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老子上善若水翻译及原文
![老子上善若水翻译及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6647278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c.png)
老子上善若水翻译及原文
上善若水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
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上善若水原文翻译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上善若水啥意思
![上善若水啥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c1686d5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a.png)
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
上善若水[ shàng shàn ruò shuǐ ]
基本释义:
上善若水意思是说最善良的人有如水的品德。
成语解释:
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
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上,善若水,指最高的品质应该和水一样。
成语出处: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
上善若水是成语吗 成语上善若水典故(优秀3篇)
![上善若水是成语吗 成语上善若水典故(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0cdf0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9.png)
上善若水是成语吗成语上善若水典故(优秀3篇)成语上善若水是喻君子之为人处世,犹如水善于便利万物,又水性至柔不与人纷争不休。
你们想要了解上善若水的典故吗?成语上善若水解析 1: 上善若水: shàng shàn ruò shuǐ: 上:至,最高;最高的善像水一样。
喻君子之为人处世,犹如水善于便利万物,又水性至柔不与人纷争不休。
: 《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成语上善若水造句 21. 南歌子的美丽还在于她的设计理念:上善若水。
2. 世界水日到了,愿你的品行上善若水,愿你的事业水到渠成,愿你的生意车水马龙,愿你的心情高山流水,愿你的爱情细水长流,最后希望你节约用水。
3. 小小水滴融多多,可汇江河和湖泊,上善若水有爱意,化成细流暖心窝。
春风化雨润无声,水拍云涯成爱河,一声心愿轻轻至,高山流水奏凯歌。
3月世界水日,祝你绿水长流,顺水行舟。
4.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
5. 上善若水——用水来形容道德,财源滚滚——用水来形容财富,滴水穿石——用水来形容力量,可想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至高无上,如果没有水人们只能泪如泉涌。
2世界水日,请节约用水。
6. 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
7. 修身律己讲文明,中华经典需传承。
上善若水养心性,厚德载物濯魂灵。
仁义礼智要遵守,勤勇俭廉当践行。
华夏民族好传统,助我神州永飞腾。
8. 曹广晶手机的开机问候语是这样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9. 沈秋雨道,上善若水,兵无常形亦如水。
10. 凌灵看着抄来的上善若水诀,只取首行和末行,这大概就是只要心始终如一,万千变化也没有关系,还好自己是现代人,有横着看书的习惯,否则还真看不懂。
11. 圣人老子最崇尚“水”,他说“上善若水”,又云“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即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上善若水和善若止水的意思
![上善若水和善若止水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07b5289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0.png)
上善若水和善若止水的意思《上善若水和善若止水的意思》“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其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它衍生出一种道德的注释,即人应像水一样,至柔之中又有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善若止水”并非一个传统的固定成语,从字面理解是善良如同静止的水。
止水宁静、深沉,不动声色中蕴含着力量,它可以表示一种内心宁静、善良且坚定的状态。
这或许是后人根据“上善若水”的概念延伸出的一种对善的理解,强调善良不仅要有如水的润泽包容,还要有止水般的沉静内敛。
关于老子,他是道家学派创始人,生活于春秋时期。
他的思想深邃而广博,《道德经》涵盖了对宇宙、人生、政治等多方面的思考,“上善若水”这一理念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体现了道家的价值观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以下是运用片段:例子1我一直觉得做人就要有“上善若水”的境界。
就像我的邻居王奶奶,她简直就是这句话的化身。
她总是默默地帮助周围的人,哪家孩子没人照顾了,她就像水一样自然地去帮忙。
她从不求回报,也从不和别人争什么。
有一次小区评选好人好事,大家都想推选她,她却笑着说:“这有啥好争的,我就做我觉得该做的事儿。
”她就像水一样,滋润着我们这个小区。
她的善良是那么的纯粹,没有一点杂质。
这让我想到“善若止水”,她内心也是平静的,做善事不是为了名和利,就是出于本心。
难道我们不应该向她学习吗?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王奶奶这样,这个世界该多美好啊!例子2在我的工作中,我认识一个前辈,他让我真正理解了“上善若水”。
他对待新人特别包容,不管我们犯了多少错,他总是耐心地教导我们,就像水包容万物一样。
他从不会因为自己经验丰富就看不起我们,而是把他的知识像水一样缓缓地流淌给我们。
而且他总是把最苦最累的活儿揽到自己身上,还说这是他应该做的。
我觉得他这种状态就很接近“善若止水”,他内心的善良是坚定的,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改变。
上善若水原文及翻译
![上善若水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581c78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9.png)
