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TA UNIVERSITATIS TRADITIONIS MEDICALIS SINENSIS PHARMACOLOGIAEQUE SHANGHAI Vol.26No.3May ,2012
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张
旭
邹
红
缪晚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眼科
(上海200021)
【摘
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4例原发性开角
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
对照组滴用0.5%噻吗心安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疗程均为12周。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眼压、视野及临床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平均眼压、
临床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 <0.05);治疗组患者的视野平均缺损和模式标准差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 <0.05),而对照组患者较治疗前则无显著差异(P >0.05)。
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能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促进视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益气活血利水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7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61X (2012)03-0058-03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2009ZXY015)
[作者简介]张旭,女,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眼病的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缪晚虹,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E-mail :miaowanh@126.com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POAG )是指由于病理性高眼压引起视神经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
且眼压升高时前房角始终开放的眼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致盲眼病。
由于其发病的隐匿性,
常常缺乏有效的早期治疗,从而造成不可逆性眼盲。
目前对青光眼视神经损伤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的深入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完善的青光眼治疗应该是降眼压和保护视神经相结合。
我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取得
了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青光眼》中原发性青光
眼的诊断标准[1]
制定。
具体如下:①眼压>21
mmHg ,非接触眼压计测量,至少2次以上;②眼底C /D >0.6,有青光眼性视盘改变;③标准视野检查有早期青光眼性视野缺损或视野正常;④高眼压下房角开放;⑤矫正视力≥1.0,球镜≤ʃ6.00D ,柱镜
≤ʃ2.00D ;⑥瞳孔自然大小;⑦裂隙灯显微镜及眼底镜检查未见屈光间质混浊及青光眼以外的其他眼
病;⑧色觉正常。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
标准;年龄≥18岁;眼压≥22mmHg ,
但≤30mmHg ;未经治疗或仅用单一降眼压药治疗,入选前均已停
药2周。
②排除标准:具有眼部活动性病变;全身疾患(如高血压、
糖尿病等)未得到有效控制;心肺功能不良者,尤其有房室传导阻滞、哮喘病史者;不能按要求接受、
完成治疗者。
1.3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2009年6月至2011年4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共计44例(76只眼)。
其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23 67岁,平均45.7岁;双眼患病32例(64只眼),单眼患病12例(12只眼)。
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23例(40只眼)和对照组21例(36只眼)。
1.4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0.5%噻吗心安滴眼液(5ml /支,
无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滴眼,每次1滴,每日2次,均于6ʒ00、
18ʒ00滴用。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活血利水方:黄芪15g ,白术12g ,当归10g ,川芎10g ,丹参15g ,赤芍药10g ,车前子15g ,赤小豆30g ,钩藤30g ,葛根30g ,夏枯草10g 。
水煎取汁,每日1剂,早晚各
·
85·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第26卷第3期2012年5月
1次温服。
两组疗程均为12周。
1.5观察指标及方法①视力:视力检查用对数视力表,记录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的视力。
②视野:用Humphrey视野计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野的平均缺损(MD)和模式标准差(PSD)。
屈光不正者加矫正镜片。
③眼压:用非接触眼压计检测,重复测3次,取平均值。
④临床主要症状:包括头痛、眼胀、视疲劳等,采用积分法。
具体症状积分标准为:头痛—无(0分),无头痛;轻(2分),偶见轻微头痛;中(4分),时常头痛;重(6分),头痛难忍,不停发作。
眼胀—无(0分),无眼胀;轻(2分),偶见轻微眼胀;中(4分),时常眼胀;重(6分),眼胀持续难忍。
视疲劳—无(0分),无视疲劳;轻(2分),偶有视疲劳;中(4分),时常视疲劳;重(6分),视物不能持久,不能阅读。
1.6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中的非等级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线资料治疗组23例(40只眼)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23 65岁,平均为(44ʃ12)岁。
对照组21例(36只眼)中,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24 67岁,平均为(46ʃ17)岁。
两组在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视力治疗后,治疗组23例40只眼中,4只眼视力提高2排以上,36只眼无明显变化,无视力下降者。
对照组21例36只眼中,1只眼视力提高2排以上,34只眼无明显变化,1只眼视力下降。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眼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眼压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眼压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眼压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
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眼压比较(xʃs,mmHg)
组别n眼数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234026.77ʃ2.8718.89ʃ4.21*#对照组213626.43ʃ3.0220.97ʃ3.98*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下同。
2.4视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野MD和PSD 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视野MD和PSD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视野MD和PSD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视野MD和PS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表3。
表2两组患者的视野MD比较(xʃs,dB)组别n眼数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23408.08ʃ1.717.52ʃ1.68*#
对照组21367.87ʃ1.277.95ʃ1.23
表3两组患者的视野PSD比较(xʃs,dB)组别n眼数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23407.52ʃ2.127.01ʃ1.68*#
