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挖掘文本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妙挖掘文本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
摘要: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现行的教材文本本身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插图、“泡泡语”、细节描写等都是信手拈来的资源。

结合教学实践,从借用插图、利用“泡泡语”、品读细节几个方面阐述如何挖掘文本资源。

教师如果能充分地挖掘文本资源,找到擦亮学生心灵的火石,并利用好这些资源,阅读教学一定会变得风采无限,定能绽放别样的华彩。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资源;思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现行人教版教材集文字、插图于一体,文本本身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既有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自然科学信息、了解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信息,又有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驰骋想象的思维训练素材……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挖掘文本的资源,必能使阅读教学的华彩绽放出来。

一、曲径通幽――“借”插图
1.借用插图激兴趣
朱智贤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翻开教材,我们会发现几乎每一册、每一篇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与文字内容相比,明亮的色彩、具体可感的形象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课中,配有一幅荷叶美景图。

进行此课的教学时,我一边引导学生欣赏插图,一边导入:这满池绿绿的、圆圆的荷叶吸引了一个个小“朋友”,仔细看看都有哪些朋友来了呢?学生从插图中马上就找到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紧接着质疑:这些朋友们说荷叶是它们的什么呢?从而引出这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美丽童话,学生在短时间内对课文产生了兴趣,饶有兴致地读起了课文。

2.借用插图破难点
文本中一些特定的情节和场景往往是理解课文的关键,对缺乏生活阅历的学生来说,对这些特定的情节和场景往往感到很陌生,但文本中文字的表述在他们的头脑中只留下了模糊的印象,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文本中很多插图再现的往往就是这样的情节或场景,品读这些课文时,可以适时借用插图这把“钥匙”,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更
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如,《慈母情深》一文的插图,画面定格在母亲工作的厂房里:昏暗的灯光、一排排缝纫机、佝偻的身影、揉得皱皱的毛票……教学时,我抓住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母亲的动作和周围的环境,再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母亲的伟大,较好地突破了课文重点。

二、柳暗花明――“吹”泡泡
1.吹吹泡泡巧切入
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是引发学生触及作者情感的一道门,找到了这扇“门”,教师就可以顺势而导,学生就能顺利地进入文本的情境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验阅读的乐趣。

如,《掌声》这篇课文讲的是患小儿麻痹症的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变得自信、开朗的故事。

在阅读中,我紧紧抓住“泡泡语”切入:“从两次掌声里,我体会到……”,一步一步和学生深入对话,对话的过程仿佛就是围绕着“泡泡语”圈画一个个同心圆的过程,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同心圆的半径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也不断扩大,孩子们感受着掌声带给英子的变化,感悟着掌声的丰富内涵,体验着“吹泡泡”带来的快乐。

一位老师在上《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也巧妙地带着孩子们吹起了“泡泡”: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22课,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的风光。

同学们,让我们先看课文最后的泡泡图,边读边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生:课文第一自然段有这么一句话:“那里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我觉得课文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师:同意吗?好,那让我们一起先去欣赏景色优美的西沙群岛……
以“泡泡语”巧妙地切入,展开阅读教学,可谓是信手拈来,既利用了文本的资源,又能使孩子们根据“泡泡语”中的提示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可以说是高效低耗。

2.吹吹泡泡巧渗透
文本中的很多“泡泡语”是以商量的口吻提示阅读方法的“方法归类型”提示语,这些“泡泡语”隐含着许多关于阅读方法的教学目标,我们教学时就要重点落实这些目标,引领学生掌握这些方法。

以三年级上册为例,《爬天都峰》一文,“从‘终于’这个词,我体会到……”;《风筝》一文中,“我查词典知道了‘憧憬’的意思”;《秋天的雨》一文中,“读到这儿,我读懂了‘五彩缤纷’的意思”;《科利亚的木匣》中“联系上文,我明白了‘果然’的意思”……
提示语巧妙地将学习目标寓于充满趣味的“泡泡”
中,教学时,我们一定要善用文本中的资源带领学生“吹一吹泡泡”,融朗读、感悟、理解于一体,巧妙地渗透学习方法的引导,落实学习目标,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咬文嚼字――“品”细节
1.抓关键词语
词语是组成文本内容最基本的单位,理解、感悟词语是理解句子和文本内涵的基础,尤其对一些关键词语的体验和感受。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本的内容与词语、句子的关系犹如动物身上的皮和毛一样,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对“毛”深度挖掘,才能真正感受“皮”的质地和手感。

如,在教学《给予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揣摩金吉娅的内心活动,我引领学生紧紧抓住“沉默不语”进行细细品味。

体会金吉娅“沉默不语”:
出示: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

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师:过圣诞节大家都非常高兴,金吉娅却沉默不语,这是为什么?到文中找找答案。

生1:哥哥姐姐买了好的礼物,而她只买了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

师:只买了棒棒糖就要沉默不语吗?棒棒糖难道不能当作礼物吗?
生2:担心妈妈会生气。

师:妈妈为什么生气?
生3:自己没有给家人买到好的礼物而难过。

师:说得很好,虽然有时候我们说礼轻情义重,可是你们还记得出发时妈妈是怎样交代的,能联系前面的课文来理解句子,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2.抓关键句子
许多文章的关键句,如起始句、中心句、过渡句、总括句等,它们就像文章的穴位,“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了这些句子进行品味、咀嚼,会让人回味无穷。

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紧紧抓住最后一句话“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感受父爱的了不起,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我先让学生自由地通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并说说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根据回答出示最后一自然段,齐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我让学生用心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分别为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找到有力的证据,并细细品味、交流感受、反复诵读。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
起”这一关键句成了联系文本、学生、故事中人物、课堂之间的纽带,不知不觉中,“父亲”和“儿子”了不起的形象就矗立在了学生眼前,成就了阅读的精彩。

文本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对话的媒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可以说文本处处皆资源。

作为教师,我们只要能找到擦亮学生心灵的火石,从文本中充分地挖掘资源,并利用好这些资源,相信阅读教学一定会变得风采无限,一定能绽放别样的华彩。

参考文献:
季爱华.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