上善若水原文及翻译导语:上善若水指的是: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以下是小编整理上善若水原文及翻译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上善若水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
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上善若水原文翻译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成语出处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上善若水吕效廉爨体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
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
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
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
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
上善若水的意思
![上善若水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8c5274c6ad51f01dc281f151.png)
上善若水的意思
【拼音】:shàng shàn ruò shuǐ
【解释】:“上善若水”是一个成语,善:最完美;指的是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细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
水,无色无味,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无所滞,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也。
【成语接龙】:上善若水——水涨船高——高视阔步——步罡踏斗——斗媚争妍——妍姿艳质——质伛影曲——曲意承迎——迎刃冰解——解黏去缚——缚鸡弄丸——丸泥封关——关门落闩
【出处】:《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
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造句】:
1、这个俱乐部是大家的俱乐部,我们崇尚:上善若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理念。
2、沈秋雨道,上善若水,兵无常形亦如水。
3、本设计材料以玻璃纤维和亚克力为主。
金鱼与水的情景交融,生动的概括了中国古老哲学的最高追求“上善若。
上善若水 小古文
![上善若水 小古文](https://img.taocdn.com/s3/m/980b377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14.png)
“上善若水”小古文上善若水,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
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上,善若水,指最高的品质应该和水一样。
一、原文道德经·第八章【作者】老子【朝代】春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二、注释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三、赏析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
它没有固定的形体,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它没有周定的色彩,“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它没有固定的居所,沿着外界的地形而流动;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多变,或为潺潺清泉,或为飞泻激流,或为奔腾江河,或为汪洋大海;它川流不息,却没有穷竭之时。
上善若水的正确解释
![上善若水的正确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52ccf0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a.png)
上善若水的正确解释
上善若水,汉语成语,拼音是shàng shàn ruò shuǐ,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成语解释
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
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上,善若水,指最高的品质应该和水一样。
成语出处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
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什么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4fa90568e9951e79b8927ac.png)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什么“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什么,欢迎阅读。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什么“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它的字面含义是: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样,可以滋养与造福万物,却不与万物争任何东西。
说到这其中所涵盖的思想意义,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释了。
老子:上善若水,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我国先秦道家学说的创立者、哲学家老子十分推崇“上善如水”。
意思是说人类最美好的品行就应该如水一样。
乍一看来,似乎颇为费解,但仔细咀嚼揣摩,就能领略到其含义的深刻精妙。
水对我们有哪些启迪呢?其一,水往低处流。
启迪我们做人,尤其是握有一定权力的人,要眼睛向下,时刻关注最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那些至今连温饱都尚未解决的群众,设身处地为他们著想,为他们排忧解难,尽快使他们摆脱贫困,步入小康。
其二,水溶万物而不争。
水与千千万万种物质,溶为一体,构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茶水、药水、墨水等物质,在这诸种物质的排名中,水都居于第二位。
然而,如果没有了水,这些茶水、药水、墨水等还会存在吗?水的这种不争之德,启迪我们应该不争名不争利,将个人的价值体现在默默的奉献之中。
其三,水随遇而安。
无论石缝岩隙,还是沼泽碱滩,水都能顽强地生存。
