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技术能耗分析
钢铁工艺流程废热利用分析
![钢铁工艺流程废热利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0c6d7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8.png)
一、钢铁工艺流程废热的定义与分类钢铁工业是重点的耗能大户,其总能耗约占总能耗的15%左右,钢铁生产工艺流程长、工序多,且主要以高温冶炼、加工为主,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能源,详见下表所示。
各种余热资源约占全部生产能耗的68%,这说明在目前钢铁生产过程中,2/3以上的能量是以废气、废渣和产品余热形式被消耗。
钢铁流程中的余热按照余热资源的品种分类,如下表:钢铁各流程中均有不同品质的废热产生,各废热来源如下:二、钢铁工艺流程废热利用技术现状(一)常规废热利用方式钢铁流程的废热利用中,废热回收发电是经济性比较高的一种废热回收方式,因此钢铁行业的废热回收主要以废热回收发电方式为主,在余热发电技术的研发应用方面,与发达国家钢铁工业相比,我们钢铁行业的余热发电技术起步较晚。
目前,钢铁工业余热发电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利用焦化、烧结工序烟气余热换热产生过热蒸汽发电;二是利用炼钢、轧钢工序烟气余热换热产生饱和蒸汽发电;第三种是煤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另外目前有人提出利用高炉的冲渣热水余热进行ORC发电,此技术目前尚在论证中,市场未有应用案例。
1、过热蒸汽发电(1)干熄焦余热发电炼焦生产中,高温红焦冷却有两种熄焦工艺:一种是传统的采用水熄灭炽热红焦的工艺,简称湿熄焦,另一种是采用循环惰性气体与红焦进行热交换冷却焦炭,简称干熄焦。
干熄焦余热发电技术是指利用与红焦热交换产生的高温烟气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其主要工艺流程为:焦炉生产出来的约1000℃赤热焦炭运送入干熄炉,在冷却室内与循环风机鼓入的冷惰性气体进行热交换。
惰性气体吸收红焦的显热,温度上升至800℃左右,经余热锅炉生产中高压过热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同时汽轮机还可产生低压蒸汽用于供热。
随着干熄焦技术所产生的社会和节能环保效益得到普遍认可,干熄焦余热发电技术也得到了国内钢铁企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该项发电技术已十分成熟,目前的发展趋势集中在进一步提高余热的回收利用效率上,正逐步由传统的小型中压参数系统向系列化、大型化、高参数发展。
钢铁工业的能效评估方法与节能减排措施
![钢铁工业的能效评估方法与节能减排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37fba8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a.png)
钢铁工业的能效评估方法与节能减排措施钢铁工业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生产过程中耗能较大,同时也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对钢铁工业的能效进行评估,并实施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钢铁工业的能效评估方法和节能减排措施展开讨论。
1.钢铁工业的能效评估钢铁工业的能效评估是对该行业生产过程中能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能源利用效率的高低,为实施节能措施提供依据。
(1)能源消耗分析首先,钢铁生产是一个高能耗行业,其主要能源包括煤炭、焦炭、天然气等。
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定量地了解各种能源的消耗比例和用途,找出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环节,为后续的节能措施提供依据。
(2)能源利用效率评估评估钢铁工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可以采用各种能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如单位产量能耗、煤气化率、电耗等。
通过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其能源利用效率的优劣,并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能源浪费现象。
(3)环境影响评估能效评估还需要考虑钢铁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节能减排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2.节能减排措施在进行能效评估的基础上,钢铁工业可以采取以下节能减排措施,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钢铁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能源浪费的环节,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可以提高生产线的能效。
比如改进高炉煤气的利用率、优化焦炉技术、采用高效的节能设备等,都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
(2)资源综合利用钢铁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和能源较为丰富,可以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实现能源的互补和循环利用。
比如利用余热发电、煤气替代燃料等,都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3)管理优化通过优化生产计划和工艺流程,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和设备运行状态,可以减少因生产计划不合理而造成的能源浪费现象。
工信部钢铁能耗标准
![工信部钢铁能耗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40c61b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6.png)
工信部钢铁能耗标准一、炼焦工序能耗炼焦工序能耗是指从炼焦开始到焦化产品产出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
工信部规定了炼焦工序的能耗标准,具体如下:1.常规焦炉(机械加煤)工序能耗不得超过620千克标准煤/吨;2.常规焦炉(人工加煤)工序能耗不得超过630千克标准煤/吨;3.热回收焦炉工序能耗不得超过580千克标准煤/吨。
二、烧结工序能耗烧结工序能耗是指从铁矿粉烧结开始到成品矿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
工信部规定了烧结工序的能耗标准,具体如下:1.普通烧结工序能耗不得超过75千克标准煤/吨;2.球团烧结工序能耗不得超过130千克标准煤/吨。
三、高炉炼铁工序能耗高炉炼铁工序能耗是指从铁矿石进入高炉开始到生铁、熟料等产品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
工信部规定了高炉炼铁工序的能耗标准,具体如下:1.普通高炉炼铁工序能耗不得超过400千克标准煤/吨;2.高效高炉炼铁工序能耗不得超过370千克标准煤/吨。
四、转炉炼钢工序能耗转炉炼钢工序能耗是指从铁水进入转炉开始到钢水出炉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
工信部规定了转炉炼钢工序的能耗标准,具体如下:1.普通转炉炼钢工序能耗不得超过180千克标准煤/吨;2.高效转炉炼钢工序能耗不得超过160千克标准煤/吨。
五、电炉炼钢工序能耗电炉炼钢工序能耗是指从废钢进入电炉开始到钢水出炉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
工信部规定了电炉炼钢工序的能耗标准,具体如下:1.电炉炼钢(容量大于等于30吨)工序能耗不得超过550千克标准煤/吨;2.电炉炼钢(容量小于30吨)工序能耗不得超过600千克标准煤/吨。
六、轧钢工序能耗轧钢工序能耗是指从坯料进入轧机开始到成品钢材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
工信部规定了轧钢工序的能耗标准,具体如下:1.热轧(不含薄板)轧钢工序能耗不得超过180千克标准煤/吨;2.冷轧轧钢工序能耗不得超过360千克标准煤/吨。
