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83a2ab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1.png)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复习要点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62fce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e.png)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复习要点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复习要点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由下面四个基本关系式表示:
(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3)速度与位移式
(4)平均速度公式
3、几个常用的推论: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x=x2-x1=x3-x2=……=xn-xn-1=aT2
(2)某段时间内时间中点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一段位移内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v中与这段位移初速度v0和末速度vt的关系为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几个重要结论
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1∶2∶3∶……∶n
②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
x1∶x2∶x3∶……∶xn=1∶3∶5∶……∶(2n-1)
③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
xⅠ∶xⅡ∶xⅢ∶……∶xN=1∶4∶9∶……∶n2
④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1∶t2∶t3∶……∶tn。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通用10篇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debed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f.png)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通用10篇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篇一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0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_o2+V_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_t-V_o)/t以V_o为正方向,a与V_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_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_t-V_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自由落体1、初速度V_o=02.末速度V_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_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1、位移S=V_ot–gt2/22.末速度V_t=V_o–gt(g=9.8≈10m/s2)3、有用推论V_t2-V_o2=-2gS4.上升高度H_max=V_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_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笔记总结篇二研究静摩擦力1.当物体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知识清单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f418db9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c.png)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识清单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如果加速度恒定,那么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就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类1、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
2、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不断减小。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1、速度公式:v = v₀+ at其中,v 表示末速度,v₀表示初速度,a 表示加速度,t 表示运动时间。
这个公式表明,末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加速度与时间的乘积。
如果加速度为正,速度增加;加速度为负,速度减小。
2、位移公式:x = v₀t + 1/2 at²此公式描述了在时间 t 内,物体的位移与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3、速度位移公式:v² v₀²= 2ax这个公式可以在已知初速度、末速度和加速度时,方便地求出位移。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1、平均速度公式:v 平均=(v₀+ v)/ 2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中间时刻=(v₀+ v)/ 2即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末速度的平均值。
3、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Δx = aT²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 T 内,相邻位移之差是一个常数,等于加速度与时间平方的乘积。
五、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1、 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速度之比:v₁: v₂:v₃:…… : vₙ = 1 : 2 : 3 :…… : n2、 1T 内、2T 内、3T 内……nT 内的位移之比:x₁: x₂:x₃:…… : xₙ = 1²: 2²: 3²:…… : n²3、第 1 个 T 内、第 2 个 T 内、第 3 个 T 内……第 n 个 T 内的位移之比:xⅠ: xⅡ: xⅢ:…… : xn = 1 : 3 : 5 :…… :(2n 1)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1、 v t 图像v 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直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高中物理匀加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高中物理匀加速直线运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1db6e530029bd64783e2cff.png)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汇总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①运动是,静止是。
②宏观、微观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二、参考系:①描述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决定于它相对于所选的参考系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由于所选的参考系并不是真正静止的,所以物体运动的描述只能是相对的。
②描述同一运动时,若以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描述的结果③参考系的选择原则上是,但是有时选运动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会给问题的分析、求解带来简便,三、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做.质点没有形状、大小,却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实际并不存有,是为了使研究问题简化的一种科学抽象。
把物体抽象成质点的条件是:(1)作平动的物体由于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能够选物体任意一个点的运动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能够当作质点处理。
(2)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虽然不同,但它的大小、形状及转动等对我们研究的问题影响极小,能够忽略不计(如研究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的运动,地球仍可看成质点).由此可见,质点并非一定是小物体,同样,小物体也不一定都能当作质点.【平动的物体不一定都能看成质点,{物体的形状与运动的距离相比不能忽略};转动的物体可能看成质点来处理{研究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的运动}】【能否看成质点一看研究问题,二看物理的形状与研究物体的关系】【一个实际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决定于物体的尺寸与物体间距相比的相对大小】四、位置、位移与路程1、位置:质点的位置能够用坐标系中的一个点来表示,在一维、二维、三维坐标系中表示为s(x) 、s (x,y) 、s (x,y,z)2、位移:【矢量】①位移是表示质点物理量.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来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位移的,箭头的方向表示位移的。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d82251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d.png)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以下是高中物理中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位移和位移公式: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直线距离,用Δx表示。