即便只是一滴露珠儿,它也会笑迎朝霞,熠熠闪光。
水的这种豁达顽强的精神,启迪我们即使是处于艰苦的环境,也要安贫乐道,恪尽职守,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其四,水遇寒而结为冰。
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变化,体现了水极大的灵活性。
尤其是水遇寒而结为冰,更是启迪我们在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增强凝聚力、向心力,万众一心,精诚团结,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夺取胜利。
其五,水质透明,清澈见底。
水的这种鲜明特性,启迪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襟怀坦白。
上善若水原文赏析
![上善若水原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b84e1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1.png)
上善若水原文赏析
上善若水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老子《道德经》。
一、成语原文
老子《老子·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二、成语译文
上善的人如同水一样。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之争夺,汇聚在人们厌恶的低洼之地,因而,近于大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他居于低洼之地,思虑深邃宁静,交接善良之人,说话遵守信用,为政精于治理,处事发挥特长,行动把握时机。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三、成语寓意
意为做人应该如水那般面对名利时不争不抢,拥有高尚
的品格,一切随缘随遇而安,学会以淡然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人生路上的一切波浪曲折。
上善若水 汉语成语
![上善若水 汉语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00289b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8.png)
上善若水汉语成语
“上善若水”,汉语成语,拼音是shàng shàn ruò shuǐ,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
解释:
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
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上善若水全文及译文
![上善若水全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cceab14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11.png)
上善若水全文及译文“上善若水”这一理念源自老子的《道德经》,其原文为:“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段话的意思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接下来,我们对这段话逐句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是生命之源,它滋养着世间万物,却从不争功争名。
无论是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还是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水的润泽。
水默默地付出,无私地奉献,这种品质正是“上善”的体现。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众人通常都喜欢高处、好处,而水却甘愿流向低处、恶处。
比如污水沟、低洼地,这些都是人们所厌恶的地方,但水却毫不嫌弃。
正是因为水能够安于卑下,所以它接近于道的境界。
道的本质是自然无为,水的这种特性与道相契合。
“居善地”,水在流动的过程中,总是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比如,汇聚成江河湖海,或是渗入地下成为清泉。
人也应该像水一样,善于选择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找到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
“心善渊”,水的内心深沉而宁静,就像深渊一样。
人的内心也应该如此,保持深沉、平静,不被外界的喧嚣和纷扰所干扰,拥有广阔的胸怀和深沉的智慧。
“与善仁”,水对待万物都是平等而仁爱的,没有亲疏之分。
人在与人交往中,也应该怀有仁爱之心,友善地对待他人,不分贵贱贫富。
“言善信”,水的流动是有规律的,按时涨落,从不失信。
人在说话时也应该遵守信用,言出必行,一诺千金。
“政善治”,如果将水的特性运用到治理国家上,就如同善于治理的领导者,能够以平和、公正的方式管理国家,使国家繁荣昌盛。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什么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18c6ce0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7e.png)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什么“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什么,欢迎阅读。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什么“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它的字面含义是: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样,可以滋养与造福万物,却不与万物争任何东西……。
说到这其中所涵盖的思想意义,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释了。
老子:上善若水,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我国先秦道家学说的创立者、哲学家老子十分推崇“上善如水”。
意思是说人类最美好的品行就应该如水一样。
乍一看来,似乎颇为费解,但仔细咀嚼揣摩,就能领略到其含义的深刻精妙。
水对我们有哪些启迪呢?其一,水往低处流。
启迪我们做人,尤其是握有一定权力的人,要眼睛向下,时刻关注最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那些至今连温饱都尚未解决的群众,设身处地为他们著想,为他们排忧解难,尽快使他们摆脱贫困,步入小康。
其二,水溶万物而不争。