七、其他工序能耗除上述主要生产环节外,工信部还规定了其他生产环节的能耗标准,具体如下:1.石灰窑工序能耗不得超过90千克标准煤/吨;2.耐火材料及制品生产工序能耗不得超过450千克标准煤/吨;3.铁合金生产(包括硅系、锰系等)工序能耗不得超过580千克标准煤/吨。
钢铁厂施工技术的能源消耗优化方案
![钢铁厂施工技术的能源消耗优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bdd82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1.png)
钢铁厂施工技术的能源消耗优化方案一、引言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钢铁行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却不可忽视,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提出钢铁厂施工技术的能源消耗优化方案,以帮助钢铁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燃料选择优化燃料的选择对钢铁生产过程能源消耗的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钢铁厂可以考虑采用替代燃料,如生物质燃料、煤矸石等,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
其次,钢铁厂在选择燃料时应充分考虑其能量密度、成本以及环境效益,以达到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双重平衡。
三、高效供能设备的使用在钢铁厂的施工过程中,采用高效供能设备是减少能源消耗的重要手段。
例如,引入节能型电机、高效热能回收系统等设备,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此外,采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对设备运行进行优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四、工艺流程的优化优化钢铁厂施工的工艺流程是降低能源消耗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对现有工艺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优化高炉炼铁工艺,减少渣的产生,提高炉渣综合利用率;调整钢铁冶炼工艺中的工艺参数,以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
五、节能意识的培养在钢铁厂的施工过程中,培养员工的节能意识是实现能源消耗优化的重要环节。
钢铁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节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促使员工在施工过程中采取节能措施。
此外,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在节能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员工予以奖励,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六、技术创新的推动技术创新是钢铁厂施工技术能源消耗优化的重要保障。
钢铁企业应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智能控制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等,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降低和生产效率提高。
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工作。
七、结论综上所述,钢铁厂施工技术的能源消耗优化方案是实现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燃料选择优化、高效供能设备的使用、工艺流程的优化、节能意识的培养和技术创新的推动,钢铁企业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炼钢高炉系统化能耗分析与优化
![炼钢高炉系统化能耗分析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22e5d3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8.png)
炼钢高炉系统化能耗分析与优化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能源消耗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于炼钢高炉而言,能源消耗更是占据整个生产过程重要的一环。
因此,对高炉的能源消耗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优化显得十分必要。
首先,我们需要对高炉的能量平衡进行分析。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高炉内主要有三个区域的反应:上料区、还原区、熔化区。
在上料区,料堆由于自身重力而呈锥形,介质不断加入,料堆逐渐向上移动,并在逐渐的直径减小过程中发生固相反应,如干馏生成焦炭和还原反应。
在还原区,废气向下流动,料堆向上移动并发生化学反应。
在熔化区,每吨铁需要消耗约600-750千瓦时的能量。
据此可知,高炉系统中能量平衡的分析至关重要。
接着,我们需要对高炉中的物质流动进行分析。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铁料、熟料、焦炭、石灰石、矾土等材料进入高炉后会经过各自的反应,最后产生铁水和钢渣。
高炉内的物质流动与能量流动相互影响,因此,物质流动的分析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高炉系统化能耗的优化也是十分必要的。
若要对高炉的能源消耗进行优化,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提高料堆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这可以通过改善上料方式、垫底材料的使用以及加强辅助设备的控制等方式来实现。
2. 优化物料组成和质量,降低还原反应的能量成本。
优化物料组成和质量可以通过控制原料成分和质量、减少熟料的使用等方式来实现。
3. 采用高效节能技术,比如高温燃烧技术、先进的鼓风机技术、节能的耐火材料等。
4. 优化高炉运行方式,比如改变高炉的产量和操作模式、优化上下料时间、推广高炉内深度物理、化学反应分析技术等。
总的来说,炼钢高炉系统化能耗分析与优化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因此,我们需要对高炉的能量平衡和物质流动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各种能源和物料的损失,并寻找优化措施。
只有通过不断地优化和改进,才能够将高炉系统的能源消耗最小化,从而使其更加环保、节能、经济和可持续。
2023年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耗评述
![2023年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耗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d18c484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3.png)
2023年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耗评述重点统计企业吨钢综合能耗551.36kgce∕t目录1 .前言 (1)2 .能源消耗情况 (1)2.1.基本情况 (1)2.2.各工序能耗现状 (2)2.2.1.烧结工序 (2)2.2. 2.焦化工序 (3)2.2. 3.球团工序 (3)2.2. 4.炼铁工序 (4)3.结构节能情况 (4)1 .前言2023年我国钢铁行业处于需求减弱、价格下跌、成本上涨、利润下滑的态势;受行业限产、环保要求高等因素的影响,粗钢、生铁、钢材、铁矿石和铁合金的产量均出现下降,详见表1。
说明:因国家统计局对国产铁犷石统计范围的变化,使我国铁矿石产量数据偏低,约少3亿吨左右,实际产量在12亿吨以上。
2023年中钢协会员单位拥有废钢资源9579万吨,炼钢消耗废钢9435万吨,比上年减少1631万吨,其中转炉消耗废钢7628万吨,比上年减少1272万吨,废钢消耗量的减少不利于钢铁工业能耗降低。
