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准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放实验锻炼医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等。

因此,本研究主要关注低年级医学本科生,通过一系列验证性开放实验的操作训练,研究其对这些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情况。

本实验教学方式不是实验操作的机械模仿,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验的关键环节预先设立问题,学生在操作过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任何困难可以团队协作完成或者向老师咨询,老师会有针对性的给予提示。

这样的实验课堂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和操作热情,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调查问卷中也同样显示,大部分学生通过此开放性实验增加了对实验课的兴趣,提高了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

本开放性实验是系列实验操作,每一次实验操作的训练都是对上次实验操作的巩固,同时增加新的实验操作内容,操作难度层层递进,保证实验操作能力逐步提升。

研究结果显示,100%的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训练认为自己基本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甚至高达87%的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操作训练研究中也得到同样的结论,随机抽查的36位同学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显著提高。

基本操作能力的提高无疑对今后学业中未知实验的操作信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低年级医学生来说,参与动物(或人体)实验操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同学造成恐惧不安的心理,这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

本研究中的系列实验课程持续时间仅有1周,调查结果显示约9%的同学在实验操作后仍对动物实验操作有恐惧心理,可能是因为这部分学生的适应能力略低,需要更长的时间或者更多的实验课程才能克服心理障碍。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课程前后,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显
著提高。

理论考试内容不仅仅涉及课堂讲授部分,更多的是课堂讲授内容的相关知识,在课程中并没有直接提及,成绩提升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后而主动学习的结果。

因此理论考试成绩的显著提高从侧面说明了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通过对低年级医学本科生进行一系列验证性开放实验课程训练,旨在培养这些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结果表明开放性实验课程能够显著提高低年级医学生的操作水平,同时能够激发同学们对实验课程的兴趣、增加团队协作能力和对实验操作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医学院校应该更加注重开放性实验课程的设置和开发,在常规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辅助以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会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齐晓丹,孙晓杰,吴琦,等.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开放性实验改革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5):212-214.
[2]徐芳,张雪辉,马蓉,等.开放性实验在预防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144-147.[3]王金红.验证性实验中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123-124.
[4]
赵文红,崔慧娴,束莉,等.基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预防医学开放性实验的实践探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6,30(4):95-97.[5]
沈雷,姜杨,李公启,等.利用解剖学开放性实验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6):87.
浅谈精准医疗
刘欣然1,袁月鸣2,徐芷涵2,周慧3
(1.沈阳医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辽宁
沈阳
110034;2.沈阳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辽宁沈阳
110034;3.沈阳医学院组胚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精准医疗”顾名思义就是相对于传统意义的医学诊疗更加准确和精细,即致力于收集基因组学和其他分子信息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医疗服务,它的核心内容为个体化医学,为患者提供最有利的治疗是其最根本的目的。

本文将从精准医疗的概念、发展历史、应用方向、发展前景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逐一阐述。

关键词:精准医疗;基因组;个性化医疗
A brief talk on precision medical
Liu Xin-ran 1,Yuan Yue-ming 2,Xu Zhi-han 2,Zhou Hui 3
(1.Grade 2013clinical medical undergraduates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age ,Shenyang ,Liaoning,110034,China;2.Grade 2014clinical medical undergraduates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age ,Shenyang ,Liaoning,110034,China;3.Department of tissue culture,
资助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UPRP20140825);沈阳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4-268);沈阳医学院科技基金项目(No.20143056)
通讯作者:周慧,E-mail:zhouhui8013@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7.21.098
--综述--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Shenyang,Liaoning,110034,China)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aning of med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Precision medical treatment”as the name suggests is more accurate and precise,it is committed to collecting information about genomics and other molecules so as to provide more individualized medi-cal services for patients,it is the core content of individualized medicine,and providing the favorabl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purpose.This article discussed precision medical treatment through five aspects:concept,history of development,direction of application,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challenges facing.
Key words:Precision medical;Genome;Personalized medicine
1精准医疗的概念概况
2011年,美国全国科学研究委员会(NRC)首次提出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与个体分子病理学特征(如基因组信息)相匹配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于2012年将精准医疗定义为“建立在了解个体基因、环境及其生活方式基础上的新型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1]。

2015年1月3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了一个倡议,题为“精准医疗计划”[2],用他的话定义“精准医疗”这四个字,就是“要在正确的时间,给正确的人以正确的治疗,而且要每次都如此[3-4]。

”精准医疗的本质,是利用医学前沿技术和蛋白质组、基因组等组学技术[5-8],对于特定疾病与大样本群体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进而精确地找到病因和治疗的靶点[9],并对同种疾病的不同病程进行精细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10-12]。