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位移与物体的初速度v0、末速度v、加速度a以及时间间隔t 之间满足位移公式:Δx = v0t + 1/2at²。
2. 速度和速度公式: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用v表示。
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与物体的初速度v0、加速度a和时间间隔t之间满足速度公式:v = v0 + at。
3. 加速度和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是速度的改变率,用a表示。
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与位移Δx、初速度v0和时间间隔t之间满足加速度公式:a = 2(Δx -v0t) / t²。
4. 时间和时间公式:时间是运动持续的时间,用t表示。
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时间与位移Δx、初速度v0和加速度a之间满足时间公式:t = (v - v0) / a。
5. 加速度与运动方程: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与时间t的关系可由运动方程表示:v = v0 + at。
位移与时间t的关系可由运动方程表示:Δx = v0t + 1/2at²。
另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运动方程:v² = v0² + 2aΔx。
6.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用速度-时间图、位移-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来表示。
在速度-时间图中,匀速直线表示匀速运动,斜线表示匀变速运动;在位移-时间图中,直线表示匀速运动,抛物线表示匀变速运动;在加速度-时间图中,横线表示匀速运动,直线表示匀变速运动。
7.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为重力加速度g。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可用v = v0 + gt表示,位移可用Δx = v0t + 1/2gt²表示。
8. 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用v表示;瞬时加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加速度,用a表示。
高一物理必修1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1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d1d20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b.png)
高一物理必修1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中的重点知识点,许多的高中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不能很好地掌握。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必修1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的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宏观、微观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叫参考系。
①一般来讲,选为参考系的物体假设为不动②选择不同的参考物来描述同一个运动,结果不一定相同③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
地面上的运动物体,一般选地面的物体为参考系。
3、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分别有一维、二维和三维坐标系,视物体的运动范围而定。
4、质点: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时,可把物体看成是一个有质量的点,简称质点。
①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诸如点电荷。
②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不能以大小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③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做质点,有时不能看做质点。
④转动的物体有时不能看成质点,但如果转动相对平动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二、物理量1、时间(时间间隔)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①单位:秒、分钟、小时,符号:s 、min 、h②时间:第2秒内,2秒内,前2秒,后2秒时刻:5秒末,5秒时,第5秒末,第5秒初2、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相加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相加时遵守算术加法法则。
如质量、温度、路程、能量等。
3、位移和路程: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可用由质点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与具体路径无关;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与具体路径有关。
物理必修一匀变速运动知识点
![物理必修一匀变速运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7b1786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6.png)
物理必修一匀变速运动知识点以下是物理必修一中关于匀变速运动的主要知识点:1.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移动的总距离与总时间的比值。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是一个瞬时的数值。
2. 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表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如果加速度为常数,则速度的变化呈线性增加或减少,即匀加速运动。
3. 位移和位移-时间图:位移是指物体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位移向量。
位移-时间图是将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表示在坐标系上的图形。
4. 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速度-时间图是将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表示在坐标系上的图形。
对于一个匀变速运动,速度-时间图是一条斜率为加速度的直线。
5.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如果受力平衡,即力的合力为零,则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
这个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6. 牛顿第二定律:力是导致物体加速度变化的原因,其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7.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任何一个物体施加力给另一个物体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
8.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在自由落体中,物体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约定为9.8 m/s²,方向朝下。
9. 水平抛体运动:水平抛体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有初速度进行抛出后的运动。
在水平抛体运动中,水平方向上速度的大小不变,竖直方向上速度存在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物理必修一匀变速运动知识点
![物理必修一匀变速运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1ea4e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69.png)
物理必修一匀变速运动知识点物理必修一中的匀变速运动是相对于匀速运动而言的。
所谓匀变速运动,就是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速度不断发生变化,但是每单位时间内变化的速度是相等的。
匀变速运动是在物理学中非常基础、重要的一项运动。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关匀变速运动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
一、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匀变速运动是指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在不同的时间点所发生的变化速度相同。
即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变化的速度相等。
变化的速度可以是加速,也可以是减速,但是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速度是相等的。
