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到十八世纪的美国教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要教育指导思想:普及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 • 教育思想:1、单轨制和筛选性的学校阶梯
2、建立学区,每学区都设立免费公立小学让所有儿童获得初等教育
3、小学之上是公立文法学校,收容优秀学生寄宿读书,对家庭困难者 以公费助学
4、公立文法学校成绩优秀者免费进入州立大学学校
课外拓展——达特茅斯学院
• 成立于1769年美国 • 第九所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也是闻名遐迩 的长青藤学院之一 • 坐落于新罕布什尔州的汉诺威(Hanover)小镇 • 依利扎维洛克牧师当初成立这个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当地印第
• 1642年和1647年又制定强迫教育法令。 • 结果,在各个殖民地出现了一些公办的初等读写学校,即乡镇学校。而最早的中等
学校是1635年在波士顿设立的拉丁文法学校,后来它成为了哈佛学院的预备学校。 • 特点:基本移植英国模式但又不是完全照搬,也不同于英国学校的私立性质
• (2)南部殖民地:
• 概况:殖民者大多属英国国教会,主要受经济利益驱使来到美洲。孩子的初等 教育或中等教育大多由家庭教师完成后便送往欧洲中学和大学深造。至于劳动 者和少数民族的子女只能接受有限的慈善教育和学徒教育。
教育的管理,解决了儿童就近上学的问题;但它也强化了教育的地
殖民时代美国教育的特点:
(1)移民按照自己的意愿办学,不同的移民区有不同的办学模式,但总体来说, 主要还是英国教育模式的移植;
(2)宗教的目的就是教育的目的,各教派所办的学校均为本教派服务; (3)阶级特征明显。上学与不上学的人的区别就是阶级的区别:上等阶级家庭
在中等教育方面,文实中学有取代文法学校的趋势;
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之一是速度更快,二是州立大学的出现,私立或教会已不 是兴办大学的唯一力量
托马斯.杰斐逊(17建43.0国4.13初——期182重6.07.要4) 思想的代表——杰斐逊
• 美国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 美国第三任总统(1801.03.4——1809.03.3)
• 评价:杰斐逊关于教育的思想及免费的初等教育和建立单轨制免费 公立学校系统的思想,是十分清晰、具体和前所未有的,成为19世 纪公立学校运动的先声,表达了建国时期一代政治界、知识界先进 人物的共同愿望和教育理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三、总结
• 17世纪和18世纪,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方面都表现出国 家对教育的关心进一步加强,教育与科学、生产发展的关 系进一步密切,教育中的民主意识和使用观念进一步显现 等特征。
学点(巡回学校) • 萌芽:在各教学点所在区域采取独立办学的做法 • 发展:1766年,康涅狄格殖民地最先承认将市镇以外地区划分为若
干学区的重要性。 • 确立:1789年,马萨诸塞州颁布法令规定了四种规模的学区,并赋
予学区和市镇同样的办学权 • 作用:适应了当时农村地广人稀的实际,也便于当地人民直接参与
1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8世纪的美国教育
一、美洲教育发展的背景:
• 17世纪的欧洲刚刚经历宗教改革运动,基督教被分为众多派别,有的水火难容; 这一时期欧洲原始资本积累继续蓬勃发展,对海外资源的渴求成为新兴阶级进 军世界的强大动力;
• 原始美洲的发现,为他们提供里取之不尽的物质资源,又为他们提供逃避宗教 或政治迫害的避难所,更为那些衣食无着的社会下层人民带来了新希望。
• 绰号:"人民的人” • 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独立革命运动的一位积极领导
