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洋流分布图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重点与难点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是难点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及渔场的形成是重点
-
4、教学目标
①、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 洋流的一般分布规律 ②、结合所归纳的洋流模式图,分析 洋流的成因 ③、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分析洋流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④、指导小结,形成板书
-
5、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
①中低纬-以_副_热_带为中心
北_顺南逆_、大洋西岸_暖东岸寒_
②中高纬-以_副_极_地 为中心 北逆_南无_、大洋西岸_寒东岸暖_
③40°S形成-西风漂流
自_西 向东_ ④南极环流_逆时针
顺逆
-
-
全球热量平衡
气候
渔场
航行
-
污染
影响:
全球热量平衡 气候 渔场 航行 污染
-
-
-
北海渔场
北海道渔场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施甸县第二完全中学 欧阳琴
-
一、教材分析
1.对课程标准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仔细分析本条“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应指导学生从“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 洋流的一般分布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 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及其性质。 (需要补充南半球 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 漂流和南极绕极流。) 第二,结合“世界渔场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 图”等与“世界洋流分布图”及有关地图,分析洋流 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航 行的影响。
纽芬兰岛
英国南 安普顿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暖流 寒流
-
观察世界表层- 洋流的分布
-
60° N
30° N 0 °
30°S
60°S
极 地 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东 北信风
赤道低压带Baidu Nhomakorabea
东 南信风
副热带高压带
西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 地东 风
60° N
30° N
0 °
30°S
60°S
606°0°
-
2、教材的作用与地位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
二节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知识,也是自 然地理部分的经典内容。洋流的分布规律、 大洋环流形成的过程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是整个高中地理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基 本规律、基本过程之一。本节课在中学地理 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即是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二、教学方式 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
自主学习
-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自学、归纳洋流规律 2、案例分析使学生获得分析方法、知 识迁移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案例分
析方法自行分析其他案例 3、指导学生小结学习方法
-
四、主要教学环节
-
北冰洋
大
西
冬季
印
度
洋
洋
大
太
西
平
洋
洋
夏季
季风洋流 -
美国 纽约
-
纽芬兰渔场 秘鲁渔场
-
-
-
-
-
-
-
-
-
-
-
-
-
-
让我们一起动手画!
正确画出世界大洋表层洋流的流动方向
除了一星要求外,用不同颜色表示不 同性质的洋流
除了一星二星要求外,标注世界 四大渔场的名称
-
五.板书设计
渔场
90°N
逆时针 60°N
暖流 增温增湿
暖流
顺时针 逆时针
30°N 寒流
0°
30°S 寒流
减温减湿
60°S
全球热量平衡
90°S
气候
-
航行 污染
六、教学效果分析
1. 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 预计可以掌握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3.预计能够达到理解洋流的成因,掌握 洋流的分布规律的教学目标。
-
谢谢
-
60°S
千岛
阿拉 斯加
寒流 暖流
日 本 暖
北太平洋暖流 北赤道暖流
加 利 福 尼 亚
流
寒
赤道逆流 流
东澳 南赤道暖流 秘
大利
鲁
亚暖
寒
流
流
西风漂流
8副热带 暖寒
______
0寒 暖
以太平洋为例
-
60° 副极地低压带 N
30° N
0 °
副热带高压带
30°S 副热带高压带
40°S 60°S 副极地低压带
千岛
阿拉 斯加
寒流 暖流
NN
300°° NN 00°
°°
3300°°S S
日 本 暖
北太平洋暖流
加 利
福
尼
北赤道暖流 亚
流
寒
赤道逆流 流
东 南赤道暖流秘
澳
鲁
大
寒
利 亚
流 西风漂流
暖
6600°°S流
S
亚 洲
大 洋 洲
-
北
60°N
美
30°N 太 洲
0°赤道 平
南
洋
美 洲
60° N
30° N 0 °
30°S
3、重点与难点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是难点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及渔场的形成是重点
-
4、教学目标
①、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 洋流的一般分布规律 ②、结合所归纳的洋流模式图,分析 洋流的成因 ③、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分析洋流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④、指导小结,形成板书
-
5、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
①中低纬-以_副_热_带为中心
北_顺南逆_、大洋西岸_暖东岸寒_
②中高纬-以_副_极_地 为中心 北逆_南无_、大洋西岸_寒东岸暖_
③40°S形成-西风漂流
自_西 向东_ ④南极环流_逆时针
顺逆
-
-
全球热量平衡
气候
渔场
航行
-
污染
影响:
全球热量平衡 气候 渔场 航行 污染
-
-
-
北海渔场
北海道渔场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施甸县第二完全中学 欧阳琴
-
一、教材分析
1.对课程标准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仔细分析本条“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应指导学生从“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 洋流的一般分布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 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及其性质。 (需要补充南半球 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 漂流和南极绕极流。) 第二,结合“世界渔场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 图”等与“世界洋流分布图”及有关地图,分析洋流 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航 行的影响。
纽芬兰岛
英国南 安普顿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暖流 寒流
-
观察世界表层- 洋流的分布
-
60° N
30° N 0 °
30°S
60°S
极 地 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东 北信风
赤道低压带Baidu Nhomakorabea
东 南信风
副热带高压带
西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 地东 风
60° N
30° N
0 °
30°S
60°S
606°0°
-
2、教材的作用与地位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
二节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知识,也是自 然地理部分的经典内容。洋流的分布规律、 大洋环流形成的过程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是整个高中地理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基 本规律、基本过程之一。本节课在中学地理 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即是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二、教学方式 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
自主学习
-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自学、归纳洋流规律 2、案例分析使学生获得分析方法、知 识迁移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案例分
析方法自行分析其他案例 3、指导学生小结学习方法
-
四、主要教学环节
-
北冰洋
大
西
冬季
印
度
洋
洋
大
太
西
平
洋
洋
夏季
季风洋流 -
美国 纽约
-
纽芬兰渔场 秘鲁渔场
-
-
-
-
-
-
-
-
-
-
-
-
-
-
让我们一起动手画!
正确画出世界大洋表层洋流的流动方向
除了一星要求外,用不同颜色表示不 同性质的洋流
除了一星二星要求外,标注世界 四大渔场的名称
-
五.板书设计
渔场
90°N
逆时针 60°N
暖流 增温增湿
暖流
顺时针 逆时针
30°N 寒流
0°
30°S 寒流
减温减湿
60°S
全球热量平衡
90°S
气候
-
航行 污染
六、教学效果分析
1. 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 预计可以掌握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3.预计能够达到理解洋流的成因,掌握 洋流的分布规律的教学目标。
-
谢谢
-
60°S
千岛
阿拉 斯加
寒流 暖流
日 本 暖
北太平洋暖流 北赤道暖流
加 利 福 尼 亚
流
寒
赤道逆流 流
东澳 南赤道暖流 秘
大利
鲁
亚暖
寒
流
流
西风漂流
8副热带 暖寒
______
0寒 暖
以太平洋为例
-
60° 副极地低压带 N
30° N
0 °
副热带高压带
30°S 副热带高压带
40°S 60°S 副极地低压带
千岛
阿拉 斯加
寒流 暖流
NN
300°° NN 00°
°°
3300°°S S
日 本 暖
北太平洋暖流
加 利
福
尼
北赤道暖流 亚
流
寒
赤道逆流 流
东 南赤道暖流秘
澳
鲁
大
寒
利 亚
流 西风漂流
暖
6600°°S流
S
亚 洲
大 洋 洲
-
北
60°N
美
30°N 太 洲
0°赤道 平
南
洋
美 洲
60° N
30° N 0 °
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