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阴阳辨证的_五脏之伤_穷必及肾_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探讨】

基于阴阳辨证的“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研究Ξ

王 彤1,杨卫彬2,郭霞珍1,雷顺群1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摘要:张景岳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由此可见阴阳辨证在疾病辨证中的重要地位。由于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五脏之阴阳根于肾,即肾阴和肾阳是各脏腑阴阳的根本,肾阴可以滋生五脏之阴,肾阳可以产生五脏之阳。所以,无论五脏的阴虚或阳虚,日久皆会导致肾阴或肾阳的虚衰,故应从补肾之阴阳作为“治病求本”的大法,可以指导临床病证如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关键词:阴阳辨证;五脏病证;肾精;肾阴;肾阳

中图分类号:R2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250(2007)0820561202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提出“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的思想,《黄帝内经》也有类似的表述,即“久病及肾”,由此说明五脏病证病程日久、病情发展的趋势必然会导致肾的生理功能的失常。五脏病证无论虚实,从阴阳辨证都可以分为阴或阳两类,究其发生“久病及肾”的内在原因,在于肾中精气对五脏的作用。

1 肾中精气的内涵及作用

111 肾中精气的内涵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精是构成人体和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广义之精,泛指人体一切作用十分重要的精微物质,如机体的气、血、津液等。狭义之精,专指生殖之精,归肾所藏。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它的来源有两部分,一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先身而生,具有遗传特性,故又称“先天之精”,如《灵枢·本神》曰:“生之来,谓之精”;二是来源于人出生之后,机体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精微,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即“后天之精”。《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肾……受五藏六府之精气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二者相辅相成,融合成一体成为肾中精气。

112 肾中精气的作用

精与气可相互化生。“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即有形化为无形,精华物质化为能量或更为细微的能运行不息的物质,以支持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气能生精,即无形化有形,一指无形之气凝聚为有形之精,二指气的不息运动促使精的化生。在人体内,精是气的化生本原,气是由精化生的并与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的运行不息的细微物质[1]。

肾气是肾精所化生的,全称为肾中精气。肾气是肾精的功能表现,通过三焦敷布全身;肾精是肾气的物质基础,肾精通过肾气在人体发挥重要的作用。肾中精气的作用有两方面,首先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其次是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活动。就其生理功能而言,肾精和肾阴的功能类似,都具有濡养和滋润作用,但肾精重在濡养,又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以促进生长发育,主司生殖繁衍,生髓充骨、养脑,促进血液生成为其主要功能表现;肾阴偏于滋润,以滋养脏腑形窍,制约阳热偏亢为主要生理功能,同时也是人体阴液之根本,即“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景岳全书·传忠录》)[2]。

肾气和肾阳的功能类似,同样具有推动、固摄和温煦的作用,但肾气偏重于封藏、固摄,包括藏精,摄纳呼吸,固摄仲、任、带脉,固护胎儿,固摄二便;肾阳较之肾气偏重于温煦,以温养脏腑组织,兴奋脏腑功能,温运气血,司水液气化为主要功能表现,同时也是人体阳气之根本,即“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景岳全书·传忠录》)[2]。

2 从阴阳辨证看五脏病证分类

张景岳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由此可见,阴阳辨证在疾病辨证中的重要地位。五脏病证按照阴阳辨证,虚证包括五脏阴

165

2007年第13卷第8期20071V ol.13.N o.8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 edicine in T 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Ξ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2113);北京中医药大学文化中心科研课题

虚证或五脏阳虚证,实证方面分为阴证如寒邪犯肺证、寒湿困脾证等,或阳证如邪热乘肺证、湿热内蕴证等两类。

五脏阴阳对五脏的代谢和生理功能起调节和控制作用,五脏之阴促进五脏的兴奋、温煦、推动、升散作用;五脏之阳促进五脏的宁静、内守、抑制与制约阳热的功能。《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这是五脏总的生理功能,由此也可以说明临床上五脏发生虚证多于实证的原因。根据五脏生理功能的不同,阴阳调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肝生理特点主升、主动、主散,肝在五行中属木,木性升发而喜条达,且禀春日生升运动不息的少阳之气,故其为病,以阴虚阳亢者多,阳虚阴盛者少。因此,肝系病证中虚证常见有肝阴不足证;实证包括肝气郁结证、肝火上炎证、肝风内动证、寒凝肝脉证等。《临证指南医案》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说明对于脾而言,脾阳的调节作用起主要作用,促进脾气推动消化饮食物,吸收并转输水谷精微上至心肺头目,外四散周身,直达四末。故临床上脾系虚证以脾阳虚衰证居多。肺主气司呼吸,肺叶娇嫩,喜润恶燥的生理特性,促使肺系虚证多见阴虚肺燥证及肺气亏虚证。