者和组织者,著名的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 杰斐逊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主张人权平等、 言论、宗教和人身自由 • 人们称他是天资最高、最多才多艺的美国总统 • 杰斐逊作为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派杰出代表,与华盛顿和林肯齐名
• 杰斐逊的《知识普及法案》是18世纪建国后倡导普及教育和公共教育制度的典 型
• 特点:中等学校很少,无学院和大学。
• 三大殖民地教育的总特点:
• 以移植欧洲教育模式为主,宗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 教育与殖民地的生活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 • 数量少,水平低,是学校的明显特点。
• 18世纪初,北部和中部殖(民二地城)市1私8人世教纪学的开始美兴国盛教。在育此:背景的影响之下,富兰克
• 特点:不热心于公共教育,教育发展缓慢,直到17世纪末才建立起一所初期为 中等教育的“威廉—玛丽学院”,比哈佛学院迟了近60年。
• (3)中部殖民地:
• 概况:又称“和平的王国”,移民来自欧洲各地,因而教派林立、民族众多, 教育搬用各宗主国的学校模式,这一地区的主要教育机构为堂区学校,面向平 民子弟。
1816年达特茅斯学院法案
• 美国历史上第一桩高等教育诉讼案。 • 美国建国后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围绕高等学校的变革和学院应该属于“私
立”还是“公立”的问题,发生的一桩直接涉及达特茅斯学院性质的诉讼案。 • 该案是美国建国初期教育结构变革过程中极具典型的案例,反映了美国高等教
育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体现了欧美高等院校的管理特色。它的判决结果不 仅加速了美国私立高等院校的发展,促进了美国州立大学的形成,而且对美国 高等教育发展的格局的定型具有很大的影响,促成了美国高等院校社会化的特 征。
安部落的年轻人和年轻白人 • 最初的二百年中只收男生,直到1972年才改为男女合校,是长青藤
学院中最晚接纳女生的一个 • 鉴于传统的影响,并为了突出该校对于本科教育的极度重视,达特
茅斯一直以“学院”名世
达特茅斯学院法案
达特茅斯学院诉讼案最初是由学院内部管理问题的分歧引起的 。作为校董事会的成员之一,惠洛克本人担任第一任校长,他毕生 致力于学院的事业,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深受尊敬和爱 戴。虽然在北美殖民地时期,该学院获得英国王室颁发的特许状并 规定学院的董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但当时董事会出于对惠洛克的 尊重并没有直接管理学院,学院的管理大权实际掌握在惠洛克的手 中。1779年惠洛克去世后,由其儿子约翰·惠洛 克接任校长职务。 小惠洛克在管理方式上也想继承先辈的传统,希望仍采用原来的管 理方式独揽学院大权。然而学院董事会逐渐对此不满,并希望在学 院的日常事务中发挥应有的权力和作用。因此新任校长小惠洛克和 学院董事会之间产生了一些摩擦和冲突:小惠洛克坚持认为他实际 上有权不受董事会的控制而管理学院,而董事们则以解除他的职务
出身的子女能够接受尽可能多的教育,直至读完学院,而下等阶级和贫穷人家 出身的子女则受不得正规的教育,很早就要学艺谋生。
二、建国初期的教育和教育思想
• 背景:教育分权;联邦政府直接干预地方教育,但必要时可以以法律或经济的 手段参与教育决策
• 概况:建国初期,宪法修正案承认宗教信仰自由,教会学校大为增加,更多的 慈善学校也建立起来,星期日学校也传入美国并流行开来;
林于1751年在费城创办了一所文实中学,这是18世纪中期美国中等教育界的新生事物, 是美国中等教育的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 18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又是北美殖民地大学迅速增加的时期,但古典的和宗教的教育 仍占主导地位,一切也都十分简陋。
学区制:
• 目的:为解决农村儿童的受教育问题 • 开端:1725年开始,马萨诸塞殖民地开始在镇周围的乡村设若干教
• 从17世纪起欧洲移民进入北美后,相继建立起13个稳定的辖区,有组织的教育 就此发展起来。
• (一)17世纪的美国教二育、:殖民时代的教育概况
• (1)北部殖民地:
