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阻器的发展与应用
忆阻器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与性能研究
忆阻器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与性能研究忆阻器,也被称为“记忆电阻器”或“触发电阻器”,是一种电子元件,具有非线性电阻特性和记忆效应。
它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忆阻器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和性能研究。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忆阻器的工作原理。
忆阻器的基本结构通常由两个材料组成,一个是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忆化的可变电阻体,另一个是用于控制电场的电极。
当施加一个电压到忆阻器上时,电场的作用会改变可变电阻体的电阻值,这种改变是可逆的且与施加电压的历史有关。
因此,忆阻器可以记住之前经历过的电流或电压信号,并将它们作为之后的输出信号。
忆阻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应用是在存储器技术中。
相比传统的存储器技术,如闪存和DRAM,忆阻器具有更高的密度、更低的功耗和更快的读写速度。
这使得忆阻器成为下一代存储器技术的热门候选。
此外,忆阻器还可以应用在神经元仿生电路和人工智能领域中,用于模拟神经元的突触传递机制,实现类似人类大脑的计算能力。
与传统的电阻器相比,忆阻器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特点。
首先,忆阻器具有非线性电阻特性,这使得它可以应用于各种非线性电路。
其次,忆阻器的电阻值可以通过控制电压来实现可调,这为电路的灵活调整提供了可能。
此外,忆阻器的忆化效应可以用于存储和处理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电路的集成度和效果。
尽管忆阻器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存在一些技术挑战需要克服。
首先,为了实现高性能的忆阻器,需要开发新的材料和工艺技术。
其次,忆阻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也需要解决,以确保长期的可靠运行。
此外,忆阻器与其他器件之间的接口问题也需要研究,以实现更好的集成和互连。
为了解决这些技术挑战,许多研究机构和公司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
他们致力于开发新的材料和制备工艺,提高忆阻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他们还通过理论模拟和实验验证来深入了解忆阻器的工作机制和性能特点。
这些努力将为忆阻器的应用和性能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忆阻器
• 2008年(距蔡教授提出忆阻器已经37年过去了)
才出现了转机,另一个由 Stanley Williams 领 军的 HP 团队在研究二氧化钛的时候,意外地发 现了二氧化钛在某些情况的电子特性比较奇特。最 终由此制出了第四电子元件。
4
Company Logo
忆阻器构成及原理
一块极薄的二氧化钛被夹在两个电极 中间,这些二氧化钛又被分成两个部 份,一半是正常的(图二中undoped 部分)二氧化钛,另一半进行了“掺 杂”(图二中doped部分),少了几 个氧原子。当“掺杂”的那一半带正 电,因此电流通过时电阻比较小,而 且当电流从“掺杂”的一边通向正常 的一边时,在电场的影响之下缺氧的 “掺杂物”会逐渐往正常的一侧游移 ,使得以整块材料来言,“掺杂”的 部份会占比较高的比重,整体的电阻 也就会降低。反之,当电流从正常的 一侧流向“掺杂”的一侧时,电场会 把缺氧的“掺杂物”从回推,电阻就 5 会跟着增加。
companylogo忆阻器最简单的应用就是作为非易失性阻抗存储器rram今天的动态随机存储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当你关闭pc电源时动态随机存储器就忘记了那里曾有过什么所以下次打开计算机电源你就必须坐在那儿等到所有需要运行计算机的东西都从硬盘装入到动态随机存储器
1.发展历史介绍 2.原理介绍 3.特性 4.应用
Company Logo
忆阻器的特性
• 忆阻器是一种有记忆功能的非线性电阻。通过控制
电流的变化可改变其阻值,如果把高阻值定义为 “1”,低阻值定义为“0”,则这种电阻就可以实现 存储数据的功能。 • 忆阻器器件的特征是它可以记忆流经它的电荷数量。 忆阻器的电阻取决于多少电荷经过了这个器件。即 使断电它的电阻也会保持不变,记住断电那一刻的 状态。 • 由于忆阻器的电阻值是随流过的电流来决定,所以 它也能定义除1和0以外的其他状态。
忆阻器综述
国内发展状况忆阻器的理论是于1971年由美国华裔科学家蔡少堂提出,并且在2008年被HP公司发现。
虽说有关忆阻器的发言权在西方国家,但是无论是最新理论创新方面还是忆阻器应用方面,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并不比他们落后多少。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1991年),我国对气体放电灯的电压电流特性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发现了气体放电灯的一些新性质,最后指出气体放电灯属于一种流控忆阻器,其特性不能用电路中的三个传统的基本元件来描述。
同时,它们对气体放电灯的一些忆阻特性进行了大篇幅的分析探讨[1]。
在1995年,他们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发表了论文[2],这篇论文主要研究气体放电灯在音频段至射频段的电压电流函数。
他们采用了新型电子仪器设备,对气体放电灯在该频段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得到了一些新的实验结果,并且进一步说明了气体放电灯的流控忆阻器特性。
