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
专家工作站管理系统规章制度
![专家工作站管理系统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77c5dc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67.png)
专家工作站管理系统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专家工作站的管理和运作,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专家工作站的管理和运作,负责人、工作人员和专家应严格按照本规章制度执行。
第三条专家工作站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工作任务保障和维护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利益。
第五条专家工作站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六条专家工作站应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研讨会和培训活动,提高专家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二章专家工作站的组织和管理第七条专家工作站设主任一人,由工作站的法定代表人担任。
负责工作站的日常管理和决策。
第八条专家工作站设办公室,由办公室负责人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安排,负责人员的管理和考核。
第十条专家工作站设研究小组,由研究人员组成,负责开展项目研究、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工作。
第十一条专家工作站设综合服务部,负责接待和安排专家、组织学术交流和研讨会、协调各项工作。
第十二条专家工作站设信息管理部,负责信息收集、整理和管理、网络维护和技术服务。
第三章工作流程和要求第十四条专家工作站应接收和评估技术需求,制定技术解决方案,并协调相关研发资源进行技术支持。
第十六条专家工作站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组织专利申请和相关法律事务处理。
第四章考核和管理第十七条专家工作站应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和专家进行评估和奖惩。
第十八条专家工作站应加强对工作人员和专家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十九条专家工作站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规范资金使用,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第二十条专家工作站应定期向上级机构和管理部门进行工作报告和数据汇报,保持信息的畅通和透明。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规章制度由专家工作站负责人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二十二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医院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及流程
![医院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be03d7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9.png)
一、目的与依据为规范医院专家工作站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专家工作站,包括但不限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等科室。
三、工作站设立与管理1. 工作站设立:(1)科室根据专业需求,提出设立专家工作站申请。
(2)医务科对申请进行审核,符合条件者报请院长批准。
(3)批准设立的专家工作站,由医务科颁发《医院专家工作站许可证》。
2. 工作站管理:(1)专家工作站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药品及辅助用品。
(2)专家工作站设立负责人,负责工作站日常管理工作。
(3)工作站负责人应定期组织专家开展学术交流、培训等活动。
四、专家工作站工作流程1. 专家出诊:(1)专家根据医院排班,提前一周向医务科提交出诊申请。
(2)医务科审核通过后,向患者公布出诊信息。
(3)患者根据出诊信息预约挂号。
2. 患者就诊:(1)患者按照预约时间到专家工作站就诊。
(2)工作人员引导患者填写就诊登记表。
(3)专家对患者进行问诊、检查、诊断,制定治疗方案。
3. 医疗文书:(1)专家根据患者病情,填写病历、处方等医疗文书。
(2)医疗文书需由专家本人签字确认。
4. 药品及检查:(1)患者根据处方到药房取药。
(2)患者根据医嘱进行相关检查。
5. 出院:(1)患者病情稳定,符合出院条件时,由专家开具出院医嘱。
(2)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后继续接受随访。
五、监督与考核1. 医院定期对专家工作站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对专家工作站及专家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服务质量、医疗安全、工作效率等方面。
3. 对考核不合格的专家工作站及专家,进行整改或取消其工作站资格。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医务科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
![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524b3b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6.png)
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管理专家工作站,提高专家工作站运营效率,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专家工作站相关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专家工作站领导、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等。
第三条专家工作站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强团队协作,提高专家工作站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四条专家工作站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切实保障专家权益,搭建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第五条专家工作站应当加强对研究成果的管理,合理利用专家资源,提高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和社会影响力。
第六条专家工作站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和培训,保障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本管理制度由专家工作站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章专家工作站组织结构和职责第八条专家工作站设立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领导、协调和监督专家工作站的运营管理工作。
管理委员会成员由专家工作站领导、科研骨干和相关管理人员组成。
第九条专家工作站设立技术委员会,负责研究方向、项目评审、技术交流等工作。
技术委员会成员由技术骨干和相关专家组成。
第十条专家工作站设立人事行政部门,负责日常管理、人事、财务、行政等工作。
人事行政部门设立人事、财务和行政三个科室,分别负责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专家工作站设立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成果转化等工作。
科研部门设立科研项目管理、成果转化两个科室,分别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成果转化工作。
第三章专家工作站运营管理第十二条专家工作站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专家工作站管理政策,制定并执行年度工作计划,做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第十三条专家工作站负责对各项研究项目进行审查和管理,确保研究项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研究项目评审由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实施。
第十四条专家工作站应当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编制、审批、实施和结题验收等各个环节的责任和程序。
第十五条专家工作站应当建立健全科研成果管理制度,加强对科研成果的鉴定、评价和保护,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
