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毕业设计格式与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城资系
2010届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设计格式与规范
(城市设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检验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训练学生科研技能的重要教育形式,也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为使我系城市规划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更规范化、标准化,结合专业特点和学术规范,现就毕业设计的实施细则做出如下规定:
1.设计程序
理工科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要求课题明确、资料翔实、理论分析和技术分析充分、语言文字流畅简练、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设计要符合国家现行规范、作品有一定的独到见解。毕业设计图纸不少于10张。
我专业毕业设计的写作程序大体分为八个阶段:(1)确定导师;(2)与导师讨论并选题;(3)阅读文献、收集资料;(4)拟定设计提纲;(5)开题报告,确定设计选题、内容、研究、完成能力等可行性,并修正设计工作缺失之处;(6)撰写和提交构思初稿,与导师讨论和修改;(7)定稿和导师审阅;(8)参与设计答辩,并依据答辩老师要求修改设计缺失之处,修改后经导师同意,依学院规定提交设计作品。
2.设计组成部分
根据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规范与专业特点,我系城市规划专业的毕业设计内容依次包括:
(1)封面
(2)设计说明书
(3)设计图纸
(4)作品效果图
(5)参考设计作品及文献
(6)附录(Appendix)(可省略,据实际情况而定)
(7)致谢(Acknowledgements)
(8)封底
3. 排版要求
设计说明使用Word文档打印在A4纸上,页边距取默认值,即上下各为2.54cm,左右各为3.17cm,页眉1.5cm,页脚1.75cm,两端对齐,双面打印,左侧装订。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1.5倍行距。英文用12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页码设在下边线下居中,英文摘要和中文摘要的页码用罗马数字(i、ii、…)编排,封面、目录不需标注页码,论文正文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
4.纸张要求
用来打印设计说明书(含封面、封底)的纸张色彩为每张为80克的白色纸张。
5. 设计格式要求
5.1 设计说明书封面
请使用学校统一封面,学院主页上有下载
5.2题目
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15个字。
5.3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设计的高度概括,是全文的缩影,是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它是对设计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扼要说明设计目的、设计或实践的意义、主要方法、设计结果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字数一般为300字左右。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是从设计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使用的主要单词或术语。关键词一般应该是名词或是词组,不得以段句作为关键词。一般列3~5个,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英文摘要与关键词、中文摘要与关键词单独成页,单面打印,页码设在页脚居中处,用罗马数字(i、ii、……)编排。
5.4设计说明书目录
目录独立成页,包括Abstract、摘要、全部设计说明书的章节标题(若设计说明书有多级标题,一般只需编写到三级,三级以下标题不需出现在目录里)、参考文献(Reference)和致谢(Acknowledgements)、附录(Appendix)等内容及其对应页码(页
码标识居右对齐)。但目录这一页不参与页码编排。字体采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每段段首空4~5个字母的距离,上下段落应空一行方便阅读。
目录中标题格式要求如下:
(1)一级标题左对齐,以阿拉伯数字(1,2,3,4,5..)标出序号。二级及以下级别的标题依次以1.1, 1.2, 1.1.1, 1.1.2 ……的形式标出序号;二级及以下级别的标题要适当缩进。
正文中的序号标示形式保持一致。如果在设计说明书里没标序号,目录里也不需标示序号;如果在设计说明书里采用的是阿拉伯数字标示,目录里则同样采用阿拉伯数字标示。
(2)同一级别的标题,上下行的左边必须对齐。同级标题必须有两个以上,按顺序依次类推,即有1就应有2,有1.1就应有1.2,有(1)就应有(2)。
(3)标题内容一般用词组形式或短句而不用长句子形式表达。同一篇设计说明书中的标题,语言表达形式要统一,在同一级标题中必须统一,不可几种形式混用。5. 5设计说明书内容
内容包括:设计依据、设计基地背景分析(如环境分析,经济社会现况,空间组织等)、设计理念、总体布局、设计定位、设计技术方法运用等。
毕业设计说明书篇幅应不少于4000字(不含摘要、尾注、图表、参考文献、计算数字)。
5.6设计范围
为了展现学生的专业学习成果,突出学生规划设计理念,独立完成个人规划设计方案,学生在与老师交流同意之下进行。
5.7设计规模
用地范围面积15~200公顷。
5.8设计提交内容
5.8.1总体要求
现代城市设计是以人为宗旨,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职能效率为动态目标,综合组织城市系统各要素,以期建立合理且优美的城市形态环境的综合性创造活动。城市设计既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同时又是规划转向建筑设计的必要中介过程。城市设计强调“人本主义”精神,即以具体鲜活的人为根本出发点,满足人的需求,以人
的心理生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城市空间设计的场所感、归属感以及历时和共时的文脉连续;侧重城市中各种关系的组合,建筑、交通、开放空间、绿化体系、等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结渗透,是一种整合状态的系统设计。
要求学生:
(1)立意与构思立意即主题意识的确立,立意的过程即是在进行现状分析、明确发展定位的基础上确立设计目标的过程。现状分析提出基地现存的资源和问题,立意则需以该城市区段的定位为依据,这种定位又必须置身于城市整体发展脉络中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区段与相邻区段、区段与城市整体之间的功能互动机制,才能给出设计区段的正确定位。
构思的直接结果是该设计对象的空间形态结构的建立,并以多种构思方案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与相关参与的讨论、评比、比较和判断确定最终的构思方案。
(2)分析与整合要解决一个现实具体的城市设计问题,首先必须进行客观有效的环境分析。分析包括前后两个不同时段,其一是指设计前期的现状调查分析;其二是指创作过程中对设计方案及成果的解剖分析。现状分析是要达成对现存环境的全面认识,它包括基地、人口、建筑设计质量、交通、使用职能、民俗习惯、行为规律、自然条件、景观资源、经济投资计划等等资料。一般而言,职能分析和空间形态分析是两个重点内容:职能分析主要考察各项用地的使用状况与交通系统的联系以及这种状况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空间形态分析则涉及基地分析、图底分析、视觉序列分析、认识意象分析、类型学分析和空间注记分析等一系列技术。空间形态分析提供了设计所必需的历时性形态积淀的背景资源,它为文脉承续提供了基础。设计过程及成果表达中的分析实质是对所设计环境各子系统的分项解析和表述,如:地块功能配置、道路交通系统分析、交通换乘系统分析、形态认识系统分析、历史文脉分析等等。这种单系统的解析使创作成果的各个层面得以清晰的表达,同时也是设计进程中从各个不同层面和视角对设计方案进行剖析、质疑和修正的必要技术程序。
5.8.2 图纸
必须完成的图纸
总体层面城市设计:
1)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分析图
2)城市肌理及密度现状分析图
3)城市景观资源分布现状图(1:5000-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