借助于大量的实验,它们在音频段至射频段给出了气体放电灯的八组电压电流波形,波形显示,其形状如同一个分布在一三象限的八字形蝴蝶结,与惠普实验室的实验结果吻合的很好,这一发现比惠普实验室早了十多年,但是当时的科技发言权不再中国,使得我国的这一发现至今仍然鲜为人知。
2008年9月,我国清华大学校友陈怡然等人发表论文[3],主要给出了基于纳米电子自旋效应的三种电子自旋忆阻器,属于世界领先水平。
电子自旋是原子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篇论文根据纳米电子自旋产生的磁性效应,给出了三种电子自旋忆阻器,这三种忆阻器的原理不同于惠普实验室的二氧化钛双极开关模型,这种新型电子自旋忆阻器可以在从皮秒量级到微秒量级等不同的速率下进行电阻值的转换,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忆阻器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国外发展状况早在1995年,惠普实验室接到了科研上层的任务,即:研究纳米级的电子器件。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验,在2006年就发现了用二氧化钛组成的忆阻器,并且在2008年第一个发表相关论文,同年5月份,惠普公司用两端纳米级电阻开关点阵器件实现了人工神经网络。
钙钛矿 忆阻器
钙钛矿忆阻器钙钛矿(Perovskite)是一种晶体结构的矿物,因为它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2012年,Perovskite太阳能电池的效率首次达到了10%,成为了相当具有潜力的一种太阳能材料。
与此同时,Perovskite材料的另一个应用领域——忆阻器,也开始被各界广泛关注。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 忆阻器基础原理2. 钙钛矿的忆阻器3. 钙钛矿忆阻器的应用前景4. 钙钛矿忆阻器制备技术发展5. 未来发展趋势一、忆阻器基础原理忆阻器是一种基于非线性电阻率效应(Nonlinear Resistor Effect)的电子元件,具有忆动阻特性,可以记录电场、电压或电流等物理信号的历史信息。
在使用电阻器的过程中,随着电流的流动,电阻值会发生变化。
当电流达到一定阈值时,电阻值会发生突变。
这种电阻值的忆动行为被称为忆阻效应。
忆阻器的忆动阻特性是由其材料内部的电子结构变化:例如,频繁的取向结构变化、电子的缺陷形成等所引起的。
忆阻器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金属氧化物忆阻器和有机忆阻器。
二、钙钛矿的忆阻器钙钛矿材料在化学成分上可以用ABX3表示,其中A是一些阳离子,B通常是过渡族金属离子,而X是一些负离子,通常是氧离子。
钙钛矿在过去几年中,尤其是在太阳能电池领域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在2014年,钙钛矿忆阻器第一次被报道,由此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一项研究表明,钙钛矿忆阻器的响应时间常常只有亚微秒,这是金属氧化物忆阻器所无法比拟的。
此外,钙钛矿忆阻器具有高响应速度、良好的稳定性、低功率、低可能性等优点,使得它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射频识别、通信、图像处理和神经网络等领域。
钙钛矿忆阻器的实验数据表明,它可以实现高达1000的电阻比,这意味着它会在响应门限附近产生极其明显的电阻跳变。
三、钙钛矿忆阻器的应用前景由于钙钛矿忆阻器具有优异的性能,因此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射频ID、声波传感、储存器等领域。
忆阻器应用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前景与展望
(12)
(13) 其中 w 是状态变量,指示出杂质在元件中 的分布情况其值域为 (0, D),R 是依靠于 w 的电 阻值。 进一步说,当给定外部偏压 v(t)时,忆阻器 元件中的杂质富集区与杂质稀缺区间会产生带 电杂质的漂移,从而导致区域边界的移动。假设 导体是阻性的且离子的漂移是线性均匀的设漂 移率为 μv,可得
量。特别,当确定了忆阻器上的电压 v(t)或电流 i (t)时,忆阻器可视为是线性时变电阻器。而当忆 阻器的 φ-q 曲线为直线时,忆阻器变为线性时 不变电阻器。Chua 同时给出了忆阻器的 5 个定 理:
定理 1 无源定理:一条可微的且电荷控制 的 曲线表示特性的忆阻器是无源的,当且仅当 其忆阻增量是非负的。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纳米蚀刻 技术的发展,为在微米时代忆阻特性不明显的 无源忆阻器件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忆阻器的出 现,使电路设计的基础元器件由电阻、电容、电 感,增加到了 4 个。忆阻器为电路设计提供了新 的发展空间。
1 忆阻器的特性与新进展 上世纪 70 年代忆阻器作为一种电子元器 件理论被提出,由于具体实物证明的稀缺而进 展缓慢。2008 年惠普实验室宣布成功制造出忆 阻器,证明了忆阻器的存在,引起广泛的关注。 1.1 忆阻器的特性 忆阻器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忆阻器是连 续器件,因而存储的精度是无限的。2、由于忆阻 器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的结构发生变化,因而 具有电不易失性。3、由于忆阻器是基础元器件, 可以方便的将忆阻器设计在电路中,获得混合 型的电路,便于使用。4、随着忆阻器内部变量 变 化方式的不同,可以实现数字与模拟两种状态。
图 2a HP 模型可以描述为薄膜器件,HP 模
型的结构是 Pt/TiO2/Pt。
忆阻器的意义
忆阻器的意义一、生物感知系统人类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不同感官,高效、灵活地感知外部的物理世界。