专家工作站日常管理制度
![专家工作站日常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200fe3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3.png)
专家工作站日常管理制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专家工作站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和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专家工作站的正常运转,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日常管理制度。
一、专家工作站的使用管理
1.专家工作站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定,不得用于非法用途。
2.专家工作站的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签署保密协议,保证不泄露机密信息。
3.专家工作站的使用人员应当定期更改密码,并保证密码的安全性。
二、专家工作站的维护管理
1.专家工作站的维护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安全检查。
2.专家工作站的维护人员应当保证维护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专家工作站的维护人员应当及时处理用户反馈的问题,并保证服务质量。
三、专家工作站的安全管理
1.专家工作站应当采取多种安全措施,包括防火墙、杀毒软件、加密等,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2.专家工作站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3.专家工作站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处理安全事件,并进行记录和报告。
四、专家工作站的备份管理
1.专家工作站的数据应当定期进行备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2.专家工作站的备份数据应当存储在安全的地方,防止数据泄露和丢失。
3.专家工作站的备份数据应当定期进行恢复测试,保证备份数据的可用性。
以上就是专家工作站日常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专家工作站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专家基层工作站管理制度
![专家基层工作站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1e7768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2.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发挥专家基层工作站在推动基层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专家基层工作站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设立在基层的专家工作站,包括但不限于农业、医疗、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
第三条专家基层工作站的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服务宗旨: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宗旨,解决基层实际问题。
2. 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 公正公开:工作过程公开透明,确保工作公平公正。
4. 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四条专家基层工作站设站长一名,负责全面工作;设副站长一名,协助站长工作;设工作人员若干名,负责具体事务。
第五条站长职责:1. 负责制定工作站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 协调解决工作站内部和外部问题。
3. 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
4. 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情况。
第六条副站长职责:1. 协助站长开展工作。
2. 负责工作站内部管理。
3. 负责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第七条工作人员职责:1. 负责工作站日常事务。
2. 负责信息收集、整理和上报。
3. 负责档案管理。
4. 完成站长、副站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工作制度第八条工作站应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包括:1. 日常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等。
2. 信息管理制度:规范信息收集、整理、存储、使用、保密等。
3. 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收支、报销、审计等。
4. 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工作站设施、设备、资料等安全。
第九条工作站应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第十条工作站应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工作。
第四章工作流程第十一条工作站应建立健全工作流程,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1. 项目申报:根据基层需求,组织专家进行项目申报。
2. 项目评审: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确定项目立项。
专家工作站运行管理制度
![专家工作站运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fb3d85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c.png)
专家工作站运行管理制度一、背景为了推动专家工作站的健康有序发展,提高专家工作站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特制定本《专家工作站运行管理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和加强专家工作站的运行管理,确保专家工作站的顺利运行,提高专家工作站的绩效和影响力,为单位的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专家工作站的全部管理活动,包括人员管理、经费管理、项目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
四、人员管理1.专家工作站的组织机构由一个主任和若干研究员组成。
主任由单位领导任命,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专家工作站的工作,研究员由主任任命,负责具体的科研工作。
2.专家工作站的人员需具备相关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并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声誉。
3.专家工作站实行终生制管理,但每个研究员需定期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合格者继续任职,考核不合格者将重新评估资格。
五、经费管理2.专家工作站的经费使用应经过合理的预算和审核程序,并及时报告单位财务部门。
3.专家工作站的经费应主要用于科研项目的实施,禁止挪用和浪费经费。
六、项目管理1.专家工作站需定期开展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筛选工作,确保科研项目的高质量和创新性。
2.专家工作站的项目执行人需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和要求进行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按期完成。
3.专家工作站的项目需定期进行中期和终期评估,评估结论将作为项目人员的绩效考核依据。
七、知识产权管理1.专家工作站鼓励研究人员进行创新性研究,并保护和管理其知识产权。
2.对于专家工作站产生的知识产权,专家工作站应协助研究人员进行申请和保护,并合理分享研究成果的利益。
八、违纪处分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按照相关纪律规定进行处分,包括警告、记过、降职、撤职等。
九、附则1.本制度由专家工作站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2.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以上即为《专家工作站运行管理制度》的内容,旨在促进专家工作站的健康有序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以实现单位的发展目标。
