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之呼吸系统课件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呼吸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呼吸系统的位置和结构
01
鼻腔位于面部中央,由 骨和软骨组成,内部有 粘膜覆盖。
02
喉位于气管上方,由软 骨和肌肉组成,喉腔内 有声带。
03
气管和支气管是由肌肉 和粘膜组成的管道,逐 级分支进入肺部。
04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 一,由肺泡组成,是气 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02
鼻腔
鼻腔的组成
01
02
03
辅助吞咽功能
喉能够提高吞咽时的保护性反射,防 止食物进入鼻腔或气管。
喉的疾病
喉炎
喉部黏膜的炎症反应,表现 为喉咙疼痛、声音嘶哑等症 状。
声带小结
由于长期过度发声或不当发 声导致声带损伤,形成小结 状突起。
声带息肉
声带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良 性肿物,可能导致声音嘶哑 等症状。
喉癌
喉部恶性肿瘤,可能与长期 吸烟、饮酒等因素有关,表 现为持续声音嘶哑、咽喉异 物感等症状。
04
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的组成
气管
气管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软骨、结缔组织和粘膜 组成。软骨环呈“C”形,保持气管的开放状态;粘膜表面覆 盖着粘膜上皮,分泌粘液,清除进入气道内的尘埃颗粒和异 物。
支气管
支气管是气管的分支,进入肺部的通道。左、右支气管在肺 门处分为两支,分别进入左肺和右肺。支气管同样由软骨、 结缔组织和粘膜组成。
气管和支气管的功能
气体交换
气管和支气管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并 排出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气道进入肺部,在肺泡中进行交 换,然后由血液运输到身体各部位。
防御机制
气道粘膜上皮和粘液分泌共同构成呼吸道的防御机制,能 够清除吸入的有害物质,如尘埃、细菌等,防止其进入肺 组织。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人体解剖学课件)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人体解剖学课件)

4.喉肌: 喉外肌:环甲肌 喉内肌:环杓后肌、
环杓侧肌 、 杓横肌、 杓斜肌 甲杓肌
5.喉腔: 前庭襞 -- 前庭裂 声襞 -- 声门裂 喉前庭 喉中间腔:喉室 声门下腔
四、气管与主支气管
1.气管 : • 位置 • 分部
气管杈
2.主支气管: 左主支气管:较细长、走行较水平 右主支气管:较粗短、走行较直
功能:①分泌表面活性物质覆盖在表面上皮表面。 ②能够分裂增殖,并分化为Ⅰ型肺泡细胞。
肺泡孔: 管道阻塞时可侧支通气,避免肺泡塌陷 炎症蔓延的通道
肺泡立体模式图
肺巨噬细胞: 来源:单核细胞 分布:肺间隔,可游
走入肺泡腔内。 功能:吞噬吸入气体
中的细菌、尘粒。
气-血屏障: 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
外侧底段、前底段、后底段
左肺: 上叶---尖段、后段、前段、
上舌段、下舌段、上段 下叶---内侧底段、前底段、
外侧底段、后底段
肺的组织结构
表面被覆由间皮和结缔组织构成 的浆膜(脏胸膜); 可分为实质部和间质部; 实质部为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 及其终端的大量肺泡; 间质部为结缔组织、血管、淋巴 管、神经等。
1.肺导气部:
• 肺叶支气管 • 肺段支气管 • 小支气管 • 细支气管 • 终末细支气管
粘膜: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单层纤毛柱状、
杯状细胞渐少
消失;
粘膜下层:腺体渐少
消失;
“三少一多一变”
外膜:软骨渐少
消失,
平滑肌渐增多
完整的环形层;
2.肺呼吸部: 1.呼吸性细支气管
管壁不完整,有肺泡开口,上皮为单层立 方上皮,上皮外有少量环行平滑肌纤。
根据病变累及范围不同,分为: • 大叶性肺炎:病变波及整个或多个大叶,通常由细菌引起,起病急,突发寒战、高热、胸

