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乡村旅游区等级划分评定细则完整版

合集下载

江苏乡村旅游区等级划分评定细则

江苏乡村旅游区等级划分评定细则
江苏乡村旅游区等级划分评定细则
江苏省乡村旅游区等级划分评定细则
一、评定说明
根据乡村旅游区的环境风貌、设施配套、服务质量、智慧旅游与营销、综合管理、资源价值、游客停留时间、餐饮、住宿与服务、购物、经济社会效益、市场影响力等项进行评分。总分值1000分。
二、江苏省乡村旅游区等级划分评分表
江苏省乡村旅游区等级划分评分表
8
2.1.1.2
建筑外部风貌
10
5
建筑风格富含乡土气息、特色突出,与周围乡村环境高度融合
建筑、外观特色突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10
建筑、外观与周围环境融合较好
5
2.1.1.3
内部装饰氛围
10
餐厅、住宿及其他接待设施的内部装饰上乡村、农家风情浓厚,地方特色突出
10
餐厅、住宿及其他接待设施的内部装饰上具有一定的乡村、农家风情,且地方特色性较好
5
2
资源价值
105
游憩价值
60
10
2.1.1
自然和人文景观性
文化特色特别突出的乡村聚落,可以其人文景观性为主进行评分
40
8
2.1.1.1
整体景观特色
10
5
自然和人文景观性特色鲜明,能够高度体现自然乡村风情及当地文化特色。
自然和人文景观性特色较为鲜明,能够较好体现自然乡村风情及当地文化特色。
10
自然和人文景观有一定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自然乡村风情及当地文化特色。
10
绿化覆盖率60-80%
8
绿化覆盖率40-60%
5
生态保护
30
1.2.1
保护措施
有完善的保护措施和保护制度、责任明确
10
1.2.2

乡村民俗旅游村等级划分与评定

乡村民俗旅游村等级划分与评定

乡村民俗旅游村等级划分与评定乡村民俗旅游村的等级划分与评定,听上去有点高深,其实没那么复杂,咱们可以简单聊聊。

乡村旅游可是近几年大热的趋势,大家都想逃离城市的喧嚣,去乡下享受那份宁静。

乡村的民俗文化,各种独特的习俗和传统,都是游客们心目中的“宝藏”。

你想啊,走在青山绿水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听着村里小孩的嬉闹声,心情瞬间就舒畅了。

说到等级划分,其实就是为了更好地引导游客。

比如说,一些旅游村可能会被评为“五星级”,这个可不是随便来的哦!他们得有独特的文化特色,像那种保留了古老习俗的村子,或者是有些手艺人能让你亲身体验到传统技艺。

服务态度也得一流,村民们热情好客,让人一到就像回家一样,舒服得很。

可不能让游客一来就觉得像是在走马观花,没啥深度。

真正的乡村旅游,得让大家“身心都放松”。

再说环境,整洁舒适是基础。

这个可不能小看,试想一下,如果到一个脏兮兮的地方,心情怎么能好呢?人家都是希望看到干净的村庄,绿树成荫,清水潺潺。

像是那些种满花草的院子,别提多美了,游客们可以坐在摇椅上,啃着当地的水果,享受那份宁静。

环境好,才更能吸引大家愿意驻足停留,拍拍照,发发朋友圈,这不就是现代人追求的生活吗?此外,民俗活动也是乡村旅游的灵魂。

你瞧,有些村子会定期举行一些传统节庆,像是丰收节、民俗表演,特别热闹。

村民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舞蹈、唱歌,热情四溢。

游客们参与其中,简直就是体验了一把“穿越”的感觉。

还能参与到一些有趣的活动里,比如一起包饺子、做手工,大家围在一起,欢乐的气氛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想想那画面,真的是“乐在其中”啊!再来聊聊评定标准,像是有些村子会根据游客的反馈、满意度来进行综合评定。