我们脑中的神经网络会汇集并处理这些感官收集的信息,使我们能够探索,认知和学习。
具体来说,人类多感知神经网络中的感觉神经元(如味觉感觉神经元)会在接收到外界的物理刺激后,将物理信息转化为脉冲信号,并在随后被传输到大脑皮层进行进一步处理。
在生物感知系统中,一些特定类型的感受器(光感受器、热感受器、机械感受器等)和神经元会将外部的环境刺激转化为脉冲信号。
随后,大脑皮层会接收这些脉冲信号,并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近年来,随着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的发展,传感器结点的类型和数量急剧增加,进而产生了大量需要高效、实时处理的传感数据。
然而,与人类高效的感知系统有所不同的是,传统传感系统在采集和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存在高能耗和低效率的问题。
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在尝试通过效仿人类感知世界的方法,在硬件中创建出能高效处理各种物理信号的系统。
在生物学的启发下,科学家们发展出了有望有效处理来自物理世界的多感官信号的神经形态感知系统。
这种系统的实现,需要将传感器与人工突触和神经元结合。
但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缺乏一种能够高效对多种物理信号进行传感和脉冲编码的硬件。
二、忆阻器的意义在新兴的器件中,忆阻器凭借其丰富的离子动力学,而被用于模拟突触和神经元的功能。
通过将忆阻器和传感器结合,研究人员已经证明了这样的神经形态感知系统能够处理感觉信息,如触觉、视觉、伤害性信息等。
然而,这些人工神经元目前只能处理单一的物理信号,而且其中大多数存在显著的周期间(C2C)和神经元间(D2D)的差异,这对应用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具有良好一致性的神经形态感知系统。
忆阻器是一种具有固有内存的器件,它的理论概念在5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但直到2008年才真正实现。
自那之后,这类器件便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三、忆阻器的特性忆阻器有着非常简单的三层结构——顶电极、底电极,以及一个位于二者之间的阻变层。
忆阻器发展趋势尺寸
忆阻器发展趋势尺寸忆阻器是一种新型的电阻器件,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在不需要外部电源的情况下存储信息,而且具有快速响应和高密度存储的特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忆阻器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升级,以下是忆阻器发展趋势和尺寸的相关内容。
一、忆阻器的发展趋势1. 高速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存储器件的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忆阻器也不例外。
未来的忆阻器需要能够实现更高的读写速度,以满足人们对于高速存储器的需求。
2. 高密度化:忆阻器的密度越高,存储的信息就越多,因此未来的忆阻器需要能够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
这需要忆阻器能够更加紧密地排列,同时还需要更高的制造精度。
3. 低功耗化:忆阻器的低功耗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低功耗可以延长电池寿命,同时也可以减少电能的浪费,更加环保。
4. 高稳定性:忆阻器需要具有高稳定性,以确保存储的信息不会因为外界干扰而丢失。
未来的忆阻器需要能够更好地抵抗温度、电磁场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二、忆阻器的尺寸忆阻器的尺寸是指忆阻器的大小和形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忆阻器的尺寸也在不断地缩小,以下是忆阻器的尺寸相关内容。
1. 忆阻器的尺寸越来越小,未来可能会达到纳米级别。
这需要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升级,同时还需要更高的制造精度。
2. 忆阻器的形状也在不断变化。
目前常见的忆阻器形状有线性、环形、交叉等。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形状,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3. 忆阻器的尺寸缩小可以带来更高的存储密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制造难度增加、稳定性下降等。
因此,在尺寸缩小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总之,忆阻器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电阻器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
未来的忆阻器需要具有更高的速度、更高的密度、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稳定性,同时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尺寸缩小和形状改进,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钙钛矿 忆阻器
钙钛矿忆阻器钙钛矿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和热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和电子器件的制造中。