希望全体成员能够遵守本制度,共同为专家工作站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公司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
![公司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7a3f1a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5.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发挥公司专家在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提高公司整体技术水平,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设立的各类专家工作站,包括但不限于技术专家工作站、管理专家工作站等。
第三条专家工作站应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专家工作站设立工作站办公室,负责工作站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工作站办公室设主任一名,由公司指定具有丰富经验和较高威望的专家担任,负责工作站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决策。
第六条工作站办公室下设技术组、管理组、培训组等,分别负责工作站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管理协调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第三章工作职责第七条工作站办公室职责:(一)制定工作站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二)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活动;(三)协调公司各部门、各项目组与工作站之间的工作关系;(四)定期对工作站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和改进;(五)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站工作情况。
第八条技术组职责:(一)组织专家开展技术研究和攻关;(二)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为公司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三)参与公司重点技术项目的研发和推广;(四)组织技术交流活动,促进技术成果共享。
第九条管理组职责:(一)负责工作站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二)制定工作站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三)负责工作站经费的预算、使用和管理;(四)负责工作站人力资源的管理和配置。
第十条培训组职责:(一)组织专家开展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二)协助公司内部开展技术培训和技能提升活动;(三)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优秀人才。
第四章工作流程第十一条工作站办公室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各工作组职责和任务。
第十二条技术组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组织专家开展技术研究和攻关,定期提交技术报告。
第十三条管理组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工作站管理制度,协调各部门、各项目组与工作站之间的工作关系。
专家工作站制度模板
![专家工作站制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b7aad9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7.png)
专家工作站制度模板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专家在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专家工作站是依托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等建立,为特定领域或项目提供技术咨询、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服务的平台。
第三条专家工作站的建设与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二)政府引导,多方参与;(三)制度健全,运行规范;(四)开放共享,持续发展。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专家工作站设站长一名,负责工作站的整体工作。
站长由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等法定代表人或者相关负责人担任。
第五条专家工作站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工作站的技术咨询、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工作。
专家委员会由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
第六条专家工作站的日常工作由工作站办公室负责,办公室设在站长单位。
办公室负责工作站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
第七条站长单位应当为专家工作站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办公场所、设备设施、人力资源等。
三、专家委员会与管理第八条专家委员会的设立应遵循专业互补、结构合理、规模适当的原则。
专家委员会成员人数一般不超过十五人。
第九条专家委员会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二)在所从事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三)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合作精神。
第十条专家委员会成员的任期一般为三年,可连任。
成员变动应当及时报站长单位备案。
第十一条专家委员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一)参与专家工作站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二)为专家工作站提供技术咨询、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服务;(三)遵守专家工作站的规章制度,维护工作站的良好形象;(四)不得利用专家工作站的名义从事营利性活动。
四、工作站运行与管理制度第十二条专家工作站应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报站长单位审批。
第十三条专家工作站应定期组织专家研讨会、讲座、培训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
医院专家工作站工作制度
![医院专家工作站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9a818d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0.png)
医院专家工作站工作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更好地发挥专家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专家工作站的设置与职责1. 专家工作站是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设立的进行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重要平台。
2. 专家工作站的职责包括:(1)开展医疗工作,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2)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医学人才;(3)开展科研工作,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4)参与学术交流,提高医院的学术水平;(5)提供咨询服务,解答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问题;(6)进行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
第三条专家工作站的组织与管理1. 专家工作站设站长一名,负责工作站的整体工作。
站长由具有丰富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担任。
2. 专家工作站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工作站的学术工作和咨询工作。
3. 专家工作站设立办公室,负责工作站的日常管理工作。
4. 专家工作站的专家由医院选聘,聘期为三年,可以续聘。