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PPT

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PPT

胸膜下界 第8肋 第10肋 第11肋
呼吸
胸膜及胸膜腔 胸膜脏壁分两层 肺根周围相移行 负压密闭胸膜腔 左右各一互不通 肋膈胸膜转折处 肋膈隐窝半环形 炎症渗液向下流 隐窝变钝称液胸
呼吸 概念:
纵隔
是两侧纵隔胸 膜之间所有器官 和组织的总称。
呼吸
纵隔分区
分区:上、下纵隔 下:前中后
内容:复杂 临床:肿瘤
上纵隔
前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呼吸
喉的软骨
喉的前面观
会厌软骨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杓状软骨
喉的后面观
呼吸
呼吸
喉的前面观
喉的连接
甲状舌骨膜 环杓关节 环甲关节
环甲正中韧带
喉的后面观
呼吸
甲状舌骨膜 喉结
环甲肌
环状软骨气管韧带
呼吸
后面观
喉肌
甲杓肌 杓横肌 杓斜肌 环杓后肌 环杓侧肌
侧面观
呼吸
声门开大肌 环甲肌 环杓后肌
声门括约肌 环杓侧肌 杓横肌 杓斜肌
呼吸
鼻旁窦开口部位 泪管开口在最下 鼻涕一把泪一把 中道额窦上颌窦 筛窦前中莫丢下 筛窦后群上鼻道 蝶筛隐窝只有它
呼吸

组成:由喉软骨和喉肌组成 界限:上-会厌软骨上缘,下-环状软骨下缘 交通:上通口咽,下通气管 毗邻:前-皮肤,筋膜,肌肉
后-咽 两侧-血管,神经和甲状腺侧叶 功能:呼吸道和发音器官
呼吸
喉的结构 甲状环状杓会厌 软骨支架韧带连 环甲环杓两关节 两组喉肌功能全 扩大缩小声门裂 声带松紧它也牵
呼吸
喉腔
前庭襞 声襞 喉前庭 喉中间腔 喉室 声门下腔
呼吸
分界:C6~T4下缘
气管
长度:约10cm

解剖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解剖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编辑版ppt
31
2. 粘膜下层 疏松结缔组织,内含混合性腺。
3. 外膜 较厚,有透明软骨环、弹性纤维等。
编辑版ppt
32
气管壁
1.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2.固有层
3.粘膜下层 编4辑.气版p管pt 腺 5.透明软骨
33
肺 lung
• 位置:左右各一,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 • 颜色:浅红色 • 质软有弹性
肋膈隐窝
胸膜顶
肋纵隔隐窝
壁胸膜 胸膜腔
脏胸膜
肋胸膜
肋膈隐窝
纵隔胸膜 膈胸膜 膈肌
编辑版ppt
52
上叶 下叶
胸腔积液
编辑版ppt
53
气胸
编辑版ppt
54
肺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锁骨中线 腋中线 肩胛线
脊柱旁
肺下界
6肋
8肋
10肋 平第10胸椎棘突
胸膜下界 8肋
10肋 11-12肋 平第12胸椎棘突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肺泡
45
肺泡上皮: I 型肺泡C-扁平形,是主要细
胞,构成气体交换的广大面 积。 II 型肺泡C-立方形或圆形, 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磷脂类 物质),以降低肺泡表面张 力 ,稳定肺泡容积。使细胞 不易萎缩,且吸气时又较易 扩张 。
编辑版ppt
46
肺泡和肺泡孔模式图
肺泡隔:相邻肺泡间的结缔组织, 有连续毛细血管、弹性纤 维,成纤维细胞、肺巨噬 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 毛细淋巴管和神经纤维。
肺实质 肺
小支气管、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部: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肺泡囊、 肺泡
肺间质: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神经
编辑版ppt