钙钛矿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光吸收系数,还表现出很好的发射、传输和接收光信号的能力。
但通过在钙钛矿薄膜中掺杂稀土等杂质,在特定温度和电场条件下,可以实现其的电阻变化。
这种电阻变化是一种特殊的非线性电学行为,称为钙钛矿忆阻效应。
本文将着重探讨钙钛矿忆阻器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一、钙钛矿忆阻器原理钙钛矿忆阻器是一种基于钙钛矿材料的阻变材料,它可以在外界电场或热激励下,产生电阻的快速、可逆、非线性调制。
其本质是利用电子在钙钛矿晶体中的行为特性,通过在晶体中注入离子掺杂或纯化处理,从而实现电阻的调控。
在钙钛矿晶体中,离子掺杂可以产生准稳定的“活性位点”,具有可以改变晶格能量和电子构型的特殊能力,这种能力是激活了钙钛矿材料的忆阻效应。
因此,只有在存在一定的活性位点时,才能使得钙钛矿显示出忆阻效应的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掺杂离子进入钙钛矿的晶格中,从而改变其电子结构,形成额外的激活位点,从而实现钙钛矿的忆阻效应。
当外界电场或热激励作用于钙钛矿中的激活位点时,它们会快速地聚集在一个位置,从而形成一个带电荷穴的区域。
这个荷穴区域可以改变晶体中的电子能带结构和载流子迁移率,导致电阻的变化。
二、钙钛矿忆阻器的应用1. 高密度存储和逻辑门电路钙钛矿忆阻器具有小差异读取、低耗能、储存密度高等特点,近年来也已经开始被应用于高密度的存储器和逻辑门的制造中。
在这些应用中,钙钛矿忆阻器的优点在于高速响应、快速调制和低功耗,能够实现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制造。
2. 非易失性存储器钙钛矿忆阻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应用已经被广泛探讨。
这种存储器可以不依靠电源维持储存状态,并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等特点。
由于钙钛矿忆阻器具有大小可逆、快速调制和耐高温的优点,因此在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3. 光电器件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光电材料,钙钛矿忆阻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制造中,如光电转换器、太阳能电池、电致变色材料等。
忆阻器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的 研 究 力 量 。截 至 目前 , 研 究人 员 已成 功 利 用 金 属 氧 化物 材 料 半 导体 材 料 、钙 钛 矿 材料 ] 、非 氧化 物 、甚 至有 机 材 料 ¨ “制 备 了忆 阻
器 件 。单 个忆 阻器 最 小尺 寸 己达 3 n m * 3 n m ,器 件 的最 高开 关 速度 为 I G H z ,最 小编 程功 耗 为 I p J 。 在 单 个 忆 阻 器 的基 础 上 , 研 究 人 员 设 计 制 备 了
循 环 次数 、开关 电阻 比 、保 持 时 间 。其 中,开 关
——■——i—— ——1
_ -舯
l 。
主
1
( a )器件在原子力 显微 镜下 的图像 ,器件线 宽 5 0 a n ,厚度 1 0 r m
速 度 是指 器 件 高低 阻态 相 互跳 变所 用 时 间;循 环 次数 是指 器 件在 连 续脉 冲激 励 下 ,器件 高 低跳 变 的重 复 次数 ; 开关 电阻 比是指 器件 高 阻值 与低 阻 值 之 比;保 持 时 间是指 在 不施 激励 的条件 下 器件 阻值 状态 的保 持 时间 。 在 忆 阻器 制备 领域 处于 领先 地位 的是半 导体
对 象 。韩 国三星 公 司所制 备 的 P t / T a 2 0 5 / T a 0 x / P t 结构 的 R R A M ,开 关 速 度 达 到 l O n s ,循 环 次 数 达
到 1 0 1 2 引 。H P公司报 道 的 T a O x阻变存 储 器开 关 速度 达 到 l O O p s ¨ 。其它 文 献报 道 的 综合 性 能较
在N a t u r e上 发 表 论 文 宣 布 找 到 了 “ 消 失 ” 的忆 阻 器 。H P研 究 人 员在 如 图 2 ( b )所 示 的 M I M架 构 T i 0 2器 件 中 得 到 的 电 流 一电 压 曲 线 (图 2 ( c ) ) 与 理 想忆 阻器特 性 曲线 ( 图1 ( b ) )一 致 。
TiO2-忆阻器
HP实验室的研究模型
由一排横向和一排纵向的电线组成的网格,在每 一个交叉点上,要放一个开关连接一条横向和纵向的 电线。让这两条电线控制这个开关的状态,那网格上 的每一个交叉点都能储存一个位的数据。这种材料必 须要能有“开”、“关”两个状态,这两个状态必须 要能控制,在不改变状态的前提下,发挥其开关的效 果,允许或阻止电流的流过。
开关机制取决于: 1、氧化物材料(掺杂氧空位的浓度、氧化物的 最佳生长窗口、正常氧化物的电阻率不可 过高也不可过低、适当退火温度的电学性 质最优) 2、电极材料 3、偏压幅度大小和脉冲时间(频繁正负偏压 之间的激励) 4、环境条件(器件需洁净,小的水分子或金 属纳米粒子可能导致器件短路)
1、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去探测双极性开关 中导电细丝的形成与减退 2、用X射线衍射分析掺杂薄膜的结晶相 3、用X射线光电子谱分析金属的氧化态 4、测其I-V特性
具有忆阻现象的十字交叉矩阵示意图
二、TiO2薄膜器件—忆阻器模型
两个电极为Pt材料,薄膜夹层左边区域为TiO2具有很高的忆阻值Roff, 右边区域为TiO2-x(掺杂氧缺位)具有低的忆阻值Ron,当掺杂的那一半带 正电,电流通过时电阻较小,而且当电流从掺杂的一边通向正常的一边 时,在电场的影响之下缺氧的掺杂物会逐渐往正常的一侧游移,使得以 整块材料来言,掺杂的部分会占比较高的比重,杂质均匀的分布在金属 氧化半导体中,整体的电阻也会降低。反之,当电流从正常的一侧流向 掺杂的一侧时,电场会把缺氧的掺杂物往回推,被推到某一端,导致杂质 的分布极端不均,电阻就会跟着增加。因此,整个器件就相当于一个滑 动变阻器。
