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张中成《古典诗歌意象组合方式新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现代文论唐诗意象的密度阅读题附答案

高考语文现代文论唐诗意象的密度阅读题附答案

高考语文现代文论唐诗意象的密度阅读题原文中国古典诗歌是极其精炼的语言艺术,言约而意丰是历代诗人共同的追求目标。

刘勰云:“规范本体谓之镕,剪裁浮词谓之裁。

裁则芜秽不生,镕则纲领昭畅……一意两出,义之骈枝也;同辞重句,文之肬赘也。

”又云:“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这个原则虽然对各种文体都适用,但显然对于篇幅有限的诗体更为重要。

而古典诗歌的篇幅相当有限,作者又希望在有限的篇幅内承载更多的意蕴,所以不能容忍芜辞赘句的存在。

从意象的角度来思考这种原则,显然会导出对于意象密度的追求。

何谓“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假如同样长短的诗句或诗篇中包含的意象或多或少,也就是意象的密度或密或疏,前者所承载的意蕴更加丰富,或者说所传达的信息量更大,如此更可能达到言约意丰的效果。

但是,是不是意象密集的诗一定是好诗呢?或者说,是不是意象密度越大的诗就越好呢?下面以五律为例做些分析。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后人的赞扬之词甚多。

但是它也招致了一些非议,有人就说:“‘水声’、‘飞泉’、‘树’‘松’‘桃’‘竹’语皆犯重。

”其实正是指此诗意象过于密集。

那么,为什么意象过于密集也会是一种缺点呢?简单地说,原因在于意象过密会妨碍诗歌意脉的流动,从而显得堆垛、板滞。

从上述论述可以得出两个貌似互相矛盾的结论:对于诗句来说,意象密集往往会产生精警的名句;对于诗篇来说,意象密集则是利弊参半的,有些作品因意象密集而见胜,有些作品却因意象过密而受损。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名句和名篇的要求有所不同。

一般说来,凡是万口传诵的名句都具备某种独立的价值,也就是说,即使把名句从原诗中彻底剥离出来,它们的价值也几乎不受损伤。

由此可见,虽然不能说所有的名句都是意象密集的,但是意象密集肯定是构成名句的重要条件。

湖南省怀化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扫描版)

湖南省怀化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扫描版)

怀化市2016下期期中博览联考试卷高三语文参考答案―、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A。

解析:原文为“各诸侯普遍拥有”,这里表述为“许多诸侯都有”,范围不一致。

2、C。

见第③段,从“作诗者有作诗之意,赋诗者有赋诗之意,两者多有矛盾,赋诗者根据需要选取自己表情达意的部分”应是“其所言之志,则多为引诗之志,而非作诗之志。

”说法错误。

3、D。

见第④段,从原文看,春秋自《诗经》之后确实进入了创作的萧条期,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了文学意义上的诗歌创作,没有了作诗的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4、B正确。

A、“从一个传统的作家、艺术家彻底转变为文化遗产的保卫者”错,原文说“他来回在这些领域穿梭”。

C、“他就不可能着手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说法错误。

D、错误,冯骥才说他收集的本地奇人素材足足有一百来个,在脑袋里“闹腾”,说明生活是文学艺术的的源泉没有过时。

5、C。

文章主体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不是“逻辑顺序”。

6.冯骥才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请结合原文概述。

(6分)6.①邀请诸多专家对天津进行采风和考察,编成了《旧城遗韵》一书,建议建一座城市文化博物馆。

②提出关于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的提议并通过,给法国人作十年来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成果展示。

③提出文化普查口号“大到村落,小到荷包”,和他的团队进行田野调查,整理出非遗名录,对传统村落进行全面调查。

④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谈论古村落保护,大力推动了民间文化保护宣传工作,人称“传统村落保护第一人”。

(答出3点即得满分,一点2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7、C给3分,A给2分,E给1分,B、D不给分。

B项中“倒叙手法”应为“插叙手法”;D项中“遗弃农村”的说法无据;E项中对语言风格的概括不全面,这篇小说的语言平实质朴而又不失典雅隽永。

文中不乏一些精练含蓄,耐人寻味的语句。

《意象构成》议论文阅读及答案

《意象构成》议论文阅读及答案

《意象构成》议论文阅读及答案主观的、仅属于个人的情感只有在对象化以后,即只有借助于“象”,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得到普遍的传达。

