )
探究一 合力和分力 问题情境 观察三个图中的作用力.
甲
乙
丙
1.找出它们的区别并总结什么是共点力. 答案:甲图中,三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同一点上;乙图中, 三个力虽然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它们的作用线交于一点;丙图 中的力既没有作用在同一点上,它们的作用线也不交于一点.几 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 点,这几个力叫作共点力.
知识点一 合力和分力 1.一个大人能够提起一桶水,两个小孩一起用力也可以提 起这桶水,那么大人与小孩施加的力所达到的效果是否相同? 可以用一个大人的力替换两个小孩的作用力吗? 答案:作用效果相同,可以等效替代. 2.阅读教材第 68 页,请区分这个大人的力和那两个小孩的 力谁是合力?谁是分力? 答案:大人的力叫合力,两个小孩的力叫分力.
(2)计算法. 先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乙所示.
乙 由于 OC=OD,所以得到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连接 CD、 OE,两对角线垂直且平分,∠COO'=30°,在△OCO'中,OO'=
OC·cos 30°.在力的平行四边形中,各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 小,OC 表示 300 N,则有 =F1cos 30°,所以合力 F=2F1cos 30° =2×300× N=520 N,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520 N,方向竖直向下
2.在图乙中,两个人共同用力将一个牌匾拉上墙头.第三 个人也可以单独将该牌匾拉上墙头.第三个人的力与两个人 共同作用的力有什么关系?该牌匾是不是同时受这三个人的 力的作用?
答案:第三个人的力与前面两个人共同作用的力的效果 相同;两个人共同作用的力可以看成第三个人的力的分力, 第三个人的力等于前面两个人共同作用的力的合力.不是.
3.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 × ) 4.平行四边形定则也适用于多个共点力求合力. ( √ ) 5.一个力只能分解为两个分力. ( × )
探究一 合力和分力 问题情境 观察三个图中的作用力.
甲
乙
丙
1.找出它们的区别并总结什么是共点力. 答案:甲图中,三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同一点上;乙图中, 三个力虽然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它们的作用线交于一点;丙图 中的力既没有作用在同一点上,它们的作用线也不交于一点.几 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 点,这几个力叫作共点力.
知识点一 合力和分力 1.一个大人能够提起一桶水,两个小孩一起用力也可以提 起这桶水,那么大人与小孩施加的力所达到的效果是否相同? 可以用一个大人的力替换两个小孩的作用力吗? 答案:作用效果相同,可以等效替代. 2.阅读教材第 68 页,请区分这个大人的力和那两个小孩的 力谁是合力?谁是分力? 答案:大人的力叫合力,两个小孩的力叫分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4节《力的合成》课件(共22张PPT)(优质版)

• 2、求几个力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同一直线上二个力的合成
1、如果二个力的方向相同,这时二个力的合力大小方向如何?
F2
F1
F
合力大小为F=F1+F2,合力方向与二个分力的方向是相同的。 2、如果二个的方向相反,这时二个力的合力在小方向又如何?
F2
F1
F
合力大小为F=|F1-F2|,方向与较大的分力方向相同。
平行四边形定则不只适用于力的合成,还适用 于其它矢量的合成,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例题1】物体受到两个力F1和 F2,F1=30N,方向向左, F2=40N,方向竖直向下。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
方法1(作图法)
① 定义单位长度,按照拉力的大
小和方向用力的图示,作出拉力
F1
10
F1 和 F2 。
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1、合力与分力
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效果相同,这个 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
2、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 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N
② 以 F1 和 F2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37(量出 )
③ 连接 F1 和 F2 所夹的对角线。
④ 用刻度尺量出对角线的长度,与 单位长度比较求出合力。
F2 F=50N(量出)
⑤用量角器量出对角线与分力的夹 角,确定合力的方向。
【例题1】物体受到两个力F1和 F2,F1=30N,方向向左, F2=40N,方向竖直向下。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
A、8 N B、11 N C、13 N D、1 N
同一直线上二个力的合成
1、如果二个力的方向相同,这时二个力的合力大小方向如何?
F2
F1
F
合力大小为F=F1+F2,合力方向与二个分力的方向是相同的。 2、如果二个的方向相反,这时二个力的合力在小方向又如何?