三、忆阻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1、忆阻器的研究进展
2、应用前景
1)忆阻器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应用
忆阻器的发展与应用
未来研究方向和前景展望
新型材料与技术
探索新型材料和技术,提高忆 阻器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降低成本。
神经形态计算
利用忆阻器模拟神经元和突触的 功能,构建神经形态计算系统, 实现更高效、智能的计算。
物联网与边缘计算
将忆阻器应用于物联网和边缘计 算领域,实现数据的就近存储和 处理,提高响应速度和能效比。
化学气相沉积
通过化学反应在基底上生 成忆阻材料薄膜。
微纳加工技术
光刻技术
利用光刻胶和光刻机对忆 阻材料进行微细加工。
刻蚀技术
采用干法刻蚀或湿法刻蚀 技术,对忆阻材料进行高 精度刻蚀。
纳米压印技术
利用纳米压印模板在忆阻 材料上压印出纳米级图案。
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电学性能测试
测试忆阻器的电阻、电容、电感等电 学性能。
应用
MRAM具有非易失性、高速、低功耗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移动设备、航空航 天等领域。同时,MRAM还有望成为未来神经 形态计算和量子计算的重要硬件基础。
各类存储器性能比较
01
02
03
04
速度
RRAM和PCRAM的读写速度 较快,而MRAM的读写速度
相对较慢。
功耗
RRAM和PCRAM的功耗较低 ,而MRAM的功耗相对较高
神经形态计算挑战
神经形态计算在硬件实现、算法设计 、系统集成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如 神经元和突触的复杂动态特性、硬件 资源的有限性等。
基于忆阻器的突触仿生器件
忆阻器作为突触仿生器件
忆阻器具有非易失性、连续可调电阻等特性,可模拟生物突触的权重调节和信息传递功 能。
突触仿生器件应用
基于忆阻器的突触仿生器件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任务中展现出良好 性能。
忆阻器忆导程序
忆阻器忆导程序忆阻器和忆导程序是现代电子技术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它们分别代表了一种特殊的电子元件和一种特殊的计算方法。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应用领域等方面来介绍这两个概念,并探讨它们对现代科技的影响。
一、忆阻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忆阻器,也被称为可变电阻器或电阻变化器,是一种能够根据输入电压的变化来改变电阻值的电子元件。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阻值与电流的关系,当输入电压变化时,忆阻器的电阻值也会相应改变。
忆阻器可以记忆之前的状态,即使断电后再次通电,仍能保持之前的电阻值。
二、忆导程序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忆导程序是一种基于忆阻器的计算方法,它利用忆阻器的记忆特性来实现计算功能。
忆导程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编程控制忆阻器的电阻值,将其作为计算单元进行运算。
忆导程序可以实现多种计算操作,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忆阻器的电阻值来实现不同的计算结果。
三、忆阻器和忆导程序的应用领域忆阻器和忆导程序在现代科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用于电子存储器、人工智能、模拟计算等领域。
在电子存储器方面,忆阻器可以替代传统的存储器元件,提高存储器的容量和速度。
在人工智能方面,忆导程序可以实现复杂的神经网络计算,提高人工智能系统的性能。
在模拟计算方面,忆阻器可以模拟大规模的物理系统,提供更准确的计算结果。
四、忆阻器和忆导程序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忆阻器和忆导程序的发展也在不断推进。
目前已有多种新型忆阻器材料和忆导程序算法被提出,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未来,忆阻器和忆导程序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量子计算、生物计算等。
同时,忆阻器和忆导程序的性能也将不断提升,为科技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忆阻器和忆导程序是现代电子技术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分别代表了一种特殊的电子元件和一种特殊的计算方法。
忆阻器通过改变电阻值来实现记忆功能,而忆导程序则利用忆阻器的记忆特性实现计算功能。
它们在电子存储器、人工智能、模拟计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Memristor忆阻器的发展及应用
可以做电子开关
5
模拟忆阻器特性
P型忆阻器
6
模拟忆阻器特性
输入i(t):一个0.0001A,1KHz的正弦信号 输出电压:滞前的周期性变化的类正弦波波形 伏安特性
看出:在线性阶段,忆阻器表现出普通电阻的性质
,而非线性阶段则表现出忆阻特性,即前一时刻的
输入回应向后一时刻的输出
7
在存储中的应用
传统:6个CMOS一个存储单元 信息传输方式:不同电平表示不同数据状态
9
在存储中的应用
交叉杆结构存储阵列是由一排横向和一排纵向的纳米线 组成的网格,在每一个交叉点上就是类似上文的存储单 元,以其高阻态代表逻辑‘1’,低阻态代表逻辑‘0 ’来实现存储.
存储阵列
10
在存储中的应用
三维堆叠
2005年,惠普实验室就设计 了交叉杆的一种3维堆叠结构。在衬 底上对称堆叠几层忆阻器交叉杆存储 阵列,两层阵列之间通过绝缘层隔离 .这样可以提高忆阻器的空间密度, 还能实现多层次的并行读写.
