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无机化学》第7章.化学键理论与分子结构
![《无机化学》第7章.化学键理论与分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158156305727a5e9856a61d9.png)
(2)方向性
①根据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形成共价键时,原 子间总是尽可能沿着原子轨道最大重叠的方向成 键,原子轨道重叠越多,两核间电子概率密度越 大,形成的键越牢固。
②在形成共价键时,除s轨道能在任何方向最大重叠 外,其它p、d、f 轨道只能沿一定方向才能最大重 叠成键。所以,当一个 A原子与其它一个或几个 B 原子形成共价分子时,B原子在A原子周围的成键 方位是一定的,这就是共价键的方向性。
激发
2p
2s
(激发态)
杂 化
p (杂化态)
sp2
3个sp2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理论
+
σ 2 sp -p
F
F
σ 2 sp -p
+
- + - +
B
F
120° F
-
F +
B
+F
-
平面三角形
图9-8 sp2杂化轨道的空间取向和BF3分子构型
sp2杂化
BF3分子形成时中心B原子的轨道杂化情况 和分子的空间构型。
对于同核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如 H2 , O2,P4,S8等,由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相同, 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核间的电子云密集区 域在两核的中间位置,两原子核正电荷所形成 的正电荷重心和成键电子对的负电荷重心恰好 重合,这种键叫非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
NH3 等,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共用电子对 发生偏移,核间的电子云密集区域偏向电负性 较大的原子一端,使之带部分负电荷,电负性 较小的原子一端则带部分正电荷,键的正负电 荷重心不重合,这种键叫极性共价键。
BF3分子的空间构型
(3) sp3杂化: 杂化轨道间夹角109.5 º ,正四面体结构。
高中化学竞赛课程 无机化学第二章 分子组成与结构
![高中化学竞赛课程 无机化学第二章 分子组成与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c6769c88551810a6f52486de.png)
例
写出K+、 Ag+ 、Fe3+、 Be2+ 和Pb2+ 的电子构型
并判断离子构型。
离子 离子的核外电子 离子的最外层 离子构型
排布
电子排布
K+
[Ar]4s0
3s23p6
8
Ag+
[Kr]4d10
4s24p64d10
18
Fe3+
[Ar]3d5
3s23p63d5
9-17
Be2+
1s2
1s2
2
Pb2+ [Xe]4f145d106s2 5s25p65d106s2
例:NH3 (g) = NH2 (g) + H (g) D1 = 427kJ·mol -1
NH2 (g) = NH (g) + H (g) D2 = 375kJ·mol -1
NH (g) = NH (g) + H (g) D3 = 356kJ·mol -1
EN-H = 1/3(D1+D2+D3)
= 1158/3=386 kJ·mol -1
(次外层 +最外层)
18+2
(4) 离子半径 离子半径无法单独测定
正负离子核间距离r0 (r0 = r+ + r- ) 如以r(O2-) = 126 pm; r(F-) = 119 pm 为基准
可求得 r+
离子半径变化规律:
(1)同周期:负离子> 正离子 Na+ (98 pm) < F– (133pm)
原子中参与化学成键的外层电子称为价电子。一般 用点代表价电子,用短线代表原子之间的共享电子 对,如此表达的电子结构称为Lewis结构。
无机化学总结笔记[整理版]
![无机化学总结笔记[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8a1b01524de518974b7d36.png)
无机化学总结笔记[整理版]《无机化学》各章小结第一章绪论平衡理论 :四大平衡理论部分原子结构1(无机化学结构理论:,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元素化合物2(基本概念:体系,环境,焓变,热化学方程式,标准态古代化学3(化学发展史: 近代化学现代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Δc(A)υ=Δt2( 质量作用定律元反应 aA + Bb Yy + Zzabυ = k c (A) c (B)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 浓度, 催化剂, 其它.温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升高会加速反应的进行;温度降低又会减慢反应的进行。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其他因素,如相接触面等。
在非均匀系统中进行的反应,如固体和液体,固体和气体或液体和气体的反应等,除了上述的几种因素外,还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的大小和接触机会有关。
超声波、紫外线、激光和高能射线等会对某些反应的速率产生影响4. 化学反应理论: 碰撞理论, 过渡态理论碰撞理论有两个要点:恰当取向,足够的能量。
过渡态理论主要应用于有机化学。
5. 化学平衡: 标准平衡常数, 多重平衡规则, 化学平衡移动及其影响因素(1)平衡常数为一可逆反应的特征常数,是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度。
对同类反应而言,K值越大,反应朝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进行的越完全(2)书写和应用平衡常数须注意以下几点a. 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或分压,必须是在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时相应的值。
生成物为分子项,反应物为分母项,式中各物质浓度或分压的指数,就是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
气体只可以用分压表示,而不能用浓度表示,这与气体规定的标准状态有关。
b.平衡常数表达式必须与计量方程式相对应,同一化学反应以不同计量方程式表示时,平衡常数表达式不同,其数值也不同。
c.反应式中若有纯故态、纯液态,他们的浓度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必列出。
无机化学试题库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771b9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7.png)
无机化学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A. 钠B. 镁C. 铝D. 钾答案:A2.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A. NaOHB. NaClC. H2OD. Na2O答案:A3.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酸性氧化物?A. CO2B. Na2OC. CaOD. H2O答案:A4. 以下哪种元素属于卤素?A. 氧B. 氮C. 氟D. 碳答案:C5.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H2OC. NaOHD. MgO答案:B6. 以下哪种金属的密度大于水?A. 钠B. 钾C. 铝D. 铜答案:C7.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A. CO2B. H2OC. NaClD. CH4答案:C8.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A. 铁B. 钴C. 镍D. 锌答案:A9.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碱性氧化物?A. CO2B. Na2OC. CaOD. H2O答案:B10.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0?A. 锌B. 镓C. 锗D. 砷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周期的元素数量最多。