F2
F1
F
合力大小为F=|F1-F2|,方向与较大的分力方向相同。
平行四边形定则不只适用于力的合成,还适用 于其它矢量的合成,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例题1】物体受到两个力F1和 F2,F1=30N,方向向左, F2=40N,方向竖直向下。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
方法1(作图法)
① 定义单位长度,按照拉力的大
小和方向用力的图示,作出拉力
F1
10
F1 和 F2 。
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1、合力与分力
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效果相同,这个 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
2、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 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N
② 以 F1 和 F2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37(量出 )
③ 连接 F1 和 F2 所夹的对角线。
④ 用刻度尺量出对角线的长度,与 单位长度比较求出合力。
F2 F=50N(量出)
⑤用量角器量出对角线与分力的夹 角,确定合力的方向。
【例题1】物体受到两个力F1和 F2,F1=30N,方向向左, F2=40N,方向竖直向下。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
A、8 N B、11 N C、13 N D、1 N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4力的合成与分解(共50张ppt)

直向上.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 .
15 N
F2
F 方法一:作图法
大小: F = 15×5 N= 75 N
53° F1
方向:与F1成53°斜向右上方
版权所有:徐圣钦 QQ:894665727
典型题
例1. 力F1=45 N,方向水平向右. 力F2=60 N,方向竖 直向上.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 .
④合力的取值范围:|F1-F2| ≤ F合≤ F1+F2
F2=10 N
F合=10 N
60°
o
F1=10 N
当两个大小相等的分力夹角为120°时合力与分力相等
思考与讨论: 若F1、F2大小一定,夹角增大,合力如何变化? 合力什么时候最大,什么时候最小? 合力的范围如何?
①θ=0°时,合力最大
②θ=180°时,合力最小
③ F1和F2 大小不变时, F合 随F1和F2的 夹角增大而减小.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3.4力的合成和分解
本山大叔你错了
在算错的情况下不等于2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即使在算正确的情况下也不等于2.
《曹冲称象》是人人皆知的历史故事,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图片回忆 故事情节,细心体会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采用的是什 么方法?
“等效替代”
版权所有:徐圣钦 QQ:894665727
方法二:计算法(只适用于特殊角)
由直角三角形可得
F2
F合
F合 F12 F22 75 N
方向:斜向右上方
与F1成
tan θ 4 3
F1
版权所有:徐圣钦 QQ:894665727
练一练
F1与F2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F1=10 N,F2=10 N,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3.4力的合成和分解 课件(共32张PPT)

1.作图法:用力的图示表示出各分力的大小,画出平行 四边形,数出合力的大小。
2.计算法:画出平行四边形后,根据三角函数的知识 求出力的大小。
典型例题
力F1=45 N,方向水平向右. 力F2=60 N,方向竖直向上. 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 .
作图法求合力
F2=60N
15N 大小: F = 15×5 N= 75 N
两次拉动小环,都能使 小环静止在o点,才能实现合 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3.记录哪些数据?如何记录? 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 力的方向 沿着各自拉线的方向
4.如何处理记录下来的信息? 力的图示
4.如何处理记录下来的信息?
将拉力F的箭头端分别与F1、F2的箭
头端连接,猜猜看合力和分力究竟有 什么规律?
只有共点力可以合成
非共点力:力不但没有作用在同一点 上,它们的延长线也不能相交于一点。
力的合成
观察以下两幅图片,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力的作用效果, 求出合力。然后总结“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方法。
F2
Hale Waihona Puke F1F2F1
已知:F1= 300N、F2=400N 则F合= F1+F2 = 700 N 方向 与F1F2方向相同
误差分析
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没调零会造成误差. 2.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和外壳之间、指针和外壳之间有 摩擦力存在会造成系统误差. 3.两次测量拉力时,小圆环没有拉到同一点会造成偶然误差.
4.两个分力的夹角太小或太大以及F1、F2数值太小,作图时都
会造成偶然误差.
注意事项
(1)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时要使拉力沿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 (2)应使橡皮条、弹簧测力计和小圆环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 平面内;
2.计算法:画出平行四边形后,根据三角函数的知识 求出力的大小。
典型例题
力F1=45 N,方向水平向右. 力F2=60 N,方向竖直向上. 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 .
作图法求合力
F2=60N
15N 大小: F = 15×5 N= 75 N
两次拉动小环,都能使 小环静止在o点,才能实现合 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3.记录哪些数据?如何记录? 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 力的方向 沿着各自拉线的方向
4.如何处理记录下来的信息? 力的图示
4.如何处理记录下来的信息?