解剖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解剖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解剖学呼吸系统ppt 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CONTENTS
• 呼吸系统概述 • 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 • 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 • 呼吸系统疾病 • 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01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的组成
01
发声与语言
喉部的结构和功能使人 类能够发声和进行语言
交流。
嗅觉与味觉
鼻腔内的嗅觉细胞和味 蕾分别负责嗅觉和味觉
功能。
呼吸系统的进化
无脊椎动物
无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
两栖类
开始使用肺进行陆地呼吸。来自鱼类出现鳃作为呼吸器官,适应水生环境。
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完全适应陆地生活,使用肺作为主要呼吸器 官。
呼吸系统的免疫功能
气道防御
呼吸系统具有天然的免疫防御机制, 通过气道黏膜的分泌和纤毛运动等功 能,清除吸入空气中的异物和病原微 生物。
淋巴组织
呼吸系统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淋巴 结等,参与呼吸系统的免疫应答,对 吸入的抗原物质进行识别和清除。
01
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与鼻炎
感冒
感冒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包括鼻塞 、流涕、咳嗽和发热。感冒通常具有自限性,但也可能引起 其他并发症,如中耳炎和心脏疾病。
消化系统产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需要被呼吸系统输送到全身各组织,以支持正常的 生理功能。
两者的相互协作有助于维持人体的健康和平衡。
呼吸系统与神经系统
01
呼吸系统的神经调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密切相关,共同维 持呼吸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02

解剖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解剖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右主支气管短、粗较陡直。 左主支气管细、长较横平。
气管切开术
第二节 肺
位置
胸腔内 纵隔两侧 膈的上方
形态
质软、海绵状,富于弹性 右肺较宽短,右肺较狭长 右肺体积和重量均大于左肺
第二节 肺
一尖:肺尖 体表投影 一底:肺底(膈面)
两 肋面 面 内侧面(纵隔面)肺门 肺根
前缘 心切迹
三缘 下缘
分为脏胸膜与壁胸膜两部。
胸膜腔指脏、壁胸膜相互移行
形成胸膜间隙。
胸膜=腹膜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胸膜腔
密闭腔隙 左右各一 互不相通 负压 少量滑液 肋膈隐窝 临床:穿刺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壁胸膜的分部
以衬覆部位不同可分为四部分: 胸膜顶:包裹在肺尖的周围。 肋胸膜:贴于肋骨与肋间隙内面。
胸膜顶 肋胸膜 纵隔胸膜
纵隔胸膜:紧贴纵隔两侧面。
脏胸膜

膈胸膜:覆盖于膈的上面。
胸膜腔
肋膈隐窝 膈胸膜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壁胸膜形成的结构
胸膜隐窝:在壁胸膜各部 移行转折处,形成的潜在 间隙,深吸气时肺缘不能 伸入其内。 肋膈隐窝:由肋胸膜和膈 胸膜的返折而成的间隙, 整体呈半环状,左、右各 一,人体直立时,是胸膜 腔位置最低处。
胸部 X 线
右侧胸腔积液的X片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标志线 肺下界 胸膜下界
锁中线 第6肋 第8肋
腋中线 第8肋 第10肋
肩胛线 第10肋 第11肋
脊柱旁 平T10棘突 平T12棘突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间
的全部器官、结构及其间结缔 组织的总称。
以胸骨角平面,将纵隔分 为上纵隔和下纵隔。