2 .能源消耗情况2.1. 基本情况2023年中钢协能耗统计的会员单位有99家,其对应的钢产量为61404.07万吨,总能耗为34582.83万吨标准煤;与上年相比,重点统计企业的钢产量下降2.70%,总能耗降低2.49%。
2023年重点统计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为55136kgce∕t,比上年升高127kgce∕t;吨钢可比能耗485.77kgce∕t,比上年升高0.38%。
2023年其他钢铁企业的铁、钢产量比上年分别下降2.22%、5.03%,下降幅度均高于重点统计企业变化幅度,使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升高,有利于行业结构优化、能耗降低、冶金设备大型化等发展。
2.2.各工序能耗现状表2是2023年中钢协会员单位能耗情况对比。
从表2可以看出,与上年相比,2023年中钢协会员单位的烧结、球团、焦化、高炉、转炉和钢加工工序的能耗均出现下降。
部分钢铁企业的部分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特别是吨钢耗新水指标创出历史最好水平(达到2.44m3∕t),有54家企业吨钢耗新水指标出现下降,有35家企业吨钢耗新水指标低于2.0m3∕t0表2中的数据表明,各企业之间节能工作发展不平衡,生产条件和结构也不一样,企业之间的各工序能耗最高值与先进值差距较大,说明我国钢铁企业之间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差距较大,企业节能工作还有较大潜力。
炼钢过程中生产能力与能源消耗关系分析
![炼钢过程中生产能力与能源消耗关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e7b38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e.png)
炼钢过程中生产能力与能源消耗关系分析一、引言钢材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工业材料,其生产过程与能源消耗密切相关。
因此,分析炼钢过程中的生产能力与能源消耗关系,对于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炼钢生产能力炼钢的生产能力主要与炉型、炼钢技术、生产线设备等因素相关。
目前,常用的炉型包括高炉、转炉、电弧炉等。
其中,高炉是最早使用的炉型,适用于生产大批量中低级别钢材。
而转炉则能生产较高品质的钢材,但生产效率较低。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弧炉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生产能力可达到数十吨甚至上百吨。
除了炉型,炼钢技术的不断更新也对生产能力产生影响。
例如,大型高炉的应用、钢水脱氧技术、连铸技术的发展等都能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生产线设备的性能也对生产能力产生影响。
例如,在连铸过程中,能够快速凝固的连铸结晶器、高温下不易磨损的钢包等装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三、炼钢能源消耗炼钢过程中能源消耗主要包括制钢原料加热、还原反应、氧化反应、钢水冷却等。
其中,高温冶炼是钢铁生产中最能耗费能源的环节之一。
在炉型上,高炉和转炉都采用了冶炼矿石的方式,每吨钢材需要消耗的焦炭和铁矿石分别达到了近千千克和数百千克。
而电弧炉则采用了废钢铁为原料,因此能耗相对更低。
在炉温上,高炉的炉温最高能达到数千度,电弧炉的炉温也大致相同。
然而,钢水的冷却过程也需要大量能源。
为了保证钢材质量,钢水往往需要在冷却桶中进行降温处理,施加高压喷水冷却。
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和电能。
四、生产能力与能源消耗关系分析从总体上看,生产能力和能源消耗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
即,生产能力越高,能源消耗也越大。
不同的炉型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高炉和转炉虽然在生产效率上相对较低,但它们需要消耗大量的焦炭和铁矿石等原材料,能源消耗也较高。
而电弧炉采用了废钢铁作为原料,能源消耗相对较低,但它也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
对于炉温过程,其中的高温冶炼环节是消耗能源较大的环节之一。
钢铁企业能耗分析及节能对策研究
![钢铁企业能耗分析及节能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0c1346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3.png)
一、中国十大钢铁企业能耗分析
中国十大钢铁企业的能耗较高,其中高炉炼铁的能耗占据了钢铁生产总能耗 的较大比例。根据相关数据,2019年我国钢铁行业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 为604.52千克标准煤/吨,比上年下降3千克标准煤/吨;生铁产量为8.07亿吨, 同比增长9.7%;粗钢产量为9.95亿吨,同比增长10.8%。可以看出,中国钢铁行 业的能源消耗总量和钢铁产量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钢铁企业能耗分析及节能对策 研究
01 一、背景介绍
目录
02 二、能耗分析
03 三、节能对策
04 四、案例分析
05 五、结论
06 参考内容
一、背景介绍
钢铁企业是全球能源消耗的重要行业之一,其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炼钢、炼 铁、轧钢等生产环节。由于能源价格的上涨和环保政策的压力,钢铁企业的能源 消耗问题越来越受到。因此,研究钢铁企业的能耗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节能 对策,对提高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提高员工节能意识
钢铁企业应该加强员工节能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让员工充分认识到节能降耗 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要建立健全的节能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 节能工作,形成全员参与的节能文化。
4、优化生产计划和物流管理
钢铁企业应该优化生产计划和物流管理,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生产流程,避 免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同时,要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设备,提高物 流运输效率和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和能源消耗。
5、加强废弃物回收和利用
钢铁企业应该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对环境 的污染。同时,可以利用废弃物进行二次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 经济效益。例如,可以利用炼钢渣生产矿渣水泥等建筑材料等。
铁合金冶炼工艺中的能耗与能源优化
![铁合金冶炼工艺中的能耗与能源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2bbfc5e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c.png)
铁合金冶炼工艺中的能耗与能源优化铁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材料,在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铁合金的冶炼工艺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影响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铁合金冶炼工艺中的能耗问题,并对能源优化提出建议。
铁合金冶炼工艺的能耗分析铁合金的冶炼工艺主要包括炼铁、炼钢和合金化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能耗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铁合金冶炼工艺的能耗较高。
炼铁阶段的能耗炼铁阶段是铁合金冶炼工艺中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将铁矿石还原成铁。