二、匀变速运动的公式匀变速运动的公式为:v = v0 + atS= v0t + ½ at^2其中,v是物体运动的速度,v0是物体最初的速度,a是物体的加速度,t是时间,S是物体经过时间t所运动的路程。
三、匀变速运动的特点1. 物体的速度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变化,但在任何时刻的变化幅度相等。
2. 物体的加速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恒定的,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
3. 物体的运动轨迹呈现抛物线形状,其中速度比加速度提前90度,即速度先于加速度变化。
4. 对于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其速度是唯一的,但路程可以不同。
四、匀变速运动的例子1.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匀变速运动。
当一个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掉落时,其速度会不断增加,而且加速度始终是一个恒定的值。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物体掉落的距离和速度,这种运动过程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2. 滑块上坡运动初速度为零的滑块在上坡运动过程中速度会逐渐增加,而且加速度也是一个恒定的值。
在推导公式时需要注意坡的角度和滑块的质量等因素。
3. 行星绕太阳运动行星绕太阳运动也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通过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可以计算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效果,即在运动中速度和加速度都不断变化。
五、匀变速运动的注意事项1. 匀变速运动的公式只适用于恒定加速度的情况,如果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变化,则需要使用其他公式进行计算。
2. 在使用匀变速运动公式时,需要将单位制一致化,以便计算正确的数值。
高中匀变速知识点总结
![高中匀变速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0bd579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8.png)
高中匀变速知识点总结匀变速运动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直线匀变速运动和曲线匀变速运动的运动规律、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相关的公式和图解等内容。
一、直线匀变速运动的知识点总结1. 运动规律直线匀变速运动的速度每隔相等的时间段增加相等的数值,这就是匀变速运动的运动规律。
2. 位移直线匀变速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公式为:s=v0t+1/2at^2,其中s表示位移,v0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3. 速度直线匀变速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公式为:v=v0+at,其中v表示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4. 加速度直线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其公式为:a=(v-v0)/t,其中a表示加速度,v表示速度,v0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
二、曲线匀变速运动的知识点总结1. 运动规律曲线匀变速运动也遵循速度每隔相等的时间段增加相等的数值的运动规律,但由于其运动方向可能不断改变,所以需要考虑速度的瞬时方向。
2. 位移曲线匀变速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计算方法与直线匀变速运动相似,只是需要考虑速度的瞬时方向。
3. 速度曲线匀变速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同样需要考虑速度的瞬时方向。
4. 加速度曲线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但由于其运动方向可能不断改变,所以需要考虑速度的瞬时方向。
三、匀变速运动的相关公式和图解1. 位移-时间图像匀变速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通常为一个抛物线,其斜率表示速度,而曲线的弧度表示加速度。
2. 速度-时间图像匀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通常为一条直线,其斜率表示加速度。
3. 加速度-时间图像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时间图像通常为一条水平直线,表示加速度保持不变。
以上就是匀变速运动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学习匀变速运动的同学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ae4a81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6.png)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总结一、匀变速直线运动概述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做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组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但变化的方式是规律的,可以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和分析。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1. 位置-时间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置-时间图是一条曲线,用来描述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置。
曲线的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斜率越大表示速度越大。
2. 速度-时间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是一条直线,用来描述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速度。
直线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斜率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
3. 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指速度的变化率。
加速度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分别表示物体在增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1. 位移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为:△x = v0t + 1/2at²其中,△x表示位移,v0表示初始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2. 速度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为:v = v0 + at其中,v表示速度,v0表示初始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3. 时间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公式为:t = (v - v0) / a其中,v表示速度,v0表示初始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概念和定理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速度和加速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当加速度为常数时,位移与速度呈线性关系,位移与加速度呈二次函数关系。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物体行驶的平均速度,用来描述物体的整体运动情况。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用来描述物体的瞬时运动情况。
3. 速度的变化率和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加速度的正负值表示速度增加或减少的方向,绝对值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4. 运动图像的分析通过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置-时间图和速度-时间图,可以得到物体的运动情况。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c1065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3.png)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第一节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运动时,速度在任意时刻的变化率保持恒定的情况。
其主要特点是速度的变化量在时间上是均匀增加或减少的。
一、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1. 物体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与时间、初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基本公式表示:位移S = 初速度v₀ ×时间t + ½ ×加速度a ×时间t的平方或者 S = v₀t + ½at²2. 物体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与时间、初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基本公式表示:速度v = 初速度v₀ + 加速度a ×时间t或者 v = v₀ + at3. 物体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位移、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基本公式表示:2S = (v + v₀) × t或者 2S = (v + v₀) × t4. 物体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位移、初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基本公式表示:2aS = v² - v₀²或者 2aS = v² - v₀²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1. 位移-时间图像:位移-时间图像为一条抛物线,抛物线的顶点即为物体的最远点。