人体解剖学之呼吸系统课件

人体解剖学之呼吸系统课件
鼻阈
鼻前庭 固有鼻腔
鼻腔外侧壁
上、中、下鼻甲 上、中、下鼻道 蝶筛隐窝
蝶筛隐窝
鼻腔粘膜分部
嗅区 呼吸区
(三)鼻旁窦
额 窦:开口于中鼻道 筛 窦:前中组开口于中鼻道
后 组开口于上鼻道
蝶 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
调节吸入空气的温、湿度 起共鸣作用。
二、喉
呼吸的通道,发音的器官
平对3~6颈椎高度,后方是 喉咽,下通气管,两侧邻甲状腺 侧叶、颈部大血管和神经。
喉腔:上、中、下三部分:
喉前庭:喉口至前庭裂之间
喉中间腔:前庭裂与声门裂之间
向两侧突出的隐窝称喉室
声门下腔:声门裂以下
喉前庭
喉室 喉中间腔 声门下腔
三、 气管及主支气管
连结喉与肺之间的管道,以“C”型软骨为支架, 软骨缺口向后,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壁封闭, 相邻软骨间借环状韧带连结。
(一)气管
胸腺区
心包区
肺下界 胸膜下界
锁骨中线 第6肋 第8肋
腋中线 第8肋 第10肋
肩胛线 第10肋 第11肋
后正中线 第10胸椎棘突 第12胸椎棘突
第四节 纵 隔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纵隔分部: 上纵隔
前纵隔 下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 感谢阅读
上起自环状软骨下缘, 并与喉相续,向下分为左、 右主支气管。
气管杈、气管隆嵴(偏左)
(二)支气管
左 主 支 气 管 : 细 、 长 , 4-5cm , 走向倾斜,与气管中线延长线 间 的 夹 角 为 35~40° , 经 肺 门 入左肺。
右 主 支 气 管 : 短 、 粗 , 2-3cm , 走向陡直,与气管中线延长线 间 形 成 22~25° 角 , 经 肺 门 入 右肺。

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课件

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课件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气管
左主支气管
右主支气管
嵴下角
第四节 肺
一、肺的形态
肺尖 肺底 肋面 纵隔面 膈面 前缘 心切迹 后缘 下缘
斜裂 水平裂 肺叶 左2 右3
肺门 肺根
左肺根的结构自上而下是:肺动脉、左主支气管、下肺静脉; 右肺根的结构自上而下为:上叶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
(二)环状软骨 环状软骨弓 环状软骨板
(三)会厌软骨 会厌
气管软骨
声带突 肌突
二、喉的连接
甲状舌骨膜 甲状舌骨外侧韧带 麦粒软骨 甲状舌骨正中韧带 环甲关节 环杓关节
(四)方形膜 前庭韧带
(五)弹性圆锥 又称环声膜 声韧带 声带 环甲正中韧带
鼻孔 鼻后孔 鼻前庭 固有鼻腔 鼻阈 鼻中隔
鼻甲 上,中,下鼻甲 鼻道 上,中,下鼻道 最上鼻甲 蝶筛隐窝 半月裂孔 筛漏斗 筛泡
呼吸区 —其它区有丰富的鼻腺
三、鼻旁窦
1.肋膈隐窝 为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的胸膜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能充满此处。胸膜腔积液首先聚积于此。
2.肋纵隔隐窝 3.膈纵隔隐窝
五、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
锁中线 8肋 6肋 腋中线 10肋 8肋 肩胛线 12肋 10肋
四、喉 腔
(一)喉口 杓状会厌襞 前庭襞 前庭裂 声襞 (二)喉前庭 (三)喉中间腔 喉室 声带 由声韧带、声带肌和喉粘膜构成。 声门裂 膜间部 软骨间部 声带和声门裂合称为声门 。 (四)声门下腔 粘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易水肿。

气管
第一节 鼻
01.
鼻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3.
鼻尖

呼吸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呼吸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免疫功能
呼吸系统中的鼻腔、喉等 部分具有免疫功能,能够 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
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
呼吸道
呼吸道是由鼻腔、喉、气管和支气管等组成的管道,是气体进出 肺部的通道。
肺实质
肺实质是由肺泡和肺小叶组成的,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胸廓
胸廓是由肋骨、胸骨和脊柱等组成的结构,为肺部提供支持和保 护。
02
呼吸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目录
• 呼吸系统概述 • 鼻腔解剖 • 喉部解剖 • 气管和支气管解剖 • 肺解剖 • 胸膜和纵隔解剖
01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04
鼻腔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具有 过滤、加湿、调温等功能,同
时还是嗅觉器官。