在这个过程中,能耗主要来自于还原剂的制备和炉料的加热。
目前,常用的还原剂有焦炭和煤气。
焦炭的制备过程能耗较高,而且煤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降低炼铁阶段的能耗是提高铁合金冶炼工艺能源效率的关键。
炼钢阶段的能耗炼钢阶段是将炼铁后的铁水进行精炼,以达到所需的合金成分和性能。
在这个过程中,能耗主要来自于炉料的加热和熔化,以及合金元素的添加。
炉料的加热和熔化需要大量的能源,而且合金元素的添加通常需要高温下的合金化反应,进一步增加了能耗。
因此,炼钢阶段的能耗也是铁合金冶炼工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合金化阶段的能耗合金化阶段是将炼钢后的钢水加入各种合金元素,以制备出所需的铁合金。
在这个过程中,能耗主要来自于合金元素的加入和熔化,以及合金化反应的进行。
合金元素的加入通常需要高温下的熔化,而且合金化反应需要一定的能量来驱动。
因此,合金化阶段的能耗也是铁合金冶炼工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能源优化的建议针对铁合金冶炼工艺中的能耗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能源优化的建议: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技术设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例如,可以采用高效燃烧器和炉衬材料,减少能源的损失。
2.优化原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原料和还原剂,可以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例如,可以采用直接还原铁技术,减少炼铁阶段的能耗。
3.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钢铁行业能耗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钢铁行业能耗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73f4a7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9.png)
钢铁行业能耗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钢铁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同时也是能耗高、排放大的典型行业。
钢铁生产过程中采用了高温熔融工艺,因此,钢铁工业的能耗和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钢铁行业不断探索新的节能减排技术。
下面将对钢铁行业能耗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1.1 高温余热回收技术高温余热回收技术是钢铁行业中的一项重要的节能技术。
在钢铁烧结、炼铁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高温余热会被排放而浪费。
通过采用高温余热回收技术,可以将这些余热重新利用,降低生产能耗。
目前,高温余热回收的技术主要包括余热发电和余热回收利用两种。
1.2 洁净煤炭燃烧技术洁净煤炭燃烧技术是近年来钢铁行业中普及和研究的一项重要技术。
该技术通过对煤的深度处理,达到减少烟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采用洁净煤炭燃烧技术还能够提高钢铁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
1.3 低温热处理技术低温热处理技术是指通过低温热处理使得原材料的结构发生变化,以此来改善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钢铁的生产效率。
低温热处理技术具有能耗低、环境污染小、原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
目前,该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应用实例2.1 钢铁生产废气中有机物处理钢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挥发性有机物等。
在此基础上,钢铁生产废气中的有机物处理可以采用吸附-脱附法、催化氧化法和生物膜法等技术。
利用这些技术,可以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变为无害物质,从而减少有机物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2 焦炉余热回收利用钢铁行业中最大的能源消耗来源是焦化工段。
但焦炉煤气却是一种强热值燃料。
通过采用焦炉余热的回收利用技术,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目前,焦炉余热的回收利用主要包括烟气余热回收和炉顶废气余热回收两种。
2.3 工序水循环利用钢铁生产中,水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原料,使用量相当庞大。
浅谈钢铁企业能源消耗分析及节能措施
![浅谈钢铁企业能源消耗分析及节能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99884fcc5da50e2534d7fb4.png)
浅谈钢铁企业能源消耗分析及节能措施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产物之一,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是发展钢铁工业仍然有很多限制因素,譬如污染排放、能源消耗等问题,仍然制约着国家钢铁企业的发展规模,因此国家把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工作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开发。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方面做的还不够。
因此为了进一步降低钢铁工业的能耗和排放,选择更合适的节能策略便成为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标签:钢铁企业;能源消耗;节能措施1 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1.1 节能减排工作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坚持节能减排战略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钢铁工业作为一种高能耗高排放又必不可少的国民经济支柱工业之一,更加引起国家人民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事实上钢铁工业正是以为其基础的高排放,所以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潜力巨大,能够在我国的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中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完成更重要的任务。
因此,我国钢铁部门有关负责人要提高认识,优化思想,争取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1.2 节能减排工作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以一种极高的速度发展着,同时因为自然环境各种条件的制约,高速发展的背后要面临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的难题,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体验,钢铁工业提高节能减排水平已经势在必行。
2 炼钢厂能耗现状分析2.1 炼钢厂能源消耗构成目前情况下,我国炼钢工业消耗能源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种是直接的原材料能源消耗,譬如焦炉煤气、氧气、电、蒸汽、压缩空气和水等钢铁工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另一种是间接的消耗,譬如铁水、废钢、石灰、铁矿、耐火材料等发展工业中不可避免的损耗。
因此要完成节能降耗任务,钢铁工业就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消耗。