2. 美光
美光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这种技术,此后几乎每年都会透露一些进展,但就
是距离量产遥遥无期,这次也没有给出具体时间表。 技术指标优势不明显
13
THANKS
FOR LISTENING
不断的推迟,预期遥遥无期
2010—合作投产
2011—承诺2013夏推出替代闪存存储方案;2012——延期通告推至2014
惠普CTO Martin Fink表示该公司将开始生产100TB忆阻器存储驱动器,具体时间为2018年 并于2016年同DIMM相结合,并计划在本个十年末登陆全新设备:The Machine
现在:一个忆阻器构成一个存储单元 信息传输方式:不同阻态表示不在存储中的应用
忆阻器应用场景
忆阻器应用场景以忆阻器应用场景为题,我们将会探讨忆阻器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
忆阻器,又称为Memristor,是一种在电子器件中具有记忆效应的元件。
它的发现和发展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在信息存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领域展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一、信息存储领域在信息存储领域,忆阻器被广泛应用于新一代存储器件的研发。
与传统的闪存相比,忆阻器具有更高的存储密度、更低的功耗和更快的读写速度。
这使得它成为了替代闪存的理想选择。
忆阻器还可以实现非易失性存储,即在断电后仍能保持数据的存储,这在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等应用环境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工智能领域在人工智能领域,忆阻器被用于构建具有类似于人脑神经元连接方式的人工神经网络。
忆阻器的特性使其能够模拟突触连接的可塑性,即突触强度的调整和记忆的形成。
这为神经网络的学习和存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通过利用忆阻器构建的神经网络,可以实现更高效的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和语音识别等任务。
三、神经网络领域在神经网络领域,忆阻器被用于构建脑机接口和神经植入设备。
脑机接口是一种将人脑信号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形式的技术。
忆阻器作为突触模型的一部分,可以用来模拟神经元和突触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大脑的工作机制。
神经植入设备则是将忆阻器等电子器件植入人体,与神经元直接交互,用于治疗和帮助恢复神经系统疾病。
四、能源管理领域在能源管理领域,忆阻器被应用于智能电网和能量存储系统。
智能电网是一种将电力系统与信息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忆阻器可以用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监控和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能量存储系统则是用于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设备,忆阻器作为存储元件可以实现高效的能量存储和释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忆阻器在信息存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和能源管理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对忆阻器的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我们相信它将为各个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相信未来,忆阻器的应用将会变得更加广泛和重要。
第四种无源电子元件忆阻器的研究及应用进展_蔡坤鹏
系统 输入信号 u(t) 输出信号 y(t)
忆阻系统 I(t) V(t)
忆容系统 V(t) Q(t)
忆感系统 I(t) V(t)
由上述内容可知,忆阻器的定义来源于其φ-Q 关系,但当其扩展为忆阻系统后,忆阻性的体现便 依赖于系统包含 Q 在内的一系列状态变量 x。相对于 φ-Q 关系,忆阻器和忆阻系统呈现出的非线性 V-I 关系更加普适,且便于测量。笔者论述也多数围绕 V-I 关系展开。
1 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电阻(R)、电容(C)、电感(L)建立了四个电路变量电
压(V)、电流(I)、磁通量(φ)和电荷量(Q)间
的联系。上述四个电路变量两两之间可以建立六个
数学关系式,其中五对关系式已经为大家所熟知—
—分别来自 R、C、L、Q 的定义和法拉第电磁感应 定律(如图 1 所示),但φ、Q 间的关系却一直没被
M(Q)=dφ (Q)/dQ
(1)
满足公式(1)所定义关系的电路元件被称为忆 阻器。
同时,由 dφ=Vdt,dQ=Idt 可得:
M(Q)=V/ I
(2)
因此,增量忆阻具有与电阻相同的量纲。由公 式(1)可知,忆阻器在某一时刻 t0 的忆阻阻值决定 于通过它的电流从 t=–∞到 t=t0 的时间积分,从而呈 现出电阻的时间记忆特性。当电流或电压为稳恒值 时,忆阻器呈现线性时变电阻的特性;当φ-Q 关系 曲线为直线时,相应地,M(Q)=R,忆阻器呈线性非 时变电阻。因此,在线性网络理论中便没有必要引 入忆阻器。
忆阻器脑类计算
忆阻器脑类计算
忆阻器(memristor)是一种电子元件,最早在1971年由Leon Chua教授提出。
它具有一种特殊的电阻性,可以在电路中存储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并在断电后保持存储状态。
忆阻器的特性能够模拟生物神经元的突触连接和记忆机制,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脑类计算器件。
忆阻器的脑类计算主要基于它的存储和计算能力以及神经突触的相似性。
以下是忆阻器在脑类计算中的一些应用:
1.存储和记忆:忆阻器可以存储电流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类
似于突触连接的强度调节。
它可以用于实现人工智能领域中的记忆和学习功能,并且能够持久存储数据。
2.突触模型:忆阻器可以模拟生物神经突触的连接和突触前
后电位的调节。
通过调节忆阻器的电阻值,可以实现类似突触强度和突触传递的功能。
3.神经网络计算:将忆阻器组合成忆阻器阵列,可以搭建神
经网络结构并进行脑类计算。
通过调整忆阻器的电阻值,可以实现类似突触连接强度和突触传递的动态调节,从而实现类似人脑的计算。
忆阻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器件,其在脑类计算中的应用潜力还在研究和探索阶段。