5. 专家工作站的专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在医学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和实践经验;(3)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4)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第四条专家工作站的工作内容与方式1. 专家工作站的工作内容包括:(1)开展医疗工作,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2)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医学人才;(3)开展科研工作,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4)参与学术交流,提高医院的学术水平;(5)提供咨询服务,解答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问题;(6)进行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
2. 专家工作站的工作方式包括:(1)定期开展专家门诊,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2)开展教学活动,包括授课、示教、病例讨论等;(3)开展科研项目,进行科学实验和技术研究;(4)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学术会议、讲座、研讨会等;(5)提供咨询服务,包括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6)进行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包括健康讲座、宣传活动等。
第五条专家工作站的考核与评价1. 专家工作站的考核与评价分为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
专家工作服务站管理制度
![专家工作服务站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608bef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13.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专家工作服务站的管理,充分发挥专家的智慧和作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专家工作服务站,包括专家聘请、服务流程、考核评价、经费管理等。
第三条专家工作服务站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2. 实用、高效、便捷原则;3. 服务、创新、发展原则。
第二章专家聘请第四条专家工作服务站聘请的专家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2. 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3. 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能够为工作站提供有效服务。
第五条专家聘请程序:1. 由工作站提出专家聘请需求,经单位批准;2. 通过公开招标、推荐等方式确定专家人选;3. 与专家签订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内容、期限、报酬等。
第六条专家任期一般为三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续聘。
第三章服务流程第七条专家工作服务站的服务流程包括:1. 服务需求收集:工作站收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需求,形成服务项目清单;2. 专家选派:根据服务项目需求,选派相应专业的专家;3. 服务实施:专家根据服务协议,提供咨询服务、技术指导、项目评审等服务;4. 服务反馈:服务结束后,收集服务对象反馈意见,进行服务质量评估;5. 服务总结:对服务项目进行总结,形成报告。
第八条专家在工作站服务期间,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工作站各项规章制度,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第四章考核评价第九条专家工作服务站对专家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1. 服务质量:根据服务协议和服务对象反馈,评价专家服务质量;2. 服务数量:根据专家提供的服务项目数量,评价专家工作量;3. 专业能力:根据专家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评价专家的专业能力;4. 职业道德:根据专家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操守,评价专家的职业道德。
第十条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结果与专家续聘、报酬等挂钩。
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
![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b35116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1.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站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院士专家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的日常管理、运行和监督。
第三条工作站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
(二)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的智慧和力量,培养优秀科技人才。
(三)坚持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四)坚持开放合作,加强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四条工作站设立管理委员会,负责工作站的全面管理工作。
第五条管理委员会组成:(一)主任:由院士专家担任,负责工作站的总体规划和决策。
(二)副主任:由工作站负责人担任,协助主任开展工作。
(三)委员:由院士专家、企业代表、高校代表、科研院所代表等组成。
第六条管理委员会职责:(一)制定工作站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年度工作报告。
(二)审议工作站重大事项,包括院士专家引进、人才培养、项目申报、成果转化等。
(三)监督工作站经费使用,确保经费合理、合规。
(四)组织开展工作站内部管理、运行和监督工作。
第三章运行管理第七条工作站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第八条办公室职责:(一)贯彻执行管理委员会的决策,组织实施工作站各项工作。
(二)负责院士专家的引进、培养、管理和服务。
(三)负责工作站项目申报、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工作。
(四)负责工作站经费管理、资产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
(五)负责工作站内部管理和对外联络。
第九条工作站实行项目制管理,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项目申报:院士专家或工作站办公室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和需求,组织申报项目。
(二)项目评审: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确定项目立项。
(三)项目实施:工作站办公室负责项目实施,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专家工作站的工作管理制度
![专家工作站的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b307f9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c.png)
专家工作站的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三章工作职责第四章工作流程第五章工作目标第六章工作绩效第七章工作考核第八章奖惩机制第九章安全管理第十章组织纪律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专家工作站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工作管理制度。
第二章组织机构专家工作站由站长、副站长和相关工作人员组成。
站长负责工作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副站长协助站长开展工作。
具体工作人员包括专家、助理等。
第三章工作职责1. 站长:负责工作站的整体管理工作,协调站内各项工作。
2. 副站长:协助站长开展管理工作,负责站内部分具体工作。
3. 专家:负责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出解决方案。
4. 助理:协助专家开展工作,负责一部分后勤服务工作。
第四章工作流程1. 专家工作站的工作流程分为工作安排、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
2. 工作安排:由站长负责安排工作任务,根据工作目标和计划制定工作计划。
