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诊治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摘要】过敏性紫癜的本质是系统性血管炎,主要病变为小血管炎;临床特点是血小板不减少性的紫癜,常伴有腹痛、关节肿痛、血便、血尿及蛋白尿等;2—8岁的儿童多见,男孩多于女孩;以春秋二季发病居多[1]。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食物过敏、药物、微生物及疫苗接种等有关。据报道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接近一半有链球菌性呼吸道感染史,应该引起临床上的重视。其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儿童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病;肾脏损害的程度直接影响该病的严重性及预后,若不及时正确治疗,预后不良。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36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诊治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过积极治疗36例患儿中21例痊愈,12例明显好转,1例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而死亡,2例发生慢性肾衰。结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一经诊断,应该积极正确治疗,大多预后尚好,但是应该警惕发生肾功能不全。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诊断;临床治疗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患儿的年龄4—12岁,住院时间3—8周不等;其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起病时尿检查基本正常者19例,轻度改变者10例,活动性肾功能改变者5例,肾功能减退者2例。

1.2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根据其肾外临床表现主要是皮疹、关

节症状及胃肠道症状等以及肾脏表现如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下降等。典型病例诊断不难,若临床表现不典型、紫癜未出现时易误诊,临床上需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血管炎及原发性iga肾病等进行鉴别。辅助检查有助于判断,尿常规可发现红细胞、蛋白、管型,重症者可见肉眼血尿。

2临床治疗

2.1肾外表现 a、一般治疗:患者卧床休息,积极寻找和祛除致病因素如控制感染、补充维生素等。 b、皮肤损害: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荨麻疹样皮疹时,给予抗组胺药及钙剂。可用氯雷他定5mg (30kg者),1次/d,或西咪替丁20—40mg/(kg·d),均分成2份静滴;1至2周后,15—20mg/(kg·d),分3次口服,持续1—2周[2]。

c、胃肠道损害:一般腹痛者,选用抗组胺药+解痉药物如山莨菪碱。腹痛明显或胃肠道出血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及静滴西咪替丁。

d、发热及关节损害: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关节肿痛严重者可用激素。

2.2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脏病变)治疗需根据肾脏受累程度,轻症者不予特殊治疗,应密切观察、监测尿液。肾脏受累重者需进行如下治疗: a、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2mg/(kg·d),疗程2至3个月;或静滴甲泼尼龙10—30mg/(kg·d)冲击治疗,每天或隔天1次,1疗程3次,之后泼尼松1—2mg/(kg·d)口服维持;待病情改善后减量,直至停用[3]。b、免疫抑制剂:单独使用疗效不

肯定,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如环磷酰胺(ctx)2.5mg/(kg·d),3次口服,疗程8—12周;或静滴l0mg/(kg·d),l疗程2天,每隔2周重复用,连用4—5个疗程后改成每三个月静滴1次;需要注意口服总量30kg者),1次/d,口服,或者用氯沙坦。

3治疗结果

经过积极有效治疗36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中21例痊愈,12

例明显好转,1例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而死亡,2例发生慢性肾衰。4讨论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原因复杂,应该积极寻找并去除病因;临床表现变化多样,但紫癜是其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其最严重的类型,若治疗不当,病情恶化会出现肾功能不全甚至急性肾衰致死,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本组36例患者经过及时积极诊治2例发生慢性肾衰,1例死亡,在看到疗效的同时注意本病的凶险性。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积极总结经验,争取做到及时正确诊断,尚需与一些相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避免误诊发生,同时规范正确治疗使患儿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2—184.

[2]杨华彬,易著文.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药物治疗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8(1):12.

[3]林炯程,胡伟新.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治疗现状[j],医学研究

生学报,2008,21(4):431.

[4]吴玉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6):4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