答案:六2.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族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答案:三3. 化合物H2SO4的俗名是____。
答案:硫酸4. 化合物NaCl的俗名是____。
答案:食盐5.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族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答案:七6. 化合物NH3的俗名是____。
答案:氨7.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周期的元素数量最少。
答案:一8. 化合物H2O的俗名是____。
答案:水9.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族的元素都是稀有气体。
答案:零10. 化合物CO2的俗名是____。
答案:二氧化碳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什么是离子键,并举例说明。
答案: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例如,NaCl中的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之间就是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的。
无机化学 第3章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理论
![无机化学 第3章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1651298f18583d0496459d9.png)
O3 ; PCl3 ; CO2 ; OF2 。
O3分子的结构
O3 中心原子 O 价层电子对数: (6+0×2)/2=3
价电子对构型平面三角形。分子构型为V型
O 127.8pm
O
O
O
O
O
116.80
价电子对构型和分子构型都为线形。
O
C
O
CO2以sp杂化成键:一个
键,两个
4 3
键。
OF2的分子结构
OF2 中心原子O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6+1×2)/2=4
价电子对构型为四面体,分子构型为V型
O
F
F
OF2以sp3不等性杂化成键。
3.4 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s-s重叠
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s-p重叠
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p-p重叠(1)
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p-p重叠(2)
能量近似原则
最大重叠原则
对称性原则
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1)
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2)
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
N2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
O2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
CO的分子轨道能级图
3.5 分子间力和氢键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取向力
诱导力
色散力
化学视野——光电子能谱(PES)
PES——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e
光电子能谱技术是光电效应的现代应用。
可见光源照射物质可将价电子射出。短波光 源(紫外或X射线)产生的高能光子能将分 子或原子内层具有各种结合能的电子射出, 通过这些结合能的大小可提供分子中能级的 细节。
化学分子间力的作用
![化学分子间力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ee4d40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7.png)
化学分子间力的作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在化学领域中,分子间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概念。
分子间力是指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量,它对物质的性质、状态转变和分子级反应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分子间力的几种常见类型及其在化学中的作用。
一、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分子间力。
它是由于永久或暂时荷电的分子之间的电荷不均引起的。
在非极性分子中,范德华力是分子间作用的主要形式。
范德华力的大小与分子的极化程度有关,极化程度越大,范德华力越强。
范德华力的作用使得分子能够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固态物质。
二、氢键氢键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它主要存在于氢原子与高电负性原子之间,如氮、氧和氟等。
氢键的存在使得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增强,有利于物质的溶解和反应。
氢键在生物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DNA的双螺旋结构就是由氢键相互作用维持的。
三、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引起的分子间力。
它主要存在于离子晶体中,是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造成的。
离子键具有很高的结合能,因此离子晶体具有很高的熔点和热稳定性。
离子键在无机化学和材料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制备陶瓷材料和电解质等。
四、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于原子间电子的共享而产生的分子间力。
共价键是化学反应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分子间力。
共价键的强度取决于共享电子的数量和共享的程度。
共价键的形成使得分子能够通过化学反应进行重组和转化。
在有机化学中,共价键的形成和断裂是化学反应的基础,为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依据。
五、其他分子间力类型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分子间力之外,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分子间力。
如疏水力是由于非极性分子间的亲疏水性引起的相互作用。
π-π相互作用是由于π电子云的重叠而产生的作用力。
静电相互作用是由于带电粒子之间的电场相互作用引起的分子间力。