2.2 炼钢厂工序能耗构成分析转炉工序中的能源消耗主要是由原料消耗和回收两方面构成的,能源消耗的主体是氧气、焦炉煤气、电、蒸汽、压缩空气和水,而回收部分主要是通过对蒸汽的回收完成的。
金属冶炼能耗分析
![金属冶炼能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22596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5.png)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金属冶炼能耗概述 • 金属冶炼能耗影响因素 • 金属冶炼节能技术及应用 • 金属冶炼能耗分析与优化建议 • 案例研究
目录
CONTENTS
01
金属冶炼能耗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金属冶炼能耗是指在金属冶炼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包括煤炭、电力、天然气 等。
分类
根据能源类型和冶炼工艺,金属冶炼能耗可分为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直接能 耗是指冶炼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如煤炭、天然气等;间接能耗则是指为生 产能源或原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如电力、运输等。
能耗的重要性
资源消耗
ERA
工艺技术
工艺流程
不同金属冶炼工艺流程的能耗差 异显著,如采用传统火法冶金工 艺的能耗普遍高于采用现代电热 冶金工艺的能耗。
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的优化设置对降低能耗 具有关键作用,如熔炼温度、熔 炼时间、造渣剂配比等参数的合 理控制可显著降低能耗。
设备水平
设备效率
设备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金属冶炼的 能耗,高效率设备能够降低单位产品 的能耗。
设备维护
设备的良好维护能够保证其正常运行 ,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额外能耗。
原材料品质
品位
原材料中金属品位的含量直接影响冶炼过程中的能耗,品位 越高,提取相同金属所需的能耗越低。
物理性质
原材料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硬度等也会对冶炼能耗产生影响 。
操作管理水平
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冶炼过程稳 定、有序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 的额外能耗。
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优化研究
![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1f89e3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3.png)
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优化研究引言:钢铁工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基础工业之一,然而,钢铁生产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寻求钢铁生产过程中能耗的优化方案,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还能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本文将探讨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优化研究。
一、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能耗现状钢铁生产过程中主要能源消耗包括煤炭、焦炭和天然气等。
炼铁和炼钢是整个钢铁生产过程中能耗最大的环节。
传统的高炉冶炼方式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因此,寻找能耗优化的方式成为了当前钢铁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优化方案1. 能源系统优化通过改进能源系统,优化能量利用效率是减少能耗的重要手段。
其中,废热回收利用技术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
废热是指高炉、高炉煤气以及烧结机等设备产生的余热。
通过采用余热回收装置,可以将余热转化为电力或生产过程所需的热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2. 温度控制优化钢铁生产过程中大量的热能消耗主要集中在高炉炼铁和炼钢过程中。
传统高炉冶炼方式存在燃料燃烧不完全、温度控制难等问题。
通过优化高炉冶炼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策略,并采用先进的炉内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以提高整个冶炼过程的热能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3. 材料选择与优化在钢铁材料选择方面,优化材料的使用量和材料的性能可以降低能耗。
以高炉炼铁为例,选择合适的生铁品种,合理控制添加剂的种类和比例等,可以提高高炉内的还原效率,减少燃料的消耗,降低能耗。
4. 设备改造与升级钢铁生产中的设备改造与升级是降低能耗的重要途径之一。
传统的钢铁生产设备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
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改造和升级现有设备,可以提高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三、经济和环保效益能耗优化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降低能耗,企业可以减少燃料和电力的消耗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竞争力。
同时,能源优化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耗与节能减排
![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耗与节能减排](https://img.taocdn.com/s3/m/22d9beb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6.png)
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耗与节能减排钢铁行业作为重工业的代表之一,在全球工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由于其高度依赖能源,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巨大,直接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的增加。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钢铁行业需要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
本文将分析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耗现状,并探讨一些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
一、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耗现状钢铁行业以高炉冶炼为主要工艺,这种工艺不仅耗能量大,而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耗约占全球工业能源消耗的15%-20%。