毕竟,游客的体验才是王道,谁愿意去一个不靠谱的地方呢?村民的热情、管理者的用心,这些都是打分的重要因素。

评定的结果不仅能提升村子的知名度,还能刺激更多游客前来“打卡”。

大家都想看看,究竟是哪一个村子,能拿到那枚金灿灿的“五星”奖牌。

附录A江苏省乡村旅游区评分细则20140412

附录A江苏省乡村旅游区评分细则20140412

1.3
参观点数量
1.4
市场影响力
1.4.1 知名度
科普价值具有地区意义
以当地旅游旺季的情况为准,现场并结合鉴定材料检查(全国范围的污染 除外) 达到国标一级标准(参照有关国家标准) 达到国标二级标准(参照有关国家标准) 参照有关国家标准,严重污染者取消参评资格 达到国标二类水标准(参照有关国家标准) 达到国标三类水标准(参照有关国家标准) 以当地旅游旺季的情况为准 达到国标一级标准(参照有关国家标准) 达到国标二级标准(参照有关国家标准) 林竹花卉草场等 绿化覆盖率35%以上 绿化覆盖率30-35% 绿化覆盖率30%以下 乡村旅游参观点或者游客参与的农事活动 8处以上 5-7处 3-4处 3处以下
餐厅建筑、外观特色突出且能够自成一景,与周围环境高度融合 餐厅建筑、外观特色突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餐厅建筑、外观与周围环境融合较好 位置合理、采光通风良好 餐厅地面已作处理,防滑、美观、易于清洗
桌椅、用具、餐具、酒具、茶具配套,具有浓郁的本土乡村特色 桌椅、用具、餐具、酒具、茶具基本配套,具有本土乡村特色 桌椅、用具、餐具、酒具、茶具干净、卫生、齐全
道路交通标识设置科学、合理、美观,符合GB/T10001.1标志性公共信息 图形符合第1部分:通用符号 道路交通标示设置比较齐全,符合GB/T10001.2标志性公共信息图形符合 第1部分:通用符号 有路标,基本满足自驾游需求
10 10 8 5
10 10 8 5
10 10 8 5
310 65 10 10 8 5 10
有消毒专用、冷藏、冷冻和保鲜设备,生冷熟食、半成品分开放置
有消毒专用、冷藏、冷冻设施设备 有冷藏、冷冻设施
2.2.4.7 卫生标准
用具符合GB1493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和GB1848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乡村旅游示范村是指通过一定的评定标准,对乡村旅游资源、发展潜力、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村庄。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的划分与评价是对示范村的综合评估和比较,为了明确评分细则,采取下面的评分指标:一、基础条件评分指标1.村庄位置:评估村庄的地理位置是否优越,便利游客的交通出行,评分范围为0-10分。

2.基础设施:评估村庄的水、电、路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评分范围为0-10分。

3.资源禀赋:评估村庄的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禀赋情况,评分范围为0-10分。

二、发展潜力评分指标1.产业发展:评估村庄的产业结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评分范围为0-10分。

3.政策支持:评估政府对村庄的政策扶持力度和政策配套性,评分范围为0-10分。

三、服务质量评分指标1.接待设施:评估村庄的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设施的现状和规模,评分范围为0-10分。

2.服务态度:评估村庄的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评分范围为0-10分。

3.游客满意度:通过游客调查评估游客对村庄服务的满意度,评分范围为0-10分。

四、发展规划评分指标1.规划编制:评估村庄的发展规划编制情况和可行性,评分范围为0-10分。

2.实施进度:评估村庄发展规划的实施进度和效果,评分范围为0-10分。

3.资金保障:评估村庄发展规划的资金保障情况,评分范围为0-10分。

五、村庄形象评分指标1.氛围营造:评估村庄通过文化活动、节庆、景观打造等手段,营造出的独特氛围,评分范围为0-10分。

2.文化传承:评估村庄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情况,评分范围为0-10分。

3.环境整治:评估村庄的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情况,评分范围为0-10分。

以上评分指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重调整和细化,最终给出综合评分。

根据综合评分的结果,对乡村旅游示范村进行等级划分,例如:-优秀示范村:综合评分在90分以上;-良好示范村:综合评分在70-90分之间;-基本示范村:综合评分在50-70分之间;-一般示范村:综合评分在30-50分之间;-待发展示范村:综合评分在30分以下。

江苏省旅游度假区发展考核评分细则

江苏省旅游度假区发展考核评分细则

《江苏省旅游度假区发展考核评分细则(2015)》说明:根据《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GB/T26358-2010)的相关规定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旅游局江苏省旅游度假区发展评价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14〕35号)的文件精神,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评分体系由8个一级指标构成。

即度假环境与质量、度假资源与产品、度假设施与服务、公共设施与服务、市场结构与影响、项目建设与投资、规范管理与政府支持、综合发展与社会带动。

总分值为1000分。

序号考核项目项目分值得分说明1度假环境与质量90空气质量15以当地旅游旺季的情况为准,采样地点应在接待设施集中区的户外空间。

2016年将实施2012版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1996版标准中的三类区并入了二类区,因此二类区的空气质量标准将成为最低标准。