尽管还面临着技术、应用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挑战,但其独特的特性使其在实现脑类计算的新型硬件平台方面备受关注。
电路第四基本元件—忆阻器的探索与研究
电路第四基本元件—忆阻器的探索与研究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包括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以及忆阻器。
忆阻器是一种特殊的电阻器,具有特殊的电学性能和磁学性能。
在大多数电子设备和电器中,都有使用忆阻器的情况,其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索和研究忆阻器的基本特性,并分析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忆阻器的基本特性忆阻器是指通过材料本身磁学性能的变化来调整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忆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和电阻器相似,都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但是,忆阻器具有比电阻器更加特殊的电学性能,如忆阻器的电阻值可以由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忆阻器的磁学性能是起源于其材质的本身性能。
其中,最常用的材质是铁氧体和磁性体。
这些材质可以在外加电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特殊的磁学性能,从而实现电流大小和方向的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忆阻器的磁学性能可以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温度和磁场强度等。
忆阻器的应用忆阻器在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种特殊的电路元件可以改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对于各种电器和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下面,将分析忆阻器的主要应用。
1. 传感器:忆阻器可以作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磁场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的关键元件。
通过忆阻器的电学性能,可以将传感器中的物理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而实现各种自动化控制。
2. 记忆器:忆阻器也可以用于存储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
通过电流方向的变化,可以实现数据存储和记忆的功能。
3. 滤波器:忆阻器可以作为高低通滤波器的关键元件,通过其特殊的电学性能,可以实现滤波效果,从而保证电路信号的稳定和可靠性。
4. 电源保护:忆阻器可以用于电源过流保护,通过对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的控制,可以有效地保护电源和电器设备的安全运行。
总之,忆阻器是一种特殊的电路元件,具有独特的电学性能和磁学性能,在电子设备和电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忆阻器的应用不仅限于传感器、滤波器和电源保护,还应用于全球通信、智能手机、计算机和其他多种电器设备。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忆阻器也将在更多的领域展现其强大的应用优势。
!!忆阻器的发展与应用
忆阻器元件的实现
忆阻器的存在 借助于现代纳 米技术中突破性 的成果,惠普实 验室于2008年证 明了忆阻器的存 在。
忆阻器元件的实现
——忆阻器的存在
HP 的 Crossbar Latch研究
Crossbar Latch技术的原理是由一排横向和一排纵向的 电线组成的网格,在每一个交叉点上,要放一个「开关」连 结一条横向和纵向的电线。如果能让这两条电线控制这个开 关的状态的话,那网格上的每一个交叉点都能储存一个位的 数据。这种系统下数据密度和存取速度都是前所未闻的,但 是什么样的材料能当这个开关?HP 的工程师当时并不知道 要寻找的这种材料正是忆阻发展
忆阻器的定义 Chua从电路变量关系完整性角度,定义了 增量忆阻M(Q)来描述φ、Q 间的这一 关系: M(Q)=dφ(Q)/dQ (1)
满足公式(1)所定义关系的电路元件被称为忆阻器。
同时,由dφ=Vdt,dQ=Idt 可得: M(Q)=V/I (2)
参考文献
[1]蔡坤鹏,王睿,第四种无源电子元件忆阻器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电子元件与材料,2010 .4,第29 卷 第4 期 [2] Ralph Raiola,忆阻器的应用,今日电子无源器件特刊, 2008.11,总第183期 [3]向辉,存储芯片设计实现新突破,世界科学,2008.7 [4]于京生, 刘振永,关于忆阻器的一些思考,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 学报,2003.5,第5卷第3期 [5] CHUA L O. Memristor - the missing circuit element [J]. IEEE Trans Circuit Theory, 1971, 18(5): 507-519 [6] Andy Yang,忆阻器,瘾科学,201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阻器元件的实现
——模型和机理
电子自旋阻塞模型
利用半导体/半金属(或铁磁材料)接触界面附 近与自旋自由度相关的电子迁移受限现象,设计了 基于自旋阻塞(Spin blockade)效应的忆阻器, 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忆阻器元件的实现
——模型和机理
丝导电机制
下列图所示十字交叉杆结构由相互垂直的两层导电纳米线 和中间的电解质层构成。外界施加的激励诱发电解质中导电 丝的形成,此结构中,导电丝的增长等效于金属粒子在微观 距离上的跳跃,可以引起结构电阻的指数衰减,使器件发生 从高电阻状态向低电阻状态的转变,促使忆阻现象发生。
生物记忆行为仿真
对生物记忆行为的电路仿真,是忆阻器另一个极 具吸引力的用途。忆阻器参与组成的电路已被 Pershin 等用于对多头绒泡菌对环境刺激学习行为 的电路仿真,他们成功地用电路对外加激励的电学 响应模仿了生物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响应行为。
总结
