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控制系统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5T e
−2 T
<1
(3-5-7)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闭环采样系统构成电路如图 3-5-2 所示。实验中欲观测实验结果时,只要运行 LABACT 程序,选择自 动自动控制菜单下的采样系统分析实验项目,再选择开始实验,就会弹出虚拟示波器的界面,点击开始后 将自动加载相应源文件,即可使用本实验机配套的虚拟示波器(B3)单元的 CH2 测孔测量波形。具体用 法参见实验指导书第二章虚拟示波器部分。 实验步骤:注: ‘S ST’不能用‘短路套’短接! (1)将函数发生器(B5)单元的输出(S)产生系统振荡器的采样周期。 将 B5 单元的 S1 置‘阶跃’档(最顶端) ,S2 调整到‘2~60ms’或‘20ms~0.6s’档(按采样周期不同, 进行适当调整)。 2)用信号发生器(B1)的‘阶跃信号输出’ 和‘幅度控制电位器’构造输入信号 R(t) : B1 单元中电位器的左边 K3 开关拨下(GND) ,右边 K4 开关拨下(0/+5V 阶跃) 。阶跃信号输出(B1-2 的 Y 测孔)调整为 2V(调节方法:调节电位器,用万用表测量 Y 测孔) 。 (2)安置短路套、联线,构造模拟电路: (b)测孔联线 (a)安置短路套 1 输入信号 R B1(Y)→A1(H1) 模块号 跨接座号 A1(OUT)→B4(IN1) 2 信号连接 1 2 3 4 A1 A5 A3 A6 S4,S8 S3,S7,S10 S4,S10,S11 S2,S6
第三章
自动控制实验
3.5 采样控制系统分析
一.实验要求
1. 了解判断采样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充要条件。 2.了解采样周期 T 对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及临界值的计算。 3. 观察和分析采样控制系统在不同采样周期 T 时的瞬态响应曲线。
二.实验原理及说明
1. 判断采样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充要条件 线性连续系统的稳定性的分析是根据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在 S 平面上的位置来进行的。 如果统特征 方程的根都在左半 S 平面,即特征根都具有负实部,则系统稳定。 采样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是建立在 Z 变换的基础之上,因此必须在 Z 平面上分析。S 平面和 Z 平 面之间的关系是:S 平面左半平面将映射到 Z 平面上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内,S 平面的右半平面将映射 到 Z 平面上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外。 所以采样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必须在 Z 平面的单位圆内,只要其中有一 个特征根在单位圆外,系统就不稳定;当有一个根在 Z 平面的单位圆上而其他根在单位圆内时,系统就 处于临界稳定。也就是说,只要特征根的模均小于 1,则系统稳定;若有一个特征根的模大于 1,则系统 不稳定。 2. 采样周期 T 对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及临界值的计算 闭环采样控制系统原理方块图如图 3-5-1 所示:
采样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必须在 Z 平面的单位圆内。 根据式 (3-5-6) 可知, 特征方程式的根与采样周期 T 有关,只要特征根的模均小于 1,则系统稳定。 若要求特征根的模小于 1,须: 12.5 − 11.5 从式(3-5-7)得: 采样周期 T<0.0823S
e
−2T
图 3-5-2 闭环采样系统构成电路 闭环采样系统实验中被控对象由积分环节(A3 单元)与惯性环节(A5 单元)构成: 积分环节(A3 单元)的积分时间常数 Ti=R2*C2=0.2S, 惯性环节(A5 单元)的惯性时间常数 T=R1*C1=0.5S,增益 K=R1/R3=5。 被控对象的开环传递函数: G ( s ) =
经 Z 变换后: G ( z ) =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3-5-3)
12.5[(2T − 1 + e
−2T
) z + (1 − e
− 2T
−2T
− 2T e
−2T
)]
( z − 1)( z − e
− 2T
)
− 2T e
− 2T − 2T
百度文库
(3-5-4)
φ ( z) =
12.5 × [(2T − 1 + e z + ( 25T − 13.5 + 11.5 e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采样周期 T 对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 可以按以下方法做实验:用正弦波发生器(B6)的‘SIN 输出’ 构造输入信号 R(t) ,频率为 1Hz, 幅度调整成最大,连到 A1 单元的 H1;虚拟示波器的 CH2 接到采样/保持器(B4 单元)输出端 OU1;CH1 接到系统输出端 A6 单元 OUT(C) ;函数发生器(B5)单元的输出(S)产生系统的采样周期。 短路套及其余测孔联线保持不变。
K 1 × Ti s Ts + 1
(3-5-1)
1
第三章
自动控制实验
各环节参数代入式(3-5-1) ,得: G ( s ) =
5 50 = 0.2s (0.5s + 1) s ( s + 2)
(3-5-2)
G(z)为包括零阶保持器在内的广义对象的脉冲传递函数:
1 − e − Ts 50 × G (z ) = Z s (s + 2 ) s
3
图 3-5-1 闭环采样控制系统原理方块图 本实验采用“采样—保持器”组件 LF398,它具有将连续信号离散后以零阶保持器输出的功能。采样 周期 T 等于输入至 LF398(PU)的脉冲周期,此脉冲由多谐振荡器 1555 发生的方波经单稳电路 14538 产 生,改变多谐振荡器的周期,即改变采样周期。在不同采样周期下,观察、比较输出的波形。 闭环采样系统实验构成电路如图 3-5-2 所示:
3 4 5 6 7 8
2
信号连接 运放级联 运放级联 负反馈 信号连接 信号连接
B4(OU1)→A5(H1) A5(OUT)→A3(H1) A3(OUT)→A6(H1) A3(OUT)→A1(H2) B5 (S)→B4(A2) B4(Q2)→B4(PU1)
第三章
自动控制实验
(3)虚拟示波器(B3)的联接:示波器输入端 CH1(选‘X1’档) 。接到 A6 单元输出端 OUT(C) 。 (4)运行、观察、记录: 调节(B5)S2 选择档和‘调频’电位器,将采样周期 T 调整为 15ms 、30ms 和 90ms,使用虚拟示 波器 CH1 通道观察 A6 单元输出点 OUT(C)的波形,见图 3-5-3,如果现象不明显,适当调节(B5)中 的‘调频’电位器。观察相应实验现象。记录波形,并判断其稳定性,填入表 3-5-1。 表 3-5-1 采样周期 T(ms) 15 30 90 Mp(%) 稳定性 衰减振荡 衰减振荡 发散振荡 输出波形
1 输入信号 R 2 示波器输入 CH1 3 示波器输入 CH2
B6(SIN)→A1(H1) A6(OUT)→B3(CH1) B4(OU1)→B3(CH2)
先从采样周期最小开始实验, 逐步加大。 从图 3-5-4 可以看出, 在两个采样时刻之间, 采样/保持器 (B4 单元)OU1 的输出,不能完全跟踪输入。采样周期越大,阶梯也就越大,系统的稳定性越差,当采样周期 大於 80mS 左右,系统输出将呈现发散振荡。
2
− 2T
) z + (1 − e
−2 T
)]
− 2T
) z + (12.5 − 11.5 e
−2 T
− 25T e
−2T
)
(3-5-5)
闭环采样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
z 2 + (25T − 13.5 + 11.5 e
−2 T
) z + (12.5 − 11.5 e
− 25T e
)=0
(3-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