因此,艺术便必然以情感为生命,以象为构成。

象,是中国美学又一个重要范畴。

中国美学的“象”,从来就不等于西方美学的“形象”,毋宁说是“有象无形”、“去形存象”。

对于艺术来说,事物的实体是不重要的,重要的只是事物的表象。

表象作为事物的反映,是一种心理现象,只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

它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复现,这就是回忆;也可以在人的头脑中运动、变化、重组甚至创造,这就是想象。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在回忆和想象时,往往伴随着情感。

对于惯常用情感眼光看世界,又区分了实体(形器)和表象(现象)的中国艺术家来说,就更是如此。

于是,“象”在中国艺术这里,就不但不是“形象”,也不单单只是“表象”,更重要的还是“意象”。

意象是抽离了“形体”又蕴含着“情意”的表象,或者说是“有情感的表象”。

但必须特别指出,意象决不是意与象的两两相加或简单契合,而是意中有象,象中有意,物我同一,主客包容,既非纯客观的如实摹写(如西方古典艺术),也非纯主观的自我表现(如西方现代艺术)。

显然,这是中国独有的宇宙观、哲学观在艺术中的表达。

意象是中国独有的美学范畴,意象造型观也是中国独有的艺术观念,而诗画艺术那么是这种艺术观的集中表现。

“赋比兴”作为中国诗歌的金科玉律,“传神写意”作为中国绘画的传统观念,都涉及到意象问题。

前者讲意象的目的——传达情感,后者讲意象的特征——不求形似。

因为不求形似,所以更注重笔墨;因为传达情感,所以要借助意象。

情感靠意象传达,意象靠笔墨构成,情感—意象—笔墨,这就是中国诗画艺术的根本构造。

无疑,在这里,意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中间环节。

一般地说,中国诗更重情感,中国画更重笔墨,但它们都离不开意象。

正因为它们都以意象为美学构成,所以中国诗常有画境,中国画也常有诗意。

这样,意象就作为一个中介,把诗和画统一起来了。

“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及表现形式”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及表现形式”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意象的运用,是加强叙事作品诗化程度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是中国人对叙事学与诗学联姻所做的贡献,它在叙事作品中的存在,往往成为行文的诗意浓郁和圆润光泽的突出标志。

意义在许多叙事之作中是不直白地说出来的,是渗透到行文的每一个细胞中的。

叙事的过程既要表达意义,又要隐藏意义,使意义不是唾手拾得,而是细心解读方可得到的。

因而在意象别有意味地渗透在行文之时,意象可以作为意义的聚光点、意义的蓄水池,对作品的意义渗透进行有散有聚的调节,形成意义的聚散分合的体制。

叙事作品往往是以情节或非情节的跳跃性思路作为行文的线索的。

在情节与情节的转换之间,设置一个意象,可以使转换不流于生硬简陋,而在从容转换中蕴含着审美意味。

在情节与非情节的转换之间,如果也能设置一个意象,跳跃就会变得更加潇洒,甚至产生一点蒙太奇的效果。

意象的重复出现也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重复中的反重复,在物象的重现之中包含着意义的增添和递进,这就有助于形成行文脉络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叙事文学积蓄和保存审美意味的手段甚多,比如成功的人物性格、深刻的人生哲理、独特的生活细节,都可以从其各自的角度积存审美意味。

但意象的积存效能又有其独到之处,一个或独特,或别致,或精彩,或锃亮的意象,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综合性,综合着物象和意义,综合着细节和哲理,综合着主题和结构,由这种综合方式对审美意味加以积存,就更能有效地达到耐人咀嚼、余味无穷的效果。

某些有趣的意象,往往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了文学给生活增添的“味之素”。

《西游记》中套在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就常常被人用作对不规范行为进行强制性约束的规矩的代名。

然而,意象既有醒目的功能,但对于过分炫目之处也须有所限制,求其醒目而不过分炫目,乃是发挥意象功能之道。

(摘编自杨义《中国叙事学》)材料二:作为诗歌结构中的细胞,“意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首意象诗都是通过诗人情感的调遣,把“意象”这个基本的诗歌构件组合成一幢大厦。