综上所述,分子间力是化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概念,它对物质的性质、状态转变和反应有着重要影响。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分子间力与氢键(无机化学课件)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分子间力与氢键(无机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c984d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4.png)
三、化学键与作用力比较
作用力 化学键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
存在
原子间 离子间
强弱 强
分子间作用性质
物理性质 (熔沸点)
课程小结
本节重点
分子间存在着(微弱的)将分子聚 在一起的作用力称为分子间作用力。
分为范德华力和氢键两大类。其中,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按照能量大小来排序:化学键> 氢键 >分子间作用力。
无机化学
˝
氢键
目录
CONTENTS
01 氢键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02 氢键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03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01
氢键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一、氢键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氢键:
分子内几乎“裸露”的氢核与另一分子中带负电荷的原子产生的静电作用
定义:当氢原子与电负性大的X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时,它们之
三、化学键与作用力比较
在通常情况下,将水加热到100℃,水便会沸腾;而要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却需要将水加热至1000℃,这样的高温才会有水部分分解。由此我们能得出什 么结论?
想一想
三、化学键与作用力比较
H-O-H分解需要破坏共价键;而使水沸腾需要克服分子 间作用力,它们所需的能量不同,说明了分子间作用力比化 学键弱。
具有方向性与饱和性
03
氢键对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三、氢键对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类型:
1. 分子间氢键
F —— H ····F —— H
2. 分子内氢键
H O
OH
CO
三、氢键对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氢键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 分子间氢键增大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的 熔沸点降低。例:对羟基苯甲酸高于邻羟基苯甲酸。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a16ede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d.png)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无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无机化学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绕核运动,处于不同的能级和轨道。
电子的排布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
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
周期表中的横行称为周期,纵列称为族。
同一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一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二、化学键与物质结构1、化学键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通常存在于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
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通过自由电子形成的。
2、物质结构物质的结构有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原子晶体如金刚石,由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硬度大,熔点高。
分子晶体如干冰,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熔点和沸点较低。
离子晶体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熔点较高,硬度较大。
金属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三、化学热力学基础1、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中的体现,即ΔU = Q + W,其中ΔU 为热力学能的变化,Q 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W 为做功。
2、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了热功转换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即自发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3、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了绝对零度时,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熵值为零。
四、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分子间力
![分子间力](https://img.taocdn.com/s3/m/6f182e31b90d6c85ec3ac60f.png)
Compound
AgF
r+/r-
Crystalline type Coordination number
0.85 NaCl
6:6
AgCl
0.63 NaCl 6:6
AgBr
0.57 NaCl 6:6
AgI
0.51 ZnS 4:4
Compound
CuF
CuCl
CuBr
CuI
r+/r-
0.72
0.53
0.49
氢键(hydrogen band)
● 氢键存在的证明 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一样,
也是很弱的力. 与同系物性质的不同就是
由氢键引起的.
The structure of ice
● 氢键的结构特点
rH
d
θ
X
Y
R
Represent of hydrogen bond
这种方向与富电子 氢化物中孤对电子占 据的轨道在空间的伸 展方向有关.
,Be2+离子半径最小,又是2电子构型,因此Be2+有很大的极化能 力,使Cl-发生比较显著的变形,Be2+和 Cl-之间的键有较显著的 共价性。因此BeCl2具有较低的熔、沸点。BeCl2、MgCl2、CaCl2的 熔点依次为410℃、714℃、782℃。
● 溶解度降低 离子极化使离子键逐步向共价键过渡,根据相似
● 偶极矩 (dipole moment, µ) 表示分子中电荷分布状况的物理量,定义为正、负电重心间的
距离与电荷量的乘积. 分子电偶极矩是个矢量. 对双原子分子而言
,分子偶极矩等于键的偶极矩;对多原子分子而言,分子偶极矩则
等于各个键的偶极矩的矢量和.