精准医疗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最高效的治疗[13],因为人们已经从基因的层面掌握了精确的病因,如果两个患者的病因不完全相同,就不能使用同一种药物。

这既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也能减少副作用的出现。

2发展历史
精准医学的实质就是“个性化医疗”[14-17],而“个性化医疗”理念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但由于当时医学科技发展尚不明朗,还不足以引起研究界和医疗界的重视。

到1999年12月初,英国的《自然》杂志刊登了一篇学术论文[18],这篇文章是由Dumham等216位科学家联合署名的,标志着人类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的基本完成,是人类在DNA大规模测序上的一项突破性进展。

由此,关于结合个体的基因信息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成功案例逐渐增多。

1997年《自然·生物技术》载文称,基因组学的进展为“新一代个性化医疗”打下基础。

自此,个性化医疗成为医疗模式从“对症下药”进入根据个体差异“量身定做”预测、诊断和治疗的方式。

直到2002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个性化医疗”才成为医学研究领域的新宠,在各大学术期刊上屡见不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新领域仍存在许多未知和不可预见的问题,无论是在亚洲还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目前对此的研究和发展仍处于萌芽阶段。

3应用方向
3.1疾病预防一旦精准医疗研究有了一定成效并可以投入使用,人们会被科学的、精准的预测未来可能患有某些疾病,以便更好地进行预防。

例如,依据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的信息和影像学诊断,进行精细的个体化分类,实现对个体发生的癌症的生长速度、良恶性、转移潜能和预后进行预测。

3.2治疗及疗效评估一旦患有了某些疾病,其诊断将会非常方便。

诊断后的用药,将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医者会为每位患者开出最合适其病情的药物,并在最准确用药时间、最佳剂量、最小副作用下用药,对疾病的疗效和护理也将得到准确的反馈和评估[19]。

4中国目前的优势
近30年来我国与精准医疗相关的领域蓬勃发展,主要体现在临床疾病分子分型与诊治标志物、药物设计靶点、基因组测序技术、临床队列与生物医学大数据等方面[20]。

基本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培养了一个有实力参加国际同领域竞争的基地与强大的研究团队[21],尤其是我国的基因测序能力,现处于国际的领先水平[22],为我国精准医学的开展与研究奠定了技术和人才支持;二是我国人口基数大,在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队列研究的规模上和生物样本的多样性上具有绝对优势,提供了硬件保障;三是我国在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的速度和成本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四是我国在数据采集和使用的灵活度上具有一定优势。

虽然中国的起步不如美国早,但在以上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由此看来,中国精准医疗的开展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5中国精准医疗面临的挑战
在精准医疗这一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面临许多挑战。

精准医学该如何实现?陈润生在第三届生物样本库与临床研究论坛上表示,精准医学有两个较为重要的基石[23]。

其一是以基因组为代表的组学研究[24]的发展,包括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以及相关的大数据研究。

其二是在了解组学的前提下,打通表型和基因型的联系,其中重要的工具就是生物信息学。

“当前,精准医学就是组学与大数据两大科学前沿的交汇[25],我们的挑战亦在于此。

”除此之外,我们目前还解决了基因测序[26-27]的问题,但分析测序结果却和棘手[28-30]。

而且大多慢性病(包括肿瘤)都不仅仅有一个病因,而可能是一系列致病条件综合而成的结果,由于疾病本身的错综复杂,使得精准目标难以达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关节研究所主任戴尅戎教授,在“2015朝阳国际医学大会(CICM)”骨科前沿高峰论坛上,也谈到了精准医疗施行的几大难点所在。

比如,基因信息需要从大量患
者和健康人群中提取,如何将大量信息整理成可用资料?药物将更加具有针对性,靶向治疗的药物单价也将有所提高,该如何协调药物品质和经济用药的关系?该如何正确对待和利用基因信息[31-32]?笔者认为,以上戴尅戎教授提出的几大难点,都是基因信息迈入临床过程中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各个行业齐力合作、协调探索,形成一套多方参与、共同受益的精准医疗体系,开辟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精准医疗道路[33]。

中国和美国是国际上仅有的两个提出精准医疗计划的国家,不免常被拿来作比较。

笔者看来,虽然中国研究设备不比美国先进,但我们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而且在人口基数庞大的背景下,完全可以凭借市场需求的拉动实现弯道超车。

6结语
精准医疗可以概括为:精准的基因分析+精准的评估预防+精准的综合治疗[34]。

精,指熟练、精细、专一;准,指符合标准、依据。

“精准医学”一词是高度理想化的临床医患状态,它是一项需要多行业多手段共同参与的医疗技术,它需要生物学家、生物信息技术学家、医生、患者群体以及其他各方的积极参与,同时将传统医疗与系统生物学、数字影像、组学技术、信息科学、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巧妙结合[35-36],形成精准医疗体系。