水与千千万万种物质,溶为一体,构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茶水、药水、墨水等物质,在这诸种物质的排名中,水都居于第二位。
然而,如果没有了水,这些茶水、药水、墨水等还会存在吗?水的这种不争之德,启迪我们应该不争名不争利,将个人的价值体现在默默的奉献之中。
其三,水随遇而安。
无论石缝岩隙,还是沼泽碱滩,水都能顽强地生存。
即便只是一滴露珠儿,它也会笑迎朝霞,熠熠闪光。
水的这种豁达顽强的精神,启迪我们即使是处于艰苦的环境,也要安贫乐道,恪尽职守,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其四,水遇寒而结为冰。
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变化,体现了水极大的灵活性。
尤其是水遇寒而结为冰,更是启迪我们在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增强凝聚力、向心力,万众一心,精诚团结,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夺取胜利。
其五,水质透明,清澈见底。
上善若水的意思及基本介绍
![上善若水的意思及基本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361477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1.png)
上善若水的意思及基本介绍上善若水的意思及基本介绍孟子曰:“上善若水。
”大家都知道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上善若水的意思,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善若水的意思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人的品格应该向水一样,做事情行云流水,静止如水。
答: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出自智慧大师老子所著《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是老子对生命的一种诠释,也是对生命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与事无争的人生心态。
我所理解的“上善若水”是:我本平常之人,应怀平常之心,做平常之事,淡泊以名志,宁静以致远,独善其身。
努力争取做到:平和心态静如水,正直为人明如水,轻启名利淡如水,面对坎坷韧如水。
水,无色无味,无影无形,无语无声,无欲无争。
水本为万物之源,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
有一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胸怀。
用最低的姿态穿行在自然与万物之间,不择高处,跌宕有其勇。
不眷恋净地,涤除尘垢印证境界。
用平常之心,于低处娴静随性,于险处独添一种风景,于污浊处自留一脉清白。
争则不争,水遇物而分流,不与物争,却能汇聚江海,有容乃大。
水的流动,可以冲刷污浊和迂腐,掠去辛酸,纷乱,嘈杂……水,随遇而安。
给了山林,水便是清澈的涓涓溪流;给了大海,水便是浩瀚无边,涛走云飞;给了江河,水便是浪涛滚滚,悠悠荡荡,深沉不渝,东流而逝;给了湖泊,水便是平静如镜,照出山水、日月恒久的美丽;水遇洼地,则成湖泊海洋;水遇沟壑,则成溪流河江;水遇型束,就会如画般安然静固;水遇潮汐风卷,就会逆转直上,惊涛骇浪!水之柔,在于水的无形,可方可圆,适环境而存;水之刚,在于水的压力有多大,能量就有多高;水之烈,在于可以排山倒海,泥沙俱下;水之恒,在于柔韧滴水,可以滴穿磐石;水之善,在于可以滋养生命,灌溉田园,洗涤污浊;水之变,在于可以升华,凝结。
水之广,在于自然处无所不在。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_道德经的意思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_道德经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fedbbbf1561252d380eb6ec8.png)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_道德经的意思“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原文】上善若水①。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
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
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翻译】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注释】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
上善即最善。
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②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③几于道:几,接近。
即接近于道。
④渊:沉静、深沉。
⑤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
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⑥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⑦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⑧尤:怨咎、过失、罪过。
【引语】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后,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
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
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
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
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
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https://img.taocdn.com/s3/m/7fffdf3e192e45361066f5f0.png)
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是一个成语,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
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成语释义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上善:最完美;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