• 概况:又称“新英格兰”,移民这里的多是英国的清教徒,宗教是其教育的灵魂。 为培养清教牧师,1636年马萨诸塞殖民地创办了美洲第一所高等学府—哈佛学院。
2、建立学区,每学区都设立免费公立小学让所有儿童获得初等教育
3、小学之上是公立文法学校,收容优秀学生寄宿读书,对家庭困难者 以公费助学
4、公立文法学校成绩优秀者免费进入州立大学学校
课外拓展——达特茅斯学院
• 成立于1769年美国 • 第九所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也是闻名遐迩 的长青藤学院之一 • 坐落于新罕布什尔州的汉诺威(Hanover)小镇 • 依利扎维洛克牧师当初成立这个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当地印第
• 1642年和1647年又制定强迫教育法令。 • 结果,在各个殖民地出现了一些公办的初等读写学校,即乡镇学校。而最早的中等
学校是1635年在波士顿设立的拉丁文法学校,后来它成为了哈佛学院的预备学校。 • 特点:基本移植英国模式但又不是完全照搬,也不同于英国学校的私立性质
• (2)南部殖民地:
• 概况:殖民者大多属英国国教会,主要受经济利益驱使来到美洲。孩子的初等 教育或中等教育大多由家庭教师完成后便送往欧洲中学和大学深造。至于劳动 者和少数民族的子女只能接受有限的慈善教育和学徒教育。
教育的管理,解决了儿童就近上学的问题;但它也强化了教育的地
殖民时代美国教育的特点:
(1)移民按照自己的意愿办学,不同的移民区有不同的办学模式,但总体来说, 主要还是英国教育模式的移植;
(2)宗教的目的就是教育的目的,各教派所办的学校均为本教派服务; (3)阶级特征明显。上学与不上学的人的区别就是阶级的区别:上等阶级家庭
在中等教育方面,文实中学有取代文法学校的趋势;
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之一是速度更快,二是州立大学的出现,私立或教会已不 是兴办大学的唯一力量
托马斯.杰斐逊(17建43.0国4.13初——期182重6.07.要4) 思想的代表——杰斐逊
• 美国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 美国第三任总统(1801.03.4——1809.03.3)
• 评价:杰斐逊关于教育的思想及免费的初等教育和建立单轨制免费 公立学校系统的思想,是十分清晰、具体和前所未有的,成为19世 纪公立学校运动的先声,表达了建国时期一代政治界、知识界先进 人物的共同愿望和教育理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三、总结
• 17世纪和18世纪,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方面都表现出国 家对教育的关心进一步加强,教育与科学、生产发展的关 系进一步密切,教育中的民主意识和使用观念进一步显现 等特征。
学点(巡回学校) • 萌芽:在各教学点所在区域采取独立办学的做法 • 发展:1766年,康涅狄格殖民地最先承认将市镇以外地区划分为若
干学区的重要性。 • 确立:1789年,马萨诸塞州颁布法令规定了四种规模的学区,并赋
予学区和市镇同样的办学权 • 作用:适应了当时农村地广人稀的实际,也便于当地人民直接参与
1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8世纪的美国教育
一、美洲教育发展的背景:
• 17世纪的欧洲刚刚经历宗教改革运动,基督教被分为众多派别,有的水火难容; 这一时期欧洲原始资本积累继续蓬勃发展,对海外资源的渴求成为新兴阶级进 军世界的强大动力;
• 原始美洲的发现,为他们提供里取之不尽的物质资源,又为他们提供逃避宗教 或政治迫害的避难所,更为那些衣食无着的社会下层人民带来了新希望。
• 绰号:"人民的人” • 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独立革命运动的一位积极领导
者和组织者,著名的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 杰斐逊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主张人权平等、 言论、宗教和人身自由 • 人们称他是天资最高、最多才多艺的美国总统 • 杰斐逊作为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派杰出代表,与华盛顿和林肯齐名