3. 工作实施:各位专家根据工作计划进行具体研究工作,助理负责协助专家完成工作任务。
4. 工作总结:在工作任务完成后,进行工作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方法。
第五章工作目标专家工作站的工作目标是要根据市场需求,研究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第六章工作绩效工作绩效根据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和解决方案的实际效果来评定,优秀的工作绩效可以获得奖励,不达标的工作绩效要进行改进和督促。
第七章工作考核工作考核是对专家工作站的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定,以期达到工作目标。
第八章奖惩机制根据工作绩效的评定,对于优秀的工作绩效可以进行奖励,对于不达标的工作绩效要进行督促和改进,并且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
第九章安全管理为了保证工作站的安全,专家工作站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十章组织纪律为了保证工作站的正常运转,专家工作站要制定相应的组织纪律,确保工作人员的工作秩序和纪律性。
总结:以上就是专家工作站的工作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对专家工作站的工作提供管理参考。
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
![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7b7d63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2.png)
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
一、编写规章制度的目的:
为了保障专家工作站正常运转,提高其管理效果,规范内部管理及人员行为,提升专家工作站整体素质水平,特制定本制度,并接受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督。
二、范围:
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适用于专家工作站中的所有人员,包括专家、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
三、制度制定程序:
本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废止,由专家工作站管理人员共同商议、审批和颁布。
制定程序:
1.起草阶段:由专家工作站管理人员或相关部门提交意见
和建议。
2.讨论阶段:由专家工作站管理人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分析和完善。
3.审批阶段:已论证通过后,由专家工作站管理人员审批
并颁布。
4.发布阶段:专家工作站管理人员将经审批后的制度颁布,并将制度文本通知相关人员。
五、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具体内容:
1.专家工作站目的和职责范围。
2.专家工作站人员的权力和义务。
3.专家工作站人员的行为规范。
4.专家工作站人员的奖惩措施。
5.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的执行程序。
6.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的责任追究。
七、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政策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管理法》。
5.公司内部制度相关规定。
以上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政策规定应作为制度制定的参考,对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实施进行约束。
专家工作站日常管理制度
![专家工作站日常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fb5ae3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c.png)
专家工作站日常管理制度一、引言专家工作站是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设立的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平台,为了保障专家工作站的顺利运行和有效管理,制定并实施日常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人员管理、经费管理、设备管理以及成果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和阐述。
二、人员管理1.专家工作站的人员应由工作站负责人提名,并报高校批准任命。
2.工作站负责人应设立科研助理职位,辅助处理日常管理工作。
3.专家工作站的人员定期进行绩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奖惩措施,激励人员积极工作。
4.工作站负责人应积极组织专家工作站的学术交流和学术讲座等活动,提高人员的学术水平。
三、经费管理1.专家工作站的经费由高校、企业等提供,应按照约定的规定进行使用。
2.工作站负责人应制定预算计划,并严格控制经费的使用,确保经费的合理化利用。
3.工作站负责人应及时编制经费使用报告,向高校等提供相关机构进行汇报。
四、设备管理1.专家工作站的设备购置和维护应符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2.工作站负责人应及时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并制定设备使用规定,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3.工作站负责人应加强对专家工作站的设备使用和管理的监督,防止设备闲置和损坏。
五、成果管理1.专家工作站的科研成果应及时发布和宣传,在相关学术会议和期刊进行报告和发表。
2.工作站负责人应建立成果管理的制度,包括对专利、论文等成果进行归集和整理。
3.工作站应加强与高校、企业等的合作,利用专家工作站的科研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六、总结专家工作站的日常管理制度是保障其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规范人员管理、经费管理、设备管理和成果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够提高工作站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推动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发展。
因此,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对于专家工作站的发展至关重要。
公司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范本
![公司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55c88c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9.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发挥公司专家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的作用,加强公司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设立的工作站,以及与工作站相关的人员和活动。
第三条工作站以推动公司技术进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整合内外部专家资源,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工作。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四条工作站设立工作站主任一名,由公司领导担任,负责工作站的整体规划、协调和管理。
第五条工作站设立工作站副主任一名,由公司技术部门负责人担任,协助主任开展工作,负责工作站的具体实施。
第六条工作站设立工作站秘书一名,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指派,负责工作站日常事务处理和资料整理。
第七条工作站设立若干专家小组,由各领域专家组成,负责具体的技术攻关和项目实施。
第三章工作内容与要求第八条工作站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 组织开展技术研讨、交流和技术培训活动;2. 开展技术攻关,解决公司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3. 指导和培养公司内部技术人才,提升员工技术水平;4. 推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5. 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
第九条工作站要求:1. 工作站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2. 工作站应建立完善的技术档案和项目管理制度;3. 工作站应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4. 工作站应积极宣传工作站成果,扩大工作站影响力。