● 双原子分子的极性取决于键的极性。
无机化学:分子间力的特点
![无机化学:分子间力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54bccb9f5335a8103d22046.png)
H
通式:X—H Y
255pm H
F
H O—H
氢键的强度 可用氢键键能表示
通式:X—H Y 即每拆开1mol H Y键所需的能量 氢键键能一般42kJmol1,远小于正常 共价键键能,与分子间力差不多。
如 H2O 氢键键能为1883 kJmol1, O—H键能为463 kJ mol1 。
分子内的氢键
-200 CH4 2
H2S H2SeH2HTeI HCl HBr SbH3
NH3 H2S HCl
H2Se AsH3
HBr
SbH3 HI SnH4
PH3
GeH4
AsH3
SiH4
PH3 SiH4
GeH4 SnH4
CH4
345
2345
周期数
氢键的形成
同种分子内的氢键
如
F
F H 140° H F
F H
163pm
Ar 1.813 -189.2 -185.7 0.414 6.54 8.09
Kr 2.737 -156.0 -152.7 0.888 - - Xe 4.451 -111.9 -107 1.94 - -
Rn 6.029 -71 -61.8 4.14 211.2 254.9
α(×10-40C·m2·V-1)
1.65 5.89 7.33
溶分质子或间溶力剂对分物子质的性变质形的性影越响大,
分α子×间10力-40越熔大点,溶沸解点度越大。 溶解度
另C·外m2·V,-1 分子℃间力℃对分H子2O型乙物醇质的丙酮
He硬0度.22也5 有-2一72定.2 的-26影8.9响0.1。37分0子.599极0性.684
Rn度6。.029 -71 -61.8 4.14 211.2 254.9
无机化学:分子间作用力1
![无机化学:分子间作用力1](https://img.taocdn.com/s3/m/334c1baba26925c52dc5bfcf.png)
➢ 色散力是非极性分子之间唯一的作用力 17 ➢ 色散力存在于所有的分子之间
不同分子间作用力在同一物质中的大小
kJ/mol
取向力
诱导力
色散力
Ar CO HCl NH3 H2O
0 0.003 3.305 13.31 36.38
0 0.008 1.104 1.548 1.929
8.49 8.74 16.82 14.94 8.996
21
氢键(hydrogen band)
● 氢键存在的证明
22
H2O、 HF、NH3与同系物性质的不同就是由氢键引起的。 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一样,也是很弱的力。
The structure of ice
23
氢键: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1936年 Pauling
氢键:氢原子与电负性 大的X原子以共价键结 合以后,它还可以和另 一个电负性大的X’原 子产生吸引力。这种吸 引力叫做氢键。
粘度:
丙醇 < 丙二醇 < 甘油
33
➢ 生命科学:
C=O…H-N氢键使蛋白质形成a螺旋
34
-螺旋
反平行-折片 反平行-折片
35
➢ 生命科学:碱基配对,DNA基因转录
36
主槽 次槽
37
➢ 水的特殊性质:
高沸点 高热容 密度的变化 水的高表面张力 树木中水的输送 良好的溶解能力 可燃冰
色散力dispersionforces伦敦力londonforces瞬时偶极诱导偶极相互作用瞬时偶极瞬时偶极不断的存在消失16色散力dispersionforces分子间作用力中相当最弱的一种110kjmol随着分子变形性的增多而增大分子量表面积色散力存在于所有的分子之间17不同分子间作用力在同一物质中的大小kjmol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ar849co00030008874hcl330511041682nh133115481494363819298996什么最弱的色散力在同一分子中总分子间力的比重通常比较大
(2024年)《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2024年)《无机化学》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182ec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1.png)
2024/3/26
22
06 无机化学实验方 法与技能
2024/3/26
23
实验室安全知识及操作规范
2024/3/26
实验室安全守则
01
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安全防护措施、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等。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
02
介绍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方法、标识含义以及相应的安全操作要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 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10
03 化学键与分子结 构
2024/3/26
11
离子键及其性质
01
离子键的形成
通过电子转移形成正、负离子, 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离 子键。
02
离子键的强度
03
有机化学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 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
202含量、结构和 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
论。
04
材料化学
研究材料的制备、组成、组织结 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一门新兴交
叉学科。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6
31
阐述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和数据处理能力。
26
07 课程总结与拓展 延伸
2024/3/26
27
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掌握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理解元素 性质递变规律。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
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 学平衡等基本原理。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中的化学键与反应
![无机化学中的化学键与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4b859e2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1.png)
无机化学中的化学键与反应从高中的化学课程开始,人们便开始学习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在无机化学领域中尤其重要。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是无机化学的基石,对于人类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能源科学等领域都有很大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无机化学中的化学键与反应。