2. 速度-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为一条直线,斜率即为物体的加速度。
第二节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受到合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及加速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牛顿第二定律可表达为以下公式:合力F = 质量m ×加速度a或者 F = ma其中,合力F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kg),加速度a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二、质量、重力和重力加速度1. 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度量,与物体所受的引力无关。
2.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在物体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点总结归纳(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点总结归纳(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d9494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1.png)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点总结归纳单选题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v−t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A.B.C.D.答案:DACD.t=0时刻,若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根据a−t图像可知,0~T2内物体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2~T内物体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T~3T2内物体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减速直线运动;3T2~2T内物体向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AC错误;B.t=0时刻,若物体的初速度为v0,方向为正方向,,根据a−t图像可知,0~T2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2~T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T时刻开始做加速大小不变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故选D。
2、关于自由落体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时加速度越大B.在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一大一小两个金属球,二者同时着地,说明二者运动的加速度相同,这个加速度就是当地的自由落体加速度C.北京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比广东的稍小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BA.自由落体运动是忽略空气阻力、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无论质量大小,下落时加速度都是g,A错误;BD.金属球受到的空气阻力远小于金属球的重力,金属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故金属球运动的加速度为当地的自由落体加速度,B正确,D错误;C.纬度越高,自由落体加速度越大,故北京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比广东的稍大,C错误。
故选B。
3、小明和小华操控各自的玩具赛车甲、乙在小区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线运动,t=0时刻两赛车恰好并排,此后两赛车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比值随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于甲、乙两赛车前2 s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 s时,甲在乙的前面且相距最远B.t=1 s时,甲、乙两赛车相遇C.t=2 s时,甲在乙的前面且相距最远D.t=2 s时,甲、乙两赛车相遇答案:B甲赛车xt恒定不变,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甲=1 m/s。
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及公式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及公式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3434b0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5.png)
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及公式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及公式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及公式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概念及公式】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s(t)=1/2·at^2+v(0)t=【v(t)^2-v(0)^2】/(2a)={【v(t)+v(0)】/2}*tv(t)=v(0)+at其中a为加速度,v(0)为初速度,v(t)为t秒时的速度 s(t)为t 秒时的位移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x=v0t+1/2at²;位移---速度公式:2ax=v2;-v02;条件: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须同时符合下述两条:⑴受恒外力作用⑵合外力与初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规律】瞬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1=V0+at位移与时间的关系:s=V0t+1/2·at^2瞬时速度与加速度、位移的关系:V^2-V0^2=2as位移公式X=Vot+1/2·at ^2=Vo·t(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推导:⑴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故平均速度=(初速度+末速度)/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平均速度*时间,故s=[(v0+v)/2]·t利用速度公式v=v0+at,得s=[(v0+v0+at)/2]·t=[v0+at/2]·t=v0·t+1/2·at^2⑵利用微积分的基本定义可知,速度函数(关于时间)是位移函数的导数,而加速度函数是关于速度函数的导数,写成式子就是ds/dt=v,dv/dt=a,d2s/dt2=a于是v=∫adt=at+v0,v0就是初速度,可以是任意的常数进而有s=∫vdt=∫(at+v0)dt=1/2at^2+v0·t+C,(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显然t=0时,s=0,故这个任意常数C=0,于是有s=1/2·at^2+v0·t这就是位移公式。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总结(4篇)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总结(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11918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6.png)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总结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二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1.物体仅在中立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理想化模型)。
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常量,称为重力加速度(g)。
g=9.8m/s2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其大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vt2=2gs竖直上抛运动1.处理方法:分段法(上升过程a=-g,下降过程为自由落体),整体法(a=-g,注意矢量性)1.速度公式:vt=v0-gt位移公式:h=v0t-gt2/22.上升到最高点时间t=v0/g,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回落到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3.上升的最大高度:s=v02/2g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基本公式:s=v0t+at2/22.平均速度:vt=v0+at3.推论:1)v=vt/22)S2-S1=S3-S2=S4-S3=……=△S=aT23)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之比:S1:S2:S3:……:Sn=1:3:5:……:(2n-1)4)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之比:t1:t2:t3:……:tn=1:(√2-1):(√3-√2):……:(√n-√n-1)5)a=(Sm-Sn)/(m-n)T2(利用上各段位移,减少误差→逐差法)6)vt2-v02=2as第四节汽车行驶安全1.停车距离=反应距离(车速____反应时间)+刹车距离(匀减速)2.安全距离≥停车距离3.刹车距离的大小取决于车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4.追及/相遇问题:抓住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时间及位移关系,临界状态(匀减速至静止)。