高炉冶炼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炭和焦炭,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还进一步加剧了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钢铁行业的高能耗和高碳排放直接影响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背景下,钢铁企业不仅要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还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钢铁企业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有效改善环境质量,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节能减排的措施1.技术改进:推动钢铁行业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工艺的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引进先进的高效炼钢设备和渣钢综合利用技术,减少原料浪费,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2.能源替代:开发利用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替代传统能源。
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对煤炭等有限资源的依赖,减少碳排放,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3.废气治理:加强钢铁行业的废气处理和治理,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通过引进先进的废气处理设备和技术,实现废气的高效净化,减少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节约用水:钢铁行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用水,因此,节约用水也是重要的节能减排措施之一。
通过引进节水设备和工艺,降低水资源消耗,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加强管理:健全环保管理制度,完善监测和考核机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推动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
四、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节能减排是全球范围的工作,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
冷轧厂能耗总结报告范文(3篇)
![冷轧厂能耗总结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825ca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01.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能耗问题日益凸显。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号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我厂对能耗进行了全面总结,现将报告如下。
一、能耗现状1. 能耗总量近年来,我厂冷轧机组能耗总量逐年上升,其中,电力、天然气、蒸汽等能源消耗占比较高。
具体数据如下:电力消耗:XX万千瓦时天然气消耗:XX万立方米蒸汽消耗:XX万吨2. 能耗结构我厂能耗结构以电力、天然气、蒸汽为主,其中,电力消耗占比最高,其次是天然气和蒸汽。
二、节能措施及成效1. 节能技术改造(1)优化生产工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例如,采用高效轧制技术,降低轧制过程中的能耗。
(2)更新设备:对老旧设备进行淘汰和更新,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例如,更换高效电机、优化冷却系统等。
(3)应用节能技术:引进先进节能技术,如变频调速、余热回收等,降低能耗。
2. 节能管理(1)加强能源管理: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能源管理人员职责,加强能源消耗的监控和管理。
(2)开展节能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节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
(3)开展节能竞赛:组织节能竞赛活动,激发员工节能降耗的积极性。
3. 节能成效(1)能耗降低:通过实施节能措施,我厂能耗得到有效降低。
具体数据如下:电力消耗:较去年同期下降5%天然气消耗:较去年同期下降3%蒸汽消耗:较去年同期下降2%(2)经济效益:节能措施的实施,降低了能源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员工节能意识不强,节能行为不规范。
(2)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投入不足,部分节能技术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3)能源管理体系尚不完善,节能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2. 改进措施(1)加强节能宣传教育,提高员工节能意识。
(2)加大节能技术改造投入,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
(3)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加强能源消耗的监控和管理。
四、结论我厂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钢能耗调研报告
![钢能耗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665101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3.png)
钢能耗调研报告
钢能耗调研报告
钢铁是全球最重要的基础工业材料之一,但其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却相对较高。
为了解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耗情况以及提出可行的节能措施,我们开展了一次钢能耗调研。
首先,我们收集了多个钢铁企业的能源数据,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钢铁企业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三个环节:原料加热和炼钢过程、高温熔炼过程、以及制品处理和加工过程。
在这三个环节中,高温熔炼过程所占能源消耗的比例最高,约为70%。
此外,我们还发现,许多钢铁企业在能源利用方
面存在浪费现象,如能源设备老化、工艺不合理等。
接着,我们对一家具有节能措施的钢铁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以了解其节能经验和效果。
该企业采用了先进的炼钢工艺,配备了高效节能的设备,如新型燃烧炉和余热回收系统等。
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对比,我们发现该企业在同等产量下,能源消耗明显低于其他企业。
此外,该企业还加强了能源管理,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能源监测系统,并定期进行能源巡检和优化调整。
最后,我们总结了以下钢铁行业的节能措施建议。
首先,钢铁企业应更新设备,采用先进的高效节能技术,如循环冷却系统、余热回收和热交换技术等。
其次,加强能源管理,建立科学的能源监测和评估机制,实行能源巡检和优化调整。
此外,鼓励钢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推广新型节能设备和工艺,以提升整个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
总的来说,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耗相对较高,但通过采取适当的节能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研报告,能引起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促进钢铁行业在能源利用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钢铁冶炼的能耗与节能技术
![钢铁冶炼的能耗与节能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c0f3a8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e.png)