一、化学键化学键是使原子相互结合成分子或晶体的力,它们是在原子间或离子间发生的强相互作用力,保持了物质的稳定结构。
化学键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1.共价键共价键是由共用电子对来连接原子的键,形成共用电子对的原子必须具有比外层电子少一到三个的价电子,它可以是单重键、双重键、三重键等多种形式。
共价键强度比其他类型的化学键都弱,常温常压下,共价键的断裂是容易发生的。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间的静电相互吸引产生的,是元素间电性稳定的性质。
离子键通常形成于电负性差异极大的离子间,如钠和氯离子间的键。
它的强度一般比共价键强,具有很高的熔点和沸点,通常是固态的。
3.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产生的,这些原子基本上失去了外层电子,形成离子性正离子,而电子则在金属中流动。
金属键中电子按照费米-狄拉克统计分布定律在能量分布上占据能隙。
金属键的强度处于共价键和离子键之间,也不容易断裂。
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它将不同的元素和化合物变为新的化学物质。
化学反应有多种类型,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配位反应等等。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化学反应,其特点是酸会和碱产生一定量的盐和水。
这种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结合和中和作用,通常可用中和方程式表示。
酸碱反应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生活中的洗涤剂、医药制品和水处理等。
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产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即将电子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的氧化数改变了,有些物质被氧化而失去电子,变为另一物质的还原剂,而有些物质被还原而得到电子,变为另一物质的氧化剂。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e4ddae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f.png)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B0301301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授课系(部):制药与环境工程系学分学时: 6学时/周一、课程定位与作用1.课程的定位:《无机及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应用、组分分析方法和实验技术的一门应用学科,是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大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根据专业特点选定的。
理论课以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的应用为主线进行课程设计,主要包括溶液及其浓度的表示、电解质溶液和沉淀—溶解平衡、原子结构、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滴定分析法概论、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实践课以化学基本操作技术、滴定分析操作技术为主线进行课程设计,根据专业需要开设实验,所开实验包括化学基本操作、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物质含量测定等。
2.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从事分析检验工作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确立正确的“量”的理念,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学习后续课程或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今后到各类相关企业工作或从事产品质量检验和控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承接中学化学,为后续的《药用基础化学》、《仪器分析》、《药物化学》等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化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掌握从事分析检验工作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确立正确的“量”的理念,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气体溶液、物质结构、化学平衡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分析化学中误差及数据处理;(3)掌握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无机化学知识梳理
![无机化学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63ea879a76e58fafbb00328.png)
晶体结构1.分类分子晶体:分子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成的晶体成为分子晶体。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是一种弱相互作用,远小于化学键的结合强度。
离子晶体: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成的晶体称为离子晶体。
离子键: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叫做离子键。
特点:没有方向性;没有饱和性。
金属晶体:金属离子或原子之间以金属键结合成的晶体成为金属晶体。
原子晶体: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成的晶体称为原子晶体。
混合晶体:一些固体但追和化合物是由共价键和其他结合方式形成的过渡性晶体,称为混合晶体。
分子晶体与分子间作用力1.分子的极性极性共价键:在共价键中,若成键原子的元素电负性之差不为零,这种共价键称为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在共价键中,若成键原子的元素电负性之差为零,这种共价键称为非极性共价键。