喉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交叉口 ,具有发声、保护下呼吸道等
鼻腔解剖
鼻腔的组成
鼻腔由骨和软骨组成的支架、粘膜和 粘膜下组织构成。鼻腔内有鼻毛,可 以过滤吸入的空气,减少灰尘和细菌 的吸入。
鼻腔内有鼻甲,能够调节吸入空气的 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的舒适度。
鼻腔内有嗅觉细胞,能够感知气味分 子,传递信息到大脑,产生嗅觉。
鼻腔内有鼻道,是气体交换的通道, 能够将氧气吸入肺部,将二氧化碳排 出体外。
支气管
支气管是气管的分支,分为左、 右支气管,进入肺内继续分支。
气管和支气管的功能
气体交换
气管和支气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气体 ,使空气进入肺部,与血液进行气体 交换。
防御机制
气管和支气管具有一系列的防御机制 ,包括粘液分泌、咳嗽反射等,以清 除吸入空气中的异物和病原体。
气管和支气管的疾病
炎症
狭窄与阻塞

医学课件人体解剖学内脏学呼吸系统

医学课件人体解剖学内脏学呼吸系统
、中、后三部分。
胸膜与纵隔生理功能
胸膜腔负压的维持
胸膜腔是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的潜在腔隙,正常情况下为负压状态,对维 持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纵隔的生理功能
纵隔内的器官和组织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如心脏泵血、气 管和支气管通气、食管吞咽等。此外,纵隔还具有保护胸腔内重要器官免受外 力损伤的作用。
肺的组织结构
肺实质
为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末的大量肺泡。肺泡呈半球 形,其壁薄,由单层肺泡上皮构成,上面密布毛细血管网。 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
肺间质
为肺泡壁上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结缔组织构成。其主要 功能是连接和支持肺泡,以及营养肺泡上皮和发挥免疫作用 。
肺的生理功能
胸膜分为脏层和壁层,二者之间的腔隙为 胸膜腔;纵隔位于两侧胸膜之间,包含心 脏、大血管等重要结构。
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
通气功能
通过呼吸运动实现肺通气,即 空气在呼吸道内的流动。
换气功能
在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 换,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 换。
防御功能
呼吸道具有清洁、湿润、温暖 空气的作用,同时可通过咳嗽 、打喷嚏等方式排出异物。
06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病理变 化
上呼吸道感染及病理变化
感冒
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鼻塞、流 涕、咳嗽等。
咽炎
咽部黏膜的炎症,表现为咽部疼痛、红肿等。
喉炎
喉部黏膜的炎症,症状有声音嘶哑、咳嗽等。
支气管炎及病理变化
急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黏膜长期慢性炎症,症状有咳嗽、咳痰、喘息等。
化碳。

解剖呼吸系统PPT课件

解剖呼吸系统PPT课件

呼吸系统的保护机制
呼吸道黏膜
呼吸道黏膜能够分泌黏液和浆液 ,吸附和清除进入呼吸道的异物
和病原体,保持呼吸道通畅。
咳嗽反射
当呼吸道受到刺激时,咳嗽反射 能够通过强烈的咳嗽动作将异物 排出体外,保护呼吸道不受损伤