节能技术的投资回报分析
投资成本
采用节能技术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 于设备更新、技术研发和人员培训等 方面。
回报期
通过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 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 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节能技术的成本效益比较
成本比较
不同节能技术的成本存在差异,需要进行成本比较,选择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节能技术 。
循环化
推动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资源化 利用,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节能技术的未来展望
01
02
03
04
进一步研发高效、低碳、智能 的节能技术,提高钢铁生产的 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加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 外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经验,推
动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
鼓励企业加大节能技术研发投 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提高钢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05
钢铁冶炼节能技术的经济效益 分析
节能技术的经济效益评估
节能技术的经济效益
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钢铁企业 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获得更大 的经济效益。
节能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 和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从而获得环境效益。
力。
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加强政策引导 和支持,鼓励企业采用节能技术
,推动钢铁产业的绿色发展。
03 钢铁冶炼节能技术发展趋势
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高效化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 能耗和资源消耗。
低碳化
推广低碳技术,降低钢铁生产过程中 的碳排放,实现绿色发展。
智能化
利用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钢 铁生产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提高生产 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钢铁冶炼中的过程能耗分析与优化
![钢铁冶炼中的过程能耗分析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d102b27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1.png)
钢铁冶炼中的过程能耗分析与优化钢铁冶炼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环保压力的增大,节能减排成为钢铁冶炼企业的核心发展之路。
因此,对钢铁冶炼过程中的能耗分析与优化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一、钢铁冶炼中的能耗分析在钢铁冶炼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两个阶段,即铁矿石还原和钢铁制造。
在铁矿石还原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能源消耗是热能。
主要是通过烧结、球团、热风炉等设备来实现的,其中最主要的设备就是高炉。
在高炉炼铁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焦炭和铁矿石,同时还需要热风、石灰石、硅酸钙等辅料,将焦炭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铁矿石,使其还原为铁元素。
此时,高炉内部的温度可以达到1500℃以上,而高炉吸收的热能则约有50%能用于良好的能源利用,而剩余的热能则通过废气排放。
而对于炼钢过程,主要消耗的能源是电能和热能。
主要通过电炉、转炉、平炉等设备来实现。
炼钢中所需的电力则占到炼钢总耗能的大部分。
同时,还需要大量的焦粉、生铁、钢水等材料,以及氧、氮、氩等气体辅料进一步加工生产,所需要的热量则是直接取决于所生产炼钢的种类与类型。
二、钢铁冶炼中的能耗优化在钢铁冶炼中,能耗的优化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1. 对原材料的优选与优化:在钢铁冶炼中,原材料的选用直接影响到能耗的消耗率。
因此,对原材料的优选与优化是重点优化方向之一。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从铁矿石、铁精粉、焦炭等方面进行优化。
首先,可以进行质量和种类的优选,包括使用低耗、高品质原料、低挥发份焦炭等,以降低炉顶温度等参数。
同时,可以利用优质铁矿粉代替铁矿石,提高冶炼效率。
还可以采用烧结矿代替部分铁矿石、再生焦粉代替部分焦炭等措施,降低炉顶温度和易挥发分等指标,同时提高了冶炼效率。
2. 对技术的优化:钢铁冶炼的技术不断更新,为实现时间、能量的节省和质量的提高提供了途径。
技术创新可以使炉料利用率提高,残杂元素含量降低,生产能量消耗降低,并且生产质量大幅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铁技术】我国钢铁业能耗现状分析[东方钢铁在线] 6月27日14:062004年,中国生铁产量为2.51亿t,钢产量为2.72亿t,钢材产量为2.97亿t,焦炭产量为2.09亿t。
仅以钢产量而论,中国的钢产量要比产钢量居世界第二、第三、第四位国家的产量之和还要多,占世界钢总产量的26.31%;焦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其贸易量占世界焦炭贸易量的60%。
由于中国钢铁产品产量高,也就造成了中国钢铁工业所消耗的能源总量很大。
中国钢铁工业能耗现状据统计,2003年中国钢铁工业消耗了2.74亿t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耗量的16.3%,消耗量仅次于电力工业。
一是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相差9.81%。
2004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为705kgce/t;而2000年,工业发达国家吨钢可比能耗平均值为642kgce/t(美国663、日本620,德国602、法国683)。
二是钢铁工业能耗增幅低于钢产量增幅约5%。
由于钢铁工业积极采用先进节能工艺技术和装备,在钢产量高速增长的同时,消耗能源的增幅低于钢产量的增幅。
(详见表1)三是钢铁工业主要工序能耗呈下降趋势。
据统计,我国重点钢铁企业主要工序能耗在不断下降,而炼铁工序能耗呈上升趋势则是因为高炉炼铁原燃料供应紧张,价位攀升,成分不稳定,质量下降所造成的。
通过加强管理,大力开展各项节能技术,2004年的能耗指标好于2003年。
(详见表2)四是钢铁企业之间工序能耗差距大,节能潜力大。
由于中国钢铁工业产业集中度低、技术装备水平差距大、企业数量多、企业规模和装备容量差距大,造成中国钢铁工业是各种类型、多层共同发展的状态。
这种情况也就造成了企业之间各工序能耗水平差距大,也可以说节能潜力非常大。
(详见表3)五是一批钢铁企业已掌握了先进生产技术,其工序能耗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1999年,各工序国际先进的能耗指标是:焦化为128.1kgcdt,烧结为58.89kgce/t,炼铁为437.93kgce/t,转炉为-8.88kgce/t,电炉为198.6kgceA,热轧为47.82kgce/t,冷轧为80.28kgce/t。
2004年,我国重点企业之中各工序能耗值先进的企业如下:焦化工序能耗指标:宝钢(88.13)、攀钢(99.50)、通钢(117.29)、邯钢(121.04)、柳钢(123.47)、莱钢(126.39)、临钢(102.94)、邢钢(127.74)。
