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试题以及答案(全国3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全国3卷)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2个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贫,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小题。
有别于流行的以精英文化为大传统而以民间文化为小传统的文化传统划分,从中国文化自身特点出发,又有作为“道”的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和作为“术”的中国文化的小传统这一新的划分。如果说前者是指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儒释道的文化体系的话,那么,后者则为诸如中医、武术、气功、养生、堪舆乃至烹饪等的技术体系。也正是从这一新的划分出发,才使中国文化大小传统之间以“辩证的滑转”取代了各执一端,并最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大小文化传统之观念。
一旦我们将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对应于中国古代的“道”与“术”,二者的分别就彰明较著。若加以概括,这种分别体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形上与形下之别。“形而上者谓之道”,这一出自《周易》的“道”的经典定义不仅颠扑不破,而且在中国的儒释道那里同样成立。在儒家,“道”是作为“善端”的隐而未彰的属性;在佛家,“道”表现为《心经》一言以蔽之的“照见五蕴皆空”;在道家,“道”是老子所谓的“惚兮恍兮”“恍兮惚兮”“窈兮冥兮”的状乎无形影。与这种“道”的形上性不同,“术”指向形下性。中国医术离不开医诊的“望闻问切”,中国武术离不开形体动作的一招一式,中国气功则离不开“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的人体“器官”之“器”。
其二,心灵与身体之别。但凡中国文化的“道”都与心灵相关,从庄子的“心斋”到孟子的“尽心”,从佛教的“以心法起灭天地”到阳明心学的“致良知”,无一不是其显例。自是之故,才有了现代新儒家所谓“内在超越”论的推出。相形之下,中国文化的“术”则大异其趣,它是. 地地道道的“身体的技术”。中医是我们身体妁治疗术,武术是我们身体的攻防术,气功是我们身体的养生术,而烹饪与我们身体的关系更是不言而喻。
其三,本体与工夫之别。所谓本体是指“心识”上世界“是什么”的真理,所谓工夫则为我们身行上“如何作”的技能。“道者,虚无之至真也;术者,变化之玄技也”,在中国文化里,“道”与本体相连,“术”则为工夫所系。用佛学的术语来表述,如果说“道”是中国文化的“慧学”,那么“术”则属中国文化的“定学”。故“道”与本体,相连,“道”就是《易》的“太极”、《老子》的“大一”、孔子的“仁义”、佛学的“真如”、朱子的“天理”、禅宗的“自性”这些“究极又”;“术”为工夫所系,“术”就是中医的如何“辨证施治”、武术的如何“以柔克刚”、气功的如何“调
息、调身、调心”这些“下手处”。
(节选自2019年01月28日《光明日报》之《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关系的哲学辨析》,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精英文化为大传统,以民间文化为小传统,这是有关文化传统的大小划分的传统划分方法。
B.《周易》中关于“道”的颠扑不破的经典定义“形而上者谓之道”,在中国的儒家学说里同样成立。
C.“道”在中国文化中都与心灵相关。气功是养生术,对我们的心灵中“道”的修养有巨大作用。
D.“道”在中国文化里是与本体相连的。本体,就是一种真理,是指“心识”上世界“是什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中国文化大小传统的划分方法出发,论述了作为“道”的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和作为“术”的
中国文化的小传统的区别。
B.文章指出理解“道”与“术”的区别可从三个角度人手,并将三个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此彰显
其各自的特点。
C.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道”与“术”时都采用了引证法和对比法,以此突出“道”和“术”在不同
角度的区别。
D.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论述,语言质
朴,逻辑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儒释道”的文化体系中,其中的“道”是指作为“善端”的隐而未彰的属
性。
B.“道”与“术”的划分使中国文化大小传统之间得以“辩证的滑转”,从而为中医的身心同治找到
了理论根据。
C.中国医术的“望闻问切”,中国武术的一招一式,因为与形上性的“道”大异其趣,所以都指向了
形下性。
D.因为“道”是中国文化的“慧学”,“道”是“致良知”,所以现代新儒家推出了“内在超越” 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 ~6小题。
材料一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近日报道,丹麦科学家对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家族的基因进行了测序,并将结果与对人类的类似研究进行比较,得出了新结论:人类的基因突变率明显慢于我们最亲近的亲戚——其他类人猿。
研究论文第一作者、奥胡斯大学的索仁•贝森巴赫说:“过去6年来,有几项大型研究已经对人类进行了大量研究,因此我们手头掌握有人类每年的新基因突变的数量。但迄今为止,我们一直未对人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突变率进行深入研究。”
此次,科研人员通过研究猿类家族,比较其不同代系之间的遗传差异,厘清了其每年发生的基因突变的数量。总体而言,新研究表明,人类的年突变率比其他类人猿约低三分之一。
研究人员称,这些结果对于理解人类和其他类人猿在进化上何时“分道扬镳”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研究中计算的突变率,团队提出了猿和人类分道扬镳的新时间点。
他们估计,人类和黑猩猩在进化上的分离约在660万年前;人类与猩猩分离约在1590万年前。而先前的估计表明,人类与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的分离时间分别约为1500万、1900 万和3500万年前,但这些估计数值与化石记录并不吻合。
(节选自2019年1月28曰《科技曰报》)材料二
如今,在大多数拉丁美洲城市的繁华街道上行走,你会看到从摇黑色到深褐色再到奶油色的各种肤色的当地人。500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这种差异来自于殖民时期以及之后美洌原住民、欧洲人和非洲人的相遇和融合。肤色较浅的人被认为拥有更多的欧洲血统,而那些肤色较深的人则被认为有更多的美洲原住民或非洲血统,并因此经常成为被歧视的对象。
如今,一项对来自5个拉丁美洲国家的6000多人的基因进行的新研究,打破了通常根辞肤色作出的简单种族假设。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新的与浅色皮肤有关的基因变异, 而这种变异只存在于美洲原住民和东亚人群中。这意味着,在拉丁美洲,浅色皮肤可以反映出美洲原住民以及欧洲人的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