2022年高考+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解析版)

2022年高考+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解析版)

1.【2022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从前醉后留下的字迹。

(2)“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3分)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李商隐《齐宫词》)B.横笛听见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分)【答案】(1)A(2)B(3)相同点: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宠爱之情。

不同点:①《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民风俗。

②《游山西村》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力量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此题从选项设置来看,分别是从词语、诗句、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考查考生的理解力量。

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分析推断。

例如诗歌中的关键词“往岁”“记今夕”已经表明白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往昔的回忆。

高中语文 第02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02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单元单元检测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但其主导风格是“沉郁顿挫”,正好和王安石讲李白诗风格的“豪放飘逸”相对应。

“沉郁顿挫”见于天宝十三载(754)杜甫的《进雕赋表》,他说:“臣之述作,虽不足以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流,庶可跋及也。

”这里提出的“沉郁顿挫”并未引起时人的关注。

南宋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以“飘逸”和“沉郁”对举评李、杜诗,“飘逸”一词不是专指内容或专指形式的,而是指特定的内容通过一定的形式呈现出的风格特征,那么和“飘逸”对应的“沉郁”就不只是内容问题了。

而将“沉郁顿挫”结合起来评价杜诗的是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李白》,其云:“太白胸怀高旷,有置身云汉、糠秕六合意,不屑为体物之言,其言如风卷云舒,无可踪迹。

子美思深力大,善于随事体察,其言如水归墟,靡坎不盈。

两公之才,非惟不能兼,实亦不可兼也。

杜自称‘沉郁顿挫’,谓李‘飞扬跋扈’,二语最善形容。

”这是借用杜甫成句。

而将“沉郁顿挫”作为评论杜诗的诗学术语的,似乎是屠隆,《杜诗详注附编•诸家论杜》引屠隆评云:“余谓老杜大家,言其兼雅俗文质,无所不有,是矣。

乃其所以擅场当时,称雄百代者,则多得之悲壮瑰丽,沉郁顿挫。

”仇兆鳌在《进书表》中直接使用“沉郁顿挫”评杜诗:“以温柔敦厚,托诸变雅变风之体;沉郁顿挫,形于日比日兴之中。

”其后诗评家常用“沉郁顿挫”评论杜诗,不绝于耳。

关于“沉郁顿挫”所指的是什么,看法很多。

通行的说法是用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的解释:“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

”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转换穿插的波澜壮阔以及韵律变化等。

但是从杜甫提出“沉郁顿挫”后,很长时间并没有进入评杜的视域,清代人喜欢以此评杜诗,但从上下文看,理解确实不同,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分得很清楚,至少没有今天“沉郁”指内容、“顿挫”指形式的区分。

统编版(2019)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3

统编版(2019)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3

期中测试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

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

2022年高考语文论述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与热点组合练附答案

2022年高考语文论述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与热点组合练附答案

2022年高考语文论述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与热点组合练附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其文化基因库是《诗经》,其精神峰顶是唐诗。

一言以蔽之,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

或者说,诗这一精神方式渗透、积淀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艺术各个门类中,并影响、甚至是暗暗地决定了它们的历史命运。

中国诗性文化大致呈现三种面孔。

一是“知识”面孔,如孔子说读《诗经》可以“多识鸟兽之名”,如现代语文教育经常提到的“古代文学知识与素养”,这是诗性文化传统具有实用性之表现。

二是“审美”面孔,受西方文论中“情感表现”说的影响,这也是人们谈得比较多的,即古诗有审美功能,可以愉悦心灵。

三是“伦理”面孔,它的大背景是现代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

前两张面孔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而惟独这副“伦理”面孔,由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也不给人带来愉快的享受,甚至本身还是一种相当沉重的负担,所以正在陷入深深的遗忘中。

以至于人们经常会想:读不读唐诗与宋词,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与希腊文化模式相对,中国文化模式可称为“非主体化”与“非对象化”。

希腊模式的要义有二:一是表现为感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二是字宙裂变为主体与客体两部分。