烧结工序能耗指标:杭钢(52.06)、新余(52.35)、酒钢(56.09)、新兴铸管(54.62)、太钢(56.50)、首钢(56.00)。
炼铁工序能耗指标:宝钢(395.41)、新余(420.26)、新疆八钢(426.92)、梅山(428.46)、太钢(434.69)、新兴铸管(432.22)、莱钢(438.34)。
转炉工序能耗指标:武钢(-3.77)、湘钢(-2.28)、宝钢(-0.32)、酒钢(4.82)、本钢(6.21)、涟钢(7.89)、马钢(7.39)、太钢(9.38)。
电炉工序能耗指标:沙钢(146.31)、淮钢(159.66)、济钢(112.87)、莱钢(175.61)、石钢(178.13)、太钢(179.70)、宝钢(182.66)、杭钢(159.95)、南昌(190.94)、广钢(192.79)、南京(192.82)、安钢(193.87)、冶钢(195.33)。
热轧宽带工序能耗指标:包钢(50.18)、邯钢(57.07)、德龙(71.81)、唐钢(71.63)、攀钢(76.79)、宝钢(79.09)、马钢(79.56)、鞍钢(79.94)。
冷轧宽带工序能耗指标:马钢(78.53)、攀钢(80.7)、鞍钢(81.03)。
热轧窄带工序能耗指标:涟钢(60.61)、莱钢(58.51)、杭钢(59.31)、天铁(53.48)。
热轧无缝管工序能耗指标:新冶钢(117.66)、天津钢管(136.17)、安钢(152.05)、新余(169.77)、宝钢(177.76)。
能耗现状分析一、中国钢铁工业节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996年,全国产钢1.0124亿t,全国吨钢综合能耗为1.392tce/t,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为1.132tce/t。
2004年,全国产钢2.7245亿t,重点钢铁企业产钢2.3218亿t,吨钢综合能耗为761kgce/t,吨钢可比能耗为705kgce/t。
两个年度相比,全国钢产量增长1.7121亿t(重点钢铁企业钢产量增长1.6950亿t),吨钢综合能耗下降了391kgce/t。
如按重点钢铁企业2004年钢产量计算,与1996年相比较,其吨钢综合节能总量为9078万吨标准煤,节能比例为34.54%。
二、炼铁系统是钢铁工业节能的重点据统计,全国炼铁系统占钢铁工业总能耗的69.41%(其中烧结为6.06%,球团为0.49%,焦化为14.6%,炼铁为48.17%),而其他工序只占较小的比例(转炉为2.27%,电炉为3.08%,轧钢为9.60%等)。
这说明,炼铁系统应当承担钢铁工业节能降耗和降成本的重任。
三、我国转炉工序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最大从表4可以看出,我国转炉工序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值为35.45kgce/t,比其他工序差值都大。
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转炉炉容偏小,回收转炉煤气能力不足。
2004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平均吨钢回收煤气量为42m3/t钢,比上年度有所下降,而且尚有21个企业的转炉煤气没有回收。
国外工业发达国家转炉煤气回收量大于lOOm3/t钢,而我国2004年企业最高值才为95m3/t钢。
对转炉煤气进行回收和余热利用(可产生蒸汽),能够实现转炉炼钢工序负能耗作业。
我们应大力开展转炉工序的节能工作。
日本炼钢工序能耗占生产总能耗的3%,而我国是5.95%,炼钢节能应成为我国钢铁工业的节能重点之一。
转炉煤气的发热值在7000kJ/m3~8400kJ/m3,比高炉煤气的热值要高得多(高炉煤气热值为2800kJ/m3~3500kJ/m3),应当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
四、要重视对钢铁企业产生的可燃气体的回收利用钢铁企业所购入的煤炭能值有34.12%在生产过程中转变为可燃气体(包括高炉、转炉、焦炉煤气)。
在正常生产状态下,每吨铁可产生1700m3~2000m3的煤气,每吨钢可回收80m3~120m3煤气,每吨焦可产生350m3~430m3煤气。
在联合钢铁企业中,可燃气体产生量是很大的。
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这些煤气,对钢铁企业的节能影响是巨大的。
2004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的煤气回收和使用情况不太理想。
有18个企业高炉煤气放散率大于10%,最高的为24.88%;有8个企业焦炉煤气放散率大于10%,最高的为23.31%;有21个企业转炉煤气没有回收,有5个企业转炉煤气回收量小于30m3/t钢。
五、要大力推广节能工艺技术和装备—是干法熄焦(CDQ)。
干法熄焦可以回收红焦显热(红焦显热占炼焦热耗的35%~40%)的80%。
回收余热,吨焦可产生3.9MPa的蒸汽0.45t(先进值可达到0.6t)。
宝钢干熄焦可降低焦化工序能耗68kgce/t。
这是钢铁工业可回收余能所占比例最大的项目,约占可回收余能的—半。
干熄焦使焦炭质量得到提高,M40提高3%~4%,M10高0.3%~0.8%,热反应性降低10%~13%;在焦炭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可多配10%~20%弱黏结性煤,可节水0.38t/t焦;高炉使用干熄焦的焦炭可增产1%,降焦比2%。
鞍山华泰公司在引进、消化、吸收75t/h干熄焦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发成功150t/h的干熄焦技术装备。
其投资比引进的低一半,技术经济指标已达先进水平,对我国推广干熄焦技术装备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在建和建成的干熄焦设施已有40多套。
二是高炉炉顶煤气压差发电技术(TRT)。
理论上高炉炉顶煤气压力在80kPa时,TRT所发出的电能与所用的电能平衡,压力在100kPa时有经济效益,在大于120kPa时会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TRT发电能力是随炉顶煤气压力的变化而变动。
采用干法除尘,可提高发电量30%左右,因煤气温度每提高10℃,发电机透平机出力可提高3%。
高炉鼓风机能耗约占炼铁工序能耗的10%~15%,采用TRT装置可回收高炉鼓风机能量的30%左右,约可降低炼钢工序能耗1lkgce/t~18kgce/t。
目前,我国已有60多座高炉有TRT设施,大多数在1000m3以上容积的高炉上,少数450m3 、750m3高炉也有TRT装置。
建议大于1000m3以上容积的高炉均应有TRT装置。
三是煤气发电技术。
鉴于钢铁企业产生大量可燃气体,且可能有一定量的富余,故应当积极采用煤气发电技术。
采用煤气、燃气轮机发电技术的发电量,要比常规锅炉蒸汽发电量多70%~90%,并可节水1/3。
宝钢、济钢、太钢等企业积极利用煤气发电,使钢铁厂向多买煤、少购电的方向发展。
四是精料技术对炼铁系统节能有重大影响。
精料技术对高炉炼铁的技术进步影响率在70%,而高炉操作和设备等方面的影响率只占30%。
所以说,高炉炼铁是以精料为基础的。
精料技术的核心是提高矿石的含铁品位。
含铁品位每提高1%,可降低燃料比1.5%,提高产量2.5%,吨铁渣量减少30kg,允许多喷吹15kg煤粉。
精料技术的内涵包括:高(原燃料转鼓强度高、烧结矿碱度高)、熟(熟料比高)、稳(入炉原燃料物化性能和成分、配矿量要稳定)、均(粒度均匀)、小(粒度偏小)、好(矿石冶金性能好)、少(含有害杂质少)等。
当前,我国炼铁界要解决好优化炉料结构和实现炉料稳定等突出问题。
五是优化钢铁工业结构可实现节能。
高炉喷吹煤粉就可优化高炉炼铁用能结构,焦化工序能耗是142.21kgce/t,而喷煤工序能耗为20kgce/t~35kgce/t,采用喷煤工艺可减少炼焦对环境的污染。
高炉炼铁炉料多用球团,既可节能又可提高入炉矿品位。
球团矿工序能耗为42kgce/t,品位在63%~65%;烧结矿工序能耗为66.38%,品位在53%~58%。
2004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高炉炼铁入炉矿品位为58.21%、燃料比为526kg/t、利用系数为2.516t/m3·d,分别比2000年提高0.14%、降低7kg/t、提高0.232t/m3·d,其原因就是精料水平提高了。
连续铸钢比模铸节能25%~50%,提高成材率10%~15%,2004年,我国连铸比为98.35%,比2000年提高11.15%,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要比传统的模铸—开坯—热轧节能70%,生产成本降低50%,节省基建投资70%,降低人工成本90%。
现在,我国已有投产和在建的14条连铸连轧生产线,产钢能力在1000万t以上,是世界上应用最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