免疫防御
呼吸系统中的免疫细胞能够分泌 抗体和细胞因子等免疫物质,抵 御病原体入侵,维持呼吸道健康
06
呼吸系统的调节与保护
呼吸系统的调节机制
自动调节
呼吸系统的自动调节机制能够根 据体内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 ,自动调整呼吸频率和深度,以
维持呼吸平衡。
神经调节
呼吸系统的神经调节主要通过中枢 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来实现, 通过神经信号传递刺激和抑制信号 ,调节呼吸运动。
激素调节
某些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能 够影响呼吸中枢的活动,从而调节 呼吸频率和深度。
脏层胸膜覆盖在肺表面,与肺紧密相连,壁层胸 02 膜贴附于胸壁内面、膈上面和纵隔两侧。
胸膜的主要功能是减少呼吸运动时的摩擦,并参 03 与胸腔的负压形成。
纵隔的结构与功能
纵隔是位于两肺之间的解剖区域,包含了心脏、大血管 、气管、食管等重要器官。
纵隔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和固定这些重要器官,并维持胸 腔的稳定。
01 气管炎
由于感染、过敏等原因导致气管发生炎症,出现 咳嗽、咳痰等症状。
02 支气管扩张
由于支气管壁长期受到慢性炎症刺激,导致支气 管壁弹性减弱、扩张变形。
03 支气管哮喘
由于过敏、感染等因素导致支气管痉挛,出现呼 吸困难等症状。
04

肺的结构与功能
01
02
03
结构
肺由支气管、肺泡和血管 等组成,具有气体交换的 功能。

解剖呼吸系统PPT课件

解剖呼吸系统PPT课件
解剖呼吸系统PPT课件
目 录
• 呼吸系统概述 • 鼻腔 • 喉部 • 气管和支气管 •肺 • 胸膜和纵隔
01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04
鼻腔
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具有过滤 、加湿、调温等功能,还能产
生嗅觉。

连接鼻腔和气管,具有发声和 保护下呼吸道的功能。
气管和支气管
是呼吸系统的管道部分,负责 传送空气。
03 喉部
喉部的构造
喉部构造概述
喉部肌肉
喉部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交汇点, 位于颈部中部,由软骨和肌肉组成。
喉部肌肉分为内收肌群和外展肌群, 分别控制声带的张合和喉部的升降。
喉部软骨
喉部的主要软骨包括甲状软骨、环状 软骨和会厌软骨,它们共同构成喉腔 的支架。
喉部的功能
呼吸功能
喉部作为呼吸道的一部分,能够 调节空气流量和防止空气进入食
鼻腔的疾病
鼻炎
鼻炎是指鼻腔黏膜的炎症,常 见的鼻炎有过敏性鼻炎、慢性
鼻炎等。
鼻窦炎
鼻窦炎是指鼻窦内的炎症,常 见的症状包括头痛、鼻塞、流 脓鼻涕等。
鼻息肉
鼻息肉是指鼻腔内生长的良性 组织,可能导致鼻塞、嗅觉减 退等症状。
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肿瘤
鼻腔肿瘤是指发生在鼻腔内的 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
瘤,需要早期诊断和治疗。
05 肺
肺的构造
01 02
肺的构造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由肺实质和肺间质组成。肺实质包括肺泡和 支气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间质包括结缔组织、血管、神经等,起 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肺的位置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的形态因呼吸运动而变化, 吸气时肺部扩张,呼气时肺部缩小。