那种冷酷地压抑感性以及冷酷地征服自然的西方社会生产方式,就是以此为基础发展来的。

中国模式不同,它一方面尽力消解生命内逐渐展开的“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另一方面又通过限制主体的欲望以尽可能减少人与自然的矛盾。

希腊模式是理性文化的代表,它完全背离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智慧。

中国模式是诗性文化的典范,最大限度地继承了原始的诗性智慧系统。

以后的中国文化,尽管层次繁多、旁逸斜出,但都以诗性智慧为根底。

所以说,中国文化是从“诗性智慧”中转换生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诗性文化当然不是只有审美意义,它本身也曾是我们民族最真实的生活方式。

诗性文化与理性文化的区别,在历史上具体表现为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不同。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含解析)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含解析)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含解析)第四单元达标检测(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古典戏曲随着从元代杂剧到明代传奇的发展,以大团圆结尾的固定构成逐渐增多,尤其是进入明万历年间以后,以才子佳人恋爱为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并且形成了必定是才子科举合格得以与佳人团圆的固定模式。

据伊维德考证,明代刊印的元代戏曲,大部分都对原戏进行了改编,其中最重要的改编之一,就是把结尾都改成了大团圆。

这种“俗套”的结尾模式在当时就曾受到许多精英文人的批判,戏曲家卓人月说:“今演剧者,必始于穷愁泣别,而终于团圆宴笑,似乎悲极得欢而欢后更无悲也,死中得生而生后更无死也,岂不大谬也!”最早将戏曲艺术的大团圆结局与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挂钩的,大概是王国维,他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

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

”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精英知识分子,普遍认为“团圆的迷信”充分暴露出中国人不敢正视现实、直面矛盾,缺少悲剧意识的国民性弱点,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瞒和骗的文艺”。

不过,精英知识分子对大团圆的批判,与其说是出于审美的目的,不如说是出于启蒙的目的。

无论是启蒙文学还是革命文学,最重要的是必须确立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主题,唯其不满,才有必要且有可能借助通俗文学形式唤醒民众,以激发其奋起改变其现状。

而大团圆故事却被认为是粉饰现实、麻痹斗志的文学,这是有悖于启蒙目的和革命目的的,因此遭到精英知识分子的嘲讽和批判,这一点也不奇怪。

还有一个吊诡的现象,往往越是生活富足的精英阶层,越是嫌腻大团圆故事;越是贫苦的下层百姓,越是热衷大团圆故事。

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看,越是理性的知识群体,越倾向于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越是感性的口头文学爱好者,越倾向于非现实的幻想故事。

(衡水万卷)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题(三)(含答案解析)

(衡水万卷)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题(三)(含答案解析)

衡水万卷2016语文好题精选模拟卷三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的意象审美与兴象思维意象、兴象是一种文化的思想意识形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作品独特的创作表现手法,它们体现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包括绘画、雕塑、文学作品,甚至汉字都具有意象、兴象的艺术特征。

传统的艺术作品注重意象、兴象的表述,是我们祖先对自然万象审视精神和思维方式的总结。

意象、兴象是我们民族的审美观念,是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灵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延续贯穿始终的一种精神。

绘画是塑造形象,这种形象应该是超越客观的形象。

然而,只是形象没有寄托画家的思想意识和情感内涵,那是画奴。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说得至理。

有形象,有意象,还要表现得不简单、不直白,而且耐人寻味,通过“比兴”、“发兴”去扩展想象空间,引为兴象,达到意味深长的效果。

所以,一幅好的作品离不开形象、意象、兴象,无形象难以寄意,无兴象难以深刻。

略见中国绘画史,三代青铜器纹饰有龙、凤、夔、饕餮等,都贯穿着从形象到意象以至兴象的脉络。

延至汉代独尊儒术,以致很多绘画将尧、舜、文武周公、孔子及忠臣、孝子、义士、节女作为描绘对象,用形象、意象语言表达情景,有相当高的审美情趣和执着的主观意识。

顾恺之画裴楷像“颊上加三毛”,意象十足。

唐代国力兴盛,一派皇家气象,画家造型技法日臻完善,王维作《袁安卧雪图》,图中有雪里芭蕉,意到便成。

虽然遭到后人的议论,说雪里不可能有芭蕉。

殊不知有兴象,方可称奇,才有东坡称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把自然的物象作分析、研究、评价,在胸中加工改造,得出意象推演兴象。