将拉力F的箭头端分别与F1、F2的箭
头端连接,猜猜看合力和分力究竟有 什么规律?
只有共点力可以合成
非共点力:力不但没有作用在同一点 上,它们的延长线也不能相交于一点。
力的合成
观察以下两幅图片,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力的作用效果, 求出合力。然后总结“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方法。
F2
Hale Waihona Puke F1F2F1
已知:F1= 300N、F2=400N 则F合= F1+F2 = 700 N 方向 与F1F2方向相同
误差分析
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没调零会造成误差. 2.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和外壳之间、指针和外壳之间有 摩擦力存在会造成系统误差. 3.两次测量拉力时,小圆环没有拉到同一点会造成偶然误差.
4.两个分力的夹角太小或太大以及F1、F2数值太小,作图时都
会造成偶然误差.
注意事项
(1)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时要使拉力沿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 (2)应使橡皮条、弹簧测力计和小圆环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 平面内;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4课《力的合成》课件(共25张PPT)_2(1)(完美版下载)

力的合成
一、合力与分力 1. 共同作用效果 合力 分力
想一想:一个大人能够提起一桶水,两个小孩 用力也可以提起这桶水.那么大人用的力和两个小 孩用的力有什么关系?哪个是合力?哪些是分力?
答案:效果相同,可以等效替代;大人的力是两个 小孩作用力的合力,两个小孩的作用力是分力.
目标定位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对点练习
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
第三章 相互作用
4 力的合成
目标定位
力的合成
1 知道合力、分力,以及力的合成的概念.
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一切矢量合成的普遍法 2 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知道分力与
合力间的大小关系.
3 知道共点力的概念,会用作图法、计算法求合力.
目标定位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对点练习
预习导学
一定作用在同一点吗?
答案: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才可能是共点力,
所以共点力一定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但是不一定作
用在同一点,也可能是力的延长线交于一点.
目标定位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对点练习
课堂讲义
力的合成
一、力的合成
1.对合力和分力的理解
(1)等效性:合力与分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可以等效替代.
(2)同体性:各个分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作用在 不同物体上的力不能求合力.
直角三角形
tan=F2 4530
F1 3
与F1的夹角为53°,方向斜向左下 F
40 N
目标定位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对点练习
课堂讲义
力的合成
针对训练 水平横梁一端 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 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 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 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 量为m=10 kg的重物,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4节 力的合成 (共27张PPT)

4
力的合成
F
F1
F2
G
杨浦大桥是一座跨越黄浦江的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塔 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主桥犹如一道横跨浦江的彩虹, 在世界同类型斜拉桥中雄居第一。请同学们观察思考 为什么塔柱上挂了这么多钢索而没有被拉倾斜呢?
Fa Fb Fc
Fc Fb Fa
如图,斜拉桥塔柱两侧的钢索呈对称分布,它
们合起来的作用效果让塔柱好像受到一个竖直
按同一标度作出两个分力F1和F2,并画成一个平行
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按同样比
例表示合力的大小,对角线的方向就是合力的方向。 通常可用量角器直接量出它与某一个分力方向的角 度。 (2)计算法用公式计算出合力的大小。
第4节:力的合成
F1
相 互 作 用
F2
G
第4节:力的合成
二、共点力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个力作用,这些力都 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点上,
计(两个)、橡皮条、细
绳套1个或2个、三角板、
刻度尺、图钉(几个)。
第4节:力的合成
相 互 作 用
1.怎样确定两个分力F1、
O
F1 F2
F2的大小、方向?
第4节:力的合成
相 互 作 用
2.怎样使F单独作用效果
O F1 F2
与F1、F2共同作用效果相 同?
F
合力
分力
第4节:力的合成
实验结论总结
(1)求两个力的合力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
第4节:力的合成
既然合力与分力可以相互替代,那它们之间存在
相 互 作 用
什么关系呢? 是不是满足1+1=2呢? 答案是不一定,不是因为算错, 而是它要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合成
F
F1
F2
G
杨浦大桥是一座跨越黄浦江的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塔 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主桥犹如一道横跨浦江的彩虹, 在世界同类型斜拉桥中雄居第一。请同学们观察思考 为什么塔柱上挂了这么多钢索而没有被拉倾斜呢?
