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全册教学设计
新人教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影响因素;2.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课型综合课教具准备地图、多媒体。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假期大家有的会留在家度过,有些同学可能跟家里人出去旅游,那么能分享一下在家或者到了外地的假期感受吗?现在请几位介绍一下那些地方情况好吗?学生:好!(同学们鼓掌欢迎,烘托课堂气氛)展示中国地图,指出同学介绍的地方,引导同学们分享当地的植物、河流、建筑、饮食等状况。
讲授新课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同的;今天我们就一齐来认识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课堂活动:将每大组的学生分为三小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在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并发表小组讨论结果。
板书:1、自然方面:自南向北(气温):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降水):距海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西向东(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过渡:这样的变化规律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板书:2、人类活动方面:衣、食、住、行的差异阅读:阅读第三页文字与“阅读材料”,归纳人类活动方面的差异:学生归纳:农业:西放牧东耕,南稻北麦人口、城市、交通:东密西疏经济:东部高、西部低饮食习俗:活动:同桌间演示图5.2,并思考作息差异的原因:学生:发表意见师生总结:温差造成作息的不同展示:展示节日、农业生产、饮食等图片,进一步体现地理差异的显著。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5篇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5篇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地理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1《日本》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了解日本的抗震防灾意识。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研究国家地理自然地理的方法2.教学难点: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气候为什么呈现“海洋性”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活思维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回答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来自于哪个国家?(二)展示目标学生集体诵读学习目标一遍,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自主学习1.日本的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②纬度位置③海陆位置2. 日本的领土范围①日本的陆地是由什么组成的?(提示:陆地一般由大陆、半岛、岛屿等组成)②自北向南分别是什么?③日本周围的邻国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到日本的首都3. 日本的地形读地图册32页:日本群岛地势及日本地形面积比较①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②日本第一高峰在哪里?③日本的平原是什么?4. 日本的气候读图课本第10页:亚洲气候类型分布①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②日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5.日本的资源尝试描述日本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及矿产资源(提示:是丰富还是不足)(四)合作探究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将探究结果写在老师发的纸上面;时间5分钟。
1. 阅读课本55页图8-1-3、地图册32页日本在地震带中的位置,尝试分析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2. 展示材料,日本2011年的3.11地震与中国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相比,损失要小很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日本的哪些抗震、防震措施值得我们学习?3.东京和济南都位于36°N附近,下表为两个城市的气象数据。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案(优秀9篇)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篇一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教学重点】①土壤的肥力特性;②土壤的形成【教学手段】土壤标本【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地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土壤的含义是什么?(阅读教材“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思考)什么是土壤?(板书)一、土壤及其作用1、土壤的概念(阅读教材“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思考)土壤在地理环境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板书)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承转)土壤与生物圈的关系体现了土壤的肥力特性,土壤肥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板书)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观察土壤标本或教材中“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土壤由哪几部分组成?这些组成物质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物质形态?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中各组成物质的比例是多少?物质组成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板书)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阅读教材中“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思考)土壤的四种物质组成与其形成之间有什么关系?哪种要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是否有影响?(板书)三、土壤的形成过程1、形成过程①裸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2、生物的改造作用3、人类活动的影响【设计思想】板书设计第五节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一、土壤及其作用1、土壤的概念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三、土壤的形成过程1、形成过程①裸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2、生物的改造作用3、人类活动的影响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教学设计篇二长江沿江地带(第三课时)[导入新课]长江沿江地带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长江水道运输,现已成为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表格式教案打印版 新〖人教版〗(批量下载)
(22套 )八年级|地理下册 (全册 )表格式教案打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时间地点召集人
课题第五章中国的地
理差异
课时
课时
(总第课时 )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说出我国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地理差异;能举例说明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读图、进一步稳固、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各种课堂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地里的兴趣 .