五代、宋、元有一大批山水大画家,个个建树非凡,唯郭熙真知灼见,善于用感情、形象思维去创作山水,他的独特描绘:“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2022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2022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单元质量检测(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唐代绘画为诗歌开辟了道路,找寻了方向。

根据史料记载,唐代的著名诗人几乎人人都有题画之作。

唐诗更多的表现出一种绘画美。

王维便是这一绘画美的创建者,他开创了诗歌美学的新纪元。

绘画作为再现性艺术的一种,在描绘外在事物的同时也要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主题思想,所以它是以描写对象为基础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山水画中,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普遍具有一种模糊性、一致性,但王维却通过这种绘画的方式,创造出一首首的佳作,他的诗使山水画所要表达的画外之意更加明确、清晰,而不是纯粹地用语言诉说情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事物也如同画一般,形象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题画诗的出现,又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因为题画诗中很大一部分是文人们对于绘画后的一种品评。

唐代的文人墨客们以诗的形式介入绘画中,形成一些固有美学观点与文人情趣,并在一定程度上灌输给画家们。

唐代王维的水墨山水画就充分表现出这一审美思想的渗透。

随着题画诗的出现,绘画的整体构图样式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并且在这种方式的不断渗透下,慢慢地促成了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

(选自《今传媒》) 材料二:初唐的题画诗既有用词的华丽和色彩鲜明,又有如陈子昂一般的刚健明朗,整个题画诗的风格呈现出一种灿烂美。

陈子昂要求诗歌要能反映社会现实,抒发真实的情感;要摆脱六朝以来绮靡的纤巧作风,做到具有“汉魏风骨”,建立明朗刚健的风格。

其题画诗也不例外。

他的《山水粉图》“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

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

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是一首反映自然山水的题画诗,表现了向往自然的空灵境界,整首诗透露着对现实的不满。

在其情感真实支配下产生了艺术真实,一种明朗、宏大的意境应运而生。

盛唐的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并形成不同的风格群体,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题画诗更不例外。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 语文 B卷 教师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 语文 B卷 教师版

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语 文(B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当下诗坛,同质化的平庸作品随处可见,好诗、大诗却屈指可数。

诗坛很热闹,诗歌很寂寞。

新诗似乎就在于它的无限自由,就是随心所欲地书写那些与大众无关的个人体验的“艺术”,就是在语言上没有审美标准的任性的“艺术”。

其实,诗抒发的情感是艺术情感:经过淘洗、提高的社会情感,而不是原生态的情感,个人身世的琐碎情感不具备入诗的资格。

以自己独特的嗓音唱出与众人相通的人生体验,才是优秀的诗人。

诗歌史上的优秀诗人几乎都不是只热心守护自己心灵,总有家国情结,“心事浩茫”。

诗是无言的沉默,无声的心绪,无形的体验,以言来言那无言,以开口来传达那沉默。

诗家语是一种诗人“借用”一般语言组成的诗的言说方式。

一般语言一经进入这种言说方式就发生质变:意义后退,意味走出;交际功能下降,抒情功能上升;成了具有音乐性、弹性、随意性的灵感语言、内视语言。

用西方文学家的说法,就是“精致的讲话”。

中国诗歌讲究“苦而无迹”,也就是高明的诗人是不会把自己的写诗之苦传染给读者的,相反,诗人总是想方设法让读者最容易、最轻松、最愉悦地走进自己深邃的诗歌世界。

诗人之苦带来读者之易。

(摘编自吕进《必须重建写诗的难度》)材料二:为何至今现代新诗的地位还难以“定于一尊”呢?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采用单音单字的“字思维”,能充分释放汉语诗歌的弹性蕴藉;以意境为最高美学,极易滋养、美化人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等等。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检测A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检测A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检测(A)(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阅读题(共4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诗人之忧过人也,诗人之乐过人也。

忧世乐天,固当如是。

”《红楼梦》中,神瑛侍者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则宝玉的精神中似有乐天之意;而绛珠仙子则欲随之下世为人,以一生所有眼泪还报其甘露之惠,则黛玉的精神中似更多忧世之心。