3 五脏病证的阴阳演变

由于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五脏之阴阳根于肾,即肾阴和肾阳是各脏腑阴阳的根本,肾阴可以滋生五脏之阴,肾阳可以产生五脏之阳。所以,无论五脏的阴虚或阳虚,日久皆会导致肾阴或肾阳的虚衰,故应以补肾之阴阳作为“治病求本”的大法。

肾之阴阳在维持整体阴阳平衡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故肾的阴阳失调,还会导致其他脏腑的阴阳失调。如肝失肾阴滋养,水不涵木,可致肝阳上亢,甚则肝风内动;心失肾阴上承,可导致心肾阴虚或心火上炎;肺失肾阴滋养,可致肺肾阴虚而燥热内生;脾失肾阳温煦,可致脾肾阳虚而内生寒湿或水气泛溢;心失肾阳温煦,可致心肾阳虚而水气凌心等。由此说明,五脏病证发生兼证时,以五脏与肾的兼证居多。

4 临床常见病举例

411 原发性高血压病情演变

我们曾经对173例病进行脉图血流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辨证分型与原发性高血压分期有关,并且有中医辨证分型随高血压分期期次的增高而病情逐渐加重的趋势。高血压病Ⅰ期以肝阳上亢证为主,Ⅱ期以肝肾阴虚和阴虚阳亢证为主,Ⅲ期以阴阳两虚证为主[3](见表1)。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的病变主要关乎心、肝、肾三脏,尤以肝、肾的阴阳失调为重要。病变性质为本虚标实,即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阳偏亢及心火亢盛为标。本研究证实,中医辨证分型与高血压病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病变早期,即高血压病Ⅰ期,肝阳上亢证是其主要表现证型,同时也有少数阴虚阳亢证的表现。随着病程的发展,“阳亢”由主要矛盾变为次要矛盾,而“阴虚”逐渐加重,即高血压病Ⅱ期,阴虚阳亢证和肝肾阴虚证为其主要表现证型。高血压病阴虚日久,阴损及阳,而致阳气渐虚,即到高血压病Ⅲ期,阴阳两虚证为其主要表现证型。由此可以看出,高血压病的阴阳转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表1 原发性高血压分期与中医辨证关系( x±s)

中医分型

高血压病分期

Ⅰ期Ⅱ期Ⅲ期

合计P

肝阳上亢证197228

阴虚阳亢证21361471

肝肾阴虚证8221444P<0.05

阴阳两虚证391830

合 计517448173

412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演变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下同)是多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病变持续进展的共同后果,通常系一进行性不可逆的临床综合征。我们曾对CRF的证型进行研究,通过对301例CRF病人的辨证分型进行分析后发现(以正虚分类),脾肾气虚者占1716%,脾肾阳虚者占5132%,肝肾阴虚者占13162%,脾肾气阴两虚者占56181%,阴阳两虚者占6165%[4]。由于慢性肾脏疾病的病程较长,不论是气虚或阴虚,往往由于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而向气阴两虚转变,阴阳两虚则是气阴两虚证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气阴两虚以及其进一步发展为阴阳两虚,基本上代表了CRF的正虚病机,气阴两虚更是其病机的关键;表明慢性肾功能衰竭中阴阳转化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若将辨病与中医辨证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一个随病情变化而相对应的证候体系,为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肾衰提供较为客观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孙广仁,于少泓.中医学精概念的内涵释义[J].中医药学刊,

2002,20(5):560.

[2] 闫志安.肾精、肾气、肾阴、肾阳析[J].中国医药学报,2000,

15(3):14.

[3] 王彤,张崇.原发性高血压脉图血流动力学与中医辨证关系

的研究[J].江西中医药,1997,28(3):17220.

[4] 杨卫彬.益气养阴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

药信息杂志,2001,(8):14.

收稿日期:2006210208

作者简介:王彤(19672),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副教授,医学博士,从事藏象与病机理论相关性研究。

265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 edicine in T 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2007年第13卷第8期

20071V ol.13.N o.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