Fa Fb Fc
Fc Fb Fa
如图,斜拉桥塔柱两侧的钢索呈对称分布,它
们合起来的作用效果让塔柱好像受到一个竖直
按同一标度作出两个分力F1和F2,并画成一个平行
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按同样比
例表示合力的大小,对角线的方向就是合力的方向。 通常可用量角器直接量出它与某一个分力方向的角 度。 (2)计算法用公式计算出合力的大小。
第4节:力的合成
F1
相 互 作 用
F2
G
第4节:力的合成
二、共点力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个力作用,这些力都 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点上,
计(两个)、橡皮条、细
绳套1个或2个、三角板、
刻度尺、图钉(几个)。
第4节:力的合成
相 互 作 用
1.怎样确定两个分力F1、
O
F1 F2
F2的大小、方向?
第4节:力的合成
相 互 作 用
2.怎样使F单独作用效果
O F1 F2
与F1、F2共同作用效果相 同?
F
合力
分力
第4节:力的合成
实验结论总结
(1)求两个力的合力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
第4节:力的合成
既然合力与分力可以相互替代,那它们之间存在
相 互 作 用
什么关系呢? 是不是满足1+1=2呢? 答案是不一定,不是因为算错, 而是它要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4节《力的合成》课件(共29张PPT)(优质版)

的事就赶紧去做,并且尽量把它做到最好,这样才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和悔恨。淡看人生苦痛,淡薄名利,心态积极而平衡,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用刻意掩饰自己,不用势利逢迎他人,只是做一个简单真实的 自己。63.你所做的事情,也许暂时看不到成果,但不要灰心或焦虑,你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 64.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只要做好两件事就够了:一个是专业、一个是人品。专业决定了你的存在,人品决定了你的人脉;剩下的就 是坚持。65.给自己的三句话:一、年轻,什么都还来得及;二、不要纠缠于小事;三、你现在遇到的事都是小事。66.生活只有两种选择:重新出发,做自己生命的主角;抑或停留在原地,做别人的配角。67.决定你的人生高度的,不 是你的才能,而是你的人生态度!限制你的,从来就不是什么年龄,而是你的心态!68.水再浑浊,只要长久沉淀,依然会分外清澄;人再愚钝,只要足够努力,一样能改写命运!69.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的懒惰;做一件事并不 难,难的在于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你全力以赴了,才有资格说自己运气不好;感觉累,也许是因为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只有尽全力,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70.有理想,有目标,攒足力量向前冲;有勇气, 有信心,艰苦奋斗不放松;有恒心,有毅力,百折不挠不认输;加把劲,提提神,前途光明见曙光。7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 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72.人生从来没有固定的路线,决定你能够走多远的,并不是年龄,而是你的努力程度。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只要你还有心情对着糟糕的生活挥拳宣战,都不算太晚。迟做,总比不做好!73.任 何打击都不应该成为你堕落的借口,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你可以改变自己,选择一条正确的路,坚定的走下去。74.也许你一生中走错了不少路,看错不少人 ,承受了许多的叛逆,落魄得狼狈不胜, 但都无所谓,只要还活着, 就总有盼望,余生很长, 何必慌张 75.这世界上,没有能回去的感情。就算真的回去了,你也会发现,一切已经面目全非回去的,只是存于心底的记忆。是的,回不去了,所以,我们只能一直往前。76.鸡汤再有理,终究是别人的 总结。故事再励志,也只是别人的经历,只有你自己才能改变自己。77.理想艰险,遇到再大的困难,想着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也不会选择放弃。即使在阴霾的云沙下,也会想到苍天苏醒的风和日丽。即使在封闭的角落中也会让心 灵驰骋在广阔的草原上。78.只要勇于去博,英勇去闯,就可闯出一片属于自己天地,以实现人生出色。不管结局能否完美,至少你享受拼搏的过程,就是人生的成功,就是胜者。79.一个人想要优秀,你必须接受挑战!一个人想要 尽快优秀,就要寻找挑战!80.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的懒惰;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在于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你全力以赴了,才有资格说自己运气不好;感觉累,也许是因为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只有 尽全力,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81.每个人都有一行热泪,苦也要面对,因为坚强;每个人都有无言的伤,痛也要承受,因为成长。