宝玉喜聚,而黛玉则在聚时即以平静的心态准备迎接散的结局。

这里似乎包含着一个相反相成的人生命题。

从“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来看,全篇则笼罩在对人生宿命般的悲剧性感受和大忧患中。

鲁迅谈到《红楼梦》时说:“悲凉之雾,遍布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诚然如此。

不过,那应该是指黛玉逝后。

比起黛玉,宝玉应是后知后觉者。

《红楼梦》是一曲悲歌。

从第五回离恨天、灌愁海和痴情、结怨诸名目,从《红楼梦引子》曲文“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从四春之“元”“迎”“探”“惜”及“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谐音中,我们听到的是啼血的杜鹃那声声的悲鸣。

而那杜鹃便是曹雪芹,也便是林黛玉。

黛玉前身是绛珠仙子,她的知心丫鬟叫紫鹃。

紫鹃的寓意就是啼血的杜鹃,绛珠也就是红色的血泪;黛玉正是泣血的杜鹃,而曹雪芹也是泣血的杜鹃,他寄哭泣于黛玉,寄哭泣于《红楼梦》。

黛玉善泣,《枉凝眉》曲中有“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之句。

黛玉的悲泣非同凡响,感应花鸟,通于自然。

第二十六回中写黛玉,“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红楼梦》是一部痛史,黛玉的歌哭即曹雪芹的歌哭。

金陵十二钗,是作者半生感念与怀想的闺阁女子的化身,生命之花一一凋谢,怎不令作者悲慨万端,长歌当哭!将第一回中“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与经历了国破家亡惨痛变故的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所撰的《陶庵梦忆·自序》比读,觉二者心绪苍凉,话语沉痛,何其相似。

意象与诗歌鉴赏阅读答案

意象与诗歌鉴赏阅读答案

意象与诗歌鉴赏阅读答案意象与诗歌鉴赏阅读答案意象与诗歌鉴赏阅读答案《意象与诗歌鉴赏》阅读材料①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

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

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

作者对外界的事物l心有所感,将之寄托给一个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也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据此在内。

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出自己的感情色彩。

②营构意象的方法大体可分为三类:赋、比、兴。

③赋,即平时所说的直写其事,某一物象在作者看来已经具备了能够表达他的情感的特质,便直接加以运用,使这一个意象直射出感情来。

比,即我们常说的比喻,通过不同的方式将作者的感情比做它物,或明喻,或暗喻,或象征,把自己的情思直接喻为人或物,使之具有人或物的特征。

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兴,必须依附于某一事物,要有一个能引起兴的具象,然后渗透作者的感情,从而营造一种意境。

创作中白描的使用往往就可看作是一种兴,如减克家的诗《老马》就是典型的例子。

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老马的形象,它让大车“装个够”“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只是把头“沉重的垂下”。

在这里,老马已经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直接的起兴对象,作者借这个形象来寄托对不屈的民族个性的赞美之情。

所以,兴这种创作手法既省笔墨又含义深刻。

④诗歌中意象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样的组合方式更便于表达感情。

并列式组合,将有关的几组具象并列出来;对比式组合,即选取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物象,互为对立,互为映;荒诞式组合就是将不合事理逻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组合,也即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在。

心理感觉中却能够实现。

⑤意象与美育有着不解之缘,具有美的意象的诗,才能给读者以美感。

能否创造出新颖独特的美的意象,是衡量诗歌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意境是诗人创作孜孜以求的目标。

那么诗歌的意境是怎么形成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求艺术地组合诗歌意象。

如果从意象之间关系入手研究古典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可分为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衬托式等组合方式。

这里谈谈对比式与衬托式两种。

所谓对比式组合,是把某类性质相反或相对的不同意象组合在一起,借以表达诗意的组合方式。

阮籍的《咏怀》诗善用对比的方式组合意象,借以表达诗人的爱憎和褒贬。

这些性质相反的意象,既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的独特看法,也显示了诗人内心不可排解的矛盾,多角度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如《咏怀·十五》:“昔年十四五,志向好诗书。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乃悟羡门子,噭噭今自嗤。