因此,精准医疗计划将推动和鼓励新一代的科学家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开发具有创造性的新方法来检测、测量和分析生物医学信息。

最重要的是,在这一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我国不应盲目追赶美国的脚步,应戒骄戒躁,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37],形成多方参与及受益的医疗体系,一步步逐渐实现精准医疗计划。

本文无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夏锋.精准医疗的理念及其技术体系[J].医学与哲学,2010,
31(11):1-17.
[2]江艺泉,马晋平.奥巴马推出精准医疗计划倡议[J].世界科
学,2015.
[3]2015年美国将重点发展精准医疗[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5,
36(2):95.
[4]田埂.“精准医疗”引发医学革命[J].中国经济报告,2015(6):
112-114.
[5]苏晓娜.新型医学概念及医疗模式——“精准医学”[J].解放
军医药杂志,2015(5):F0002-F0002.
[6]赵晓宇,刁天喜,高云华,等.美国“精准医学计划”解读与思
考[J].军事医学,2015,39(4):241-244.
[7]钱其军,吴孟超.肿瘤精准细胞免疫治疗:梦想照进现实[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5,22(2):151-157.
[8]全科医生小词典——精准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
(24):2951.
[9]李文磊,杨露绮.精准医疗时代的兴起[J].北京医学,2015,
37(12):1204-1206.
[10]弓孟春.精准医学对医学信息学提出的挑战与任务[J].医学
信息学杂志,37(1):2-7.
[11]江海燕,张峰,墨宏山.谁来投入罕见病研究和药物研发?埃博
拉疫情暴发带给我们的警示[J].科学通报,2015,60(21):
1958-1962.
[12]徐鹏辉.美国启动精准医疗计划[J].世界复合医学,2015,1
(1):44-46.
[13]徐欣,郑欣,郑黎薇,等.口腔精准医学:现状与挑战[J].华西
口腔医学杂志,2015,33(3):315-321.
[14]周黎明.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历程和展望[J].中国药
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5,29(5):758-759.
[15]汤立达,徐为人.精准医疗时代下制药行业的挑战和机遇[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4):351-354.
[16]姜俊杰,王建农,谢雁鸣,等.精准医疗模式下群体药代动力学
的优势及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中药杂志, 2015,40(24):4779-4782.
[17]顾健人.癌症精准医学[J].专家论坛,2016,36(1):1-2.
[18]袁冰.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精准医学[J].医学与哲学,2015,
36(12A):3-6.
[19]陈长仁,何发忠,周宏灏,等.精准医学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
化[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5,31(21):1629-1632.
[20]郑洁,李维.精准医学的再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6,
37(1):8-18.
[21]吴家睿.建立在系统生物学基础上的精准医学[J].2015,27
(5):558-563.
[22]吴月辉.精准医疗,直击“病因”[N].人民日报,2015-6-5
(020).
[23]田埂.“精准医疗”之手:基因组学将如何改变医学模式?[J].
生命世界,2015,42-44.
[24]赵学森,蒋栋,陈晨,等.精准医疗大背景下医学研究生交叉领
域培养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11):52-54. [25]张佳星.推进精准医学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N].科技日
报,2015-3-10(001).
[26]王丹.是变革,还是新壶装旧酒[N].健康报,2015-6-19
(008).
[27]张国锋,马晋平.精准医疗计划与癌症研究[J].世界科学,
2015(3):8-9.
[28]白毅.走适合国情的精准医学之路[N].中国医药报,2015-7-
29(005).
[29]苏暄.基因检测掀开精准医疗帷幕,带来医学领域颠覆性革
命[J].中国医药科学,2015,5(4):1-6.
[30]苏暄.戴尅戎:现代精准医学理念的启示与应用[J].中国医
药科学,2016,6(1):1-4.
[31]彭亦良.精准医疗对未来医学发展的启示与质疑[J].中国医
药生物技术,2016,11(1):88-90.
[32]鲁肃.精准医疗计划:机遇与挑战[J].世界科学,2015(3):
12.
[33]徐书贤.精准医学:求索前行[J].中国医院院长,2016(5):
48-55.
[34]邵小钧.精准医疗-肿瘤诊治的新模式[J].现代肿瘤医学,
2016,24(4):675-677.
[35]从大数据到精准医学2015精准医疗研讨会[J].转化医学杂
志,2015(3):2.
[36]范美玉,陈敏.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医疗服务体系研究[J].中
国医院管理,2016,36(1):10-11.
[37]韩健.给“精准医疗”泼点儿冷水[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5(15):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