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国内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从城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的研究就没有停歇过(何念如,2006)。我国学者李树琮(2002)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社会演变的根本因素,是城镇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机制。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自发导致城镇化的历史条件不同,我国的城镇化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下进行的,这使得中国的城镇化动力因素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形成诸多不同的观点,本文进行简单的归类,将这些动力机制分为主体行为动力机制、产业结构转换机制、制度动力机制以及比较利益动力机制等。

一、主体行为动力机制

在城镇化进程中,从推动主体的角度看,政府、企业、农民是主要推手,根据城镇发生、发展进程是由政府起主导作用还是由民间力量起主导作用,将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概括为二元理论模式(阎小培等,1998),即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自上而下型主要是指政府(主要是中央政府)根据城镇整体发展战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依靠计划手段和经济手段发展若干城市并由其安排城镇建设资金的一种城镇化发展模式。由于政府主体在资源配置方面处于优势地位,所以政府主体决定了城镇化的方向、速度和形式(辜胜阻等,2000)。政府自上而下型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大中城市在国家大规模集中投资下,城市地域人口和产业集聚呈扩展

型发展,这在京沪津等直辖市发展方面表现得非常明显。自下而上的城镇化主要指的是农村社区、乡镇企业以及农民家庭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以农村人口、产业结构转化与空间集聚为表征,以农村小城镇发展壮大为中心的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的过程(崔功豪等,1999)。自下而上型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富裕农村依靠农业剩余发展非农产业实现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集聚型城镇化,乡镇企业的发展、劳动力的转化和小城镇建设构成自下而上城镇化的主要内容,江浙一带的小城镇在这方面表现的比较明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行为主体企业与个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表现越来越突出,有鉴于此,宁越敏(1999)提出了“三元”城镇化动因说。该观点认为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越来越表现为政府、企业、个人三者共同作用,以多元城镇化动力代替以往单一的或者二元的城镇化动力机制。此外,陈扬乐(2000)还通过对城镇化进程推动主体是来源于城镇区域内部还是来源于区域外部,将城镇化动力划分为源于区域内部的“内生城镇化”和源于区域外部的“外生城镇化”。该观点认为农村城镇的动力可以概括为源于区域内部的内力作用和源于区域外部的外力作用。其中以内力作用为主要动力的城镇化称为内生城镇化,主要以苏南模式为代表;以外力作用为主要动力的城镇化称为外生城镇化,主要以珠三角模式为代表。薛凤旋等(1997)选取珠三角31个县市作为样本,采取主

近十年来国内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述评

文/杨万江蔡红辉

【摘要】本文回顾了国内近10年来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的有关成果,根据学者研究视角的不同,将这些

动力机制理论进一步归纳为主体行为动力机制、产业结构转换动力机制、制度动力机制以及比较利益机制四种类型。

【关键字】城镇化;动力机制

【基金项目】本文受浙江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发展研究》课题资助。

【作者简介】杨万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蔡红辉,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经济论坛Economic Forum

Jun.2010Gen.478No.06

2010年6月总第478期第06期

·18

·

成分分析方法,取特征值达到1.5以上的5个变量,分别归纳为“工业增长”(F1)、“外资导向的出口增长”(F2)、“农业发展”(F3)、“交通和通讯发展”(F4)和“农村工业化”(F5),累积解释量达到75.9%,然后以修正的城镇化水平为因变量,5个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外商投资及其带动的出口是珠三角从改革开放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主要城镇化动力。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相互转化共同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产业结构转换动力机制

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而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升高。与此同时,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口也存在同样的规律,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不断降低,而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比例不断上升。而二、三产业由于集聚的要求通常集中于城镇地区,相应地,就业人口也不断转移到城镇从而推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就是产业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演变的伴生发展过程。产业结构转换机制就是借鉴克拉克定理从产业发展与转换的角度来分析城镇化的推动机理。首先,农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基础动力。农业只有发展到一定水平,农村才会出现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力,从而有交易和分工的需求,进而推动了城镇的雏形——

—集镇的产生。农业对城镇化的支持主要表现为农业剩余的贡献,而且在城乡经济互动的过程中表现为全方位的支持,即使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农业的发展仍然是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力量。陈柳钦(2005)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支持和农业为城镇提供剩余的方式两个角度总结了农业对城镇化的支持。前者包括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食物贡献、原料贡献、市场贡献、人力资源贡献以及资金贡献;后者包括赋税方式、价格方式、储蓄方式以及财产剥夺方式。其次,工业化是城镇化进程的核心动力。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曾明确指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内生动力,农业是城镇化的外在条件和制约因素,没有工业化的城镇化是难以想象的,而缺乏农业支撑的城镇化也是难以为继的(张培刚,2001)。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工业发展在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效应的趋势下,人口等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表现为城镇规模与数量的不断扩张,第二产业逐步取代第一产业成为城镇化进程的

主导力量,在没有体制与制度的强力约束下,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顾朝林,1999)。就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2002)对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做了比较深入的剖析,认为城镇化并没有滞后于工业化,问题在于我国工业化结构的偏差导致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关关系不高,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①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在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是有差别的。在工业化的初期,由于集聚效应,工业化对城镇化具有较大的直接带动作用;而在工业化中后期,由于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升级作用超过了集聚经济,城镇化的演进不再表现为工业比重的上升,而是表现为非农产业比重上升的拉动。②工业化过程中城市化的演进速度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转变趋势有重大关系,产业结构通过影响就业结构作用于城镇化进程。③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主要取决于工业化对非农效应的带动效应,在工业化后期,这个趋势表现的越来越明显。④第三产业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在城镇化的初期,第一产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最大,随后城镇化的动力逐步转移到第二产业,当进入城镇化的中期之后,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城镇化的主要力量(杨治等,2000)。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第三产业发展同城镇化水平高度正相关,在第三产业发展方面主要涉及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和消费服务业的发展。在工业化的初期,经济发展同城镇化相互促进,在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产业分工更加细致,许多原本存在于企业内部服务于企业本身的生产服务业从企业分离出来,如物流、科技、研发。同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城镇提供更多、更好、更完善的生产服务配套设施,如咨询、会计、网络等服务。生产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对更加便利的生活环境以及丰富的文化生活服务的需求增加,如住房购物、文化教育、体育娱乐设施、旅游度假,这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城镇的就业机会,拓展了城镇化的广度和深度。

三、制度动力机制

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进行制度变革的过程,这种制度变革同样深刻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随着学术界对城镇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城镇动力机制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到制度层面,主要涉及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刘传江(1999)认为制度对城镇化的进程有重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