第四章人员管理第十条工作站人员包括:1. 工作站主任、副主任、秘书;2. 各领域专家;3. 公司内部技术骨干。
第十一条工作站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 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意识;3. 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十二条工作站人员的管理:1. 工作站主任负责对工作站人员进行任命、考核和奖惩;2. 工作站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工作,并对工作站人员进行日常管理;3. 工作站秘书负责工作站日常事务处理和资料整理。
教育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
![教育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2f3b23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9.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教育专家工作站的管理,提高教育专家工作站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教育专家在工作站中的专业优势,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教育专家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是指在教育领域内,由政府部门、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组织,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科研、管理经验的教育专家组成的,旨在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的专门机构。
第三条工作站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服务大局,贴近实际,发挥专业优势;(二)科学管理,高效运作,确保工作质量;(三)公平公正,民主决策,激发工作活力;(四)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推动教育发展。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工作站设立管理委员会、专家组、秘书处等机构。
第五条管理委员会是工作站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制定工作站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规章制度等,对工作站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六条专家组由工作站聘请的教育专家组成,负责对工作站的工作进行专业指导、评审、咨询等工作。
第七条秘书处是工作站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工作站的行政、财务、后勤等工作。
第三章工作职责第八条管理委员会职责:(一)制定工作站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规章制度等;(二)协调工作站与政府部门、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的关系;(三)监督和指导工作站的各项工作;(四)对工作站的经费、资产等进行管理。
第九条专家组职责:(一)对工作站的工作进行专业指导、评审、咨询;(二)为工作站提供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建议;(三)参与工作站的项目研究、课题申报等工作;(四)对工作站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提出意见。
第十条秘书处职责:(一)负责工作站的行政、财务、后勤等工作;(二)组织实施工作站的各项工作;(三)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站的工作资料;(四)为工作站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
第四章工作制度第十一条工作站实行年度工作计划制度。
每年初,工作站应根据上级要求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措施等。
专家工作站日常管理制度
![专家工作站日常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82647a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1e.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专家工作站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专家工作站正常运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专家工作站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专家、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专家工作站以服务为导向,以提高科研、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条专家工作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五条专家工作站设立工作站主任、副主任、各专业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
第六条工作站主任负责全面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负责分管工作。
第七条各专业组负责人负责本组业务工作,组织协调本组人员完成工作任务。
第八条工作站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政治素质高,热爱科技事业,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二)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三)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四)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
第三章工作制度第九条专家工作站实行工作日报制度,每日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填写工作日报,向主任汇报当天工作情况。
第十条工作站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总结本月工作,分析存在问题,部署下月工作。
第十一条工作站每季度召开一次专家座谈会,邀请专家对工作站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二条工作站每年组织一次工作总结和表彰活动,对优秀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
第十三条工作站实行项目管理制度,项目申报、立项、实施、验收等环节均需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工作站实行成果转化制度,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第十五条工作站实行保密制度,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确保工作站秘密安全。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第十六条工作站对工作人员实行绩效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包括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态度等方面。
第十七条对工作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团队,工作站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八条对违反工作站规章制度、工作纪律的人员,工作站将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处罚。
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
![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3035f6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0.png)
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一、制度概述二、组织架构1.核心团队:由专家工作站主任牵头,包括各合作单位的专家、高级研发人员等。
2.管理机构:由专家工作站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落实管理制度,管理秘书负责具体的运营事务。
