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物质基础现代研究的策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方剂 物质基础 现代研究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 ,是中医 目前所知 ,就含有黄酮 18种 、萜类 22种 、氨基酸 14种
药治疗疾病的优势和特色 ;是中医理论整体观和辨证 和生物碱 、香豆素 、桂皮醛 、纤维素 、淀粉 、无机盐等 60
施治的最佳体现 ,在整个中医药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 多种化学成分 ,且多种成分有效 ,每个有效成分又具有
三 、对中医方剂现代化研究的策略
1. 利用西医药现代科学技术来丰富和发展中医药 理论
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 ,中医方剂的历史 已经相当久远 。如果把《皇帝内经 》的出现作为中医 药学术理论体系确立的起点 ,把《伤寒杂病论 》的问世 看作辨证论治理论建立的标志 ,那么 ,中医药学两千多 年的历史主要是在封建时代延绵 。由于中医药学术跟 封建时代的社会与文化环境是相适应的 ,因而在那个 时代的中医药学术也在变化 ,但那种变化只是一种量 变 、一种补充 、一种发挥 、一种积累 ,并没有发生过本质 上的变化 。在只有 38年历史的民国时期 ,中医药学术 经历了其从未经历过的磨难和考验 。有人尝试汇通中
对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从药味 、有效部分 、有 效成分三个化学层次上进行综合研究 ,是一条较现实 的基本说清化学成分和药效 、作用机制研究之路 。中 药复方分离成若干有效部分后 ,必须开展整体动物 、组 织器官 、细胞亚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四个药理水平上的 药效和作用机制研究 。因为整体动物实验能较好确定 各部分是否具有药效活性 ,即是否是有效部分 。通过 组合试验还能确定各部分之间的协同 、拮抗等配伍关 系 。组织器官 、细胞亚细胞及分子生物学三个水平上 的药理试验能说明各有效部分的药效 ,特别是作用机 制 。由于是在活性成分基本理清前提下开展药理研 究 ,确保了药效 、作用机制的可靠性和重现性 。
的主要难题 。三是既然要研究有效成分就必须知道该
收稿日期 : 2007207210 修回日期 : 2007209218
方是针对什么病的 ,而中医方剂的一方多用 、复方的加
* 江苏省高 校“青 蓝 工 程 ”科 技 创 新 团 队 培 养 项 目 : 方 剂 基 础 与 应 用 研 究 , 负 责 人 : 段 金 廒 ; 江 苏 省 高 校 自 然 科 学 重 大 基 础 研 究 项 目
2007 第九卷 第五期 ★Vol. 9 No. 5
中医方剂物质基础现代研究的策略 *
□唐于平 * * 段金廒 * * 丁安伟 尚尔鑫 陆 茵 范欣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46)
摘 要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 ,是中医理论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最佳体现 ,在整 个中医药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开展方剂的现代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 文在总结方剂物质基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方剂物质基础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对中医方剂现代化 研究的策略 。
新药创制 , Tel: 025285811116, E2mail: dja@ njutcm. edu. cn。
20 〔W orld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M odern iza tion of T rad itiona l Ch inese M ed icine and M a teria M ed ica〕
〔W orld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M odern iza tion of T rad itiona l Ch inese M ed icine and M a teria M ed ica〕 21
2007 第九卷 第五期 ★Vol. 9 No. 5