备注:在2012版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位实行之前,延用1996版标准。

达到GB3095一类区标准15达到GB3095二类区标准5负氧离子15度假区环境质量检测中需增加对负氧离子的检测项,鼓励度假区建立负氧离子的检测基站,并与智慧旅游系统结合,形成播报数据。

超过3000个/cm315序号考核项目项目分值得分说明1500-3000个/cm310备注:在未设立基站之前,以环保部门的抽样点采样检测数据为准,基站建立后以基站统计数据为准。

501-1500个/cm 3,低于500个/cm 3不得分5地表水水域环境质量15以当地旅游旺季的情况为准,监测范围包括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对于水域范围较大,不同区域质量不同的地表水,以总体质量为主进行评价,局部质量较高的分数可适当上浮;局部质量较低的分数适当下浮;当主体水质是IV 类标准时本项得5分;主体水质V 类以下水质时本项不得分。

符合GB3838Ⅱ类标准15符合GB3838Ⅲ类标准10符合GB3838Ⅳ类标准5环境噪声质量15以当地旅游旺季的情况为准,采样地点应在接待设施集中区(其中采样点必须含住宿接待设施点)的户外空间(住宿接待设施在21点-次日9点时段,依据GB3096环境噪声标准)。

江苏乡村旅游点等级评定表

江苏乡村旅游点等级评定表

江苏省乡村旅游点等级评定表————————————————————————————————作者:————————————————————————————————日期:江苏省乡村旅游区(点)等级评定表本《等级评定表》检查得分最高为1000分,另有加分项目最高为50分。

序号检查项目最高得分分档计分自评得分市局初检得分省局验收得分合计1 环境及保护1501.1 生态环境1101.1.1 空气、噪声、地面水环境质量和污水排放达均达到国家标准。

101.1.2 景观环境1001.1.2.1 周边生态环境良好,景观特色突出,乡村文化气息浓厚。

绿化覆盖率高,乡村景观与生态环境非常优美,适宜观光、休闲、度假、健身。

1001.1.2.2 周边生态环境良好,景观特色比较突出,乡村文化气息比较浓厚。

绿化覆盖率较高,乡村景观与生态环境优美,适宜观光、休闲、健身。

801.1.2.3 周边生态环境较好,有一定绿化覆盖率,有良好的乡村景观和生态景观,适宜观光、休闲、健身。

60 1.1.2.4 周边生态环境较好,乡村景观和生态环境舒适,适宜观光、休闲、健身。

40 1.2 环境保护401.2.1 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环境生态保护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坏生态旅游资源。

201.2.2 环境保护制度和资金201.2.2.1 有完善的环境生态保护制度、监督和约束机制。

配备有必要的环境生态保护资金支持。

20 1.2.2.2 有一定的环境生态保护制度、监督和约束机制。

有环境生态保护10资金。

2 硬件设施470 2. 1 装修502. 1.1 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的装修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室内装修环保低碳、简朴大方。

在用材上、内容上能体现民族性、地方性和乡村特色。

502. 1.2 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的装修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点,室内装修简朴大方,在用材、内容上能体现民族性、地方性和乡村特色。

402. 1.3 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的装修有特色,室内装修简朴大方,有特色。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及评分表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及评分表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说明:根据《旅游度假区等级管理办法》和《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GB/T26358-2010)的相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共分为两个部分:细则一:旅游度假区等级基础评价评分细则细则二:旅游度假区等级综合评分细则各等级旅游度假区需达到如下条件:细则一:旅游度假区等级基础评价评分细则说明:1、本细则共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强制性指标,主要依据《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GB/T26358-2010)中规定的旅游度假区的基本条件;第二部分为资源环境与度假产品综合评价。

2、进行第一部分强制性指标评价时,须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评分,结果分为“达标”和“不达标”两种:10项指标均达标时,总评为“达标”;有任意一项或以上指标不达标,总评为“不达标”。

3、进行第二部分资源环与度假产品综合评价时,由评定组成员分别对评价项目计分,最后计算算术平均分。

4、第一部分强制性指标,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均须“达标”;第二部分资源环境与度假产品综合评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须达到85分,省级旅游度假区须达到70分。

