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专业:会计学
一、前言部分
(一)写作目的
本文是想通过分析国内上市的商业银行在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国外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国外在会计信息披露中采取的监管措施及制度,对我国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的一些监管措施。
(二)有关概念
会计信息是指通过银行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能够客观反映信贷市场特征,并经过有关中介机构加工整理的数据、消息、知识的总称。
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指上市商业银行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以及其他披露文件向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以及金融监管当局披露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变动、风险及其管理、组织和股权结构、高层管理人员等方面的货币性信息和有助于理解、分析、利用上述信息的相关非货币性信息。
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指是在此基础上为规范上市商业银行会信息披露质量、内容、程序等等而形成的一整套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
(三)文献综述范围
本文从2005-2010年间发表于《财会研究》、《中国经济导刊》等会计专业核心期刊中的论文资料,以及部分硕博士论文及中外著作,通过整理、总结这些文献资料。
(四)有关研究主题
目前对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二是对我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与国外进行比较的研究;三是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四是完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提出的对策。
二、主题部分
随着2006年底金融业全面开放大限的到来,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商业银行掀起一波上市热潮:2006年7月,中国银行先后在香港和上海上市;同年9月,招商银行在香港上市;同年10月,工商银行同日同价H股和A股上市,并成为全球最大的IPO;2007年1月,兴业银行顺利的发行标志着2007年A股市场将继续上演银行股上市高潮。加上之前已经上市的建设银行、深发展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和交通银行,我国资本市场形成了一股实力雄厚的银行股板块。一时间,银行股在股票市场上风光无限,成为带领大盘连续冲关的主导力量。应当说,银行上市取得的巨大成功足以令广大民众欢欣鼓舞,也让业界人士弹冠相庆。在投资者期盼商业银行能更多上市的同时,人们对投资这些企业是否安全也怀有疑虑。这实际上给已经和即将上市的商业银行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即如何保证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以切实保护普通投资者的利益。近年来的金融危机使各国意识到信息公开对金融系统稳定的重要作用。准确、及时、充分地获取和处理各种信息不仅是银行实施有效监管的一个基本前提,而且由此形成的市场约束力量也是促进银行实行时效和审慎管理的重要因素。
(一)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模式研究综述
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是指对一定时期内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方式、内容和特征等状况采用抽象化和典型化的方法进行分类,从而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披露类型和定式。《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初探》(王培,2006)、《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毛珺,2007)会计信息模式有以下两种:一是强制性披露;二是自愿性披露。认为当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以强制性披露为主,自愿性披露的内容主要是对强制性披露的补充,所涉及的范围并不广泛。随着经济发展,很多国家都鼓励银行自愿披露信息。
(二)我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与国外进行比较的研究
《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孙晓芳,2005)、《关于完善中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任辉,2007)通过对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则,得出结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远远没有规范化,与国际上通行的信息披露标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阐述了新巴塞尔协议的有关内容,并认为其为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提供了一套标准,这些标准成
为发达国家共同遵守的标准,也为我国银行业的信息披露指明了方向。
(三)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披露的会计信息不充分。《完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孔莉,2008)我国商业银行所公布的信息看.对风险信息的披露存在不足.对风险方面的情况尤其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披露得非常少,不仅定量信息没有。而且定性信息也很少。即使是上市商业银行.其公布的财务报告中,定性风险信息披露较多,定量信息揭示不够。《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研究》(付舒,2006)资本结构披露不充分,我国对于银行资本结构的披露要求很少尽管银行在会计附注中有一些等同于新协议中定性披露的内容,但由于缺乏有关资本结构的定量披露这一前提,这些定性披露并不是为披露资本结构服务的,而是用于其他目的。风险暴露和评估不足,有银行账簿上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银行账簿上的利率风险。
(2)披露形式不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与对策探究》(王月婷,2010)、《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浅析》(龚瑜、崔建华,2010)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同样会造成影响。部分公司信息披露缺乏严肃性,随意调整利润分配;与公司相关的市场竞争、营销策略、宏观产业政策揭示得不完全,或根本就不披露;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变更、重大事项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等方面,以及无形资产尤其是研究与开发、非经常性损益等内容,都存在不规范披露的现象。
(3)信息披露不及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研究》(吴晓鸣,2007)、《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研究》(李伟,2009)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将信息披露息使用者的决策造成一定的困难,无法使信息披露的作用最大化。
(4)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不够和时效性差。《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研究》(张琰冰,2006)、《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樊荣,2010)认为我国现行的关于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有很多,但没有一部专门针对上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的法律或法规。监管力量薄弱,处罚力度不够。我国银行仍然没有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会计准则可遵循,对相关银行会计事项没有严格、统一的规定,各家银行的资产负债分类有很大的差别,对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坏账准备的计提也不尽相同,财务信息缺乏可比性和不透明,给管理决策和监管增加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