开展四个药理水平的药效作用机制研究 ,就可确定各 成分所起作用及相互配伍规律和协同作用等 ,即确定 出君臣佐使有效成分 。可以认为 ,方剂的某一特定作 用 ,是方剂不同化学成分作用于不同靶点的优势效应 , 不同化学成分序贯作用于不同靶点的放大效应 ,特定 成分群作用于特定靶点群的选择效应 ,某种系列化合 物作用于某个靶点族的嵌合效应 ,以及同一成分群作 用于不同机能状态时的适应效应等的综合 、类聚 、协 调 、反馈 、平衡 ,亦即“整合 ”的结果 。以科学数据揭示 这种整合 ,既能较深入的说明其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 , 更能从分子水平阐述祖国医学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的 精髓 [ 11 ] 。
世界科学技术 —中医药现代化 ★思路与方法
减方以及中医的辨证论治使得传统寻找有效成分的药 理学方法有些无能为力 。
正是由于中医方剂的整体性和复杂性 ,使得目前 中医方剂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 题 :一是我国的中药复方药物长期以来缺乏被国际认 可和接受的客观 、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以及相应的基础 研究 。中成药的科技含量低 、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缺乏可靠的 、系统的科学数据加以证实 ;从原材料到产 品缺乏明确 、严格的质量标准 ;现有的中成药均缺乏采 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充分说明中药作用的物质基 础 、本质 、作用机制 。也就不能揭示药性理论和配伍理 论等丰富的科学内涵 ,这些都制约了中药复方作为一 种新的药物模式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二是由于缺乏 化学工作者的有效配合 ,方剂中有效成分的组成和含 量并不稳定 ,导致药效学上的重现性差 ,难以准确反应 中医方剂的药效作用 。三是中医方剂的化学研究基本 沿用西方国家的研究方法 ,也就是说仅仅停留在对方 剂中单味中药的化学成分研究或者活性成分研究 ,中 药只是被作为普通的植物材料 ,方剂很少以一个整体 的形式作为化学工作者的研究对象 。四是研究工作中 缺乏多学科的交叉 、协调和综合作用 。五是对古方化 学成分和药效关系的研究不多 ,对经验方的成药同类 研究更为少见 ,因而阻碍了中成药能在更高层次上的 发展 ,其原因在于缺乏能解决中医方剂复杂性和整体 性两大难点的化学成分研究思路和方法 。
的地位 。开展方剂的现代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 多方面的生物活性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协同 、拮抗或者
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继承和发展中药配伍理论 ,更有效 既协同又拮抗 ,每味中药就相当于一个小复方 。由多
的指导临床和中药新产品的研究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 味中药配伍组成的复方 ,其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相互
为了阐述中医方剂的复杂性和整体性 ,有必要在 中药方剂各药味和有效成分之间再增加一个层次 ,即 有效部分这个概念 。所谓有效部分 ,是指中药复方中 具有相近化学性质的一大类化合物 (药效成分群 ) ,即 将某个中药复方看作一个整体 ,根据其所含不同种类 药材 ,结合各药材已知的药理知识 ,采用现代分离提取 方法 ,将其分离成各个有效部分 ,每个有效部分为化学 性质相近的化合物群 (如挥发油 、生物碱类 、黄酮类 、 香豆素类 、蒽醌类 、强心甙类 、皂甙类 、萜类 、多糖类 、氨 基酸等 ,或更小的类 ) 。一个复杂的中药复方 (可能有 数百种化学成分 )往往可以分为几种或十几种有效部 分 。有效部分的概念不同于一味中药材中的有效部 位 ,而是某个复方中所有药味含某类化合物的总和 。 有效部分分离时须考虑各复方中各药味的已知化学成 分的药理作用 ,以往所做的这个复方的药理研究 ,结合 该复方中君臣佐使药味的作用 ,有目的的将分离所得 各有效部位进行整体动物实验 、组织器官 、细胞亚细胞 及分子生物学四个药理水平上的药效和作用机制研 究 ,从而确定出君臣佐使有效部分及配伍规律 。对一 复方进行分离成十余类有效部分后 ,则每一有效部分 一般含十几种到几十种化学成分 。确定各有效部分的 药效作用后 ,如有需要则可将有效部分再分离成各个 单一的化学成分 ,进行第三层次的研究 。从某有效部 分分离所得各化学成分 ,结合该部分的药理作用 ,在此