第一部分强制性指标到GB 3838的IV类标准。

各种设施的卫生与安全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细则二:旅游度假区等级综合评分细则说明:1、旅游度假区等级综合评分细则的满分为1000分,按评价主体分为专家组、技术组和游客3类,其中专家组指标总计350分,技术组指标总计550分,游客问卷总计100分。

在1000分指标之外,另设加分指标总计30分。

2、参与细则评定的人员分为:旅游度假区等级认证机构组织的专家组、技术组和参与问卷调查的游客共3组。

游客问卷得分由统计人员根据有效问卷各题的算术平均值计入相应的游客问卷分项得分栏。

3、本细则中有部分“多选”项目,分值须累加;其余为“单选”。

一些项目设有浮动分值,评估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浮动区间内打分。

4、不同等级的旅游度假区分数标准如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得分900(含)分以上。

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乡村旅行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1.范畴本标准规定了乡村旅行点的硬件设施、安全措施和服务质量的差不多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乡村地区农业和农村旅行或从事农村旅行服务与经营治理的各类经营主体。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按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6153-1996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T17217-1998 都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B/T19004.2-1994 质量治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二部分:服务指南(idtISO9004.2:1991)3.定义和术语本标准采纳下列定义和术语3.1乡村旅行点乡村旅行点是指以具有一定数量的规模且地理较为集中的乡村房屋建筑设施和农民(渔民)家庭为接收单位,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村文化、农民(渔民)生产、生活等资源,以农业(渔业)体验为特色的吃农家(渔家)饭、住农家(渔家)屋、干农家(渔家)活、享受环境和生活的乡村旅行活动点(区)。

4.乡村旅行点服务质量等级及标志4.1乡村旅行点服务质量等级按照乡村旅行点的设施建设与服务要求,可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乡村旅行点质量与服务水平越高。

4.2乡村旅行点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的依据与方法乡村旅行点的等级评定,依据乡村旅行点的硬件设施、功能布局、安全卫生、环境爱护和服务治理等软硬件水平进行评分确定。

乡村旅行点的等级评定,应由当地乡镇、村(行政村、自然村)或农家联合体等集体性单位组织提出,由浙江省旅行标准化技术委员负责评定、实施与治理。

4.3乡村旅行点服务质量等级符号乡村旅行点服务质量等级用金色向日葵表示,用一颗向日葵表示一星级,两颗向日葵表示二星级,三颗向日葵表示三星级。

db32t 1666-2019 乡村旅游区、点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db32t 1666-2019 乡村旅游区、点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db32t 1666-2019 乡村旅游区、点等级的划分与评定A12备案号: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1666—2017乡村旅游区〔点〕等级划与评定StandardofratingforJiangsuRuralTouristArea2017-10-12发布2017-12-12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17《标准化工作导那么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标准由江苏省旅游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市旅游局、常州市旅游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俊彪、陆宏伟、何松明、顾斌、许伟国、李金俞、薛鑫、陈红。

乡村旅游区〔点〕等级划与评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省乡村旅游区〔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术语和定义、等级及标志、划分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区〔点〕的等级划分与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201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T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10001.1-2006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2-2006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设施与服务符号GB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T15971导游服务质量GB1615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T16766旅游服务基础术语DB32/T1207-2017旅游景区〔点〕安全质量规范DB32/T1206-2017旅游〔星级〕饭店安全质量规范3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

附录 A(规范性附录)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表A.1给出了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

表A.1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1.1.2动物栖息地等。

每处0.5分,最高5分51.1.3 历史遗存,包括古庙宇、古民居、古遗址、古树、古道、古桥、纪念建筑物、红色遗址等。

每处0.5分,最高5分51.1.4 民俗文化,包括风俗习惯、历史人物、成语典故、传说故事、民间文学、传统技艺、家风家训等。

每个0.5分,最高5分51.1.5 体验活动,包括庙会、灯会、集市、节庆、赛事、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生态文化体验、旅游创客等。

每个0.5分,最高5分51.1.6特色产品,包括特色农产品、手工业品、工艺品、美食小吃、非遗等。

每个0.5分,最高5分51.2 资源知名度251.2.1国家级(如中国传统村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少一处251.2.2省级(如省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少一处201.2.3 地方级(市县级),至少一处101.3 乡村景观原真性(依保存完整度,0-10分)1053.2.1 至少有一处停车场地,有不低于100个小车车位15 3.2.2 至少有一处停车场地,有50-100个小车车位10 3.2.3 至少有一处停车场地,有50个以下小车车位。