重难点重点:我国各地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 难点:秦岭 -淮河一线两侧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的判断 .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二节 "白山黑水〞 -东北三省
第二节 "白山黑水〞 -东北三省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 -北京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三节 "鱼米之乡〞 - -长江三角洲
第三节 "鱼米之乡〞 - -长江三角洲
第三节香港、澳门
第四节祖国神圣的领土 - -台湾省
第四节祖国神圣的领土 - -台湾省
第七章南方地区复习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 - -塔里木盆地
第八章西北地区复习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二节高原湿地 -三江源地区
第九章青藏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新修订教材)
一、教案内容:章节:第八章世界的气候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 各气候类型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气候类型的判断。
2. 气候现象的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内容,了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
2. 提问:气候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引出本章内容。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图。
2. 介绍各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原因。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给出一个气候现象案例,如:“温室效应”。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气候现象及其成因。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提问:如何判断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和经验。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
2. 强调气候现象的分析方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绘制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2. 选择一个气候现象,分析其成因。
二、教案内容:章节:第九章世界的降水与风向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降水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2. 培养学生分析风向变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世界主要降水类型的分布。
2. 风向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1. 降水类型的判断。
2. 风向变化的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回顾上一章内容,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2. 提问:气候与降水有什么关系?引出本章内容。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世界主要降水类型的分布图。
2. 介绍各降水类型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三、风向变化分析(10分钟)1. 讲解风向变化的原因。
2. 给出一个风向变化案例,如:“季风现象”。
3.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风向变化及其原因。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提问:如何判断一个地区的降水类型?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判断降水类型的方法和经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精品)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精品)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时1 地理差异显著课堂导学知识点 1自然环境差异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项目表现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知识点 2 人类活动差异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项目表现农业生产西牧东耕,南稻北麦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东密西疏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知识点 3秦舍一淮河一线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1 月平均气温 0摄氏度以下 0摄氏度以上河流结冰期有无年降水量 800毫米以下 800毫米以上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以丘陵、平原为主耕地类型旱地水田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水稻、油菜民居特征屋顶坡度小,墙体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陆路运输为主,汽车是常用的交通交通运输水运是常用的运输方式工具典型示例1.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下列城市中 1 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C ) A.广州B.海口C.哈尔滨D.合肥解析:我国冬季气温越向北越低,哈尔滨是四个城市中位置最靠北的,因此冬季气温最低。
2.我国东西部降水差异很大,在空间上分布的特点是 ( B )A.从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递减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C.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D.从南部高原向北部平原递减 3.从地势上说,我国东西部差异的特点表现为 ( A ) A.西部高,东部低 B.西部低,东部高C.西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D.我国东西地势差异不大我国秦岭一淮河一线两侧在自然、人文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据此回答 4 -5 题。
4.下列自然地理状况,属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是 ( D )?1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 ?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阔叶林 ?年降水量在 800 mm以下 ?河流数量少,含沙量大A.??B.??C.??D.??解析: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树木多冬季落叶,年平均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河流数量较少,含沙量较大。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 省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 角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8页 0096页 0160页 0224页 0339页 0378页 0454页 0484页 0545页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地区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九章 西藏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附录一: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 澳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 Nhomakorabea台 湾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集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地理区域划分的不同依据及相应的区域类型。
2、知道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原因。
3、初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能力目标: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对家乡自然地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2、宏观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地理区域的不同划分类型。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讲解法、提问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准备地理图册、填充图册、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创设情景培养兴趣和自信心1、学生活动:学生地理知识演讲及自己旅游到过的地方。
学生点评同学的演讲。
2、课件展示我国东、南、西、北不同地区的景观图片,由学生说出差异。
3、知识检测———引出本课内容师:请同学回顾上学期的内容生一、生二:(略)师:大家对上学期的内容掌握很好,那么作为地理区域划分与那些事物有关?下面就是本节学习研究的内容二、学习新课:地理差异显著(板书)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
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表述:“无论选择哪个方向”和“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
2、将学生分成三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及其景观差异。
3、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4、讲述:植被是自然景观的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环境特点的作用。
提问:按照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变化规律,我国自然植被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课件展示反应典型景观的植被)得出结论:我国自南向北植被呈现雨林、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的有规律变化;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优秀6篇)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优秀6篇)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的比较,了解两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及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2. 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分析思维能力;3. 对比和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及主要的气候特征,分析并理解其对本区自然景观、植被、河湖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