三、工作流程1.项目申请:合作单位向专家工作站申请开展研究合作项目,项目申请应包括项目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计划等。
2.项目评审:专家工作站管理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评审,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合作效益。
3.项目启动:经评审通过的项目,在合作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后正式启动,明确责任和权益。
4.研究与交流:各合作单位派出的研究人员按照研究计划进行项目实施,定期进行交流和研讨。
5.研究成果评估:专家工作站对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继续合作和成果转化的依据。
6.成果转化:对于评估合格的成果,专家工作站将协助合作单位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和产业化推广等工作。
四、权利与义务1.合作单位的权利:(2)共享合作单位和专家工作站的研发资源;(3)享有相关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
2.合作单位的义务:(1)按照合作协议的约定,全力支持和配合项目的研究和运营工作;(2)保护专家工作站的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3)按照成果转化规定,与专家工作站共享成果的经济利益。
3.专家工作站的权利:(1)决定是否接受合作项目的申请;(2)对合作单位的研究计划和成果进行评估;(3)享有相关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
4.专家工作站的义务:(2)保护合作单位的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3)帮助合作单位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五、绩效评估与奖励机制为提高合作效率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专家工作站应建立绩效评估与奖励机制。
绩效评估应综合考虑合作单位的研究成果、产业化推进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与支持,包括技术转让、产业资金支持等。
六、培训与交流机制为提高专家工作站核心团队成员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专家工作站应建立培训与交流机制。
专家工作站运行管理制度
![专家工作站运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589d0e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6d.png)
*****************专家工作站运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确保工作站有效运行,规范工作流程,促进企业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作站系政府推动、多名实质性参与,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以共同利益为纽带,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科技创新平台。
第二章机构及职责第三条专家工作站站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主持工作站行政管理、规划编制、审核、组织决策。
第四条副站长:由公司聘请的首席专家担任,全面负责工作站的科研工作,指导站内研发团队进行科技攻关,并对公司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第五条站长助理:由公司行政总监担任,按站长、首席专家要求完成科研计划的制定与项目管理,积极提建议并完成其他工作。
第六条项目部:由站长助理负责,主要根据项目研发内容和进度要求,组织和制定项目的总体方案。
第七条综合实验室:由副站长负责,主要根据项目研发的需要,组织相应的配方设计、实验,制定检测标准。
第八条检测中心:由副站长负责,配合项目开发和实验需要,完成所需项目的检验测试,同时对外进行测试服务。
第九条在专家的直接参与指导下,指导公司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提高有机茶产量和品质。
第十条指导建立茶叶清洁化加工及深加工生产线。
第十一条指导开发涉茶健康饮品、涉茶旅游商品,农特产品功能饮品等项目。
第十二条帮助规划并指导建设有机生态茶叶观光园。
第十三条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为公司培养一支高水平研发队伍,同时承接企业内部技术人员技术培训。
第十四条开展产业及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和技术指导。
第十五条站长助理负责专家工作站的日常管理,并做好专家及其团队的科研和生活服务工作,负责为及其团队提供一切工作及生活所必需的条件。
*****************2019年12月。
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范文
![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53d2e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3.png)
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范文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科研成果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专家工作站研究、开发和运营的管理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设立和管理的专家工作站。
第三条、专家工作站是指依托企事业单位等机构,聚集顶尖专家团队,以进行科研成果研发和技术创新为主要目标的独立运作实体。
第四条、专家工作站的设立和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公正、规范、便利的原则。
第五条、企事业单位设立和管理专家工作站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专家工作站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第二章设立和管理条件第六条、企事业单位设立专家工作站应当具备如下条件:(一)依法设立并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二)有明确的科研发展战略和需求,并有相应的投入;(三)具备配套的人员、设备和场地条件;(四)能够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支持;(五)有相关专业领域的顶尖专家团队;(六)有良好的科研管理机制和经验。
第七条、专家工作站的管理应当具备如下条件:(一)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二)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三)有专门的研究、开发、运营人员;(四)有严格的项目管理流程;(五)有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
第三章设立和管理程序第八条、企事业单位设立专家工作站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申请设立:由企事业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设立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和材料;(二)审核审批:上级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如符合条件,进行批准;(三)设站准备:企事业单位根据批准的决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设站准备工作,包括人员招聘、设备采购等;(四)运营管理:专家工作站正式设立后,企事业单位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运营管理,确保专家工作站的正常运转;(五)绩效评估:企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对专家工作站的绩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或调整。
第四章专家工作站的权益和义务第九条、专家工作站享有如下权益:(一)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享受相应的支持和政策优惠;(二)拥有独立的经费、财产和资产;(三)享受相应的研究条件和待遇;(四)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并分享相应的成果;(五)依法享有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的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
嘉兴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