5 3.3 游客中心103.3.1 设置有专门的游客中心,能提供游客咨询等综合服务10 3.3.2 依托村委会等公共场所为游客提供咨询接待服务 5 3.4 应有医疗救护服务点,有医护人员和设备103.5 标识牌253.5.1 通往村子的主干线路口有醒目、规范的旅游交通指示牌103.5.2 村内设置导览图、解说牌、警示牌等旅游标识牌,符合GB/T 31384和GB/T 10001.1、GB/T 10001.2的要求。

位置合理、数量充足、美观醒目、准确规范153.6有村文化广场、剧场、文化馆、乡村记忆馆等公共休憩空间与文化设施。

乡村旅游点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乡村旅游点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乡村旅游点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摘要:
一、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概述
二、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
1.三星级乡村旅游点(接待户)星级划分条件
2.二星级乡村旅游点(接待户)星级划分条件
三、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意义
1.规范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2.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四、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1.低碳环保行动和反对浪费
2.引导乡村旅游向数字化和智慧化方向发展
五、结语
正文:
乡村旅游点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对于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旅游点的星级划分条件主要包括三星级和二星级两个等级。

三星级乡村旅游点(接待户)的星级划分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乡村旅游点应具有明确的地域范围;其次,乡村旅游点要具备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资源;此外,乡村旅游点还需提供丰富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民俗风情和农耕文化等吸引物;最后,乡村旅游点应具备较高的旅游服务设施及相应的旅游经营管理机构。

二星级乡村旅游点(接待户)的星级划分条件相较于三星级更为宽松,但也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具有地域范围;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资源;提供丰富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民俗风情和农耕文化等吸引物;以及具备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经营管理机构。

乡村旅游点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对于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等级划分与评定,可以规范乡村旅游点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其次,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有助于推动乡村旅游向低碳环保、数字化和智慧化方向发展,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

乡村旅游点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乡村旅游点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乡村旅游点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原创版)目录一、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背景和意义二、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标准和内容三、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实施和影响正文一、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其中,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

为了规范乡村旅游市场的管理和服务质量,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各地相继开展了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工作。

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是对乡村旅游点的服务质量、设施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推动乡村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同时,等级划分与评定还有助于优化旅游资源配置,加强对乡村旅游点的监管,保障游客合法权益,提高乡村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二、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标准和内容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旅游部门组织实施,根据地域、资源、设施、服务等方面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

这些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域范围:乡村旅游点应具有明确的地域范围,以便于旅游部门的管理和监管。

2.设施与服务:乡村旅游点应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如停车场、旅游厕所、住宿餐饮等。

3.旅游资源与环境:乡村旅游点应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4.服务质量:乡村旅游点应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包括导游解说、游客接待、安全管理等。

5.管理水平:乡村旅游点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

三、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实施和影响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实施,有助于激励乡村旅游点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游客满意度。

同时,等级划分与评定的结果可为游客提供参考,帮助游客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乡村旅游点。

实施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还可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高乡村旅游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乡村旅游点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乡村旅游点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乡村旅游点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最新版)目录一、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背景和意义二、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标准和内容三、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实施和影响正文一、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其中,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

为了进一步规范乡村旅游市场的管理和服务质量,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各地区相继推出了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制度。

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引导乡村旅游向更高品质、更具特色、更富体验的方向发展。

同时,等级划分与评定还有助于增强游客对乡村旅游点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提升乡村旅游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二、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标准和内容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通常分为几个等级,如海南的椰级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

其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域范围:乡村旅游点应具有明确的地域范围,包括具体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等。

2.服务质量:乡村旅游点应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包括旅游咨询、住宿、餐饮、交通、安全等。

3.设施设备:乡村旅游点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如停车场、卫生间、休息区、旅游标识等。

4.环境保护:乡村旅游点应注重低碳环保,倡导绿色出行,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反对浪费。

5.文化内涵:乡村旅游点应充分挖掘和展示当地文化特色,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6.创新与发展:乡村旅游点应积极探索创新,引导乡村旅游向数字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三、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实施和影响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实施,将对乡村旅游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等级划分与评定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的整体品质,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满意的旅游体验。

其次,等级划分与评定将激励乡村旅游点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从而推动乡村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江苏省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点击查看)-江苏省乡