《解剖学呼吸系统》课件

《解剖学呼吸系统》课件

03

喉的构造
喉的构造
喉由软骨、肌肉、粘膜等组成,其中软骨是支撑喉部的结 构,肌肉则控制喉部的运动,粘膜覆盖在喉腔内,分泌粘 液润滑喉部。
喉的神经支配
喉部受到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的支配,这两条神经控制着 喉部的肌肉运动,对发声和呼吸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喉腔的构造
喉腔是由喉的前部和后部组成的管道,喉的前部又分为声 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下区。声门上区和声门下区对发声 和呼吸功能有重要作用。
04
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的构造
气管和支气管是呼吸系统的重 要组成部分,负责将氧气输送 到肺部,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 外。
气管由软骨环和膜部组成,支 气管则分为左、右支气管,分 别进入左右肺。
气管和支气管内部有许多绒毛 ,这些绒毛能够增加气道表面 积,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气管和支气管的功能
气管和支气管的主要功能是传送气体,确保氧气能够顺利进入肺部,二氧化碳能够 顺利排出体外。
胸膜腔
是胸膜之间的间隙,正常情况下呈 负压状态,有助于维持肺部扩张。
胸膜和纵隔的功能
胸膜的功能
保护肺和胸壁,减少呼吸运动时 的摩擦,参与呼吸循环的调节。
纵隔的功能
容纳和保护重要器官,维持胸腔 内器官的正常位置和功能。
胸膜和纵隔的疾病
胸膜炎
胸膜的炎症反应,可引起胸痛、 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胸膜肿瘤
共鸣功能
鼻腔能够共鸣声音,使声音更加清晰和悦耳。
鼻腔的疾病
鼻炎
鼻炎是鼻腔粘膜炎症的 一种常见病,表现为鼻 塞、流涕、打喷嚏等症
状。
鼻窦炎
鼻窦炎是鼻窦内的炎症 ,表现为头痛、发热、
鼻塞等症状。
鼻息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杓状软骨:环状软骨板上缘之上,三棱锥体形软骨,尖
向上,底朝下与环状软骨板上缘相关节。声带突、肌突。
3 杓状软骨:环状软骨板上缘之上,三棱锥体形软骨,尖
向上,底朝下与环状软骨板上缘相关节。声带突、肌突。
4 会厌软骨:形似树叶,下端附着在甲状软骨前角
内面,被覆粘膜后则成为会厌,吞咽时可关闭喉口。
上起自环状软骨下缘, 并与喉相续,向下分为左、 右主支气管。
气管杈、气管隆嵴(偏左)
(二)支气管
左 主 支 气 管 : 细 、 长 , 4-5cm , 走向倾斜,与气管中线延长线 间 的 夹 角 为 35~40° , 经 肺 门 入左肺。
右 主 支 气 管 : 短 、 粗 , 2-3cm , 走向陡直,与气管中线延长线 间 形 成 22~25° 角 , 经 肺 门 入 右肺。
二、胸膜的分部和胸膜隐窝
壁胸膜
肋胸膜 膈胸膜 纵隔胸膜 胸膜顶
胸膜隐窝(胸膜窦):壁胸膜的某些返折处留有的潜在腔隙, 即使在深呼吸时,肺缘也不会伸入其间。
肋膈隐窝(肋膈窦):肋胸膜和膈胸膜返折处形成的间隙,是 胸膜腔最低处。
三、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
前界:胸膜顶→胸锁关节 →胸骨柄→第2胸肋关节 左右侧靠拢沿中线垂直下 行,右侧在第6胸肋关节 处弯转行向外下,左侧呈 弧形经过第4、5肋间隙, 距胸骨外侧缘2~2.5cm, 至第6肋软骨后方向左下 折转移行于下界。
(二)喉软骨的连接
1 环杓关节:
杓状软骨底和环 状软骨板上缘关 节面连接而成, 垂直轴作旋转运 动,开大或缩小 声门。
环杓关节
2 环甲关节:甲状
软骨下角与环状软骨 侧方关节面连接构成。 联合关节,冠状轴上 作前倾、复位运动, 使声带紧张或松弛。
环甲关节
环甲关节:冠状轴上作前倾、复位运动,使声带
以软骨为支架,各软骨借关 节、韧带、纤维膜相连接,并有 喉肌附着。
(一)喉软骨
1 甲状软骨:两个方形软骨板构成
前角(男直角、女钝角)、喉结、上角、下角。
前面观
后面观
2 环状软骨:第6颈椎高度 环状软骨弓、环状软骨板,板