极性分子: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不同,使分子中电子云分布不均匀,整个分子的正电荷重心与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形成正负两极,这种分子叫极性分子,分子中的键是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分子:成键原子的电负性相同,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相同,分子中电子云分布均匀,整个分子的正电荷重心与负电荷重心重合,这种分子叫非极性分子,分子中的键是非极性共价键。
键的极性与电负性差有关,两个原子的电负性差值越大,键的极性越大。
分子的极性不仅与键的极性有关,而且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
对于双原子分子而言,键的极性影响分子的极性;对于多原子分子而言,分子的极性不仅键的极性有关,而且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分子的空间构型有时会导致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使键的极性抵消;如NH 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不可抵消)和BF 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可抵消)。
分子的极性大小用偶极距μ来衡量,与正负电荷重心之间的距离——偶极长d 、正负电荷重心的电荷量q 有关, 分子偶极距定义为分子的偶极长与偶极一端的电荷量的成绩,即:d q ⋅=μ。
偶极距的国际单位制为C·m (库伦·米) 化学键的极性也可以用键的偶极距衡量,分子中各个化学键的偶极距的矢量和等于分子的偶极距。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https://img.taocdn.com/s3/m/ebbc9c2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8.png)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量,它对物质的性质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作用力影响着液体的表面张力、气体的压强、固体的熔点和沸点等物理性质。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间作用力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率。
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分为几种主要类型:范德华力、氢键、离子键和共价键。
范德华力是非极性分子之间的弱作用力,它是由于电子在空间中的不均匀分布而产生的。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静电相互作用力,它发生在一个电负性较高的氢原子与一个电负性较低的原子之间。
离子键则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产生的。
共价键则是由原子之间共享电子形成的。
这些分子间作用力的强弱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例如,范德华力较弱,因此非极性物质通常具有较低的沸点和熔点。
氢键较强,使得水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熔点,以及较大的表面张力。
离子键较强,导致离子晶体具有高熔点,而共价键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熔点。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间作用力也可以影响反应的进行。
例如,在溶剂中,分子间作用力可以使溶质分子离解,促进化学反应的发生。
此外,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子间作用力可以调节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总而言之,分子间作用力是决定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过程的重要因素,它们的强弱和类型对物质的性质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大学无机化学第2章分子结构
![大学无机化学第2章分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4291ca628e9951e79b8927f3.png)
sp 2个sp杂化轨道
sp杂化
上页
下页
回主目录
返回
hyzh@
BeCl2
Be:1s22s2
Cl:1s22s22p63s23p5
BeCl2 键角 θ=180° 直线型分子
上页 下页 回主目录 返回
hyzh@
(2)sp2杂化轨道:由1个s轨道和2个p轨道杂化得到 3个等同的sp2杂化轨道。每个轨道含有1/3 s和2/3 p的 成分,3个轨道处于同一平面,每个轨道间的夹角为 120º 。例如: BF3的形成 2p 2s 2 1 基态B价层电子排布: 2s 2p
1. s-p等性杂化 (1)sp杂化:1个s轨道和1个p轨道杂化得到两个等 同的sp杂化轨道。每个轨道含有0.5s和0.5p的成分,
两个轨道间的夹角为180º 。例如:BeCl2的形成
基态Be价层电子排布:2s2
2s
2p
在BeCl2分子形成中,Be原子轨道的杂化过程如下:
2s
2p
激发
2s
2p
激发态
第二章 分子结构 Molecular structure
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范 秉 琳
E-mail: yaoxuejianyan@
Password: yaojian2015
物质的性质
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结构
化学键(chemical
bond)
分子中直接相邻的原子间强的相互作用 称为化学键。
2. 共价键的方向性:因为各原子轨道在空间分布方
向是固定的,为了满足轨道的最大程度重叠,原子 间形成的共价键,当然要具有方向性。
(三)共价键的类型
1.键: •成键轨道沿键轴方向头碰头重叠 •轨道重叠部分沿键轴呈圆柱形对称 •是最大重叠,可旋转,稳定性高
无机化学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无机化学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e2db26b25c52cc58bd6be57.png)
4.1.1 离子键的形成
子 (1)离子键理论 1916 年德国科学家 Kossel ( 科塞尔 ) 提出 ) 教 当活泼金属的原子与活泼的非金属原子相互化合时, 案 ① 当活泼金属的原子与活泼的非金属原子相互化合时,均有通 过得失电子而达到稳定电子构型的倾向; 过得失电子而达到稳定电子构型的倾向; 对主族元素,稳定结构是指具有稀有气体的电子结构, 对主族元素,稳定结构是指具有稀有气体的电子结构,如钠 稀有气体的电子结构 和氯;对过渡元素, 轨道一般处于半充满,例外较多。 和氯;对过渡元素,d 轨道一般处于半充满,例外较多。
价键理论 1927
杂化轨道理论 1931
§4.1 离子键理论
无 机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4.1.1 离子键的形成 4.1.2 离子键特点 4.1.3 离子特征 4.1.4 离子晶体 4.1.5 晶格能
离子型化合物: 离子型化合物:活泼金属原子与活泼非金属原子所形成的 化合物。 化合物。如KCl,CaO等。 , 等 主要以晶体形式存在 无 机 化 学 电 较高熔点和沸点 熔融或水溶解后能导电 ?