江苏省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点击查看)-江苏省乡

江苏省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试行)前言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乡村旅游建设,规范乡村旅游点的服务管理,提高乡村旅游点的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特色多样、方便舒适的旅游享受和旅游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依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的有关精神,结合我省乡村旅游实际情况,借鉴省内外有关乡村旅游标准的素材,并直接引用了部分国家标准或标准条文。

本标准由江苏省旅游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省乡村旅游点质量等级划分的依据、条件及评定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所从事的经营服务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10001.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2《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二部分:旅游设施与服务符号GB 14934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615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T 18973-200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 9663旅店业卫生标准GB 9664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 19085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GB/T 14308《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6766《旅游服务基础术语》的要求GB/T19004.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二部分:服务指南GB/T15971 导游服务质量GB/30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T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定义和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和术语。

江苏省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点击查看_江苏省乡

江苏省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点击查看_江苏省乡

省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试行)前言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乡村旅游建设,规乡村旅游点的服务管理,提高乡村旅游点的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特色多样、方便舒适的旅游享受和旅游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依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全国工农业旅游示点检查标准(试行)》的有关精神,结合我省乡村旅游实际情况,借鉴省外有关乡村旅游标准的素材,并直接引用了部分国家标准或标准条文。

本标准由省旅游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1、围本标准规定了省乡村旅游点质量等级划分的依据、条件及评定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所从事的经营服务活动。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二部分:旅游设施与服务符号GB 14934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6153-1996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T 18973-200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 9663 旅店业卫生标准GB 9664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 19085 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GB/T 14308 《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6766 《旅游服务基础术语》的要求GB/T19004.2-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二部分:服务指南GB/T15971 导游服务质量GB/30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T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定义和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和术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乡村旅游区等级划分评定细则
江苏省乡村旅游区等级划分评定细则
一、评定说明
根据乡村旅游区的环境风貌、设施配套、服务质量、智慧旅游与营销、综合管理、资源价值、游客停留时间、餐饮、住宿与服务、购物、经济社会效益、市场影响力等项进行评分。总分值1000分。
二、江苏省乡村旅游区等级划分评分表
江苏省乡村旅游区等级划分评分表
序号
评定项目
检查评定方法与说明
大项分值栏
分项分值栏
次分项分值栏
小项分值栏
最小分值栏
推荐单位计分栏
评定单位计分栏
1
环境风貌
90