上缘有与杓状软骨底相关节的关节面,弓板交界外侧面有与 甲状软骨相关节的关节面,其下缘借韧带与气管相连。
喉腔:上、中、下三部分:
喉前庭:喉口至前庭裂之间
喉中间腔:前庭裂与声门裂之间
向两侧突出的隐窝称喉室
声门下腔:声门裂以下
喉前庭
喉室 喉中间腔 声门下腔
三、 气管及主支气管
连结喉与肺之间的管道,以“C”型软骨为支架, 软骨缺口向后,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壁封闭, 相邻软骨间借环状韧带连结。
(一)气管
胸腺区
心包区
肺下界 胸膜下界
锁骨中线 第6肋 第8肋
腋中线 第8肋 第10肋
肩胛线 第10肋 第11肋
后正中线 第10胸椎棘突 第12胸椎棘突
第四节 纵 隔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纵隔分部: 上纵隔
前纵隔 下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前庭韧带 声韧带
(三)喉 肌
运动环甲关节,使声带紧张或松弛,调节其振动频率和振幅。 运动环杓关节,扩大或缩小声门裂和喉口,以调节通气量。
环甲肌
运动环甲关节,使声带紧张或松弛,调节其振动频率和振幅。 运动环杓关节,扩大或缩小声门裂和喉口,以调节通气量。
(四)喉 腔
上通喉咽 下接气管
喉口:会厌上缘、杓会厌襞 和杓间切迹围成。
肺门:内侧面凹陷处,主支 气管、肺动脉、肺静脉以及 淋巴、神经进出肺的地方。
肺根:这些出入肺门的结构 由结缔组织包绕在一起称之。
前缘:锐薄,左肺:心切迹,左肺小舌 后缘:钝圆 下缘:肋面和膈面相交处也较锐利,随呼吸上、下移动。
分叶:
左肺:斜裂,分上、下叶。 右肺:斜裂、水平裂,分上、中、下叶。
二、肺内支气管和肺段
蝶筛隐窝
鼻腔粘膜分部
嗅区 呼吸区
(三)鼻旁窦
额 窦:开口于中鼻道 筛 窦:前中组开口于中鼻道
后 组开口于上鼻道
蝶 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
调节吸入空气的温、湿度 起共鸣作用。
二、喉
呼吸的通道,发音的器官
平对3~6颈椎高度,后方是 喉咽,下通气管,两侧邻甲状腺 侧叶、颈部大血管和神经。
气管隆嵴(偏左)
第二节 肺
一、位置、形态:
位置:胸腔内,纵隔两侧。
形态:右肺短而宽,左肺窄而长, 表面有胸膜,光滑,肺小叶轮廓, 幼儿淡红色,成人则呈暗红色。
质软富有弹性,海绵状,比 重 <1 , 出 生 前 >1 , 依 此 判 断 生 前死亡还是生后死亡。
肺尖 肺底(膈面) 肋面 膈面 内侧面(纵隔面)
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 →肺泡
支气管肺段: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和它所属的
肺组织共同组成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
第三节 胸 膜
一、胸腔、胸膜、胸膜腔
1. 胸腔:胸廓和膈围成的腔。 2. 胸膜:覆盖在肺表面(脏胸膜),胸壁内面,膈上面和纵隔侧面(壁胸膜)。 3.胸膜腔: 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延续,在肺周围分别形成封闭的潜在腔隙。
紧张或松弛。
3 弹性圆锥:下缘附着于环
状软骨弓上缘,上缘游离,连 于甲状软骨前角后面,杓状软 骨声带突之间,称声韧带。
环甲正中韧带:弹性圆锥前
部张于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弓 之间。是急性喉阻塞时穿刺的 部位。
弹性圆锥 声韧带
环甲正中韧带
急性喉阻塞时穿刺
声韧带 声带
环甲正中韧带
弹性圆锥 声韧带
4 方形膜
第五章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呼吸道
上呼吸道:鼻、咽、喉 下呼吸道:气管、主支气管及各级分支

第一节 呼吸道
一、鼻
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也是嗅觉器官
外鼻 鼻腔 鼻旁窦
(一)、外 鼻
(二)鼻腔 鼻中隔
易出血区(little区)

鼻腔外侧壁
上、中、下鼻甲 上、中、下鼻道 蝶筛隐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