医 、西医而成新医学 ,有人主张废止中医 ,纷纷攘攘 ,但 毕竟为时不久 ,尚不足以对中医药学术产生根本性的 影响 。建国 50 多年来 ,尤其是我国进行改革开放近 20多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对中医药学 术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中医药学术已经发生了并正在 发生变化 ,甚至会是根本性的变化 。就治疗手段而言 , 由于现代医院化的模式已成为中医临床的主要趋势 , 更由于中医临床工作者大多受过甚至是很系统的现代 西医学教育 ,中医临床治疗的手段出现了一些变化 ,例 如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参照现代西医学的理论遣方用 药 、进行临床观察 、评估治疗效果等等 [ 12 ] 。从总体上 来看 ,中医药的基本理论符合系统论 、控制论的原则 , 它注重整体 ,如因人而异的“辨证论治 ”思维 ,就是从 系统和整合入手诊疗疾病 ,这在战略上是医学发展的 方向 ;而西方医药学基本上是还原论 、机械论 ,追求微 观 ,是孤立看待疾病的发生发展 ,难免有失偏颇 。但是 我们不能否认 ,西医药学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是飞速 的 ,这必然自有其道理 ,究其原因 ,总的来说就是敢于 冲破框框 ,善于接受利用新事物 ,以新为上 ,紧密结合 现代科学思想和技术 ,这就是其长 ;研究的深入 、深刻 , 分析的细微 ,什么都想打开黑匣子看个究竟 ,这恰是我 们中医药善于从宏观着眼之所短 ,我们理应取长补短 , 与时俱进 。中医药学之所以历经两千余年的历史而活 力弥新 ,正在于其无可怀疑的临床疗效 ,而临床疗效的 取得主要是通过中医方剂来实现的 。我们应用现代科 学技术对方剂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 , 在更深的层次阐明方剂的配伍规律与科学内涵 ,更深 入揭示方剂的治疗原理 ,从微观领域的数据和理论来 弥补中医药的整体和宏观理论之不足 ,从而丰富和发 展中医药理论和实践 。
(06KJA26022) :四物汤及类方治疗妇科血瘀证的配伍规律及物质基础研究 ,负责人 :段金廒 。
* * 联系人 :唐于平 ,药学博士 ,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 :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 ,方剂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 Tel: 025285811916, E2mail: yup ingtຫໍສະໝຸດ Baidung@
njutcm. edu. cn;段金廒 ,本刊编委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药物资源化学及植物化学分类学 ,方剂 (复片 )现代研究与
一 、中医方剂物质基础研究的现状
我国中医方剂物质基础研究 ,始于 20 世纪 70 年 代 ,天然药物化学工作者以西药研究模式进行拆方分 离活性成分等 。相对于单味中药 ,复方有效成分的研 究还是很薄弱 ,其难度也很大 ,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 中药方剂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 ,多成分是中药方剂的 特点 ,即使单味中药就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如甘草 ,就
要科学阐明方剂的疗效 ,必须坚持化学成分研究 和药理研究相结合 。离开药效学指导的化学成分研究 将变成为成分而成分的纯学术研究 ,而缺乏化学成分 研究的药理学研究也只能是不知其因何在 ,重复性差 的低水平研究 。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我们就能基本 讲清方剂的化学成分 ,基本讲清方剂药效和作用机制 。 方剂少则四 、五味 ,多则十几味中药材 ,化学成分少则 几十种 ,多则几百种 ,单味药材的全部成分尚在不断增 加 。因此 ,说清方剂中全部成分目前既无可能性 ,也无 必要性 。结合药理研究 ,找出其起药效作用的有效化 学部分 、有效化学成分 ,即可基本说清方剂物质基础 。 结合化学成分研究 ,从药效和作用机制方面就可说明 各有效化学部分和有效化学成分所起的有主次的 、多 靶点 、有机整体协同的治疗效果 。
二 、中医方剂物质基础研究的基本思路
中医方剂是一个复杂体系 ,其发挥疗效作用的物 质基础应是广义的化学成分 ,包括无机成分 、有机成分 和微量元素 ,中医方剂依赖这些化学成分起到有主次 、 多靶点 、有机的 、整体协同的治疗效果 。开展方剂物质 基础和药效 、作用机制相关性研究应采用“一个结合 (化学与药效学研究相结合 ) 、二个基本讲清 (基本讲 清方剂的药效物质 ,基本讲清方剂的作用机制 ) 、三个 化学层次 (君臣佐使药材 、有效部分 、有效成分 ) 、四个 药理水平 (整体动物 、组织器官 、细胞亚细胞及分子生 物学 ) ”(简称“一二三四 ”体系 )的基本思路 ,这在方 剂现代化研究中已基本形成共识 [ 6 - 10 ] 。
作用就更为复杂 。因此中医方剂的复杂性是其根本属 性 ,也是造成研究难度的原因之一 。二是中医方剂的 整体性 ,即方剂的临床疗效是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 ,对 疾病从生理 、病理上进行调整和治疗 ,方剂的药效作用 具有多靶点的性质 ,即对多个器官或组织具有调整 、治 疗的药效 ,但并不是不分主次的多个靶点 ,而是按君臣 佐使 ,有机的整体协同效应 。因此方剂的整体性和复 杂性使得中医方剂的化学成分研究成为困扰中药学界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 ,是中医 目前所知 ,就含有黄酮 18种 、萜类 22种 、氨基酸 14种