生态环境质量
40
1.1.1
空气质量
参照有关国家标准GB3095-2012,以当地旅游旺季的情况为准,现场并结合鉴定材料检查(全国范围的污染除外)。
10
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10
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30
3.1.4.1
全景导览图
在入口等醒目位置有全景导览图
5
3.1.4.2
指引标识牌
指引标志牌布局合理,能够有效引导方向
5
3.1.4.3
景物介绍牌
主要景点、景观或相关展示内容,设有介绍说明牌
5
3.1.4.4
安全环保提示牌
在游人可达的具有安全隐患地段设置有安全警示牌,在绿地、林地、草地等绿化空间及遗址遗迹保护场所等设置有环保提示牌
5
2.1.3
科普性
5
科普价值具有全国意义
5
科普价值具有省级意义
4
科普价值具有地区意义
3
产品丰度
45
2.2.1
产品数量
乡村旅游休闲娱乐产品、服务项目或者游客参与的农事体验、民俗文化活动数量(每有1处可得1分,该项最高可得15分);四星级以上(含),可游览或体验的产品与活动不宜少于8处。(参考项目:戏曲表演、赛龙舟、跑马、射箭、斗牛、歌会、灯会、农户婚嫁迎娶、节庆礼仪、刺绣、草编、竹编、木雕、石雕、泥塑、农民画;:耕作、插秧、除草、收割、扬谷、脱粒、推磨、施肥、育苗、栽培、纺纱、织布、踏水车、垂钓、捕捞、养殖、采摘、挤奶、打油菜、吊井水、摸螺、拾贝、挖笋、狩猎等)
5
3.1.4.5
设计制作
制作优良,图案直观明了,雅致大方;具有乡村文化色彩,艺术感强;材质的档次、生态性、与景区协调性,酌情打分
10
3.1.4
内部交通工具
20
3.1.4.1
内部交通工具种类
范围大的景区有中巴车、电瓶车、船只或其他特色慢行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及驾驶员证照齐全
乡村夜旅游产品类型
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应至少有1类乡村夜旅游产品
15
夜生活配套的乡村酒吧/茶吧、休闲养生、康体服务、演艺演出、参与体验性活动等,每有1类,可得5分,该项最高可得15分。
3
基础设施
195
交通设施
115
3.1.1
可进入性
5
通达性良好,外部交通与内部交通有序衔接;有城市公交或旅游专线车到达
5
有班车客运线到达
3
3.1.2
外部道路与标识
10
道路体系景观良好;道路交通标识设置科学、合理、美观,符合GB/标志性公共信息图形符合第1部分:通用符号
10
道路尺度适宜,路面平整;道路交通标示设置比较齐全,符合GB/标志性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8
有路标,基本满足自驾游需求
5
3.1.3
内部道路
5
1.1.2
水体质量
参照有关国家标准GB3838,严重污染者取消参评资格
10
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
10
达到国家Ⅳ类水标准
5
1.1.3
噪声质量
以当地旅游旺季的情况为准
10
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中关于乡村声环境的要求(GB3096-2008)
10
1.1.4
绿化覆盖率
林相、植被丰富,形成四季景观
10
绿化覆盖率80%以上
20
3.1.3.1
特色游步道
乡村旅游区区域内有特色游步道,游步道设计与整体氛围协调,符合乡村特色,生态环保
10
3.1.3.2
游览线路设计
线路设置合理,形成环线交通;较窄道路设置有会车点
10
3.1.4
内部游览标识
路标、导览图、标示牌、景物介绍牌、安全提示牌等内部标识齐全,放置合理、美观;且符合GB/标志性公共信息图形符合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或内部标识具有区域特色且统一规范
10
基本保持生态的可持续性和完整性
5
管线处理
10
内部输电、通讯线路等全部采用地下隐蔽方式
10
架空线路整齐,不破坏视觉效果
5
标牌(广告牌)设置
标牌(广告牌)风格文化艺术性强,与整体建筑风格及环境景观协调统一
10
设施标牌(商业广告牌)风格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性,且与整体建筑风格及环境景观比较协调
10
不乱贴、乱放、乱摆小广告,商业服务设施招牌不过分突出
8
2.1.1.2
建筑外部风貌
10
5
建筑风格富含乡土气息、特色突出,与周围乡村环境高度融合
建筑、外观特色突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10
建筑、外观与周围环境融合较好
5
2.1.1.3
内部装饰氛围
10
餐厅、住宿及其他接待设施的内部装饰上乡村、农家风情浓厚,地方特色突出
10
餐厅、住宿及其他接待设施的内部装饰上具有一定的乡村、农家风情,且地方特色性较好
15
2.2.2
产品类型
乡村旅游休闲项目与活动类型,如采摘类、垂钓类、渔猎活动类、乡村美食品味类、农耕农事参与类、活态文化/民俗体验类等。四星级以上(含),乡村旅游休闲项目与活动类型不少于3类,如:咖啡吧、茶吧、冰吧、休闲书屋、各类DIY作坊、亲子课堂等。
15
5类以上
15
3-5类
10
1-3类
5
2.2.3
10
绿化覆盖率60-80%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绿化覆盖率40-60%
5
生态保护
30
1.2.1
保护措施
有完善的保护措施和保护制度、责任明确
10
1.2.2
保护经费投入
有财务支出证明,占可统计乡村旅游收入的比例
10
达到5%
10
达到3%
8
达到1%
5
1.2.3
保护效果
对生态有重大破坏的,此项不得分
10
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人与生物和谐共处
5
2.1.1.4
其他配套景观
10
交通场站、休息座椅、景观小品等家具系统配套设施特色鲜明,并与乡村环境紧密融合
交通场站、休息座椅、景观小品等家具系统配套设施有特色,并与周边乡村环境相融合
2.1.2
多样性
15
资源类型非常丰富,多样性突出
15
资源类型比较丰富,多样性较为突出
10
资源类型尚可,初步形成多样化
5
2
资源价值
105
游憩价值
60
10
2.1.1
自然和人文景观性
文化特色特别突出的乡村聚落,可以其人文景观性为主进行评分
40
8
2.1.1.1
整体景观特色
10
5
自然和人文景观性特色鲜明,能够高度体现自然乡村风情及当地文化特色。
自然和人文景观性特色较为鲜明,能够较好体现自然乡村风情及当地文化特色。
10
自然和人文景观有一定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自然乡村风情及当地文化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