为促进创新要素集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人才引进和科技合作模式,根据《嘉兴市中长期创业创新型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嘉兴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以建站单位科技创新需
求为导向,以设站单位研发机构为依托,以科技合作项目为纽带,引进院士专家及其团队智力资源,为建站主体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创新人才队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二条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站单位一般为高新技
术企业、产业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
二、工作内容
第三条院士专家工作站主要工作内容
1.为建站单位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咨询与指导;
2.围绕建站单位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由院士专家领衔,组织院士专家团队与建站单位团队协作攻关;
3.引进院士专家的技术成果,在建站单位实施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自主品牌;
4.为建站单位培养高端专业人才;
5.完成由院士专家与建站单位共同确定的其他合作项目。
三、设立与申报
第四条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立的基本条件
1.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经营状况良好,能为院士专家及其团队进站工作提供良好的科研、生活条件。
企业年销售收入一般在2亿元以上,年利税在500万元以上。
对于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企业、嘉兴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创办的企业及产业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在产值、利税、规模等方面视实际情况确定;
2.建站单位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和较强的研发能力,拥有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研发团队;
3.与一名以上院士专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且有1个以上的签约项目付诸实施;
4.建站单位领导及主管部门对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高度重视,并已形成较完善的院士专家进站工作的支撑条件和服务规范。
建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平台、重点(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以上重点学科,承担国家或省级重点科研项目的单位,在申报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时可予以优先。
第五条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申报、认定与命名
由建站单位提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申请,经嘉兴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指导协调小组评审认定,提交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并予以命名,报省院士专家工作指导协调小组备案。
四、组织管理
第六条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
1.市委组织部和市科协会同市经信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指导协调小组,负责全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统筹规划、指导协
调、评审认定、考核评价等。
2.指导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协,具体负责全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申报、评审、联系、协调、服务、考核和管理等日常工作。
3.建站单位设立专门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管理机构,负责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日常管理事务。
第七条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指导协调小组职责
1.负责制定全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规划与年度实施计划;
2.负责制定《嘉兴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评审与认定实施细则》,组织开展院士专家工作站评审与认定工作;
3.负责制定《院士专家工作站绩效评价与考核实施细则》,组织开展院士专家工作站绩效评价与考核工作;
4.负责各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立期限内的动态管理,向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提出认定与撤销命名的建议。
第八条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指导协调小组办公室职责
1.掌握全市企业、产业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
科技创新需求,及时组织相关单位与院士专家开展科技对接活动;
2.负责受理建站单位的申请,积极协助建站单位完成建站前期准备和院士专家联系服务工作;
3.负责院士专家工作站评审认定的相关事务性工作;
4.负责各工作站年度绩效评价与考核的相关事务性工作;
5.组织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工作经验交流,做好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成果宣传推广。
第九条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单位职责
1.负责制定本单位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制度;
2.负责制定合作计划,组织推进项目实施;
3.协助落实工作站专项科研经费和运行保障经费;
4.落实专门人员,做好院士专家团队驻站的科研和生活保障。
五、政策支持
第十条对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给予以下支持:
1.为鼓励本市企事业单位引进院士专家资源,对我市认定的建站单位由财政分批补助资金20万元,作为院士专家工作站相关条件建设经费。
该项经费按照财政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分级承担。
市本级的建站单位补助经费由市级财政承担。
2.我市在人才引进、项目申报、平台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对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给予重点倾斜,特别是对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与院士专家联合申报,符合本地产业发展要求,对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科技进步具有重要价值,涉及本市重点发展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项目,各级各部门在立项审批和经费扶持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
3.在同等条件下,各建站单位与院士专家合作项目应优先推荐为国家、省级重点科技或产业支持项目。
六、考核评价
第十一条绩效评价与考核
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指导协调小组办公室每年组织对
建站一年以上的工作站进行绩效评价与考核。
绩效评价与考核的要素主要包括:
1.建站单位基本规模;
2.建站单位在本行业或本区域主导产业中的地位;
3.工作站引进院士专家和创新人才数量;
4.工作站引进成果转化项目或合作开发项目的等级和合作研发项目推进情况(参照科技部门各类项目等级确定);
5.上述项目的预期效益情况(经济效益和产业引导作用);
6.建站单位的研发实力(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
7.建站单位对工作站的研发投入;
8.建站单位的工作站管理体系的完善情况。
考核结果在适当范围内予以公布。
对年度考核结果合格及以上的工作站,分批给予建站单位补助资金;对年度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工作站限期整改,整改达到合格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