2.教学难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位置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地图演示]图5.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学生活动]说出我国四大区域A、B、C、D的名称。
我们前面讲解了南方和北方地区,为了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我们来研究西部。
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西部的自然条件及自然条件对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
[讲授新课][图片演示]塔克拉玛干沙漠图和青藏高原景观图。
[学生活动]描述两幅图片。
西北地区的图是沙漠景观,说明西北气候比较干旱。
而青藏地区的图片中,我(学生)看到了山脉,说明青藏地区多高山,山上是白色的,因为气候寒冷,所以山上有积雪。
[教师总结]两幅图片中,我们知道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出现了沙漠,并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而青藏地区气温低,多雪山、冰川。
[提问]为什么西北地区这么干旱?[学生活动]说出西北干旱的原因。
[地图演示](西北在亚欧大陆的位置图):西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的中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即远离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这三个环绕亚欧大陆的大洋。
相比较而言,哪个大洋近点?──太平洋[学生回答]有高大山脉阻挡。
[地图演示](西北地区地形图):学生明确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大兴安岭等山脉的`位置,认识西北西部的三山夹两盆和东部的内蒙古高原。
[学生活动]通过认识西北地形,说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和昆仑山以北称为西北地区。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课时安排
- 第一课线条与符号的使用
- 第二课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 第三课农业与农产品加工
- 第四课人口与城市
第二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安排
- 第一课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与发展
- 第二课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
第三单元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课时安排
- 第一课城市的发展与演变
- 第二课城市与人的居住
- 第三课城市与交通
- 第四课城市与商业
第四单元科技与环境保护
课时安排
- 第一课科技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二课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三课环境污染与保护
第五单元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
课时安排
- 第一课世界地理概述
- 第二课中国地理概述
- 第三课中国的自然风光
- 第四课中国的交通与通信
第六单元土地资源与风景名胜
课时安排
- 第一课土地利用与保护
- 第二课风景名胜与旅游
第七单元地球与地图
课时安排
- 第一课地球与地球运动
- 第二课地图与地图制作
第八单元综合复与测试
课时安排
- 第一课综合复
- 第二课综合测试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的课时安排。
每个单元都包含了相关的主题和课时内容,以便学生全面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
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5篇地理教案的必要性体现在组织教学过程、指导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支持差异化教学和评价学习成果等方面。
下面给大家分享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欢迎阅读!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及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难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请同学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范围,找出两个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并说说两个地区有哪些差异。
【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
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
干旱的西北地区【读图讲解】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读图】P5的图、图1.西北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学生回答课后的活动练习题。
【归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处于东部季风区,比较湿润,特别是南方地区更加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本区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
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2.西北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3.西北的自然特征:干旱原因:西北地区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学生读图:,然后回答:1、塔里木盆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周围的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2、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面积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西北地区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的雅丹地貌。
【回答】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觥⒒哪。
西北地区降水变化规律是:本区降水从东部向西逐渐减少。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设置和特点,掌握我国行政区划的三级划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行政区划的认识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我国行政区划的设置和特点。
2. 我国行政区划的三级划分。
教学难点:1. 我国行政区划的复杂性和层次性。
2. 学生对行政区划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行政区划图、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相关知识,准备讨论话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疆域的辽阔和美丽。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吗?它们分别是哪些呢?二、新课讲授1. 讲解我国行政区划的设置和特点。
- 我国行政区划设置遵循了历史、地理、经济、民族等多种因素。
- 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是:层级分明、结构完整、功能齐全。
2. 讲解我国行政区划的三级划分。
- 第一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 第二级行政区:地级市(自治州、盟)- 第三级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旗)3. 通过地图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分布。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我国行政区划设置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有哪些?- 我国行政区划的划分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影响?2.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巩固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分享学习心得。
六、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简称的由来。
2. 结合所学知识,绘制一张我国行政区划图。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我国行政区划的设置、特点和三级划分。
初中地理人教版下册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下册教案年级:初中八年级学科:地理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亚洲气候的特点及分布,掌握亚洲气候类型的划分。
2. 培养学生对亚洲气候的认识,提高其地理素养。
3. 通过对亚洲气候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亚洲气候的特点2. 亚洲气候类型的划分教学难点:1. 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2. 亚洲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亚洲的地形、地理位置等特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亚洲的气候特点吗?今天我们将学习亚洲的气候,希望大家能够掌握亚洲气候的特点及分布。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亚洲气候的类型及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亚洲气候的特点: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
2. 讲解亚洲气候类型的划分: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完成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2. 学生展示作业,教师点评并讲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亚洲气候的特点及分布吗?2.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亚洲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亚洲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二、课堂讲解1. 讲解亚洲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季风气候对水稻种植的影响,大陆性气候对小麦、玉米种植的影响等。
2. 讲解亚洲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寒带气候对人们穿着、居住的影响,热带气候对人们出行、健康的影响等。
三、案例分析1. 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了解亚洲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具体影响。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分析亚洲气候对某个地区生产、生活的影响。
2. 学生展示作业,教师点评并讲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我国地理差异显著的表现及其原因。
2、初步了解我国区域划分的依据以及地理区域类型。
3、能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并说明划分依据。
4、能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简单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5、简单了解地理差异对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总结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情感。