”诗歌首先追忆自己少年时代以安贫养德、好学深思的孔门弟子颜回、闵损为效法对象,虽穿粗衣而怀高尚之德的情形,然后诉说自己“开轩临四野”、目睹社会动荡、荣名无所的现状,思想发生了根本转折的情况。

怎么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呢?因为诗人开轩、登高所见尽是“丘墓蔽山冈”的凄凉景象,原来鲜活的生命转瞬消失,荣名再也毫无意义,所以他便悟出了羡门子之辈超脱世事的原因,因而大笑自嗤、觉今是而昨非也就成为了必然。

很显然,诗歌就是通过性质相反、相对的意象——儒学之士(颜回、闵损)与玄学之士(羡门子)的对比组合,来表达诗人今昔志趣的不同与思想的转变。

有论者认为意象组合的形式之一叫“并置”,认为并置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进行罗列,它们或为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意象并列,或者是不同时空的意象并列,构造审美艺术形象”。

根据此定义,论者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意象组合诗例,指出“酒肉臭”和“冻死骨”形成对比。

用对比事例阐释并置方式,就好像说“玫瑰花是花”一样,在逻辑上是不够严密的。

意象的组合就是意象的并置,诸如对比、并列、递进、衬托、叠加、聚合等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意象并置于一首诗中,而它们只是并置的不同形式。

从概念上讲,“并置”是属,“对比”等是种,我们还是要将它们细分清楚,要把玫瑰花说成“是花的一种”为好,不能将种、属混同。

衬托式意象组合是指以一个或多个意象去映衬、垫托主要意象或中心意象,并通过这种衬托,更加凸显着力刻画的主要意象、中心意象。

例如“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的《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歌说苍劲松柏屹立高山,任尔寒风肆虐、冰霜摧残,却能始终保持傲然端正、四季常荫的本性。

诗歌的主题是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挺立,永葆高洁的节操。

本诗就是以“风”“霜”“寒”这三个生活中令人生畏的意象来衬托“松柏”这个中心意象的,目的是赞美松柏的坚韧、高洁,使“松柏”意象更加引人注目,从而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歌颂和赞美“松柏”精神的艺术旨趣。

对比式组合与衬托式组合不同。

衬托式组合是单向的,衬托意象的角色是陪衬、映衬、垫托,不是与主要意象、中心意象对比,而是处于服务服从地位。

《赠从弟》中的“风”“霜”“寒”三个意象显然不是与“松柏”意象进行对比,而是在“衬”。

在《赠从弟》这样的诗里,倘若以柳、槐这类易凋之树木与松柏这个遇寒更青的事物组合在一起,那就是对比式的组合了。

对比组合的特征是某类性质相反或相对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进行对比,意象之间是平等、并列的,这是需要辨别清楚的。

当然,衬托式组合有时与对比式组合杂糅使用。

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深及千尺的潭水与老朋友依依不舍送我之真情之间有对比,亦有衬托,是两种组合的混合运用。

事实上,意象的不同组合方式往往不是单独使用,多种组合方式联合交织反而是更常见的现象。

当然,在一首诗中,往往又以一种组合方式为主。

(选自张中成《古典诗歌意象组合方式新论》,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在进行创作时,需要通过艺术地组合诗歌的意象,营造诗歌的
意境,使意象与意境共同服务于诗歌的主题。

B. 阮籍的《咏怀•十五》一诗,通过性质相反、相对的意象——儒学之士与玄学
之士的对比组合凸显了诗人内心不可排解的矛盾。

C.“并置”论者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个对比事例来阐释
并置方式,作者认为混淆了概念的范围。

D.与衬托式组合中意象关系的单向性不同,对比式组合意象之间的关
系是双向的、平等的、并列的。

2.下列诗句的意象组合方式为衬托式的一项是(3分)
A.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白梅》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C.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3.文章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6分)
一、现代文阅读(28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2分)
1. B
2. A
3. ①类比法:将“对比说成并置”与“玫瑰花说成是花”进行类比,以阐明并置式意象组合的不合理。

②对比法:将对比式和衬托式对比,阐明二者的区别。

③引证法与例举法:引用具体诗句并进行分析,作为事例以阐明观点。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