可用图象法解题。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总结(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1、力:按照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①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高一物理知识点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选13篇)
![高一物理知识点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8c723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b.png)
高一物理知识点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选13篇)高一物理知识点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1篇匀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Vt=Vo+at位移s=Vot+at?/2=V平t= Vt/2t有用推论Vt?-Vo?=2as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中间位置速度Vs/2=√[(Vo?+Vt?)/2]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动力学(运动和力)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超重:FN>G,失重:FN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高一物理知识点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2篇考点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平衡状态的定义:如果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294f7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00.png)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甲、乙两质点某时刻从相距6 m的两点,相向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质点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在第2 s末运动方向不变B.甲、乙在第2 s末相距4 mC.乙在前4 s内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的大D.甲、乙在第4 s末相遇答案:CA.速度图像在t轴下方的为反方向运动,故2 s末乙改变运动方向,故A错误;B.2 s末从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可知乙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 乙=12×3×2m=3m甲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 甲=3×22m=3m相向运动,此时两者相距Δx=6m−3m−3m=0故B错误;C.从图像的斜率看,斜率大表示加速度大,故乙的加速度在4 s内一直比甲的加速度大,故C正确;D.4 s末,甲的位移为x 甲′=6×42m=12m乙的位移的为x 乙′=−12×3×2m+6×22m=3m两车原来相距6 m,故此时相距Δx′=x甲′−6m−x乙′=3m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4s内质点先静止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质点在2s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2~4s内质点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D.0~4s内质点通过的位移为6m答案:DA.0~4s内质点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0~4s内质点的速度方向始终沿正方向,质点在2s末运动方向未发生改变,故B错误;C.v-t图像的斜率绝对值表示加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2~4s内质点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故C错误;D.v-t图像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所以0~4s内质点通过的位移为x=12×(4+2)×2m=6m故D正确。
故选D。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只受重力作用且竖直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C.不同物体所做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规律是不同的D.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答案:DAB.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即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AB错误;C.不同物体所做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规律是相同的,C错误;D.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因为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其速度不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3.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表达式:at v v t +=0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表达式:2021at t v s +=速度和位移的关系表达式:as v v t 222=-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B. 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C. 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D. 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3.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 ) A .速度的增量总是跟时间成正比 B .位移总是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C .位移总是跟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 .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一致。
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s=24t-1.5t 2(m),当质点的速度为零,则t 为多少( ) A .1.5sB .8sC .16sD .24s6.某火车从车站由静止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一分钟内行驶540m ,那么它在最初10s 行驶的距离是( )A. 90mB. 45mC. 30mD. 15m11.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的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
若汽车刹车后以7 m/s 2的加速度运动,刹车线长14m 。
则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是 m/s 。
二.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弄清题意和物体的运动过程。
(2)明确已知量和要求的物理量(知三求一:知道三个物理量求解一个未知量)。
例如:知道a 、t 、0v 求解末速度t v 用公式:at v v t +=0(3)规定正方向(一般取初速度为正方向),确定正、负号。
(4)选择恰当的公式求解。
(5)判断结果是否符合题意,根据正、负号确定所求物理量的方向。
17.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m /s 。
,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 2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10s 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19.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 125 m 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 ,问:(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 =10 m/s 2)三.特例:(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只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
2.特点: ①初速V 0=0 ②只受一个力,即重力作用。