逝者如斯夫,人生犹如奔流至海的江水。
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而在这里水是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
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1]出处: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人无常在,心无常宽,上善若水,在乎人道之心境,即,心如止水。
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细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
水,无色无味,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无所滞,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也。
【上善若水:上善:至高。
水:没有生命体,清澈透明,与万物无争;却能自然地由高处流往低处,也可以安静自然地汇集于一处。
上善若水:如水之善,自然之善,非用心之善。
真善矣。
】影响老子 [2]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并对孔子有重大的影响。
孔子:“水有九德,是故君子逢水必观。
上善若水什么意思上善若水造句
![上善若水什么意思上善若水造句](https://img.taocdn.com/s3/m/4c7cb6e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74.png)
上善若水什么意思上善若水造句我们总在一些文化场所看到上善若水这四个大字,那么上善若水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跟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上善若水什么意思上山若水造句”,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上善若水什么意思上善若水造句拼音[ shàng shàn ruòshuǐ]基本释义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上善:最完美;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
逝者如斯夫,人生犹如奔流至海的江水。
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而在这里水是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
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出处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忧。
——老子《道德经》成语接龙上善若水水涨船高高视阔步步罡踏斗斗媚争妍妍姿艳质质伛影曲曲意承迎迎刃冰解解黏去缚缚鸡弄丸丸泥封关关门落闩闩门闭户户曹参军军法从事事款则圆圆木警枕枕戈剚刃刃树剑山山止川行行踪无定定于一尊尊姓大名名我固当当面错过过颊即空空心汤圆圆孔方木木石心肠肠肥脑满满天星斗斗霜傲雪雪花飞舞舞刀跃马马上房子子孝父慈慈悲为本本同末离离本趣末末路之难难以置信信誓旦旦旦夕之危危迫利诱诱敌深入入井望天天壤之别别出机杼杼柚空虚虚无恬淡淡然处之造句1、世界水日到了,愿你的品行上善若水,愿你的事业水到渠成,愿你的生意车水马龙,愿你的心情高山流水,愿你的爱情细水长流,最后希望你节约用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质: 品质 品德 品行 品味
最高尚的美德、最完美的品行、最神 圣的追求: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 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 与居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 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
有容乃大。 为下方蓄。 中空方蓄。 广纳方蓄。 无私方包容。
能恒韧
坚韧胜於剑。 生生真谛在不息,滴水穿石在恒韧。 有根方韧。 志远方恒。 无为、无欲方坚韧、久恒。 坚韧、久恒与持一、守中。
甘静寂
静,源于心智。
不浮方静,不躁方静,不轻方静。
有智方静,有识方静,有志方静。
指出风幡俱不是, 指出风幡俱不是, 直言心动亦还非。 直言心动亦还非。 夜来一片空潭月, 夜来一片空潭月, 照破侬家旧翠微。 照破侬家旧翠微。
利而不藏。 利而不藏。 永利不綴。 永利不綴。 大爱无疆。 大爱无疆。
柔乃柔,至柔乃刚; 柔乃柔,至柔乃刚; 弱乃弱,至弱乃强; 弱乃弱,至弱乃强; 下乃下,至下乃上; 下乃下,至下乃上; 无华无牵,乃上华; 无华无牵,乃上华; 晶莹透明,乃太虚; 晶莹透明,乃太虚; 著后而居,乃先先。 著后而居,乃先先。 利而不害,上利; 利而不害,上利; 为而不争,上为。 为而不争,上为。
谢谢!
善借势
一部文明史,本质上是一部借势史
借势非造势
“借”与“造”的区别: “借”:崇尚自然 “造”:迷信人为
会制宜
因时、因地、因事、因人而制宜 ,是人在 社会行为中应遵守的基本法则。 “ 制宜”的根本:无常不僵 。 永远适它: 适应性决定接受性; 适应度决定接受度。 适它的关键:顺
广包容
“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行为学概念。
世间万物,唯是被淡忘、 世间万物,唯是被淡忘、被忽 被轻视者,最值得警觉与警惕。 略、被轻视者,最值得警觉与警惕。 因为淡忘、忽略、轻视之时, 因为淡忘、忽略、轻视之时,正是 整理自己、积蓄能量、 整理自己、积蓄能量、最终实施 不意之动”的最从容之时。 “不意之动”的最从容之时。
静寂以洗心; 静寂以洗心; 静寂以革面; 静寂以革面; 静寂以砺志; 静寂以砺志; 静寂以立向。 静寂以立向。
利万物
利物不择。
利而不索。
感恩词( 感恩词(二) 感恩节后思感恩,感恩本在感他人。 感恩节后思感恩,感恩本在感他人。 他人施恩牢牢记,施恩他人莫挂唇。 他人施恩牢牢记,施恩他人莫挂唇。 雨泽万物茁壮长,万物长成雨休云。 雨泽万物茁壮长,万物长成雨休云。 烛照黑夜茫茫路,路明夜亮烛身殒。 烛照黑夜茫茫路,路明夜亮烛身殒。 物且尚知不求报,人岂敢有求报心? 物且尚知不求报,人岂敢有求报心? 如若求报心尚在,何来恩泽清与纯? 如若求报心尚在,何来恩泽清与纯? 恩泽沦为混浊物,天将不天人非人。 恩泽沦为混浊物,天将不天人非人。 若要世风醇且厚,莫记此生曾施恩。 若要世风醇且厚,莫记此生曾施恩。 若要人间纯如水,仅记此生被施恩。 若要人间纯如水,仅记此生被施恩。 人人不求回报日,天下方为美善真。 人人不求回报日,天下方为美善真。
中华文化三教 儒 佛 道
儒,以孔子为祖师,奉之为圣人。 , 佛,以释迦牟尼为尊师,奉之为佛陀。 道,以老子为始祖,奉之为仙者。
水何为上善? 水何为上善?
至柔胜至刚,至弱胜至强,至下胜至上。
晶莹而无华,知前而著后。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水是为何踏上“上善之路” 水是为何踏上“上善之路”的?
善借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