82.每一份坚持都是成功的累积!只要相信自己,总会遇到惊喜;每一种生活都有各自的轨迹!记得 肯定自己,不要轻言放弃;每一个清晨都是希望的开始,记得鼓励自己!83.我没有靠山,自己就是山!我没有天下,自己打天下!我没有资本,自己赚资本!这世界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我弱了,所有困难就强了。我强了,所有 阻碍就弱了!活着就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生活,你给我压力,我还你奇迹!.你要记得,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没人像你,你也不需要去代替谁。在你的人生舞台上,你是自己的主角,不需要去做谁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3章第4节力的合成(共32张PPT)

k1
k1
C.k1 k2
D. k2 2k1
9.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 30°,轻绳通过两个滑轮与 A
相连,轻绳的另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不计轻绳与滑轮的摩
擦。物块 A 的质量为 m,不计滑轮的质量,挂上物块 B 后,
当动滑轮两边轻绳的夹角为 90°时,A、B 恰能保持静止,则 物块 B 的质量为( )
3.4 力的合成
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两个力的作用效果
一、力的合成 合力与分力: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产生 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 几个力叫做分力。 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与分力在作用效果上可以互相等效替代, 并非同时存在; 2)合力与分力是相对同一个物体而言,只有同一 物体同时受到的力才能合成。
B两点,今在细绳O处吊一砝码,如果OA=2BO,则 ( )
A.增加硅码时,AO绳先断 B.增加硅码时,BO绳先断
C.B端向左移,绳子易断 D.B端向右移,绳子易断
7.两光滑平板MO、NO构成一具有固定的夹角θ0=75°的 V形槽,一球置于槽内,用θ表示NO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
角,如图所示.若球对板NO压力的大小正好等于球所受重
(6)若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 N,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________(填“能”
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120
F1
F2
F
合力一定时,两等大分力大小随夹角增大而增大 当夹角为120°时,合力F=F1=F2
一个分力增大时,合力一定增大吗?
两分力反向时
F2
F合 F合 F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4课《力的合成》课件(共25张)

F1 F2
F=F1+F2=6N
两个分力同向相加
(2)两个力方向相反
(F1=2N,F2=4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1
F2
F=F2F1=2N
两个分力反向相减
情景: 一条直线上的力的合成
F 一个力作用
二力同向
F2 F1 F=F1 + F2
二力反向
F2 F1 F=F1 - F2
2.不共线:
如果力F1.F2不在同一直线上,它 们的合力大小还是相加减吗?
F1=10.0 N O
2N F合=12.8 N
F2=6.8 N
3.结论: F1
F合
O· F2
实验表明: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和F2)合成时,以表 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两邻边之 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平行 四边形定则。
例1: 力F1=60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直 向上 ,这两个力 均作用在同一物体的同
已知分力
求解
力的合成 遵循
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
以两个共点力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这两个邻边 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课堂练习
1、下列哪组力的合力可能为0( D )
A、3N 8N
B、10N 12N
C、40N 20N
D.10N 10N
2.两个力:3N、4N的合力范围为( ) 1N 7N
3.三个力:3N、4N、5N的合力范围为( )
一点上, 求: 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解: (1)作图法:
F F2
-
-
O) F1
20N
-
(2)计算法:
F=F1+F2=6N
两个分力同向相加
(2)两个力方向相反
(F1=2N,F2=4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1
F2
F=F2F1=2N
两个分力反向相减
情景: 一条直线上的力的合成
F 一个力作用
二力同向
F2 F1 F=F1 + F2
二力反向
F2 F1 F=F1 - F2
2.不共线:
如果力F1.F2不在同一直线上,它 们的合力大小还是相加减吗?