药治疗疾病的优势和特色 ;是中医理论整体观和辨证 和生物碱 、香豆素 、桂皮醛 、纤维素 、淀粉 、无机盐等 60
施治的最佳体现 ,在整个中医药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 多种化学成分 ,且多种成分有效 ,每个有效成分又具有
三 、对中医方剂现代化研究的策略
1. 利用西医药现代科学技术来丰富和发展中医药 理论
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 ,中医方剂的历史 已经相当久远 。如果把《皇帝内经 》的出现作为中医 药学术理论体系确立的起点 ,把《伤寒杂病论 》的问世 看作辨证论治理论建立的标志 ,那么 ,中医药学两千多 年的历史主要是在封建时代延绵 。由于中医药学术跟 封建时代的社会与文化环境是相适应的 ,因而在那个 时代的中医药学术也在变化 ,但那种变化只是一种量 变 、一种补充 、一种发挥 、一种积累 ,并没有发生过本质 上的变化 。在只有 38年历史的民国时期 ,中医药学术 经历了其从未经历过的磨难和考验 。有人尝试汇通中
对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从药味 、有效部分 、有 效成分三个化学层次上进行综合研究 ,是一条较现实 的基本说清化学成分和药效 、作用机制研究之路 。中 药复方分离成若干有效部分后 ,必须开展整体动物 、组 织器官 、细胞亚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四个药理水平上的 药效和作用机制研究 。因为整体动物实验能较好确定 各部分是否具有药效活性 ,即是否是有效部分 。通过 组合试验还能确定各部分之间的协同 、拮抗等配伍关 系 。组织器官 、细胞亚细胞及分子生物学三个水平上 的药理试验能说明各有效部分的药效 ,特别是作用机 制 。由于是在活性成分基本理清前提下开展药理研 究 ,确保了药效 、作用机制的可靠性和重现性 。
的主要难题 。三是既然要研究有效成分就必须知道该
收稿日期 : 2007207210 修回日期 : 2007209218
方是针对什么病的 ,而中医方剂的一方多用 、复方的加
* 江苏省高 校“青 蓝 工 程 ”科 技 创 新 团 队 培 养 项 目 : 方 剂 基 础 与 应 用 研 究 , 负 责 人 : 段 金 廒 ; 江 苏 省 高 校 自 然 科 学 重 大 基 础 研 究 项 目
2007 第九卷 第五期 ★Vol. 9 No. 5
中医方剂物质基础现代研究的策略 *
□唐于平 * * 段金廒 * * 丁安伟 尚尔鑫 陆 茵 范欣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46)
摘 要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 ,是中医理论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最佳体现 ,在整 个中医药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开展方剂的现代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 文在总结方剂物质基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方剂物质基础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对中医方剂现代化 研究的策略 。
新药创制 , Tel: 025285811116, E2mail: dja@ njutcm. edu. cn。
20 〔W orld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M odern iza tion of T rad itiona l Ch inese M ed icine and M a teria M ed ica〕
〔W orld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M odern iza tion of T rad itiona l Ch inese M ed icine and M a teria M ed ica〕 21
2007 第九卷 第五期 ★Vol. 9 No. 5
开展四个药理水平的药效作用机制研究 ,就可确定各 成分所起作用及相互配伍规律和协同作用等 ,即确定 出君臣佐使有效成分 。可以认为 ,方剂的某一特定作 用 ,是方剂不同化学成分作用于不同靶点的优势效应 , 不同化学成分序贯作用于不同靶点的放大效应 ,特定 成分群作用于特定靶点群的选择效应 ,某种系列化合 物作用于某个靶点族的嵌合效应 ,以及同一成分群作 用于不同机能状态时的适应效应等的综合 、类聚 、协 调 、反馈 、平衡 ,亦即“整合 ”的结果 。以科学数据揭示 这种整合 ,既能较深入的说明其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 , 更能从分子水平阐述祖国医学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的 精髓 [ 11 ] 。