Zn 2+ , Cd 2+ , Hg 2+ , Cu + , Ag + 等(ns 2 np 6 nd10 )
电子构型, ④ (18+2)电子构型,如 电子构型
Pb 2+ , Sn 2+ , Bi 3+ , Tl +
无 机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电子构型, ⑤ 9 -17电子构型,如 电子构型
(n − 1)s 2 (n − 1)p 6 (n − 1)d10 ns 2
d = rMg 2 + + rO 2 − = 210 pm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e70a189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9.png)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化学键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它们决定了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反应特点。
化学键的形成源于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电子的转移或共享,原子可以形成牢固的化学键,从而结合成稳定的分子。
化学键的类型主要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配位键等,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强度。
共价键是最常见的一种化学键,它是通过原子之间共享电子对形成的。
当两个原子的电负性相近时,它们倾向于通过共享电子对的方式来达到稳定的电子排布,形成共价键。
共价键可以是单键、双键或三键,键的强度随着共享电子对数目的增加而增强。
共价键的方向性很强,对分子的构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离子键是通过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和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当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的电负性差异较大时,电子会从金属原子完全转移到非金属原子上,形成带正电荷的金属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非金属阴离子。
这些离子通过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形成离子化合物。
离子键没有方向性,离子化合物通常呈现出高熔点、高沸点和良好的导电性等特点。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它是金属材料独特的键合方式。
在金属晶体中,原子核周围的价电子可以自由移动,形成所谓的"电子海"。
这些自由电子通过静电引力与原子核结合,使金属原子紧密堆积在一起。
金属键赋予了金属材料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性。
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通常出现在配合物中。
在配位键中,电子对由一个原子独自提供,而另一个原子则接受这个电子对。
提供电子对的原子称为配体,接受电子对的原子称为中心原子。
配位键的形成使得配合物具有独特的几何构型和化学性质。
除了化学键外,分子间作用力也在物质的性质和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子间作用力是指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虽然它们比化学键弱得多,但对物质的聚集状态、溶解性和反应性等有着显著的影响。
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和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等。
范德华力是所有分子之间都存在的一种弱引力,它源于分子中电子云的瞬时偏移而产生的瞬时偶极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个C—H是等同的共价键
∠HCH=109º28'
C: 2p
2s
C: 2p2sC:来自2psp32s
跃迁
sp3杂化
杂化的定义:
杂化(hybridization):就是原子形成分子时,同一原 子中能量相近的不同原子轨道重新组合成一组新轨 道的过程。所形成的新轨道称为杂化轨道。 (hybrid orbital)
离子键理论 1916 年德国科学家 Kossel ( 科塞尔 ) 提出
离子键的形成
(以 NaCl 为例)
第一步 电子转移形成离子:
Na - e —— Na+ ,
Cl + e —— Cl-
第二步 靠静电吸引, 形成化学键 。
路易斯经典共价键理论
1916 年,美国科学家 Lewis 提出共价键理论。认为分子中的原子 都有形成稀有气体电子结构的趋势,求得本身的稳定。 而达到这 种结构,可以不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离子和离子键来完成,而是通 过共用电子对来实现。
键 : 两个原子的原子轨道(s-s、 s - px、px-px)沿着
键轴方向以“头碰头”的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
键: 是两个原子的原子轨道(py-py和pz-pz) 以“肩并肩”
的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
s-s
s-px
( px - px)
N2分子形成示意图
N2 分子中两个原子各有三个单电子
, px py pz
C=C
133
602.0
C C
120
835.1
在不同化合物中,相同的键,键长和键能并不相等。 例如,CH3OH 中和 C2H6 中均有 C -H 键,而它们的键长和键能不同。
3.键角:
