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关联度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物流业的产业关联度分析
——基于2007年投入产出表
成都亿博物流咨询有限公司*咨询中心摘要: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促进物流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升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全局发展中的地位。本文以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依据,选用一系列投入产出指标从投入结构、使用结构以及前向和后向关联等角度,对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关联度进行分析,为全面了解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一个视角。
关键词:物流业;投入产出分析;产业关联
1、物流业的界定及数据来源
目前,我国对物流业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在中国国家标准局编制和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对产业的划分中,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物流产业或物流行业。根据我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对物流业的表述,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运代理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还比较短暂。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物流业开始蓬勃发展,进入21世纪,其发展势头更加迅猛。随着国家对物流产业的重视,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如今,物流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分支领域,与钢铁、汽车、轻工、机械等产业密切相关,成为各行业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力发展物流业对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9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依据,对我国物流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以了解物流业的产业特征。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物流业的相关统计数据,本文采用2007年中国投入产
出表中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数据近似作为物流业的相关数据。根据部门分类,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包括以下子行业: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
2、产业关联分析方法
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技术经济联系在产业经济学中也被称之为产业关联。产业关联度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通过产品供需而形成的互相关联、互为存在前提条件的内在联系。进行产业关联度分析的方法是投入产出分析法,它是由美籍前苏联裔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于1936年提出。投入产出分析法是研究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地区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下面将主要从物流业的投入结构、使用结构以及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三个角度来分析其产业关联情况。
3、物流业投入结构分析
投入来源一般分为中间投入(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与初始投入(劳动力、折旧等)。对投入结构的分析选用中间投入结构系数、最初投入结构系数以及中间投入率这三个参数。
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物流业分别消耗了第一产业379亿元、第二产业10865亿元、第三产业3669亿元,占中间投入比重的2.22%、63.63%和21.49%。
增加值部分,劳动者报酬3784亿元,生产税净额1386亿元,固定资产折旧2737亿元,营业盈余6717亿元,分别占增加值的25.87%、9.48%、18.71%、45.93%。另外,2007年,物流业的中间投入为17076亿元,总投入为31700亿元,其中间投入率为53.87%,反映出物流业在生产活动中对其他产业的依赖程度。一般而言,中间投入率越高,其产业增加值越低,但是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能力越强。
表1 2007年中国物流业投入结构情况
绝对值(万元)中间投入结构系数(%)比例(%)
中间投入第一产业3797407 2.22% 1.20% 第二产业108648050 63.63% 34.27%
第三产业除物流业36687857 21.49% 11.57%
物流业21623598 12.66% 6.82%
中间投入合计170756912 100.00% 53.87%
最初投入结构系数(%)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37837386 25.87% 11.94% 生产税净额13862761 9.48% 4.37%
固定资产折旧27369440 18.71% 8.63%
营业盈余67174614 45.93% 21.19%
增加值合计146244201 100% 46.13%
总投入317001113 100% 从部门依赖角度看,通过计算直接消耗系数(投入系数),可以定量考察部门间的依赖关系。直接消耗系数,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产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直接消耗的社会各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在42个部门中,直接消耗前十位的部门分别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融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化学工业、住宿和餐饮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见表2)。2007年,物流业对这些行业的消耗占总消耗的85.24%。这些行业给了物流业发展的大部分支持,成为目前影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关键性行业。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其中间投入的34.60%。
表2 2007年中国物流业中间投入金额及直接消耗系数
部门中间投入(万元)直接消耗系数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59077465 0.186364
交通运输及仓储业21623598 0.06821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1078377 0.066493
金融业15797104 0.049833
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6504323 0.020518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6073707 0.019160
化学工业4185299 0.013203
住宿和餐饮业3842666 0.012122
农林牧渔业3797407 0.011979
批发和零售业3573988 0.011274
小计145553934
4、物流业产出使用结构分析
所谓产出,是指产品生产(服务)的总量及其分配使用的方向和数量,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