对照组21367.61ʃ1.277.75ʃ1.44
2.5主要症状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
见表4。
表4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xʃs,分)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2313.56ʃ0.756.23ʃ0.69*#
对照组2112.89ʃ0.8610.25ʃ0.92*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青光眼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白内障后的第二位致盲原因,给患者及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青光眼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推崇的是多因素作用学说。
在众多的致病因子中,高眼压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该因素通过压迫筛板处的视神经纤维,直接损害视神经,或通过影响视盘微循环而间接损害视神经。
降眼压治疗是目前最为常用、广为接受且往往也是唯一的治疗途径,然而降眼压不能解决视神经继续损害的难题。
近代医学研究表明,青光眼患者视功能的损害是视神经纤维损伤并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死亡的结果。
目前青光眼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预防视神经的损害和RGCs的凋亡,视神经的保护治疗被认为是另一很有前途的治疗途径。
国内青光眼研究者普遍认为,在控制眼压的基础上给予视神经保护应是青光眼理想的治疗方式。
·
95
·
ACTA UNIVERSITATIS TRADITIONIS MEDICALIS SINENSIS PHARMACOLOGIAEQUE SHANGHAI Vol.26No.3May ,2012
青光眼在中医学中属“五风内障”范畴,是由于
阴阳偏盛、
气机失调等诸种原因,导致气血失和,经脉不利,目中玄府闭塞,气滞血瘀,神水瘀积而发
病[2]。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中医学古籍中的“青风内障”相似。
《太平圣惠方》谓:“青风内障,瞳人
(神)虽在,昏暗渐不见物。
”《证治准绳》谓“青风内障证,视瞳神内有气色昏朦,如青山笼淡烟也”,其
病因病机为
“凡阴虚血少之人,及竭劳心思,忧郁忿恚,用意太过者,每有此患”。
而《秘传眼科龙木论》认为,青风内障是因“五脏虚劳所作”。
近年来,多位学者的研究表明,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及供血异常
是导致POAG 患者视功能受损的原因之一
[3-4]。
故本研究采用益气活血利水法调节机体的气血功能,
降低眼内压,恢复受损的视功能。
方中黄芪味甘性温,益气为君;白术助黄芪健脾补气;血为气之母,故用当归补血养血;丹参、赤芍药、当归行气消滞、活血化瘀;川芎乃血中之气药,有行气、活血双重功效;车前子、赤小豆利水降眼压。
此外,葛根具有升阳、活血、通络的作用,其有效成分葛根素具有广泛的β-受体阻滞剂作用、改善微循环作用和抗谷氨酸神经细胞兴奋作用,
并可改善视神经轴浆流运输和降低眼压[5]
;夏枯草具有调节血管舒缩、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6]。
以上药物配伍应用,一方面可疏通目
中瘀滞之脉络,加快房水的排出,降低眼压;另一方
面可改善眼内血液循环和视神经轴浆流,增加视神经的血液供应,提高视细胞的耐缺氧能力及兴奋性,使部分尚未造成不可逆损害的神经节细胞恢复功
能,从而提高患者的视功能。
黄庆山等[7]
运用益气
活血法治疗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结果表明:益气活血法中药联合噻吗心安滴眼液能更好地恢复患者的视
野及视功能,
其疗效优于单用噻吗心安。
本研究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
青光眼,在西药控制眼压的基础上,用中药益气活血利水方改善青光眼患者的视盘血供、减少房水生成、促进视神经细胞代谢,从而达到协同作用,取得了稳定的降眼压效果,且使患者的视野及视功能都得到一定的改善。
然而,该法对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是否具有长期的保护作用,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周文炳.临床青光眼[M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85-204.
[2]廖品正.中医眼科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04-110.
[3]张铭志,傅智伏,刘晓瑞,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正常人群
搏动性眼血流量比较研究[J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4):250-253.
[4]王守境,赵靖,姜利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血流动力学研究
[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1,19(9):674-677.
[5]庞有慧,孙河.葛根、三七、银杏叶三种中药制剂对青光眼视神
经保护作用优效性研究[J ]
.中医药信息,2008,25(2):30-32.[6]付晓瑞,李继昌,张明智.夏枯草近代研究进展概述[J ].中医
研究,
2005,18(6):60-62.[7]黄庆山,朱应文,马绪风,等.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单纯性青光
眼临床研究[
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4,4(2):78-81.编辑:李欣
收稿日期:2011-
12-09Clinical Observation on Qi-nourishing ,Blood-activating and
Urination-promoting Therapy in Treating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ZHANG Xu
ZOU Hong MIAO Wan-hong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qi-nourishing ,blood-activating and urination-promoting therapy in trea-ting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POAG ).Methods :Forty-four patients with POA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23cases )and control group (21cases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0.5%Timolol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qi-nourishing ,blood-activating and urination-promoting recipe based on control group ,with the course of twelve weeks.The visual acuity ,intraocular pressure ,visual field and clinical symptoms were observ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improvement of visual acuity between two groups (P >0.05);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in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0.05),and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 <0.05);the mean defect and 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 of visual field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P <0.05),while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control group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 >0.05).Conclusion :Qi-nourishing ,blood-activating and urination-promoting therapy can decrease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protect the visual function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POAG.KEY WORDS
Qi-nourishing ,blood-activating and urination-promoting therapy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POAG );Chi-nese medical therapy
·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