F1=10.0 N O
2N F合=12.8 N
F2=6.8 N
3.结论: F1
F合
O· F2
实验表明: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和F2)合成时,以表 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两邻边之 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平行 四边形定则。
例1: 力F1=60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直 向上 ,这两个力 均作用在同一物体的同
已知分力
求解
力的合成 遵循
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
以两个共点力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这两个邻边 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课堂练习
1、下列哪组力的合力可能为0( D )
A、3N 8N
B、10N 12N
C、40N 20N
D.10N 10N
2.两个力:3N、4N的合力范围为( ) 1N 7N
3.三个力:3N、4N、5N的合力范围为( )
一点上, 求: 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解: (1)作图法:
F F2
-
-
O) F1
20N
-
(2)计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8
[试身手·夯基础] 1.关于共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这两个力是共点力
B.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是一对平衡 力,则这两个力是共点力
C.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它们的作用点 在同一点上,则这几个力是共点力
6
2.力的合成 (1)定义:求几个力的 合力 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实际上就是要找一个力去代替几个已知的力, 而不改变其作用效果,即合力和分力可以 相互替代 。 (2)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 力的线段为邻边作 平行四边形 ,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 线就代表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 定则。
20
④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 直接沿细绳套的方向画直线,应在细绳套末端用铅笔画 一个点,去掉细绳套后,再将所标点与O点连一直线确 定力的方向。
⑤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所选定的标度要相 同,并且要恰当选取标度,使所作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21
7.误差分析 (1)误差来源:除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外,还有 读数误差、作图误差等。 (2)减小误差的办法: ①实验过程中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弹簧测力计 的刻度,要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精度正确读数和记录。
12
13
1.实验目的 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实验原理 根据等效替代法,使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的共同作 用效果相同。将橡皮条一端固定,另一端用两个力F1、F2使其 伸长一定长度,再用一个力F′作用于橡皮条的同一点,使其伸 长同样的长度,则F′与F1和F2的作用效果相同。所以F′就是F1、 F2的合力,作出力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F1、 F2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18
③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读数应尽量大些, 但不能超出它的测量范围。
④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一 致,拉动时弹簧及挂钩不可与外壳相碰以避免产 生摩擦。
⑤读数时应正对、平视刻度。
19
(2)规范实验操作: ①不要直接以橡皮条端点为结点,可用一段细绳连 接两细绳套,以三绳交点为结点,应使结点小些,以便 准确地记录结点O的位置。 ②在同一次实验中,将橡皮条拉长时结点O的位置 一定要相同。 ③不要用老化的橡皮条,检查方法是用一个弹簧测 力计拉橡皮条,要反复做几次,使橡皮条拉到相同的长 度看弹簧测力计读数有无变化。
17
6.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①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否则 应校正零位(无法校正的要记录下零误差)。还需用钩 码检查是否存在示值误差,若存在,应加以校正。 ②实验中的两只弹簧测力计的选取方法是:将两 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互钩水平对拉过程中,读数相同, 则可选;若读数不同,应另换或调校,直至相同为止。
D.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它们力的作用 线汇交于同一点,则这几个力是共点力
9
解析:共点力是几个力作用于一点或力的作用线交于 一点的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 个力不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不一定是共点力。如 果受两个力且平衡的物体,所受的力一定是共点力, 故A错误,B、C、D正确。 答案:BCD
7
[关键一点] (1)合力与分力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而不是算术法则, 故合力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分力。 (2)不仅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一切矢量的运 算都遵循这个定则。 3.共点力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而且这些力
都共同作用在物体的 同一点 上,或者它们的 延长线 相
交于同一点,这样的一组力叫做共点力。共点力的合成遵
3.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 合力。
4.知道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及夹角 对合力的影响。
4
5
[读教材·填要点] 1.合力与分力 (1)定义: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 效果 相同 ,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 合力,原来的几 个力叫做 分力 。 (2)关系:合力与分力之间是“ 等效替代 ”关系。
14
3.实验器材 方木板一块、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橡皮条、细绳 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细芯铅笔。 4.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 拴上两个细绳套。
15
(3)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
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
10
2.引体向上是体育课上常做的一种体 育运动,人的双手抓住单杠使身体 在空中做上、下运动,可以有效锻 炼人的上肢及胸部多处肌肉,很多 同学很喜欢这一运动。 如图3-4-1所示,在做引体向上 运动时,双臂平行时用力大还是双 臂张开较大角度时用力大?