键角是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在多原子分子中才涉及键角。
键角是决定分子几何构型的重要因素。 如 H2S , H-S-H 键角为 92 °,决定了 H2S 分子的 构型为 “ V ” 字形 又如 CO2 , O-C-O 的键角为 180°,则 CO2 分子为 直线形 。
如 H + Cl
Cl B Cl Cl
H Cl
Cl Cl P Cl
Cl Cl
但 Lewis 没有说明这种键的实质,所以适应性不强 。 在解释 BCl 3 , PCl 5 等其中的原子未全部达到稀有 气体结构的分子时,遇到困难。
Lewis 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种不同于离子键的新的键型, 解释了 X 比较小的元素之间原子的成键事实。
2. 共价键的饱和性
共价键的数目由原子中单电子数决定,一个原子有多少个未成对 单电子,就只能配对形成多少个共价键。
例如
Cl 原子有1个单电子,形成一个共价键; O原子有2个单电子,形成二个共价键; N原子有3个单电子,形成三个共价键。
3.共价键的方向性
各原子轨道在空间分布方向是固定的,一般成键电子的原 子轨道只有沿着轨道伸展方向进行重叠才能实现最大限度 的重叠。
OH (g)=O (g)+H(g)
DH-O=423.7(Kj·mol-1)
EH O
502
423.7 2
462.8(kj
•
mol 1)
一般地说,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牢固,分子也就越稳定。
2.键长:
分子中成键两原子核之间的距离叫键长。 一般键长越小,键越强。
C-C
键长 / pm 154
键能 / kJ·mol-1 345.6
沿x 轴成键时, px 与 px “ 头碰头” 形成一个 键 。此时, pz
和 pz , py 和 py 以 “ 肩并肩 ” 形式重叠,形成两个 键。
(2) 按共用电子对来源的不同分为
➢正常共价键: 由成键两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配 对成键的共价键。
➢特殊共价键: 配位键
成键原子一方有孤对电子;
• 形成条件: 另一方有空轨道。
H
• 举例:NH4+
HNH
H
二、 键参数
1.键能:
在一定温度和标准压下断裂1mol共价键所需要的能量.
离解能: 在一定温度和标准压下将1mol理想气态分子离解成
理想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
A-B(g)=A(g)+B(g)
DA-B
H2(g)=H(g)+H(g)
DH-H
H2O(g)=OH(g)+H(g) DH-OH=502(Kj·mol-1)
+
-
2- y2
z
z
+
+
- - y
+
y
x -+
Ys x
Y pz
以 HCl 为Yd例xy
z
z
z+ z
z
z
--
-+
yx
+
x
+Ydz2
+
- - +y yxy
+ ++x
-
-x
-Ydx2- y2
-y
y
+
Ypy
Yd yz
Ypx
Ydxz
z
+
-
-
+
x
Ydxy
3pz
1s
+z
+
z
(三) 共价键的类型:
(1) 按原子轨道重叠方式不同共价键分为
基态
R
(二)现代价键理论(valence bond theory VB法)要点:
1. 共价键的本质
两个原子相互接近时,具有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未成对的 电子可以相互配对,所在的原子轨道有效重叠,使核间电 子云密度增大,系统能量降低,形成共价键。
前提条件
一是原子在结合前有单电子; 二是单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 三是最大重叠原理。
金属键理论 金属键的形象说法是,失去电子的金属离子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 中。 金属离子通过吸引自由电子联系在一起,形成金属晶体 。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之间弱的相互作用力。 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 force) 氢键(hydrogen bond)等。
9.1 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一、 现代价键理论(valence bond theory VB法)
1927年,Heitler 和 London 用量子力学处理氢气 分子 H2 ,解决了两个氢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本 质问题,使共价键理论从经典的 Lewis 理论发 展到今天的现代共价键理论。
(一)氢分子的形成:
自旋方向相反
可以同时占 据同一轨道
自旋方向相同 不能同时占
E
据同一轨道
排斥态
0
-D
ro
4.键的极性 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
非极性 共价键:
▪ 成键电子对等量共享的共价键。
▪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例如 H2、O2、N2等分子。
极性 共价键:
▪成键电子对偏向一方共价键。
▪不同种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例如NH3分子中N -H键,H2O分子的O-H键等。
三、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理论的提出:
第九章 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第一节 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第二节 分子间作用力
原子 化学键 分子 分子间作用力 宏观物质
[定义] 分子中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称 为化学键(chemical bond).
离子键(ionic bond) 共价键(covalent bond)金属键(metallic b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