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
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选择题
绍兴市柯桥区是全国纺织生产能力最大的产业集群基地。近年来,柯桥区政府将区内各地的印染厂逐渐搬迁至滨海工业区,并对污染物集中处理。下图为“绍兴市局部地区简图”。完成1~2题。
1.柯桥区吸引大量印染厂进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集聚 B.地价
C.水运 D.技术
2.柯桥区调整印染厂布局的积极影响有( )
①优化产业布局②增加农业用地③推动郊区城市化④减少工业污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印染厂和纺织厂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柯桥区是全国纺织生产能力最大的产业集群基地,因此吸引大量印染厂进驻的主要因素是集聚。第2题,印染厂会产生水污染,调整印染厂布局有利于减少工业污染,优化产业布局。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城市准备规划建设一个高新科技工业园,该工业园应布局在(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4.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区对城市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为减轻工业区对城市的空气污染,下列措施较为合理的是( )
①将工业区全部迁往河流北岸②将工业区中的化工厂、化肥厂全部关停③在工业区和城区之间修建绿化带④采用化学手段、除尘装置对工厂、化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无害减排处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3.C 4.D
解析:第3题,高科技工业园对交通、科技和环境的要求较高,图中③地位于城区的外缘,临近湖泊,环境优美;邻近大学城,技术条件好;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第4题,将工业区全部搬迁至河流北岸后,冬季受偏北风的影响,城区的污染会很严重;②显然是不合理的措施;生产过程中减少废气的排放、工业区与城区之间设置绿化带可有效减轻空气的污染。
数据中心是全球协作的特定网络设备,即用集成的大量巨型服务器在Internet网络基础设施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2017年8月,挪威和美国的合资公司Kolos宣布,将在挪威北极圈内的小城巴朗恩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数据中心;苹果和阿里巴巴选址贵州建立数据中心。据此完成5~6题。
5.与贵州相比,巴朗恩建设数据中心最主要的比较优势是( ) A.气候寒冷,湿度适宜
B.建设成本较低廉
C.位置偏僻,安全性较高
D.接近数据消费市场
6.数据中心运转过程中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排放废水
B.释放废热
C.噪声污染
D.放射性污染
答案:5.A 6.B
解析:第5题,巴朗恩位于北极圈内,纬度高,气候寒冷,湿度适宜,即使夏季,气温也只有15 ℃左右,不用人工降温就能维持设备正常运行,而贵州属于亚热带气候,A正确。第6题,数据中心运转主要靠计算机支持,计算机服务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废热,B正确。
下图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7—9题。
7.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高科技力量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8.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A.存在投入——产出联系
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
C.共用劳动力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9.不符合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
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
B.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答案:7.D 8.A 9.B
解析:第7题鞍山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铁矿储量占全国25%,靠近煤炭基地,属于煤铁复合体工业布局。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区的工业部门有炼钢厂、烧结厂、初轧厂、无缝管厂、机修总厂
等,它们之间存在投入——产出联系,因此高度集聚。第9题鞍钢属于传统工业区,科研基础和实力相对比较落后,不适合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上靠近,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未来的世界竞争,很大程度上将是产业集群的竞争。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0~11题。
10.从产业联系看,在“纺织业集群地”布局可能性最小的是( ) A.化纤厂 B.织布厂
C.印染厂 D.造船厂
11、“一提到打火机,人们就想到温州;一提到领带,人们就想到嵊州;一提到袜子,人们就想到诸暨大唐;一提到纺织,人们就会想到绍兴。”这一现象说明产业集群( )
A.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B.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
C.有利于创立区域品牌
D.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
答案:10 D 11 C
解析:第10题由材料可知产业集群是某类或在生产工序上有关联的中小企业的集聚,造船厂与纺织业既不是同类产业也无生产工序上
的关联,故不大可能出现在纺织业集群地。第11题产业集聚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其具有A、B、D选项所述的优点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创立区域品牌。
二、非选择题
12、下图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
解析:第(1)问:首先由设问中的“东部工业区”,寻找做题的线索:工业区的具体位置(城市东南的郊外,城市河流的下游,铁路和公路沿线等)、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再结合文字信息“该地盛行南风”和所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的污染类型及其相应的布局原则;工业区布局的主要经济区位条件等地理基础知识,即可判断东部工业区选址是合理的。在说明理由时应注意从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交通运输等角度全面地、有层次性地加以描述。第(2),抓住设问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中的时间信息(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信息(城市不断扩展)、工业部门信息(焦化厂、水泥厂为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工厂)以及地理事实信息(焦化厂、水泥厂的搬迁呼声越来越大)。再结合图中西部工业区的位置信息(位于城区内),比较容易得出其搬迁的原因。在做此题时需要注意:西部工业区在城市扩展以前的布局是合理的,只是由于城市的发展而变得不合理了。
答案:(1)合理国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