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回归简介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同志因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中英谈判。

邓小平同志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

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

”“应该明确规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

经过七轮谈判,双方于1984年签订协议。

1984年4月,英国外相贺维访问北京后抵达香港,他在香港发表声明,公开宣布英国放弃1997年之后对香港主权。

声明表示:“要达成一份能使本港在1997年以后仍然继续由英国管治的协议,是不切实际的设想。

”在此一段期间,香港的行政、立法两局议员频频访问英国。

在1984年2月,立法局非官守议员更提出了“罗保动议”,引起各界的争议。

1984年6月,中英谈判进入最后阶段。

7月份,英国外相贺维再访北京。

8月1日,贺维抵港,举行记者招待会,宣称中英双方已同意协议大纲及主要条款。

1984年9月26日,中、英双方终于在北京草签香港前途的“联合声明”。

纵观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整个过程,邓公不管是在台前还是幕后,都是运筹帷幄的灵魂人物。

每当谈判陷于僵局,正是邓公的坚定、果敢、务实、灵活,特别是掷地有声的表态,使英方彻底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

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谈判之初,对于英方提出的“主权换治权”,邓公以“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谈判的”、“我们不是清政府”的义正辞严的表态,迫使英国人全面退却。

主权问题的解决,也为以后的谈判定下了基调。

二是关于中国在港驻军的问题。

双方曾一度在此问题上陷于胶着,邓公一句“驻军是主权的表现”的表态,将此争论一锤定音。

邓公晚年一直关注着香港的发展和变化,并期待着其回到祖国的怀抱。

邓公多次表示,希望香港回归后,能“到祖国自己的土地上看一看”。

然而,天不从人愿,1997年2月,一代伟人与世长辞。

此时距香港回归不足5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