世界科学技术 —中医药现代化 ★思路与方法
减方以及中医的辨证论治使得传统寻找有效成分的药 理学方法有些无能为力 。
正是由于中医方剂的整体性和复杂性 ,使得目前 中医方剂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 题 :一是我国的中药复方药物长期以来缺乏被国际认 可和接受的客观 、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以及相应的基础 研究 。中成药的科技含量低 、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缺乏可靠的 、系统的科学数据加以证实 ;从原材料到产 品缺乏明确 、严格的质量标准 ;现有的中成药均缺乏采 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充分说明中药作用的物质基 础 、本质 、作用机制 。也就不能揭示药性理论和配伍理 论等丰富的科学内涵 ,这些都制约了中药复方作为一 种新的药物模式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二是由于缺乏 化学工作者的有效配合 ,方剂中有效成分的组成和含 量并不稳定 ,导致药效学上的重现性差 ,难以准确反应 中医方剂的药效作用 。三是中医方剂的化学研究基本 沿用西方国家的研究方法 ,也就是说仅仅停留在对方 剂中单味中药的化学成分研究或者活性成分研究 ,中 药只是被作为普通的植物材料 ,方剂很少以一个整体 的形式作为化学工作者的研究对象 。四是研究工作中 缺乏多学科的交叉 、协调和综合作用 。五是对古方化 学成分和药效关系的研究不多 ,对经验方的成药同类 研究更为少见 ,因而阻碍了中成药能在更高层次上的 发展 ,其原因在于缺乏能解决中医方剂复杂性和整体 性两大难点的化学成分研究思路和方法 。
的地位 。开展方剂的现代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 多方面的生物活性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协同 、拮抗或者
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继承和发展中药配伍理论 ,更有效 既协同又拮抗 ,每味中药就相当于一个小复方 。由多
的指导临床和中药新产品的研究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 味中药配伍组成的复方 ,其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相互
为了阐述中医方剂的复杂性和整体性 ,有必要在 中药方剂各药味和有效成分之间再增加一个层次 ,即 有效部分这个概念 。所谓有效部分 ,是指中药复方中 具有相近化学性质的一大类化合物 (药效成分群 ) ,即 将某个中药复方看作一个整体 ,根据其所含不同种类 药材 ,结合各药材已知的药理知识 ,采用现代分离提取 方法 ,将其分离成各个有效部分 ,每个有效部分为化学 性质相近的化合物群 (如挥发油 、生物碱类 、黄酮类 、 香豆素类 、蒽醌类 、强心甙类 、皂甙类 、萜类 、多糖类 、氨 基酸等 ,或更小的类 ) 。一个复杂的中药复方 (可能有 数百种化学成分 )往往可以分为几种或十几种有效部 分 。有效部分的概念不同于一味中药材中的有效部 位 ,而是某个复方中所有药味含某类化合物的总和 。 有效部分分离时须考虑各复方中各药味的已知化学成 分的药理作用 ,以往所做的这个复方的药理研究 ,结合 该复方中君臣佐使药味的作用 ,有目的的将分离所得 各有效部位进行整体动物实验 、组织器官 、细胞亚细胞 及分子生物学四个药理水平上的药效和作用机制研 究 ,从而确定出君臣佐使有效部分及配伍规律 。对一 复方进行分离成十余类有效部分后 ,则每一有效部分 一般含十几种到几十种化学成分 。确定各有效部分的 药效作用后 ,如有需要则可将有效部分再分离成各个 单一的化学成分 ,进行第三层次的研究 。从某有效部 分分离所得各化学成分 ,结合该部分的药理作用 ,在此