当空气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的下落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3.性质: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①速度公式:gt v t =②位移公式:221gt s =③速度位移关系:gs v t 22= ④平均速度公式:2tv v =重力加速度:同一地点,任何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相同,跟物体的轻重无关。
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大小跟高度和纬度有关。
地面附近通常取g=9.8m/s 2,粗略计算时,可取10 m/s 2。
【例一】从离地500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 /s 2,求: ①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②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③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①10s ②5m 95m ③125m(1).以下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在只有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2).关于重力加速度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取作9.8m/s2B.在地面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3).从高处释放一小石块,经过1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小石块,在落地之前,两石块之间的距离()A.保持不变B.不断增大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4).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与乙同时着地D.甲与乙的加速度一样大是(5).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就可以算出楼房的高度()A.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B.石块落地前的瞬时速度C.石块落下后在第一秒内通过的位移D.石块落地前通过最后一米位移的时间(1)C D (2)BC (3) B (4)C D (5)A B D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B.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C. 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D. 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等13.长为5m的竖直杆下端在一窗沿上方5m处,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则它全部通过窗沿的时间为s。
(g取10m/s2)(二)竖直上抛运动1.定义:物体以初速V o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抛出后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2.性质:初速为Vo ,加速度为-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3.基本规律:①速度公式:gt v v t -=0 ②位移公式:2021gt t v s -= ③速度位移关系:gs v v t 222-=- 4.基本特点: ①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②落回到抛出点的时间:③落回到抛出点的速度跟初速间的关系:④上升的最大高度:5.处理方法: ①分段法: ②整体法:【例二】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3s 落回抛出点,则小球在第2s 内的位移(不计空气阻力)是( )A .10mB .0mC .-5mD .-0.25m参考答案:B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基本推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
①公式:S 2-S 1=S 3-S 2=S 4-S 3=…=S n -S n-1=△S=aT 2 ②推广:S m -S n =(m-n )aT 2(2).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v v t =2(3).某段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运动的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
即:2v v v t +=参考答案:D【例三】从车站开出的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走了12 s 时,发现还有乘客没上来,于是立即做匀减速运动至停车.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历时20s ,行进了50m .求汽车的最大速度.5、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推论(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1)l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 l:V2:V3……=1:2:3……(2)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S l:S2:S3……=12:22:32……(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SⅠ:SⅡ:SⅢ……·=l:3:5……(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 l:t2:t3……=l:(2—l):(3一2)……【例四】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垂直穿过三块紧挨着的木块后,穿出时速度几乎为零.设子弹在木块的加度相同,若三块木板的厚度相同,则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 = __________________;若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相同,则三块木板的厚度之比d1:d2:d3 = 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23-):(12-):1、5:3:1.5.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ls内的平均速度为()A.5.5 m/s B.5 m/s C.l m/s D.0.5 m/s8. 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0匀加速直线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
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A. 1.5m/sB.3m/sC.4m/sD.无法确定9.一个物体自静止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末速度为v t,则这段时间内的位移()A.x < v t t /2 B.x = v t t /2 C.x > v t t /2 D.无法确定10.一物体做匀变速度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10m/s,在这1s的时间内,该物体的()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7. 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到C点时的速度为2v,则AB与BC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A. 1:4B. 1:3C. 1:2D. 1:1(6).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前3 s内下落的距离是第1 s 内下落距离的几倍()A.2倍B.3倍C.6倍D.9倍(7).—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第n秒内通过的位移比在前1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多()A.9.8m B.4.9(2n+1) m C.0 D.22)1(nnm(6)D (7)A12.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的速度为30m/s,则它下落的高度是m。
它在前2秒内的的平均速度为m/s,它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是m。
(g取10m/s2)16.一个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最初两个连续的4s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分别为s1=24m,s2=64m.求质点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14.一列火车由静止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一位观察者站在这列火车第一节车厢的前端,经过2s,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观察者所在位置;全部车厢从他身边通过历时6s。
设各节车厢长度相等,且不计车厢间距离,则这列火车共有节车厢;最后2s内从他身边通过的车厢有节;最后一节车厢通过观察者需要的时间是s。
(五)实验(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1)器材:(2)步骤:(3)注意事项:(4)数据处理:15.某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秒打一个计时点,该同学选择ABCDEF六个计数点,对计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图中,单位是cm,(1)则在打下A、B、C、D、E、F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A = m/s,v B = m/s,v C= m/s,v D= m/s,v E = m/s,v F= m/s.(2)小车的加速度为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