• 杰斐逊的《知识普及法案》是18世纪建国后倡导普及教育和公共教育制度的典 型
• 特点:中等学校很少,无学院和大学。
• 三大殖民地教育的总特点:
• 以移植欧洲教育模式为主,宗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 教育与殖民地的生活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 • 数量少,水平低,是学校的明显特点。
• 18世纪初,北部和中部殖(民二地城)市1私8人世教纪学的开始美兴国盛教。在育此:背景的影响之下,富兰克
• 特点:不热心于公共教育,教育发展缓慢,直到17世纪末才建立起一所初期为 中等教育的“威廉—玛丽学院”,比哈佛学院迟了近60年。
• (3)中部殖民地:
• 概况:又称“和平的王国”,移民来自欧洲各地,因而教派林立、民族众多, 教育搬用各宗主国的学校模式,这一地区的主要教育机构为堂区学校,面向平 民子弟。
1816年达特茅斯学院法案
• 美国历史上第一桩高等教育诉讼案。 • 美国建国后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围绕高等学校的变革和学院应该属于“私
立”还是“公立”的问题,发生的一桩直接涉及达特茅斯学院性质的诉讼案。 • 该案是美国建国初期教育结构变革过程中极具典型的案例,反映了美国高等教
育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体现了欧美高等院校的管理特色。它的判决结果不 仅加速了美国私立高等院校的发展,促进了美国州立大学的形成,而且对美国 高等教育发展的格局的定型具有很大的影响,促成了美国高等院校社会化的特 征。
安部落的年轻人和年轻白人 • 最初的二百年中只收男生,直到1972年才改为男女合校,是长青藤
学院中最晚接纳女生的一个 • 鉴于传统的影响,并为了突出该校对于本科教育的极度重视,达特
茅斯一直以“学院”名世
达特茅斯学院法案
达特茅斯学院诉讼案最初是由学院内部管理问题的分歧引起的 。作为校董事会的成员之一,惠洛克本人担任第一任校长,他毕生 致力于学院的事业,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深受尊敬和爱 戴。虽然在北美殖民地时期,该学院获得英国王室颁发的特许状并 规定学院的董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但当时董事会出于对惠洛克的 尊重并没有直接管理学院,学院的管理大权实际掌握在惠洛克的手 中。1779年惠洛克去世后,由其儿子约翰·惠洛 克接任校长职务。 小惠洛克在管理方式上也想继承先辈的传统,希望仍采用原来的管 理方式独揽学院大权。然而学院董事会逐渐对此不满,并希望在学 院的日常事务中发挥应有的权力和作用。因此新任校长小惠洛克和 学院董事会之间产生了一些摩擦和冲突:小惠洛克坚持认为他实际 上有权不受董事会的控制而管理学院,而董事们则以解除他的职务
出身的子女能够接受尽可能多的教育,直至读完学院,而下等阶级和贫穷人家 出身的子女则受不得正规的教育,很早就要学艺谋生。
二、建国初期的教育和教育思想
• 背景:教育分权;联邦政府直接干预地方教育,但必要时可以以法律或经济的 手段参与教育决策
• 概况:建国初期,宪法修正案承认宗教信仰自由,教会学校大为增加,更多的 慈善学校也建立起来,星期日学校也传入美国并流行开来;
林于1751年在费城创办了一所文实中学,这是18世纪中期美国中等教育界的新生事物, 是美国中等教育的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 18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又是北美殖民地大学迅速增加的时期,但古典的和宗教的教育 仍占主导地位,一切也都十分简陋。
学区制:
• 目的:为解决农村儿童的受教育问题 • 开端:1725年开始,马萨诸塞殖民地开始在镇周围的乡村设若干教
• 从17世纪起欧洲移民进入北美后,相继建立起13个稳定的辖区,有组织的教育 就此发展起来。
• (一)17世纪的美国教二育、:殖民时代的教育概况
• (1)北部殖民地:
• 概况:又称“新英格兰”,移民这里的多是英国的清教徒,宗教是其教育的灵魂。 为培养清教牧师,1636年马萨诸塞殖民地创办了美洲第一所高等学府—哈佛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