医 、西医而成新医学 ,有人主张废止中医 ,纷纷攘攘 ,但 毕竟为时不久 ,尚不足以对中医药学术产生根本性的 影响 。建国 50 多年来 ,尤其是我国进行改革开放近 20多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对中医药学 术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中医药学术已经发生了并正在 发生变化 ,甚至会是根本性的变化 。就治疗手段而言 , 由于现代医院化的模式已成为中医临床的主要趋势 , 更由于中医临床工作者大多受过甚至是很系统的现代 西医学教育 ,中医临床治疗的手段出现了一些变化 ,例 如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参照现代西医学的理论遣方用 药 、进行临床观察 、评估治疗效果等等 [ 12 ] 。从总体上 来看 ,中医药的基本理论符合系统论 、控制论的原则 , 它注重整体 ,如因人而异的“辨证论治 ”思维 ,就是从 系统和整合入手诊疗疾病 ,这在战略上是医学发展的 方向 ;而西方医药学基本上是还原论 、机械论 ,追求微 观 ,是孤立看待疾病的发生发展 ,难免有失偏颇 。但是 我们不能否认 ,西医药学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是飞速 的 ,这必然自有其道理 ,究其原因 ,总的来说就是敢于 冲破框框 ,善于接受利用新事物 ,以新为上 ,紧密结合 现代科学思想和技术 ,这就是其长 ;研究的深入 、深刻 , 分析的细微 ,什么都想打开黑匣子看个究竟 ,这恰是我 们中医药善于从宏观着眼之所短 ,我们理应取长补短 , 与时俱进 。中医药学之所以历经两千余年的历史而活 力弥新 ,正在于其无可怀疑的临床疗效 ,而临床疗效的 取得主要是通过中医方剂来实现的 。我们应用现代科 学技术对方剂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 , 在更深的层次阐明方剂的配伍规律与科学内涵 ,更深 入揭示方剂的治疗原理 ,从微观领域的数据和理论来 弥补中医药的整体和宏观理论之不足 ,从而丰富和发 展中医药理论和实践 。
(06KJA26022) :四物汤及类方治疗妇科血瘀证的配伍规律及物质基础研究 ,负责人 :段金廒 。
* * 联系人 :唐于平 ,药学博士 ,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 :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 ,方剂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 Tel: 025285811916, E2mail: yup ingtຫໍສະໝຸດ Baidung@
njutcm. edu. cn;段金廒 ,本刊编委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药物资源化学及植物化学分类学 ,方剂 (复片 )现代研究与
一 、中医方剂物质基础研究的现状
我国中医方剂物质基础研究 ,始于 20 世纪 70 年 代 ,天然药物化学工作者以西药研究模式进行拆方分 离活性成分等 。相对于单味中药 ,复方有效成分的研 究还是很薄弱 ,其难度也很大 ,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 中药方剂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 ,多成分是中药方剂的 特点 ,即使单味中药就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如甘草 ,就
要科学阐明方剂的疗效 ,必须坚持化学成分研究 和药理研究相结合 。离开药效学指导的化学成分研究 将变成为成分而成分的纯学术研究 ,而缺乏化学成分 研究的药理学研究也只能是不知其因何在 ,重复性差 的低水平研究 。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我们就能基本 讲清方剂的化学成分 ,基本讲清方剂药效和作用机制 。 方剂少则四 、五味 ,多则十几味中药材 ,化学成分少则 几十种 ,多则几百种 ,单味药材的全部成分尚在不断增 加 。因此 ,说清方剂中全部成分目前既无可能性 ,也无 必要性 。结合药理研究 ,找出其起药效作用的有效化 学部分 、有效化学成分 ,即可基本说清方剂物质基础 。 结合化学成分研究 ,从药效和作用机制方面就可说明 各有效化学部分和有效化学成分所起的有主次的 、多 靶点 、有机整体协同的治疗效果 。
二 、中医方剂物质基础研究的基本思路
中医方剂是一个复杂体系 ,其发挥疗效作用的物 质基础应是广义的化学成分 ,包括无机成分 、有机成分 和微量元素 ,中医方剂依赖这些化学成分起到有主次 、 多靶点 、有机的 、整体协同的治疗效果 。开展方剂物质 基础和药效 、作用机制相关性研究应采用“一个结合 (化学与药效学研究相结合 ) 、二个基本讲清 (基本讲 清方剂的药效物质 ,基本讲清方剂的作用机制 ) 、三个 化学层次 (君臣佐使药材 、有效部分 、有效成分 ) 、四个 药理水平 (整体动物 、组织器官 、细胞亚细胞及分子生 物学 ) ”(简称“一二三四 ”体系 )的基本思路 ,这在方 剂现代化研究中已基本形成共识 [ 6 - 10 ] 。
作用就更为复杂 。因此中医方剂的复杂性是其根本属 性 ,也是造成研究难度的原因之一 。二是中医方剂的 整体性 ,即方剂的临床疗效是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 ,对 疾病从生理 、病理上进行调整和治疗 ,方剂的药效作用 具有多靶点的性质 ,即对多个器官或组织具有调整 、治 疗的药效 ,但并不是不分主次的多个靶点 ,而是按君臣 佐使 ,有机的整体协同效应 。因此方剂的整体性和复 杂性使得中医方剂的化学成分研究成为困扰中药学界