2、激发学生对进一步了解各地理区域的热情。
教学重点1、秦岭-淮河一线的主要地理意义。
2、我国地理差异的表现。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1、我国地理差异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筹办教学挂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课件展示:西藏高山牧区、云南丽江、傣族竹楼、沿海经济特区生产流水线、长江三角洲农业与工业中国是一个地域空阔的国家,在广袤的地理地区中,各地区的景观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今天,我们就来相识中国的地理差别。
二、新课讲授一)地理差别显著1、我国的自然情况差别显著1)1月份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随纬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3)地势: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2、人文地理现象千姿百态1)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2)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4)生活俗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大3、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1)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播种一次或两年播种三次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是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2)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水运仍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24、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2)1月份℃等温线3)800mm等降水量线4)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5)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6)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7)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界线8)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二)四大地理地区1、根据分歧的标准,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分歧的地理地区1)根据天气特征划分为分歧的天气类型区,大概有热带季风天气区、亚热带季风天气区、温带季风天气区、温带大陆性天气区、高原山地天气区等2)根据干湿度把我国划分为分歧干湿地区,大致有湿润区、半湿润区、干旱区、半干旱区3)根据气温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包括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原气候带2、我国的四大地理地区1)划分的标准:依据总体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2)四大区域: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3)四大地理地区的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3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4)四大地理区域的大致位置和范围名称北方地区位置规模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首要省区划分依据东三省、黄河中下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游各省的全部或大渤海、黄海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南方地区南部我国季风天气区的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沿海和西南各省区南部地区,1月℃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范文地理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握讲课节奏。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1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
2.知道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
3.熟悉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
2.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教学重点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2.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教学难点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法、小组合作探讨法等。
※教具准备有关彩图、投影片及录像※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哪一个省的民族最多(学生:云南)云南哪一个少数民族最出名(学生:傣族)云南的傣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的什么地区(学生: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每年为什么能够吸引国内外许许多多客人纷至沓来,观光旅游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美丽的西双版纳。
板书: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讲授新课]出示投影:展示西双版纳的景观照片,引导学生边观赏边想,位于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为什么每年会吸引大批国内外游人观光旅游(学生:西双版纳地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风景旅游资源美丽诱人。
教师激励评价学生后及时板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板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读图观察:在展示西双版纳景观照片的同时,穿插一些热带沙漠照片。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最新模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最新模板在教学中我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中学地理快乐课堂,中学阶段地理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地理的自信心。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2.举例说明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3.根据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西气东输为例进行说明。
【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层层递进、互为关联的问题探究活动,说出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归纳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活动,以西气东输为例,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将要教与学的内容通过顺次开展的方式来实施和完成。
让学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索、求知、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关心我国油气资源国情,增强因地制宜、区域共谋发展的观念以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西气东输工程。
【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字“疆”应当都认得吧?这是新疆的地形图我们来看一看有趣的地名出示疆字的右半部形象地概括出新疆的地形特点和国防重要性,弓是古代武器,“土”寓意被沙俄强占的5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远离政治中心,提醒我们要时刻握紧手中的武器,保卫祖国的疆土。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新疆了解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进入新课出示课件教学目标:出示新疆卫星影像示意图,学生说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1《中国人口》一、说教材《中国人口》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的情况。
是中国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是学生学好中国地理,尤其是学好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知识以及分区地理知识的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才能合理布局工业、农业、交通和城市。
因此,学好本节教材,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将为学好后面各章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2、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并简陋分析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3、学会制作人口增长曲线图4、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5、使学生明白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估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为我国人文地理的学习打基础。
如何交换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作图是本节的难点。
本节教材出现了四种类型的图表:如扇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线状统计图、人口密度分布图,因此,如何教会分析上述图表和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是本节的难点。
四、说学情经过七年级世界地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世界地理中世界人口的学习,使学生已经具备了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等基本概念和人口分布图的阅读能力,这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八年级的学生散漫、不勤于思考和不重视地理课也将使本节课的难点突破具有一定的挑战。
五、说教法、学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创设一定的情境下,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加以点拨。