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源电子元件,忆阻器的出 现为电子电路行为提供了新的调制手段和新的功 能。随着研究的不深入,实现忆阻行为的模型与 机理正在被不断提出。迄今,这一元件已在模型 分析、基础电路设计、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设计 以及生物神经系统仿真等领域崭露头角。可以预 期,忆阻器件将可望在电子电路系统中获得应用, 并成为电子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的新契机。
电子自旋 阻塞模型
LOGO
忆阻器元件的实现
边界迁移模型
边界迁移模型最初用于实现忆阻器具有的电路特性, 如图所示该模型由位于两端的金属电极和电极间的掺杂半 导体薄膜组成。
——模型和机理
电极间的半导体薄膜由于基体中载流子浓度不同而分 为低电阻的高掺杂浓度区和高电阻的低掺杂浓度区,结构 两端加载的偏电压驱使高、低掺杂浓度区间的边界发生迁 移,致使结构对外呈现随外加电压时间作用而变化的电阻。 该结构呈现忆阻现象的物理机制是电场作用下氧空位缺陷 的迁移。
Crossbar Latch 的试作品结果
忆阻器元件的实现
——忆阻器的存在
HP 的 Crossbar Latch研究
• 二氧化钛的忆阻器作用
HP从二氧化钛研究中发现忆阻器:一块极薄的二氧化钛被夹在 两个电极(上图是铂)中间,这块钛又被分成两个部份,一半是正 常的二氧化钛,另一半稍微缺氧,少了几个氧原子。缺氧的那一半 带正电,因此电流通过时电阻比较小,而且当电流从缺氧的一边通 向正常的一边时,在电场的影响之下缺氧的洞会逐渐往正常的一侧 游移,使得以整块材料来言,缺气的部份会占比较高的比重,整体 的电阻也就会降低。反之,当电流从正常的一侧流向缺氧的一侧时, 电场会把缺氧的洞从回推,电阻就会跟着增加。
I-V 曲线体现出的电阻滞后转换
具有忆阻现象的十字交叉阵
忆阻器元件的实现
——模型和机理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反应物质化学状态的改 变。因为物质在不同化学状态时对外界呈现的电阻往往又有 差异,因此氧化还原反应引起的这种变化可以用来实现器件 的忆阻效应。Berzina等通过设计下图所示的结构实现了基 于有机材料(PANI)氧化还原反应的忆阻效应。
因此,增量忆阻具有与电阻相同的量纲。
忆阻器元件的实现
实现忆阻器的模型和机理
随着人们对于忆阻概念理解的深入,实 现忆阻性能的多种物理模型与机理在各 研究领域被相继提出,真正意义上的忆 阻器件成为现实。
忆阻器元件的实现
——模型和机理
主要的忆阻器实现模型和机理
边界迁移模型
丝电导 机制 氧化还 原反应
概念产生与发展
忆阻器的定义
图1
概念产生与发展
忆阻器的定义 Chua从电路变量关系完整性角度,定义了 增量忆阻M(Q)来描述φ、Q 间的这一 关系: M(Q)=dφ(Q)/dQ (1)
满足公式(1)所定义关系的电路元件被称为忆阻器。
同时,由dφ=Vdt,dQ=Idt 可得: M(Q)=V/I (2)
参考文献
[1]蔡坤鹏,王睿,第四种无源电子元件忆阻器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电子元件与材料,2010 .4,第29 卷 第4 期 [2] Ralph Raiola,忆阻器的应用,今日电子无源器件特刊, 2008.11,总第183期 [3]向辉,存储芯片设计实现新突破,世界科学,2008.7 [4]于京生, 刘振永,关于忆阻器的一些思考,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 学报,2003.5,第5卷第3期 [5] CHUA L O. Memristor - the missing circuit element [J]. IEEE Trans Circuit Theory, 1971, 18(5): 507-519 [6] Andy Yang,忆阻器,瘾科学,2010.3
概念产生与发展
忆阻器的定义 由电路理论可知,三个传统的二端口电 路元件电阻(R)、电容(C)、电感 (L)建立了四个电路变量电压(V)、 电流(I)、磁通量(φ)和电荷量(Q) 间的联系。上述四个电路变量两两之间 可以建立六个数学关系式,其中五对关 系式已经为大家所熟知——分别来自R、 C、L、Q 的定义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如图1所示),但φ、Q 间的关系却一 直没被揭示。
忆阻器元件的应用
模型 分析
生物记忆 行为仿真
基础电 路设计
电路器 件设计
忆阻器元件的应用
模型分析
作为基本电路元件之一,忆阻器在电路模型分 析中 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忆阻器和忆阻系统的概 念提出之前,多种系统已被观察到存在忆阻行为, 如阈值开关、电热调节器、神经突触的离子传递系 统、放电管等
基础电路设计
忆阻器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现有的电路元件类型, 而且补充了目前的RC、RL、LC、RLC电路设计方 案,将其扩展到所有可能由电路的四个基本元件与 电压源组成的电路范围。
忆阻器元件的应用
电路器件设计
忆阻器以其独特的记忆性能和电路特性,在电路 器件设计方面给人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依赖其记 忆性能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基于忆阻器电学 性能的参考接收机、调幅器。
2010年12月29号
忆阻器的发展与应用
Contents
1 2 3 4
概念产生与发展
忆阻器元件的实现
忆阻器的应用前景
总结
概念产生与发展
什么是忆阻器? 忆阻器(Memristor)的概念由加州大学 伯克利分校的蔡少棠(Chua)在1971年 提出。忆阻器是一类具有电阻记忆行为 的非线性电路元件,被认为是除电阻、 电容、电感外的第四个基本电路元件。
忆阻器元件的实现
——模型和机理
其他相关机理
由忆阻器和忆阻系统的理论可知,外加激励能够 引起导电状态发生变化的系统和器件都有被用来实 现忆阻效应的可能。从这种角度讲,忆阻器的实现 机理与模型有更广阔的研究范围,如电子隧穿效应、 渗流理论、材料内陷阱的碰撞电离与重填等。关于 阻值转换行为和模型的讨论也已在各种材料体系中 被广泛涉及,并将引起更广泛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阻器元件的实现忆阻器的存在 借助于现代纳 米技术中突破性 的成果,惠普实 验室于2008年证 明了忆阻器的存 在。
忆阻器元件的实现
——忆阻器的存在
HP 的 Crossbar Latch研究
Crossbar Latch技术的原理是由一排横向和一排纵向的 电线组成的网格,在每一个交叉点上,要放一个「开关」连 结一条横向和纵向的电线。如果能让这两条电线控制这个开 关的状态的话,那网格上的每一个交叉点都能储存一个位的 数据。这种系统下数据密度和存取速度都是前所未闻的,但 是什么样的材料能当这个开关?HP 的工程师当时并不知道 要寻找的这种材料正是忆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