图 3-4-1
11
答案:双臂平行时省力,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 合力一定时(等于人的重力),两臂分力的大小随双 臂间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双臂平行时,夹角最小, 两臂用力最小。
第 三 章
第 4 节
新知预习 ·巧设计
名师课堂 ·一点通
创新演练 ·大冲关
读教材·填要点 试身手·夯基础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随堂检测 归纳小结 关键语句归纳
课下作业 综合提升
1
2
3
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上理解合力与分 力的概念,知道共点力的概念。
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 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如图3-4
-2所示,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1和F2,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及此 时两细绳套的方向。点拉
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5)改变两个力F1与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
16
5.数据处理 (1)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绳的方向画直线, 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的图示, 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 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2)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F′的方向作出 这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图示。 (3)比较F′和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在大小和方向 上是否相同。
8
[试身手·夯基础] 1.关于共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这两个力是共点力
B.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是一对平衡 力,则这两个力是共点力
C.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它们的作用点 在同一点上,则这几个力是共点力
6
2.力的合成 (1)定义:求几个力的 合力 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实际上就是要找一个力去代替几个已知的力, 而不改变其作用效果,即合力和分力可以 相互替代 。 (2)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 力的线段为邻边作 平行四边形 ,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 线就代表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 定则。
20
④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 直接沿细绳套的方向画直线,应在细绳套末端用铅笔画 一个点,去掉细绳套后,再将所标点与O点连一直线确 定力的方向。
⑤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所选定的标度要相 同,并且要恰当选取标度,使所作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21
7.误差分析 (1)误差来源:除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外,还有 读数误差、作图误差等。 (2)减小误差的办法: ①实验过程中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弹簧测力计 的刻度,要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精度正确读数和记录。
12
13
1.实验目的 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实验原理 根据等效替代法,使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的共同作 用效果相同。将橡皮条一端固定,另一端用两个力F1、F2使其 伸长一定长度,再用一个力F′作用于橡皮条的同一点,使其伸 长同样的长度,则F′与F1和F2的作用效果相同。所以F′就是F1、 F2的合力,作出力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F1、 F2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18
③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读数应尽量大些, 但不能超出它的测量范围。
④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一 致,拉动时弹簧及挂钩不可与外壳相碰以避免产 生摩擦。
⑤读数时应正对、平视刻度。
19
(2)规范实验操作: ①不要直接以橡皮条端点为结点,可用一段细绳连 接两细绳套,以三绳交点为结点,应使结点小些,以便 准确地记录结点O的位置。 ②在同一次实验中,将橡皮条拉长时结点O的位置 一定要相同。 ③不要用老化的橡皮条,检查方法是用一个弹簧测 力计拉橡皮条,要反复做几次,使橡皮条拉到相同的长 度看弹簧测力计读数有无变化。
17
6.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①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否则 应校正零位(无法校正的要记录下零误差)。还需用钩 码检查是否存在示值误差,若存在,应加以校正。 ②实验中的两只弹簧测力计的选取方法是:将两 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互钩水平对拉过程中,读数相同, 则可选;若读数不同,应另换或调校,直至相同为止。
D.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它们力的作用 线汇交于同一点,则这几个力是共点力
9
解析:共点力是几个力作用于一点或力的作用线交于 一点的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 个力不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不一定是共点力。如 果受两个力且平衡的物体,所受的力一定是共点力, 故A错误,B、C、D正确。 答案:BCD
7
[关键一点] (1)合力与分力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而不是算术法则, 故合力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分力。 (2)不仅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一切矢量的运 算都遵循这个定则。 3.共点力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而且这些力
都共同作用在物体的 同一点 上,或者它们的 延长线 相
交于同一点,这样的一组力叫做共点力。共点力的合成遵
3.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 合力。
4.知道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及夹角 对合力的影响。
4
5
[读教材·填要点] 1.合力与分力 (1)定义: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 效果 相同 ,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 合力,原来的几 个力叫做 分力 。 (2)关系:合力与分力之间是“ 等效替代 ”关系。
14
3.实验器材 方木板一块、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橡皮条、细绳 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细芯铅笔。 4.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 拴上两个细绳套。
15
(3)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
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
10
2.引体向上是体育课上常做的一种体 育运动,人的双手抓住单杠使身体 在空中做上、下运动,可以有效锻 炼人的上肢及胸部多处肌肉,很多 同学很喜欢这一运动。 如图3-4-1所示,在做引体向上 运动时,双臂平行时用力大还是双 臂张开较大角度时用力大?
图 3-4-1
11
答案:双臂平行时省力,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 合力一定时(等于人的重力),两臂分力的大小随双 臂间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双臂平行时,夹角最小, 两臂用力最小。
第 三 章
第 4 节
新知预习 ·巧设计
名师课堂 ·一点通
创新演练 ·大冲关
读教材·填要点 试身手·夯基础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随堂检测 归纳小结 关键语句归纳
课下作业 综合提升
1
2
3
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上理解合力与分 力的概念,知道共点力的概念。
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 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如图3-4
-2所示,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1和F2,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及此 时两细绳套的方向。点拉
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5)改变两个力F1与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
16
5.数据处理 (1)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绳的方向画直线, 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的图示, 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 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2)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F′的方向作出 这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图示。 (3)比较F′和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在大小和方向 上是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