六、说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情境创设:第13亿个公民诞生的图片资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中国人口》的学习新课学习:活动一感受130000000a.多媒体展示《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饼状图》,中国占21.2%b.多媒体展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图》找出5000万以上人口大省,9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围及划分原因;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分别把课前挂好的x 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口述台词配套,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同学们请看屏幕。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述结果,教师汇总:x 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东南沿海——经济特区.xb1.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想一想: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动1: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
提问:你们是不是发现划分结果不完全一致呢?引导学生认识到划分区域要有明确的指标。
同学们,假如美国有一位朋友想给你寄信,你能告诉他你的详细地址吗?XX省XX县XX乡几位同学都是首先说明自己所在的省然后是县,再者是XX乡等,大家想一想,这个顺序有什么意义呢?不这样可以吗?请同学说明,若学生有疑问,教师举例说明。
XX—级行政区XX 二级行政区XX ――三级行政区总结: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举例:活动2:检查学生调查结果:二位编码表示一级行政区第三、四位编码表示下一级行政区第五、六位编码表示投递局的代码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区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呢?如:长途:区号+ 承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
下面我们将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进行区域划分。
教师用光标指到哪个区域,即请同学们集体读出这个区域的名称。
总结:这就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及区域位置和围。
——做第5 页活动题,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交流活动结果,最后教师总结,把区域界线、位置与围都落实到图上,并做板书活动题目参考答案:有相似性。
界线 A 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大致与400 等降水量线一致——西北地区深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干燥。
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①界线B大致与1月0C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②界线B 大致与800 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③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一一综合的气候方面影响。
④秦岭—淮河。
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
界线 c 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围。
正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人们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
知识要点与检测[反馈练习]填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一致。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等降水量线一致。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判断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
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
我国的地理区域只有四个。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x 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方地区x 藏自治区南方地区北京西北地区上海青藏地区填图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绘下列地理事物:秦岭、淮河、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板书设计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节四大区域的划分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要求明确秦岭一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结构分析教材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节教学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
本节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容涉及“总论”中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国地形的分布和特点、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中国主要的河流以及中国的农业生产等知识。
本节教学容所涉及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建议【课时安排】建议本节安排 2 课时。
【引入新课】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是在中国总论的基础上讲述的,因此,所涉及的容中很多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抓住这一点,尽量采用简明生动的启发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区域知识的构建。
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直观地感到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在教学中要突出区域特色。
【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展示不同区域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录像资料。
提出问题:从图片或录像资料中看到南方和北方有哪些差异?如何用科学的地理方法表述它们?为什么会有差异?这部分教材中的图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景观图,包括图5.9 中的“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图 5.10 的“东北林海雪原”、图5.11 的“岛热带风光”。
另一类是地理图表,包括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北京、、四城市的年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长江和黄河的流量过程线图,这部分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指导学生分别阅读和北京的年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引导学生得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
再将这样的特点与和的气候进行对比,认识到南方比北方冬季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而且年降水量多。
同时为分析河流流量的特点和植被的特点打下基础。
填活动1 表格。
由降水的特点引导到河流流量分析。
首先让学生明白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主要是靠天然降水补给,由于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区多,所以造成了长江流量比黄河流量大。
进一步帮助学生发现,河流流量的变化与降水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河流的流量随着降水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增加,河流的流量增大,反之减少。
引申到我国南方地区夏季会出现洪涝灾害,明确灾害的形成原因,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完成活动2 的有关部分。
由气候的特点引导到对植被的分析。
仍然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明确不同区域的植被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植被类型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首先分析“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区别,然后继续分析区域部植被的区别,又突出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差异明显的特征。
完成活动2 的有关部分。
总结归纳,继续完成活动 2 的讨论,归纳出形成南方和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一步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
所以,活动 1 的表格中可以多设计几行让学生填写。
【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阅读比较图5.12 和图5.13 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并通过列表格的方式对比体现出来。
这实际上是八年级上册有关我国农业部分的知识的再现,学生通过回忆上学期所学知识,再通过两素描图的比较体现出来。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等水稻、油菜等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二至三熟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水运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其他不同组织学生探究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和南方农村景观差异的原因,完成活动1:主要形成原因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地形、气候主要农作物气候作物熟制气候传统运输方式地形传统民居气候其他不同通过区域比较研究归纳区域特征。
教材中只是分别通过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和人文地理差异说明两个区域的不同,教师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归纳每个区域的特征,对于理解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完成活动1 之后,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北方地区的区域特色和南方地区的区域特色。
尤其是突出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关系,使学生受到生动的人地关系的教育.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围、及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难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教学过程【复习提问】请同学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围,找出两个地区的分界线,并说说两个地区有哪些差异。
【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
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读图讲解】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自治区、x 疆维吾尔自治区、回族自治区和省北部。
【读图】P5的5.5图、5.7图.西北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